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抗重茬肥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全球沙漠化、荒漠化形勢的日益嚴峻,可耕土地越來越少,而我國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提高連種指數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但是隨之而來的土傳病害等重茬病造成作物大面積減產、絕產。一般發(fā)病率在10~30%,植株常常枯死,造成缺苗斷壟,嚴重可達80~90%,甚至全園死亡,造成絕收,是一種毀滅性病害。重茬病成為農業(yè)專家和廣大農民研究和關注的重點課題,但長時間一直沒有重大的突破性進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抗重茬肥料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具有優(yōu)異的抗重茬功能。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抗重茬肥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制備土著微生物原液:將含水量在40%~65%的大米飯放入透氣容器中,米飯占透氣容器容積的30%~60%,透氣容器上蓋宣紙并扎緊,將透氣容器倒扣于有白色液體溢出的稻茬上,使米飯和稻茬上的白色液體接觸,至米飯變?yōu)榉奂t色稀泥狀態(tài),將粉紅色稀泥狀態(tài)的米飯放入不透氣容器中并加入紅糖、硫酸鋅和磷酸二氫鉀混勻,粉紅色稀泥狀態(tài)的米飯、紅糖、硫酸鋅和磷酸二氫鉀的質量比為100:30~60:0.1~1:0.1~1,蓋上宣紙并扎緊,放置于15~30℃環(huán)境中,至壇中混合物變?yōu)橐后w,即得到土著微生物原液;
2)、制備生物菌劑:將土著微生物原液按照一定質量比加入到盛有有機物的發(fā)酵罐中,并加入水,土著微生物原液和有機物的質量比為1~10:90~99,土著微生物原液和有機物的混合物的含水量為40%~60%,在溫度20~35℃條件下,每隔3~6小時翻動一次物料,并保持水分一致,發(fā)酵至長毛,經干燥后得到生物菌劑;
3)、制備抗重茬肥料:將生物菌劑加入到肥料中,即得抗重茬肥料;
所述有機物為粉碎的樹枝、樹皮、樹葉、花生殼、麥秸、米糠和豆粕中的一種或任意比例的兩種以上;
所述肥料是復混肥料、有機無機肥料、有機肥料、生物有機肥料和水溶肥中的一種。
變色硅膠為粉末變色硅膠,目數為20~100目。
步驟1)中所述米飯含水量為60%,米飯占透氣容器體積的40%;粉紅色稀泥狀態(tài)的米飯、紅糖、硫酸鋅和磷酸二氫鉀的質量比為100:45:0.1:0.2。
步驟2)中所述有機物為粉碎的楊樹葉和米糠按照6:1的組合物;土著微生物原液和有機物的質量比為3:47;含水量為55%,在溫度28℃,每隔4小時翻動一次。
步驟3)中所述加入方式包括在生產過程中直接加入到肥料中與原料混勻的內添加方式和生產后將微生物菌劑通過包裹的方式包裹在肥料上的外添加方式。
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技術效果:
1、本發(fā)明采用自然界的土著稻草菌為發(fā)酵原液,來源于自然回歸于自然,其在適應外界土壤環(huán)境及抗病菌方面遠優(yōu)于實驗室培養(yǎng)的菌株。
2、水田與旱田相比環(huán)境復雜,土著稻草菌較旱田的菌株具有極其強大的生命力和抗逆性,經實驗發(fā)現土著稻草菌在抑制重茬病菌方面效果突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例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
實施例1
制備土著微生物原液:將含水量在60%的大米飯放入透氣容器中,米飯占透氣容器體積的40%,透氣容器上蓋宣紙并扎緊,將透氣容器倒扣于有白色液體溢出的稻茬上,稻茬刺破宣紙使米飯和稻茬上的白色液體接觸,至米飯變?yōu)榉奂t色稀泥狀態(tài),將粉紅色稀泥狀態(tài)的米飯放入不透氣容器中并加入紅糖、硫酸鋅和磷酸二氫鉀混勻,粉紅色稀泥狀態(tài)的米飯、紅糖、硫酸鋅和磷酸二氫鉀的質量比為100:45:0.1:0.2,蓋上宣紙并扎緊,放置于28℃環(huán)境中,至壇中混合物變?yōu)橐后w,即得到土著微生物原液;
制備生物菌劑:將土著微生物原液按照一定質量比加入到盛有有機物的發(fā)酵罐中,并加入水,土著微生物原液和有機物的質量比為3:47,土著微生物原液和有機物的混合物的含水量為55,在溫度28℃條件下,每隔4小時翻動一次物料,并保持水分一致,發(fā)酵至長毛,經干燥后得到生物菌劑;
制備抗重茬肥料:將微生物菌劑加入到有機肥原料中,混合均勻,即得抗重茬有機肥。
實施例2
制備土著微生物原液:將含水量在60%的大米飯放入透氣容器中,米飯占透氣容器體積的40%,透氣容器上蓋宣紙并扎緊,將透氣容器倒扣于有白色液體溢出的稻茬上,使米飯和稻茬上的白色液體接觸,至米飯變?yōu)榉奂t色稀泥狀態(tài),將粉紅色稀泥狀態(tài)的米飯放入不透氣容器中并加入紅糖、硫酸鋅和磷酸二氫鉀混勻,粉紅色稀泥狀態(tài)的米飯、紅糖、硫酸鋅和磷酸二氫鉀的質量比為100:45:0.1:0.2,蓋上宣紙并扎緊,放置于28℃環(huán)境中,至壇中混合物變?yōu)橐后w,即得到土著微生物原液;
制備生物菌劑:將土著微生物原液按照一定質量比加入到盛有有機物的發(fā)酵罐中,并加入水,土著微生物原液和有機物的質量比為3:47,土著微生物原液和有機物的混合物的含水量為55,在溫度28℃條件下,每隔4小時翻動一次物料,并保持水分一致,發(fā)酵至長毛,經干燥后得到生物菌劑;
制備抗重茬肥料:將微生物菌劑加入到有機無機肥原料中混合均勻,通過造粒、烘干、冷卻和篩分后,即得抗重茬有機無機肥。
實施例3
制備土著微生物原液:將含水量在60%的大米飯放入透氣容器中,米飯占透氣容器體積的40%,透氣容器上蓋宣紙并扎緊,將透氣容器倒扣于有白色液體溢出的稻茬上,使米飯和稻茬上的白色液體接觸,至米飯變?yōu)榉奂t色稀泥狀態(tài),將粉紅色稀泥狀態(tài)的米飯放入不透氣容器中并加入紅糖、硫酸鋅和磷酸二氫鉀混勻,粉紅色稀泥狀態(tài)的米飯、紅糖、硫酸鋅和磷酸二氫鉀的質量比為100:45:0.1:0.2,蓋上宣紙并扎緊,放置于28℃環(huán)境中,至壇中混合物變?yōu)橐后w,即得到土著微生物原液;
制備生物菌劑:將土著微生物原液按照一定質量比加入到盛有有機物的發(fā)酵罐中,并加入水,土著微生物原液和有機物的質量比為3:47,土著微生物原液和有機物的混合物的含水量為55,在溫度28℃條件下,每隔4小時翻動一次物料,并保持水分一致,發(fā)酵至長毛,經干燥后得到生物菌劑;
制備抗重茬肥料:將微生物菌劑通過包裹油包裹于復混肥料顆粒表面,即得抗重茬復混肥。
實施例4
制備土著微生物原液:將含水量在60%的大米飯放入透氣容器中,米飯占透氣容器體積的40%,透氣容器上蓋宣紙并扎緊,將透氣容器倒扣于有白色液體溢出的稻茬上,使米飯和稻茬上的白色液體接觸,至米飯變?yōu)榉奂t色稀泥狀態(tài),將粉紅色稀泥狀態(tài)的米飯放入不透氣容器中并加入紅糖、硫酸鋅和磷酸二氫鉀混勻,粉紅色稀泥狀態(tài)的米飯、紅糖、硫酸鋅和磷酸二氫鉀的質量比為100:45:0.1:0.2,蓋上宣紙并扎緊,放置于28℃環(huán)境中,至壇中混合物變?yōu)橐后w,即得到土著微生物原液;
制備生物菌劑:將土著微生物原液按照一定質量比加入到盛有有機物的發(fā)酵罐中,并加入水,土著微生物原液和有機物的質量比為3:47,土著微生物原液和有機物的混合物的含水量為55,在溫度28℃條件下,每隔4小時翻動一次物料,并保持水分一致,發(fā)酵至長毛,經干燥后得到生物菌劑;
制備抗重茬肥料:將微生物菌劑加入到含腐植酸水溶肥原料中混合均勻,即得抗重茬含腐植酸水溶肥。
實施例1至4中所述有機物是粉碎的楊樹葉和米糠按照6:1的組合物。
下面結合實驗數據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1、實驗供試材料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點:煙臺福山。
1.2實驗處理品種:中科一號。
1.3供試材料:針對普通有機肥(除未加生物菌劑外,其它制作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和實施例1做抗重茬效果比較。
1.4試驗設計:試驗設2個處理,2次重復,共4個小區(qū),各小區(qū)隨機排列。小區(qū)面積666m2,行株距為1.4m*0.7m,每小區(qū)680株,施肥120kg。每小區(qū)分別基施普通有機肥(除未加生物菌劑外,其它制作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和實施例1,小區(qū)上一季作物為西瓜。
本實驗除實驗肥料不同外其他管理均一致。
2結果與分析
實施例1和普通復混肥(除未加生物菌劑外,其它制作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在2015年6月12日瓜秧有的莖開始枯萎,經查證為西瓜蔓枯病,西瓜蔓枯病為西瓜重茬后的多發(fā)病,6月25日對各小區(qū)犯病瓜秧清點,數據見表1。
表1 各處理西瓜犯病情況統(tǒng)計
由表1可以看出本發(fā)明制備的實施例1較普通有機肥在抗重茬病方面具有顯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