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液晶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窄邊框液晶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網絡與無線電通信技術的急劇發(fā)展,資訊化漸漸普及于個人,因此便攜式資訊產品,如筆記型電腦、移動電話、數碼相機及個人數據助理等,均快速發(fā)展與成長。由于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縮寫為IXD),具有薄型化、輕量化、低耗電量、無輻射污染,且能與半導體制程相容等優(yōu)點,并順應著這股網絡數字信息化市場的興起,使其在短短三十年間,產品的應用更呈飛躍性的成長。一般的液晶顯示器(LCD),由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組組成顯示器,背光模組除了提供液晶面板光源外,其中的膠框(Frame)提供面板承靠定位之用,而外側的鐵框(Bezel)則具有與系統(tǒng)背蓋相結合的功能。液晶顯示器(LCD)畫面除了追求高分辨率之外,也趨向窄邊框的設計。窄邊框意味著在相同尺寸的屏幕下所能看到的畫面面積更大,視覺效果更為寬廣。一般,液晶顯示器(IXD)的主動區(qū)(AA,Active Area)至邊框的距離由黑色矩陣(BM, Black Matrix)(建議設計值3. 5mm)、預設間隙(Gap)、膠框(Frame)、鐵框(Bezel)和膠帶 (Tape)所組成,由于間隙、膠框、鐵框和膠帶的疊加具有一定的厚度(如1. 3mm),因而液晶顯示器(LCD)所顯示的畫面面積會受到限制,影響觀看者的視覺效果。有鑒于此,如何設計一種液晶顯示裝置,使邊框變窄,以增加顯示畫面的面積,而進一步增強顯示效果,是業(yè)內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一項課題。
發(fā)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液晶顯示裝置邊框過寬,顯示的畫面面積有限的缺陷,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液晶顯示裝置。根據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括液晶面板與背光模組。背光模組位于液晶面板的下方,包括鐵框、導光板及光源。鐵框具有一水平框邊和一豎直框邊,其中,水平框邊和豎直框邊形成一容置空間,豎直框邊用于承載液晶面板并通過一第一雙面膠與液晶面板黏結,導光板位于容置空間內,并且導光板設置于鐵框的水平框邊上方。光源容置于鐵框內。優(yōu)選地,液晶面板包括一黑色矩陣,嵌入液晶面板的周緣。優(yōu)選地,背光模組更包括一膠條,設置于鐵框的豎直框邊的內側,以增加鐵框與液晶面板之間的黏貼面積。優(yōu)選地,膠條由PET材料制成。優(yōu)選地,背光模組更包括一光學膜片組,位于導光板的上表面上。優(yōu)選地,背光模組更包括一反射片,位于導光板的下表面上。優(yōu)選地,更包括一膠帶,黏貼于液晶顯示裝置的外圍以固定液晶面板與背光模組。優(yōu)選地,背光模組更包括一第二雙面膠,設置于導光板的下方,藉由第二雙面膠黏結導光板與鐵框的水平框邊。優(yōu)選地,液晶面板更包括一下偏光片,鐵框的豎直框邊藉由第一雙面膠黏結至液晶面板的下偏光片。采用本發(fā)明,可以移除膠框,通過延伸下偏光板與鐵框貼合,以減小邊框的寬度, 增加液晶顯示裝置的顯示面積,進一步提升視覺效果。
讀者在參照附圖閱讀了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以后,將會更清楚地了解本發(fā)明的各個方面。其中,圖1示出了現有技術中液晶顯示裝置的剖面圖。圖2示出了依據本發(fā)明液晶顯示裝置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圖1示出了現有技術中液晶顯示裝置的剖面圖。參照圖1,液晶顯示裝置1包括 液晶面板10與背光模組20。液晶面板10具有一黑色矩陣101,嵌入液晶面板10的周緣。 背光模組20位于液晶面板10的下方,該背光模組20包括膠框(未標示)、導光板202、光學膜片組203、反射片204、鐵框205及光源(未繪示)。該膠框為一 L型結構,并且該L型結構具有一豎直部206和一水平部207,其中,水平部207的臺階部分用來架設住液晶面板 10,豎直部206與液晶面板10的邊緣之間有一預設間隙。導光板202位于所述液晶面板10 的下方并位于所述膠框的水平部207的右側。光學膜片組203設置于導光板202的上表面上,反射片204設置于導光板202的下表面上。鐵框也為一 L型彎折結構,該L型彎折機構包括一水平框邊208和一豎直框邊209,該水平框邊208和該豎直框邊209形成一容置空間, 以用來容置膠框、導光板202、光學膜片組203及反射片204。液晶面板10與背光模組20的外圍通過膠帶11固定。從圖1中可以看出,液晶面板的主動區(qū)(AA,Active Area) 102到邊框的距離d為黑色矩陣101 (BM)的長度、間隙(Gap)的寬度、膠框(Frame)的豎直部206在水平方向上的厚度、鐵框(Bezel)的豎直框邊209在水平方向上的厚度以及膠帶11 (Tape) 的厚度之和,由此液晶顯示器(LCD)顯示的畫面面積會受到限制,影響觀看者的視覺效果。圖2示出了依據本發(fā)明液晶顯示裝置的剖面圖。參照圖2,液晶顯示裝置2,包括液晶面板30與背光模組40。本實施例中,液晶面板包括一黑色矩陣301,嵌入液晶面板30 的周緣。背光模組40位于液晶面板30的下方,該背光模組40包括鐵框、導光板402及光源(未繪示)。鐵框的豎直框邊403架設住液晶面板30,并與液晶面板30之間通過第一雙面膠407黏貼,例如,該豎直框邊403通過該第一雙面膠407黏結至液晶面板30的下偏光片。導光板402容置于鐵框的豎直框邊403與水平框邊404所形成的容置空間內,更具體地,該導光板402位于鐵框的水平框邊404上。本實施例中,導光板402與鐵框的水平框邊404之間還可設置一第二雙面膠408, 藉由該第二雙面膠408將該導光板402與水平框邊404相黏結,從而將背光模組40更好地固定于該鐵框。導光板402的上表面上還設置有光學膜片組405,以及該導光板402的下表面還設置有反射片406,光學膜片組405、反射片406以及光源都容置于鐵框的豎直框邊403與水平框邊404所形成的容置空間內。光源也容置于鐵框的豎直框邊403與水平框邊 404所形成的容置空間內。為了增加鐵框與液晶面板30之間的黏貼面積,本實施例中,在鐵框的豎直框邊 403的右側還設置有一膠條409。液晶顯示裝置2的外圍黏貼有膠帶50以固定液晶面板30 與背光模組40。此外,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裝置2并未專門騰出空間設置膠框,因而也不必預留膠框與液晶面板30之間的間隙。因此,液晶顯示裝置2的主動區(qū)302至邊框的距離D 為黑色矩陣301的長度與膠帶50的厚度之和,相比于圖1中的液晶顯示裝置的主動區(qū)102 至邊框的距離d,大大減少了邊框厚度,增加了所顯示的畫面面積,因而能夠提升該液晶顯示裝置2的視覺效果。采用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可以移除膠框,通過延伸液晶面板的下偏光板并藉由雙面膠與鐵框貼合,以減小邊框的寬度,增加液晶顯示裝置所顯示的畫面面積,進一步提升視覺效果。上文中,參照附圖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是,本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在不偏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各種變更和替換。這些變更和替換都落在本發(fā)明權利要求書限定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面板;以及背光模組,位于所述液晶面板的下方,包括鐵框,具有一水平框邊和一豎直框邊,其中,所述水平框邊和所述豎直框邊形成一容置空間,所述豎直框邊用于承載所述液晶面板并通過一第一雙面膠與所述液晶面板黏結;以及導光板,位于所述容置空間內,并且所述導光板設置于所述鐵框的水平框邊上方光源, 容置于所述鐵框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包括一黑色矩陣,嵌入所述液晶面板的周緣。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組更包括一膠條,設置于所述鐵框的豎直框邊的內側,以增加所述鐵框與所述液晶面板之間的黏貼面積。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膠條由PET材料制成。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組更包括一光學膜片組,位于所述導光板的上表面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組更包括一反射片,位于所述導光板的下表面上。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膠帶,黏貼于所述液晶顯示裝置的外圍以固定所述液晶面板與所述背光模組。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組更包括一第二雙面膠,設置于所述導光板的下方,藉由所述第二雙面膠黏結所述導光板與所述鐵框的水平框邊。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更包括一下偏光片, 所述鐵框的豎直框邊藉由所述第一雙面膠黏結至所述液晶面板的下偏光片。
全文摘要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括液晶面板與背光模組。背光模組位于液晶面板的下方,包括鐵框、導光板及光源。鐵框具有一水平框邊和一豎直框邊,其中,水平框邊和豎直框邊形成一容置空間,豎直框邊用于承載液晶面板并通過一第一雙面膠與液晶面板黏結,導光板位于容置空間內,并且導光板設置于鐵框的水平框邊上方。光源容置于鐵框內。本發(fā)明可以省略膠框以窄化液晶顯示裝置的邊框。
文檔編號G02F1/1335GK102393579SQ20111039423
公開日2012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29日
發(fā)明者黃達人, 龔家楨 申請人: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