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顯微鏡物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shí)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顯微鏡物鏡,包括同光軸設(shè)置的十四片球面玻璃透鏡,從物方至像方依次排列:第一透鏡面向物方為凹面,面向像方為凸面;第二、第三透鏡為膠合透鏡組;第四、第五、第六透鏡為膠合透鏡組;第七、第八、第九透鏡為膠合透鏡組;第十、第十一透鏡為膠合透鏡組;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透鏡為膠合透鏡組。本實(shí)用新型的顯微鏡物鏡,全部采用球面鏡片,與現(xiàn)有光學(xué)鏡片加工與檢測工藝完全兼容,制造成本低;并且顯微鏡物鏡可實(shí)現(xiàn)高分辨力的成像,具有視場大、分辨率高、體積小、加工工藝成熟、成本低等特點(diǎn)。
【專利說明】一種顯微鏡物鏡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發(fā)明屬于光學(xué)領(lǐng)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顯微鏡物鏡。
【背景技術(shù)】
[0002] 顯微鏡已成為很多行業(yè)研究必不可少的高科技設(shè)備,在一些精密微型領(lǐng)域廣泛應(yīng) 用,特別在醫(yī)療和科研等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0003] 顯微鏡物鏡的視場的大小會(huì)影響觀察范圍,視場越大,可觀察到的范圍就越大,這 樣能更好和完整的觀察目標(biāo);目前世界上已有各類顯微鏡物鏡,但是目前技術(shù)上能達(dá)到的 視場一般保持在20mm左右,而最大的視場也只有25mm,且都只適用于目視觀察方面;隨著 科技的發(fā)展,目前很多領(lǐng)域已開始應(yīng)用CCD圖像自動(dòng)采集方面的技術(shù),因此需要更大的顯 微鏡物鏡的視場,而常規(guī)的顯微鏡物鏡的視場將無法滿足需求。
[0004] 中國專利號(hào):200810087210. 3,申請日:2008年03月24日,公開了一份名稱為一 種顯微鏡物鏡的專利,其由至少四個(gè)透鏡或透鏡組(Lp L2A,L2B,L3, L4A,L4B,Gp G2)組成并能 夠優(yōu)選地被用于改進(jìn)圖像對比度。根據(jù)該發(fā)明,從物體側(cè)觀察,可將與光軸同心對準(zhǔn)的相板 集成到第一透鏡和第二透鏡(L 2A*L2B)之間的空氣空間中以及從該空氣空間中取出。所限 定地布置相板和相關(guān)聯(lián)地將實(shí)際光瞳偏移到顯微鏡物鏡的前兩個(gè)透鏡和L 2A、L2B)或透 鏡組之間的空氣空間中允許最初被設(shè)計(jì)為亮視場變型的顯微鏡物鏡被重新設(shè)計(jì)為相對簡 單的相襯變型,但是其視場仍然較小,而且制造成本高。
[0005] 中國專利號(hào):200780016306. 4,申請日:2007年04月26日,公開了一份名稱為一 種顯微鏡物鏡的專利文件,其具有優(yōu)選反對稱的透鏡或透鏡組,成像比例為-100倍,視場 值為20。根據(jù)該發(fā)明,該顯微鏡物鏡由9個(gè)透鏡和3個(gè)粘合元件構(gòu)成,從對象一側(cè)(左側(cè)) 開始是由具有正光焦度的近似一個(gè)半球鏡L1形成的透鏡、具有正光焦度的凹凸透鏡L2、具 有正光焦度的兩重粘合元件G1、具有正光焦度的另一個(gè)兩重粘合元件G2、具有負(fù)光焦度的 兩重粘合元件G3,最后是具有負(fù)光焦度的凹凸透鏡L9。通過采用結(jié)構(gòu)相同的粘合元件和透 鏡對,可以在改善圖像對比度。但是其存在視場值低且生產(chǎn)成本高,加工困難。
【發(fā)明內(nèi)容】
[0006]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顯微鏡物鏡的視場小,而常規(guī)的顯微鏡物鏡的視場將無 法滿足需求而且成本高的問題,提供一種具有視場大、分辨率高、體積小、加工工藝易操作、 成本低的顯微鏡物鏡。
[0007]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如下:
[0008] -種顯微鏡物鏡,包括同光軸設(shè)置的十四片球面透鏡,從物方至像方依次排列,從 物方至像方的十四片球面透鏡分別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 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第八透鏡、第九透鏡、第十透鏡、第十一透鏡、第十二透鏡、第十三 透鏡和第十四透鏡;
[0009] 第一透鏡面向物方為凹面,面向像方為凸面;
[0010] 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組成膠合透鏡組,其中第二透鏡面向物方為凸面,面向像方為 凹面;第三透鏡面向物方為凸面,面向像方為凸面,第二透鏡面向像方的凹面與第三透鏡面 向物方的凸面膠合在一起;
[0011] 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和第六透鏡組成膠合透鏡組,其中第四透鏡面向物方為凸面, 面向像方為凹面;第五透鏡面向物方為凸面,面向像方為凸面;第六透鏡面向物方為凹面, 面向像方為凸面,第四透鏡面向像方的凹面與第五透鏡面向物方的凸面膠合在一起,第五 透鏡面向像方的凸面與第六透鏡面向物方的凹面膠合在一起;
[0012] 第七透鏡、第八透鏡和第九透鏡組成膠合透鏡組,其中第七透鏡面向物方為凸面, 面向像方為凹面;第八透鏡面向物方為凸面,面向像方為凹面;第九透鏡面向物方為凸面, 面向像方為凸面,第七透鏡面向像方的凹面與第八透鏡面向物方的凸面膠合在一起,第八 透鏡面向像方的凹面與第九透鏡面向物方的凸面膠合在一起;
[0013] 第十透鏡和第十一透鏡組成膠合透鏡組,其中第十透鏡面向物方為凸面,面向像 方為凸面;第十一透鏡面向物方為凹面,面向像方為凹面,第十透鏡面向像方的凸面與第 i^一透鏡面向物方的凹面膠合在一起;
[0014] 第十二透鏡、第十三透鏡和第十四透鏡組成膠合透鏡組,其中第十二透鏡面向物 方為凹面,面向像方為凹面;第十三透鏡面向物方為凸面,面向像方為凸面;第十四透鏡面 向物方為凹面,面向像方為凹面,第十二透鏡面向像方的凹面與第十三透鏡面向物方的凸 面膠合在一起,第十三透鏡面向像方的凸面與第十四透鏡面向物方的凹面膠合在一起。
[0015] 所述十四個(gè)透鏡共有二十個(gè)鏡面,第一透鏡的凹面為第一鏡面,第一透鏡的凸面 為第二鏡面,第二透鏡面向物方的凸面為第三鏡面,第二透鏡和第三透鏡的膠合面為第四 鏡面,第三透鏡面向像方的凸面為第五鏡面,第四透鏡面向物方的凸面為第六鏡面,第四 透鏡和第五透鏡的膠合面為第七鏡面,第五透鏡和第六透鏡的膠合面為第八鏡面,第六透 鏡面向像方的凸面為第九鏡面,第七透鏡面向物方的凸面為第十鏡面,第七透鏡和第八透 鏡的膠合面為第十一鏡面,第八透鏡和第九透鏡的膠合面為第十二鏡面,第九透鏡面向像 方的凸面為第十三鏡面,第十透鏡面向物方的凸面為第十四鏡面,第十透鏡和第十一透鏡 的膠合面為第十五鏡面,第十一透鏡面向像方的凹面為第十六鏡面,第十二透鏡面向物方 的凹面為第十七鏡面,第十二透鏡和第十三透鏡的膠合面為第十八鏡面,第十三透鏡和第 十四透鏡的膠合面為第十九鏡面,第十四透鏡面向像方的凹面為第二十鏡面;
[0016] 二十個(gè)鏡面的結(jié)構(gòu)參數(shù)為:
[0017] 第一鏡面為 R1 = - 9. 251 ?一8. 775mm、Dl = 3. 927 ?4. 059臟、Ψ1 = 5. 535 ? 5. 660mm ;
[0018] 第二鏡面為 R2 =- 7. 597 ?一7. 210mm、D2 = 0· 187 ?0· 203mm、Ψ2 = 6. 827 ? 6. 970mm ;
[0019] 第三鏡面為 R3 = 23. 827 ?24. 571mm、D3 = 1· 846 ?1. 938mm、Ψ3 = 10. 501 ? 10.615mm ;
[0020] 第四鏡面為 R4 = 17. 232 ?17. 956mm、D4 = 9· 643 ?9. 749mm、Ψ4 = 10. 527 ? 10.640mm ;
[0021] 第五鏡面為 R5 = - 17. 963 ?一17. 249mm、D5 = 0· 182 ?0· 205mm、Ψ5 = 11. 008 ?11. 127mm ;
[0022] 第六鏡面為 R6 = 31. 398 ?32. 041mm、D6 = 1· 552 ?1. 639mm、Ψ6 = 11. 002 ? 11. 125mm ;
[0023] 第七鏡面為 R7 = 19. 385 ?20. 185mm、D7 = 9· 939 ?10. 050mm、Ψ7 = 10. 553 ? 10. 675mm ;
[0024] 第八鏡面為 R8 = - 13. 583 ?一13. 039mm、D8 = 1· 551 ?1. 640mm、Ψ8 = 10.498 ?10.610mm ;
[0025] 第九鏡面為 R9 = - 23· 753 ?一23· 040mm、D9 = 0· I82 ?0· 2〇5臟、Ψ9 = 11. 287 ?11. 405mm ;
[0026] 第十鏡面為 RIO = 12. 708 ?13. 239mm、D10 = 5· 959 ?6. 028mm、Ψ 10 = 10. 771 ? 10.890mm ;
[0027] 第 ^-一 鏡面為 Rll = 29. 695 ?30. 302mm、Dll = 2· 443 ?2. 538mm、Ψ 11 = 9·985 ?10. 095mm ;
[0028] 第十二鏡面為 R12 = 8· 801 ?9. 256mm、D12 = 5· 959 ?6. 028mm、Ψ 12 = 7· 779 ? 7. 956mm ;
[0029] 第十三鏡面為 R13 = - 39. 353 ?一38. 560mm、D13 = 0· 279 ?0· 305mm、Ψ 13 = 7· 689 ?7. 853mm ;
[0030] 第十四鏡面為 R14 = 9· 807 ?10. 320mm、D14 = 5· 959 ?6· 028mm、Ψ 14 = 6· 467 ? 6.602mm ;
[0031] 第十五鏡面為 R15 = - 18. 063 ?一17. 347mm、D15 = 5· 959 ?6. 028mm、Ψ15 = 5· 105 ?5. 218mm ;
[0032] 第十六鏡面為 R16 = 18. 498 ?19. 260mm、D16 = 2· 149 ?2· 230mm、Ψ 16 = 3· 239 ?3· 322mm ;
[0033] 第十七鏡面為 R17 = - 10. 156 ?一9· 651mm、D17 = 2· 443 ?2· 538mm、Ψ17 = 2· 712 ?2· 805mm ;
[0034] 第十八鏡面為 R18 = 26. 739 ?27. 567mm、D18 = 5· 162 ?5· 225mm、Ψ 18 = 2· 632 ?2. 708mm ;
[0035] 第十九鏡面為 R19 = - 4· 843 ?一4· 601mm、D19 = 2· 443 ?2· 538mm、Ψ19 = 2· 488 ?2· 564mm ;
[0036] 第二十鏡面為 R20 = 6· 863 ?7· 225mm、D20 = 199. 107 ?201. 039mm、Ψ20 = 2· 155 ?2. 230mm。
[0037] 所述顯微鏡物鏡最大視場為50mm。
[0038] 相比于現(xiàn)有技術(shù),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
[0039] (1)本發(fā)明的顯微鏡物鏡,全部采用球面鏡片,與現(xiàn)有光學(xué)鏡片加工與檢測工藝完 全兼容,制造成本低;
[0040] (2)本發(fā)明給出的二十個(gè)鏡面的結(jié)構(gòu)參數(shù)下,可以實(shí)現(xiàn)增大顯微鏡物鏡的視場,顯 微鏡物鏡的視場能達(dá)到50_,完全達(dá)到大幅度增大顯微鏡物鏡視場的效果;
[0041] (3)本發(fā)明結(jié)構(gòu)簡單,設(shè)計(jì)合理,易于制造。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2] 圖1是本發(fā)明的顯微鏡物鏡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43] 圖2是ZEMAX軟件模擬出本發(fā)明的實(shí)施例1參數(shù)下,顯微鏡物鏡的視場的參數(shù)表。
[0044] 圖3、圖4、圖5和圖6是ZEMAX軟件模擬出在圖2視場設(shè)定條件下,顯微鏡物鏡成 像質(zhì)量效果圖;其中圖3為光程差,其橫坐標(biāo)為歸一化孔徑,縱坐標(biāo)為以波數(shù)為單位的參考 主光線的光程差、圖4為單色光的基于衍射的能量集中度,其橫坐標(biāo)為衍射光斑的半徑,縱 坐標(biāo)為當(dāng)前半徑內(nèi)的能量占總能量的百分比、圖5為多色光光學(xué)傳遞函數(shù),其橫坐標(biāo)為空 間頻率,縱坐標(biāo)為傳遞函數(shù)值、圖6為波相差,其為實(shí)際波面與參考球面之間的光程差。
[0045] 附圖標(biāo)記:L1-第一透鏡;L2-第二透鏡;L3-第三透鏡;L4-第四透鏡;L5-第五透 鏡;L6-第六透鏡;L7-第七透鏡;L8-第八透鏡;L9-第九透鏡;L10-第十透鏡;L11-第十一 透鏡;L12-第十二透鏡;L13-第十二透鏡和L14-第十四透鏡。
【具體實(shí)施方式】
[0046] 下面結(jié)合具體附圖對本發(fā)明進(jìn)行詳細(xì)描述。
[0047] 如圖1所示,一種顯微鏡物鏡,包括同光軸設(shè)置的十四片球面透鏡,從物方至像方 依次排列,從物方至像方的十四片球面透鏡分別為:第一透鏡L1、第二透鏡L2、第三透鏡 L3、第四透鏡L4、第五透鏡L5、第六透鏡L6、第七透鏡L7、第八透鏡L8、第九透鏡L9、第十透 鏡L10、第i^一透鏡L11、第十二透鏡L12、第十三透鏡L13和第十四透鏡L14。
[0048] 第一透鏡L1面向物方為凹面,面向像方為凸面;第二、第三透鏡L2、L3為膠合透 鏡組,其中第二透鏡L2面向物方為凸面,面向像方為凹面;第三透鏡L3面向物方為凸面,面 向像方為凸面,第二透鏡L2面向像方的凹面與第三透鏡L3面向物方的凸面膠合在一起;第 四、第五、第六透鏡L4、L5、L6為膠合透鏡組,其中第四透鏡L4面向物方為凸面,面向像方為 凹面;第五透鏡L5面向物方為凸面,面向像方為凸面;第六透鏡L6面向物方為凹面,面向 像方為凸面,第四透鏡L4面向像方的凹面與第五透鏡L5面向物方的凸面膠合在一起,第五 透鏡L5面向像方的凸面與第六透鏡L6面向物方的凹面膠合在一起;第七、第八、第九透鏡 L7、L8、L9為膠合透鏡組,其中第七透鏡L7面向物方為凸面,面向像方為凹面;第八透鏡L8 面向物方為凸面,面向像方為凹面;第九透鏡L9面向物方為凸面,面向像方為凸面,第七透 鏡L7面向像方的凹面與第八透鏡L8面向物方的凸面膠合在一起,第八透鏡L8面向像方的 凹面與第九透鏡L9面向物方的凸面膠合在一起;第十、第十一透鏡L10、L11為膠合透鏡組, 其中第十透鏡L10面向物方為凸面,面向像方為凸面;第i^一透鏡L11面向物方為凹面,面 向像方為凹面,第十透鏡L10面向像方的凸面與第i^一透鏡L11面向物方的凹面膠合在一 起;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透鏡L12、L13、L14為膠合透鏡組,其中第十二透鏡L12面向物方 為凹面,面向像方為凹面;第十三透鏡L13面向物方為凸面,面向像方為凸面;第十四透鏡 L14面向物方為凹面,面向像方為凹面;第十二透鏡L12面向像方的凹面與第十三透鏡L13 面向物方的凸面膠合在一起,第十三透鏡L13面向像方的凸面與第十四透鏡L14面向物方 的凹面膠合在一起。
[0049] 上述十四個(gè)透鏡共有二十個(gè)鏡面,第一透鏡L1的凹面為第一鏡面,第一透鏡L1的 凸面為第二鏡面,第二透鏡L2面向物方的凸面為第三鏡面,第二透鏡L2和第三透鏡L3的 膠合面為第四鏡面,第三透鏡L3面向像方的凸面為第五鏡面,第四透鏡L4面向物方的凸面 為第六鏡面,第四透鏡L4和第五透鏡L5的膠合面為第七鏡面,第五透鏡L5和第六透鏡L6 的膠合面為第八鏡面,第六透鏡L6面向像方的凸面為第九鏡面,第七透鏡L7面向物方的 凸面為第十鏡面,第七透鏡L7和第八透鏡L8的膠合面為第十一鏡面,第八透鏡L8和第九 透鏡L9的膠合面為第十二鏡面,第九透鏡L9面向像方的凸面為第十三鏡面,第十透鏡L10 面向物方的凸面為第十四鏡面,第十透鏡L10和第十一透鏡L11的膠合面為第十五鏡面,第 i^一透鏡L11面向像方的凹面為第十六鏡面,第十二透鏡L12面向物方的凹面為第十七鏡 面,第十二透鏡L12和第十三透鏡L13的膠合面為第十八鏡面,第十三透鏡L13和第十四透 鏡L14的膠合面為第十九鏡面,第十四透鏡L14面向像方的凹面為第二十鏡面。
[0050] 二十個(gè)鏡面的結(jié)構(gòu)參數(shù)范圍見表1,其中R1為第一鏡面的曲率半徑;D1為第一鏡 面的鏡面距離;Ψ1為第一鏡面的有效通光孔徑,R2?R20、D2?D20以及Ψ2?Ψ20的 含義依次類推,
[0051] 表1二十個(gè)鏡面的結(jié)構(gòu)參數(shù)范圍
[0052]
【權(quán)利要求】
1. 一種顯微鏡物鏡,其特征在于:包括同光軸設(shè)置的十四片球面透鏡,從物方至像方 依次排列,從物方至像方的十四片球面透鏡分別為:第一透鏡(L1)、第二透鏡(L2)、第三透 鏡(L3)、第四透鏡(L4)、第五透鏡(L5)、第六透鏡(L6)、第七透鏡(L7)、第八透鏡(L8)、第 九透鏡(L9)、第十透鏡(L10)、第^ 透鏡(L11)、第十二透鏡(L12)、第十三透鏡(L13)和 第十四透鏡(L14); 第一透鏡(L1)面向物方為凹面,面向像方為凸面; 第二透鏡(L2)和第三透鏡(L3)組成膠合透鏡組,其中第二透鏡(L2)面向物方為凸 面,面向像方為凹面;第三透鏡(L3)面向物方為凸面,面向像方為凸面,第二透鏡(L2)面向 像方的凹面與第三透鏡(L3)面向物方的凸面膠合在一起; 第四透鏡(L4)、第五透鏡(L5)和第六透鏡(L6)組成膠合透鏡組,其中第四透鏡(L4) 面向物方為凸面,面向像方為凹面;第五透鏡(L5)面向物方為凸面,面向像方為凸面;第六 透鏡(L6)面向物方為凹面,面向像方為凸面,第四透鏡(L4)面向像方的凹面與第五透鏡 (L5)面向物方的凸面膠合在一起,第五透鏡(L5)面向像方的凸面與第六透鏡(L6)面向物 方的凹面膠合在一起;第七透鏡(L7)、第八透鏡(L8)和第九透鏡(L9)組成膠合透鏡組,其 中第七透鏡(L7)面向物方為凸面,面向像方為凹面;第八透鏡(L8)面向物方為凸面,面向 像方為凹面;第九透鏡(L9)面向物方為凸面,面向像方為凸面,第七透鏡(L7)面向像方的 凹面與第八透鏡(L8)面向物方的凸面膠合在一起,第八透鏡(L8)面向像方的凹面與第九 透鏡(L9)面向物方的凸面膠合在一起;第十透鏡(L10)、第十一透鏡(L11)組成膠合透鏡 組,其中第十透鏡(L10)面向物方為凸面,面向像方為凸面;第十一透鏡(L11)面向物方為 凹面,面向像方為凹面,第十透鏡(L10)面向像方的凸面與第i^一透鏡(L11)面向物方的凹 面膠合在一起; 第十二透鏡(L12)、第十三透鏡(L13)和第十四透鏡(L14)組成膠合透鏡組,其中第 十二透鏡(L12)面向物方為凹面,面向像方為凹面;第十三透鏡(L13)面向物方為凸面,面 向像方為凸面;第十四透鏡(L14)面向物方為凹面,面向像方為凹面;第十二透鏡(L12)面 向像方的凹面與第十三透鏡(L13)面向物方的凸面膠合在一起,第十三透鏡(L13)面向像 方的凸面與第十四透鏡(L14)面向物方的凹面膠合在一起。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顯微鏡物鏡,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四個(gè)透鏡共有二十個(gè)鏡面, 第一透鏡(L1)的凹面為第一鏡面,第一透鏡(L1)的凸面為第二鏡面,第二透鏡(L2)面向 物方的凸面為第三鏡面,第二透鏡(L2)和第三透鏡(L3)的膠合面為第四鏡面,第三透鏡 (L3)面向像方的凸面為第五鏡面,第四透鏡(L4)面向物方的凸面為第六鏡面,第四透鏡 (L4)和第五透鏡(L5)的膠合面為第七鏡面,第五透鏡(L5)和第六透鏡(L6)的膠合面為 第八鏡面,第六透鏡(L6)面向像方的凸面為第九鏡面,第七透鏡(L7)面向物方的凸面為第 十鏡面,第七透鏡(L7)和第八透鏡(L8)的膠合面為第十一鏡面,第八透鏡(L8)和第九透 鏡(L9)的膠合面為第十二鏡面,第九透鏡(L9)面向像方的凸面為第十三鏡面,第十透鏡 (L10)面向物方的凸面為第十四鏡面,第十透鏡(L10)和第十一透鏡(L11)的膠合面為第 十五鏡面,第十一透鏡(L11)面向像方的凹面為第十六鏡面,第十二透鏡(L12)面向物方的 凹面為第十七鏡面,第十二透鏡(L12)和第十三透鏡(L13)的膠合面為第十八鏡面,第十三 透鏡(L13)和第十四透鏡(L14)的膠合面為第十九鏡面,第十四透鏡(L14)面向像方的凹 面為第二十鏡面; 二十個(gè)鏡面的結(jié)構(gòu)參數(shù)為: 第一鏡面為 R1 = - 9. 251 ?一8. 775mm、D1 = 3. 927 ?4. 059mm、Ψ 1 = 5. 535 ? 5. 660mm ; 第二鏡面為 R2 = - 7. 597 ?一7. 210mm、D2 = 0· 187 ?0· 203mm、Ψ 2 = 6. 827 ? 6. 970mm ; 第三鏡面為 R3 = 23. 827 ?24. 571mm、D3 = 1. 846 ?1. 938mm、Ψ3 = 10. 501 ? 10.615mm ; 第四鏡面為 R4 = 17. 232 ?17. 956mm、D4 = 9· 643 ?9. 749mm、Ψ4 = 10. 527 ? 10.640mm ; 第五鏡面為 R5 =- 17. 963 ?一17. 249mm、D5 = 0· 182 ?0· 205mm、Ψ5 = 11. 008 ? 11. 127mm ; 第六鏡面為 R6 = 31. 398 ?32. 041mm、D6 = 1· 552 ?1. 639mm、Ψ6 = 11. 002 ? 11. 125mm ; 第七鏡面為 R7 = 19. 385 ?20. 185mm、D7 = 9· 939 ?10. 050mm、Ψ 7 = 10. 553 ? 10. 675mm ; 第八鏡面為 R8 =- 13. 583 ?一13. 039mm、D8 = 1· 551 ?1. 640mm、Ψ8 = 10. 498 ? 10. 610mm ; 第九鏡面為 R9 =- 23. 753 ?一23. 040mm、D9 = 0· 182 ?0· 205mm、Ψ9 = 11. 287 ? 11. 405mm ; 第十鏡面為 Rl〇 = 12. 708 ?13. 239mm、DIO = 5· 959 ?6. 028mm、Ψ 10 = 10. 771 ? 10. 890mm ; 第-^一鏡面為 R11 = 29. 695 ?30. 302mm、Dll = 2. 443 ?2. 538mm、Ψ 11 = 9. 985 ? 10.095mm ; 第十二鏡面為 R12 = 8· 801 ?9. 256mm、D12 = 5· 959 ?6. 028mm、Ψ12 = 7· 779 ? 7. 956mm ; 第十三鏡面為 R13 = - 39. 353 ?一38. 560mm、D13 = 0· 279 ?0· 305mm、Ψ 13 = 7. 689 ?7. 853mm ; 第十四鏡面為 R14 = 9· 807 ?10. 320mm、D14 = 5· 959 ?6. 028mm、Ψ 14 = 6· 467 ? 6. 602mm ; 第十五鏡面為 R15 = - 18. 063 ?一17. 347mm、D15 = 5· 959 ?6. 028mm、Ψ 15 = 5. 105 ?5. 218mm ; 第十六鏡面為 R16 = 18. 498 ?19. 260mm、D16 = 2· 149 ?2. 230mm、Ψ 16 = 3· 239 ? 3. 322mm ; 第十七鏡面為 R17 = - 10. 156 ?一9· 651mm、D17 = 2· 443 ?2· 538mm、Ψ17 = 2· 712 ? 2. 805mm ; 第十八鏡面為 R18 = 26. 739 ?27. 567mm、D18 = 5· 162 ?5. 225mm、Ψ 18 = 2· 632 ? 2. 708mm ; 第十九鏡面為 R19 = - 4· 843 ?一4. 601mm、D19 = 2· 443 ?2. 538mm、Ψ 19 = 2· 488 ? 2. 564mm ; 第二十鏡面為 R20 = 6· 863 ?7. 225mm、D20 = 199. 107 ?201. 039mm、Ψ20 = 2· 155 ? 2· 230mm〇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顯微鏡物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鏡(L1)的焦距為 25. 12mm,第二透鏡(L2)與第三透鏡(L3)組合的膠合透鏡組焦距為28. 87mm,第四透鏡 (L4)、第五透鏡(L5)和第六透鏡(L6)組合的膠合透鏡組焦距為75. 61mm,第七透鏡(L7)、 第八透鏡(L8)和第九透鏡(L9)組合的膠合透鏡組焦距為48. 85mm,第十透鏡(L10)與第 十一透鏡(L11)組合的膠合透鏡組焦距為-95. 71mm,第十二透鏡(L12)、第十三透鏡(L13) 和第十四透鏡(L14)組合的膠合透鏡組焦距為一 4. 37mm。
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顯微鏡物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鏡(L1)的折射率/ 阿貝系數(shù)為1.78800/47. 49,第二透鏡(L2)的折射率/阿貝系數(shù)為1.78800/47. 49,第三 透鏡(L3)的折射率/阿貝系數(shù)1.43335/94. 52,第四透鏡(L4)的折射率/阿貝系數(shù)為 1. 85544/36. 59,第五透鏡(L5)的折射率/阿貝系數(shù)為1. 43335/94. 52,第六透鏡(L6)的折 射率/阿貝系數(shù)為1. 78800/47. 49,第七透鏡(L7)的折射率/阿貝系數(shù)為1. 43335/94. 52, 第八透鏡(L8)的折射率/阿貝系數(shù)為1.78800/47. 49,第九透鏡(L9)的折射率/阿貝系 數(shù)為1.43335/94. 52,第十透鏡(L10)的折射率/阿貝系數(shù)為1.43335/94. 52,第i^一透 鏡(L11)的折射率/阿貝系數(shù)為1.85544/36. 59,第十二透鏡(L12)的折射率/阿貝系數(shù) 為1. 85544/36. 59,第十三透鏡(L13)的折射率/阿貝系數(shù)為1. 92286/20. 88,第十四透鏡 (L14)的折射率/阿貝系數(shù)為1. 78800/47. 49。
5.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至4任一權(quán)利要求所述的顯微鏡物鏡,其特征在于:所述顯微鏡物 鏡最大視場為50mm。
【文檔編號(hào)】G02B21/02GK204116707SQ201420640515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10月29日
【發(fā)明者】文里云, 迪米特 申請人:南京康莊光電儀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