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汽車用鋼及生產(chǎn)方法,具體地屬于一種具有良好延伸凸緣性熱軋帶鋼及生產(chǎn)方法。
背景技術(shù):
近年來,隨著汽車節(jié)能減排技術(shù)的推進,汽車輕量化成為一種發(fā)展趨勢,由此對薄規(guī)格高強汽車用鋼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在用于車輪輪輻等較為復雜的部件制造時,除了需要較高的強度,同時對鋼材延伸凸緣性的要求越來越高,但鋼材的延伸凸緣性一般隨著鋼材強度增加而降低,因此同時具有高強度且延伸凸緣性能優(yōu)良的高強鋼板急需開發(fā)。鋼材的延伸凸緣性與鋼材中的組織相關(guān),通??刂其撝械慕M織為鐵素體貝氏體組織。如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102443735A的文獻,其公開了一種組織為鐵素體+貝氏體組織,抗拉強度≥450MPa,延伸率≥26%,擴孔率≥75%的高延伸凸緣性能熱軋雙相鋼,其化學成分為,C:0.09~0.10%,Si:0.01~0.40%,Mn:1.30~1.40%,P:≤0.012%,S≤0.006%,主要工藝參數(shù)為:加熱溫度1200~1250℃,未再結(jié)晶變形量60%~80%,終軋溫度800~860℃,層流冷卻采取水冷+空冷+水冷的冷卻方式,第一段水冷30~50℃/s冷卻至680~700℃,并進行空冷5~10s,然后經(jīng)第二段水冷30~50℃/s冷卻至450~550℃。還有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102409245A的文獻,其公開了一種組織為鐵素體+貝氏體組織,抗拉強度≥580MPa,延伸率≥26%,擴孔率≥75%的高延伸凸緣性能熱軋雙相鋼,其化學成分為,C:0.05~0.10%,Si:0.20~0.60,Mn:1.00~1.70%,Al:0.01~0.06%,P:0.05~0.10%,Cr:0.20~0.80%,S≤0.005%,主要工藝參數(shù)為采用兩階段軋制,粗軋壓下率≥70%,精軋壓下率≥75%,精軋開軋溫度1000~1100℃,終軋溫度800~880℃,層流冷卻采取水冷+空冷+水冷的冷卻方式,卷取溫度350~500℃,成品厚度2~10mm。還有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102943205A的文獻,其公開了一種抗拉強度580MPa級鐵素體貝氏體熱軋雙相鋼及其制備方法,,提出了一種抗拉強度580MPa以鐵素體貝氏體熱軋雙相鋼及其制備方法,其化學成分為C:0.06~0.12%,Si:0.40~0.80,Mn:1.20~1.60%,P:≤0.012%,Ti:0.05~0.10%,S≤0.010%,主要工藝參數(shù)加熱溫度1220~1250℃,粗軋開軋溫度1120~1170℃,粗軋終軋溫度980~1070℃,精軋開軋溫度950~1020℃,終軋溫度800~850℃,10~30℃/s冷卻至680~720℃,并進行空冷至620~650℃,然后以25~60℃/s冷卻至400~500℃,并卷取。所得產(chǎn)品的抗拉強度≥580MPa,屈強比≤0.75,延伸率≥25%,擴孔率大于80%。但在這些技術(shù)中,鋼中組織以鐵素體+貝氏體為主,鐵素體和貝氏體硬度存在較大差別,因此材料的延伸凸緣性不高,另外,鋼中過高的Mn含量也容易導致鋼板中心形成Mn偏析,對鋼材的延伸性產(chǎn)生不利影響,鋼中C含量過高對延伸性產(chǎn)生不利影響,且對鋼材的焊接性能造成不利影響。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不僅抗拉強度≥580MPa,且金相組織為95%~100%的鐵素體,延伸率≥25%,擴孔率≥90%的擴孔率≥90%的熱軋帶鋼及生產(chǎn)方法。實現(xiàn)上述目的的措施:1、一種擴孔率≥90%的熱軋帶鋼,其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為:C:0.03%~0.05%,Si:0.005~0.20%,Mn:0.20~0.60%,P:≤0.015%,S:≤0.005%,N:≤0.006%,Als:0.03~0.08%,Ti:0.05~0.15%,B:0.0005~0.002%,其余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zhì);金相組織為95%~100%的鐵素體,抗拉強度≥580MPa,延伸率≥25%,擴孔率≥90%。優(yōu)選地:B的重量百分比含量為0.0005~0.00096%。優(yōu)選地:Ti的重量百分比含量為0.05~0.093%。采用CSP線生產(chǎn)一種擴孔率≥90%的熱軋帶鋼的方法,其步驟:1)冶煉并連鑄成坯,其中:控制澆鋼溫度在1530~1565℃;2)對鑄坯加熱:控制鑄坯入爐溫度在850~1050℃,出爐溫度在1100℃~1250℃,鑄坯在爐時間10~40min;3)進行軋制:控制終軋溫度在880~940℃;共進行7個道次軋制,軋制第一和第二道次壓下率在50%~70%,軋制第6和第7道次壓下率在5~20%;4)進行層流冷卻:進行分段層流冷卻,前段冷卻速率在50~150℃/s;5)進行卷取,卷取溫度控制在550℃~650℃;6)自然冷卻至室溫;7)進行精整。優(yōu)選地:前段冷卻速率在70~120℃/s。優(yōu)選地:卷取溫度在580℃~630℃。本發(fā)明中各組分及主要工藝的機理及作用C:碳在鋼中主要起固溶強化作用,并與鋼中的Ti形成TiC細小顆粒,起到固溶強化和析出強化的作用,有效提高鋼材的強度和耐疲勞性能。碳含量低于0.03%時,析出TiC的量較少,強化作用不明顯,碳含量高于0.05%時,鋼中鐵素體含量減少,而珠光體增加,降低鋼材的塑性和延伸凸緣性,另外碳含量過高也會影響鋼材的焊接性能,因此鋼中的C含量選擇為0.030%~0.05%。Mn:Mn在鋼中起固溶強化作用,含量過低,強化作用太小,因此最低Mn含量為0.20%,Mn含量過高容易在板帶厚度中心形成偏析,降低產(chǎn)品延伸凸緣性,因此最高Mn含量為0.60%。Si:Si在鋼中起固溶強化作用,且有利于提高鋼材的韌性,Si含量過低,韌性提高效果不明顯,因此最低Si含量為0.005%,但Si含量過高,容易造成表面缺陷,因此最高Si含量為0.20%。P:P為鋼中的雜質(zhì)元素,易于在晶界偏聚,影響產(chǎn)品的韌性,因此其含量越低越好。根據(jù)實際控制水平,應控制在0.015%以下,優(yōu)選地控制在0.010%以下。S:S為鋼中的雜質(zhì)元素,易在晶界產(chǎn)生偏聚,且與鋼中的Fe形成低熔點的FeS,降低鋼材的韌性,煉鋼時應充分去除,應控制在0.005%,優(yōu)選地控制在0.002%以下。N:N為鋼中的雜質(zhì)元素,降低鋼材的韌性,容易和鋼中Al、Ti形成AlN和TiN,含量過高,易形成粗大的AlN和TiN,因此盡量降低其含量,應控制在0.006%以下,優(yōu)選地控制在0.003%以下。Al:Al在鋼中起到固溶強化作用,且Al在煉鋼過程中起到脫氧的作用,因此鋼中Al的最低含量為0.030%,但Al含量過高容易與鋼中的N形成粗大的AlN顆粒,造成鋼材的韌性降低,因此Al最高含量為0.080%。Ti:Ti在鋼中起到固溶強化作用,Ti與鋼中的C在鐵素體基體上形成納米TiC,提高鐵素體基體的強度和抗疲勞性。Ti還可以與鋼中的N形成TiN,組織鋼材加熱時的晶粒長大。因此Ti的最低含量為0.05%。但Ti含量過高容易形成粗大的TiC顆粒,和粗大的TiN,從而降低鋼材的韌性,且Ti含量過高增加成本。優(yōu)選地Ti含量為0.05~0.093%。B:B在鋼中起到固溶強化作用,提高鋼材的強度,且B可起到阻止TiC長大的作用,因此B的最小含量為0.0005%,但B含量過高會降低鐵素體的韌性,因此最高含量為0.0020%。優(yōu)選地0.0005~0.00096%在本發(fā)明中,之所以控制第一和第二道次各自的壓下率在50~70%,是由于高溫段采取大壓下軋制有利于細化原始鑄坯組織,并使鑄坯組織均勻化。控制第6和第7道次各自軋制壓下率在5~20%,是由于壓下率太小不利于組織的細化,而壓下率高于20%,則不利于薄規(guī)格板形的控制。在進行層流冷卻中,之所以控制前段冷卻速率在50~150℃/s,是由于前段冷卻速度較大時有利于得到細小的鐵素體組織,抑制粗大TiC顆粒的析出,促進納米級細小TiC的析出,提高鋼材的強度和塑性,冷卻速度大于150℃/s時,鋼中容易出現(xiàn)貝氏體和馬氏體組織,降低鋼材的塑性。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具有良好延伸凸緣性能的580MPa級薄規(guī)格熱軋帶鋼及其制造方法,采用低C含量0.030~0.055%、通過控軋控冷工藝,保證鋼材的組織為95%以上的鐵素體組織,提高鋼材的塑性和韌性。為了提高鋼材的強度采用適量的廉價Ti微合金,通過控制軋制層流冷卻工藝參數(shù),在鐵素體中析出細小的TiC提高基體的強度,為保證鋼材中析出細小納米TiC顆粒,在鋼中添加了適量的B;為了進一步提高鋼材的韌性,適當添加對韌性有利的合金元素Si,并減少易于中心偏析且對韌性不利影響的Mn元素。本發(fā)明能以薄代厚,以熱代冷,進一步降低汽車用鋼材的制造成本。采用本方法生產(chǎn)的熱軋帶鋼延伸凸緣性能良好,擴孔率達到90%以上,可滿足成型復雜的汽車零部件的生產(chǎn),且本發(fā)明利用現(xiàn)有設(shè)備,無需采用超快冷等設(shè)備。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對本發(fā)明予以詳細描述:表1為本發(fā)明各實施例及對比例的取值列表;表2為本發(fā)明各實施例及對比例的主要工藝參數(shù)列表;表3為本發(fā)明各實施例及對比例性能檢測情況列表。本發(fā)明各實施例采用CSP線按照以下步驟生產(chǎn):1)冶煉并連鑄成坯,其中:控制澆鋼溫度在1530~1565℃;2)對鑄坯加熱:控制鑄坯入爐溫度在850~1050℃,出爐溫度在1100℃~1250℃,鑄坯在爐時間10~40min;3)進行軋制:控制終軋溫度在880~940℃;共進行7個道次軋制,軋制第一和第二道次壓下率在50%~70%,軋制第6和第7道次壓下率在5~20%;4)進行層流冷卻:進行分段層流冷卻,前段冷卻速率在50~150℃/s;5)進行卷取,卷取溫度控制在550℃~650℃;6)自然冷卻至室溫;7)進行精整。表1本發(fā)明實施例與比較例的化學成分列表(wt%)表2本發(fā)明各實施例及對比例工藝主要參數(shù)控制列表(一)表2本發(fā)明各實施例及對比例的主要工藝參數(shù)列表(二)表3為本發(fā)明各實施例及對比例性能檢測情況列表從表3可以看出,本發(fā)明的鐵素體組織在95%以上,抗拉強度在580MPa以上,延伸率在25%以上,擴孔率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