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主動式3d眼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3D眼鏡設計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提高觀看效果的主動式3D眼
^Mi ο
背景技術:
當前市場上用于觀看3D電視的主動式3D眼鏡的視角設計一般都是左眼鏡和右眼鏡具有相同的視角設計,比如左眼鏡和右眼鏡的視角方向均為4:30方向。由于液晶顯示器的顯示特性——僅在視角方向附近有最好的顯示效果,其他方向的顯示效果則較差,這種視角設計的3D眼鏡在觀看3D電視時,會因為左右眼鏡視角設計相同,而左右眼睛接受電視光線信號的方向不同,導致觀看質量變差——重影。如圖1,左眼睛接受的光線方向與左眼鏡的視角方向(最佳效果方向)一致,故左眼睛可以看到高質量的畫面,而右眼睛接受的光線方向與右眼鏡的視角方向(最佳效果方向)不一致,故右眼睛所看到的畫面質量較差, 兩個眼睛同時觀看,左眼高質量的畫面與右眼質量較差的畫面在大腦中合成,形成重影,嚴重影響顯示效果,長時間觀看還會引起觀看者頭暈、眼花等不適。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主動式3D眼鏡,通過改變其視角設計,提高觀影效果。為實現上述目的,所述主動式3D眼鏡的特點是,當人眼的水平位置低于顯示屏時,3D眼鏡的左眼鏡的視角方向為4:30方向,右眼鏡的視角方向為7:30方向;并且,當人眼的水平位置高于顯示屏時,3D眼鏡的左眼鏡的視角方向為1:30方向,右眼鏡的視角方向為10:30方向。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應用所述主動式3D眼鏡,由于左眼鏡和右眼鏡的視角設計方式,使兩眼鏡接受的畫面均為高質量的畫面,觀看者所看到的3D影像清晰,無重影,提高了觀影效果的同時避免觀看者出現頭暈、眼花等不良反應。
圖1為現有主動式3D眼鏡的視角設計示意圖。圖2為針對圖1所示視角設計進行改善而得到的視角設計示意圖。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所述的3D眼鏡中左眼鏡鏡片的結構示意圖。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所述的3D眼鏡中右眼鏡鏡片的結構示意圖。圖5示出了視角設計為4:30且具有左旋液晶的左眼鏡的第一上定向層、第一下定向層的摩擦方向示意圖,以及視角設計為7:30且具有右旋液晶的右眼鏡的第二上定向層、 第二下定向層的摩擦方向示意圖。圖6示出了視角設計為1:30且具有左旋液晶的左眼鏡的第一上定向層、第一下定向層的摩擦方向示意圖,以及視角設計為10:30且具有右旋液晶的右眼鏡的第二上定向層、第二下定向層的摩擦方向示意圖。圖7示出了視角設計為4:30且具有左旋液晶的左眼鏡的第一上定向層、第一下定向層,以及視角設計為7:30且具有左旋液晶的右眼鏡的第二上定向層、第二下定向層的摩擦方向示意圖。圖8示出了視角設計為1:30且具有左旋液晶的左眼鏡的第一上定向層、第一下定向層,以及視角設計為10:30且具有左旋液晶的右眼鏡的第二上定向層、第二下定向層的摩擦方向示意圖。圖9示出了視角設計為4:30且具有右旋液晶的左眼鏡的第一上定向層、第一下定向層,以及視角設計為7:30且具有左旋液晶的右眼鏡的第二上定向層、第二下定向層的摩擦方向示意圖。圖10示出了視角設計為1:30且具有右旋液晶的左眼鏡的第一上定向層、第一下定向層,以及視角設計為10:30且具有左旋液晶的右眼鏡的第二上定向層、第二下定向層的摩擦方向示意圖。圖11示出了視角設計為4:30且具有右旋液晶的左眼鏡的第一上定向層、第一下定向層,以及視角設計為7:30且具有右旋液晶的右眼鏡的第二上定向層、第二下定向層的摩擦方向示意圖。圖12示出了視角設計為1:30且具有右旋液晶的左眼鏡的第一上定向層、第一下定向層,以及視角設計為10:30且具有右旋液晶的右眼鏡的第二上定向層、第二下定向層的摩擦方向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圖2為背景技術中針對圖1所示視角設計進行改善而得到的視角設計示意圖,如圖2所示,所述主動式3D眼鏡的視角設計方法為,當人眼的水平位置低于顯示屏10時,3D 眼鏡的左眼鏡20的視角方向21為4:30方向,右眼鏡30的視角方向31為7:30方向;當人眼的水平位置高于顯示屏10時,3D眼鏡的左眼鏡20的視角方向21為1:30方向,右眼鏡 30的視角方向31為10:30方向。進一步,實際生產中,主動式3D眼鏡的視角設計與上述最佳的視角設計的偏差不超過士 15°。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所述的3D眼鏡中左眼鏡20鏡片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所述左眼鏡20從上至下(從眼睛至電視的方向)依次包括第一上偏振片層1、第一上電極層2、第一上定向層3、第一液晶層4、第一下定向層5、第一下電極層6和第一下偏振片層7。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所述的3D眼鏡中右眼鏡30鏡片的結構示意圖,如圖4所示, 所述右眼鏡30從上至下依次(從眼睛至電視的方向)包括第二上偏振片層la、第二上電極層加、第二上定向層3a、第二液晶層如、第二下定向層fe、第二下電極層6a和第二下偏振片層7a。當人眼的水平位置低于顯示屏10時,3D眼鏡的左眼鏡20的視角方向21為4:30 方向,右眼鏡30的視角方向31為7:30方向。具體的設計方法為,左眼鏡20的第一液晶層4選為左旋液晶,參考圖5,其第一上定向層3和第一下定向層5的摩擦方向分別為Y軸正向方向和X軸正向方向,由于選取左旋液晶,根據左手法則伸出左手,拇指指向第一上定向層3的摩擦方向——Y軸正向方向, 其他四指先指向第一下定向層5的摩擦方向——X軸正向方向,然后四指向表示第一上定向層3的摩擦方向的箭頭的箭尾方向彎曲,扭曲方向為從眼睛側向顯示屏10側看應為順時針。那么所述四指在彎曲過程中剛好經過了一個直角,且該直角的角平分線正好落在4:30 方向,故可知所述3D眼鏡的左眼鏡20的視角方向21為4:30方向。右眼鏡30的第二液晶層如選為右旋液晶,參考圖5,其第二上定向層3a和第二下定向層fe的摩擦方向分別為Y軸正向方向和χ軸負向方向,由于選取右旋液晶,根據右手法則伸出右手,拇指指向第二上定向層3a的摩擦方向——Y軸正向方向,其他四指先指向第二下定向層如的摩擦方向——X軸負向方向,然后四指向表示第二上定向層3a的摩擦方向的箭頭的箭尾方向彎曲,扭曲方向為從眼睛側向顯示屏10側看應為逆時針。那么所述四指在彎曲過程中剛好經過了一個直角,且該直角的角平分線正好落在7 30方向,故可知所述3D眼鏡的右眼鏡30的視角方向31為7:30方向。當人眼的水平位置高于顯示屏10時,3D眼鏡的左眼鏡20的視角方向21為1:30 方向,右眼鏡30的視角方向31為10:30方向。具體的設計方法為,左眼鏡20的第一液晶層4選為左旋液晶,參考圖6,其第一上定向層3和第一下定向層5的摩擦方向分別為X軸負向方向和Y軸正向方向,由于選取左旋液晶,根據左手法則伸出左手,拇指指向第一上定向層3的摩擦方向——X軸負向方向, 其他四指先指向第一下定向層5的摩擦方向——Y軸正向方向,然后四指向表示第一上定向層3的摩擦方向的箭頭的箭尾方向彎曲,扭曲方向為從眼睛側向顯示屏10側看應為順時針。那么所述四指在彎曲過程中剛好經過了一個直角,且該直角的角平分線正好落在1:30 方向,故可知所述3D眼鏡的左眼鏡20的視角方向21為1:30方向。右眼鏡30的第二液晶層如選為右旋液晶,參考圖6,其第二上定向層3a和第二下定向層fe的摩擦方向分別為X軸正向方向和Y軸正向方向,由于選取右旋液晶,根據右手法則伸出右手,拇指指向第二上定向層3a的摩擦方向——X軸正向方向,其他四指先指向第二下定向層如的摩擦方向——Y軸正向方向,然后四指向表示第二上定向層3a的摩擦方向的箭頭的箭尾方向彎曲,扭曲方向為從眼睛側向顯示屏10側看應為逆時針。那么所述四指在彎曲過程中剛好經過了一個直角,且該直角的角平分線正好落在10:30方向,故可知所述3D眼鏡的右眼鏡30的視角方向31為10:30方向。當然,所述左眼鏡20的第一液晶層4也可選用右旋液晶,此時應依據右手定則判斷左眼鏡20的視角方向21 ;同樣,所述右眼鏡30的第二液晶層如也可選用左旋液晶,此時應依據左手定則判斷左眼鏡20的視角方向31。具體地,當左眼鏡20的第一液晶層4選用右旋液晶時欲使左眼鏡20的視角方向 21為4:30方向,第一上定向層3和第一下定向層5的摩擦方向應分別設計為X軸負向方向和Y軸負向方向;欲使左眼鏡20的視角方向21為1:30方向,第一上定向層3和第一下定向層5的摩擦方向應分別設計為Y軸負向方向和X軸正向方向。當右眼鏡30的第二液晶層如選用左旋液晶時欲使右眼鏡30的視角方向31為 7:30方向,第二上定向層3a和第二下定向層fe的摩擦方向應分別設計為Y軸正向方向和 X軸負向方向;欲使左眼鏡20的視角方向31為10:30方向,第二上定向層3a和第二下定向層fe的摩擦方向應分別設計為X軸正向方向和Y軸正向方向。[0030]所述主動式3D眼鏡的左眼鏡20和右眼鏡30的其它視角方向配比、以及相應的摩擦方向配比,可參考附圖7至12。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 即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的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及修飾,皆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疇。
權利要求1. 一種主動式3D眼鏡,其特征在于當人眼的水平位置低于顯示屏時,3D眼鏡的左眼鏡的視角方向為4:30方向,右眼鏡的視角方向為7:30方向;并且,當人眼的水平位置高于顯示屏時,3D眼鏡的左眼鏡的視角方向為1:30方向,右眼鏡的視角方向為10:30方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主動式3D眼鏡,當人眼的水平位置低于顯示屏時,3D眼鏡的左眼鏡的視角方向為4:30方向,右眼鏡的視角方向為7:30方向;并且,當人眼的水平位置高于顯示屏時,3D眼鏡的左眼鏡的視角方向為1:30方向,右眼鏡的視角方向為10:30方向。應用主動式3D眼鏡,由于左眼鏡和右眼鏡的視角設計方式,使兩眼鏡接受的畫面均為高質量的畫面,觀看者所看到的3D影像清晰,無重影,提高了觀影效果的同時避免觀看者出現頭暈、眼花等不良反應。
文檔編號G02B27/22GK202281869SQ201120369830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9月29日
發(fā)明者汪永峰 申請人:深圳市宇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長沙市宇順顯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