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拉鏈的加固帶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附連于扣帶末端的加固帶或加固片,所述扣帶連接有齒和齒槽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shù):
迄今為止,我們所知安裝在扣帶末端的加固帶有很多類型。傳統(tǒng)型的加固帶包括,使用透明的合成樹脂薄膜覆蓋的形式,可透過薄膜顯示染色后的扣帶顏色,這種形式是為了避免染加固帶時顏色的配制必須和染色后的扣帶顏色相匹配,從而在存貨控制時節(jié)約了一定的時間和人力。例如,在日本實用新型公開(下文中簡稱“JUM-B-”)No44-25,843中提到,加固薄片可由二層不同熔點的透明合成樹脂薄膜覆蓋在其表面,通過使二層薄膜中有較低熔點的那一個熔化而快速涂敷在扣帶上,還可以在一個透明尼龍6或尼龍66薄膜的一個側(cè)面上覆蓋一層透明薄膜,這種薄膜是一種聚酯共聚物薄膜,且它的熔點不高于200℃,因此可以透過薄膜顯出底層織物的顏色,這個技術(shù)在已公開的日本專利申請,KOKAI(早期公開)(下面簡稱“JP-A-”)No.62-149,780中可以了解到。
由于以前的加固帶,如上述的JUM-B-44-25,843和JP-A-62-149,780中提到的,是由二層合成樹脂薄膜組成,從材料的觀點看,它們所用的材料都很硬,不易隨著扣帶芯部的形狀來彎曲成形以連接齒和齒槽分離裝置,基于這個原因,扣帶芯部就不易形成準確的輪廓線。另外,這些加固帶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反復彎折加固帶,會最終導致這些彎折痕跡變白,可能有損于加固帶的外觀。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由本申請的受讓人提交的JP-A-8-299,033和JP-A-10-306,262,在加固帶表面使用一層透明的聚酯彈性體薄膜,并在它的背面覆蓋一層粘合層。
發(fā)明概述在上述的JP-A-8-299,033和JP-A-10-306,262中提到的加固帶有一個由聚酯彈性體薄膜組成的表面層(加固層),相比較前面提到的由合成樹脂薄膜組成的加固帶來說,其優(yōu)越性在于,當被彎折時,有足夠的柔韌性符合彎折時扣帶芯部的輪廓線。
當彈性體被用于加固層時,這層薄膜很容易彎曲,具有優(yōu)良的透明度且柔軟,然而,它也有不足之處,這種加固帶很容易被一滴稍微有些污垢的干洗液弄臟。此外,由于這種薄膜抗水洗和抗干洗能力較差,當配置了這種扣帶的物件水洗或干洗時就會碰到問題,即,加固帶很容易膨脹,加固帶和扣帶之間的剝離強度會降低到加固帶容易脫落的程度。而且,用聚酯彈性體薄膜的拉鏈比用聚酰胺彈性體的拉鏈相比,在強度、與扣帶顏色的一致性、抗撓曲力、抗低溫和耐光曬性方面都要差一點。
因此,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拉鏈的加固帶,這個加固帶對干洗液的抗污能力極佳,在加固帶和扣帶之間有高剝離強度,并且保留彈性體薄膜作為加固層所特有的易彎曲和優(yōu)良的透明度。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拉鏈的加固帶,該加固帶融合了高強度、抗撓曲力、抗低溫、耐光曬性,同時具有良好的抗水洗、抗干洗和抗污能力。
為達成上述的這些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拉鏈的加固帶,該加固帶的特征為,包括一個彎曲時彈性模量為6,000到9,000Kg/cm2的聚酰胺彈性體薄膜層和一個粘合層。
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是使用了一層聚酯基熱熔性粘合劑作為粘合層。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具體實施例提出在聚酰胺彈性體薄膜和粘合層之間加入一中間層,中間層的厚度比彈性體層和粘合層薄。在本發(fā)明中,中間層較佳地采用聚酯基的固定涂層試劑(anchor coat agent)。
上述的本發(fā)明的加固帶中使用的加固帶是聚酰胺彈性體薄膜,聚酰胺彈性體薄膜在彎曲時彈性模量在6,000到9,000Kg/cm2之間,這層聚酰胺彈性體薄膜對干洗液有優(yōu)良的抗污能力,并且融合了高強度、抗撓曲力、抗低溫和耐光曬性能,因此具有良好的抗水洗、抗干洗和抗污能力,同時保留了彈性體薄膜作為加固層而具有易彎曲和良好的透明度的優(yōu)點。另外,在聚酰胺彈性體薄膜層和粘合層之間加入相對很薄的中間層,可提高了層間強度,也適當?shù)脑黾恿思庸處Ш涂蹘чg的剝離強度,提高了抗水洗、抗干洗和抗污能力。粘合層,特別是聚酯熱熔粘合層作為媒介物把加固帶連結(jié)在扣帶端部,使用加固帶使扣帶的加固部分獲得完全的附著強度。另外,由于本發(fā)明的加固帶是透明或半透明且有優(yōu)良的柔性,因此它能輕易地變形并能與扣帶芯部輪廓線保持一致。加固帶被反復彎折后,彎折痕跡也不會變白。此外,把加固帶裝到扣帶上后,可以通過加固帶清晰地看到扣帶的顏色,不會有損于扣帶的外觀。
附圖的簡要說明有關(guān)本發(fā)明其它的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通過附圖和附圖的說明會變得十分清楚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加固帶的局部剖視圖;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加固帶的局部剖視圖;圖3是裝有本發(fā)明加固帶的拉鏈下端的局部平面圖;以及圖4是圖3中拉鏈下端解開狀態(tài)的局部平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的詳細描述所使用的透明彈性體薄膜,是象在上文中已經(jīng)提到用于加固帶上的加固層的聚酯彈性體薄膜。當彈性體薄膜用于加固層時,這種薄膜易于彎曲,具有優(yōu)良的透明度,但柔軟也有不利的地方,即,這種加固帶很容易被一滴稍微有些污垢的干洗液弄臟。此外,由于這種薄膜抗水洗和抗干洗能力較差,當配置了這種扣帶的物件水洗或干洗時加固帶很容易膨脹,加固帶和扣帶之間的剝離強度就會降低到便加固帶容易脫落的程度。提高彈性體薄膜的硬度就能提高抗干洗能力、可加工性和強度,然而,由于硬度過高,生產(chǎn)出的加固帶也會有缺點,加固帶很難彎折變形而與扣帶芯部的輪廓線相一致,并且會降低透明度。因此,在實際生產(chǎn)中往往采用尼龍薄膜或平織織物作為加固層。要想使用彈性體薄膜作為加固層投入實際生產(chǎn)還有一定的困難。
正如上述所提,本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使用彈性體薄膜優(yōu)點和缺點并存,如果使用聚酰胺彈性體薄膜作為加固帶上的加固層,且其彎曲時的彈性模量在一個特定的范圍內(nèi),即從6,000到9,000Kg/cm2,就能使這些優(yōu)點和缺點達到很好的協(xié)調(diào)。
如果聚酰胺彈性體薄膜的彎曲彈性模量低于上述范圍,正如前面提到的,將很容易被一滴稍微有點污跡的干洗液污染,并且因為晶體含量小,使其抗干洗能力不夠,抗齒和齒槽分離器橫向拉動的強度也不夠。相反,如果一片聚酰胺彈性體薄膜的彎曲彈性模量高于上述范圍,由于晶體含量多,那么它的透明度和柔性就會不足。只有當作為加固層的聚酰胺彈性體薄膜的彎曲彈性模量在上述的范圍之內(nèi),才有可能使拉鏈上的加固帶透明,具有良好的抗干洗液能力,并且具備融合高強度的令人極其滿意的抗水洗和抗干洗能力。此外,拉鏈上使用聚酰胺彈性體薄膜與用聚酯彈性體薄膜相比,不論是從強度的角度、與扣帶顏色一致性、抗撓曲力、抗低溫還是耐光曬角度方面,都有優(yōu)勢。
此外,正如前面提到的,拉鏈上的加固帶是由透明的聚酰胺彈性體薄膜和覆蓋在背面的粘合層組成的,并且在所述聚酰胺彈性體薄膜和粘合層之間加入相對很薄的中間層以提高層間強度,特別是當中間層采用聚酯基的固定涂層制劑并且粘合層使用聚酯基熱熔性粘合劑時,加固帶和扣帶之間的抗剝離強度大大地提高,使拉鏈的加固帶有優(yōu)良的抗水洗、抗干洗能力,并能抗張力。
本發(fā)明將就附圖所示參照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更具體的描述。
圖1中顯示的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加固帶1結(jié)構(gòu)的一個實例。加固帶1是由一層透明的聚酰胺彈性體薄膜2和覆蓋在其背面的粘合層3組成的。聚酰胺彈性體薄膜2的彎曲彈性模量如前面提到的在6,000到9,000Kg/cm2范圍內(nèi)。
這個加固帶1不僅覆蓋在扣帶的一側(cè),而且扣帶兩側(cè)都得覆蓋加固帶1。通常它覆蓋在加固帶的正反兩面。
聚酰胺彈性體薄膜2的厚度一般取50到200μm之間,較佳的取在80到120μm之間。
另一方面,粘合層3的厚度一般取30到120μm之間,最佳值取在50到60μm之間。
另外,雖然加固帶的彎曲彈性模量完全依賴于聚酰胺彈性體薄膜的彎曲彈性模量本身,這是因為加固帶的粘合層(或下文中將進一步提到的中間層)要比作為加固層的聚酰胺彈性體薄膜薄,硬度也要小,但加固帶還是會受到粘合層的粘合劑類型、粘合劑厚度等因素的影響。因此,選擇粘合層的粘合劑類型、粘合劑厚度時最好能使加固帶的彎曲彈性模量完全落入前面提到的范圍內(nèi)。
對于粘合層3,目前所知的符合加固帶要求的各種粘合劑都可以使用。粘合劑介質(zhì)無須受限于任何一種特定的類型。當然,最好是采用對扣帶材料具有親合性的熱熔粘合劑特別是與扣帶原材料是同一種類型的熱熔粘合劑。當扣帶的材料采用聚酯纖維時,可以優(yōu)先使用例如與基體聚合物一樣具有透明聚酯共聚物的聚酯熱熔粘合劑。特別是下文中將提到,當中間層使用了聚酯基的固定涂層試劑時,從附著強度角度考慮,粘合層最好是使用聚酯熱熔粘合劑。另一方面,當扣帶的材料采用尼龍時,聚酰胺熱熔粘合劑可以與其基底聚合物一樣具有一低熔點透明尼龍聚合物,該聚合物可以通過共聚至少三種單體如尼龍6、尼龍66、尼龍610和尼龍612而獲得。
在其他的熱熔粘合劑中,如在JP-A-10-295418中提到,熱熔粘合劑所顯示的熔點為110℃到120℃之間,在200℃時的熔解粘度為1,000泊到2,000泊之間,通過下面的例子可以證明這些特性是合乎要求的。這種熱熔粘合劑用于加固帶上的粘合層時,將加固帶附著于固帶的過程中,只要同時進行加熱和加壓處理,熱熔粘合劑很容易融合,也很容易滲透到扣帶纖維的間隙中去,并且當樹脂冷卻變硬后,在纖維之間形成很強的固定效果。所以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如果物件裝配了前面所說的這種末端部分加固的扣帶,那么,即使在物件水洗或干洗后加固帶和扣帶之間也能保持很高的抗剝離強度。
圖2中顯示的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加固帶1結(jié)構(gòu)的另一個例子。粘合層3通過中間關(guān)聯(lián)的相對極薄的中間層4覆蓋在透明的聚酰胺彈性體薄膜2的背面而構(gòu)成加固帶1。
對于中間層4,可以優(yōu)先考慮使用由聚酯基固定涂層試劑構(gòu)成的共聚的聚酯化合物或類似物。中間層4的厚度一般取在0.5到10μm之間,較佳的取近似于2到3μm。
扣帶末端部位的加固是通過在扣帶末端部位的表面加上粘合層,然后再把一層由聚酰胺彈性體組成的薄膜或覆蓋著聚酰胺彈性體薄膜的中間層覆蓋在粘合層上,再對所有的疊層同時進行加熱和加壓處理來實現(xiàn)的。這樣做的目的是預防在安裝步驟有氣泡進入到粘合層和加固層之間,當然,更有效的方法是通過這樣一個過程來實施,即,預先制備加固帶,加固帶具有在其一側(cè)上涂有粘合層的彈性體薄膜(或按次序的粘合層和中間層),用已知技術(shù)把它們疊在一起,例如用干性層壓法或用共擠塑法,對粘合層同時進行加熱和加壓處理,將加固帶粘接于扣帶的端部表面。由于加熱方式是同時進行加熱和加壓,加熱裝置可以采取熱板、超聲波加熱或高頻加熱。
圖3和圖4表示拉鏈10的下部,在一對扣帶11a和11b的下端裝有本發(fā)明的加固帶1a和1b,這兩個扣帶的下端連接有齒和齒槽分離裝置。
圖3中的拉鏈10包括一對扣帶11a和11b,一對加固帶1a和1b,它們焊于或粘接于扣帶11a和11b的下端部;兩排鏈節(jié)12a和12b,例如用螺旋盤繞的鏈節(jié),附連于扣帶內(nèi)縱向邊緣;一滑塊13;一由插條或蝶形條14、一盒形條15和一盒形件16組成的齒和齒槽分離裝置,這些構(gòu)件都固定于聯(lián)接在扣帶11a和11b下端的加固帶1a和1b的內(nèi)側(cè)邊緣?;瑒蛹?3可滑動地安裝在兩排鏈節(jié)12a和12b上,用以連接和解開鏈節(jié)12a和12b。圖3中顯示的拉鏈10處在拉攏的狀態(tài),圖4中顯示的拉鏈10處于解開的狀態(tài)。
扣帶11a和11b是用合成纖維如聚酯、尼龍等或用天然纖維如棉等纖維材質(zhì)通過針織或編織而成的。在下端部的兩個扣帶11a和11b上,如上文中所提到的,通過粘合層介質(zhì),相應(yīng)地焊接或粘接加固帶1a和1b。齒和齒槽分離裝置的一個配件,即蝶形條14,固定在其中一條加固帶1a的內(nèi)側(cè)邊緣,用于容納蝶形條14的盒形件16和相應(yīng)的盒桿15固定在另一條加固帶1b的內(nèi)側(cè)邊緣。蝶形條14可以通過盒形件16中的槽脫開。盒形件16和盒形條15被模制成一體。
在上述的拉鏈加固方式中,扣帶11a和11b端部通過本發(fā)明的加固帶1a和1b的加固而具有很高的附著強度,加固帶具有很好的透明或半透明度,可以通過加固帶看到扣帶原來的顏色,還有很好的柔性。由于加固帶1a和1b總體上接近于透明,可以直接透過加固帶看到扣帶11a和11b的顏色。由于透過加固帶看到的顏色基本上和扣帶染的顏色一樣,因此,加固帶的存在不會有損于扣帶的外觀。另外,一種加固帶就可以用在各種顏色的扣帶上,因此本發(fā)明還有一個優(yōu)點就是無須為了配不同的顏色而精心制備各種不同類型的加固帶,也無須任何復雜的庫存管理。為了降低加固帶的表面光澤或增大它的柔性,加固帶表面上的加固層在進行加熱和加壓處理時或處理后可以進行壓花處理。
下面,本發(fā)明將針對實際使用的實例、比較用的實例和實例測試更具體更詳細地來證明本發(fā)明的效果。
實例1把一個60μm厚的聚酯熱熔粘合層(由Toyo Boseki K.K.公司出品,商品名為“Byron GM900”)層壓在120μm厚的尼龍彈性體薄膜(由ATOCHEM公司出品,其彎曲彈性模量為7,500Kg/cm2)的反面。
比較用實例1把一個60μm厚的聚酯熱熔粘合層(由Toyo Boseki K.K.公司出品,商品名為“Byron GM900”)層壓在120μm厚的尼龍彈性體薄膜(由ATOCHEM公司出品,其彎曲彈性模量為2,000Kg/cm2)的反面。
測試實例1測試上述制備好的實例1和比較用實例1的加固帶的承受抗齒和齒槽分離裝置橫拉力(橫向的抗拉強度)和抗盒形件縱向拉力的強度。
樣品的制作是將上述制備好的實例1和比較用實例1的加固帶粘接在拉鏈的正面和背面,拉鏈的鏈節(jié)處于嚙合狀態(tài),這樣,粘合層就能接觸到加固帶平面并且貫穿整個鏈節(jié),然后在加壓狀態(tài)下用超聲波加熱法使加固帶和拉鏈粘結(jié)在一起。實施超聲波粘接時,一般用40KHz的超聲波震蕩器,氣壓設(shè)置在3.5Kg/cm2,壓模加熱器的溫度在40℃,焊接能量為9千焦耳。
下面進行強度測試。如圖3所示,扣帶11a和11b的端部連接著加固帶20a和20b,齒和齒槽分離裝置是由蝶形條14、盒形條15和盒形件16組成,并設(shè)置在拉鏈條的嚙合的成列鏈節(jié)12a和12b的末端。一對橫向相對的夾子夾住位于加固帶的連接部分中的橫向相對的拉鏈帶,夾子相對于扣帶橫向移動(沿著促使夾子彼此分開的方向),或者在橫向相對的扣帶的縱向施加一個側(cè)拉力(抗側(cè)拉強度),或者施加一個縱向拉力(抗縱向拉伸強度),這樣就可以得到使齒和齒槽分離的負載數(shù)據(jù)。重復做五次上述的過程,就能得到最大值、最小值和五次測量的平均值。測量結(jié)果見表1。順便提一下,齒和齒槽分離裝置具體的抗側(cè)拉(橫向的抗拉伸強度)值是12.0Kg或更高,盒形件的抗縱向拉伸力是9.0Kg或更高。
表1
從表1所顯示的數(shù)據(jù)中可以明顯地看出,實例1和比較用實例1的抗縱向拉伸強度幾乎沒有明顯的差別,但采用彎曲彈性模量為7,500Kg/cm2的尼龍彈性體薄膜的實例1樣品的抗橫向拉伸強度,大大地高于采用彎曲彈性模量為2,000Kg/cm2的尼龍彈性體薄膜的樣品。
實例2所制備的加固帶是在一厚度為120μm的尼龍彈性體薄膜(由ATOCHEM公司出品,其彎曲彈性模量為7,500Kg/cm2)的背面涂上一層聚酯基固定涂層試劑,形成一個厚度為2到3μm的覆蓋層,然后把一個60μm厚的聚酯熱熔粘合層(由東京Boseki K.K.公司出品,商品名為“Byron GM900”)層壓到涂層上。
比較用實例2接著上述實例測試1的工序制作樣品,把實例2和上述比較實例1中制備好的每個加固帶分別疊加于拉鏈的正反兩面,這時拉鏈的鏈節(jié)是處于嚙合狀態(tài),然后用超聲波加熱和加壓使加固帶和拉鏈結(jié)合在一起。
粘接后的實例用水洗五次或二十次,干洗五次或二十次,然后測試剝離強度。
根據(jù)JIS(日本工業(yè)標準)L0844“測試抗褪色性的水洗和漿洗方法”中規(guī)定的有關(guān)水洗測試方法A-4,重復進行五次或二十次水洗。干洗也要一直反復進行五次或二十次,干洗的步驟是,先在室溫下把給定的樣品放入全氯乙烯的溶解皂液中洗三分鐘,后用全氯乙烯沖洗兩次,每次三分鐘,再高速旋轉(zhuǎn)三分鐘把沖洗過的樣品甩干,同時用一種商品署名為“Spraymatic”的儀器對樣品進行處理(這樣做是為了防止靜電,賦予表面光潔度,防止微生物附著和異味),然后在70℃下把處理過的樣品烘干15分鐘,再逐漸冷卻和晾干實例五分鐘。
一個給定樣品的剝離強度是這樣確定的,即,沿著在嚙合鏈節(jié)中心插入的一條切縫,把加固帶樣品分成兩半,拉右邊的切開邊緣使右邊一半的加固帶從樣品上剝離,同時記錄下剝離所需的強度。剝離強度的大小是在樣品的正反兩個表面測試的。
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2。
表2
從表2中顯示的測試數(shù)據(jù)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不論是在粘接以后,還是經(jīng)過五次或二十次水洗后,或是經(jīng)過五次或二十次干洗后,使用了中間層的實例2的樣品剝離強度總是高于沒有使用中間層的比較用實例1的樣品。順便提一下,剝離強度的規(guī)定值為1.0Kg/cm或更高,不論是在水洗后還是在干洗后都是如此。
雖然已經(jīng)描述了某些特定的實施例和實際使用的例子,但發(fā)明可以在不改變其本質(zhì)或基本特性前提下呈現(xiàn)出另外特定的形式。因此所要描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使用的例子之間應(yīng)從各個方面考慮其說明性而不是其限制性,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yīng)由所附權(quán)利要求書而不是說明書來限定,權(quán)利要求書應(yīng)涵蓋所有的變化形式。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用于拉鏈的加固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由彎曲彈性模量在6,000到9,000Kg/cm2范圍內(nèi)的聚酰胺彈性體薄膜和一粘合層。
2.如權(quán)利要求書1所述的加固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層是由聚酯熱熔粘合劑構(gòu)成的。
3.如權(quán)利要求書1或2所述的加固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彈性體薄膜的厚度在50到200μm范圍內(nèi),所述粘合層的厚度在30到120μm范圍內(nèi)。
4.如權(quán)利要求書1或2所述的加固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層是由熱熔粘合劑構(gòu)成的,這種熱熔粘合劑的熔點在110℃到120℃的范圍內(nèi),在200℃時的熔解粘度在1,000泊到2,000泊的范圍內(nèi)。
5.如權(quán)利要求書1或2所述的加固帶,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中間層,這個中間層設(shè)置在所述聚酰胺彈性體薄膜和所述粘合層之間,其厚度比所述聚酰胺彈性體薄膜的厚度和所述粘合層的厚度薄。
6.如權(quán)利要求書5所述的加固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層是由聚酯固定涂層試劑構(gòu)成的。
7.如權(quán)利要求書5所述的加固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層的厚度在0.5到10μm的范圍內(nèi)。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拉鏈的加固帶(1),由一彎曲彈性模量在6,000到9,000kg/cm
文檔編號C09J167/00GK1350816SQ0113776
公開日2002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01年10月3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0年10月30日
發(fā)明者山北喜道, 廣田睦夫, 渡邊幸三, 平澤將范 申請人:Ykk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