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動四輪車轉向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交通工具,具體涉及一種電動四輪車轉向機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電動車技術的高速發(fā)展,電動四輪車的種類逐漸增多。與此同時,電動車轉向的結構也越來越多,但是現(xiàn)有的電動車的轉向結構通常比較復雜,轉向操作不靈活,使車輛不能適應在路況較差的路面行駛。此外,這種轉向機構的可靠性不高。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電動四輪車轉向機構,該機構結構簡單,轉向操作靈活,能使電動車更好地適應多種路況,而且該機構具有較強的可靠性。
[0004]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電動四輪車轉向機構,包括車把、方向傳動桿、車架,所述方向傳動桿的上端與車把的中部固定連接,所述方向傳動桿的下端與旋轉橫梁的中部固定連接,所述旋轉橫梁與車把相平行地設置;所述車架前部由一根橫梁A和對稱地設置在橫梁A兩端且向車體前方延伸的兩根縱梁組成,兩根縱梁由后向前呈八字的設置,所述車架的中部設有兩根向前部斜上方延伸的起支撐作用的前梁,兩根前梁前端之間設有前端板;所述方向傳動桿相對垂直方向傾斜地穿過所述前端板中部且通過軸承與其轉動配合;所述旋轉橫梁的兩端分別與兩根上拉桿的前端鉸接,兩根上拉桿的后端分別與兩個V形轉向連接件的上端鉸接,兩個V形轉向連接件的下端分別與兩個下拉桿的后端鉸接,兩個下拉桿的前端分別與兩個輪軸的里端相鉸接,兩個輪軸的中部分別與兩根縱梁的前端鉸接,兩個輪軸的外端分別裝配有左前輪和右前輪;所述兩個V形轉向連接件的拐角部分各自通過一個軸承套裝在銷軸中央的兩側,所述銷軸通過兩個連接板設置在兩個前梁的下部。
[0005]本發(fā)明轉動車把時,通過旋轉橫梁帶動上拉桿、V形轉向連接件、下拉桿進而帶動輪軸的轉向,該機構整體結構簡單,具有較強的可靠性,這種連桿傳動方式不僅可以長距離的實現(xiàn)轉向,而且該轉向機構不受車把與前輪的高低和距離限制,能實現(xiàn)轉向車把位置自由的設置和轉向自由的效果,應用該轉向機構的車輛能更好地適應多種路況。
[0006]進一步,為了能實現(xiàn)更靈活的傳動,所述上拉桿、下拉桿的兩個端部分別具有一個桿端關節(jié)軸承結構。
[0007]進一步,還包括兩根向后部斜上方延伸的后梁,兩根前梁的下端分別與兩根后梁的下端固定連接,所述后梁與所述前梁組成V字形支撐梁,兩V字形支撐梁的下端分別與車架中部的兩側鉸接,兩根后梁的中部橫向地設置有橫梁B,所述橫梁B的中部通過減震緩沖器與車架后部連接。這樣可以使前梁在縱向上有一個浮動的范圍,能保證車體在路況不好的路面行駛時能有更好的適應性,同時還能使車體具有較好的減震效果。
[0008]進一步,所述車架由前到后斜向上傾斜地設置。這樣能使車架后部具有較大的離地空間,進而方便在在車架后部裝配驅動電機和驅動電源等裝置。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圖1的右視圖;
[0011]圖3是圖2的俯視圖。
[0012]圖中:1、車把,2、方向傳動桿,3、車架,4、旋轉橫梁,5、橫梁A,6、縱梁,7、前梁,8、前端板,9、上拉桿,10、V形的轉向連接件,11、下拉桿,12、輪軸,13、左前輪,14、右前輪,15、銷軸,16、連接板,17、后梁,18、橫梁B,19、減震緩沖器,20、后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4]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電動四輪車轉向機構,包括車把1、方向傳動桿2、車架3,所述方向傳動桿2的上端與車把I的中部固定連接,所述方向傳動桿2的下端與旋轉橫梁4的中部固定連接,所述旋轉橫梁4與車把I相平行地設置;所述車架3前部由一根橫梁A5和對稱地設置在橫梁A5兩端且向車體前方延伸的兩根縱梁6組成,兩根縱梁6由后向前呈八字的設置,所述車架3的中部設有兩根向前部斜上方延伸的起支撐作用的前梁7,兩根前梁7前端之間設有前端板8 ;所述方向傳動桿2相對垂直方向傾斜地穿過所述前端板8中部且通過軸承與其轉動配合;所述旋轉橫梁4的兩端分別與兩根上拉桿9的前端鉸接,兩根上拉桿9的后端分別與兩個V形轉向連接件10的上端鉸接,兩個V形轉向連接件10的下端分別與兩個下拉桿11的后端鉸接,兩個下拉桿11的前端分別與兩個輪軸12的里端相鉸接,兩個輪軸12的中部分別與兩根縱梁6的前端鉸接,兩個輪軸12的外端分別裝配有左前輪13和右前輪14 ;所述兩個V形轉向連接件10的拐角部分各自通過一個軸承套裝在銷軸15中央的兩側,所述銷軸15通過兩個連接板16設置在兩個前梁7的下部。通過旋轉橫梁4帶動上拉桿9、V形轉向連接件10、下拉桿11進而帶動輪軸12的轉向,該機構整體結構簡單,具有較強的可靠性,通過這種連桿傳動方式,這種傳動方式不僅可以長距離的實現(xiàn)轉向,該轉向機構不受車把I與前輪的高低和距離限制,能實現(xiàn)轉向車把I位置自由的設置和轉向自由的效果,應用該轉向機構的車輛能更好地適應多種路況。
[0015]在實際應用時,可以在車架3后部對稱地設有兩個后輪20。當然也可以僅設在車架3后部中央設有一個后輪20,這樣該機構即能用于電動三輪車(前邊兩輪,后邊一輪),這樣可以使該機構具有較好的通用性。該轉向機構還可以用于非電動車中,比如汽車、山地車中。
[0016]為了能實現(xiàn)更靈活的傳動,所述上拉桿9、下拉桿11的兩個端部分別具有一個桿端關節(jié)軸承結構。
[0017]還包括兩根向后部斜上方延伸的后梁17,兩根前梁7的下端分別與兩根后梁17的下端固定連接,所述后梁17與所述前梁7組成V字形支撐梁,兩V字形支撐梁的下端分別與車架3中部的兩側鉸接,兩根后梁17的中部橫向地設置有橫梁B18,所述橫梁B18的中部通過減震緩沖器19與車架3后部連接。這樣可以使前梁7在縱向上有一個浮動的范圍,能保證車體在路況不好的路面行駛時能有更好的適應性,同時還能使車體具有較好的減震效果O
[0018]所述車架3由前到后斜向上傾斜地設置。這樣能使車架3后部具有較大的離地空間,進而方便在在車架后部裝配驅動電機和驅動電源等裝置。
[0019]進行轉向時,通過轉動車把I,使旋轉橫梁4帶動兩根上拉桿9作相向的動作,其中一根前推、一根后拉,進而帶動兩個V形轉向連接件10均沿著銷軸15轉動,兩個V形轉向連接件10在轉動過程中帶動兩根下拉桿11進行相向的動作,其中一根前推、一根后拉,進而使左前輪13和右前輪14同時進行轉向動作,即實現(xiàn)了前輪的轉向動作。
【主權項】
1.一種電動四輪車轉向機構,包括車把(I)、方向傳動桿(2)、車架(3),所述方向傳動桿(2)的上端與車把(I)的中部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傳動桿(2)的下端與旋轉橫梁(4)的中部固定連接,所述旋轉橫梁(4)與車把(I)相平行地設置; 所述車架(3)前部由一根橫梁A (5)和對稱地設置在橫梁A (5)兩端且向車體前方延伸的兩根縱梁(6)組成,兩根縱梁(6)由后向前呈八字的設置,所述車架(3)的中部設有兩根向前部斜上方延伸的起支撐作用的前梁(7),兩根前梁(7)的前端之間設有前端板(8);所述方向傳動桿(2)的相對垂直方向傾斜地穿過所述前端板(8)的中部且通過軸承與其轉動配合; 所述旋轉橫梁(4)的兩端分別與兩根上拉桿(9)的前端鉸接,兩根上拉桿(9)的后端分別與兩個V形轉向連接件(10)的上端鉸接,兩個V形轉向連接件(10)的下端分別與兩個下拉桿(11)的后端鉸接,兩個下拉桿(11)的前端分別與兩個輪軸(12)的里端相鉸接,兩個輪軸(12)的中部分別與兩根縱梁(6)的前端鉸接,兩個輪軸(12)的外端分別裝配有左前輪(13)和右前輪(14); 所述兩個V形轉向連接件(10)的拐角部分各自通過一個軸承套裝在銷軸(15)中央的兩側,所述銷軸(15)通過兩個連接板(16)設置在兩個前梁(7)的下部。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四輪車轉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桿(9)、下拉桿(11)的兩個端部分別具有一個桿端關節(jié)軸承結構。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電動四輪車轉向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兩根向后部斜上方延伸的后梁(17),兩根前梁(7)的下端分別與兩根后梁(17)的下端固定連接,所述后梁(17)與所述前梁(7)組成V字形支撐梁,兩V字形支撐梁根前梁(7)的下端分別與車架⑶中部的兩側鉸接,兩根后梁(17)的中部橫向地設置有橫梁B(18),所述橫梁B(IS)的中部通過減震緩沖器(19)與車架(3)后部連接。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電動四輪車轉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3)由前到后斜向上傾斜地設置。
【專利摘要】一種電動四輪車轉向機構,車把通過方向傳動桿與旋轉橫梁連接;車架前部由一根橫梁A和兩根縱梁組成,車架的中部設有兩根向前部斜上方延伸的前梁,兩根前梁前端之間設有前端板;方向傳動桿的中部傾斜地穿過前端板中部;旋轉橫梁的兩端分別與兩根上拉桿的前端鉸接,兩根上拉桿的后端分別通過兩個V形轉向連接件與兩個下拉桿的后端鉸接,兩個下拉桿的前端分別與兩個輪軸的里端相鉸接,兩個輪軸的中部分別與兩根縱梁的前端鉸接,兩個輪軸的外端分別設有兩個前輪;兩個V形轉向連接件的拐角部分各自通過軸承套裝在銷軸中央的兩側,銷軸設置在兩個前梁的下部之間。其結構簡單,轉向操作靈活,能使車輛適應多種路況,且該機構具有較強的可靠性。
【IPC分類】B62K21/00
【公開號】CN105216942
【申請?zhí)枴緾N201510690721
【發(fā)明人】鹿世敏, 朱紅軍, 王志蘇, 聞衛(wèi)東
【申請人】江蘇金彭車業(yè)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6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