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光反光杯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燈杯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配光反光杯。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配光反光杯,應用在大面積或超大面積光源上,可以合理分配利用光能量,減少光能量過于集中造成浪費并消除光污染。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配光反光杯,包括對稱設置的第一拋物面和第二拋物面、以及對稱設置的第一橢圓面和第二橢圓面,所述第一橢圓面的兩端、所述第二橢圓面的兩端均分別連接在所述第一拋物面和所述第二拋物面上。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shù),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yōu)點:橢圓面與拋物面或類似拋物面組合,大面積光源可以實現(xiàn)蝙蝠翼配光曲線,光斑基本呈現(xiàn)矩形且光場分布均勻,其中間區(qū)域光線非常均勻,梯度間距小,光能量得到很好的利用。
【專利說明】配光反光杯【技術(shù)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燈杯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配光反光杯。
【背景技術(shù)】
[0002]從LED高速發(fā)展之后,國內(nèi)外自配光的實用性才不斷增強,由于單個LED燈珠的發(fā)光面比較小,可將其看做點光源進行數(shù)學建模建立反光杯或配光透鏡等等,軟件模擬計算等等,因此對LED的配光都能達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今鈉燈、無極燈等大面積光源依靠其自身優(yōu)點依然有著強有力的競爭優(yōu)勢,由于其發(fā)光面大,而且屬于管狀光源360度發(fā)光,因此幾乎不可能通過程序建模以及軟件生成科學實用的配光器件。所以市場上所見到的的大部分大面積光源、超大面積光源的配光設計實用性非常差,幾乎只是為了減少漏光而做的簡單的反光罩。傳統(tǒng)大面積光源路燈的設計反光罩一般采用漸近線、橢球面、拋物面作為反光面,半光強狀態(tài)下X與Y軸的發(fā)光角度相差很小,其光強在各個角度也幾乎相似,只有很小的差別,其光斑幾乎為圓形,能量集中在燈下中間位置,使中間光強較強,光能量不能合理分配利用,對于路燈來說,XY軸拉開一定的角度才能使光線不過于集中造成浪費,從光照幅度梯度來看,中間過強,兩邊減弱趨勢明顯,而且圓形光斑會在路燈與路燈之間形成暗紋,很難達到國家標準要求。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配光反光杯,應用在大面積或超大面積光源上,可以合理分配利用光能量,減少光能量過于集中造成浪費。
[0004]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配光反光杯,包括對稱設置的第一拋物面和第二拋物面、以及對稱設置的第一橢圓面和第二橢圓面,所述第一橢圓面的兩端、所述第二橢圓面的兩端均分別連接在所述第一拋物面和所述第二拋物面上。
`[0005]進一步的,還包括第三橢圓面和第四橢圓面,所述第三橢圓面和所述第四橢圓面的兩端均分別連接在所述第一拋物面和所述第二拋物面上,且所述第三橢圓面和所述第四橢圓面均位于所述第一橢圓面和第二橢圓面之間。
[0006]優(yōu)選的,所述第三橢圓面和所述第一橢圓面之間設置第一傾斜面,所述第四橢圓面和所述第二橢圓面之間設置第二傾斜面,所述第一傾斜面的兩端、所述第二傾斜面的兩端均分別連接在所述第一拋物面和所述第二拋物面上。
[0007]優(yōu)選的,所述第三橢圓面和第四橢圓面之間設置第三傾斜面和第四傾斜面,所述第三傾斜面的兩端、所述第四傾斜面的兩端均分別連接在所述第一拋物面和所述第二拋物面上。
[0008]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橢圓面和所述第二橢圓面具有相同的焦距,所述第三橢圓面和所述第四橢圓面具有相同的焦距,且所述第一橢圓面的焦距與所述第三橢圓面的焦距不同。
[0009]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shù),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yōu)點:橢圓面與拋物面或類似拋物面組合,大面積光源可以實現(xiàn)蝙蝠翼配光曲線,光斑基本呈現(xiàn)矩形且光場分布均勻,其中間區(qū)域光線非常均勻,梯度間距小,光能量得到很好的利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配光反光杯的背面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1]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配光反光杯的側(cè)面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2]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配光反光杯的配光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14]在下面的描述具體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jié)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現(xiàn),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0015]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列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16]如圖1到圖3所示,本實施例配光反光杯,包括對稱設置的第一拋物面I和第二拋物面2、以及對稱設置的第一橢圓面3和第二橢圓面4,第一橢圓面3的兩端、第二橢圓面4的兩端均分別連接在第一拋物面I和第二拋物面2上。
[0017]進一步的,還包括第三橢圓面5和第四橢圓面6,第三橢圓面5和第四橢圓面6的兩端均分別連接在第一拋物面I和所述第二拋物面2上,且第三橢圓面5和第四橢圓面6均位于第一橢圓面I和第二橢圓面2之間。
[0018]第三橢圓面5和第一橢圓面3之間設置第一傾斜面7,第四橢圓面6和第二橢圓面4之間設置第二傾斜面8,第一傾斜面7的兩端、第二傾斜面8的兩端均分別連接在第一拋物面I和第二拋物面2上。
[0019]第三橢圓面5和第四橢圓面6之間設置第三傾斜面9和第四傾斜面10,第三傾斜面9的兩端、第四傾斜面10的兩端均分別連接在第一拋物面I和第二拋物面2上。
[0020]第一橢圓面3和第二橢圓面4具有相同的焦距,第三橢圓面5和第四橢圓面6具有相同的焦距,且第一橢圓面3的焦距與第三橢圓面5的焦距不同。
[0021]第一橢圓面3、第二橢圓面4與第三橢圓面5、第四橢圓面6分別為兩組不同焦距橢圓面,兩組不同焦距橢圓面與第一拋物面1、第二拋物面2構(gòu)成矩形復合橢圓反光面,其在配光中起到主要作用,利用橢圓面雙焦點的特點,光線從其中一個焦點附近發(fā)出,經(jīng)過橢圓面必定經(jīng)過另一個焦點附近,通過調(diào)整兩焦點間距可以實現(xiàn)光線交叉角度,利用橢圓面焦點的位置不同來決定光線交叉角度,從而定向拉大了 X軸方向光線的角度。第一拋物面1、第二拋物面2為拋物面或兩焦距距離很大的橢圓面,由于兩焦距間距很大從而使其起到類似拋物面的作用達到聚光的目的,從而使Y軸方向發(fā)光角度變小進而形成均勻矩形光斑。第一傾斜面7、第二傾斜面8、第三傾斜面9、第四傾斜面10四個傾斜面主要作用是將光線反射到橢圓面上,將光線交叉。
[0022]根據(jù)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shù)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quán)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nèi)。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shù)語,但這些術(shù)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實用新型構(gòu)成任何限制。
【權(quán)利要求】
1.配光反光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對稱設置的第一拋物面和第二拋物面、以及對稱設置的第一橢圓面和第二橢圓面,所述第一橢圓面的兩端、所述第二橢圓面的兩端均分別連接在所述第一拋物面和所述第二拋物面上。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配光反光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三橢圓面和第四橢圓面,所述第三橢圓面和所述第四橢圓面的兩端均分別連接在所述第一拋物面和所述第二拋物面上,且所述第三橢圓面和所述第四橢圓面均位于所述第一橢圓面和第二橢圓面之間。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配光反光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橢圓面和所述第一橢圓面之間設置第一傾斜面,所述第四橢圓面和所述第二橢圓面之間設置第二傾斜面,所述第一傾斜面的兩端、所述第二傾斜面的兩端均分別連接在所述第一拋物面和所述第二拋物面上。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配光反光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橢圓面和第四橢圓面之間設置第三傾斜面和第四傾斜面,所述第三傾斜面的兩端、所述第四傾斜面的兩端均分別連接在所述第一拋物面和所述第二拋物面上。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配光反光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橢圓面和所述第二橢圓面具有相同的焦距,所述第三橢圓面和所述第四橢圓面具有相同的焦距,且所述第一橢圓面的焦距與所述第三橢圓面的焦距不同。
【文檔編號】F21Y101/02GK203384886SQ201320386566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3年7月1日
【發(fā)明者】蘇永道, 郝曉東, 趙爽, 焦文力 申請人:郝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