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無人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拆卸螺旋槳及無人機。
背景技術:
多旋翼無人機的螺旋槳從使用上分可分為固定槳和可拆卸槳,它們各有優(yōu)缺點,固定槳組裝后非常牢固,但不便于攜帶,產(chǎn)品的包裝尺寸也較大。可拆卸槳具有攜帶方便的優(yōu)點,但現(xiàn)在市面上的可拆卸槳為了容易拆卸,導致裝配好后存在松動即組裝后不牢固,特別是在有外力時,或者外力大小變化比較明顯時會導致螺旋槳的晃動,進而影響無人機的飛行航拍效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鑒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組裝后牢固并便于拆卸的可拆卸螺旋槳及無人機。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拆卸螺旋槳,包括:固定座、彈簧、活動支架和槳體,其中,活動支架,套設于所述固定座的下部,且所述固定座與活動支架之間具有收容空間;彈簧,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間內(nèi),且套設于所述固定座;槳體,套設于所述固定座和活動支架的外側,且被所述固定座和活動支架共同固定。
可選的,所述槳體包括基部和至少兩個槳葉,所述至少兩個槳葉分別固定于所述基部。
可選的,所述基部的內(nèi)表面設有凸塊;所述固定座上端外側設有多個固定部,兩個相鄰的所述固定部之間形成凹槽;所述凸塊穿過所述凹槽并與所述固定部接觸。
可選的,所述活動支架的上端面設有多個凸臺,所述凸臺與所述固定部一起卡住所述凸塊。
可選的,所述凸塊上表面為斜面,所述固定部下表面為斜面,所述凸塊上表面與所述固定部下表面接觸。
可選的,所述固定座的側壁外表面設有定位槽,所述活動支架的內(nèi)表面設有定位塊,所述定位塊嵌入所述定位槽中。
可選的,所述固定座的下表面設有多個螺紋通孔,所述固定座的下表面與電機座的上表面以螺紋連接的方式固定。
可選的,所述活動支架的側壁內(nèi)表面設有向內(nèi)凸出的凸出部,所述彈簧的一端抵持所述凸出部,另一端抵持電機座上表面。
可選的,所述所述活動支架側壁的下端外表面設有把手,所述把手用于按壓所述活動支架,并使所述活動支架向下移動。
可選的,所述基部的側壁設有缺口,所述把手穿過所述缺口,并且所述缺口與所述把手的數(shù)目相同。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無人機,包括所述可拆卸螺旋槳。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通過固定座與活動支架共同作用,卡住槳體,使槳體組裝后非常牢固,進而防止槳體的晃動;在不使用時,可以將槳體拆卸下來,便于攜帶。使本實用新型不僅在使用時非常牢固,而且在不使用時便于攜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可拆卸螺旋槳實施例的分解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固定座、活動支架和彈簧的分解圖;
圖3為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固定座、活動支架和彈簧的立體圖;
圖4為實用新型可拆卸螺旋槳實施例的裝配圖;
圖5為實用新型可拆卸螺旋槳實施例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詳細的說明。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其間可以存在一個或多個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表述“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其間可以存在一個或多個居中的元件。本說明書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義,本說明書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說明書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說明書所使用的術語“和/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拆卸螺旋槳實施例。如圖1所示,可拆卸螺旋槳100,包括:固定座10、彈簧20、活動支架30和槳體40。彈簧20套設于固定座10外側,活動支架30套設于彈簧20外側,槳體40套設于固定座10和活動支架30以及彈簧20的外側。
在本實施例中,當使用所述可拆卸螺旋槳100時,通過固定座10與活動支架30共同作用,卡住槳體40,令槳體40組裝后非常牢固,進而防止槳體40的晃動;當不使用可拆卸螺旋槳100時,可以將槳體40拆卸下來,便于攜帶。
為了更全面的了解本實用新型可拆卸螺旋槳,下面將對可拆卸螺旋槳100進行具體地描述。
如圖2和圖3所示,固定座10呈圓柱狀,固定座10上端外側設有多個固定部11,兩個相鄰的固定部11之間形成凹槽12。固定部11的下表面設有傾斜面、豎直面和水平面。固定座10側壁設有定位槽13,該定位槽13的形狀呈長方形。固定座10的底板即下表面設有多個螺紋通孔14,并與電機座的上表面以螺紋連接的方式固定。
活動支架30包括側壁31和把手32,側壁31圍成圓環(huán)狀,并且活動支架30外徑小于基部41的內(nèi)徑。把手32固定于側壁31的下端外表面。側壁31的上端內(nèi)表面設有向內(nèi)凸出于內(nèi)表面的呈環(huán)形的凸出部311,該凸出部311上還設有向內(nèi)凸出于凸出部311的定位塊313。側壁31的上端端面設有多個向上凸出于上端端面的凸臺312。在對可拆卸螺旋槳100中的固定座10和活動支架30進行組裝時,先將活動支架30的定位塊313與固定座10的定位槽13對準,然后將活動支架30從固定座10的下端套設于固定座10的下部。此時定位塊313嵌入定位槽13中,使固定座10和活動支架30無法相互轉(zhuǎn)動,但可使活動支架30相對于固定座10沿定位槽13形成的路徑上下移動。此外,活動支架30在套設于固定座10后,在活動支架30與固定座10之間具有收容空間,用于收容彈簧20。
彈簧20形狀為圓柱狀,彈簧20的內(nèi)徑大于固定座10的外徑,彈簧20的外徑小于活動支架30的內(nèi)徑。彈簧20位于活動支架30與固定座10之間的收容空間內(nèi),并且彈簧20套設于固定座10的下端,彈簧20的一端頂壓在凸出部311的下表面。在對彈簧20進行組裝時,將彈簧20對準固定座10的下端,使彈簧20向上移動進入活動支架30與固定座10之間的收容空間內(nèi)。
如圖4和圖5所示,槳體40包括基部41和至少兩個槳葉42,至少兩個槳葉42分別固定于基部41。具體的,槳體40包括基部41和兩個槳葉42,兩個槳葉42分別固定于基部41的左右兩側。基部41包括圓形底板411和沿圓形底板垂直延伸出的側壁412,底板411和側壁412共同合圍成圓柱狀內(nèi)腔。兩個槳葉42分別固定于側壁412的外表面?;?1的內(nèi)表面設有凸塊4121,具體的,側壁412內(nèi)表面的上部設有凸塊4121。凸塊4121的上表面為傾斜面,兩個側表面為豎直面,下表面為水平面。側壁412的下端設有缺口4122,并且缺口4122與把手32的數(shù)目相同。在對可拆卸螺旋槳100中的槳體40進行組裝時,先將槳體40的凸塊4121與固定座10的凹槽12對準,然后將槳體40套在固定座10和活動支架30的外側,其過程中,凸塊4121的下表面與凸臺312的上表面接觸,并對凸臺312施加壓力,使活動支架30向下移動。當活動支架30向下移動適當距離后,旋轉(zhuǎn)槳體40,此時凸塊4121的上表面與固定座10的固定部11的下表面接觸,由于凸塊4121的上表面和固定座10的固定部的下表面一部分為傾斜面,在旋轉(zhuǎn)槳體40的過程中,會使活動支架30繼續(xù)向下移動,直至凸塊4121與凸臺312完全錯開。此時凸臺312不再受到壓力,彈簧20將活動支架30頂起,凸臺312的側面與凸塊4121的側面接觸。于是,固定部11和凸臺312共同作用,將凸塊4121完全固定。
當需要對可拆卸螺旋槳100進行拆卸時,先用手按住活動支架30的把手32,使活動支架30向下移動,直至凸臺312的側面與凸塊4121的側面完全錯開。然后向與組裝時相反的方向旋轉(zhuǎn)槳體40,使槳體40的凸塊4121與固定座10的凹槽12對準。然后將槳體40向上移動,使槳體40與固定座10完全脫離。最后將螺栓卸下,使固定座10與電動機座分離。將固定座10、彈簧20和活動支架30分離,完成拆卸。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當使用所述可拆卸螺旋槳100時,通過固定座10與活動支架30共同作用,卡住槳體40,使槳體40組裝后非常牢固;當不使用所述可拆卸螺旋槳100時,可以將槳體40拆卸下來,便于攜帶。進一步,活動支架30的定位塊313嵌入固定座10的定位槽13中,使固定座10和活動支架30無法相互轉(zhuǎn)動,可以保證固定座10與活動支架30組裝后更加牢固;進一步,活動支架30可以相對于固定座10上下移動,并且彈簧20可以使活動支架30自動復位,使槳體40的組裝和拆卸非常方便。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nèi)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