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繞毛線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繞毛線架,尤其涉及ー種落地扇形的繞毛線架,屬于繞毛線架技術(shù)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目前,人們在編織毛衣吋,需要事先把捆裝的毛線繞成毛線球,公知技術(shù)的繞毛線辦法,采用一人用雙手撐起捆裝毛線,另一人將毛線在手上繞成球,撐毛線的這個人雙手很累,做做歇歇,存在著既浪費人力,做事效率又低的弊端,在本實用新型未作出之前,無落地扇形的繞毛線架使用,檢索專利文獻,無該技術(shù)的技術(shù)方案公開。
發(fā)明內(nèi)容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無落地扇形的繞毛線架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ー種落地扇形的繞毛線架,該繞毛線架可一人操作,達(dá)到既可節(jié)省人力又可提高做事效率的目的。為了達(dá)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shù)問題所采取的技術(shù)方案是由左圈、繩子、右圈、支撐桿、右活動圈、橫桿、直桿、底座、連接桿、左活動圈組成,其特征在于底座上留有直桿,直桿上留有橫桿,橫桿上留有連接桿,左圈上留有支撐桿和左活動圏,右圈上留有支撐桿和右活動圈,左圈和右圈之間留有繩子,連接桿連接左活動圈和右活動圈,使用時把捆裝毛線彈直套入左圈和右圈之間的繩子間,解開毛線頭結(jié),把毛線頭的一端抓在手中纏繞,左活動圈和右活動圈會跟著滾動,直到把毛線繞完即可。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設(shè)計簡單,成本低廉,實用性較大。
以下結(jié)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圖I中I.左圏,2.繩子,3.右圏,4.支撐桿,5.右活動圏,6.橫桿,7.直桿,8.底座,9.連接桿,10.左活動圏。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由左圈I、繩子2、右圈3、支撐桿4、右活動圈5、橫桿6、直桿7、底座8、連接桿9、左活動圈10組成,其特征在于底座8上留有直桿7,直桿7上留有橫桿6,橫桿6上留有連接桿9,左圈I上留有支撐桿4和左活動圈10,右圈3上留有支撐桿4和右活動圈5,左圈I和右圈3之間留有繩子2,連接桿9連接左活動圈10和右活動圈5,使用時把捆裝毛線彈直套入左圈I和右圈3之間的繩子2間,解開毛線頭結(jié),把毛線頭的一端抓在手中纏繞,左活動圈10和右活動圈5會跟著滾動,直到把毛線繞完即可。
權(quán)利要求1 ー種繞毛線架,由左圈(I)、繩子(2)、右圈(3)、支撐桿(4)、右活動圈(5)、橫桿(6)、直桿(7)、底座(8)、連接桿(9)、左活動圈(10)組成,其特征在于底座(8)上留有直桿(7),直桿(7)上留有橫桿(6),橫桿(6)上留有連接桿(9),左圈(I)上留有支撐桿(4)和左活動圈(10),右圈(3)上留有支撐桿(4)和右活動圈(5),左圈(I)和右圈(3)之間留有繩子(2),連接桿(9)連接左活動圈(10)和右活動圈(5) 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繞毛線架,它由左圈、繩子、右圈、支撐桿、右活動圈、橫桿、直桿、底座、連接桿、左活動圈組成,其特征在于底座上留有直桿,直桿上留有橫桿,橫桿上留有連接桿,左圈上留有支撐桿和左活動圈,右圈上留有支撐桿和右活動圈,左圈和右圈之間留有繩子,連接桿連接左活動圈和右活動圈,使用時把捆裝毛線彈直套入左圈和右圈之間的繩子間,解開毛線頭結(jié),把毛線頭的一端抓在手中纏繞,左活動圈和右活動圈會跟著滾動,直到把毛線繞完即可,其有益效果是設(shè)計簡單,成本低廉,實用性較大。
文檔編號B65H54/60GK202440182SQ20122006295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2月26日
發(fā)明者胡愛琴 申請人:胡愛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