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背光裝置和液晶顯示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926207閱讀:12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背光裝置和液晶顯示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背光裝置和液晶顯示設備,具體而言所述背光裝置適于被應用于一種透射液晶顯示設備。
背景技術
近來,比如液晶顯示器(LCD)、等離子體顯示面板(PDP)等的制造得非常薄的顯示裝置作為取代用于電視接收器的陰極射線管(CRT)的顯示裝置而被提出并且在商業(yè)上可以獲得。具體而言,因為使用LCD面板的LCD設備能夠以低功耗驅動,且大尺寸的LCD面板已經(jīng)變得能夠以低成本制造,所以已經(jīng)廣泛使用利用了LCD面板的LCD設備,且推進了技術研發(fā)。
以上的LCD設備主要使用了一種背光系統(tǒng),其中彩色圖像通過從背側照明包括有濾色器的透射LCD面板的整個背面的背光裝置來顯示。
發(fā)光二極管(LED)和通過利用熒光燈管來發(fā)射白光的冷陰極熒光燈(CCFL)被認為是很有前景的背光裝置的光源(例如,參考專利文件1)。
具體而言,隨著藍色LED的開發(fā),制備了發(fā)射光中三原色的紅光、綠光和藍光的各個LED,且通過混合從其發(fā)射的紅光、綠光和藍光可以獲得具有高顏色純度的白光。因此,采用這些LED作為背光裝置的光源,透過LCD面板的顏色純度變高,且因此與CCFL相比,可獲得的顏色范圍可以被極大地擴展。另外,背光裝置的發(fā)光度(luminance)可以通過使用高功率的LED芯片而得到極大的改善。
如上所述,在LED被用作背光裝置的光源的情形,當LED被直接布置在發(fā)光表面下時,即當使用直接型LED時,因為LED是點光源,所以亮度(brightness)和色彩均勻性可能變差。
作為一種解決以上問題的方法,可以設想擴大LED和漫射板之間的距離,然而,結果,與使用CCFL的背光相比,背光的厚度可以變得非常大。而進一步的輕重量和薄形狀已經(jīng)成為LCD設備中不可或缺的,并且在背光中進一步薄的形狀也是人們所期望的。
然后,作為減小厚度的方法,提出了一種結構,其中光導板被用于使得來自設置在該板一部分的光源的光反射多次以獲得面光源。換言之,光導板被用于使得背光變薄,且用于改善亮度的均勻性。
專利文件1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H8-136917。

發(fā)明內容
如上所述,例如,在光導板被用在使用LED的直接背光中的情形,即在被認為是應用到LCD設備和LCD面板薄形狀TV等的情形,存在如此的問題,即如果亮度均勻性得到改善,則難于從光導板提取光,而如果擴展了光的提取,則亮度均勻性可能惡化。
就以上而言,在使用光導板的情形,在底表面上和光導板的側表面上使用了鏡面,所述底表面是與發(fā)光表面相對的背表面,且在為發(fā)光表面的頂表面上使用了漫射片以在液晶顯示面板側提取光。然而,根據(jù)選擇在頂表面上的漫射片的方法,亮度均勻性變得惡化,且發(fā)光度可能降低。這是因為頂表面上的漫射片將來自LED的光漫射且還具有將一部分的光提取到外部的功能,根據(jù)漫射片的特性,在亮度均勻性和亮度輸出之間存在抵消關系,因此同時存在亮度均勻性和亮度輸出是困難的。
具體而言,從頂表面上的漫射片發(fā)射到外部的光量在LED的周圍較大,這導致了亮度均勻性的減小。
本發(fā)明解決了上述和其它與常規(guī)的方法和設備相關的問題,且提供了一種具有被控制或改善的亮度均勻性的LCD設備,包括直接背光裝置,其中將LED組裝到光導板中,且其中控制或改善了亮度均勻性而且保持或改善了發(fā)光度。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背光裝置包括組裝到光導板中作為光源的發(fā)光二極管,其中在光導板中組裝有發(fā)光二極管的凹入部分的底表面?zhèn)壬系倪吘壊糠中纬梢跃哂袃A斜或彎曲的表面的形狀,該傾斜或彎曲的表面的形狀具有相對于底表面的除了直角之外的角度。
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設備包括具有本發(fā)明的上述結構的背光裝置。
如上所述,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背光裝置中,其中安裝有光源的發(fā)光二極管的凹入部分的形狀制造為包括傾斜或彎曲的表面的形狀,其具有相對于底表面的除了直角之外的角度,其中例如在凹入部分的底表面?zhèn)壬系膱A柱形狀或方形柱形狀的邊緣部分設置圓錐彎曲的表面或金字塔形狀的斜面。
如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因為在凹入部分的邊緣部分設置了對于底表面具有一定角度的表面,從發(fā)光二極管(LED)向底表面?zhèn)劝l(fā)射的光被邊緣部分向上反射,即,以遠離底表面的角度進入光導板。因此,從LED向底表面?zhèn)劝l(fā)射的光在遠離LED的位置到達底表面,其范圍被擴展,因此減小了直接到達底表面的光束的分布,且因此可以控制和改善LED的環(huán)境中的亮度均勻性。
如上解釋,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背光裝置和液晶顯示(LCD)設備的實施例,可以保持或增加發(fā)光度,且可以控制或改善LED的環(huán)境中引起的亮度均勻性。


參考附圖,從給定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以下描述,本發(fā)明的這些和其它目的和特征將變得清楚,在附圖中圖1是示意性地顯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LCD設備的分解構成圖;圖2是示意性地顯示LCD設備的實施例的相關部分的構成圖;圖3是示意性地顯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背光裝置的相關部分的構成圖;圖4是示意性地顯示根據(jù)相關技術的實例的背光裝置的相關部分的部件的構成圖;圖5是示意性地顯示根據(jù)相關技術的背光裝置的實例的光束的反射狀態(tài)的解釋圖;圖6是顯示根據(jù)相關技術的背光裝置的實例的光束的反射狀態(tài)的解釋圖;圖7是顯示根據(jù)比較例的背光裝置的實例的光束的反射狀態(tài)的解釋圖;圖8是示意性地顯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背光裝置的光束的反射狀態(tài)的解釋圖;圖9是顯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背光裝置中和其比較例中發(fā)光度分布的圖;以及圖10A是相關解釋的背光裝置的相關部分的示意性構成圖,圖10B是示意性地顯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背光裝置的相關部分的部件的構成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其后,將解釋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然而,本發(fā)明不限于以下的實施例。
首先,參考圖1的示意性構成圖來解釋適當?shù)貞酶鶕?jù)本發(fā)明的背光裝置的透射LCD設備的實施例。
如圖1所示,透射LCD設備200包括透射LCD面板100和設置于其后表面?zhèn)壬系谋彻庋b置10。雖然在圖中未顯示,但是LCD設備200還可以包括接收大地波(terrestrial wave)或衛(wèi)星波的接收部分,比如模擬調諧器或數(shù)字調諧器;分別處理由接收部分所接收的視頻和音頻信號的視頻信號處理部分和音頻處理部分;以及將在音頻信號處理部分所處理的音頻信號輸出的音頻信號輸出部分,比如揚聲器。
該實施例顯示了有源矩陣驅動方法的LCD設備以及在由玻璃等制成的第一基板1a上形成薄膜晶體管(TFT)2a以及連接到TFT 2a的漏極區(qū)的像素電極2b的情形,TFT 2a對于每個像素設置來選擇像素。在每個像素的邊界部分形成連接到TFT 2a的柵電極的柵極總線2c以及連接到TFT 2a的源極區(qū)的源極總線2d,它們?yōu)楦駯判螤钍沟妹總€像素都可以被連接。
另一方面,在由玻璃等形成的第二基板1b上對于每個像素交替地形成紅(R)、綠(G)和藍(B)三色的濾色器3,且相對于上層中的多個像素一體形成了公共電極4。在圖1中,雖然僅顯示了3×3的九個像素,但是在實際上濾色器設置以顯示m×n個像素。第一基板1a和第二基板1b平行排列,在其之間具有預定的間隙,使得像素電極2b和公共電極4彼此面對,且在所獲得的像素電極2b和公共電極4之間的空間內包封了液晶5,該液晶5將在圖中未顯示的液晶取向膜之間被保持。
另外,偏振板6和發(fā)射白光的背光裝置10排列在與形成有像素電極2b的表面相對的第一基板1a的背表面?zhèn)壬?,且偏振?排列于與形成有公共電極4的表面相對的第二基板1b的背表面?zhèn)壬稀?br> 圖2顯示了液晶驅動電極和TFT的排列。在圖2中,雖然顯示了4×4的十六個像素,但是實際上可排列m×n個像素。如上所述,對于每個像素,TFT 2a和像素電極2b排列在第一基板1a的表面上,且在各像素的邊界部分出以格柵的形狀形成了柵極總線2c和源極總線2d。在液晶屏的外框部分等排列了包括X驅動器XD和Y驅動器YD的液晶驅動器,且以上的柵極總線2c通過選擇電路G1到Gn連接到Y驅動器YD。另一方面,源極總線2d通過選擇電路D1到Dm連接到X驅動器XD。
這里,TFT 2a是具有如此功能的有源元件,其將對液晶5施加電場的每個像素電極2b連接到作為數(shù)據(jù)電極的源極總線2d,且根據(jù)柵極總線2c的信號將每個像素電極從源極總線斷開,且每個像素的液晶可以被選擇性地驅動。來自背光裝置10且透射通過偏振板6的光透射通過液晶5,而且其透射率由通過上述選擇電路所選擇和驅動的液晶部分控制,且光進一步透射通過每種顏色的濾色器3和偏振板7以在偏振板7側上形成彩色圖像。由此,可以獲得具有高對比的高圖像質量和以高速操作的液晶顯示器。
另外,在上述的實施例中,雖然說明了根據(jù)有源矩陣驅動方法的LCD設備的實例,但是不必說,可以將本發(fā)明的背光裝置和LCD設備應用到各種驅動方法和結構的其它LCD設備,比如簡單矩陣驅動方法等的LCD設備。
圖3是示意性地顯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背光裝置的相關部分的構成圖。如圖3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背光裝置10是其中在與作為發(fā)光表面的頂表面30A相對的底表面30B上設置凹入部分31的實例,凹入部分31具有例如安置光導板30中的發(fā)光二極管(LED)21的圓柱形,且底表面30B側上的凹入部分31的邊緣部分32形成為傾斜或彎曲的表面,該傾斜或彎曲表面相對于底表面30B具有除了直角之外的角度,且在圖中所示的實例中為圓錐彎曲的表面。
作為光導板30的材料,可以使用無色和透明樹脂,例如在使用波段具有光透射率的丙烯酸樹脂。
另外,例如成直線地以規(guī)則的間距在光導板30的底表面30B設置凹入部分31,且例如在那些凹入部分31中依次排列紅LED、綠LED和藍LED(在圖中未顯示)以將其組裝到光導板30中。圖3顯示了每種顏色的LED 21平行排列的垂直截面,且相似地,例如在相對于圖3的紙面的垂直方向設置LED線,以形成面光源,其中將LED 21排列以整體上形成一表面。
另外,在該實施例中,將漫射反射結構部分34和反射結構部分33分別通過粘結劑貼附到光導板30的底表面30B和側表面30C,漫射反射部分34由漫射片等制成,而反射結構部分33由反射片等制成。
另外,還例如通過粘結劑將由低漫射片等制成的低漫射結構部分35貼附到光導板30的頂表面30A。
在光導板30和上LCD面板100之間設置漫射從光導板30發(fā)射的光的漫射板41。注意到,雖然在圖中未顯示,但是為了將從背光裝置10發(fā)射的表面光轉化為具有對于LCD面板100的最優(yōu)光學特性的照明光,例如可以在漫射板41的上表面或下側上設置光學片組。光學片組包括的片可以具有以下的功能將入射光分解為正交偏振光分量;補償光波的相差以獲得更寬的視場且防止著色;漫射入射光;改善發(fā)光度等。例如,作為光學片組,有漫射片、棱鏡片和偏振光轉換片。
在具有如此結構的背光裝置10中,其中在光導板30中混合紅、綠和藍色的光被進一步分散在漫射板41中,且作為具有均勻發(fā)光度的白表面光進入LCD面板100。
通過LED 21的透鏡可以調整從LED 21發(fā)射的光的發(fā)射角分布。具體而言,當使用其中在LED的側表面方向發(fā)射光的側光LED時,光束可以被引導橫跨光導板30中的寬的區(qū)域。
在側光LED 21中,雖然未詳細解釋,但是發(fā)光元件的發(fā)光體等由樹脂固定器單獨地保持,且一對端子從樹脂固定器突出。采用其來自光源的光從側表面發(fā)射的光學元件設置于每個LED 21中,以具有方向性,其中發(fā)射的光的主要分量在發(fā)光體的外周方向發(fā)射。例如,在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2003-8068中、在公開的日本專利申請No.22004-133391和其它中公開了側光LED。
接下來,在解釋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背光裝置中的光束的反射狀態(tài)之前,解釋相關技術的背光裝置的光束的反射狀態(tài)。
圖4是示意性地顯示根據(jù)相關技術的實例的背光裝置的相關部分的截面的構成圖。相關技術的背光裝置10包括凹入部分31,在凹入部分31中在光導板30中安置了LED 21,其具有例如圓柱形狀。
另外,在光導板30的底表面30B上設置了由反射片等制成的反射結構部分33B,且在側表面30C上還設置了反射結構部分33A。另外,如上所述,在作為光導板30的發(fā)光表面的頂表面30A上,設置比如漫射片等的漫射結構部分36,以漫射和提取光。
在如此的結構中,如圖5的箭頭L1到L4、L4a、L4b所示,從LED 21發(fā)射的光束在光導板30中前進,而且在光導板30的內表面上反射,三色的光束被混合,作為白光從光導板發(fā)射,并進入LED面板100。作為光導板的材料,可以使用無色透明樹脂,例如丙烯酸樹脂。通過貼附到LED 21的透鏡可以調整LED 21的發(fā)射角度的分布,且例如當使用上述的側光LED時,該角度可以被分布在適當?shù)貜挠蓤D5中的箭頭Z指示的垂直線的側表面方向上,且因此可以將光束有利地引導到光導板30中。在圖5中,將相同的標記給予相應于圖4中的那些的部分且省略了多余的解釋。
具有大于全反射臨界角(在由丙烯酸樹脂制成的光導板中其為大約42度)的入射角的光在光導板30中重復反射,且在光導板30中傳播。從LED21發(fā)射的光束連續(xù)在光導板30中重復反射,且因此來自LED 21的光束在寬的范圍中傳播,且在頂表面30A的漫射結構部分36上獲得了均勻的發(fā)光度分布。
然而,在從LED 21發(fā)射的光中,在頂表面30A的漫射結構部分36中入射角沒有包括在可能的透射角度范圍中的光束在光導板30的底表面30B和側表面30C上重復鏡面反射,如圖5中的箭頭L4、L4a和L4b所示,且處于沒有從光導板30發(fā)射的狀態(tài)。具體而言,沒有從光導板30發(fā)射的光束可能增加,其導致阻礙了背光裝置10的發(fā)光度的改善。
然后,如圖6所示,在由漫射片等制成的漫射結構部分36設置于光導板30的頂表面30A上的情況下,入射角大于光導板30的全反射臨界角的一部分光束可以被發(fā)射到外部,且可以提高背光10的亮度。然而,從漫射結構部分36直接發(fā)射的光束L4s增加,其成為使得亮度均勻性惡化的原因。在圖6中,對相應于圖4和5中那些的部分給予了相同的標號,且省略了多余的解釋。
因此,雖然采用漫射結構部分36的漫射片等,從光導板30發(fā)射的光束可以增加,但是亮度均勻性惡化。具體而言,可以理解,由于在光導板30的頂表面上的漫射結構部分36的漫射特性,增加發(fā)光度犧牲了亮度均勻性。
與此比較,圖7顯示了在由漫射片制成的漫射反射結構設置于光導板30的底表面30B上的情形中,光束的反射狀態(tài)的比較例。
這里,漫射反射結構部分指的是一種其中透射率和吸收率極低的結構,幾乎所有進入的光都被反射,且大多數(shù)的光完全漫射。
如圖7所示,在通過結合等在光導板30的底表面30B上設置漫射反射結構34而非鏡面鏡片等的反射結構部分的情形,從光導板30的頂表面30A發(fā)射的光量增加,然而,如箭頭L1所示,在LED 21周圍的發(fā)光度分布變高,其導致了亮度均勻性惡化。在LED 21的周圍的亮度均勻性惡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從LED 21發(fā)射的光束,如向下而非水平的箭頭L1所示,直接到達底表面30B上的漫射反射結構部分34來漫射和反射。在圖7中,相同的標號給予了相應于圖6中的那些的部分,且省略了多余的解釋。
然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其中埋有LED 21的凹入部分31形成以將向下光束引導到水平方向。
換言之,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背光裝置10中,如圖3所解釋,使得凹入部分31在底表面30B側上的邊緣部分32具有傾斜或彎曲的表面,其具有相對于底表面30B除了直角之外的角度,例如具有圓錐彎曲表面。
與例如設置了相關技術結構的圓柱凹入部分的情形中用虛箭頭L1c所示的入射光束的角度相比,在該情形,如圖8所示,采用具有圓錐彎曲表面的凹入部分31的下部分,進入光導板30的光的角度變成向上,如箭頭L1所示,且該光束在遠離LED 21的位置到達底表面30B側上的漫射反射結構部分34,以進一步減少直接到達漫射反射結構部分34的光束的分布,且因此可以控制或可以改善亮度均勻性。在圖8中,對相應于圖7的那些的部分給予了相同的標號,且省略了多余的解釋。
另外,在凹入部分31的邊緣部分32具有金字塔形狀的情形,也可以獲得上述的效果。
另外,如圖8所示,如果凹入部分31的截面具有僅由邊緣部分32中的直線部分形成的形狀,則當光導板由注射成型等形成時,容易制造凹入部分,且可以采用在形成圓柱凹入部分之后的比如拋光邊緣部分的相對容易的制造方法。
另一方面,當如圖7的箭頭L4所示的從LED 21向上發(fā)射的光束,即發(fā)射到頂表面?zhèn)?0A的光束,直接到達光導板30的頂表面30A上的漫射結構部分36且漫射以被透射時,其成為亮度均勻性的惡化的原因。
因此,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如圖8所示,在光導板30的頂表面30A上設置了由較少漫射的透射片等制成的低漫射透射結構部分35,且可以減小不均勻亮度。
這里,低漫射透射結構部分指的是一種結構,其中透射率高,例如透射率為80%或更大,且其大多數(shù)不完全漫射,且漫射小。
如上所述,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因為安裝有光導板30的LED 21的凹入部分31的下邊緣部分具有傾斜或彎曲的表面的形狀,發(fā)射到下側并進入光導板的光束的角度被向上轉向,由此控制了亮度均勻性。另外,因為在光導板30的底表面上設置了漫射反射結構部分34,所以可以改善發(fā)光度。
另外,因為在光導板30的頂表面30A上設置低漫射透射結構35,可以進一步控制亮度均勻性,且通過協(xié)同效應可以進一步獲得亮度均勻性的控制和發(fā)光度的改善。
具體而言,在采用以上結構的情形,在光導板30的底表面30B上采用漫射反射結構部分34可以控制和改善發(fā)光度。而且,采用埋入有LED 21的凹入部分31的形狀以及在光導板30的頂表面30A上的低漫射透射結構部分35的漫射特性,控制了亮度均勻性。因為控制亮度均勻性的功能與改善發(fā)光度的功能分離,可以控制亮度均勻性且更有利地獲得發(fā)光度的改善。
圖9顯示了其中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上述的背光裝置的發(fā)光度分布與圖4所解釋的相關技術的背光裝置的發(fā)光度分布比較的圖。圖9中的實線“a”是一個實例,其中安置有LED 21的凹入部分31具有圖10A所示的圓柱形狀,在圖10A中示出了背光裝置的相關部分的截面。而且,圖9中的實線“b”是一個實例,其中安置有LED 21的凹入部分31的上部分圓柱形狀,且在底表面?zhèn)壬系倪吘壊糠?2具有如圖10B所示的圓錐形狀,在圖10B中示出了背光裝置的相關部分的截面。在每個實例中,在光導板的底表面上設置了漫射反射結構部分,且在為發(fā)光表面的頂表面上設置了低漫射透射結構部分,且在凹入部分31中的LED 21的頂上設置了由反射鏡制成的反射部分37,且測量了光導板中的發(fā)光度分布。在圖9中,從光導板的端部十四刻度的位置(一刻度等于5mm)為LED 21的中心位置。
從圖9的結果,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背光裝置中,與比較例相比,平衡了LED周圍的發(fā)光度和遠離LED的區(qū)域的發(fā)光度,且可以理解改善了亮度均勻性。另外,可以理解這也改善了發(fā)光度。
如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可以控制或改善亮度均勻性且可以進行發(fā)光度的改善。因為控制了亮度均勻性,所以可以將背光裝置和使用該背光裝置的LCD設備制造得薄和尺寸小。
另外,因為在底表面上可以使用在整個表面上具有均勻性的漫射反射片等作為設置于光導板的底表面上的漫射反射結構部分,與其中例如設置其上光部分地漫射的反射片等的情形相比,可以容易地制造漫射反射結構,且可以獲得相對低成本的背光裝置以及使用該背光裝置的LCD設備。
注意到,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的實施例,且不必說,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相對于以下的因素作出各種替換或修改,所述因素包括光導板的材料組成、光導板的周圍中的光學元件的結構、發(fā)光二極管的種類和排列等。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根據(jù)設計需要和其它因素,可以發(fā)生各種修改、組合、子組合和替換,只要它們落在權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圍內。
本發(fā)明包含于2005年3月8日在日本專利局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JP2005-064344相關的主題,其外部內容引入于此作為參考。
權利要求
1.一種背光裝置,包括作為光源組裝到光導板中的發(fā)光二極管,其中,在所述光導板中安裝有所述發(fā)光二極管的凹入部分的底表面?zhèn)壬系倪吘壊糠中纬蓙砭哂袃A斜或彎曲的表面的形狀,所述傾斜或彎曲的表面的形狀具有相對于所述底表面除了直角之外的角度。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裝置,其中,漫射反射結構部分設置于面對所述光導板的發(fā)光表面的底表面。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裝置,其中,低漫射透射結構部分設置于為所述光導板的發(fā)光表面的頂表面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裝置,其中,低漫射透射結構部分設置于為所述光導板的發(fā)光表面的頂表面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裝置,其中所述發(fā)光二極管是在側表面的方向上發(fā)光的側光發(fā)光二極管。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裝置,其中所述發(fā)光二極管是在側表面的方向上發(fā)光的側光發(fā)光二極管。
7.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裝置,其中所述發(fā)光二極管是在側表面的方向上發(fā)光的側光發(fā)光二極管。
8.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裝置,其中所述發(fā)光二極管是在側表面的方向上發(fā)光的側光發(fā)光二極管。
9.一種液晶顯示設備,包括透射液晶顯示面板,以及從背表面?zhèn)扔冒坠庹彰魉鲆壕э@示面板的背光裝置,其中所述背光裝置包括作為光源組裝到光導板中的發(fā)光二極管,以及在所述光導板中安裝有所述發(fā)光二極管的凹入部分的底表面?zhèn)壬系倪吘壊糠?,其形成具有傾斜或彎曲的表面的形狀,所述傾斜或彎曲的表面的形狀具有相對于所述底表面除了直角之外的角度。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通過受控制或改善的亮度均勻性提供了包括直接背光裝置的液晶顯示設備,所述背光裝置具有安裝到光導板中的LED,且在背光裝置中控制或改善了亮度均勻性。背光裝置(10)包括作為光源安裝到光導板(30)中的發(fā)光二極管(21),其中,在光導板(30)中安裝有發(fā)光二極管(21)的凹入部分(31)的底表面(30B)側上的邊緣部分(32)形成以具有傾斜或彎曲的表面的形狀,所述傾斜或彎曲的表面的形狀具有相對于底表面(30B)的除了直角之外的角度。
文檔編號F21Y101/02GK1831614SQ20061005893
公開日2006年9月13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3月8日
發(fā)明者青木富雄 申請人:索尼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聊城市| 高淳县| 红原县| 临漳县| 江川县| 东莞市| 丹凤县| 黔西县| 宜宾县| 砚山县| 永泰县| 克拉玛依市| 凤台县| 余庆县| 广宁县| 台中市| 那曲县| 新田县| 赣榆县| 恩施市| 大连市| 花莲县| 宣武区| 渝中区| 南川市| 称多县| 长丰县| 高要市| 元氏县| 宁夏| 略阳县| 安多县| 德阳市| 信丰县| 绥棱县| 顺昌县| 原阳县| 洪雅县| 池州市| 沈阳市| 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