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鏜床,屬于鏜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鏜床主要是用鏜刀在工件上鏜孔的機床。通常情況下,鏜刀旋轉為主運動,鏜刀或工件的移動為進給運動。鏜床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要高于鉆床。鏜床是大型箱體零件加工的主要設備。
目前,現(xiàn)有鏜床的伸出軸都比較短,只能加工一些長度比較短的設備,雖然可以通過直接購買伸出軸長的鏜床,但是費用比較高。另一種方式是在原有設備的基礎上換一個比較長的伸出軸,但是采用該種方法伸出軸容易晃動,影響最終的效果。
而且,現(xiàn)有鏜床對工件進行加工時只能一次加工一個工件,當需要加工另一個工件時,需要重新放置,比較麻煩。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鏜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
一種鏜床,包括鏜床本體,所述鏜床本體上設置有鏜桿支座,在所述鏜桿支座上垂直設置有鏜刀加長桿,所述鏜刀加長桿的另一端連接有加長桿后支座,所述加長桿后支座垂直固定于地面上,所述鏜刀加長桿上設置有多個可左右調動的鏜刀。
所述加長桿后支座的一側設置有加長桿定位裝置,所述加長桿定位裝置包括支柱,所述支柱的頂端設置有加長桿固定槽,所述支柱由內管和外管組成,所述外管的側壁上從上至下設置有一排固定孔,所述內管側壁上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一排卡件,所述內管上的卡件與所述外管上的固定孔相對應。
所述鏜刀加長桿的下部對應設置有第一工件平臺及第二工件平臺,所述第一工件平臺與所述第二工件平臺為平行設置,所述第一工件平臺與所述第二工件平臺底部設置在同一個平臺軌道上,所述第一工件平臺與第二工件平臺分別與所述平臺軌道可滑動地配合。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工件平臺與第一工件平臺的結構相同,所述第一工件平臺包括長方形工件放置臺和固定底板,所述工件放置臺的底部四個角分別設置有導向柱,所述導向柱的底端設置有導向套,所述工件放置臺的底部中間位置設置有絲桿升降裝置,所述導向套和所述絲桿升降裝置分別設置在所述固定底板上,所述固定底板的底部設置有滑輪。
優(yōu)選地,所述絲桿升降裝置包括上套管和下套管,所述上套管與所述下套管之間通過絲桿螺母固定,所述上套管固定于所述工件放置臺底部的中間位置,所述下套管的內部設置有絲桿,所述絲桿的底部連接有傳動裝置,所述傳動裝置設置于所述下套管的外部,所述傳動裝置的下端連接有升降驅動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增設了加長桿定位裝置,加長桿定位裝置通過內管和外管上設置的卡件和固定孔,可根據(jù)工件的大小以及工件需要加工的位置調節(jié)不同的高度,從而增加工件加工的精確度。
2、本實用新型采用兩個工件平臺交替作業(yè)的加工方式,縮短了重新放置工件的時間,大大提高了工件加工的工作效率,同時節(jié)省了人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側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工件平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鏜床本體,2、鏜刀加長桿,3、加長桿后支座,4、鏜刀,5、加長桿定位裝置,6、被加工的工件,7、固定孔,8、第一工件平臺,9、平臺軌道,10、第二工件平臺,11、工件放置臺,12、導向柱,13、上套管,14、導向套,15、固定底板,16、滑輪,17、下套管,18、絲桿螺母,19、絲桿,20、傳動裝置,21、升降驅動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圖2所示,一種鏜床,包括鏜床本體1,鏜床本體1上設置有鏜桿支座,在鏜桿支座上垂直設置有鏜刀加長桿2,鏜刀加長桿2的另一端連接有加長桿后支座3,加長桿后支座3垂直固定于地面上,鏜刀加長桿2上設置有多個可左右調動的鏜刀4。
通過設置鏜刀加長桿2可以增加鏜刀4的數(shù)量,使得一次可以加工的工件數(shù)量增加,提高加工效率,鏜刀4可以在鏜刀加長桿2上左右調動,方便對準工件需要加工的位置。
加長桿后支座3的一側設置有加長桿定位裝置5,加長桿定位裝置5包括支柱,支柱的頂端設置有加長桿固定槽,支柱由內管和外管組成,外管的側壁上從上至下設置有一排固定孔7,內管側壁上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一排卡件,內管上的卡件與外管上的固定孔7相對應。
加長桿定位裝置5通過內管和外管上設置的卡件和固定孔7,可根據(jù)工件的大小以及工件需要加工的位置調節(jié)不同的高度,從而增加工件加工的精確度。
鏜刀加長桿2的下部對應設置有第一工件平臺8及第二工件平臺10,第一工件平臺8與第二工件平臺10為平行設置,第一工件平臺8與第二工件平臺10底部設置在同一個平臺軌道9上,第一工件平臺8與第二工件平臺9分別與平臺軌道9可滑動地配合。通過設置兩個工件平臺可以使工件平臺交替進行工作,提高加工效率。
如圖3所示,第二工件平臺10與第一工件平臺8的結構相同,第一工件平臺8包括長方形工件放置臺11和固定底板15,工件放置臺11的底部四個角分別設置有導向柱12,導向柱12的底端設置有導向套14,工件放置臺11的底部中間位置設置有絲桿升降裝置,導向套14和絲桿升降裝置分別設置在固定底板15上,固定底板15的底部設置有滑輪16。
絲桿升降裝置包括上套管13和下套管17,上套管13與下套管17之間通過絲桿螺母18固定,上套管13固定于工件放置臺11底部的中間位置,下套管17的內部設置有絲桿19,絲桿19的底部連接有傳動裝置20,傳動裝置20設置于下套管17的外部,傳動裝置20的下端連接有升降驅動裝置21。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