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汽車領域(包括電動汽車、機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特別是一次成型塑料車殼汽車。
背景技術:
現有的一種新型塑料車身結構,由骨架與外殼結合形成的車身部件連接組成,其中金屬骨架構成車身部件的內支架,車身部件的外殼是由硬質塑料內片、外片合并形成的中空夾層構件,中空夾層構件內留有充分的空間,將內支架包容在內,并在夾層構件的空間中填充泡沫塑料,再將整體外殼固定成型,構成車身部件。該結構的缺點是:1、在夾層構件內設置鋁合金內支架和發(fā)泡雖能保證強度,但同時也增加了成本和制作工序;2、硬質塑料內片和外片分體制作,不但成型麻煩,而且在套裝完鋁合金內支架后還需要將內、外片固接在一起以形成夾層構件,整個制作過程非常煩瑣;3、制品表面性能欠佳,容易產生接縫和出現壁厚不均勻現象;4、整車設計上與傳統(tǒng)車輛一樣,車身部件分解為頂蓋、底座、前擋板、后擋板等,組裝時需要一塊一塊的拼裝起來很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強度好、表面性能佳、車體輕、制作簡單、成本低廉、組裝方便并具有隔音隔熱等效果的一次成型塑料車殼汽車。
(二)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一次成型塑料車殼汽車,包括車身和底盤,所述車身為一通過滾塑工藝整體一次成型的預設有車門安裝孔和車窗安裝孔的中空雙層塑料殼體,所述中空雙層塑料殼體的內層壁體和外層壁體之間成形有多個吻式加強筋,所述中空雙層塑料殼體的外層壁體或內層壁體的外表面成型有若干凸式加強筋,所述中空雙層塑料殼體的內層壁體的外表面下端成型有底盤嵌入槽,所述底盤嵌入槽上預埋有若干螺套,所述底盤嵌于該底盤嵌入槽并與之螺接,所述中空雙層塑料殼體的內層壁體的外表面于車門安裝孔的兩側成型有門柱嵌入槽,所述底盤上端固設有用以插入門柱嵌入槽的門柱;所述預埋在底盤嵌入槽上的螺套均垂向設置,并沿底盤嵌入槽的長度方向均勻排列;所述門柱包括兩個前門柱和兩個后門柱,所述兩個前門柱的上端之間通過前橫桿連接在一起,所述兩個后門柱的上端之間通過后橫桿連接在一起,所述前、后門柱的上端之間通過兩根彎桿連接在一起,所述兩根彎桿的中部之間通過中橫桿連接在一起;所述兩根彎桿及中橫桿和后橫桿均緊貼于所述車身的上端內沿設置。
其中,所述門柱上預埋有橫向設置的螺套。
其中,所述底盤前端設有電機安裝架,所述底盤后端設有電池安裝架。
其中,所述吻式加強筋和凸式加強筋均設置在車身的大面上。
其中,所述底盤采用鋁合金管或鎂合金管或鐵管焊接而成。
(三)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yōu)點:
首先,本發(fā)明車身的中空雙層塑料殼體結構采用整體一次滾塑制作成型,大大簡化了制作工藝,不僅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還大幅度降低了制作成本。
其次,車身殼體不僅于夾層內設有吻式加強筋,于外表面成型有凸式加強筋,而且還在內表面的車門安裝孔兩側位置成型有門柱嵌入槽,使得 在底盤上可以增加與之配合的門柱設計,從而能有效確保車身殼體的強度和耐沖擊性能,同時由于省略了現有中空夾層內的金屬內支架和發(fā)泡結構,因此不僅降低了原材料成本,而且也減輕了車殼體重量,滿足了車輛輕量化的需求。
再次,塑料車身殼體表面性能好,壁厚均勻穩(wěn)定、無接縫、無殘余應力、不易發(fā)生變形,且具有隔音、隔熱效果等,還可以環(huán)保回收。
最后,顛覆了以往了整車組裝的拼湊式結構,底盤采用類似于滑板車的全承載式設計,車身采用非承載式整體一次成型的雙層塑料結構,因此組裝時,只需將車身外罩于底盤并擰上螺絲固接即可,十分方便。此外,底盤重心較低,也提高了車輛行駛中的穩(wěn)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車身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處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底盤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車身 2-底盤 11-車門安裝孔 12-車窗安裝孔 13-內層壁體 14-外層壁體 15-吻式加強筋 16-凸式加強筋 17-底盤嵌入槽 18-螺套 19-門柱嵌入槽 20-門柱 21-前橫桿 22-后橫桿 23-兩根彎桿 24-中橫桿 25-電機安裝架 26-電池安裝架 27-橫向螺套 20a-前門柱 20b-后門柱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2和圖3,按照本發(fā)明提供的一次成型塑料車殼汽車,包括車身1和底盤2,底盤2采用鋁合金管或鎂合金管或鐵管焊接而成,車身1為一通過滾塑工藝整體一次成型的預設有車門安裝孔11和車窗安裝孔12的中空雙層塑料殼體,中空雙層塑料殼體的內層壁體13和外層壁體14之間成形有多個吻式加強筋15,中空雙層塑料殼體的外層壁體14或內層壁體13的外表面成型有若干凸式加強筋16,中空雙層塑料殼體的內層壁體13的外表面下端成型有底盤嵌入槽17,底盤嵌入槽17上 預埋有若干螺套18,底盤2嵌于該底盤嵌入槽17并與之螺接,中空雙層塑料殼體的內層壁體13的外表面于車門安裝孔11的兩側成型有門柱嵌入槽19,底盤2上端固設有用以插入門柱嵌入槽19的門柱20。
所述預埋在底盤嵌入槽17上的螺套18均垂向設置,并沿底盤嵌入槽17的長度方向均勻排列。這樣在組裝底盤2時,只需將螺絲自下而上的擰入對應的螺套18即可,不僅方便,而且還可以避免螺絲外露而影響美觀。
所述門柱20包括兩個前門柱20a和兩個后門柱20b,兩個前門柱20a的上端之間通過前橫桿21連接在一起,兩個后門柱20b的上端之間通過后橫桿22連接在一起,前、后門柱20a、20b的上端之間通過兩根彎桿23連接在一起,兩根彎桿23的中部之間通過中橫桿24連接在一起;兩根彎桿23及中橫桿24和后橫桿22均緊貼于車身1的上端內沿設置。該結構構成了套設在車身內周的拱橋式支撐架,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車體強度和防撞性能等。
底盤2前端設有電機安裝架25,底盤2后端設有電池安裝架26。
吻式加強筋15和凸式加強筋16均設置在車身1的大面上,以滿足車身殼體在強度方面的需求。門柱20上預埋有橫向設置的螺套27,這樣可便于車門的安裝。
本發(fā)明具有如下優(yōu)點:
首先,本發(fā)明車身的中空雙層塑料殼體結構采用整體一次滾塑制作成型,大大簡化了制作工藝,不僅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還大幅度降低了制作成本。
其次,車身殼體不僅于夾層內設有吻式加強筋,于外表面成型有凸式加強筋,而且還在內表面的車門安裝孔兩側位置成型有門柱嵌入槽,使得在底盤上可以增加與之配合的門柱設計,從而能有效確保車身殼體的強度和耐沖擊性能,同時由于省略了現有中空夾層內的金屬內支架和發(fā)泡結構,因此不僅降低了原材料成本,而且也減輕了車殼體重量,滿足了車輛輕量 化的需求。
再次,塑料車身殼體表面性能好,壁厚均勻穩(wěn)定、無接縫、無殘余應力、不易發(fā)生變形,且具有隔音、隔熱效果等,還可以環(huán)?;厥?。
最后,顛覆了以往了整車組裝的拼湊式結構,底盤采用類似于滑板車的全承載式設計,車身采用非承載式整體一次成型的雙層塑料結構,因此組裝時,只需將車身外罩于底盤并擰上螺絲固接即可,十分方便。此外,底盤重心較低,也提高了車輛行駛中的穩(wěn)定性。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