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輥涂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鋼帶表面涂覆設備,特別是一種輥涂機。
背景技術:
為了改善鋼板的耐侵蝕性,提高其對周圍環(huán)境的抗侵蝕能力,利用表面工程技術對鋼板的表面進行加工處理是目前本領域采取的一種有效的方法。按照表面工程技術形成表面涂鍍膜層的技術可分為表面轉化技術、薄膜技術和涂鍍層技術。而在當今飛速發(fā)展的涂層技術是一種比較簡單易用并行之有效的提高鋼板侵蝕性的方法。涂層通常采用輥涂機在平面材料上實現(xiàn)。輥涂機全稱輥式涂布機,即用一組以上的回轉輥筒把一定量的涂料涂布到平面狀材料上的裝置。涂布過程中,改變兩輥之間的壓力,即可調節(jié)涂布的厚度。在現(xiàn)代冷軋板的后處理工藝中,經(jīng)常需要使用到輥涂機來對帶鋼進行表面處理,如進行表面鈍化、耐指紋鍍膜或根據(jù)需要進行表面彩涂處理。如圖1所示,現(xiàn)有的輥涂機主要由涂覆輥
2、輥涂機機架3、取液輥4、取液輥機架5、U型架6、渦輪蝸桿7、手輪8、線性導軌9、壓力檢測元件10組成。涂覆輥2與取液輥4間的靠輥過程及壓力調節(jié)主要通過調節(jié)手輪8來驅動渦輪蝸桿7來使U型架6、取液輥機架5沿線性導軌9滑動實現(xiàn)。壓力檢測元件10位于U型架6與取液輥機架5間,用來檢測及顯示取液輥4與涂覆輥2靠輥時反饋的輥間壓力。由于輥涂機工作時,涂膜厚度主要取決于取液輥4與涂覆輥2間的靠輥壓力,因此液輥與涂覆輥間的靠輥壓力直接影響到涂膜的質量及產(chǎn)品成本。而現(xiàn)有的輥涂機存在如下缺陷1)靠輥壓力調節(jié)主要依靠人工手動完成,當輥徑出現(xiàn)磨損時無法適時調整;2)靠輥時壓力檢測元件檢測到的壓力很大部分是取液輥4及其機架5作用在線性導軌9上的摩擦力,因此線當性導軌9出現(xiàn)卡阻時靠輥壓力檢測值失幀嚴重,影響涂膜的控制;3)當涂覆輥出現(xiàn)單側磨損而使兩側輥間壓力不一致時,因線性導軌的特性導致無法進行有效的單側輥間壓力調節(jié)控制,從而影響都涂膜的質量。涂層厚度的均勻性和穩(wěn)定性均難以控制,精準度不高。
發(fā)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輥涂機,采用與操作側軸承座和傳動側軸承座球面接觸的壓力檢測元件,為伺服電機的運行提供信號,有利于對輥間距進行調控,提高了涂覆膜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保證了鋼帶表面涂覆膜的質量和質量穩(wěn)定性。本發(fā)明公開的輥涂機,包括涂覆輥、輥涂機機架、取液輥、取液輥機架和靠輥壓力調整裝置,靠輥壓力調整裝置包括操作側軸承座、傳動側軸承座、滑塊、渦輪蝸桿、壓力檢測元件、手輪、伺服電機、線性導軌和線性軌道,輥涂機機架的上表面為一端設置有凸臺的臺階形,涂覆輥通過軸承座設置在凸臺上,輥涂機機架的上表面的臺階外設置有線性導軌,取液輥機架通過下方的與線性導軌相配合的線性軌道設置在輥涂機機架上,取液輥機架包括a端設置的安裝槽和側壁上設置的與渦輪蝸桿相適應的螺孔,操作側軸承座和傳動側軸承座的后端均與壓力檢測元件相接觸并且分別安裝在相應的安裝槽中,操作側軸承座和傳動側軸承座的頂部和底部均設置有滑塊,取液輥通過操作側軸承座和傳動側軸承座安裝在輥涂機機架上,渦輪蝸桿通過螺孔連接到取液輥機架上并且通過蝸桿架設置到輥涂機機架的另一端,蝸桿架上設置有與渦輪蝸桿相連接的手輪,渦輪蝸桿的末端與固定在蝸桿架上的伺服電機同軸連接。本發(fā)明公開的輥涂機,通過采用與操作側軸承座和傳動側軸承座球面接觸的壓力檢測元件,直接檢測到取液輥時反饋的壓力大小,有效消除了取液輥及其機架自重、線性導軌運行時的摩擦力對靠輥壓力檢測值的影響,提升了靠輥壓力檢測精度,為伺服電機的運行提供信號,有利于對輥間距進行調控,提高了涂覆膜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保證了鋼帶表面涂覆膜的質量和質量穩(wěn)定性,提高了操控的準確度,有效地提高了鋼帶表面涂層的涂覆質量,有效地提高了產(chǎn)品的質量。本發(fā)明公開的輥涂機的一種改進,安裝在輥涂機機架上的線性導軌的頂端與凸臺的上表面的高度相一致。本改進通過設置線性導軌的頂端與凸臺的上表面的高度相一致,從而保證涂覆輥和取液輥的軸心高度一致,便于在操作過程中對輥間距和輥壓力進行調控,有利于控制涂層的厚度,提聞涂覆質量的穩(wěn)定性,提聞廣品的品質。本發(fā)明公開的輥涂機的又一種改進,壓力檢測元件安裝在安裝槽內相對于a端的另一端。本改進將壓力檢測單元設置在遠離涂覆輥的一側嗎,便于對涂覆過程中輥壓力實施檢測,同時還避免了壓力檢測單元對涂覆取液操作的影響,另外還避免了涂覆操作中涂覆料對壓力檢測單元的影響,降低了設備的維護成本。本發(fā)明公開的輥涂機的又一種改進,操作側軸承座和傳動側軸承座分別與壓力檢測元件靠緊的后端面為球面。本改進設置操作側軸承座和傳動側軸承座分別與壓力檢測元件靠緊的后端面為球面,提高了壓力檢測單元對輥涂機的靠輥壓力的檢測反應精度,從而提聞了棍涂機對涂覆層厚度的控制精度,從而有效地提聞了涂層厚度的均勻性,提聞了廣品的質量和合格率。本發(fā)明公開的輥涂機的又一種改進,操作側軸承座和傳動側軸承座的前端面為弧形。本改進通過設置操作側軸承座和傳動側軸承座的前端面為弧形,提高了軸承座對靠輥壓力變化反應的即時性,提高了設備對靠輥壓力的反應精度,同時還保證了操作側軸承座和傳動側軸承座對靠輥壓力反饋的一致性,提高了靠輥壓力調整裝置的可操作性和操作精度,從而有效地提高了涂層厚度的均勻性,提高了產(chǎn)品的質量和合格率。本發(fā)明公開的輥涂機的又一種改進,輥涂機還包括固定在安裝槽上的軸承座上蓋。本改進通過設置在安裝槽上的軸承座上蓋,將軸承座限制在安裝槽內,有效地提高了設備使用運行的安全性,保障了生產(chǎn)活動中人員和財產(chǎn)的安全。本發(fā)明公開的輥涂機,通過采用與操作側軸承座和傳動側軸承座球面接觸的壓力檢測元件,直接檢測到取液輥時反饋的壓力大小,有效消除了取液輥及其機架自重、線性導軌運行時的摩擦力對靠輥壓力檢測值的影響,提升了靠輥壓力檢測精度,為伺服電機的運行提供信號,有利于對輥間距進行調控,同時設置操作側軸承座、傳動側軸承座前端面采用弧面以及與壓力檢測元件接觸的后端面為球面,提高了涂覆膜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保證了鋼帶表面涂覆膜的質量和質量穩(wěn)定性,提高了操控的準確度,有效地提高了鋼帶表面涂層的涂覆質量,有效地提高了產(chǎn)品的質量,提高了產(chǎn)品的質量和合格率。
圖1、現(xiàn)有技術中的輥涂機的結構示意 圖2、本發(fā)明公開的輥涂機的操作側的結構示意 圖3、本發(fā)明公開的輥涂機的操作側軸承座的結構示意 圖4、本發(fā)明公開的輥涂機的傳動側的結構示意 圖5、本發(fā)明公開的輥涂機的傳動側軸承座的結構示意 圖6、本發(fā)明公開的輥涂機的整體結構 圖7、本發(fā)明公開的輥涂機的靠輥壓力調整控制框圖。附圖標明列表1、帶鋼;2、涂敷輥;3、輥涂機機架;
4、取液輥;5、取液輥機架;6、U型架;
7、渦輪蝸桿;8、手 輪;9、線性導軌;
10、壓力檢測元件; 11、伺服電機;12、線性軌道;
13、凸臺;14、渦輪架;15、安裝槽;
20、取液輥機架;21、軸承座上蓋;22、滑塊;
30、操作側軸承座; 31、傳動側軸承座;40、球籠式可伸縮聯(lián)軸器;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進一步闡明本發(fā)明,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
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如圖2至圖7所示,本發(fā)明公開的輥涂機,包括涂覆輥2、輥涂機機架3、取液輥4、取液輥機架5和靠輥壓力調整裝置,靠輥壓力調整裝置包括操作側軸承座30、傳動側軸承座31、滑塊22、渦輪蝸桿7、壓力檢測元件10、手輪8、伺服電機11、線性導軌9和線性軌道12,輥涂機機架的上表面為一端設置有凸臺13的臺階形,涂覆輥2通過軸承座設置在凸臺13上,輥涂機機架3的上表面的臺階外設置有線性導軌9,取液輥機架5通過下方的與線性導軌9相配合的線性軌道12設置在輥涂機機架3上,取液輥機架5包括a端設置的安裝槽和側壁上設置的與渦輪蝸桿7相適應的螺孔,操作側軸承座30和傳動側軸承座31的后端均與壓力檢測元件10相接觸并且分別安裝在相應的安裝槽中,操作側軸承座30和傳動側軸承座31的頂部和底部均設置有滑塊22,取液輥4通過操作側軸承座30和傳動側軸承座31安裝在輥涂機機架3上,渦輪蝸桿7通過螺孔連接到取液輥機架5上并且通過蝸桿架14設置到輥涂機機架3的另一端,蝸桿架14上設置有與渦輪蝸桿7相連接的手輪8,渦輪蝸桿7的末端與固定在蝸桿架14上的伺服電機11同軸連接。本發(fā)明公開的輥涂機,通過采用與操作側軸承座和傳動側軸承座球面接觸的壓力檢測元件,直接檢測到取液輥時反饋的壓力大小,有效消除了取液輥及其機架自重、線性導軌運行時的摩擦力對靠輥壓力檢測值的影響,提升了靠輥壓力檢測精度,為伺服電機的運行提供信號,有利于對輥間距進行調控,提高了涂覆膜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保證了鋼帶表面涂覆膜的質量和質量穩(wěn)定性,提高了操控的準確度,有效地提高了鋼帶表面涂層的涂覆質量,有效地提高了產(chǎn)品的質量。
作為一種優(yōu)選,安裝在輥涂機機架3上的線性導軌9的頂端與凸臺13的上表面的高度相一致。通過設置線性導軌的頂端與凸臺的上表面的高度相一致,從而保證涂覆輥和取液輥的軸心高度一致,便于在操作過程中對輥間距和輥壓力進行調控,有利于控制涂層的厚度,提聞涂覆質量的穩(wěn)定性,提聞廣品的品質。作為一種優(yōu)選,壓力檢測元件10安裝在安裝槽內相對于a端的另一端。通過將壓力檢測單元設置在遠離涂覆輥的一側,便于對涂覆過程中輥壓力實施檢測,同時還避免了壓力檢測單元對涂覆取液操作的影響,另外還避免了涂覆操作中涂覆料對壓力檢測單元的影響,降低了設備的維護成本。作為一種優(yōu)選,操作側軸承座30和傳動側軸承座31分別與壓力檢測元件10靠緊的后端面為球面。通過設置操作側軸承座和傳動側軸承座分別與壓力檢測元件靠緊的后端面為球面,提高了壓力檢測單元對輥涂機的靠輥壓力的檢測反應精度,從而提高了輥涂機對涂覆層厚度的控制精度,從而有效地提高了涂層厚度的均勻性,提高了產(chǎn)品的質量和合格率。作為一種優(yōu)選,操作側軸承座30和傳動側軸承座31的前端面為弧形。通過設置操作側軸承座和傳動側軸承座的前端面為弧形,提高了軸承座對靠輥壓力變化反應的即時性,提高了設備對靠輥壓力的反應精度,同時還保證了操作側軸承座和傳動側軸承座對靠輥壓力反饋的一致性,提高了靠輥壓力調整裝置的可操作性和操作精度,從而有效地提高了涂層厚度的均勻性,提高了產(chǎn)品的質量和合格率。
作為一種優(yōu)選,輥涂機還包括固定在安裝槽上的軸承座上蓋21。通過設置在安裝槽上的軸承座上蓋,將軸承座限制在安裝槽內,有效地提高了設備使用運行的安全性,保障了生產(chǎn)活動中人員和財產(chǎn)的安全。操作側軸承座30和傳動側軸承31的通過銷軸與滑塊22實現(xiàn)聯(lián)接,并通過上下滑塊22與取液輥機架5的底部及軸承座上蓋21內的三角型滑道進行嵌套聯(lián)接。操作側軸承座30與取液輥4操作側出軸間采用徑向齒滑動裝配,傳動側軸承座31與取液輥4傳動側出軸間為套軸聯(lián)接,并且通過球籠式可伸縮聯(lián)軸器40進行傳動。壓力檢測元件10通過螺栓安裝在取液輥機架5內,其檢測到的壓力值反饋給生產(chǎn)線控制系統(tǒng)來調整伺服電機10及渦輪蝸桿7的靠輥動作。當取液輥4靠輥時,生產(chǎn)線控制系統(tǒng)根據(jù)生產(chǎn)線上帶鋼I厚度及涂膜厚度下發(fā)控制信號給伺服電機10,伺服電機10驅動渦輪蝸桿7推動整個取液輥機架沿線性軌道向涂覆輥2方向靠攏,當取液輥4的輥面接觸到涂覆輥2的輥面后,因靠輥動作仍在持續(xù),此時涂覆輥2會將靠輥的反作用力傳遞給取液輥4兩側的操作側軸承座30和傳動側軸承31上,操作側軸承座30和傳動側軸承31受到力后會通過滑塊22沿取液輥機架5將靠輥的反作用力傳遞給壓力檢測元件10檢出。這種靠輥過程持續(xù)進行,直到壓力檢測元件10檢測到的壓力值與控制系統(tǒng)設定的壓力值一致時伺服電機10停止運行。當輥涂機的涂覆輥輥面出現(xiàn)磨損,導致一側的壓力檢測值出現(xiàn)波動時,控制系統(tǒng)將控制對應的一側伺服電機運行進行單側靠輥動作,即取液輥4出現(xiàn)水平面上的小范圍傾斜運行以保證操作側與傳動側壓力檢測元件10檢測的壓力始終維持與控制系統(tǒng)要求的一致。從而實現(xiàn)對靠輥壓力的控制,達到控制涂覆膜厚的效果。當取液輥4或涂覆輥2需要更換或清洗,生產(chǎn)線控制系統(tǒng)只需給伺服電機10下達運行信號,伺服電機10通過驅動渦輪蝸桿7來使整個取液輥機架5沿線性軌道9運行至指定位置,而利于取液輥4或涂覆輥2的裝卸。本發(fā)明公開的輥涂機,通過采用與操作側軸承座和傳動側軸承座球面接觸的壓力檢測元件,直接檢測到取液輥時反饋的壓力大小,有效消除了取液輥及其機架自重、線性導軌運行時的摩擦力對靠輥壓力檢測值的影響,提升了靠輥壓力檢測精度,為伺服電機的運行提供信號,有利于對輥間距進行調控,同時設置操作側軸承座、傳動側軸承座前端面采用弧面以及與壓力檢測元件接觸的后端面為球面,提高了涂覆膜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保證了鋼帶表面涂覆膜的質量和質量穩(wěn)定性,提高了操控的準確度,有效地提高了鋼帶表面涂層的涂覆質量,有效地提高了產(chǎn)品的質量,提高了產(chǎn)品的質量和合格率。本發(fā)明方案所公開的技術手段不僅限于上述技術手段所公開的技術手段,還包括由以上技術特征任意組合所組成的技術方案。
權利要求
1.一種輥涂機,包括涂覆輥、輥涂機機架、取液輥、取液輥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滾涂機還包括靠輥壓力調整裝置,所述靠輥壓力調整裝置包括操作側軸承座、傳動側軸承座、滑塊、渦輪蝸桿、壓力檢測元件、手輪、伺服電機、線性導軌和線性軌道,所述輥涂機機架的上表面為一端設置有凸臺的臺階形,所述涂覆輥通過軸承座設置在凸臺上,所述輥涂機機架的上表面的臺階外設置有線性導軌,取液輥機架通過下方的與線性導軌相配合的線性軌道設置在輥涂機機架上,所述取液輥機架包括a端設置的安裝槽和側壁上設置的與渦輪蝸桿相適應的螺孔,操作側軸承座和傳動側軸承座的后端均與壓力檢測元件相接觸并且分別安裝在相應的安裝槽中,操作側軸承座和傳動側軸承座的頂部和底部均設置有滑塊,取液輥通過操作側軸承座和傳動側軸承座安裝在輥涂機機架上,渦輪蝸桿通過螺孔連接到取液輥機架上并且通過蝸桿架設置到輥涂機機架的另一端,蝸桿架上設置有與渦輪蝸桿相連接的手輪,渦輪蝸桿的末端與固定在蝸桿架上的伺服電機同軸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輥涂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裝在輥涂機機架上的線性導軌的頂端與凸臺的上表面的高度相一致。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輥涂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力檢測元件安裝在安裝槽內相對于a端的另一端。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輥涂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側軸承座和傳動側軸承座分別與壓力檢測元件靠緊的后端面為球面。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輥涂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側軸承座和傳動側軸承座的前端面為弧形。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輥涂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輥涂機還包括固定在安裝槽上的軸承座上蓋。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輥涂機,包括涂覆輥、輥涂機機架、取液輥、取液輥機架和靠輥壓力調整裝置,靠輥壓力調整裝置包括操作側軸承座、傳動側軸承座、滑塊、渦輪蝸桿、壓力檢測元件、手輪、伺服電機、線性導軌和線性軌道。本發(fā)明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實現(xiàn)輥涂機的自動化反饋與調整,提高反應精度。通過本發(fā)明公開的輥涂機,采用與操作側軸承座和傳動側軸承座球面接觸的壓力檢測元件,為伺服電機的運行提供信號,有利于對輥間距進行調控,提高了涂覆膜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保證了鋼帶表面涂覆膜的質量和質量穩(wěn)定性。
文檔編號B05C11/10GK103056063SQ201210094658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3月31日
發(fā)明者陳紹林, 何銳 申請人: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