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避震座管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是涉及一種設于自行車的立管與座墊之間,且具有避震功能的自行車避震座管組件。
【背景技術】
[0002]在自行車的車架中,座管貫穿并突出于立管頂端外,且用以裝設座墊,而現(xiàn)有技術中,立管通常并非垂直于兩輪軸的連線,立管的延伸線與兩輪軸的連線的夾角約為71至72度,而現(xiàn)有技術的座管為一直管,因此穿設于立管中的座管以同樣的角度傾斜,如此的設置是避免行駛時車架所受到的前后方向的分力造成座管容易斷裂;
[0003]然而,現(xiàn)有技術中,許多自行車的座管與立管之間設有避震器,具體來說,該避震器的彈性元件設于立管內且抵靠于座管的內端,以使座管可相對立管進行微幅的位移以提供避震的效果,但是該種避震器的彈性元件因設于立管內,故彈性元件壓縮的方向同樣相對兩輪軸的連線傾斜,如此便會導致避震效果不佳,因此現(xiàn)有技術的座管的避震器有待加以改良。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有鑒于前述的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及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行車避震座管組件,其座管相對兩輪軸的連線傾斜,但避震器的彈性元件的壓縮方向相對兩輪軸的連線垂直。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手段為設計一種自行車避震座管組件,其中包含:
[0006]一座管,其能穿設于自行車的車架的立管中,座管的延伸方向與立管的延伸方向相同;
[0007]一避震器,其設于座管的頂端,且避震器包含有一彈性元件,彈性元件的壓縮方向與自行車的車架的兩輪軸的連線垂直;
[0008]一用以裝設座墊的座墊裝設組件,座墊裝設組件設于避震器上。
[0009]優(yōu)選地,所述的自行車避震座管組件,其中避震器進一步包含有一底座及一頂座;底座設于座管的頂端,底座的底端傾斜地突出有一穿設段,穿設段穿設于座管中,底座的頂面的法線與自行車的車架的兩輪軸的連線垂直;頂座能上下移動地設于底座的頂面,座墊裝設組件設于頂座的頂面;彈性元件設于底座與頂座之間。
[0010]優(yōu)選地,所述的自行車避震座管組件,其中避震器的頂座的底面凹設有一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能上下移動地套設貼合于底座外。
[0011]優(yōu)選地,所述的自行車避震座管組件,其中:避震器的底座的頂面凹設有一第二底限位槽;避震器的頂座的底面凹設有一第二頂限位槽;避震器進一步包含有一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上下貫穿彈性元件,且穿設于底座的第二底限位槽及頂座的第二頂限位槽中。
[0012]優(yōu)選地,所述的自行車避震座管組件,其中:避震器的底座的頂面凹設有至少一第三限位槽;避震器的頂座上下貫穿有至少一第三限位孔;避震器進一步包含有至少一第三限位件,各第三限位件貫穿頂座的相對應的第三限位孔,且穿設于底座的相對應的第三限位槽中。
[0013]優(yōu)選地,所述的自行車避震座管組件,其中避震器的各第三限位件螺合固定于底座的第三限位槽中,頂座能相對第三限位件上下移動。
[0014]優(yōu)選地,所述的自行車避震座管組件,其中:避震器的各第三限位件具有一頭部,第三限位件的頭部位于頂座的頂面的上方;避震器進一步包含有一緩沖墊片,緩沖墊片設于避震器的頂座的頂面,且套設于各第三限位件外,并能向上抵靠于各第三限位件的頭部。
[0015]優(yōu)選地,所述的自行車避震座管組件,其中避震器的底座的頂面的法線與穿設段的延伸線的夾角介于28度至29度。
[0016]優(yōu)選地,所述的自行車避震座管組件,其中座墊裝設組件包含有一裝設座、一調整座、一座墊螺桿、一第一抵靠桿及一第二抵靠桿;裝設座呈弧形,且突出成形于避震器的頂面;調整座能移動地貼靠于裝設座的弧形面上,調整座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座墊桿接合槽;座墊螺桿貫穿裝設座及調整座,座墊螺桿設有一頭部;第一抵靠桿螺合于座墊螺桿上,且與座墊螺桿的頭部共同夾持裝設座及調整座;第二抵靠桿套設于座墊螺桿外,且夾設于裝設座與座墊螺桿的頭部之間。
[0017]優(yōu)選地,所述的自行車避震座管組件,其中座墊裝設組件的裝設座及調整座上分別設有一齒面,裝設座的齒面與調整座的齒面相嚙合。
[0018]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通過將避震器設于座管頂端與座墊之間,因此避震器的彈性元件的設置方向不受限于座管及立管,而可垂直于兩輪軸的連線;本實用新型借此可兼顧座管相對兩輪軸的連線傾斜以避免座管輕易斷裂,同時避震器的彈性元件的壓縮方向相對兩輪軸的連線垂直而可有效發(fā)揮避震效果。
【附圖說明】
[0019]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實用新型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其中: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外觀圖。
[0021]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元件分解圖。
[0022]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轉折剖面圖。
[0023]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彈性元件壓縮時的轉折剖面圖。
[0024]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調整座調整角度時的轉折剖面圖。
[0025]圖6是本實用新型裝設于自行車上的側視圖。
[0026]主要元件標號說明:
[0027]LI連線L2法線
[0028]L3延伸線
[0029]Θ I夾角Θ 2夾角
[0030]10座管20避震器
[0031]21底座211穿設段
[0032]212第二底限位槽213第三限位槽
[0033]214底環(huán)槽22頂座
[0034]221第一限位槽222第二頂限位槽
[0035]223第三限位孔224頂環(huán)槽
[0036]23彈性元件24第二限位件
[0037]25第三限位件251頭部
[0038]26緩沖墊片30座墊裝設組件
[0039]31裝設座311齒面
[0040]312長孔32調整座
[0041]321齒面322穿設孔
[0042]323座墊桿接合槽33座墊螺桿
[0043]331頭部34第一抵靠桿
[0044]35第二抵靠桿40立管
[0045]50輪軸60座墊
[0046]61座墊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47]以下配合附圖及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設計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
[0048]請參閱圖1及圖2,本實用新型的自行車避震座管組件用以設于自行車的車架上,且包含有一座管10、一避震器20及一座墊裝設組件30。
[0049]請參閱圖6,前述的座管10穿設于自行車車架的立管40中,座管10的延伸方向與立管40的延伸方向相同。
[0050]請參閱圖2、圖3及圖6,前述的避震器20設于座管10的頂端,且包含有一底座21、一頂座22、一彈性元件23、一第二限位件24、兩第三限位件25及一緩沖墊片26 ;底座21設于座管10的頂端,底座21的底端傾斜地突出有一穿設段211,穿設段211穿設于座管10中,底座21的頂面的法線L2與自行車的車架的兩輪軸50的連線LI垂直,由于穿設段211與車架的立管40同軸,而立管40的延伸線L3與兩輪軸50的連線LI的夾角Θ 2約為71至72度,因此底座21的頂面的法線L2與穿設段211的延伸線(同立管40的延伸線L3)的夾角Θ I約為28至29度;底座21的頂面凹設有一第二底限位槽212、一底環(huán)槽214及兩第三限位槽213,底環(huán)槽214環(huán)繞于第二底限位槽212外。
[0051]頂座22可上下移動地設于底座21的頂面,頂座22的底面凹設有一第一限位槽221,第一限位槽221可上下移動地套設貼合于底座21外;第一限位槽221的槽底凹設有一第二頂限位槽222及一頂環(huán)槽224 ;頂座22上下貫穿有兩第三限位孔223,第三限位孔223與第一限位槽221相連通。
[0052]彈性元件23設于底座21與頂座22之間,且由于底座21的頂面的法線L2與自行車的車架的兩輪軸50的連線LI垂直,因此彈性元件23的壓縮方向(同底座21的頂面的法線L2)也與兩輪軸50的連線LI垂直;在本實施例中,彈性元件23為彈簧,但不以此為限,僅要具有彈性并能實現(xiàn)避震功能即可;彈性元件23的兩端分別穿設抵靠于底座21的底環(huán)槽214及頂座22的頂環(huán)槽224中。
[0053]第二限位件24上下貫穿彈性元件23,且穿設于底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