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棒材供給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將棒材輸送到棒材加工機的棒材供給裝置。
背景技術(shù):
為了自動地將棒材輸送到棒材加工機,使用棒材供給機。棒材加工機具有沿著棒材的輸送軸線筆直延伸的主軸,主軸前端設(shè)有保持棒材用的彈簧夾頭。主軸高速回轉(zhuǎn),使得彈簧夾頭所保持的棒材高速回轉(zhuǎn)。在進行高精度加工時,為了防止棒材振動,在棒材加工機的主軸中設(shè)有和主軸一起高速回轉(zhuǎn)的內(nèi)管、或不和主軸一起回轉(zhuǎn)的稱作固定管的管部件。該管部件在整個主軸范圍延伸設(shè)置,內(nèi)部形成棒材通過的管狀通路。為了保持棒材在棒材加工中不振動,管狀通路的內(nèi)徑實際上和棒材外徑相同。
棒材供給機,具有沿著棒材的供給軸線筆直延伸的導(dǎo)軌和在導(dǎo)軌中前后移動的棒材推進部件。棒材推進部件的作用是第一,將棒材往前方推;第二,在前端呈設(shè)有指狀夾頭的形式時,夾住棒材的后端部,防止在加工中因棒材高速回轉(zhuǎn)使棒材后端部振動而引起振動的問題。
為了夾住棒材后端部,指狀夾頭的外徑必然要比棒材的外徑大,即,具有比主軸的管狀通路的內(nèi)徑大的外徑。因此,在棒材推進部件具有指狀夾頭的形式時,不能進入管狀通路內(nèi),故不能進一步將棒材往前方送直至最后,因此,不得不在主軸的后方位置結(jié)束棒材加工。這種場合,棒材剩下的長度還相當(dāng)長,盡管可進一步進行加工,但剩下的材料必須廢棄。
在棒材推進部件前端沒有指狀夾頭的形式時,由于可插入主軸的管狀通路中,所以可將棒材向前方推至最后,故可用一根棒材作出可以加工的最多零件。但是,具有這種形式的棒材推進部件的棒材供給機,不適合于長棒材的供給。在長棒材的場合,在加工中,棒材的后端部成為向主軸的管狀通路的后方突出的狀態(tài)。由于沒有用推進部件保持棒材的后端部,故在棒材加工中,棒材高速回轉(zhuǎn)時棒材的后端部便振動,不僅不能進行高精度加工,而且成為產(chǎn)生振動和噪聲的原因。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棒材供給機,這種棒材供給機在可進行高精度加工的狀態(tài)下,可將長棒材一直輸送至最后,可用一根棒材作出可以加工的最多零件,而且,沒有振動和噪聲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所述目的,可通過下述棒材供給機實現(xiàn)。該棒材供給機用棒材推進部件在推進、棒材的同時把棒材輸送到與其輸送軸線在同一軸上筆直延伸的棒材加工機的管狀通路中。所述棒材推進部件具有第一階段推進部件和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其中第一階段推進部件當(dāng)所述棒材的后端部位于所述棒材加工機的所述管狀通路后方時,用于推進所述棒材;第二階段推進部件,當(dāng)所述棒材的后端部位于所述管狀通路中部時,用于推進所述棒材。所述第一階段推進部件具有接受、保持所述棒材的后端部的保持部,另外,所述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具有比所述棒材加工機的所述管狀通路的內(nèi)徑小的外徑,而且,在和所述輸送到軸線同一軸上延伸。所述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在所述管狀通路中推進所述棒材時,可從所述第一階段推進部件的所述保持部中沿著所述輸送軸線突出設(shè)置。
本發(fā)明的棒材供給機如下所述動作。
棒材后端部位于棒材加工機的管狀通路后方時,通過第一階段推進部件,用保持部保持住棒材的后端部,并將棒材向前方推進。棒材后端部位于管狀通路中部時,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從第一階段推進部件的保持部的中部沿著輸送軸線突出,將棒材推進并輸送到管狀通路中。
根據(jù)本發(fā)明,棒材后端部向主軸的管狀通路后方突出時,用保持部保持,同時將棒材向前方推進,故可防止棒材后端部振動。另外,即使將管狀通路的內(nèi)徑設(shè)得比保持部的外徑小,以使棒材不振動,在棒材的后端部位于管狀通路中時,由于用可進入管狀通路中的第二階段推進部件推進,也可以將棒材一直推進到最后,可用1根棒材加工最多零件。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所述保持部的后方設(shè)有回轉(zhuǎn)自如地支承著所述保持部的保持部主體部分。在該保持部主體部分上,在和輸送軸線的同一軸上形成有第一貫通孔,所述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實質(zhì)上緊密地收放在所述第一貫通孔中。另外,在所述管狀通路的后方附近,具有第一制動器和第二制動器,其中,第一制動器由于將第二階段推進部件插入所述管狀通路中,故阻止所述第一階段推進部件進一步前進,只允許所述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前進;第二制動器在棒材輸送完畢后,所述棒材推進部件后退時,由于將所述第二階段推進部件收放在所述第一階段推進部件中,故阻止所述第一階段推進部件后退,只使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后退。
在本實施方式,具有設(shè)在所述后方主體部分上的,用于將所述第一階段推進部件和所述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可卡脫地連接起來的連接裝置,該連接裝置具有通過施力機構(gòu)對所述第一階段推進部件在橫穿方向上施力而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第一階段推進部件在橫向上延伸,且具有與所述突出部卡合的卡合面。另外,與所述突出部相向的所述延長部的相向面沿著輸送軸線形成,所述突出部從所述突出位置移動到保存位置,所述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對第一階段推進部件進行相對移動時,所述突出部通過所述施力機構(gòu)對所述相向面施力并在所述相向面上滑動。
本發(fā)明的所述目的,是通過一種棒材供給機的控制方法實現(xiàn),這種棒材供給機具有棒材推進部件,用于沿著在和棒材的輸送軸線同一軸上筆直延伸的導(dǎo)軌推進棒材,將其達到棒材加工機的管狀通路中,所述棒材推進部件,具有第一階段推進部件和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其中,第一階段推進部件具有用于接受和保持所述棒材后端部的保持部,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具有比所述棒材加工機的管狀通路的內(nèi)徑小的外徑,而且可從所述第一階段推進部件的所述保持部的中部沿著所述輸送軸線突出設(shè)置。在導(dǎo)軌中將新的棒材向位于初始位置的所述棒材推進部件的前方投入。在使所述棒材推進部件前進,將棒材后端部收放到所述保持部中,并使其前進而將棒材前端部送入所述管狀通路中,當(dāng)所述棒材推進部件的所述第一階段推進部件的所述保持部到達所述管狀通路的后方附近位置時,僅使所述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前進,在所述管狀通路內(nèi)推動棒材使其前進,棒材向前方的輸送完畢后,使所述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后退,并收放在所述第一階段推進部件內(nèi),并使所述棒材推進部件位于所述初始位置。
圖1是本發(fā)明的棒材供給機和棒材加工機的側(cè)視圖;圖2是棒材推進部件的俯視圖;圖3是沿圖2的III-III線的連接裝置的橫剖面圖;圖4是表示用解除裝置解除了連接裝置狀態(tài)和圖3同樣的圖;圖5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棒材供給機輸送棒材的階段的控制及動作的圖;圖6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棒材供給機輸送棒材完畢后的控制及動作的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棒材供給機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圖1是本實施形式的棒材供給機和棒材加工機的側(cè)視圖。圖2是棒材推進部件的俯視圖。
如圖1所示,棒材供給機2的前方設(shè)有棒材加工機100。棒材加工機100可以是主軸移動型的,也可以是主軸固定型的,在本實施例中,是主軸移動型的。棒材加工機100,具有與輸送軸線O-O在同一軸上延伸的主軸102,主軸102的前端設(shè)有彈簧夾頭104。在主軸102內(nèi)設(shè)有沿整個長度方向延伸的固定管和內(nèi)管等管部件106。在固定管內(nèi)部形成管狀通路P,其內(nèi)徑實際上和要加工的棒材W的外徑相同。
棒材供給機具有沿著棒材輸送軸線O-O延伸的導(dǎo)軌4,在導(dǎo)軌4的內(nèi)部設(shè)有推動棒材W前進用的棒材推進部件6(見圖2)。在導(dǎo)軌4的前端設(shè)有和輸送軸線O-O在同一軸上延伸的導(dǎo)管部件8,其將棒材W的前端部保持在輸送軸線O-O上,并將棒材導(dǎo)入棒材加工機100的管狀通路P內(nèi)部。
棒材推進部件6,具有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和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該第一階段推進部件當(dāng)棒材W的后端部位于棒材加工機100的管狀通路P的后方時,用于推進棒材W,第二階段推進部件當(dāng)棒材W的后端部位于所述管狀通路中部時,用于推進棒材W。更詳細地說,棒材W,在被導(dǎo)軌4內(nèi)部接受的棒材W的后端部到達所述導(dǎo)管部件8的后方附近位置(本實施形式中,為導(dǎo)軌4的前端部)之前,由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向前方推進,其后,由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0向前方推進。后面,將對此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2所示,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具有用于接受并保持棒材W后端部的保持部14。保持部14,形成和棒材W的輸送軸線O-O在同一軸上延伸的圓筒形狀。保持部14,其內(nèi)側(cè)形成有接受棒材W后端部用的圓筒狀接受部16,由設(shè)在其內(nèi)周面上的聚氨酯制的緩沖部件18保持棒材W的后端部。保持部14,即使夾住棒材W后端部,亦可與棒材W之間設(shè)有微小的間隙。在保持部14的后方,設(shè)有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的保持部主體部分20,其前端連接有保持部14,可圍繞輸送軸線自由回轉(zhuǎn)。保持部主體部分20,形成具有實際上和保持部14相同外徑的圓筒形。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在橫向上偏離輸送軸線O-O的位置上還具有延長部分22,該延長部分從保持部主體部分20,與輸送軸線O-O平行地筆直地向后方延伸。關(guān)于延長部分22的詳細情況,將在后面說明。
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具有比棒材加工機100的管狀通路P的內(nèi)徑小的外徑,并且,和輸送軸線O-O在同一軸上延伸。在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的保持部主體部分20上,形成有和輸送軸線O-O在同一軸上延伸的第一貫通孔24。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穿插在第一貫通孔24中,設(shè)置成可從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的保持部14中沿著輸送軸線O-O出沒。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的前端部,被保持成在第一貫通孔24內(nèi)和輸送軸線O-O在同一軸上的形式,以便在不與這些入口周邊部(后端面)發(fā)生干擾的情況下能插入導(dǎo)管部件8和主軸102的管部件106中。在本實施形式中,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的前端部,實際上緊密地設(shè)在和輸送到軸線O-O在同一軸上延伸的第一貫通孔24內(nèi),故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的前端部和輸送軸線O-O位于同一軸上。在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的前端部,設(shè)有比第一貫通孔24的內(nèi)徑大的作為脫出防止機構(gòu)的擴大部26,因此,可防止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脫離保持部主體部分20。
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的后端部具有后方主體部分28。后方主體部分28,形成沿著輸送軸線O-O在長度方向上延伸的圓筒狀,其前端上固定著第二階段推進部12的后端。在后方主體部分28的上側(cè)固定著葉片部件30。葉片部件30,是整體在橫向上延伸的矩形板狀部件,驅(qū)動裝置32與其相連接。驅(qū)動裝置32,由未圖示的電機和通過電機驅(qū)動回轉(zhuǎn)的鏈輪,以及卷繞在鏈輪上的環(huán)形鏈條34構(gòu)成,環(huán)形鏈條34與葉片部件30連接。
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的延長部分22,一直延伸到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的后方主體部分28為止。在后方主體部分28上,形成有與輸送軸線O-O平行地形成的第二貫通孔36。延伸部分22,被收放在第二貫通孔36中,在允許通過的同時保持著與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的平行關(guān)系。
在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的后方主體部分28上,設(shè)有連接裝置38,其可卡脫地將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和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連接起來。另外,在導(dǎo)軌4上設(shè)有解除連接裝置38用的解除裝置。連接裝置38具有通過施力機構(gòu)向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的延長部分22施力的突出部,該突出部通過解除裝置40從突出位置移動至保存位置,解除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和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的連接。
圖3是表示沿圖2的III-III線的連接裝置的橫剖面圖。圖4是表示用解除裝置解除了連接裝置狀態(tài)和圖3同樣的圖。
參照圖3對連接裝置38作詳細說明。連接裝置38具有擺動部件48和作為施力部件的壓縮彈簧42,其中擺動部件48具有以和輸送軸線O-O平行地延伸的樞軸46為中心進行擺動的所述突出部44,壓縮彈簧42將擺動部件48向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的延長部分22推壓。擺動部件48可在圖3所示的突出位置和通過解除裝置40解除后的,圖4所示的保存位置之間擺動。由圖3所示,在保持部主體部分20及葉片部分30的上部形成有開口部50,在擺動部件48的前端部52的上方一直延伸到開口部50的外方。另外,在擺動部件48上設(shè)有作為突出部44的推壓部,該推壓部在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的延長部分22的后端面(卡合面)的后方向橫向延伸,對延長部分22的后端面進行推壓。
如圖3所示,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的延長部分22,在橫斷面上,與擺動部件48相向的面即平行于輸送軸線O-O的側(cè)面形成平面。于是,如圖4所示,擺動部件48通過解除裝置40移動到保存位置之后,僅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前進時,擺動部件48的突出部44,在通過施力部件對延長部的側(cè)面54施力的狀態(tài)(保持在保存位置的狀態(tài))下,可沿著延長部的側(cè)面54滑動,延長部分22可通過突出部44的側(cè)方。
如圖4所示,解除裝置40由具有可進退的活塞桿56的汽缸57構(gòu)成。通過活塞桿56突出,連接裝置38的擺動部件48的前端部52,即延長到葉片上部的部分便抗拒施力機構(gòu)42的施力而被推壓。在活塞桿56的前端部,為了確實通過活塞桿56對擺動部件48進行推壓而安裝板部件55,該板部件具有沿輸送軸線O-O延伸的橫向長度的推壓面。這樣,擺動部件48便從圖3所示的突出位置移動至圖4所示的保存位置。于是,連接裝置38被解除。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向前方移動時,擺動部件48和活塞桿56相互偏位,擺動部件48便不被活塞桿56推壓,如已說明的那樣,擺動部件48沿著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的延長部分22的側(cè)面54滑動,故兩者保持在被解除的狀態(tài)。
如已說明的那樣,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的前端部,實際上緊密地被收放在保持部主體部分20的第一貫通孔24內(nèi),該保持部主體部分和輸送軸線O-O在同一軸上延伸,這是因為將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的前端部和輸送軸線O-O保持在同一軸上,主軸102與管部件106在互不干擾的情況下,插入其中的緣故。這樣,由于實際上是緊密地收放在其中,故即使連接裝置38被解除裝置40解除,因第一貫通孔24的內(nèi)周面與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的外周面之間的摩擦作用,使得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和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有可能一起移動。另外,連接裝置38的擺動部件48在解除的狀態(tài)下,由于施力部件對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的延長部分22的側(cè)面54進行推壓,因此,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和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也存在著一起移動的可能性。
因此,為了確實使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和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相對移動,第一制動機構(gòu)58和第二制動機構(gòu)60設(shè)在導(dǎo)軌4的規(guī)定位置上。第一制動機構(gòu)58的作用是在棒材推進部件6向前方移動而輸送棒材W時,連接裝置38被解除后,只使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前進,阻止第一階段推進部件向前移動。該第一制動機構(gòu)58,在本實施形式中,由設(shè)在導(dǎo)軌4前端的導(dǎo)管部件8構(gòu)成。即由于導(dǎo)管部件8的內(nèi)徑比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的保持部14的外徑小,故不能進入其中,且阻止其前進。與此相反,導(dǎo)管部件8的內(nèi)徑比棒材W和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的外徑大,則允許它們通過。
棒材W輸送完畢,棒材推進部件6后退到初始位置時,盡管連接裝置38被解除,也同樣存著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和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一起后退的可能性。第二制動機構(gòu)60,是用于將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收放在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內(nèi),阻止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后退的機構(gòu)。第二制動機構(gòu)60,如圖5所示,在保持部主體部分20的初始位置,在其后端面附近突出地設(shè)在導(dǎo)軌4上。又如圖3及圖4所示,在后方主體部分28的側(cè)面上,在長度方向上形成有允許第二制動機構(gòu)60通過的切口66。
在本實施形式中,具有保持棒材W的周面用的多個輥的棒材中心架裝置62、64,分別設(shè)在主軸102的后方位置和導(dǎo)軌4的前端部分上。
圖5和圖6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棒材供給機的控制及動作的圖。其中,圖5表示輸送棒材的階段,圖6表示棒材輸送完畢后,棒材推進部件6回到初始位置的階段。
首先,(未圖示)在用連接部件將棒材推進部件6的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和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相互連接起來的狀態(tài)下,導(dǎo)軌4位于最后方位置即初始位置。在該狀態(tài),用棒材取出裝置(未圖示)從材料架上(未圖示)取出新棒材W,將棒材W投向棒材推進部件6的前方,并投入導(dǎo)軌4中。接著,用驅(qū)動裝置32,將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的葉片部件30向前方驅(qū)動時,用擺動部件48的突出部44將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的延長部分22的后端面向前方推,使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和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一體地向前方移動。于是,棒材W的后端部便插入設(shè)在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前端上的保持部14中。棒材推進部件6進一步向前方移動,棒材W的前端部如圖5(a)所示,插入導(dǎo)管部件8中,進而插入主軸102的管子中。
棒材W由棒材加工機100相繼加工切斷,棒材W逐漸變短,于是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的保持部14逐漸接近導(dǎo)管部件8。如圖5(b)所示,保持部14與導(dǎo)管部件8的后端面接觸時,阻止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進一步前進。棒材推進部件6位于該位置時,解除裝置40的活塞桿56和連接裝置38的擺動部件48相互對直。活塞桿56突出,解除連接裝置38。于是,如圖5(c)所示,用驅(qū)動裝置32僅使第二階段推進部件32前進,推進棒材W。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的外徑,比導(dǎo)管部件8及主軸102內(nèi)的管子的內(nèi)徑小,故可插入這些管內(nèi),繼續(xù)推進棒材W。
如圖5(d)所示,棒材W加工完畢后,端部材料即剩余材料被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向前方推出,對剩余材料進行處理。
接著,通過驅(qū)動裝置32,使棒材推進部件6向初始位置后退。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和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的連接雖被解除,驅(qū)動裝置32與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的主體部分連接,但如已說明的那樣,它們往往一體地后退。如圖6(a)所示,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的保持部主體部分20的后端面與第一制動機構(gòu)60接觸時(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的初始位置),阻止其進一步后退。因此,如圖6(b)所示,僅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后退。如圖6(c)所示,一旦第二階段推進部年12回到初始位置,擺動部件48通過了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的延長部分22時,擺動部件48因被施力部件42推壓,以橫穿延長部分22的后端面的方式突出。
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由于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的前端部實際上緊密地收放在和輸送軸線O-O在同一軸上延伸的第一貫通孔24中,故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的前端部和輸送軸線位于同一軸上。因此,可以不干擾導(dǎo)管部件8的表面而順暢地插入其中。
在本實施形式中,由于設(shè)有將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和第二推進部件12連接起來的連接裝置38,和解除該連接的解除裝置40,故只用驅(qū)動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的1個驅(qū)動裝置32,便可驅(qū)動2個推進部件。因此,可制成簡易且便宜的結(jié)構(gòu)。
在本實施例中,由于在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的后端部設(shè)有連接裝置38,故即使在導(dǎo)軌4上設(shè)置蓋部件的情況下,也具有不干擾在導(dǎo)軌4內(nèi)前進的棒材推進部件6的優(yōu)點。
在本實施例中,由于連接裝置38在突出位置和保存位置之間擺動,而且,還具有沿著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的側(cè)面滑動的擺動部件48,故可將連接裝置38做成簡易結(jié)構(gòu)。
本發(fā)明不局限于以上實施形式,可在權(quán)利要求范圍所述的發(fā)明范圍內(nèi)進行各種改變,這些改變當(dāng)然也包括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nèi)。
例如,在本實施例的棒材推進部件6上,其連接裝置38設(shè)在設(shè)于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后端的主體部分上。但是,連接裝置38也可設(shè)在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和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相接鄰的任何位置上,例如,也可設(shè)在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的保持部主體部分20上。
本實施例的連接裝置38,以橫穿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的延長部分22后端面的方式,使擺動部件48的突出部44突出,使得突出部44與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的后端面卡合。與突出部44卡合的卡合面也可以不是后端面,例如,也可以在延長部分22的中途部分形成切口,并與切口的面卡合,其中該切口橫向形成,用于接受擺動部件48。
連接裝置38也可以是不具備擺動部件48的形式,例如,也可在保持部主體部分20的第一貫通孔24的內(nèi)壁上設(shè)球體,該球體以向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徑向內(nèi)方)突出的方式進行彈簧施力。另外,也可在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上設(shè)可接受球體的孔部。當(dāng)球體收放到孔部中時,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和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相互連接。另外,還可這樣解除連接,即通過用第一制動機構(gòu)58和第二制動機構(gòu)60阻止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前進,只對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施加推進力。于是,用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將球體推入保存位置而解除連接。這時,就不需要與后方主體部分28連接的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的延長部分22和解除裝置40。
另外,也可這樣進行控制,即將驅(qū)動裝置32分別與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和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連接,使它們分別進行所述的輸送動作。
在后方主體部分28上,第二貫通孔36也可不在后方主體部分28上形成,使延長部分22和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在輸送軸線O-O方向上,可相互平行并相對移動地將延長部分22保持在后方主體部分28上。
連接在導(dǎo)軌4前端上的導(dǎo)管部件8,使棒材W和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位于輸送軸線上,有利于防止插入主軸102時的干擾,但也可以不設(shè)導(dǎo)管部件8。即使在不設(shè)導(dǎo)管部件8的情況下,由于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緊密地收放在第一貫通孔24中,故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定位于輸送軸線上,可防止對主軸102的管狀通路P的入口周邊部(后端面)的干擾。另外,在不設(shè)導(dǎo)管部件8的情況下,也可以在保持部14到達接近主軸102的后方位置時,使第一制動機構(gòu)58向保持部14的前端面突出設(shè)置,這樣,利用保持部14將棒材W的后端部保持在接近主軸102的位置,于是可最大限度地防止棒材W振動。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制動機構(gòu)60向位于初始位置的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的保持部主體部分20的后端面突出設(shè)置。但是,在可相對于輸送軸線O-O出沒設(shè)置的情況下,也可以將第二制動機構(gòu)60設(shè)在導(dǎo)軌4的前方位置,呈第二階段推進部件12收放在第一階段推進部件10內(nèi)的狀態(tài),使第二制動機構(gòu)60退避,同時棒材推進部件6也后退到初始位置。
根據(jù)本發(fā)明,可提供一種棒材供給機,這種供給機在可進行高精度加工的狀態(tài)下,可將長棒材輸送到最后,用1根棒材作可加工的最多零件。而且,其振動和噪聲問題很少。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棒材供給機,其用棒材推進部件在推進、棒材的同時把棒材輸送到與其輸送軸線在同一軸上筆直延伸的棒材加工機的管狀通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棒材推進部件包括第一階段推進部件,其當(dāng)所述棒材的后端部位于所述棒材加工機的所述管狀通路后方時,用于推進所述棒材;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其當(dāng)所述棒材的后端部位于所述管狀通路的中部時,用于推進所述棒材,所述第一階段推進部件具有接受、保持所述棒材的后端部用的保持部,另外,所述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具有比所述棒材加工機的所述管狀通路的內(nèi)徑小的外徑,而且和所述輸送到軸線在同一軸上延伸,所述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在所述管狀通路的中部推進所述棒材時,可從所述第一階段推進部件的所述保持部中沿著所述輸送軸線突出地設(shè)置。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供給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的后方設(shè)有回轉(zhuǎn)自如地支承著所述保持部的保持部主體部分,在該保持部主體部分上,在和輸送軸線的同一軸上形成有第一貫通孔,所述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實質(zhì)上緊密地收放在所述第一貫通孔中,在所述管狀通路的后方附近,包括第一制動器,其由于將第二階段推進部件插入所述管狀通路中,故阻止所述第一階段推進部件進一步前進,只允許所述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前進;第二制動器,其在棒材輸送完畢后,所述棒材推進部件后退時,由于將所述第二階段推進部件收放在所述第一階段推進部件中,故阻止所述第一階段推進部件后退,只使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后退。
3.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棒材供給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后端部具有后方主體部分,所述第一階段推進部件具有從所述保持部到位于后方的所述后方主體部分為止、且與所述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平行地延伸的延長部分,所述延長部分保持在所述后方主體部分上,以使所述第一階段推進部件和所述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在輸送軸線方向上可相互相對移動,還具有設(shè)在所述后方主體部分上用于將所述第一階段推進部件和所述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可卡脫地連接起來的連接裝置,該連接裝置具有通過施力機構(gòu)對所述第一階段推進部件在橫穿方向上施力而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第一階段推進部件在橫向上延伸,且具有與所述突出部卡合的卡合面,與所述突出部相向的所述延長部的相向面沿著輸送軸線形成,所述突出部從所述突出位置移動到保存位置,所述第二階段推進部件相對于第一階段推進部件移動時,所述突出部在通過所述施力機構(gòu)對所述相向面施力的同時在所述相向面上滑動。
4.一種棒材供給機的控制方法,這種棒材供給機具有棒材推進部件,用于沿著在和棒材的輸送軸線同一軸上筆直延伸的導(dǎo)軌推動棒材,將其送到棒材加工機的管狀通路中,所述棒材推進部件包括第一階段推進部件,其具有用于接受和保持所述棒材后端部的保持部;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其具有比所述棒材加工機的管狀通路的內(nèi)徑小的外徑,而且可從所述第一階段推進部件的所述保持部中沿著所述輸送軸線突出設(shè)置,其特征在于,在導(dǎo)軌中將新的棒材向位于初始位置的所述棒材推進部件的前方投入,使所述棒材推進部件前進,將棒材后端部收放到所述保持部中,并使其前進而將棒材前端部送入所述管狀通路中,當(dāng)所述棒材推進部件的所述第一階段推進部件的所述保持部到達所述管狀通路的后方附近位置時,僅使所述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前進,在所述管狀通路內(nèi)推動棒材使其前進,棒材向前方的輸送完畢后,使所述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后退且收放在所述第一階段推進部件內(nèi),并使所述棒材推進部件位于所述的初始位置。
全文摘要
一種棒材供給機,其不存在振動及噪聲問題,且將長棒材輸送到最后,可用1根棒材加工盡量多的零件。該棒材供給機用棒材推進部件邊推進、邊輸送棒材,其棒材推進部件具有當(dāng)棒材的后端部位于棒材加工機的管狀通路后方時用于推進棒材的第一階段推進部件和當(dāng)棒材的后端部位于管狀通路中時用于推進棒材的第二階段推進部件。第一階段推進部件具有接受、保持棒材的后端部用的保持部,另外,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具有比棒材加工機的管狀通路的內(nèi)徑小的外徑,而且,在和所述輸送到軸線同一軸上延伸,第二階段推進部件在管狀通路中推進棒材時,可從第一階段推進部件的保持部中,沿著輸送軸線突出設(shè)置。
文檔編號B23B13/02GK1403243SQ0212279
公開日2003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02年6月1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1年8月20日
發(fā)明者廣澤清, 伊藤隆三, 佐藤憲治 申請人:株式會社育良精機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