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等離子顯示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等離子顯示板(PDP),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通過改進電極結構增強亮度的PDP。
背景技術:
通常,PDP是一種顯示裝置,其使用通過氣體放電產生的紫外線激勵熒光體時所產生的可見光,由此實現期望的圖像。PDP能夠實現超過60英寸同時厚度小于10cm(厘米)的屏幕。此外,由于PDP是自發(fā)光型顯示裝置,類似于陰極射線管(CRT),所以它表現出滿意的色再現性而不會因為視角發(fā)生失真。而且,其生產過程要比液晶顯示器(LCD)的生產過程簡單,因此從生產率和成本方面考慮PDP具有優(yōu)勢。因此,PDP已經成為用于工業(yè)目的電視和平板顯示器的亮點。
在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的漫長時期中已經提出了許多PDP的結構,而三極表面放電型是當前PDP結構中的一種主要類型。三電極表面放電PDP包括具有電極對的前基板,與前基板隔開預定距離并具有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尋址電極的后基板,以及位于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間用放電氣體放電密封的空間。放電一般由通過尋址電極執(zhí)行的壁電荷積聚來產生,并通過在前基板上提供的許多電極對獲得用于輝度顯示的維持放電。典型地將例如氧化銦錫(ITO)的透明材料用作常規(guī)的放電維持電極。即,典型的常規(guī)放電維持電極是透明電極。這種透射性允許當放電維持電極執(zhí)行其引起維持放電的功能時放電單元中產生的可見光能夠穿過該放電維持電極。
為了防止從前基板發(fā)出的光被阻擋,通常由透明電極形成電極,由此允許光穿過該透明電極。這里,由于透明電極具有高電阻率,一般將它們同金屬電極結合使用以補償其導電性。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避免由于不能透光的金屬電極使從放電單元發(fā)出的光受到阻擋,在透明電極的寬度方向上沿其周圍形成金屬電極。
即使透明電極和金屬電極工作,由于透明電極處于直接發(fā)生放電的放電間隙周圍,所以為了啟動放電需要相當高的啟動電壓(priming voltage)。而且,由于形成透明電極的材料例如,ITO是很貴的,所以PDP的生產成本非常高,由此削弱了成本競爭力。同時,由于形成在基板上的條形電極是包含透明電極和金屬電極的雙層結構,所以制造過程變得復雜,從而導致生產成本的增加。
由于介電層、熒光層和在尋址電極和前基板上所提供的電極之間提供的放電氣體導致在放電單元中發(fā)生放電,因此這些組成部分的材料和形狀特征對放電有很大的影響。具體地,對于介電層,由于在整個基板表面上以基本上均勻的厚度形成該介電層,所以在紅、綠和藍放電單元的每個之間的差別很小。
但是,對于熒光層,對于各種顏色它們表現不同的介電常數。熒光層是由例如基于銪的鋁酸鋇鎂(BaMgAl10O17:Eu)的藍色熒光體,例如基于錳的硅酸鋅(Zn2SiO4:Mn)或(BaAl12O19:YBO3:Tb)的綠色熒光體,和例如基于銪的硼酸釔釓(Y0.35Gd0.35BO3)或(Y2O3:EU,Gd2O3:Eu)的紅色熒光體形成的。此外,在實際生產PDP時,在每種不同顏色熒光層之間會存在厚度上的差別。這樣,由于在材料特性和每種熒光層之間的厚度上的差別,會形成電容量上的差異,導致分別對于紅、綠和藍色放電單元的不同亮度特性。特別的,如果藍色放電單元的亮度變得比較低,色溫(白平衡)就會相應地減小。在這種情況下,人類視覺系統(tǒng)將會不滿意地察覺到PDP的亮度處于一個比較低的水平。由此,需要以電路方式通過伽瑪校正來調節(jié)白平衡。這時,因為藍色亮度比較低,所以在藍色亮度的基礎上調節(jié)白平衡。因此,通過伽瑪校正產生對應于在藍色亮度和紅色(或綠色)亮度之間差異的亮度損耗。
在三電極表面放電PDP中,電極沿一個方向延伸而阻擋肋沿另一方向延伸。在這樣的PDP中,當電極越靠近放電間隙和阻擋肋亮度就隨之增加。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PDP,具有通過改進電極結構而增強的亮度。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PDP,具有通過改進電極結構而增強的亮度以減少不同顏色放電單元之間亮度差。
這些和其它目的可以通過以下的等離子顯示板(PDP)來獲得,其包括相互對置的前基板和后基板;放置在前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間用于定義多個放電單元的阻擋肋;對應于放電單元的尋址電極;分布在每個放電單元中的熒光層;以及與尋址電極交叉的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它們在放電單元中相互對置并適于形成放電間隙;其中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中的每一個包括沿著與尋址電極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一線路部分,與第一線路部分間隔開并位于放電單元中以形成放電間隙的第二線路部分,和靠近與第一和第二線路部分交叉的阻擋肋并適于將第一線路部分連接到第二線路部分的連接部分。
最好在與第一線路部分和第二線路部分交叉的方向上成對地提供和定義放電單元的一對阻擋肋相鄰的連接部分。
連接部分最好從阻擋肋的壁表面隔開40到50μm。
連接部分最好從阻擋肋上的熒光層隔開10到20μm。
該PDP最好還包括安排在第一線路部分和第二線路部分之間的第三線路部分。
第一、第二和第三線路部分最好相互平行。
放電間隙最好包括第一間隙部分和第二間隙部分,第一和第二間隙部分相互間最好具有不同的長度。
第二間隙部分最好比第一間隙部分長并最好安排在第二線路部分和連接部分交會的交叉點。
第一線路部分和連接部分最好包含又薄又長的條形薄膜。
第一線路部分和連接部分最好包含鉻、銅或其它金屬材料。
這些和其它目的可以通過以下的等離子顯示板(PDP)來獲得,其包括相對的前基板和后基板;放置在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間用于定義多個放電單元的阻擋肋;對應于放電單元布置的尋址電極;分布在每個放電單元中以將放電單元定義為第一、第二和第三顏色的放電單元的熒光層;以及與尋址電極交叉的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它們在每個放電單元中相互對置并適于形成放電間隙;其中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沿一個與尋址電極交叉的方向延伸,每一個包括多個相互隔開的線路部分,和分布在至少一種顏色放電單元中的一對連接部分,其中顏色放電單元和在與多條線路部分交叉的方向上定義至少一種顏色放電的一對阻擋肋相鄰。
沿著第三顏色放電單元形成的多個線路部分最好通過這一對連接部分相互連接。
沿著第一和第二顏色放電單元形成的多個線路部分最好通過連接部分相互連接。
最好將沿著第一和第二顏色放電單元形成的連接部分朝著放電單元的中心放置。
最好將連接部分從布置在阻擋肋上的熒光層隔開40到50μm。
最好將連接部分從布置在阻擋肋上的熒光層隔開10到20μm。
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每一個最好包括沿著與尋址電極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一線路部分,和與第一線路部分隔開并放置在每個放電單元中以形成放電間隙的第二線路部分。
該PDP最好還包括安排在第一線路部分和第二線路部分之間的第三線路部分。
第一、第二和第三線路部分最好相互平行。
放電間隙最好包括第一間隙部分和第二間隙部分,第一和第二間隙部分最好具有相互間不同的長度。
第二間隙部分最好比第一間隙部分長并最好安排在第二線路部分和連接部分交會的交叉點。
第一線路部分和連接部分最好包含又薄又長的條形薄膜。
第一線路部分和連接部分最好包含鉻、銅或其它金屬材料。
第一、第二和第三顏色最好分別包括紅、綠和藍。
當通過參考下面結合附圖的具體說明,本發(fā)明變得更好理解,對本發(fā)明的充分認識和本發(fā)明所具有的許多優(yōu)點將變得顯而易見,在附圖中,相同的參考標號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這里圖1是在三電極表面放電PDP中放電單元亮度的分布圖;圖2是根據本發(fā)明第一示例性實施例PDP的局部分解透視圖;圖3是圖2中PDP的電極和阻擋肋配置的示意性平面圖;圖4是根據本發(fā)明第一示例性實施例變形的電極和阻擋肋配置的示意性平面圖;圖5是根據本發(fā)明第二示例性實施例PDP的局部分解透視圖;圖6是圖5中PDP電極和阻擋肋配置的示意性平面圖;
圖7是根據本發(fā)明第二示例性實施例變形的電極和阻擋肋配置的示意性平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是在三電極表面放電PDP中放電單元亮度分布的視圖,其中只是選擇性地展示了電極101和阻擋肋201。在圖1中,電極101沿一個方向(圖的垂直方向中)延伸而阻擋肋201沿另一方向(圖的水平方向中)延伸。如圖1所示,亮度隨著電極101靠近放電間隙w和阻擋肋201而增加。
在下面的詳細說明中,將簡單地通過圖解的方法展示和介紹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將理解,在不脫離本發(fā)明范圍的情況下,可以在各個方面對本發(fā)明所圖解的實施例進行修改和變化。因此,實際上是把附圖和說明看作是解釋,而不是限制。
參考圖2,根據本發(fā)明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PDP包括相對置且以預定距離相互分隔開的前基板4和后基板2,在前(第一)和后(第二)基板2和4之間的空間中由阻擋肋12定義的紅(R),綠(G)和藍(B)色的放電單元8R、8G和8B。尋址電極8最好和相鄰的尋址電極8平行地布置,并且尋址電極8以預定的距離相互分隔開,沿著與放電單元8R、8G和8B的寬度方向(在圖中的X軸方向)交叉的方向(在圖中的Y軸方向)延伸。
尋址電極8形成在后基板2的內側表面,并在后基板2的整個內側表面上形成介電層10并覆蓋尋址電極8。
在介電層10上形成阻擋肋12,然后在介電層10上,即,在阻擋肋12的側壁和底面上涂上紅、綠和藍色熒光體14R、14G和14B,以形成相應顏色的放電單元8R、8G和8B。
在圖2中,以矩陣形式布置放電單元8R、8G和8B,其中阻擋肋12包括沿圖的X軸方向形成的水平阻擋肋12a和沿圖的Y軸方向形成的垂直阻擋肋12b。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例如,根據本發(fā)明的放電單元可以具有其中的阻擋肋12只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二阻擋肋12b的條形形式,或者具有三角形結構的三角形形式。
沿著相對于和后基板2相對置的前基板4上尋址電極8交叉的方向(圖中的X軸方向)形成具有掃描電極16和維持電極18的顯示電極20。然后依次在前基板4的內側表面的整個表面上形成介電層22和保護層24并覆蓋顯示電極20。
在圖2的說明性實施例中,顯示電極20是金屬導電材料并具有中空結構。下面將更詳細地說明根據本實施例的顯示電極20的結構。
通過前基板4和后基板2的結合在放電單元8R、8G和8B中相互交叉地布置尋址電極8和放電電極20,并用放電氣體(典型地氖-氙混合氣)填充放電單元8R、8G和8B,用于當通過等離子放電激勵時引起紫外線的發(fā)射。
下面將參考附圖對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顯示電極20的結構進行詳細介紹,其中通過多條金屬電極的線路部分的組合來形成顯示電極20。
圖3和圖4是在矩陣形式的各個放電單元中形成的顯示電極20的視圖。在下面的介紹中,將討論矩陣類型的放電單元。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在該說明性實施例中,掃描電極16和維持電極18中的每一個包括在鄰近水平阻擋肋12a的放電單元中形成的第一線路部分161和181,和在放電單元中相互面對以形成放電間隙G的第二線路部分162和182。
更具體地,第一線路部分161和181在水平阻擋肋12a(在圖的X軸方向中)的延長方向上延伸并放置在鄰近水平阻擋肋12a的放電單元內。由此,第一線路部分161和181朝著鄰近水平阻擋肋12a的放電單元的內側放置并在一個方向(圖中的X軸方向)上延伸。因此,掃描電極16的第一線路部分161和維持電極18的第一線路部分181相互遠離同時相互對置。
在下面的介紹中,第二線路部分,第三線路部分和連接部分,并包括第一線路部分161和181,是由例如鉻或銅的金屬材料的條形薄膜形成。
可以在放電單元內的鄰近第一線路部分161和181處進一步提供具有和第一線路部分161和181一樣形狀的第二線路部分162和182。分別在放電單元中提供掃描電極16和維持電極18的第二線路部分162和182,其間以預定距離相互面對,該預定距離比相互對置的第一線路部分161和181之間的距離要短。
將第二線路部分162和182從第一線路部分161隔開一預定距離并形成在放電單元內側。這樣,在第一線路部分161和181以及第二線路部分162和182中的每一個之間產生開放空間。
此外,可以進一步提供在單位放電單元中將第一線路部分161和181連接到第二線路部分162和182的連接部分164和184,由此分別形成掃描電極16和維持電極18。以164a/164B,和184a/184b成對地形成連接部分164和184,以對應于定義一個放電單元的一對垂直阻擋肋12b。
實際上,第一線路部分161和181以及第二線路部分162和182和連接部分164和184在放電單元中形成封閉的環(huán),并相應地在那形成開口165和185。由于開口165和185在光從放電單元發(fā)出時防止其被干擾,所以增加了PDP的開孔率,由此提高了PDP的亮度。
此外,連接部分164和184增加了壁電荷分布狀態(tài)的可能性,允許在第二線路部分162和182之間放電間隙G中的放電P1擴展到第一線路部分161和181,由此容易形成具有長放電通道的表面放電P2。在該PDP中,使用作為主放電的輝光放電驅動該等離子放電。這樣,通過連接部分164和184的配置,通過表面放電形成“陽極區(qū)”,由此增加放電效率。
類似地,在該說明性實施例中,最好通過相對短的第一間隙部分G1和比第一間隙部分G1長的第二間隙部分G2形成放電間隙G。實際上,最好在每個連接部分164和184與每個第二線路部分162和182交會的交叉點P處形成第二間隙部分G2。通過這種配置,通過連接部分164和184可以很容易將在第一間隙部分G1中引發(fā)的放電感應到在第一線路部分161和181之間發(fā)生的表面放電。
參考圖3,為了形成第一間隙部分G1和第二間隙部分G2,在交叉點P上形成相對置的凹面。
圖4是還包括在第一線路部分和第二線路部分之間的第三線路部分的電極結構的視圖。
在線路部分之間的電場引發(fā)和它們之間的距離呈反比的放電。因此,如果在第一線路部分161和181的每一個與第二線路部分162和182的每一個之間的距離太長,就不能將由第一間隙部分G1啟動的放電感應到發(fā)生在第一線路部分161和181之間的表面放電。通過這種配置,由第三線路部分163和183來減少在第一線路部分161和181的每一個與第二線路部分162和182的每一個之間的距離,由此使得易于引發(fā)表面放電。
第三線路部分163和183定位在第一線路部分161和181的每一個與第二線路部分162和182的每一個之間并在一個方向(圖中X軸方向)中相互平行地擴展。
因為第一線路部分161和181以及第二線路部分162和182在它們各自的放電單元中互相連接,所以即使當線路部分中的一個斷開連接時,也可以通過另一部分來補償該斷開連接部分,這可以作為增加發(fā)光效果和PDP亮度的積極因素。
如在前面圖1中確認的,阻擋肋離壁越近,亮度就變得越高。基于這一理解,下面將在該說明性實施例中介紹確定連接部分164和184適當位置的方法。
鄰近定義放電單元的一對垂直阻擋肋12b成對地形成連接部分164和184。該連接部分164和184最好從阻擋肋12b隔開一個預定距離。實驗上,最好將連接部分164和184從阻擋肋12b壁表面上形成的熒光層隔開10到20μm。如果連接部分164和184從熒光層分離的空間小于上面規(guī)定的范圍,這種短缺將引起光的屏蔽。如果連接部分164和184從熒光層分離的空間超過了上面規(guī)定的范圍,這種超出會讓熒光體無法被激勵。
考慮到操作條件,最好以大約30μm的厚度涂覆熒光層。這樣,最好將連接部分164和184從阻擋肋隔開40到50μm。
下面將參考附圖對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進行介紹。圖5到圖7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PDP和放電單元。用相同的參考標號來識別和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相同功能的部件,并且省略了對它們的具體說明。
根據本發(fā)明第二個示例性實施例的PDP和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PDP類似,其中通過成對的多個線路部分形成顯示電極45。但是,根據本發(fā)明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PDP具有關于顏色不同的放電單元的電極結構,由此補償在每個放電單元之間的亮度差,下面將參考附圖進行更詳細的介紹。
在該說明性實施例中,顯示電極45包括在每個放電單元中相互對置的掃描電極41和維持電極43。通過多個線路部分的組合形成掃描電極41和維持電極43中的每一個。
如圖6所示,掃描電極41和維持電極43中的每一個包括鄰近水平阻擋肋12a的第一線路部分411和431以及與第一線路部分411和431分隔開并形成在放電單元內側的第二線路部分412和432。第二線路部分412和432在放電單元內側相互面對,形成放電間隙G,并根據提供到每個電極的電壓脈沖在初始放電階段形成對置放電。
初始放電階段的對置放電在第一線路部分411和431之間傳播以引起表面放電。如果在第一線路部分411和431之間以及第二線路部分412和432之間的空間太寬,放電就不能傳播。于是,可以在第一線路部分411和431以及第二線路部分412和432之間進一步提供用于引起放電傳播的第三線路部分413和433(參見圖7)。
可選地,還可以在每個放電單元上形成連接部分414和434。也就是說,對于具有最低亮度的放電單元,還可以進一步形成一對連接部分。盡管已經示出和說明藍色放電單元具有最低亮度,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
當電極變得更接近阻擋肋時,亮度增加,這已經在前面圖1中介紹過了?;谶@一發(fā)現,在本實施例中,對于具有最低亮度的藍色放電單元,鄰近定義放電單元的垂直阻擋肋12b安排連接部分414和434的對414a/414b和434a/434b,同時對于紅色和綠色放電單元,沿著放電單元的寬度方向(圖中X軸方向)安排連接部分。
連接部分414和434提供通道,由等離子放電產生的電荷通過該通道遷移。鄰近垂直阻擋肋12b的壁表面安排連接部分141a、414b、434a和434b,由此增加在垂直阻擋肋12周圍的電荷分布的可能性。結果,增加了在垂直阻擋肋12上激勵熒光體的可能性,最終增加了藍色放電單元8B的亮度。
對于紅色或綠色放電單元8R和8G,在相關放電單元中心周圍形成一個連接部分。這樣,減少了在藍色放電單元和紅色(或綠色)放電單元之間的亮度差,允許在紅色或綠色放電單元減少一個相對小的亮度水平的同時調節(jié)白平衡,由此提高了PDP的亮度。
如上所述,與常規(guī)組合電極板相比,根據本發(fā)明的PDP可以減少制造成本,并通過增強維持放電的強度減少維持放電所需的驅動電壓。此外,由于根據本發(fā)明的PDP在放電單元中的較寬區(qū)域上形成維持放電,可以獲得穩(wěn)定的維持放電同時提高PDP的發(fā)光效率。而且,可以顯著減少在不同顏色放電單元的每一個之間的亮度差。
盡管已經通過在上述附圖中展示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說明,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本發(fā)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而是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的情況下可以是它們的各種變化或修改。因此,應當只通過附帶的權利要求來確定本發(fā)明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等離子顯示板,包括相對置的前基板和后基板;放置在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間用于定義多個放電單元的阻擋肋;對應于放電單元的尋址電極;分布在每個放電單元中的熒光層;以及與尋址電極交叉的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它們在放電單元中相對置并適于形成放電間隙;其中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中的每一個包括沿著在與尋址電極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線路部分,和第一線路部分間隔開并位于放電單元中以形成放電間隙的第二線路部分,和靠近與第一和第二線路部分交叉的阻擋肋并適于將第一線路部分連接到第二線路部分的連接部分。
2.如權利要求1的等離子顯示板,其中在和第一線路部分及第二線路部分交叉的方向上鄰近定義放電單元的一對阻擋肋成對地提供該連接部分。
3.如權利要求1的等離子顯示板,其中將連接部分從阻擋肋的壁表面隔開40到50μm。
4.如權利要求1的等離子顯示板,其中將連接部分從阻擋肋上布置的熒光層隔開10到20μm。
5.如權利要求1的等離子顯示板,還包括安排在第一線路部分和第二線路部分之間的第三線路部分。
6.如權利要求5的等離子顯示板,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線路部分相互平行。
7.如權利要求1的等離子顯示板,其中放電間隙包括第一間隙部分和第二間隙部分,該第一和第二間隙部分相互具有不同的長度。
8.如權利要求7的等離子顯示板,其中第二間隙部分比第一間隙部分長,并且被安排在第二線路部分和連接部分交會的交叉點處。
9.如權利要求1的等離子顯示板,其中第一線路部分和連接部分包括又薄又長的條形薄膜。
10.如權利要求1的等離子顯示板,其中第一線路部分和連接部分包括鉻、銅或其它金屬材料。
11.一種等離子顯示板,包括相對置的前基板和后基板;放置在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間用于定義多個放電單元的阻擋肋;對應于放電單元布置的尋址電極;安排在每個放電單元中以將放電單元定義為第一、第二和第三顏色的放電單元的熒光層;以及與尋址電極交叉的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它們在每個放電單元中相對并適于形成放電間隙;其中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沿一個與尋址電極交叉的方向延伸,每一個包括多個相互隔開的線路部分,和分布在至少一種顏色放電單元中的一對連接部分,其在與所述多個線路部分交叉的方向上定義所述至少一種顏色放電的一對阻擋肋相鄰。
12.如權利要求11的等離子顯示板,其中通過這對連接部分將沿著第三顏色放電單元形成的多個線路部分相互連接。
13.如權利要求12的等離子顯示板,其中通過一個連接部分將沿著第一和第二顏色放電單元形成的多個線路部分相互連接。
14.如權利要求13的等離子顯示板,其中將沿著第一和第二顏色放電單元形成的連接部分朝著該放電單元的中心配置。
15.如權利要求11的等離子顯示板,其中將連接部分從安排在阻擋肋上的熒光層隔開40到50μm。
16.如權利要求11的等離子顯示板,其中將連接部分從安排在阻擋肋上的熒光層隔開10到20μm。
17.如權利要求11的等離子顯示板,其中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每一個包括沿與尋址電極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一線路部分,和與第一線路部分隔開并放置在每個放電單元中以形成放電間隙的第二線路部分。
18.如權利要求17的等離子顯示板,還包括安排在第一線路部分和第二線路部分之間的第三線路部分。
19.如權利要求18的等離子顯示板,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線路部分相互平行。
20.如權利要求17的等離子顯示板,其中放電間隙包括第一間隙部分和第二間隙部分,該第一和第二間隙部分具有相互不同的長度。
21.如權利要求20的等離子顯示板,其中第二間隙部分比第一間隙部分長并安排在第二線路部分和連接部分交會的交叉點。
22.如權利要求11的等離子顯示板,其中第一線路部分和連接部分包含又薄又長的條形薄膜。
23.如權利要求11的等離子顯示板,其中第一線路部分和連接部分包含鉻、銅或其它金屬材料。
24.如權利要求11-14的任一項的等離子顯示板,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顏色分別包括紅、綠和藍。
全文摘要
一種等離子顯示板(PDP)包括相對置的前基板和后基板;放置在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間用于定義多個放電單元的阻擋肋;對應于放電單元的尋址電極;分布在每個放電單元中以將放電單元定義為第一、第二和第三顏色的放電單元的熒光層;以及與尋址電極交叉的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它們在每個放電單元中相對置并適于形成放電間隙。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沿一個與尋址電極交叉的方向延伸,每一個包括多個相互隔開的線路部分,和分布在至少一種顏色放電單元中的一對連接部分,其中顏色放電單元和在與多條線路部分交叉的方向上定義至少一種顏色放電的一對阻擋肋相鄰。
文檔編號H01J17/49GK1702818SQ200510078870
公開日2005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05年5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5月25日
發(fā)明者李奎亢 申請人:三星Sdi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