專利名稱:節(jié)能控火鍋托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中炊事用鐵鍋控火裝置的改進,特別是節(jié)能控火鍋托。
在廣大農村和城鄉(xiāng)廣泛使用做飯的鐵鍋,對砌筑的爐灶的爐膛形狀要求比較高,往往因爐膛的形狀與鐵鍋配合不符合要求,使鐵鍋底部的火焰分散,熱量損失大,消耗燃料多。特別是用秸稈、樹枝、柴草為主要燃料的爐灶存在的問題更為突出,由于秸稈類的燃料火力猛,燃燒速度快,火焰分散,火焰與鍋底接觸不夠充分,熱效率很低。另外,砌筑的爐灶,鍋與灶口的接合部是一個難點,結合不好就冒煙。因使用頻繁,灶口極易損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節(jié)能控火鍋托,可以使燃料燃燒的火焰集中,充分與鍋底接觸,可以提高熱效率,節(jié)約燃料,而且降低了砌筑爐灶的難度,使鍋與爐灶口結合密切,而且使用壽命長,不易損壞。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節(jié)能控火鍋托,圓筒狀的托鍋圈在其上部的圓周壁上開設有導火口,托鍋圈的頂部與鍋底相配合。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鍋底與托鍋圈的頂部密切配合,放取鍋非常方便,不會損傷接合部,使用壽命長。由于在托鍋圈上部的側壁上開設有導火孔,火焰在圓筒狀的托鍋圈的控制下,使燃燒的火焰集中直沖鍋底,再沿托鍋圈上的導火孔進入煙道,進行熱交換比較充分,提高了熱效率,節(jié)約燃料。使用本實用新型可以降低砌筑爐灶的技術難度,安裝容易,操作方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5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一種節(jié)能控火鍋托,如
圖1所示的實施例1,圓筒狀的托鍋圈1在其上部的圓周壁上開設有導火口2,托鍋圈1的頂部與鍋底相配合。如圖2所示的實施例2,圓筒狀的托鍋圈1在其上部的圓周壁上開設有導火口2,圓筒狀托鍋圈1的內壁上可以設置有圓環(huán)狀的控火環(huán)3。如圖3、圖4所示的實施例3,在圓筒狀托鍋圈1的內壁上可以設置均布有缺口的圓環(huán)狀的控火環(huán)3。均布的缺口為火焰的導流通道,使火焰均勻分布與鍋底充分接觸,提高熱效率。如圖5所示的實施例4,在圓筒狀托鍋圈1的上部還設置有添柴口5,在其下部設置有進風口4。使用時,將柴火從添柴口5放入托鍋圈1內,柴火呈直立或半直立狀態(tài),其下部首先著火,火勢順沿上升,起火容易,發(fā)火也快。在托鍋圈1的下部是余火聚集的地方,又是進空氣的地方,那里的火炭特別明亮。所以有了托鍋圈,就不必不間斷的往里添柴,可以斷續(xù)添加柴火。如圖6所示的實施例5,在圓筒狀托鍋圈1的中部側壁上可以開設有添柴口5,在其下部設置有進風口4。添柴口5除添柴外還可以作為二次進風口,為托鍋圈1內的燃燒的燃料充分的提供氧氣,添柴口5上部托鍋圈1的高度可根據所使用燃料的品種而定。若要燒煤可在進風口4上部放置爐篦。
權利要求1.一種節(jié)能控火鍋托,其特征是圓筒狀的托鍋圈(1)在其上部的圓周壁上開設有導火口(2),托鍋圈(1)的頂部與鍋底相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jié)能控火鍋托,其特征是圓筒狀托鍋圈(1)的內壁上可以設置有圓環(huán)狀的控火環(huán)(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jié)能控火鍋托,其特征是在圓筒狀托鍋圈(1)的內壁上可以設置均布有缺口的圓環(huán)狀的控火環(huán)(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jié)能控火鍋托,其特征是在圓筒狀托鍋圈(1)的上部設置有添柴口(5),在其下部設置有進風口(4)。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jié)能控火鍋托,其特征是在圓筒狀托鍋圈(1)的中部側壁上可以開設有添柴口(5),在其下部設置有進風口(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中炊事用鐵鍋控火裝置的改進,特別是節(jié)能控火鍋托,圓筒狀的托鍋圈在其上部的圓周壁上開設有導火口,托鍋圈的頂部與鍋底相配合。托鍋圈的頂部與鍋底密切配合,放取鍋非常方便,不會損傷接合部,使用壽命長?;鹧嬖谕绣伻Φ目刂葡?火焰集中直沖鍋底,再沿導火口進入煙道,熱效率高,節(jié)約燃料。并且可降低砌筑爐灶的技術難度,安裝容易,操作方便。
文檔編號F24B1/00GK2431502SQ00237608
公開日2001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00年6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0年6月10日
發(fā)明者王正性 申請人:王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