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及母線模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405062閱讀:22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及母線模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及母線模塊。
背景技術(shù)
以往,這種母線代替電源供給線等而使用,其形狀是細(xì)長的平板狀的金屬體。電線的截面為圓形,與此相對,母線由于其截面為長方形形狀而散熱效果優(yōu)越,而且由于表面積比電線還大,因此用于需要大的表面電流的電氣部件等。而且,存在如下母線模塊,該母線模塊以多個母線的電絕緣等為目的,以狹窄的間隙層疊各母線,并對該各母線之間和母線的周圍利用絕緣性樹脂一次性模制成型。作為這種母線模塊的現(xiàn)有技術(shù),已知的有例如專利文獻1 3所公開的技術(shù)。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如下,以狹窄的間隙保持兩個母線,為了向該狹窄的母線之間射出(注射)樹脂,在母線上開設(shè)用于泄放壓力的孔,通過從該孔泄放壓力,能夠向狹窄的母線之間進行樹脂成形。根據(jù)專利文獻1的技術(shù),認(rèn)為在母線的厚度方向設(shè)置泄放注射壓力的孔的結(jié)果, 注入于內(nèi)腔(模具內(nèi)的空間)內(nèi)的樹脂液,通過該注射壓力泄放孔而快速蔓延到母線的背面即母線間隙側(cè),作為直接承受母線的射出壓力的一側(cè)的主面的表面?zhèn)鹊膲毫ι仙粶p少,在狹窄的母線之間也能無問題地成形樹脂。專利文獻2所公開的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如下,隔開預(yù)定的距離而相對配置一對母線,在其外周設(shè)置砂箱而防止注入的樹脂流出,并且在一對母線之間注入具有流動性的樹脂。根據(jù)專利文獻2的技術(shù),認(rèn)為不僅利用砂箱防止樹脂流出,而且利用砂箱對一對母線進行定位,在保持一對母線的距離間隔一定的狀態(tài)下,能夠模制成型。專利文獻3所公開的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是,在母線之間插入樹脂制薄片之后用樹脂對周圍進行模制成型。根據(jù)專利文獻3的技術(shù),認(rèn)為當(dāng)在母線之間形成樹脂時,并不是通過注塑成型而在母線之間填充樹脂,而是在母線之間夾入樹脂制薄片而制造母線模塊,因此進一步縮小母線間隔,并且使母線間隔更加均勻,還能夠提高樹脂制薄片和母線的密合度。現(xiàn)有技術(shù)文獻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7-215340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8-295227號公報專利文獻3 日本特開2007-38490號公報但是,做成如上所述而得到的母線模塊,有時例如在車輛用的倒相電路等的高電場(例如相對于厚度的絕緣強度為4kV/mm左右)環(huán)境下使用,在此情況下要求能夠耐高電場環(huán)境的絕緣性。此時,為了確保所需的電絕緣性,相對的一對母線之間的間隔,需要不產(chǎn)生彎曲和變形以免根據(jù)場所變窄或變寬。但是,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存在如下問題由于難以使母線兩側(cè)的樹脂的流動速度相同,因此在母線的兩側(cè)產(chǎn)生樹脂壓力差,由此在母線產(chǎn)生彎曲和變形。更詳細(xì)而言,專利文獻1的技術(shù),通過注射壓力泄放孔,能夠使射出的樹脂液快速蔓延到母線的背面即母線間隙側(cè),但是樹脂液到達母線的兩側(cè)(側(cè)面部分)較慢,由此在母線之間產(chǎn)生樹脂的壓力差,在母線產(chǎn)生彎曲等。專利文獻2所公開的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存在如下問題對施加于母線之間的樹脂壓力的考慮不充分,在樹脂的寬度和長度相對于母線厚度大的情況下,母線因樹脂壓力而變形。更詳細(xì)而言,專利文獻2的技術(shù)公開了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以砂箱固定一對母線的一個端部,但是由于另一個端部未以砂箱固定,因此存在如下問題,在注入樹脂時,因注入壓力而無法保持母線間隔一定。另外,第二個方法是使加熱器與母線的外表面抵接,并且在加熱母線的同時將其外表面向板狀樹脂適度地加壓,但是對加壓的情況和加壓的方法等絲毫未公開,而且存在如下問題,若加壓力過大則樹脂變形,不能準(zhǔn)確地保持母線間隔。專利文獻3所公開的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存在如下問題由于在母線之間插入樹脂制薄片之后對起周圍用樹脂模制成型,因此制造工序最低需要兩個工序,花費生產(chǎn)成本。 更詳細(xì)而言,專利文獻3的技術(shù)是在一對母線之間配置由絕緣性聚合物構(gòu)成的隔離聚合物部,利用由絕緣性聚合物構(gòu)成的模制部覆蓋該隔離聚合物部及一對母線的周圍,但是存在如下問題在配置隔離聚合物部時花費成本和工夫,不得不分別對各絕緣性聚合物獨自地規(guī)定熔點,制造工序復(fù)雜而麻煩。

發(fā)明內(nèi)容
于是,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制造時能夠減少在母線產(chǎn)生的彎曲和變形,且能夠減少生產(chǎn)成本的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及母線模塊。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在使第一母線和第二母線隔開預(yù)定間隔而相對配置的狀態(tài)下,利用絕緣性樹脂進行模制成型而制造母線模塊,具有第一母線配置工序,使上述第一母線的外側(c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與具有容納上述第一母線的第一容納部及形成于該第一容納部內(nèi)的第一突起部的第一模具的上述第一突起部接觸,從而在上述第一容納部內(nèi)配置上述第一母線;第二母線配置工序,使上述第二母線的外側(c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與具有容納上述第二母線的第二容納部及形成于該第二容納部內(nèi)的第二突起部的第二模具的上述第二突起部接觸,從而在上述第二容納部內(nèi)配置上述第二母線; 模具配置工序,使上述第一母線和上述第二母線相對而配置配置有上述第一母線的上述第一模具和配置有上述第二母線的上述第二模具,并且在上述第一模具和上述第二模具之間配置第三模具,該第三模具具有至少形成于上述第一母線和上述第二母線之間的孔;以及模制成型工序,使上述絕緣性樹脂填充到上述第三模具的上述孔,對上述第一母線和上述第二母線進行模制成型。另外,本發(fā)明的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在使第一母線和第二母線隔開預(yù)定間隔而相對配置的狀態(tài)下,利用絕緣性樹脂進行模制成型而制造母線模塊,具有第一母線配置工序,使上述第一母線的外側(c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與第一模具的第一突起部接觸,從而在上述第一模具配置上述第一母線;第二母線配置工序,使上述第二母線的外側(c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與第二模具的第二突起部接觸,從而在上述第二模具配置上述第二母線;模具配置工序,使上述第一母線和上述第二母線相對而配置配置有上述第一母線的上述第一模具和配置有上述第二母線的上述第二模具,并且配置具有孔的第三模具;以及模制成型工序,使上述絕緣性樹脂填充到上述第三模具的上述孔,對上述第一母線和上述第二母線進行模制成型。另外,本發(fā)明的母線模塊具有第一母線;第二母線,該第二母線與上述第一母線隔開預(yù)定間隔而相對配置;以及絕緣性樹脂,該絕緣性樹脂形成于上述第一母線和上述第二母線之間、上述第一母線和上述第二母線的側(cè)面、以及上述第一母線和上述第二母線的外側(cè)表面的端部。本發(fā)明的效果如下。根據(jù)本發(fā)明,能夠提供在制造時能夠減少在母線上產(chǎn)生的彎曲和變形,且能夠降低生產(chǎn)成本的技術(shù)。


圖1是概略地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母線模塊的結(jié)構(gòu)的立體圖。圖2是表示第一母線11的立體圖。圖3是表示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的配置狀態(tài)的圖。圖4是從圖1的母線模塊10中只選出絕緣性樹脂13的部分而表示的圖。圖5是沿圖1的V-V線的母線模塊10的概略的剖視圖。圖6是沿圖1的VI-VI線的母線模塊10的概略的剖視圖。圖7是概略地表示第一模具100的結(jié)構(gòu)的立體圖。圖8是沿圖7的VIII-VIII線的第一模具100的概略的剖視圖。圖9是沿圖7的IX-IX線的第一模具100的概略的剖視圖。圖10是概略地表示第二模具200的結(jié)構(gòu)的立體圖。圖11是概略地表示第三模具300的結(jié)構(gòu)的立體圖。圖12是概略地表示第三模具300的澆口 302的結(jié)構(gòu)的立體圖。圖13是概略地表示第三模具300的澆口 302的結(jié)構(gòu)的立體圖。圖14是概略地表示母線模塊10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圖。圖15是表示在第一模具100上配置第一母線11的狀態(tài)的圖。圖16是表示在第二模具200上配置第二母線12的狀態(tài)的圖。圖17是表示在第二模具200上重疊第三模具300的狀態(tài)的圖。圖18是表示在第三模具300上重疊第一母線11的狀態(tài)的圖。圖19是表示在第三模具300上重疊第一模具100的狀態(tài)的圖。圖20是分解各模具的層疊狀態(tài)而表示的分解立體圖。圖21是分解沿圖19的XXI-XXI線的截面而表示的剖視圖。圖22是對于沿圖19的XXI-XXI線的截面部分概略地表示填充了絕緣性樹脂的狀態(tài)的圖。圖23是分解沿圖19的XXIII-XXIII線的截面而表示的剖視圖。圖M是對于沿圖19的XXIII-XXIII線的截面部分概略地表示填充了絕緣性樹脂的狀態(tài)的圖。圖25是分解沿圖19的XXV-XXV線的截面而表示的剖視圖。
圖沈是對于沿圖19的XXV-XXV線的截面部分概略地表示填充了絕緣性樹脂的狀態(tài)的圖。圖27是概略地表示變形方式的母線模塊IOA的結(jié)構(gòu)的立體圖。圖觀是對焊接線進行說明的圖。圖四是對焊接線進行說明的圖。圖30是對利用樹脂模制成型方法的沿面距離和母線外側(cè)部的樹脂截面積的比較方法進行說明的圖。圖31是表示利用樹脂模制成型方法的沿面距離和母線外側(cè)部的樹脂截面積的比較結(jié)果的圖。圖32是表示變形方式的母線的圖。圖33是對變形方式的制造方法進行說明的圖。圖中10U0A-母線模塊,11-第一母線,12-第二母線,13-絕緣性樹脂,14-主體部, 15-第一彎曲部,16-第二彎曲部,17-貫通孔,100-第一模具,101-第一容納部,102-第一突起部,103-凸部,200-第二模具,201-第二容納部,202-第二突起部,203-凸部,300-第三模具,301-孔,302-澆口。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參照附圖來進行說明。母線模塊圖1是概略地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母線模塊的結(jié)構(gòu)的立體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母線模塊10具有第一母線11 ;第二母線12,該第二母線與第一母線11隔開預(yù)定間隔而相對配置;以及絕緣性樹脂13,該絕緣性樹脂13形成于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之間、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的側(cè)面、以及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的外側(cè)表面的端部。母線模塊10是能夠使用于各種產(chǎn)業(yè)設(shè)備的電源周圍的大電流的供給的模塊,并且用于作為電氣部件之間的配線而需要低電感的電氣配線部件的情況。母線模塊10具有平板狀的第一母線11和平板狀的第二母線12。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是電氣配線部件,其材質(zhì)是例如銅或鋁等的金屬導(dǎo)體。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例如作為陽極電氣配線部件及陰極電氣配線部件而使用。就母線模塊10而言,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之間以及其外層的周邊部用絕緣性樹脂13模制成型。在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的外側(cè)表面的寬度方向的一部分(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中央部),具有在母線模塊10的大致整個全長的范圍未形成絕緣性樹脂13的部分,并且做成使母線的外側(cè)表面露出的結(jié)構(gòu)。而且,在絕緣性樹脂13的模制成型中,利用使該母線露出的部分機械地限制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將絕緣性樹脂13夾在其間,并隔開預(yù)定間隔而相對配置。在此,就預(yù)定間隔而言,為了減小電感,優(yōu)選為Imm以下,為了良好地保持第一母線11 和第二母線12的電絕緣性,更優(yōu)選為0. 3mm左右。5/15 頁絕緣性樹脂13例如在作為樹脂模制成型法而使用注塑成型的情況下,作為樹脂能夠使用PPS(聚苯硫醚)樹脂、PB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樹脂、PA(聚酰胺)樹脂、 LCP (液晶聚合物)樹脂等。另外,在使用侄遞模制成型法的情況下,作為樹脂能夠使用環(huán)氧系樹脂等。在此,所謂絕緣,意味著電絕緣。就絕緣性樹脂13的厚度而言,例如母線之間為0. 5mm,母線側(cè)面為0. 25mm,外側(cè)表面的端部為0. 25mm。此外,這些數(shù)值始終是舉例說明,能夠進行適當(dāng)變更。母線圖2是表示第一母線11的立體圖。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的形狀相同,因此省略第二母線 12的說明。第一母線11是截面為長方形形狀的平板狀的部件,在本實施方式中,采用曲柄形狀(Z字形狀、S字形狀)的部件。此外,用于母線模塊10的母線的形狀還可以是簡單的扁平形狀,其形狀根據(jù)規(guī)格和設(shè)計能夠適當(dāng)選擇。本實施方式的第一母線11例如是長80mmX寬44mmX厚度Imm左右的尺寸。第一母線11具有向長度方向延伸的平板狀的主體部14。主體部14配置于第一母線11的中央部分。而且,在主體部14的兩端設(shè)有第一彎曲部15及第二彎曲部16。第一彎曲部15是如下部分設(shè)置于主體部14的一端(在附圖中為右側(cè)的下端部),且向與主體部14的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寬度方向)彎曲而配置。第二彎曲部16是如下部分設(shè)置于主體部14的另一端(在附圖中為左側(cè)的上端部),并且向與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且與第一彎曲部15相反的方向彎曲而配置。在第一彎曲部15的前端附近及第二彎曲部16的前端附近,形成有圓形的貫通孔 17。貫通孔17是例如直徑5mm左右的孔,在將第一母線11與電氣部件連接時及固定于后述的模具上時使用。第一母線及第二母線圖3是表示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的配置狀態(tài)的圖。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是相同形狀的部件,準(zhǔn)備圖2所示的兩個母線,通過將這兩個母線表面和背面顛倒地重疊而相對配置,做成圖3的配置狀態(tài)。即,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以如將向母線的長度方向延伸的中心軸A為中心旋轉(zhuǎn)180°C的狀態(tài)相對配置。此時,將第一母線11的主體部14和第二母線12的主體部14配置于在厚度方向重疊的位置。 即,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配置成第一母線11的主體部14和第二母線12的主體部14 在其整個長度方向的范圍相對。這樣,通過表面和背面顛倒而重疊兩個母線,作為整體能夠做成“ I字狀”或“H字狀”的形狀。另外,通過使用相同形狀的母線,使制造容易,還能夠使生產(chǎn)成本降低。并且, 即使是這種復(fù)雜的形狀的母線,經(jīng)過后述的制造工序,也能夠完成母線模塊10。絕緣性樹脂圖4是從圖1的母線模塊10中只選出絕緣性樹脂13的部分而表示的圖。絕緣性樹脂13是用后述的制造方法而模制成型的。絕緣性樹脂13配置于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之間,并且結(jié)合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
另外,絕緣性樹脂13連續(xù)形成在與第一及第二母線11、12的主體部14的寬度方向的端部全部和第一及第二母線11、12的彎曲部15、16的一部分相對應(yīng)的位置。即,絕緣性樹脂13對第一及第二母線11、12的主體部14的側(cè)面完全保護,但是對第一及第二母線 11、12的彎曲部15、16保護一半左右。母線模塊的剖視5是沿圖1的V-V線的母線模塊10的概略的剖視圖,圖6是沿圖1的VI-VI線的母線模塊10的概略的剖視圖。此外,在這些圖5及圖6中,為了容易理解母線模塊10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和各部分的配置關(guān)系,對各部分的尺寸夸張而表示。而且,對以下的剖視圖也相同。如圖5所示,在母線模塊10的中央部分的截面中,絕緣性樹脂13形成于第一母線 11與第二母線12之間、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的側(cè)面、及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 的外側(cè)表面的端部。形成于第一及第二母線11、12的側(cè)面的絕緣性樹脂13的厚度XI,優(yōu)選為比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之間的厚度X2還薄。這是由于考慮到后述的模制成型時的射出壓力。如圖6所示,在母線模塊10的端部附近的截面中,絕緣性樹脂13連續(xù)形成在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之間、第一母線11的右側(cè)側(cè)面和第二母線12的左側(cè)側(cè)面、及第一母線11的外側(cè)表面的右側(cè)端部和第二母線12的外側(cè)表面的左側(cè)端部。模具下面,說明用于母線模塊10的制造方法的模具。在本實施方式中,用三個模具制造母線模塊10。以下,對三個模具依次進行說明。第一模具圖7是概略地表示第一模具100的結(jié)構(gòu)的立體圖。第一模具100是具有容納第一母線11的第一容納部101、及形成于該第一容納部 101內(nèi)的第一突起部102的模具。第一容納部101是在內(nèi)部容納第一母線11的槽,從第一模具100的表面向第一模具100的內(nèi)部的方向凹下而形成。第一容納部101沿著第一母線11的形狀而形成,并具有比第一母線11的寬度還寬的寬度。該第一容納部101的寬度能夠適當(dāng)設(shè)定。另外,第一容納部101具有與形成于第一母線11的貫通孔17 (參照圖2)配合的凸部103。凸部103形成于第一容納部101的兩端部附近,并且通過與貫通孔17配合,在第一容納部101上配置第一母線11時能夠容易進行定位。第一突起部102是如下部分在第一容納部101的中央部分形成為凸臺狀,且向第一模具100的表面?zhèn)韧怀龆纬?。第一突起?02與第一母線11的形狀對應(yīng)而向第一母線11的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延伸成曲柄狀而形成。更詳細(xì)而言,第一突起部102與第一母線11的主體部14相對應(yīng)而向第一母線11的長度方向延伸而形成,并且與第一母線11的第一及第二彎曲部15、16 相對應(yīng)而向第一母線11的寬度方向延伸而形成。第一突起部102與第一母線11的形狀相對應(yīng)而形成,因此在模制時能夠穩(wěn)定地按壓第一母線11。
第一突起部102的寬度比第一母線11的寬度還窄,在第一突起部102上配置第一母線11的狀態(tài)下,在第一突起部102的兩側(cè)形成間隙。圖8是沿圖7的VIII-VIII線的第一模具100的概略的剖視圖,圖9是沿圖7的 IX-IX線的第一模具100的概略的剖視圖。如圖8所示,在第一模具100的中央部分的截面中,形成有容納第一母線11的主體部14的第一容納部101。在第一容納部101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從第一容納部101的底面突出的第一突起部 102。如圖9所示,在第一模具100的端部附近的截面中,形成有容納第一母線11的第一彎曲部15的第一容納部101。在第一容納部101的右端部附近,形成有與第一母線11的第一彎曲部15的貫通孔17配合的凸部103。在圖8及圖9中為相同,第一突起部102從第一模具100的表面凹下與第一母線 11的厚度相當(dāng)?shù)某叽纭Mㄟ^使第一突起部102凹下與第一母線11的厚度相當(dāng)?shù)某叽?,在配置第一母線11時,能夠在第一模具100的表面平滑地設(shè)置第一母線11。另外,第一突起部102從第一容納部101的底面突出與形成于第一母線11的外側(cè)表面的端部上的絕緣性樹脂13的厚度X3(參照圖幻相當(dāng)?shù)某叽?。由此,在第一突起?02 的旁邊(在圖8中為兩旁,在圖9中為一側(cè))形成槽,該槽具有與形成于第一母線11的外側(cè)表面的端部上的絕緣性樹脂13的厚度X3相當(dāng)?shù)纳疃取8鶕?jù)這種結(jié)構(gòu),在第一突起部102 上配置第一母線11的狀態(tài)下,若在第一容納部101中填充絕緣性樹脂13,則在第一母線11 的外側(cè)表面的端部形成具有厚度X3的絕緣性樹脂13。此外,這一點在第二模具200中也相同。第二模具圖10是概略地表示第二模具200的結(jié)構(gòu)的立體圖。第二模具200的結(jié)構(gòu)與第一模具100相同。雖然結(jié)構(gòu)相同,但是第二模具200以圖示的狀態(tài)、即第二容納部201朝向圖中上方的狀態(tài)使用。對此,第一模具100從圖示的狀態(tài)顛倒而使用。即,作為第一模具100及第二模具200,準(zhǔn)備兩個相同形狀的模具即可。第二模具200由于是與第一模具100相同的結(jié)構(gòu),因此詳細(xì)的說明將省略,第二模具200是如下模具與第一模具100相同,具有容納第二母線12的第二容納部201、形成于該第二容納部201內(nèi)的第二突起部202、以及凸部203等。第三模具圖11是概略地表示第三模具300的結(jié)構(gòu)的立體圖。第三模具300是配置于第一模具100和第二模具200之間的模具。第三模具300具有作為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之間的間隔的預(yù)定間隔的厚度,在第三模具300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孔301。該孔301形成于第一母線11的主體部14和第二母線12的主體部14在厚度方向重疊的位置。更詳細(xì)而言,第三模具300的孔301形成于與第一及第二母線11、12的主體部14的全部和第一及第二母線11、12的彎曲部15、16的一部分相對應(yīng)的位置。這樣,通過做成中央部分變細(xì)(變瘦)的孔301的形狀,能夠只模制第一及第二母線11、12的需要的部分,能夠用必要最小限度的樹脂量來穩(wěn)定地固定第一及第二母線11、12。在此,所謂第三模具300的預(yù)定間隔的厚度是作為最終產(chǎn)品的母線模塊10中的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之間的厚度,通過適當(dāng)變更第三模具300的厚度,能夠?qū)⒃擃A(yù)定間隔適當(dāng)變更為所需的間隔。第三模具300的孔301的寬度設(shè)定成比第一母線11的主體部14的寬度和第二母線12的主體部14的寬度還稍微寬的寬度。該寬度是澆注絕緣性樹脂13所需要的寬度。另外,第三模具300的孔301在中央變細(xì)的部分,具有與第一模具100及第二模具 200的各容納部101、201的寬度相同的寬度。澆口圖12及圖13是概略地表示第三模具300的澆口 302的結(jié)構(gòu)的立體圖。如圖12所示,第三模具300具有用于向孔301中填充(鑄塑)絕緣性樹脂13的澆口 302。通過從澆口 302澆注絕緣性樹脂13并使絕緣性樹脂13從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之間填充,能夠使樹脂的注入變得穩(wěn)定。此外,雖然未特別圖示,但是優(yōu)選的是在各模具上適當(dāng)?shù)卦O(shè)置用于排出空氣的孔。澆口 302是從第三模具300的側(cè)面向第三模具300的孔301形成的空間。在圖示的例子中,澆口 302形成三個,該三個澆口 302在與第一及第二母線11、12的長度方向(第一及第二容納部101、201的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形成。通過在與第一及第二母線11、 12的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形成澆口 302,能夠使絕緣性樹脂13的填充變得均勻。在此,澆口 302還能夠通過在第三模具300的表面形成槽(凹部)而安裝,還能夠在第三模具300的內(nèi)部形成空間而安裝。若在第三模具300的表面形成槽而形成澆口 302, 則容易制造,若在第三模具300的內(nèi)部形成空間而形成澆口 302,則絕緣性樹脂13的填充變得穩(wěn)定。用于填充絕緣性樹脂13的澆口 302,為了在澆注絕緣性樹脂13時使其容易擴散, 優(yōu)選的是設(shè)置于兩個母線的中間位置、即第三模具300上。澆口 302的位置和數(shù)量根據(jù)母線的形狀,能夠適當(dāng)變更。另外,如圖13所示,澆口 302還可以是流道隨著從第三模具300的外側(cè)朝向內(nèi)側(cè)而擴展的澆口。若是這種澆口 302,則由于澆口 302的前端逐漸擴展,因此能夠使絕緣性樹脂13的填充加快,且能夠均勻穩(wěn)定地填充絕緣性樹脂13。在此,對突起部的高度和絕緣性樹脂13的各部分的厚度的關(guān)系進行說明。第一突起部102(參照圖7)及第二突起部202(參照圖10)的高度,優(yōu)選的是比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之間的厚度X2(參照圖5)還小。即,優(yōu)選為外側(cè)表面的端部上的絕緣性樹脂13的厚度X3,比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之間的厚度X2還小。若厚度X3比厚度X2還大,則在填充樹脂時,存在如下情況壓力從第一母線11及第二母線12的外側(cè)表面向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之間的方向施加。即,存在如下情況壓力向縮小第一母線 11和第二母線12之間的厚度X2的方向施加,在該情況下,厚度X2成為所需的厚度以下。 考慮到這點,通過將第一突起部102及第二突起部202的高度X3做成比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之間的厚度X2還小,能夠使外側(cè)的樹脂壓力比來自內(nèi)側(cè)的樹脂壓力還小,能夠?qū)⒌谝荒妇€11和第二母線12之間的厚度X2保持為所需的厚度。制造方法以下,參照圖14的流程圖,使用圖1 5 圖20,對母線模塊10的制造方法進行說明。圖14是概略地表示母線模塊10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圖。圖15是表示在第一模具 100上配置第一母線11的狀態(tài)的圖。圖1 6是表示在第二模具200上配置第二母線12的狀態(tài)的圖。圖17是表示在第二模具200上重疊第三模具300的狀態(tài)的圖。圖18是表示在第三模具300上重疊第一母線11的狀態(tài)的圖。圖19是表示在第三模具300上重疊第一模具100的狀態(tài)的圖。圖20是分解各模具的層疊狀態(tài)而表示的分解立體圖。本實施方式的母線模塊10的制造方法如下,在使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隔開預(yù)定間隔而相對配置的狀態(tài)下,利用絕緣性樹脂13模制成型而制造母線模塊10,該制造方法具有第一母線配置工序S110,使第一母線11的外側(c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與具有容納第一母線11的第一容納部101、及形成于該第一容納部101內(nèi)的第一突起部102的第一模具 100的第一突起部102接觸,從而在第一容納部101內(nèi)配置第一母線11 ;第二母線配置工序 S120,使第二母線12的外側(c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與具有容納第二母線12的第二容納部201、 及形成于該第二容納部201內(nèi)的第二突起部202的第二模具200的第二突起部202接觸, 從而在第二容納部201內(nèi)配置第二母線12 ;模具配置工序S130,使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 12相對而配置配置有第一母線11的第一模具100和配置有第二母線12的第二模具200, 并且在第一模具100和第二模具200之間配置第三模具300,該第三模具300具有至少形成于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之間的孔301 ;以及模制成型工序S140,使絕緣性樹脂13填充到第三模具300的孔301,從而對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進行模制成型。第一母線配置工序;SllO如圖14所示,在母線模塊10的制造方法中,首先,進行第一母線配置工序S110。如圖15所示,在第一母線配置工序SllO中,使第一母線11的外側(cè)表面的中央部分與第一模具100的第一突起部102接觸,從而在第一容納部101內(nèi)配置第一母線11。在第一模具100上配置第一母線11時,使第一母線11的貫通孔17與第一模具 100的凸部103配合而對第一母線11進行定位。第二母線配置工序;S120如圖14所示,在母線模塊10的制造方法中,其次,進行第二母線配置工序S120。如圖16所示,在第二母線配置工序S120中,使第二母線12的外側(cè)表面的中央部分與第二模具200的第二突起部202接觸,從而在第二容納部201內(nèi)配置第二母線12。在第二模具200上配置第二母線12時,使第二母線12的貫通孔17與第二模具 200的凸部203配合而對第二母線12進行定位。此外,第二母線配置工序S120實質(zhì)上是與第一母線配置工序SllO相同的工序。模具配置工序;S130如圖14所示,在母線模塊10的制造方法中,還進行模具配置工序S130。在模具配置工序S130中,使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相對而配置配置有第一母線11的第一模具100和配置有第二母線12的第二模具200,并且在第一模具100和第二模具200之間配置第三模具300。為了容易理解說明,按照步驟說明層疊的狀態(tài),如圖17所示,在配置有第二母線 12的第二模具200之上配置第三模具300,如圖18所示,在第三模具300之上配置第一母線11,如圖19所示,在第一母線11之上配置第一模具100,則成為三個模具100、200、300層疊的狀態(tài)。此外,實際上,如圖18所示,不是在第三模具300之上配置第一母線11,而是在第三模具300之上配置配置有第一母線11的第一模具100,但是為了容易理解說明,在圖 18中表示在第三模具300之上配置第一母線11的狀態(tài)。若將圖19所示的狀態(tài)分解而表示,則成為圖20所示的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從上依次層疊第一模具100、第一母線11、第三模具300、第二母線12、第二模具200。模制成型工序;S140如圖14所示,在母線模塊10的制造方法中,最后,進行模制成型工序S140。在模制成型工序S140中,使用第三模具300的澆口 302,使絕緣性樹脂13填充到第三模具300的孔301,利用所填充的絕緣性樹脂13對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進行模制成型而使它們結(jié)合。圖21是分解沿圖19的XXI-XXI線的截面而表示的剖視圖,圖22是對于沿圖19 的XXI-XXI線的截面部分概略地表示填充了絕緣性樹脂的狀態(tài)的圖。如圖21所示,在第一模具100的第一容納部101容納第一母線11,在第二模具200 的第二容納部201容納第二母線12。在第一模具100和第二模具200之間配置有第三模具 300。而且,如圖22(A)所示,若在使三個模具100、200、300密合的狀態(tài)下,從第三模具 300的澆口 302(在該附圖中未圖示)填充絕緣性樹脂13,則絕緣性樹脂13進入第三模具 300的孔301,并在第一母線11及第二母線12的側(cè)面蔓延,滲透至第一母線11及第二母線 12的外側(cè)表面的端部。若在絕緣性樹脂13凝固之后,使三個模具100、200、300脫離,則成為圖22⑶所示的狀態(tài)。圖23是分解沿圖19的XXIII-XXIII線的截面而表示的剖視圖,圖對對于沿圖19 的XXIII-XXIII線的截面部分是概略地表示填充了絕緣性樹脂的狀態(tài)的圖。如圖23所示,在第一模具100的第一容納部101容納第一母線11,在第二模具200 的第二容納部201容納第二母線12。在第一模具100和第二模具200之間配置有第三模具 300。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與圖21的狀態(tài)相比配置成左右對稱。而且,如圖對㈧所示,若在使三個模具100、200、300密合的狀態(tài)下,從第三模具 300的澆口 302(在該附圖中未圖示)填充絕緣性樹脂13,則絕緣性樹脂13進入第三模具 300的孔301,并在第一母線11及第二母線12的側(cè)面蔓延,滲透至第一母線11及第二母線 12的外側(cè)表面的端部。若在絕緣性樹脂13凝固之后,使三個模具100、200、300脫離,則成為圖對⑶所示的狀態(tài)。圖25是分解沿圖19的XXV-XXV線的截面而表示的剖視圖,圖沈是對于沿圖19 的XXV-XXV線的截面部分概略地表示填充了絕緣性樹脂的狀態(tài)的圖。如圖25所示,在第一模具100的第一容納部101容納第一母線11,在第二模具200 的第二容納部201容納第二母線12。在第一模具100和第二模具200之間配置有第三模具 300。而且,如圖^(A)所示,若在使三個模具100、200、300密合的狀態(tài)下,從第三模具 300的澆口 302填充絕緣性樹脂13,則絕緣性樹脂13進入第三模具300的孔301,并在第一母線11及第二母線12的側(cè)面蔓延,滲透至第一母線11及第二母線12的外側(cè)表面的端部。 若在絕緣性樹脂13凝固之后,使三個模具100、200、300脫離,則成為圖沈(B)所示的狀態(tài)。
14
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使用兩個曲柄形狀的母線11、12制造母線模塊10,因此母線模塊10在三個截面(圖22(B)、圖M(B)、圖沈 ))中,觀察到其截面形狀不同。這樣,在模制成型工序S140中,使用第三模具300的孔301使絕緣性樹脂13填充到第一及第二母線11、12之間,并且使用第一及第二容納部101、201使絕緣性樹脂13還填充到第一及第二母線11、12的側(cè)面、且第一及第二母線11、12的外側(cè)表面的寬度方向的端部,從而使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結(jié)合。而且,經(jīng)過這些工序,完成圖1所示的母線模塊10。在此,通過適當(dāng)變更第一模具100及第二模具200的容納部的寬度尺寸和突起部的寬度尺寸,能夠制造各種形式的母線模塊。例如,若將第一模具100及第二模具200的突起部的寬度做成與容納部的寬度相同(若做成使突起部與各母線的外側(cè)表面的全部區(qū)域接觸),則完成圖27所示的母線模塊10A。圖27是概略地表示變形方式的母線模塊IOA的結(jié)構(gòu)的立體圖。圖27所示的母線模塊IOA與圖1所示的母線模塊10不同,在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的外側(cè)表面未形成絕緣性樹脂13A。在該母線模塊IOA中,母線模塊IOA的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之間,利用絕緣性樹脂13A可靠地進行絕緣,并且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的側(cè)面也利用絕緣性樹脂13A進行絕緣,能夠提高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的絕緣性。這樣,通過適當(dāng)變更第一模具100及第二模具200的容納部的寬度尺寸和突起部的寬度尺寸,能夠制造各種模制形式的母線模塊。焊接線(樹脂匯合部)下面,對焊接線進行說明。圖觀及圖四是對焊接線進行說明的圖。在圖觀及圖四中,只選出絕緣性樹脂13(模制成型部)及設(shè)有澆口 302的第三模具300而表示。圖觀表示未將樹脂模制成型至外側(cè)表面的兩端,而只在母線之間及母線的側(cè)面模制成型絕緣性樹脂的情況下的樹脂的流動。此外,圖觀與制造圖27的母線模塊IOA的情況相對應(yīng),圖四與制造圖1的母線模塊10的情況相對應(yīng)。如圖28所示,絕緣性樹脂13從左側(cè)的澆口 302填充并逐漸擴展而滲透到母線之間。在該方式的例子中,在母線模塊的外側(cè)表面的端部未形成絕緣性樹脂。由于只在母線之間及母線的側(cè)面模制成型絕緣性樹脂13,因此絕緣性樹脂13的流動在母線的側(cè)面附近走到盡頭。于是,絕緣性樹脂13的流動從第三模具300的B箭頭方向觀察,從左側(cè)開始流動, 且在右側(cè)端部側(cè)被堵住。在走到母線之間的期間,在鄰接的澆口 302流動的樹脂匯合,但是由于絕緣性樹脂13大致以扇形擴展,因此在前端在母線之間產(chǎn)生樹脂匯合部(焊接線;參照附圖中雙點劃線W1)。而且,在該樹脂匯合部,產(chǎn)生絕緣性樹脂13的間隙,不能發(fā)揮樹脂本來的電絕緣特性,成為電絕緣的弱點的可能性高。另一方面,如圖四所示,在不僅在母線之間及母線的側(cè)面,而且在母線模塊的外側(cè)表面的端部也形成絕緣性樹脂13的情況下,雖然樹脂匯合部(焊接線;參照附圖中雙點劃線W2)同樣發(fā)生,但是由于絕緣性樹脂13蔓延并滲透至母線模塊的外側(cè)表面的端部,因此在母線之間不發(fā)生樹脂匯合部。由此可知,將絕緣性樹脂13形成至母線模塊的外側(cè)表面的端部,能夠提供絕緣性能更好的母線模塊。在此,對在將絕緣性樹脂13模制成型至外側(cè)面的兩端的情況下的效果,更詳細(xì)地進行說明。在將絕緣性樹脂13模制成型至母線模塊10的外側(cè)表面的端部的情況下,在母線的跟前側(cè)(澆口 302側(cè))的絕緣性樹脂13的橫向的擴展變大。另一方面,在前端附近(與澆口 302相反的一側(cè)),在通過母線之間之后,由于還充分確保填充絕緣性樹脂13的空間, 因此樹脂填充速度快,樹脂匯合部在通過母線之間之后容易產(chǎn)生。假設(shè)在母線之間匯合的情況下,絕緣性樹脂13的流動也快,在絕緣性樹脂13的冷卻還未進行之前就匯合,因此絕緣性樹脂13在樹脂匯合部充分混合,難以成為電絕緣上的弱點。這樣,通過構(gòu)成為將絕緣性樹脂13模制成型至母線模塊10的外側(cè)表面的端部,能夠防止絕緣性樹脂13滯留在澆口 302的相反側(cè)的母線端附近,即使不能使母線兩側(cè)的樹脂的流動速度相同,也能夠防止在母線之間形成作為電絕緣特性的弱點的焊接線。另外,在將絕緣性樹脂13模制成型至外側(cè)的情況下,還可以想到從外側(cè)朝向內(nèi)側(cè)的樹脂壓力施加于母線的情況,但是由于使絕緣性樹脂13從內(nèi)側(cè)流動,因此在絕緣性樹脂 13到達外側(cè)的時刻,能夠使絕緣性樹脂13向母線的內(nèi)側(cè)流動。這一點,在絕緣性樹脂13大致同時到達外層和內(nèi)層的澆口 302側(cè),通過將外層的樹脂厚度做成內(nèi)層的樹脂厚度以下,能夠使來自外側(cè)的樹脂壓力比來自內(nèi)側(cè)的樹脂壓力小。另一方面,在與澆口 302相反的一側(cè),在絕緣性樹脂13到達外層的時刻,絕緣性樹脂13已經(jīng)在內(nèi)側(cè)流動,因此即使外層的樹脂厚度比內(nèi)層的樹脂厚度大,也能夠保持來自外側(cè)的樹脂壓力和來自內(nèi)側(cè)的樹脂壓力的平衡。沿面距離及樹脂截面積下面,對沿面距離及樹脂截面積進行說明。圖30是對根據(jù)樹脂模制成型方法的沿面距離和母線外側(cè)部的樹脂截面積的比較方法進行說明的圖。在圖30中,比較三個例子來進行說明。在此,所謂沿面距離是沿著絕緣性樹脂的表面的距離。圖30(A)所示的母線模塊10是以上述實施方式說明的方式的母線模塊,在母線之間、母線的側(cè)面、母線的外側(cè)表面的端部形成有絕緣性樹脂13。圖30(B)所示的母線模塊IOA是圖27的變形方式的母線模塊,在母線之間、母線的側(cè)面形成有絕緣性樹脂13A。在母線的外側(cè)表面的端部未形成絕緣性樹脂。圖30 (C)所示的母線模塊IOB在母線之間形成絕緣性樹脂13B,并且從母線之間伸出而形成絕緣性樹脂13。在母線的側(cè)面及母線的外側(cè)表面的端部未形成絕緣性樹脂。對以上的三個母線模塊的沿面距離及母線外部的樹脂截面積(一側(cè))如下所述。母線模塊10沿面距離=2X(tl+L)+3Xtl+2Xt2樹脂截面積=(2XL+(tl+2Xt2))Xtl母線模塊IOA沿面距離=2Xtl+tl+2Xt2
樹脂截面積=(L+(2Xtl+2Xt2))Xtl
母線模塊IOB沿面距離=2XL+tl樹脂截面積=LXtl圖31是表示根據(jù)圖30的樹脂模制成型方法的沿面距離和母線外側(cè)部的樹脂截面積的比較結(jié)果的圖。樹脂厚度tl全部是0. 5mm。母線厚度t2全部是0. 5mm。就樹脂高度(僅是樹脂部分的高度)而言,母線模塊10是2. 5mm,母線模塊IOA是 1. 5mm,母線模塊IOB是0. 5mm。就外側(cè)表面的端部的樹脂的寬度L或伸出部的寬度L而言,母線模塊10是2. Omm, 母線模塊IOA是0. Omm,母線模塊IOB是2. 0mm。母線寬度W是10. Omm,但未作為上述公式的要素而使用。根據(jù)這些值及上述公式,計算出沿面距離(mm)及外部樹脂截面積(mm2 ;—側(cè))。對于沿面距離,母線模塊10是7. 5mm,母線模塊IOA是2. 5mm,母線模塊IOB是 4. 5mm。對于外部樹脂截面積(mm2 ;—側(cè)),母線模塊10是1. 5mm2,母線模塊IOA是1. Omm2, 母線模塊IOB是1. Omm20根據(jù)這些結(jié)果可知,對外側(cè)的周圍進行模制成型的方式(母線模塊10),其沿面距離最長,母線外側(cè)部分的樹脂截面積也最大。對于剛性,對外側(cè)的周圍進行模制的方式,其截面慣性矩最大,剛性高。由此,能夠減少由從連接母線的其他的部件受到的應(yīng)力或在將母線與連接部件一起用硅酮樹脂等進行鑄塑模制成型等時受到的應(yīng)力引起的母線的變形。從而,母線模塊10、即以上述實施方式說明的方式,在沿面距離及外部樹脂截面積方面最優(yōu)越,通過采用母線模塊10的結(jié)構(gòu),必然能夠加長沿面距離(樹脂沿母線的距離), 還能夠確保沿面電絕緣性。如上說明,根據(jù)本實施方式,具有以下效果。(1)在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之間填充絕緣性樹脂13,即使向擴展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之間的方向施加壓力,第一及第二母線11、12也與第一及第二突起部 102、202接觸,因此能夠用第一及第二突起部102、202承受在填充絕緣性樹脂13時的壓力, 能夠減少母線的彎曲和變形等。而且,在第一 第三模具100、200、300上設(shè)置第一及第二母線11、12,只澆注絕緣性樹脂13而能夠制造母線模塊10,因此制造容易,還能夠降低生產(chǎn)成本。(2)由于使用第三模具300首先從母線模塊10的內(nèi)層填充絕緣性樹脂13,用第一模具100及第二模具200的第一突起部102及第二突起部202從外側(cè)按壓露出母線的部分, 因此將母線間隔保持一定的間隔的同時能夠模制成型。(3)為了將母線模塊10做成低電感,有效的方法是,為了得到相同的截面積而減小母線的厚度并且擴大母線的面積,變小母線之間距離。這一點,若減小母線的厚度則剛性降低,若過分減小母線之間距離,則絕緣性樹脂13不能好好地填充到母線之間。相對于此, 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第一及第二母線11、12與第一及第二突起部102、202接觸,因此即使
17減小母線間隔,也能夠向母線之間順利地澆注絕緣性樹脂13。由此,能夠放置由于從連接母線模塊10的其他的部件受到的壓力、或在將母線與連接部件一起進行模制成型等時受到的應(yīng)力而使第一及第二母線11、12變形等,在此基礎(chǔ)上能夠縮小母線間隔。(4)母線模塊10的絕緣性樹脂13的各尺寸,能夠通過變更模具的尺寸而適當(dāng)變更,并不是只以作為沿面電絕緣長度而必要的長度來決定沿著相對的兩個母線的露出部分的表面的長度,而是還能夠考慮絕緣性樹脂13的流動而決定。另外,對于絕緣性樹脂13 的外層的厚度和外層周圍的模制成型范圍,也能夠考慮從連接母線的其他的部分受到的應(yīng)力、或在將母線與連接部分一起進行模制成型等時受到的應(yīng)力等而決定。(5)母線模塊10的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之間,利用絕緣性樹脂13可靠地絕緣,并且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的側(cè)面也利用絕緣性樹脂13絕緣,能夠提高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的絕緣性。另外,通過在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的外側(cè)表面的端部也形成絕緣性樹脂13,不僅將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夾入之間而提高兩者的結(jié)合性, 而且能夠防止繞母線模塊10的寬度方向的端部而產(chǎn)生的沿面放電現(xiàn)象。(6)在進行與其他部件連接的工作時及與其他部件連接之后使用時,即使如使沿面電絕緣特性降低的灰塵等附著于母線模塊10上,母線模塊10也確保長的沿面距離,因此能夠減少沿面電絕緣性的降低。(7)在與電容器等的部件連接之后,即使在填充樹脂時產(chǎn)生空隙(空間),母線模塊10也獨自確保電絕緣性,因此沒問題。(8)即使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的初始形狀從設(shè)計偏離,由于在模制成型時用各突起部按壓而模制成型,因此也能夠以各模具的尺寸精度完成母線模塊10的成型品形狀。(9)與對母線模塊的周圍全體進行模制成型的情況相比,能夠減少使用的樹脂量, 能夠?qū)崿F(xiàn)輕量化、低成本化。即,并不是用絕緣性樹脂13覆蓋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 的外側(cè)表面的全部,而是通過用絕緣性樹脂13只覆蓋外側(cè)表面的端部,能夠做成必要最小限度的結(jié)構(gòu),相應(yīng)地減少樹脂量而能夠使生產(chǎn)成本降低。(10)第一及第二母線11、12由于在中央部分具有露出的部分,因此能夠有效地泄放由通電引起的發(fā)熱。(11)即使在第一及第二母線11、12的外側(cè)表面存在露出母線的部分,也用絕緣性的樹脂對露出部分的周圍進行模制成型,因此在使用母線時難以與外側(cè)的電導(dǎo)體接觸。(12)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之間利用絕緣性樹脂13可靠地絕緣,并且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的側(cè)面也用絕緣性樹脂13絕緣,能夠提高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 的絕緣性。另外,通過在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的外側(cè)表面的端部也形成絕緣性樹脂 13,不僅用外側(cè)表面的端部的絕緣性樹脂13將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夾入之間而提高兩者的結(jié)合性,而且能夠防止繞母線模塊10的寬度方向的端部而產(chǎn)生的沿面放電現(xiàn)象。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的一個實施方式,能夠進行各種的變形和置換而實施。例如,上述的各母線的尺寸和各模具的尺寸為優(yōu)選的例子,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圖32是表示變形方式的母線的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各母線以曲柄形狀的例子來進行了說明,但是例如圖32所示,也可以使用兩個二字形狀的母線11A、12A制造母線模塊。在該情況下,第一母線IlA和第二母線12A是相同形狀的部件,通過將這兩個母線表面和背面顛倒地重疊而相對配置, 能夠制造母線模塊。即便使用這種二字形狀的母線11A、12A,也能夠得到與上述的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圖33是對變形方式的制造方法進行說明的圖。圖33(A)、(B)在模具上配置母線模塊11、12的狀態(tài)下,表示模具的長度方向上的兩端部附近的剖視圖。圖33(C)在模具上配置母線模塊11、12的狀態(tài)下,表示模具的長度方向上的中央附近的剖視圖。變形方式的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如下,在將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隔開預(yù)定間隔而相對配置的狀態(tài)下,通過利用絕緣性樹脂13模制成型而制造母線模塊10,該制造方法具有第一母線配置工序,使第一母線11的外側(c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與第一模具100A的第一突起部102接觸,從而在第一模具100A配置第一母線11 ;第二母線配置工序,使第二母線12的外側(c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與第二模具200A的第二突起部202接觸,從而在第二模具 200A配置第二母線12 ;模具配置工序,使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相對而配置配置有第一母線11的第一模具100A和配置有第二母線12的第二模具200A,并且配置具有孔301的第三模具300A(更詳細(xì)而言,在使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相對而配置配置有第一母線 11的第一模具100A和配置有第二母線12的第二模具200A,并且配置具有孔301的第三模具300A時,利用第三模具300A容納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的第一母線容納工序);以及模制成型工序,使絕緣性樹脂13填充到第三模具300A的孔301,從而對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進行模制成型。此時,使用具有圖33㈧、⑶、(C)所示的截面形狀的模具100A、200A、300A,能夠制造母線模塊。即,如圖33(C)所示,也可以在第三模具300A上容納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之后,使第一模具100A的第一突起部102與第一母線11的外側(cè)表面接觸,并使第二模具200A的第二突起部202與第二母線12的外側(cè)表面接觸。根據(jù)這種制造方法,也能夠制造如上述的實施方式的母線模塊,并且起到相同的效果。并且,關(guān)于以上述變形方式說明的母線容納工序,只用第三模具300A容納了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但是也可以在配置了三個模具時,其結(jié)果用第一模具100A、第二模具200A及第三模具300A容納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即,也可以是如下“第二母線容納工序”,“在使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相對而配置配置有第一母線11的第一模具100A 和配置有第二母線12的第二模具200A,并且配置具有孔301的第三模具300A時,利用第一模具100A、第二模具200A及第三模具300A容納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根據(jù)這種制造方法,也能夠制造如上述的實施方式的母線模塊,而且起到相同的效果。另外,作為不對母線外側(cè)的樹脂模制成型的部分的機械性約束方法,并不進行從外側(cè)朝向內(nèi)側(cè)的約束(來自上下方向的約束),而是進行其他的方向、例如與絕緣性樹脂的流動平行的方向的約束(來自左右方向的約束)也可以。在進行這種約束的情況下,在母線外側(cè)設(shè)置突起或凹部,并約束突起或凹部。并且,以一個實施方式例舉的母線模塊10和三個模具100、200、300等的結(jié)構(gòu)為優(yōu)
選的例子,當(dāng)然能夠?qū)@些進行適當(dāng)變形而實施。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在使第一母線和第二母線隔開預(yù)定間隔而相對配置的狀態(tài)下,利用絕緣性樹脂進行模制成型而制造母線模塊,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母線配置工序,使上述第一母線的外側(c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與具有容納上述第一母線的第一容納部及形成于該第一容納部內(nèi)的第一突起部的第一模具的上述第一突起部接觸,從而在上述第一容納部內(nèi)配置上述第一母線;第二母線配置工序,使上述第二母線的外側(c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與具有容納上述第二母線的第二容納部及形成于該第二容納部內(nèi)的第二突起部的第二模具的上述第二突起部接觸,從而在上述第二容納部內(nèi)配置上述第二母線;模具配置工序,使上述第一母線和上述第二母線相對而配置配置有上述第一母線的上述第一模具和配置有上述第二母線的上述第二模具,并且在上述第一模具和上述第二模具之間配置第三模具,該第三模具具有至少形成于上述第一母線和上述第二母線之間的孔; 以及模制成型工序,使上述絕緣性樹脂填充到上述第三模具的上述孔,對上述第一母線和上述第二母線進行模制成型。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及第二母線是截面為長方形形狀的平板狀的部件,上述第一及第二突起部向上述第一及第二母線的長度方向延伸而形成。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及第二容納部具有比上述第一及第二母線的寬度還寬的寬度, 上述第三模具的孔具有與上述第一及第二容納部的寬度相同的寬度, 在上述模制成型工序中,使用上述第三模具的上述孔使上述絕緣性樹脂填充到上述第一及第二母線之間,并且使用上述第一及第二容納部使上述絕緣性樹脂還填充到上述第一及第二母線的側(cè)面,從而使上述第一母線和上述第二母線結(jié)合。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及第二突起部的高度比上述預(yù)定間隔小。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及第二突起部具有比上述第一及第二母線的寬度還窄的寬度, 在上述模制成型工序中,使用上述第三模具的上述孔使上述絕緣性樹脂填充到上述第一及第二母線之間,并且使用上述第一及第二容納部使上述絕緣性樹脂還填充到上述第一及第二母線的側(cè)面以及上述第一及第二母線的外側(cè)表面的寬度方向的端部,從而使上述第一母線和上述第二母線結(jié)合。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三模具具有將上述絕緣性樹脂填充到上述孔的澆口,在上述模制成型工序中,使上述絕緣性樹脂從上述澆口填充到上述孔,從而使上述第一母線和上述第二母線結(jié)合。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澆口在與上述第一及第二母線的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形成。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澆口是流道隨著從上述第三模具的外側(cè)朝向內(nèi)側(cè)而擴展的澆口。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及第二母線具有平板狀的主體部,該主體部向長度方向延伸;第一彎曲部,該第一彎曲部設(shè)置于上述主體部的一端,且向與上述平板狀的主體部的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彎曲;以及第二彎曲部,該第二彎曲部設(shè)置于上述主體部的另一端,且向與上述平板狀的主體部的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且與上述第一彎曲部相反的方向彎曲。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及第二母線具有貫通孔,上述第一及第二容納部具有與上述貫通孔配合的凸部。
11.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模具的孔形成于與上述第一及第二母線的上述主體部的全部和上述第一及第二母線的各彎曲部的一部分相對應(yīng)的位置。
1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母線和上述第二母線是相同形狀的部件,并且表面和背面顛倒而相對配置。
1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及第二突起部與上述主體部相對應(yīng)而向上述第一及第二母線的長度方向延伸而形成,并且與上述彎曲部相對應(yīng)而向上述第一及第二母線的寬度方向延伸而形成。
1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各突起部從上述各容納部的底面突出與形成于上述各母線的外側(cè)表面的端部上的絕緣性樹脂的厚度相當(dāng)?shù)某叽纭?br> 15.一種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在使第一母線和第二母線隔開預(yù)定間隔而相對配置的狀態(tài)下,利用絕緣性樹脂進行模制成型而制造母線模塊,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母線配置工序,使上述第一母線的外側(c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與第一模具的第一突起部接觸,從而在上述第一模具配置上述第一母線;第二母線配置工序,使上述第二母線的外側(c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與第二模具的第二突起部接觸,從而在上述第二模具配置上述第二母線;模具配置工序,使上述第一母線和上述第二母線相對而配置配置有上述第一母線的上述第一模具和配置有上述第二母線的上述第二模具,并且配置具有孔的第三模具;以及模制成型工序,使上述絕緣性樹脂填充到上述第三模具的上述孔,對上述第一母線和上述第二母線進行模制成型。
16.一種母線模塊,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一母線;第二母線,該第二母線與上述第一母線隔開預(yù)定間隔而相對配置;以及絕緣性樹脂,該絕緣性樹脂形成于上述第一母線和上述第二母線之間、上述第一母線和上述第二母線的側(cè)面、以及上述第一母線和上述第二母線的外側(cè)表面的端部。
1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母線模塊,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及第二突起部的高度比上述預(yù)定間隔小。
1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母線模塊,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及第二母線具有 平板狀的主體部,該主體部沿長度方向延伸;第一彎曲部,該第一彎曲部設(shè)置于上述主體部的一端,且向與上述平板狀的主體部的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彎曲;以及第二彎曲部,該第二彎曲部設(shè)置于上述主體部的另一端,且向與上述平板狀的主體部的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且與上述第一彎曲部相反的方向彎曲。
1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母線模塊,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母線和上述第二母線是相同形狀的部件,并且將表面和背面顛倒而相對配置。
2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8所述的母線模塊,其特征在于,形成于上述第一及第二母線的側(cè)面及外側(cè)表面的上述絕緣性樹脂,與上述第一及第二母線的上述主體部的寬度方向的端部全部和上述第一及第二母線的上述彎曲部的一部分連續(xù)而形成。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能減少制造時在母線上產(chǎn)生的彎曲和變形,且能降低生產(chǎn)成本的母線模塊制造方法及母線模塊。母線模塊的制造方法,首先使第一母線(11)的外側(cè)表面與第一模具(100)的第一突起部(102)接觸,在第一模具配置第一母線。其次,使第二母線(12)的外側(cè)表面與第二模具(200)的第二突起部(202)接觸,在第二模具配置第二母線。然后,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間配置第三模具(300),該第三模具具有用于使第一母線和第二母線分離的預(yù)定間隔量的厚度,且具有與第一及第二母線的形狀相對應(yīng)的孔(301)。最后,在第三模具的孔(301)填充絕緣性樹脂而模制成型,使第一母線(11)和第二母線(12)結(jié)合。
文檔編號B29C45/27GK102385943SQ20111025988
公開日2012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3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0年9月6日
發(fā)明者丹波昭浩, 山本哲 申請人:日立電線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长寿区| 彭泽县| 阜南县| 江华| 棋牌| 乌拉特中旗| 磐安县| 泉州市| 贵德县| 舟山市| 门源| 石嘴山市| 赤峰市| 柳州市| 垦利县| 舞钢市| 梨树县| 略阳县| 西畴县| 柳江县| 深水埗区| 香港 | 应城市| 岐山县| 东辽县| 环江| 西乌珠穆沁旗| 行唐县| 黑山县| 宜川县| 墨竹工卡县| 察哈| 崇左市| 永城市| 临城县| 赫章县| 葵青区| 元江| 惠东县| 东平县| 寿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