銑削刀片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銑削刀片,其包括上側(1)、下側(2)和在兩者間延伸的余隙面(3)。在所述銑削刀片中,包括至少一個切削刃(5),所述切削刃(5)包括朝著端刃(7)會聚的兩個主刃(6)。在位于切削刃線的兩側上的兩個磨削部分表面之間形成所述切削刃(5),即,一方面是主余隙表面(8),該主余隙表面(8)被包括在所述余隙面(3)中并與下部、輔助余隙表面(9)異面,且另一方面是外周切屑表面(10),該外周切屑表面(10)被包括在所述上側中且位于比內部棱面(12)高的水平高度上,且所述外周切屑表面(10)比所述主余隙表面(8)窄,并且具有至少0.3mm的寬度。所述銑削刀片可有利地在用于齒輪滾銑的銑削刀具中使用。
【專利說明】銑削刀片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ー種類型的銑削刀片,其包括上側、下側和在兩者之間延伸的余隙面,并包括切削刃,該切削刃沿切削刃線延伸并且形成在上側和余隙面之間的過渡區(qū)域中,并且該切削刃包括朝著端刃會聚并在端刃相遇的兩個主刃,該銑削刀片具有正的切削幾何外形,使得余隙面和上側的法線之間的角度是銳角。
【背景技術】
[0002]本發(fā)明源于與銑削刀片關聯(lián),更準確地為與在用于所謂的滾銑或齒輪滾銑的刀具中包括的可替換銑削刀片關聯(lián)的問題。齒輪滾銑是相對較新的銑削方法,能夠通過其而在具有旋轉對稱形狀的金屬エ件的包絡面中銑出狹槽,最終目的是形成突脊部,例如呈嵌齒、花鍵桿等形式的突脊部,其通常平行于旋轉表面的中心軸線延伸。簡而言之,該特殊銑削方法意思是,將エ件設置在處于中等旋轉速度的旋轉中,同時給予高速旋轉的銑削刀具低速、軸向進給運動,該刀具配備有銑削刀片,所述銑削刀片關于刀具的旋轉軸線定位成螺旋形狀(screw formations),在此過程中,各統(tǒng)削刀片首先進入エ件,同時移除相對小的切屑,和然后離開(“滾離”)エ件。隨后,當エ件已經(jīng)旋轉一圈時,已經(jīng)被向前軸向進給ー個短距離的銑削刀片將再次進入新形成的狹槽,并從該エ件移除更多材料。重復該步驟,直到這ー凹進的狹槽已經(jīng)獲得期望深度。與傳統(tǒng)的銑齒相比,齒輪滾銑提供下列優(yōu)點,即能夠更快和更成本有效地執(zhí)行加工。
[0003]用于齒輪滾銑的現(xiàn)代銑削刀片為所謂的全牙型(full profile)刀片,即這樣的銑削刀片,在同一次進刀中,在接合時刻,其沿兩個會聚的主刃且沿著端部刃或端刃移除切屑。
[0004]在所有形式的金屬坯料的切割或切屑移除加エ中,切削刀片的切削刃的設計都對刀具的性能有重大意義,首先是關于所制造組件的尺寸精確度和表面光潔度。在這方面,滾刀也不例外。相反,對エ件的相鄰突脊部之間的狹槽進行定界,例如兩個相鄰嵌齒之間的齒隙的齒側面表面的尺寸精確度對組件的性能有重大意義。在許多情況下,如果產(chǎn)生的齒側面表面已經(jīng)在銑削期間獲得良好的尺寸精確度和表面光潔度,就不需要拋光。然而,如果被銑削組件的關鍵表面最初已經(jīng)具有良好的尺寸精確度,那么即使在個別情況下將要求拋光,也因此降低浪費的時間和成本。
[0005]就此而言,應指出,銑削刀具的基體通常由鋼制造,而可替換銑削刀片由比鋼更硬和更耐磨損的材料制造,例如硬質合金等等。這通常在彼此分離的設備中進行。當銑削刀片由硬質合金制造時,制造結果可能是每個銑削刀片都不同。尤其是,切削刃的微觀幾何外形可能變化。出于該原因,首先關于切削刃線的準確空間位置方面,直接壓制的銑削刀片,即未經(jīng)磨削的銑削刀片已經(jīng)結合壓制和燒結獲得它們的最終形狀,在上下文中,這是普通的尺寸精確度。有時,對切削刃的尺寸精確性要求極度嚴格,并且可能約0.0lmm或更小。
[0006]與其它可替換銑削刀片ー樣,銑削刀片具有有限的使用壽命(通常在5-10分鐘),因此大批量地大量生產(chǎn)該銑削刀片。由于使用壽命有限,所以需要頻換替換刀片,以獲得良好的制造精確性。這意味著銑削刀片的成本對于用戶和他/她控制生產(chǎn)成本的可能性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在高性能銑削刀片的總成本中,磨削的成本為相當大的部分。
[0007]現(xiàn)有技術
[0008]通過US5593254已知開頭提及和g在用于齒輪滾銑的銑削刀片類型。在該情況下,銑削刀片的上側整體具有平面表面的形狀,其用作切屑表面。此外,余隙面從上側一路延伸至下側的相同平面,其g在鄰接刀具中所包括的齒的平面支撐表面。如果將需要磨削所述銑削刀片,以提供良好的切削刃的尺寸精確度,則整個磨削區(qū)域,即整個上側和與切削刃相鄰的整個余隙面都將變得如此之大,以致銑削刀片的總的制造成本的磨削成本部分變得不成比例地大。
[0009]所討論的已知類型銑削刀片的另ー缺點在于磨削技術特性,其取決于在端面磨削和外周磨削之間存在差異。傳統(tǒng)上,通過被保持壓靠于討論中的磨削表面的旋轉磨削輪或圓柱磨削輪執(zhí)行銑削刀片的上側和也可能其下側的端面磨削。如果將磨削上側和下側兩者,例如以US6007766中公開的方式,則將兩個相反地旋轉的磨削輪保持壓靠于該兩個磨削表面,同時銑削刀片被遮罩松散地保持在適當位置。然而,在完全不同的步驟中執(zhí)行外周余隙表面的磨削,即在外圍的磨削機床中進行,其中在旋轉磨料(例如銷)沿銑削刀片的外周向前刮削的同時,銑削刀片被夾緊在精確限定的位置中。各切削刃的切屑表面和余隙表面的磨削在兩個不同步驟中執(zhí)行的事實意味著,磨削的精確性變得難以檢查和控制,在端面磨削步驟期間,銑削刀片未被保持固定在幾何外形精確限定位置的情況下尤其如此。
【發(fā)明內容】
[0010]本發(fā)明的目標在于消除已知銑削刀片的上述缺點,并且提供一種改進的銑削刀片。本發(fā)明的主要目標在于提供ー種銑削刀片,能夠在微觀幾何外形和切削刃線的空間位置方面以非凡精確性制造該銑削刀片,而不需要不必要地給銑削刀片的總的制造成本造成負擔的必需磨削。進ー步目標在于提供ー種銑削刀片,其特別適合齒輪滾銑,和允許頻繁刀片替換,以便保持所加工組件的良好表面質量和良好尺寸精確度。
[0011]根據(jù)本發(fā)明,通過在位于切削刃線兩側上的兩個磨削部分表面之間形成銑削刀片的切削刃達到該主要目標,即,一方面,是主余隙表面,該主余隙表面被包括在余隙面中且與輔助余隙表面異面,和另ー方面,是外周切屑表面,該外周切屑表面被包括在上側中且位于高于內部棱面(land)的水平高度上,且該外周切屑表面比主余隙表面窄,并且具有至少
0.3mm的寬度。
[0012]通過在一方面切屑表面和另一方面主余隙表面之間形成切削刃,最小化了需要經(jīng)磨削以關于已產(chǎn)生的切削刃線的空間位置方面提供極其高尺寸精確度的表面,其中切屑表面具有有限寬度且因此具有有限磨削面積,主余隙表面的寬度小于在上側和下側之間的余隙表面的延伸。通過該方式,可能實現(xiàn)在一個且相同的設置下,對切屑表面以及主余隙表面進行外周磨削。
[0013]在一個實施例中,主余隙表面的寬度比輔助余隙表面的寬度小。通過該方式,需要磨削的第一上述部分表面的面積被降低至最小。
[0014]在一個實施例中,切屑表面的寬度總計最多為主余隙表面寬度的50%。通過該方式,在主余隙表面變得足夠得寬以使得切削刃堅固并且抵抗主要切削力的同時,最小化了切屑表面的磨削面積。
[0015]在一個實施例中,規(guī)定切屑表面的投影面積最多應為上側的總的投影面積的20%。因此,雖然能夠以非凡尺寸精確度做出切削刃,但是僅需要磨削銑削刀片的上側的ー個較小部分。
[0016]在可行實施例中,切削刃的切屑表面被制成平面。通過該方式,磨削變得簡單,且能夠通過磨削輪的平面的側表面執(zhí)行磨削。
[0017]特別是當切屑表面具有平面表面的形狀時,切屑表面可能完全位于限定銑削刀片的上側的基準面中。
[0018]在一個實施例中,銑削刀片的上側可包括長而窄的凹槽,其在切削刃的兩個主刃的等分線的相同方向上延伸。一方面,當下側被壓在刀具的基體的支撐表面上吋,該凹槽可保持銑削刀片橫向固定,另ー方面,可利用該凹槽,以結合切屑表面和主余隙表面的磨削將銑削刀片夾緊在精確限定位置。
[0019]在一個實施例中,銑削刀片的下側也可包括第二凹槽,其垂直于第一凹槽延伸。在第一凹槽防止纟先削刀片的橫向運動的同時,該第二凹槽阻礙纟先削刀片在垂直于第一凹槽的方向,即在銑削刀片的縱向方向上移動。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在附圖中:
[0021]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銑削刀片的第一實施例的俯視圖,
[0022]圖2是相同切削刀片的仰視圖,
[0023]圖3從銑削刀片下方觀察的平面圖,
[0024]圖4是從同一銑削刀片上方觀察的平面圖,
[0025]圖5是銑削刀片的端面視圖,
[0026]圖6是同一銑削刀片的側視圖,
[0027]圖7是圖4中的VI1-VII橫截面圖,
[0028]圖8是圖4中的VII截面的放大詳細截面圖,
[0029]圖9是圖4中的IX-1X截面的類似詳細截面圖,
[0030]圖10是銑削刀片的可替換實施例的俯視圖,和
[0031]圖11是根據(jù)圖10的銑削刀片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在圖1-9中,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制成的銑削刀片,其包括整體以I指示的上側(也稱為“切屑面”)、整體以2指示的下側,和在兩者之間延伸并且整體以3指示的余隙面。在上側和下側1、2之間,銑削刀片的中心軸線C延伸。中心軸線C位于兩條直的基準線RLl (其為縱軸)和RL2 (其為橫軸)之間的交叉點,該基準線RLl、RL2彼此形成直角。軸線C也形成通孔4的中心軸線,該通孔4 g在接納用于將銑削刀片固定在刀具(未示出)的基體中的螺釘。
[0033]在實例中,銑削刀片可通過包括下列兩個可替換使用的切削刃5而轉位,這兩個切削刃5具有相同的形狀并且相對于中心軸線C具有相同的空間位置。雖然兩個切削刃相同,但是附圖標記5分別補充有后綴a和b,以便在下文說明中應可辨別切削刃。
[0034]每個切削刃整體都為V形,且包括兩個主刃6,在該實例中,該主刃筆直并朝著端部刃或端刃7會聚,其中兩個主刃6相遇并形成單個連續(xù)的切削刃5。在所示實例中,端刃7是圓形的,就此更確切地說,其切削刃線是圓弧線,其直接轉換成主刃6的筆直的切削刃線,該主刃6形成圓弧線的切線。通常,切削刃5形成在上側I和余隙面3之間的過渡區(qū)域中。
[0035]在所示實施例中,銑削刀片具有正的切削幾何外形,就此而言,余隙面的最靠近上側的表面與上側的基準面RPl的法線形成鋭角a。在該實例中,所述余隙角度a為7。。然而,該值可向上以及向下變化,例如在5- 12°的范圍內變化。
[0036]切削刃5在具有有限寬度的兩個磨削部分表面之間形成。ー個所述部分表面是主余隙表面8,其最靠近銑削刀片的上側且與輔助余隙表面9異面,輔助余隙表面9在銑削刀片的主余隙表面和下側2之間延伸。第二部分表面是切屑表面10,其被包括在外周邊界11中,其內部延伸有棱面12,棱面12位于比切屑表面10低的水平高度上。如圖8中所示,主余隙表面8具有寬度W1,其比輔助余隙表面9的寬度W2小相當多。在該實例中,這些寬度測量值被以從銑削刀片的側面觀察的部分表面8、9的投影表面的形式進行測量。在該實例中,輔助余隙表面9的寬度W2近似于Wl的兩倍大。在所示實施例中,兩個部分表面8、9位于彼此平行的表面中,這暗示輔助余隙表面9具有和主余隙表面8相同的余隙角度a。在該情況下,通過將主余隙表面8包含在最靠近銑削刀片上側的邊界狀、突出的材料部中而提供平面分離。
[0037]在進ー步描述該銑削刀片之前,將更詳細地闡明切屑表面和加固斜面(加固傾斜切面)之間的差異。切屑表面是銑削刀片的這樣的部分表面,相對該部分表面形成被移除的切屑。取決于應用領域,切屑表面的寬度可能變化,但是在所有情況下都至少為0.3_。最通常地,傳統(tǒng)的切屑表面更寬。相反,加固斜面是在適當?shù)那行急砻婧陀嘞侗砻嬷g形成的最窄表面,以沿存在于切屑表面和余隙表面之間的切削刃線13加固切削刃。同樣地,取決于應用領域,加固斜面的寬度可變化。然而,最通常地,加固斜面的寬度被限制在0.05-0.15mm的范圍內,且加固斜面的寬度在例外情況下稍微大ー些,然而都不超過0.25mm。
[0038]被包括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銑削刀片中的切屑表面10比主余隙表面8窄,但是具有至少0.3mm的寬度。通過該關系,一方面,由于主余隙表面8與其中一個切屑表面寬度相比具有充足寬度,保證了切削刃抵抗在切屑表面10的方向上撞擊銑削刀片的主要切削力,并且另ー方面,保證最小化了需要在切屑面,即切屑表面10上磨削的表面的磨削面積。然而,通過具有最小寬度0.3mm的切屑表面10,保證了能夠以結合中等切削深度的可靠方式相對切屑表面10形成切屑,該切削深度即與齒輪滾銑有夫。然而,取決于應用,假設W3不超過W1,則寬度測量值W3可從0.3mm増大。即,如果出于允許每齒更大進給和因此更大切屑厚度的目的提高W3,切削カ也將増大,且因此Wl也需要増大,以產(chǎn)生充分堅固的切削刃。
[0039]在該實例中,切屑表面10的寬度W3約為主余隙表面8寬度Wl的25%。該關系本身可變,但是應在20-60%的區(qū)間內。
[0040]實踐中,基準面RPl (=切屑表面10的水平高度)和棱面12之間的水平高度差異ND (參見圖8)可以較小,例如在0.02-0.1Omm的范圍內。本質在于,該水平高度差異保證了,設置用于磨削切屑表面10的磨削輪不接觸(clear)棱面12。[0041]在圖1-9中所示的實施例中,銑削刀片具有菱形基本形狀,各切削刃5的兩個主刃6從端刃7 —路延伸至基準線RL2,在該處兩個主刃6轉換成直徑相対的切削刃的相應主刃。兩個主刃6關于基準線RLl對稱定位,這暗示在該實施例中,RLl形成切削刃的會聚角^的等分線。在該實例中,P等于40° ((6/2=20° )。
[0042]在該情況下,銑削刀片(參見圖2和3)的下側2形成有連接表面,其中包括兩對凹槽或凹型槽,即一方面為兩個縱向凹槽14a、14b,所述兩個縱向凹槽14a、14b從端刃7朝著辛先削刀片的中心軸線延伸,和另一方面為兩個橫向凹槽15a、15b,所述兩個橫向凹槽15a、15b垂直于凹槽14a、14b延伸。當在刀具的附屬的基體中,將切削刃5a向前轉位到可操作狀態(tài)時,凹槽14a和15a與兩個突脊部協(xié)作,所述兩個突脊部在刀具的基體的刀座中形成,且與凹槽14a和15a類似地彼此垂直定位。在該情況下,圍繞凹槽和位于下側基準面RP2中的平面表面16將不坐靠在刀座中的任何相應支撐表面上。相反,銑削刀片將通過凹槽14a、15a中的兩個V形布置的側表面沿突脊部鄰接類似的側表面。
[0043]如上文指出的,各切屑表面10的寬度可在0.3mm至最大值的區(qū)間中變化。應選擇該最大值,以便在該情況下連續(xù)的外周切屑表面獲得如下投影面積,該投影面積小于上側的投影面積的20%。
[0044]也應注意,在該情況下,切屑表面10為平面的,且其整體位于限定銑削刀片的上側的基準面RPl中。出于完整的目的,也應提及,位于切屑表面內部的棱面12不進行磨削,即具有硬質合金在壓制和燒結后獲得的表面結構。應不言自明地,輔助余隙表面9也不進行磨削。
[0045]現(xiàn)在參考圖10和11,其示出可替換銑削刀片,其中僅包括ー個切削刃5,與上述切削刃相同,該切削刃具有V形輪廓形狀。因而,該切削刃包括兩個主刃6,其朝著端切削刃或端部切削刃7會聚。然而,在該情況下,端刃7不是弓形而是筆直的,且經(jīng)由所謂的半徑過渡區(qū)域17,端刃7轉換為筆直的主刃6。另外,端刃7具有充足長度,該長度在相鄰的嵌齒之間產(chǎn)生比較寬的齒隙底部。 由于該端刃7的形狀,該銑削刀片特別適合對漸開線齒之間的齒隙進行齒輪滾統(tǒng)。
[0046]通過與上文相同的方式,切削刃5形成在主余隙表面8和包括在外周邊界11中的切屑表面10之間。僅余隙面連接至切削刃的部分包括輔助余隙表面9,其與主余隙面異面。然而,沿銑削刀片的后部的余隙面以不重要的表面18示出。
[0047]在該情況下,g在通過不同于螺釘?shù)牧愆`緊固裝置固定銑削刀片,優(yōu)選地通過在銑削刀片中不需要任何孔的夾具或另ー緊固裝置固定銑削刀片。此外,銑削刀片的下側2由平面表面組成,其中埋頭鉆出長而窄的凹槽19。所述凹槽19在與切削刃5的兩個主刃6之間的等分線相同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銑削刀片的前端和后端之間延伸。凹槽的目的是,當該平面下側被壓靠在已經(jīng)形成有起引導作用的、長而窄的突脊部(未示出)的同樣平面的支撐表面上時,保持銑削刀片固定。也可利用該凹槽,以與切屑表面10和主余隙表面8的磨削結合,將銑削刀片夾緊在精確限定的位置中。
[0048]以幾個步驟執(zhí)行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銑削刀片的制造,其第一步驟包括,壓制和燒結硬質合金形成粉末物質,同時形成具有在附圖中所示的大致幾何外形的切削體。在第二步驟中,接著磨削各切削刃。這通過所謂的外周磨削實現(xiàn),其中在銑削刀片被保持固定在保持器中的同時,使磨料,例如磨削輪沿切削刃的外周行迸。因為通過外周磨削不僅能夠磨削主余隙表面,而且也磨削切屑表面(與整個平面上側的表面磨削不同),所以能夠在ー個和相同設置下實現(xiàn)兩個磨削操作,即不需要在不同工作站之間移動銑削刀片。這意味著,磨削操作的控制將異常良好。更確切地,可這樣執(zhí)行磨削,即能夠以大約0.0Olmm的公差確定切削刃線相對于中心軸線的空間位置。這確保了在エ件中由銑削刀片產(chǎn)生的表面,例如嵌齒的齒側面已經(jīng)結合銑削獲得了異常良好的尺寸精確度。
[0049]在可能的第三步驟中,為了加強各切削刃并提高其可操作使用壽命,該銑削刀片可使用微觀薄保護層進行表面涂覆。
[0050]除了允許在ー個和相同設置下以確保的尺寸精確度外周磨削外,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還在于,能夠快速和容易地執(zhí)行磨削,并且使需要在具有提供期望切削刃的最小面積的表面上刮削的磨料的磨損最小。
[0051]除了齒輪滾銑之外,ー種通常發(fā)生的銑削方法是開槽(slit cutting)。在該情況下,使用可旋轉的圓形盤,其外周配備有多個切線方向間隔隔開的銑削刀片。在特定應用中,例如當在エ件中形成長而深的狹槽時,開槽產(chǎn)生特別高效的加工。由于一方面,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銑削刀片被三邊切削,即包括具有三個同時起作用的部分刃的切削刃,即端刃和兩個主刃,并且另一方面,能夠以高尺寸精確度制造該銑削刀片,所以該銑削刀片非常適合在槽銑刀中使用。
[0052]本發(fā)明的可行變型
[0053]本發(fā)明不僅限于上文所述和附圖中示出的實施例。因而,除了嚴格應用于分別有意用于齒輪滾銑和開槽的銑削刀片外,本發(fā)明也可應用于其它銑削刀片。關于各切削刃的磨削的切屑表面,應指出,該切屑表面不必需為平面的,而是可以橫截面可稍微成弓形,例如成下凹弓形。切屑表面也不需要通過其位于ー個和相同平面中的外部邊界線和內部邊界線定位。因而,切屑表面可關于銑削刀片的上側基準面傾斜,更確切地是通過與示例性的切削刃的角度相比増加的切削刃角度(切屑表面和主余隙表面之間的角度)而傾斜。換句話說,切屑表面可這樣定位,即其內部邊界線處于高于外部切削刃線的水平高度上。在示例性實施例中,切屑表面以及主余隙表面沿其全部延伸具有均勻寬度。該特征也不是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任何必要條件。因而,可能在從端刃向后的方向降低主余隙表面的寬度。此外,主刃中的一個主刃的切屑表面可比沿其它主刃的切屑表面寬。各主刃也不需要具有筆直形狀,而是可具有稍微弧形形狀。此外,兩個主刃不需要關于基準線RLl對稱布置。因而,主刃中的ー個主刃關于所述基準線的角度可能與基準線和其它主刃之間的角度不同,例如目的是提供具有不同齒側面角度的嵌齒側面。也應提及,根據(jù)圖1-9的可轉位銑削刀片不需要具有菱形基本形狀。因而,與端刃一起形成V形切削刃的較短主刃可被連接至銑削刀片的中間段,其側表面彼此平行延伸。此外,可通過不同于在邊界狀凸出部分上定位主余隙表面的另一方式,提供主余隙表面和輔助余隙表面之間的平面高度差異。因而,銑削刀片可形成為使得主余隙表面通過下部邊界線轉換為輔助余隙表面,其余隙角度大于主余隙表面的余隙角度。以類似方式,切屑表面可通過內部邊界線轉換為棱面,該棱面相對于切屑表面傾斜。因而,本質在于,在不接觸相鄰的、未經(jīng)磨削的表面(分別是輔助余隙表面和棱面)的情況下,磨料能夠在討論中的磨削表面上刮削。除了設計者的自由度之外,切屑表面可被外周磨削而非表面磨削的事實還使得,在銑削刀片的中心孔附近形成環(huán)狀加固部,該環(huán)狀加固部能夠允許其突出于其中定位有切屑表面的平面上方。將主余隙表面和輔助余隙表面的平面彼此分離的進ー步替代方式是,一方面在附圖中已經(jīng)示例的類型的凸出部分上形成主余隙表面,和另一方面賦予下部、輔助余隙表面以比主余隙表面的余隙角度小的余隙角度。如圖1-9中所示例的,在銑削刀片的端刃為圓形的情況下,其形狀可被改變?yōu)槭沟谜椅挥谥行牡男鼻斜砻嫘纬稍谥饔嘞侗砻娴耐构吻安恐?例如,被磨削到其中)。通過該方式,獲得中心的、極其短的部分刃(例如,在0.05-0.50mm范圍內),如果將斜切表面做成平面,則該部分刃可為筆直的,或者如果將斜切表面做成弓形,則該部分刃可為弓形的(凹入或凸起)。在結合銑削嵌齒的特定應用中,期望這樣的小型前部切削刃。
【權利要求】
1.ー種銑削刀片,包括上側(I)、下側(2)和在兩者間延伸的余隙面(3),且包括切削刃(5),所述切削刃(5)沿切削刃線(13)延伸并且形成在所述上側和所述余隙面之間的過渡區(qū)域中,并且所述切削刃包括朝著端刃(7)會聚并在所述端刃(7)相遇的兩個主刃(6),所述銑削刀片具有正的切削幾何外形,以便在所述余隙面和所述上側法線之間的余隙角度(a )為銳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刃(5)形成在位于所述切削刃線(13)的兩側上的兩個磨削部分表面之間,即,一方面是主余隙表面(8),所述主余隙表面(8)被包括在所述余隙面(3)中且與輔助余隙表面(9)異面,并且另一方面是外周切屑表面(10),所述外周切屑表面(10)被包括在所述上側(I)中且位于比內部棱面(12)高的水平高度上,并且所述外周切屑表面(10)比所述主余隙表面(8)窄并且具有至少0.3mm的寬度(W3)。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銑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余隙表面(8)的寬度(Wl)比所述輔助余隙表面(9)的寬度(W2)小。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銑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屑表面(10)的所述寬度(W3)最多為所述主余隙表面(8)寬度(Wl)的50%。
4.根據(jù)上述權利要求任一項所述的銑削刀片, 其特征在干,所述切屑表面(10)具有投影面積,所述投影面積最多為所述上側(I)的整個投影面積的20%。
5.根據(jù)上述權利要求任一項所述的銑削刀片, 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屑表面(10)為平面。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銑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屑表面(10)整體位于限定所述銑削刀片的所述上側的基準面(RPl)中。
7.根據(jù)上述權利要求任一項所述的銑削刀片, 其特征在于,所述銑削刀片的所述上側(2)包括長而窄的凹槽(14、19),所述凹槽在與處在所述切削刃的所述兩個主刃(6)之間的縱軸(RLl)相同的方向上延伸。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銑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縱軸(RLl)是所述切削刃的所述兩個主刃(6)之間的等分線(RLl)。
9.根據(jù)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銑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銑削刀片的所述下側(2)還包括第二凹槽(5),所述第二凹槽(15)平行于所述第一凹槽(14)延伸。
【文檔編號】B23C5/20GK103521824SQ201310282281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5日
【發(fā)明者】古斯塔夫·萬德爾巴克, 于爾根·揚森 申請人:山特維克知識產(chǎn)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