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散熱效率高的led燈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LED照明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散熱效率高的LED燈泡。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燈泡為白熾燈燈泡,其照度較低,光線不明亮,高耗能。在白熾燈燈泡后出現(xiàn)了熒光節(jié)能燈泡,其雖然節(jié)能,光線也較為明亮,但由于大量使用熒光粉而并不環(huán)保。目前,出現(xiàn)了更為節(jié)能環(huán)保的LED燈泡,LED不同于白熾燈發(fā)光、熒光節(jié)能燈的熒光粉的發(fā)光原理,是一種將電能轉化為光能的半導體,具有壽命長、光效高、無輻射、低能耗等優(yōu)點,上述眾多優(yōu)點使LED燈泡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現(xiàn)有技術中,LED燈泡的散熱問題是急需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散熱效果的優(yōu)劣直接關系到燈具的發(fā)光效果及壽命。LED燈珠的發(fā)熱量較大,而現(xiàn)有的LED燈泡的散熱措施五花八門,大部分是通過加裝散熱器來促進散熱,但現(xiàn)有的散熱器的設計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小且并不能充分利用空氣流動來提高散熱效率,散熱效果并不理想,容易使得LED燈泡內(nèi)部溫度越來越高,最終大大縮短了 LED燈珠及驅動裝置的使用壽命。因此,如何實現(xiàn)一種散熱效率高的LED燈泡是業(yè)內(nèi)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LED燈泡,旨在實現(xiàn)一種散熱效率高的LED燈泡。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散熱效率高的LED燈泡,由下至上依次連接固定有散熱器、燈座、LED光源結構、連接于燈座上端面并將LED光源結構罩設起來的透光罩,還包括置于散熱器內(nèi)并與LED光源 結構電連接的驅動裝置,散熱器為空心圓柱孔,空心圓柱孔分為相互連通的下端圓柱孔、直徑比下端圓柱孔大的上端圓柱孔;散熱器分為連為一體的下端部分、上端部分,下端部分為塔形體,塔形體外側壁上縱向均勻設有若干第一通風孔,每個第一通風孔上縱向設有第一通風槽,塔形體外側壁在第一通風孔下方朝外延伸出若干呈Y字型的第一散熱翅片;上端部分在外側壁與上端圓柱孔之間縱向均勻設有若干第二通風孔,上端圓柱孔側壁在與第二通風孔對應的位置上縱向設有連通第二通風孔與上端圓柱孔的第二通風槽,上端部分的外側壁朝外延伸出若干呈Y字型的第二散熱翅片。優(yōu)選地,驅動裝置與上端圓柱孔適配并置于上端圓柱孔內(nèi),散熱器的下端部分側壁上設有與下端圓柱孔連通的連通孔。優(yōu)選地,第一通風孔與第二通風孔的位置對應設置,第一通風槽與第二通風槽的位置對應設置。優(yōu)選地,LED燈泡還包括連接于燈座上端面并呈反扣的碗狀的反光杯,發(fā)光杯上端設有與LED光源結構適配并將LED光源結構圍設起來的通孔,反光杯外表面涂設有反光層。優(yōu)選地,燈座上端面中心位置處往上延伸出帶有凹腔的腔柱,凹腔底部設有通線孔,燈座在與透光罩連接的位置處設有與透光罩下端開口適配并相互卡合的環(huán)形卡槽。[0010]優(yōu)選地,LED光源結構包括緊貼于凹腔底部并與驅動裝置電連接的鋁基底板、連接固定于鋁基底板上端的光源固定柱、若干均勻設于光源固定柱側面上并與鋁基底板電連接的鋁基條板、均勻布設于鋁基條板上的LED燈珠,每個鋁基條板上的LED燈珠的數(shù)量為2至10個。優(yōu)選地,光源固定柱均勻設有若干側面,每一側面上設有與鋁基條板適配并使鋁基條板嵌設于內(nèi)的安裝凹槽,光源固定柱的側面的數(shù)量為3至6個。優(yōu)選地,鋁基底板在與凹腔的通線孔對應的位置處設有可供導線通過的缺口。優(yōu)選地,透光罩上端設有連通外部的散熱口。優(yōu)選地,散熱器與燈座螺接固定,散熱器與燈座為一體成型結構,且均由具有導熱性的金屬制成,金屬采用鋁、銅或鐵。本實用新型LED燈泡的外觀設計新穎,而且設置了多重散熱措施:透光罩上端設有散熱口,散熱器內(nèi)部設為空心的結構,散熱器側面上設有第一通風孔、第一通風槽、第二通風孔及第二通風槽,散熱器外側壁上還設有第一散熱翅片及第二散熱翅片,多重措施下,使LED燈泡的散熱效率非常高,散熱效果理想,避免了熱量的大量囤積,有效解決了 LED燈泡的散熱問題,延長了 LED燈泡的使用壽命。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散熱效率高的LED燈泡的一實施例的側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散熱效率高的LED燈泡的一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分解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散熱效率高的LED燈泡的一實施例中散熱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之一;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散熱效率高的LED燈泡的一實施例中散熱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之二。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xiàn)、功能特點及優(yōu)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參照圖1至圖4,提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散熱效率高的LED燈泡的一實施例,由下至上依次連接固定有散熱器100、燈座200、LED光源結構300、連接于燈座200上端面并將LED光源結構300罩設起來的透光罩400,還包括置于散熱器100內(nèi)并與LED光源結構300電連接的驅動裝置(附圖中未示出)。透光罩400、散熱器100的外形設置為煤油燈的形狀,使整個燈具看起來古典精致,外觀新穎,觀賞性強。另外,透光罩400上端設有連通外部的散熱口 401。散熱器100為空心圓柱孔,空心圓柱孔分為相互連通的下端圓柱111、直徑比下端圓柱111孔大的上端圓柱孔121。驅動裝置與上端圓柱孔121適配并置于上端圓柱孔121內(nèi)。 散熱器100分為連為一體的下端部分110、上端部分120,下端部分110為塔形體,塔形體外側壁上縱向均勻設有若干第一通風孔112,每個第一通風孔112上縱向設有第一通風槽113,塔形體外側壁在第一通風孔112下方朝外延伸出若干呈Y字型的第一散熱翅片114,下端部分110側壁上設有與下端圓柱111孔連通的連通孔115 ;上端部分120在外側壁與上端圓柱孔121之間縱向均勻設有若干第二通風孔122,上端圓柱孔121側壁在與第二通風孔122對應的位置上縱向設有連通第二通風孔122與上端圓柱孔121的第二通風槽123,上端部分120的外側壁朝外延伸出若干呈Y字型的第二散熱翅片124。其中,第一通風孔112與第二通風孔122的位置對應設置,第一通風槽113與第二通風槽123的位置對應設置,這樣有助于空氣縱向方向上進行對流。LED燈泡還包括連接于燈座200上端面并呈反扣的碗狀的反光杯500,發(fā)光杯上端設有與LED光源結構300適配并將LED光源結構300圍設起來的通孔501,反光杯500由上至下穿過LED光源結構300并置于燈座200上端面上。反光杯500外表面涂設有反光層,反光杯500可以將光線反射出去,增強光效,提高光線利用率。燈座200上端面中心位置處往上延伸出帶有凹腔202的腔柱201,凹腔202底部設有通線孔203,燈座200在與透光罩400連接的位置處設有與透光罩400下端開口適配并相互卡合的環(huán)形卡槽204。LED光源結構300包括緊貼于凹腔202底部并與驅動裝置電連接的鋁基底板301、連接固定于鋁基底板301上端的光源固定柱302、若干均勻設于光源固定柱302側面上并與鋁基底板301電連接的鋁基條板303、均勻布設于鋁基條板303上的LED燈珠304,每個鋁基條板303上的LED燈珠304的數(shù)量為2至10個。光源固定柱302均勻設有若干側面,每一側面上設有與鋁基條 板303適配并使鋁基條板303嵌設于內(nèi)的安裝凹槽305,光源固定柱302的側面的數(shù)量為3至6個。鋁基底板301在與凹腔202的通線孔203對應的位置處設有可供導線通過的缺口 306。上述的散熱器100與燈座200螺接固定,散熱器100與燈座200為一體成型結構,
且均由具有導熱性的金屬制成,金屬采用鋁、銅或鐵。LED燈泡正常工作時,LED燈珠304及驅動裝置產(chǎn)生大量的熱量,熱量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渠道來散發(fā):第一:透光罩400上端的散熱口 401連通外部空氣與透光罩400內(nèi)部空氣,LED燈珠304產(chǎn)生的熱量可以直接從散熱口 401散發(fā)出去;第二:LED燈珠304的熱量通過鋁基條板303、鋁基底板301、光源固定柱302傳遞到燈座200上,由于燈座200為一體成型結構,且由導熱金屬制成,熱量可以迅速傳遍整個燈座200且部分熱量從燈座200直接散發(fā)到外部空氣中;第三:燈座200與散熱器100連接固定在一起,且散熱器100同樣為一體成型結構且由導熱金屬制成,燈座200上的熱量可以快速及時地傳遞到散熱器100上并傳遍整個散熱器100,與此同時,置入上端圓柱孔121內(nèi)的驅動裝置產(chǎn)生的熱量也及時迅速地傳遍整個散熱器100及整個燈座200并可直接傳遞到外部空氣中;第四:由于散熱器100內(nèi)部設置為與外部連通的空心的結構,驅動裝置產(chǎn)生的熱量、散熱器100內(nèi)的熱量可以通過空心的結構傳遞到外部;第五:散熱器100的上端部分120設置有連通外部空氣的第二通風孔122、連通第二通風孔122及上端圓柱孔121的第二通風槽123,使得上端圓柱孔121內(nèi)的熱空氣從第二通風孔122、第二通風槽123流通到外部空氣中,利用空氣的流動、對流將熱量迅速帶走,另外,上端部分120外側壁上設有的Y字型的第二散熱翅片124大大增加了與外部空氣的接觸面積,進一步提高了散熱器100上端部分120的散熱效率;第六:散熱器100的下端部分110上設有第一通風孔112、第一通風槽113,使得下端圓柱111孔內(nèi)的熱空氣從第一通風孔112、第一通風槽113流通到外部空氣中,利用空氣的流動、對流將熱量迅速帶走,同時,下端部分110同樣設有大大增加了散熱面積的第二散熱翅片124,進一步提高散熱效率。而且,第一通風孔112與第二通風孔122的位置對應設置,第二通風孔122與第二通風槽123的位置對應設置,使空氣可以對流,加快空氣流動速度并提高冷熱空氣的熱交換速率。綜上,多重措施下,LED燈泡的散熱效率非常高,散熱效果理想,避免了熱量的大量囤積,有效解決了 LED燈泡的散熱問題,延長了 LED燈泡的使用壽命。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nèi)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 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1.一種散熱效率高的LED燈泡,由下至上依次連接固定有散熱器、燈座、LED光源結構、連接于所述燈座上端面并將所述LED光源結構罩設起來的透光罩,還包括置于所述散熱器內(nèi)并與所述LED光源結構電連接的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器為空心圓柱孔,所述空心圓柱孔分為相互連通的下端圓柱孔、直徑比所述下端圓柱孔大的上端圓柱孔;所述散熱器分為連為一體的下端部分、上端部分,所述下端部分為塔形體,所述塔形體外側壁上縱向均勻設有若干第一通風孔,每個所述第一通風孔上縱向設有第一通風槽,所述塔形體外側壁在所述第一通風孔下方朝外延伸出若干呈Y字型的第一散熱翅片;所述上端部分在外側壁與上端圓柱孔之間縱向均勻設有若干第二通風孔,所述上端圓柱孔側壁在與所述第二通風孔對應的位置上縱向設有連通所述第二通風孔與所述上端圓柱孔的第二通風槽,所述上端部分的外側壁朝外延伸出若干呈Y字型的第二散熱翅片。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散熱效率高的LED燈泡,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與所述上端圓柱孔適配并置于所述上端圓柱孔內(nèi),所述散熱器的下端部分側壁上設有與所述下端圓柱孔連通的連通孔。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散熱效率高的LED燈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風孔與所述第二通風孔的位置對應設置,所述第一通風槽與所述第二通風槽的位置對應設置。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散熱效率高的LED燈泡,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燈泡還包括連接于所述燈座上端面并呈反扣的碗狀的反光杯,所述發(fā)光杯上端設有與所述LED光源結構適配并將所述LED光源結構圍設起來的通孔,所述反光杯外表面涂設有反光層。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散熱效率高的LED燈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燈座上端面中心位置處往上延伸出帶有凹腔的腔柱,所述凹腔底部設有通線孔,所述燈座在與所述透光罩連接的位置處設有與所述透光罩下端開口適配并相互卡合的環(huán)形卡槽。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散熱效率高的LED燈泡,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結構包括緊貼于所述凹腔底部并與所述驅動裝置電連接的鋁基底板、連接固定于所述鋁基底板上端的光源固定柱、若干均勻設于所述光源固定柱側面上并與所述鋁基底板電連接的鋁基條板、均勻布設于所述鋁基條板上的LED燈珠,每個所述鋁基條板上的所述LED燈珠的數(shù)量為2至10個。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散熱效率高的LED燈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固定柱均勻設有若干側面,每一所述側面上設有與所述鋁基條板適配并使所述鋁基條板嵌設于內(nèi)的安裝凹槽,所述光源固定柱的側面的數(shù)量為3至6個。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散熱效率高的LED燈泡,其特征在于,所述鋁基底板在與所述凹腔的通線孔對應的位置處設有可供導線通過的缺口。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散熱效率高的LED燈泡,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罩上端設有連通外部的散熱口。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散熱效率高的LED燈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器與所述燈座螺接固定,所述散熱器與所述燈座為一體成型結構,且均由具有導熱性的金屬制成,所述金屬采用鋁、銅或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散熱效率高的LED燈泡,由下至上依次連接有散熱器、燈座、LED光源結構、透光罩,還包括置于散熱器內(nèi)的驅動裝置。本實用新型LED燈泡設置了多重散熱措施透光罩上端設有散熱口,散熱器內(nèi)部設為空心的結構,散熱器側面上設有第一通風孔、第一通風槽、第二通風孔及第二通風槽,散熱器外側壁上還設有第一散熱翅片及第二散熱翅片,多重措施下,使LED燈泡的散熱效率非常高,散熱效果理想,避免了熱量的大量囤積,有效解決了LED燈泡的散熱問題,延長了LED燈泡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21Y101/02GK203147373SQ20132007864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2月20日
發(fā)明者陳美霞 申請人:陳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