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設計一種液晶顯示面板。
背景技術:
現有的液晶顯示面板包括兩個基板彩膜(CF)基板和陣列(Array)基板,兩基板之間設置有液晶材料組成的液晶層。液晶層的厚度和均勻性會影響液晶顯示面板的性能, 為了控制液晶層的厚度和均勻性,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中通常在彩膜基板和陣列基板之間設置柱狀隔墊物(PS)。柱狀隔墊物的一端連接在彩膜基板上,另一端抵壓在陣列基板上, 以維持彩膜基板和陣列基板之間的間距。上述液晶顯示面板具有以下缺點當液晶顯示面板受到外力擠壓或者拍擊時,柱狀隔墊物在彩膜基板和陣列基板之間會發(fā)生位移,從而使得液晶層的厚度和均勻性發(fā)生變化,導致液晶顯示面板亮度顯示不均(touch mura)。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液晶顯示面板,能夠阻止柱狀隔墊物的位移。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液晶顯示面板,包括包括陣列基板、彩膜基板和設置于所述陣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間的柱狀隔墊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陣列基板上設置有第一凸臺,所述第一凸臺上具有一用于限制所述柱狀隔墊物位移的凹槽,所述柱狀隔墊物的第一端設置于所述彩膜基板上,第二端插設于所述凹槽中。優(yōu)選的,所述陣列基板由玻璃基板、第一層ITO電極、柵電極、第一絕緣層、半導體層、信號電極、第二絕緣層和第二層ITO電極組成。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凸臺為在第一層ITO電極制作過程中形成的凸起,被所述第一層ITO電極之后的其他各層覆蓋所形成的凸臺。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凸臺為在第二層ITO電極制作過程中形成的凸臺。優(yōu)選的,所述凹槽中還設置有一第二凸臺,所述柱狀隔墊物的第二端抵壓在所述
第二凸臺上。優(yōu)選的,所述第二凸臺設置于所述凹槽的中心。優(yōu)選的,所述第二凸臺的橫截面尺寸小于所述柱狀隔墊物的第二端的橫截面尺寸。優(yōu)選的,所述第二凸臺的高度與所述柱狀隔墊物的高度相配合。優(yōu)選的,所述第二凸臺為在第一層ITO電極制作過程中形成的凸起,被所述第一層ITO電極之后的其他各層覆蓋所形成的凸臺。優(yōu)選的,所述第二凸臺為在第二層ITO電極制作過程中形成的凸臺。優(yōu)選的,所述第二凸臺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凸臺的高度。優(yōu)選的,所述柱狀隔墊物的第二端為臺階形結構,具有第一臺階和第二臺階,其中,所述第一臺階與所述第二凸臺相抵,所述第二臺階與第一凸臺相對應但不接觸。[0017]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夠有效阻止柱狀隔墊物的位移,從而控制陣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間的液晶層的厚度和均勻性,避免因液晶層的厚度和均勻性發(fā)生變化,導致液晶顯示面板亮度顯示不均的問題。
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液晶顯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液晶顯示面板的一剖面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液晶顯示面板的另一剖面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陣列基板的一實施例;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陣列基板的另一實施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描述。請參考圖2,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液晶顯示面板的一剖面示意圖,所述液晶顯示面板包括陣列基板201、彩膜基板202和設置于所述陣列基板201和所述彩膜基板202之間的柱狀隔墊物203,所述柱狀隔墊物203可以是直柱體,可以為錐柱體。所述柱狀隔墊物203 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通常情況下將第一端稱為底端,將第二端稱為頂端,當所述柱狀隔墊物203為錐柱體時,所述柱狀隔墊物203的底端的橫截面尺寸大于其頂端的橫截面尺寸。并且,所述隔墊物還可以是頂端呈臺階狀的柱體(包括直柱體和錐柱體)等其他適合防止滑動的形狀。為了達到阻止所述柱狀隔墊物203位移的目的,本實用新型中,可以在所述陣列基板201上設置第一凸臺2011,所述第一凸臺2011上具有一用于限制所述柱狀隔墊物203 位移的凹槽20111,所述第一凸臺2011的位置與所述柱狀隔墊物203的位置相對應。所述柱狀隔墊物203的第一端設置于所述彩膜基板202上,通常情況下,所述柱狀隔墊物203的第一端是與所述彩膜基板202固定連接,所述柱狀隔墊物203的第二端插設于所述第一凸臺2011的凹槽20111中,所述凹槽20111的形狀與所述柱狀隔墊物203的第二端的形狀相配合,以較好地限定所述柱狀隔墊物203的位移,從而控制所述陣列基板201和所述彩膜基板202之間的液晶層的厚度和均勻性,避免因液晶層的厚度和均勻性發(fā)生變化,導致液晶顯示面板亮度顯示不均的問題。所述陣列基板201通常由玻璃基板、第一層ITOandium-Tin Oxide,氧化銦錫)電極、柵電極(fete)、第一絕緣層、半導體層、信號電極、第二絕緣層和第二層ITO電極組成。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凸臺2011可以為在第一層ITO電極制作過程中形成的凸起,被所述第一層ITO電極之后的其他各層覆蓋所形成的凸臺。此外,所述第一凸臺2011也可以為在第二層ITO電極制作過程中形成的凸臺。所述柱狀隔墊物203的橫截面的形狀可能為圓形、四邊形或其他多邊形,為了能夠更好地固定住所述柱狀隔墊物203,所述凹槽20111的橫截面的形狀與所述柱狀隔墊物 203的橫截面的形狀相同,舉例來說,當所述柱狀隔墊物203的橫截面的形狀為圓形時,所述凹槽2011的橫截面的形狀也是圓形。所述第一凸臺2011的形狀不限,可以是圓柱體凸臺,也可以是正方體凸臺、長方體凸臺等,當所述第一凸臺2011為圓柱體凸臺,所述凹槽 2011的橫截面的形狀是圓形時,所述第一凸臺的橫截面的形狀為一圓環(huán)狀。為了加強對所述柱狀隔墊物203的位移的控制能力,如圖3所示,還可以在所述第一凸臺2011的凹槽20111中設置一第二凸臺2012,所述柱狀隔墊物203的第二端抵壓在所述第二凸臺2012上,優(yōu)選的,所述第二凸臺2012設置于所述凹槽20111的中心,所述第二凸臺2031的高度需要與所述柱狀隔墊物203的高度相配合,即所述柱狀隔墊物正好與第二凸臺相抵,處于維持盒厚的最佳狀態(tài)。所述第二凸臺2012的橫截面尺寸通常需要小于所述柱狀隔墊物203的第二端的橫截面尺寸,從而在所述柱狀隔墊物203的第二端抵壓在所述第二凸臺2012上后,可以使得所述柱狀隔墊物203形成向內側凹陷的微小形變,以加強對所述柱狀隔墊物203的位移的控制能力,防止所述柱狀隔墊物203發(fā)生位移。為了加強對所述柱狀隔墊物203的位移的控制能力,所述第二凸臺2031的高度低
于所述第一凸臺的高度。與所述第一凸臺2011相同,所述第二凸臺2012可以為在第一層ITO電極制作過程中形成的凸起,被所述第一層ITO電極之后的其他各層覆蓋所形成的凸臺,也可以為在第二層ITO電極制作過程中形成的凸臺。如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陣列基板的一實施例,所述陣列基板的制作過程如下所示在第一層ITO電極掩模(Mask)時,制作內有凹槽的環(huán)形圓臺,然后依次制作柵電極、 絕緣層、半導體層、信號電極、絕緣層等,此外,在第二層ITO電極掩模時,在環(huán)形圓臺內形成一小圓臺,各層制作完畢后,上述環(huán)形圓臺最終形成所述第一凸臺2011,所述小圓臺最終形成所述第二凸臺2012。當陣列基板與彩膜基板對盒時,彩膜基板上的柱狀隔墊物的頂端會抵壓在所述第二凸臺2012上,柱狀隔墊物會發(fā)生一向內側的微小形變,從而對柱狀隔墊物的位移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另外通過柱狀隔墊物外側的第一凸臺2011的配合,進一步限定柱狀隔墊物的位移。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陣列基板的另一實施例,其中,所述陣列基板依次包括玻璃基板501、第一層ITO電極502、柵電極503、絕緣層504和第二稱ITO電極505 (其他各層未示出),在第一層ITO電極502掩模(Mask)時,制作一小圓臺,在第二層ITO電極 505掩模時,制作一內有凹槽的環(huán)形圓臺,各層制作完畢后,上述環(huán)形圓臺最終形成所述第一凸臺2011,上述小圓臺最終形成所述第二凸臺2012。需要說明的是,在有些情況下,所述液晶顯示面板中會有兩種類型的柱狀隔墊物, 主柱狀隔墊物和輔柱狀隔墊物,輔柱狀隔墊物的高度要小于主柱狀隔墊物的高度,其底端與所述彩膜基板連接,上述實施例中的柱狀隔墊物通常是指主柱狀隔墊物。當然,與上述第一凸臺和第二凸臺相配合使用的隔墊物也可以是一種兼具主隔墊物和輔隔墊物功能的隔墊物,比如該隔墊物頂端(指與陣列基板接觸的一端)可以為臺階狀結構,具有第一臺階和第二臺階,第一臺階(指隔墊物最接近陣列的一臺階)抵住第二凸臺,第二臺階對應于第一凸臺,但通常狀態(tài)下不與第一凸臺相接觸(僅在液晶面板受到壓力時才與第一凸臺接觸, 以更好地維持盒厚)。此時隔墊物的第一臺階起的是主隔墊物的作用,第二臺階則起的是輔隔墊物的作用。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液晶顯示面板,包括陣列基板、彩膜基板和設置于所述陣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間的柱狀隔墊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陣列基板上設置有第一凸臺,所述第一凸臺上具有一用于限制所述柱狀隔墊物位移的凹槽,所述柱狀隔墊物的第一端設置于所述彩膜基板上,第二端插設于所述凹槽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陣列基板由玻璃基板、第一層 ITO電極、柵電極、第一絕緣層、半導體層、信號電極、第二絕緣層和第二層ITO電極組成。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臺為在第一層ITO電極制作過程中形成的凸起,被所述第一層ITO電極之后的其他各層覆蓋所形成的凸臺。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臺為在第二層ITO電極制作過程中形成的凸臺。
5.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中還設置有一第二凸臺,所述柱狀隔墊物的第二端抵壓在所述第二凸臺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臺設置于所述凹槽的中心。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臺的橫截面尺寸小于所述柱狀隔墊物的第二端的橫截面尺寸。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臺的高度與所述柱狀隔墊物的高度相配合。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臺為在第一層ITO電極制作過程中形成的凸起,被所述第一層ITO電極之后的其他各層覆蓋所形成的凸臺。
10.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臺為在第二層ITO 電極制作過程中形成的凸臺。
11.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臺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凸臺的高度。
12.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狀隔墊物的第二端為臺階形結構,具有第一臺階和第二臺階,其中,所述第一臺階與所述第二凸臺相抵,所述第二臺階與所述第一凸臺相對應但不接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液晶顯示面板,所述液晶顯示面板包括陣列基板、彩膜基板和設置于所述陣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間的柱狀隔墊物,所述陣列基板上設置有第一凸臺,所述第一凸臺上具有一用于限制所述柱狀隔墊物位移的凹槽,所述柱狀隔墊物的第一端設置于所述彩膜基板上,第二端插設于所述凹槽中。使用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阻止柱狀隔墊物的位移,從而控制陣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間的液晶層的厚度和均勻性,避免因液晶層的厚度和均勻性發(fā)生變化,導致液晶顯示面板顯示不均的問題。
文檔編號G02F1/1362GK202033558SQ201120136309
公開日2011年11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5月3日
發(fā)明者劉占偉, 孫亮, 廖燕平, 郝昭慧 申請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