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圖像加熱裝置和成像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792701閱讀:16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圖像加熱裝置和成像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把在成像部處形成在記錄材料上的圖像熱定影到記錄材料上的圖像加熱裝置,以及涉及一種包括該圖像加熱裝置的電子照相式成像設備(復印機、打印機、多功能一體機、傳真機等等)。
背景技術
近年來,要求成像設備例如復印機、打印機或多功能一體機在加速、圖像質(zhì)量、色彩品質(zhì)、節(jié)能等方面實現(xiàn)進一步的改進。此外,還要求成像設備實現(xiàn)與各種記錄材料例如薄紙、厚紙、粗糙紙(表面粗糙的紙)、凹凸紙(花紋紙等)和涂布紙(光澤涂布紙、無光澤涂布紙等)的多媒介兼容性,以及實現(xiàn)高的生產(chǎn)率(每單位時間進行成像的張數(shù)多)。特別地,為了提高基重大的記錄材料(諸如厚紙)的生產(chǎn)率,需要通過提高作為圖像加熱裝置的定影裝置的記錄材料加熱性能,來提高定影性能以將調(diào)色劑圖像定影在記錄材料上。然而,在基重大的記錄材料(厚紙)上定影調(diào)色劑圖像所需的熱量遠大于在基重小的記錄材料(薄紙)上定影調(diào)色劑圖像所需的熱量。為此,當在基重大的記錄材料上對調(diào)色劑(圖像)實施定影的定影速度與在基重小的記錄材料上對調(diào)色劑(圖像)實施定影的定影速度相同時,可能發(fā)生的這樣一個問題是,用于加熱調(diào)色劑的定影裝置的圖像加熱部件的熱量被帶走,降低了表面溫度,從而導致不適當?shù)亩ㄓ?。因此,當在基重大的記錄材料上定影調(diào)色劑時,為了確保定影性能(調(diào)色劑和記錄材料之間的結合強度),現(xiàn)狀是通過降低定影速度即降低生產(chǎn)率來實施定影處理。對于這樣的圖像加熱裝置來說,通常使用例如具有以下結構的定影輥,其中,在容納有加熱裝置(例如鹵素加熱器)的管狀芯金屬上涂布硅橡膠、含氟橡膠之類的耐熱彈性層,然后在該彈性層上形成含氟樹脂材料制成的分離層。對于這種定影輥,來自商素加熱器的熱量由于被芯金屬和熱傳導性低的彈性層阻隔,不容易傳遞到定影輥的表面。這是導致表面溫度降低的因素之一。順便提一句,還有一種在定影輥中不設置彈性層的結構。對于這種結構來說,由于不存在彈性層,表面溫度降低的程度小,但是熱量還是會由于芯金屬的厚度增大而被阻隔, 同樣發(fā)生表面溫度的降低。此外,在沒有彈性層的情況下,對于具有大的凹凸部的記錄材料,凹部內(nèi)的調(diào)色劑可能不容易接觸定影輥,從而不能適當?shù)囟ㄓ啊L貏e地,對于彩色(調(diào)色劑)圖像,還可能使未定影圖像的表面不能均勻地熔融,從而導致定影不均勻、光澤度不均勻和顏色不均勻,因此降低圖像質(zhì)量。因此,從與各種記錄材料相兼容和圖像質(zhì)量的觀點來看,合適地是在定影輥中將彈性層涂布在芯金屬上。無論是哪種情況,為了防止定影輥的表面溫度降低,要考慮使用一種結構使得在定影輥內(nèi)布置高功率的鹵素加熱器以快速加熱定影輥。然而,在這種結構的情況下,芯金屬的溫度會急劇升高,從而可能會由于芯金屬和彈性層之間的粘合層的熱劣化,或者由于芯金屬和分離層之間的粘合層的熱劣化,而使芯金屬和彈性層之間發(fā)生分離,或者使芯金屬和分離層之間發(fā)生分離。此外,彈性層被熱軟化-劣化或硬化-劣化,而使定影輥的硬度發(fā)生較大的變化,從而也可能使定影性能由于定影輥和作為加壓部件的加壓輥之間的定影壓合部的寬度變化而波動,或者軟化劣化會擴展并破壞彈性層。因此,為了防止定影輥的表面溫度降低,作為提高加熱性能和生產(chǎn)率的技術,已經(jīng)提出了一種定影裝置,它不僅從內(nèi)側加熱器加熱定影輥而且還通過使帶部件接觸定影輥來從定影輥外部加熱定影輥(日本特開專利申請JP-A 2004-198659和JP-A 2005-189427)。 在這些文獻描述的定影裝置中,用于拉伸帶部件的多個拉伸輥的任意一個容納有作為加熱裝置的鹵素加熱器。該鹵素加熱器的熱量通過容納鹵素加熱器的拉伸輥傳遞給帶部件,然后傳遞給定影輥表面,從而防止定影輥的表面溫度降低。然而,在這些文獻所描述的結構中,在該結構包括有處于與帶部件和定影輥之間的接觸部(外部熱接觸部)相鄰的上游位置處的加熱裝置的情況下,在設定加熱裝置的功率時會發(fā)生以下問題。也就是說,為了對用于加熱帶部件的加熱裝置進行通電控制,在要被加熱裝置加熱的部分例如在拉伸輥內(nèi)部布置加熱裝置的情況下,優(yōu)選地可通過檢測被拉伸輥拉伸的帶部件在其外周表面部分的溫度來實施通電控制。然而,要被處于外部熱接觸部上游的加熱裝置加熱的部分設置在通過定影輥帶走帶部件熱量的位置之前,因此利用上游加熱裝置的加熱,該部分的溫度容易在短時間內(nèi)達到設定溫度。換句話說,給上游加熱裝置通電的時間變短。特別地,當上游加熱裝置的發(fā)熱量大時,進一步縮短了通電時間,使得被加熱部分的溫度在更短時間內(nèi)升高。結果,在與其他部分相比溫度隨著時間升高的梯度較大的部分處, 容易發(fā)生溫度不均勻。當在緊鄰外部熱接觸部之前由于急劇的溫度升高梯度而發(fā)生溫度不均勻時,在發(fā)生溫度不均勻的狀態(tài)下定影輥在外部熱接觸部處被加熱,從而該溫度不均勻會傳遞給定影輥。結果,可能出現(xiàn)定影不均勻、光澤度不均勻、顏色不均勻等等,從而降低了圖像質(zhì)量。也就是說,在定影輥的表面溫度急劇變化的部分處,容易發(fā)生圖像加熱不均勻。順便提一句,即使在給布置于外部熱接觸部的下游位置的加熱裝置通電的時間較短時,由于在帶部件旋轉(zhuǎn)過程中的順應性而減小了溫度不均勻的程度,從而抑制了傳遞給定影輥的溫度不均勻性。然而,要被外部熱接觸部下游的加熱裝置加熱的部分處于利用在外部熱接觸部的定影輥帶走帶部件的熱量之后的位置,因此即使當該部分被下游加熱裝置加熱時,該部分的溫度也不容易升高,從而容易使該部分的溫度達到設定溫度的時間變長。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一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圖像加熱裝置,通過抑制帶部件的外側熱接觸部的上游位置的溫度不均勻,能夠減少圖像加熱不均勻的發(fā)生。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包括這種圖像加熱裝置的成像設備。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種圖像加熱裝置,包括用于加熱記錄材料上的圖像的可旋轉(zhuǎn)圖像加熱部件;用于向圖像加熱部件施壓以形成壓合部的加壓部件,記錄材料在該壓合部中被夾持輸送;用于與圖像加熱部件接觸地加熱圖像加熱部件的帶部件;用于在把帶部件壓靠在圖像加熱部件上的同時加熱帶部件的第一帶加熱部件;
相對于圖像加熱部件的旋轉(zhuǎn)方向設置在第一帶加熱部件下游的第二帶加熱部件, 用于在把帶部件壓靠在圖像加熱部件上的同時加熱帶部件;通過通電加熱第一帶加熱部件的第一加熱裝置;和通過通電加熱第二帶加熱部件的第二加熱裝置,其中,第一加熱裝置和第二加熱裝置都被提供功率,使得提供給第一加熱裝置的最大功率比提供給第二加熱裝置的最大功率小。結合附圖考慮下面對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的描述,本發(fā)明的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將變得更加明顯。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成像設備的示意圖。圖2是根據(jù)第一實施例的定影裝置的示意圖。圖3是定影輥和加壓輥的示意性剖面圖。圖4是外加熱輥的示意性剖面圖。圖5是帶部件的示意性剖面圖。圖6是第一實施例中溫度控制的方框圖。圖7是示出了在進行每個加熱器的開/關控制的情況下溫度變化的曲線圖。圖8是示出了在比較實施例1中打印數(shù)量和定影輥表面溫度之間的關系的曲線圖。圖9是示出了在實施例1和比較實施例1中上游加熱器的開/關控制和溫度變化的曲線圖。圖10是示出了在比較實施例2和3中打印數(shù)量和定影輥表面溫度之間的關系的曲線圖。圖11是示出了在比較實施例2中上游加熱器的開/關控制和溫度變化的曲線圖。圖12是示出了在比較實施例3中上游加熱器的開/關控制和溫度變化的曲線圖。圖13是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定影裝置的示意圖。圖14是示出了主加熱器的發(fā)熱分布的曲線圖。圖15是示出了副加熱器的發(fā)熱分布的曲線圖。圖16是第二實施例中溫度控制的方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第一實施例>首先,參考圖1-12,描述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首先,參考圖1,描述該實施例中的成像設備。在圖1所示的成像設備中,設置有用于形成顏色彼此不同的四種調(diào)色劑圖像的四個成像單元Y(黃色)、M(品紅色)、C(青色)和他(黑色)。設置有作為中間轉(zhuǎn)印部件的環(huán)形中間轉(zhuǎn)印帶10,它沿這些成像單元延伸。這四個成像單元Y、M、C和他具有相同的構造(結構)。下文中,將描述黃色成像單元的結構,作為代表這四個成像單元的成像單元。對于其他成像單元,與黃色成像單元Y 在結構和功能上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參考數(shù)字或符號表示,通過改變其后綴Y來使用表示各單元的后綴。作為圖像承載部件,具有例如由OPC(有機光敏半導體)構成的表面層的圓筒形電子照相感光部件(下文稱為感光鼓)IY沿箭頭指示的方向被驅(qū)動旋轉(zhuǎn)。參考數(shù)字2Y是用于給感光鼓IY的表面均勻充電的充電輥。施加有預定偏壓的充電輥2Y在與感光鼓1接觸并通過感光鼓IY的旋轉(zhuǎn)而被旋轉(zhuǎn)的同時,把感光鼓IY的表面充電到預定的電勢。帶電的感光鼓IY受到曝光裝置3Y的曝光(激光等)光照,從而形成與輸入原稿的彩色分解圖像對應的靜電潛像。顯影裝置4Y使用通過其顯影輥充電的調(diào)色劑對靜電潛像顯影,從而在感光鼓IY的表面上形成對應于靜電潛像的調(diào)色劑圖像。感光鼓IY上的調(diào)色劑圖像通過一次轉(zhuǎn)印輥5Y而一次轉(zhuǎn)印到中間轉(zhuǎn)印帶10上,該中間轉(zhuǎn)印帶以與感光鼓IY的周速度大體上相同的速度旋轉(zhuǎn)。—次轉(zhuǎn)印后殘留在感光鼓IY上的一次轉(zhuǎn)印殘留調(diào)色劑由感光鼓清潔裝置6Y收集,該清潔裝置具有刮刀、刷子等。然后,再次用充電輥2Y給去除了一次轉(zhuǎn)印殘留調(diào)色劑的感光鼓1均勻充電,并且感光鼓1反復地進行成像。中間轉(zhuǎn)印帶10由驅(qū)動輥11、支承輥12和支持輥13拉伸。中間轉(zhuǎn)印帶10通過驅(qū)動輥11沿箭頭指示的方向旋轉(zhuǎn)而被驅(qū)動旋轉(zhuǎn),同時與成像單元Y、M、C和K的四個感光鼓 IYUMUC^P IK 相接觸。在選擇全色模式(全色成像)的情況下,如上所述的成像操作由四個成像單元Y、 M、C和他的每個來執(zhí)行。然后,分別在感光鼓1Y、1M、1C和1 上形成的黃色、品紅色、青色和黑色調(diào)色劑圖像被順序地重疊轉(zhuǎn)印到中間轉(zhuǎn)印帶10上。順便提一句,形成四色調(diào)色劑圖像的順序不受限制,可以根據(jù)成像設備進行選擇。接著,在支持輥13和二次轉(zhuǎn)印輥14之間的二次轉(zhuǎn)印部T2,利用二次轉(zhuǎn)印輥14將重疊轉(zhuǎn)印到中間轉(zhuǎn)印帶10上的四色調(diào)色劑圖像共同地二次轉(zhuǎn)印到記錄媒介的記錄材料P 上。此外,記錄材料P從片材供給盒(未示出)逐一地分離和供給,然后由對齊輥對(未示出)以預定的定時進一步輸送,以使每張片材與重疊轉(zhuǎn)印的調(diào)色劑圖像同時到達二次轉(zhuǎn)印部T2。在該實施例中,用于在記錄材料P上形成圖像的成像部如上所述地構成。然后,利用該成像部在記錄材料P上形成的圖像(調(diào)色劑圖像)被作為圖像加熱裝置的定影裝置20 定影在記錄材料P上。也就是說,其上轉(zhuǎn)印有調(diào)色劑圖像的記錄材料P被引入定影裝置20, 并且對記錄材料P上的調(diào)色劑圖像施壓和加熱,從而在記錄材料P上熱定影全色調(diào)色劑圖像。二次轉(zhuǎn)印后殘留在中間轉(zhuǎn)印帶10上的二次轉(zhuǎn)印殘留調(diào)色劑由中間轉(zhuǎn)印帶清潔裝置15收集,該清潔裝置具有刮刀、刷子等。然后,去除了二次轉(zhuǎn)印殘留調(diào)色劑的中間轉(zhuǎn)印帶 10反復進行一次轉(zhuǎn)印,以用于隨后的成像。此外,在例如黑色的單色模式(單色圖像形成)或兩種或三種顏色的模式下,由所需顏色的成像單元在感光鼓上執(zhí)行成像。此時,不需要的成像單元的其余(一至三個)感光鼓空閑。此外,執(zhí)行以下操作在一次轉(zhuǎn)印部Tl將生成的調(diào)色劑圖像一次轉(zhuǎn)印到中間轉(zhuǎn)印帶10上,以及在二次轉(zhuǎn)印部T2將調(diào)色劑圖像二次轉(zhuǎn)印到記錄材料P上,然后引入定影裝置20。接著,描述定影裝置20。如圖2所示,定影裝置20包括作為可旋轉(zhuǎn)圖像加熱部件的定影輥21、作為施壓部件的加壓輥22、以及構成外部加熱部件的帶部件23。其中,通過未示出的驅(qū)動源驅(qū)動定影輥21沿箭頭A的方向以預定的速度例如以500mm/sec的周速度旋轉(zhuǎn)。此外,加壓輥22通過定影輥21的旋轉(zhuǎn)而旋轉(zhuǎn)。如圖3所示,定影輥21和加壓輥22是通過從內(nèi)徑(部分)側疊置圓筒形的芯金屬2 和Mb、耐熱彈性層2 和25b以及耐熱分離層26a和26b來制成的。定影輥21的芯金屬2 例如由外徑為74mm、厚度為6mm、長度為350mm的鋁制成。此外,彈性層2 例如由3mm厚的硅橡膠(例如20度的JIS-A硬度)制成并包覆在芯金屬2 的外周表面上。 此外,為了提高對調(diào)色劑的分離性能,分離層26a例如由IOOym厚的含氟樹脂材料(例如 PFA管)制成并包覆在彈性層25a的表面上。另一方面,加壓輥22的芯金屬24b例如由外徑為54mm、厚度為5mm、長度為350mm 的不銹鋼制成。此外,彈性層2 例如由3mm厚的硅橡膠(例如20度的JIS-A硬度)制成并包覆在芯金屬24b的外周表面上。此外,為了提高對調(diào)色劑的分離性能,分離層26b例如由100 μ m厚的含氟樹脂材料(例如PFA管)制成并包覆在彈性層25b的表面上。此外,在定影輥21的芯金屬Ma內(nèi),相對于定影輥21的寬度方向(縱向方向、軸向方向)在大體上整個區(qū)域上設置鹵素加熱器27a (發(fā)熱元件),該鹵素加熱器作為第三加熱裝置,通過通電而產(chǎn)生熱,(標稱)額定功率例如為1200W。此外,鹵素加熱器27a從內(nèi)部加熱定影輥21,使得定影輥21的表面溫度達到預定的目標溫度(第三目標溫度)。順便提一句,定影輥21的表面溫度由后述的作為第三溫度檢測部件的熱敏電阻28a檢測。然后, 根據(jù)該檢測溫度,由作為控制裝置的CPU29 (加熱器控制裝置)對鹵素加熱器27a進行開關控制,使得定影輥21的表面溫度被溫控在預定的目標溫度(第三目標溫度),例如200°C。另一方面,在定影輥21的芯金屬24b內(nèi),相對加壓輥22的寬度方向(縱向方向、 軸向方向)在大體上整個區(qū)域上也設置了鹵素加熱器27b (發(fā)熱元件),該鹵素加熱器作為加壓部件加熱裝置,通過通電產(chǎn)生熱,(標稱)額定功率例如為300W。此外,鹵素加熱器27b 從內(nèi)部加熱加壓輥22,使得加壓輥22的表面溫度達到預定的溫度。順便提一句,加壓輥22 的表面溫度由后述的作為溫度檢測部件的熱敏電阻28b檢測。然后,根據(jù)該檢測溫度,由 CPU29對鹵素加熱器27b進行開關控制,使得加壓輥22的表面溫度被溫控在預定的溫度,例如 130°C。此外,通過未示出的施壓裝置以預定壓力把加壓輥22壓靠在定影輥21上,從而與定影輥21形成定影壓合部Ni,并且加壓輥22通過定影輥21的旋轉(zhuǎn)而沿箭頭B的方向旋轉(zhuǎn)。此外,記錄材料在定影壓合部m中被夾持地輸送。順便提一句,定影壓合部m的周向?qū)挾壤缡谴蠹s10mm。此外,帶部件23由作為第一帶加熱部件的外部加熱輥31和作為第二帶加熱部件的外部加熱輥32拉伸。如圖4所示,這兩個外部加熱輥31和32包括圓筒形芯金屬33a和 33b,其例如由外徑為30mm、厚度為3mm、長度為350mm的鋁制成。為了減小與帶部件23的內(nèi)周表面的磨損,芯金屬33a和33b的外周表面上包覆有耐熱滑動層3 和34b,滑動層例如由20 μ m厚的含氟樹脂材料(例如PFA管)制成。通過未示出的推壓裝置,以預定的壓力經(jīng)由帶部件23把外部加熱輥31和32向定影輥21推壓。此外,帶部件23接觸定影輥21的表面,以形成外部熱接觸部N2。通過定影輥21的旋轉(zhuǎn),帶部件23和外部加熱輥31和32分別沿箭頭C和D的方向旋轉(zhuǎn)。順便提一句,外部熱接觸部N2的周向?qū)挾壤缡谴蠹s40mm。此外,外部加熱輥31和32布置成相對帶部件23的旋轉(zhuǎn)方向?qū)⑼獠繜峤佑|部N2夾在中間。此外,外部加熱輥(上游輥)31和外部加熱輥(下游輥)32分別在上游側和下游側鄰近外部熱接觸部N布置。因此,外部加熱輥32相對定影輥21的旋轉(zhuǎn)方向布置在外部加熱輥31的下游。此外,如圖5所示,帶部件23是通過從內(nèi)徑(部分)側疊置環(huán)形金屬制支撐材料 35a和耐熱滑動層3 而制成的。其中,支撐材料3 例如由外徑為60mm、厚度為50 μ m、 長度為350mm的不銹鋼制成。此外,為了減小對調(diào)色劑的附著,滑動層3 例如由厚度為 20 μ m的含氟樹脂材料(例如PFA管)制成,并包覆在支撐材料3 的外周表面上。此外,在上游輥31 (第一拉伸輥)內(nèi),相對上游輥31的寬度方向在大體上整個區(qū)域上設置鹵素加熱器36,該鹵素加熱器作為第一加熱裝置,通過通電產(chǎn)生熱,其額定功率例如為600W。此外,在下游輥32 (第二拉伸輥)內(nèi),相對下游輥32的寬度方向在大體上整個區(qū)域上設置鹵素加熱器37,該鹵素加熱器作為第二加熱裝置,通過通電產(chǎn)生熱,其額定功率例如為1000W。在該實施例中,向各加熱器36和37供給的功率值設定成使得向鹵素加熱器(上游加熱器)36供給的最大功率比向位于鹵素加熱器36下游的鹵素加熱器(下游加熱器)37供給的最大功率小。此外,帶部件23由這些加熱器從內(nèi)部加熱,使得帶部件23的表面溫度達到預定的目標溫度。此外,在該實施例中,上游加熱器36的功率(發(fā)熱量)比下游加熱器37的功率(發(fā)熱量)小,但是相應于上游加熱器36的功率減小,下游加熱器37 的功率量增大。順便提一句,如上所述的寬度方向也可以是輥的縱向方向和軸向方向。此外,帶部件23的表面溫度由后述的作為第一溫度檢測部件的熱敏電阻38和后述的作為第二溫度檢測部件的熱敏電阻39檢測。其中,熱敏電阻38 (上游熱敏電阻)38布置成接觸帶部件23外周表面上的第一區(qū)域(上游區(qū)域)Dl,在該第一區(qū)域中,上游輥31拉伸帶部件23。該上游區(qū)域Dl是上游輥31接觸帶部件23的區(qū)域。此外,熱敏電阻39 (下游熱敏電阻)39布置成接觸帶部件23外周表面上的第二區(qū)域(下游區(qū)域)D2,在該第二區(qū)域中,下游輥32拉伸帶部件23。該下游區(qū)域D2是下游輥32接觸帶部件23的區(qū)域。上游區(qū)域Dl和下游區(qū)域D2設置成相對帶部件23的旋轉(zhuǎn)方向?qū)⑼獠繜峤佑|部N2夾在中間。分別根據(jù)上游熱敏電阻38和下游熱敏電阻39檢測到的溫度,由CPU^對上游加熱器36和下游加熱器37進行開關控制。因此,帶部件23的表面溫度被控制在預定目標溫度(第一目標溫度、第二目標溫度),例如220°C。順便提一句,在該實施例中,上游輥31和下游輥32具有相同的外徑,上游區(qū)域Dl 和下游區(qū)域D2具有相同的面積。此外,上游區(qū)域Dl和下游區(qū)域D2的表面溫度被控制在相同的目標溫度(第一目標溫度、第二目標溫度)。在該實施例中,相同的目標溫度表示在目標溫度士5°C范圍內(nèi)的溫度。也就是說,該溫度和目標溫度之間的最大差為10°C。該溫度也可以大體上等于目標溫度(例如在目標溫度士 1°C的范圍內(nèi))。然而,可以適當?shù)馗淖兡繕藴囟?。例如,上游區(qū)域Dl的目標溫度(第一目標溫度)也可以比下游區(qū)域D2的目標溫度(第二目標溫度)更高(例如它們之間的差超過10°C)。當上游區(qū)域Dl的目標溫度升高時,可以使給上游加熱器36通電的時間延長??傊?,目標溫度可以在這樣的范圍內(nèi)適當?shù)剡M行設定,在該范圍內(nèi),可以在外部熱接觸部向定影輥21供給需要的熱量,并確保上游加熱器36的通電時間,以便不會導致溫度不均勻,同時考慮到與各個加熱器36和37的設定功率值(發(fā)熱量)之間的關系。
圖6中示出的的方框圖總結了通過各個熱敏電阻^aJ8b、38和39對各個加熱器 27a.27b.36和37進行的上述控制。也就是說,根據(jù)熱敏電阻^aJ8b、38和39檢測到的溫度,CPU^分別對加熱器27a、27b、36和37進行開關控制。順便提一句,各個熱敏電阻的布置位置可以任意設置,但是優(yōu)選地可將熱敏電阻布置在各個輥的寬度方向中央部。以如圖7所示的方式對每個加熱器進行開/關控制。也就是說,當熱敏電阻檢測到的溫度在時間t71降低到下限設定溫度時,CPU^開始給加熱器通電。通過打開加熱器, 當熱敏電阻檢測到的溫度在時間t72達到上限設定溫度時,停止通電,以便關閉加熱器。接著,熱敏電阻檢測到的溫度在時間t73再次降低到下限設定溫度,重新開始給加熱器通電。 之后,重復上述順序,使得熱敏電阻檢測到的溫度(定影輥21的表面溫度、加壓輥22的表面溫度以及帶部件23在上游區(qū)域Dl和下游區(qū)域D2中的表面溫度)被控制在下限設定溫度和上限設定溫度之間的水平。順便提一句,上限設定溫度設定成比目標溫度例如高1°C, 下限設定溫度設定成比目標溫度例如低1°C。也就是說,上限設定溫度和下限設定溫度的平均溫度是目標溫度。定影裝置20的上述組成輥在打印和待機過程中分別執(zhí)行壓接觸操作和分離操作?,F(xiàn)在描述該壓接觸和分離的控制。在待機過程中,為了防止定影輥21的彈性層2 和加壓輥22的彈性層26b發(fā)生變形或扭曲,包括加壓輥22、外部加熱輥31和32以及帶部件 23在內(nèi)的各部件通過未示出的分離裝置而與定影輥21分離。另一方面,在打印過程中,即在對記錄材料上的圖像進行定影(熱)操作的過程中,包括加壓輥22、外部加熱輥31和32 以及帶部件23在內(nèi)的各部件通過未示出的施壓裝置而與定影輥21壓接觸。順便提一句,在待機過程中在每個輥保持與定影輥21壓接觸而不與定影輥21分離的情況下,在打印過程中在定影壓合部W和外部熱接觸部N2中彈性層也仍然會有變形或扭曲,從而在圖像上產(chǎn)生橫向條帶或有光澤條帶(不均勻的光澤度)等,從而降低了圖像質(zhì)量。為此,如本實施例一樣,在待機過程中優(yōu)選可將每個輥分離。此外,如上所述地,定影裝置20把在成像部處在記錄材料P上形成的圖像定影到記錄材料P上。也就是說,如圖2所示,承載有調(diào)色劑K的記錄材料P沿箭頭E的方向輸送, 并引入定影壓合部m中。然后,記錄材料P穿過定影壓合部m而被施壓和加熱,從而調(diào)色劑K(圖像)被熱定影在記錄材料Ρ上。此時,定影輥21表面的熱通過定影壓合部m中的記錄材料P帶走且溫度降低的部分由來自鹵素加熱器27a的熱量和外部熱接觸部N2加熱, 使其溫度升高到預定溫度。之后,重復向定影壓合部m中的記錄材料P施加熱,從而執(zhí)行定影操作。另一方面,帶部件的熱在外部熱接觸部N2通過定影輥21帶走的部分在與下游輥32接觸的接觸部被加熱,然后在與上游輥31接觸的接觸部被加熱,使其溫度升高到預定溫度。之后,重復在外部熱接觸部N2向定影輥21施加熱,從而執(zhí)行定影操作。根據(jù)如上所述的該實施例,向加熱器36和37供給的功率值設定成使得向上游加熱器36供給的功率最大值比向布置在上游加熱器36下游的下游加熱器37供給的功率最大值小。為此,可以延長給上游加熱器36通電的時間。也就是說,帶部件23被上游加熱器 36加熱的上游區(qū)域Dl設置在被下游加熱器37加熱的帶部件23到達并由外部熱接觸部N2 帶走帶部件23的熱的位置之前。為此,當上游加熱器36的發(fā)熱量大時,上游區(qū)域Dl的表面溫度在短時間內(nèi)達到上限設定溫度。另一方面,正如在該實施例中的那樣,當向上游加熱器36供給的功率最大值小時,可以延長上游區(qū)域Dl的表面溫度到達上限設定溫度的時間,即通電時間。為此,抑制了帶部件23的表面溫度在短時間內(nèi)升高而導致的溫度不均勻。換句話說,溫度隨時間升高的梯度變緩,從而能夠消除溫度急劇變化的部分。因此,在抑制了溫度不均勻的狀態(tài)下,定影輥21在外部熱接觸部N2被加熱,從而可減少圖像加熱不均勻的發(fā)生。此外,上游區(qū)域Dl和下游區(qū)域D2的目標溫度設定成相同的目標溫度,從而能夠延長上游加熱器36的通電時間。S卩,在上游區(qū)域Dl的目標溫度設定成比下游區(qū)域D2的目標溫度低的值時,不容易延長給上游區(qū)域Dl通電的時間,但是當使兩個區(qū)域Dl和D2的目標溫度彼此相等時,可以延長以較小的功率值供給到上游加熱器36的通電時間。此外,如上所述地,為了延長上游加熱器36的通電時間,上游區(qū)域Dl的目標溫度也可以比下游區(qū)域D2 的目標溫度更高。此外,在該實施例中,加熱器36和37分別布置在輥31和32中,使得每個加熱器 36和37能夠有效地布置。然而,加熱器36和37也可以分別布置在輥31和32的外部,例如布置成與帶部件23的外周表面相對。然而,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確保每個加熱器36和37 的布置空間。此外,在該實施例中,向上游加熱器36供給的功率最大值比向下游加熱器37供給的功率最大值小,但是相應于上游加熱器36的發(fā)熱量的減小,向下游加熱器37供給的功率量增大。為此,能夠維持定影性能。也就是說,為了維持定影性能,需要確保加熱帶部件23 所需的總發(fā)熱量。在該實施例中,相應于上游加熱器36的發(fā)熱量的減小,下游加熱器37的發(fā)熱量增大,使得帶部件23加熱的定影輥21的表面溫度能夠保持在不低于能夠維持定影性能的最低(點)溫度的水平,因此能維持定影性能(特性)。因此,在該實施例中,能夠提供一種實現(xiàn)定影性能維持及減輕溫度不均勻的定影裝置。此外,優(yōu)選地使上游加熱器36的額定功率(發(fā)熱量)比下游加熱器37的額定功率(發(fā)熱量)低20%或更多。因此,容易獲得如上所述的減輕溫度不均勻的效果。也就是說,當降低量小于20%時,不能夠充分地減輕溫度不均勻,但是當降低量為20%或更大時,能夠可靠地減輕溫度不均勻。也就是說,更加合適的是滿足“(下游加熱器37的額定功率)》(上游加熱器36的額定功率)X 1.2”。然而,即使在上游加熱器36的發(fā)熱量過小的情況下,即使當增大下游加熱器37的發(fā)熱量時,也可能不能夠使上游區(qū)域Dl的溫度升高到合適的溫度。因此,考慮到這一點,確定上游加熱器36相對下游加熱器37的發(fā)熱量的減少比率。此外,在該實施例中,考慮到定影裝置各部件(熱敏電阻或PFA管等)的上限耐熱溫度,使接觸區(qū)域Dl和D2的目標溫度彼此相等為220°C。然而,當帶部件23的溫度低時, 降低用于升高定影輥21溫度的加熱功率,使得接觸區(qū)域Dl和D2的目標溫度適當?shù)卦O定在低于但最接近所述耐熱溫度的高溫。此外,在該實施例中,采用其內(nèi)包括有加熱源的定影輥作為圖像加熱部件,但是本發(fā)明的效果類似于僅用帶部件加熱定影輥的結構所實現(xiàn)的效果。此外,在該實施例中,采用其內(nèi)包括有加熱源的加壓輥作為加壓部件,但是本發(fā)明的效果類似于加壓輥不具有加熱裝置的結構所實現(xiàn)的效果。此外,在該實施例中,采用在芯金屬上包括彈性層的加壓輥作為加壓部件,但是本發(fā)明的效果類似于其他形狀例如加壓帶、不具有彈性層的加壓輥或不具有彈性層的加壓帶所實現(xiàn)的效果。此外,在該實施例中,采用鹵素加熱器作為加熱裝置。然而,即使是采用不同于鹵素加熱器的其他類型的加熱裝置例如電磁感應加熱式或平面狀發(fā)熱元件作為加熱裝置,如果采用設置多個加熱裝置的結構,本發(fā)明的效果也相同。順便提一句,在這種情況下,存在的結構是不關閉向加熱裝置的功率供給,但是假定在功率為最大值的情況下打開供給的功率以及在功率為最小值的情況下關閉供給的功率,那么當以像上面的情況那樣相同的方式進行控制也可以獲得相似的效果。此外,在該實施例中,采用了在一個拉伸輥中設置一個鹵素加熱器的結構。然而, 在定影裝置中第一和第二拉伸輥(31和3 都設置有多個鹵素加熱器時,采用下面的結構可以獲得本發(fā)明的效果。也就是說,使設置在第一拉伸輥31中的鹵素加熱器的額定功率的總值比設置在第二拉伸輥32中的鹵素加熱器的額定功率的總值小。此外,在該實施例中,向每個鹵素加熱器供給與額定功率相同的功率。然而,即使在供給的功率低于額定功率的情況下,也使向上游加熱器36供給的最大功率比向下游加熱器37供給的最大功率小,從而可獲得本發(fā)明的效果。此外,同樣在第一和第二帶加熱部件(拉伸輥31和3 都具有多個鹵素加熱器且供給的功率低于額定功率的情況下,能夠獲得本發(fā)明的效果。也就是說,使向設置在拉伸輥 31中的鹵素加熱器36供給的總功率值的最大值比向設置在拉伸輥32中的鹵素加熱器37 供給的總功率值的最大值小。順便提一句,即使在用于加熱帶部件23的加熱裝置是三個或更多個時,同樣可以采用上述結構。例如,可以考慮采用的結構是沿定影輥21的旋轉(zhuǎn)方向圍繞定影輥21布置三個輥并在每個輥中設置加熱裝置。在這種情況下,優(yōu)選地可對向在位于上游輥和下游輥之間的中間輥中的加熱裝置供給的功率最大值進行如下設定。向各個加熱裝置供給的功率值設定成使得向中間輥中的加熱裝置供給的功率最大值比向上游輥中加熱裝置供給的功率最大值大,且比向下游輥中加熱裝置供給的功率最大值小。<第一實施例的效果的確認>下面將說明確認如上所述的實施例效果的實驗。在該實驗中,為了與該實施例進行比較,準備了上游加熱器36和下游加熱器37的額定功率不同的比較實施例1-3。順便提一句,在該實施例和比較實施例1-3中,向每個鹵素加熱器供給的功率等于每個相應加熱器36和37的額定功率。此外,在該實驗中,作為記錄材料,基重為300g/m2的A4大小的紙張沿橫向方向以IOOppm(每分鐘的頁數(shù))的速度連續(xù)前進。<比較實施例1>首先,作為比較實施例1,將描述的結構是上游加熱器36和下游加熱器37具有相同發(fā)熱量且每個加熱器36、37的額定功率為600W。也就是說,將描述上游輥31中上游加熱器36的額定功率為600W以及下游輥32中下游加熱器37的額定功率為600W的情況。圖8是示出了比較實施例1中開始打印后定影輥21的溫度變化的曲線。在待機過程中被調(diào)節(jié)到溫度Tl的定影輥21的溫度在開始打印且記錄材料到達定影壓合部m時降低,在打印數(shù)量為C81時達到最低溫度T3。這是因為,即使為了使定影輥21的表面溫度保持在溫度Tl而打開鹵素加熱器27a時,熱也會被芯金屬2 和具有低熱傳導性的彈性層 25a阻隔,從而延遲了定影輥21表面溫度的升高。此外,從通紙開始到打印數(shù)量為C81,所有鹵素加熱器27aJ8b、36和37都被打開。然后,當打印數(shù)量超過C82時,定影輥21的溫度從最低溫度T3升高并在打印數(shù)量C83時達到溫度Tl,使得定影輥21處于穩(wěn)態(tài)(平衡狀態(tài))。在比較實施例1中,設定Tl = 200°C, T3 = 175°C。這里,定影輥21的表面溫度 T2 = 180°C是能夠滿足定影性能的容許范圍的下限,因此在最低溫度T3 = 175°C時的定影性能超出了容許范圍。當定影輥21的表面溫度為最低溫度T3時,上游區(qū)域Dl的溫度為 210°C,其低于帶部件23的設定溫度220°C。因此,發(fā)現(xiàn)鹵素加熱器36和37的總功率(在外部加熱部的功率值之和)1200W作為功率是不夠的,需要進一步增大在外部加熱部的功率值之和。此外,在定影輥21的穩(wěn)態(tài)(其中,定影輥21的溫度為Tl)下由熱敏電阻^b、38 和39檢測到的溫度為加壓輥22的表面溫度是130°C,上游區(qū)域Dl的溫度是220°C,以及下游區(qū)域D2的溫度是220°C。此外,接觸區(qū)域Dl和D2的溫度被溫控在目標溫度220°C。圖9是示出了在比較實施例1中在穩(wěn)態(tài)下對上游加熱器36進行的通電開/關和在該狀態(tài)下上游區(qū)域Dl的溫度變化的曲線。在時間t91,上游區(qū)域Dl的表面溫度降低到下限設定溫度,并開啟給上游加熱器36的通電。向上游加熱器36供給的功率是較小的600W,使得上游區(qū)域Dl的溫度在從時間t91到時間t92的較長時間內(nèi)緩和地達到上限設定溫度。在這種情況下,帶部件23在較長的時間內(nèi)變熱,從而帶部件23的表面溫度不均勻性不明顯。 為此,在外部熱接觸部N2與帶部件23接觸的定影輥21的表面溫度不均勻性也不明顯。<比較實施例2>接著,作為比較實施例2,描述的結構是上游加熱器36和下游加熱器37具有相同的發(fā)熱量且每個加熱器36、37的額定功率為800W。也就是說,將描述的情況是上游輥31中上游加熱器36的額定功率為800W以及下游輥32中下游加熱器37的額定功率為800W。圖10是示出了比較實施例2中開始打印后定影輥21的溫度變化的曲線。在待機過程中被調(diào)節(jié)到溫度Tl的定影輥21的溫度在開始打印且記錄材料到達定影壓合部m時降低,并在打印數(shù)量為ClOl時達到最低溫度T2。此外,和比較實施例1相似,從通紙開始到打印數(shù)量C101,所有鹵素加熱器27aJ8b、36和37都被打開。然后,當打印數(shù)量超過C102 時,定影輥21的溫度從最低溫度T2升高并在打印數(shù)量C103達到溫度Tl,使得定影輥21處于穩(wěn)態(tài)(平衡狀態(tài))。在比較實施例2中,設定Tl = 200°C,T2 = 180°C。這里,最低溫度T2 ( > T3)是能夠滿足定影性能的容許范圍的下限,因此在該溫度時的定影性能處于容許范圍內(nèi)。這是由于,和比較實施例1相比,帶部件23的總額定功率大,這樣在接觸區(qū)域Dl和D2中向帶供給的熱也很大。最低溫度Τ2是定影性能容許范圍的下限,因此發(fā)現(xiàn)鹵素加熱器36和37的總功率(在外部加熱部的功率值之和)1600W是在連續(xù)通紙過程中在最低溫度時定影性能處于容許范圍內(nèi)的下限功率。此外,在定影輥21的穩(wěn)態(tài)(其中,定影輥21的溫度為Tl)下,由熱敏電阻^b、38 和39檢測到的溫度如下。也就是說,檢測到的溫度是加壓輥22的表面溫度是130°C,上游區(qū)域Dl的溫度是220°C,以及下游區(qū)域D2的溫度是220°C。此外,和比較實施例1相似, 接觸區(qū)域Dl和D2的溫度被溫控在目標溫度220°C。圖11是示出了在比較實施例2中在穩(wěn)態(tài)下對上游加熱器36進行的通電開/關和在該狀態(tài)下上游區(qū)域Dl的溫度變化的曲線。在時間till,上游區(qū)域Dl的表面溫度降低到下限設定溫度,并且開啟給上游加熱器36的通電。向上游加熱器36供給的功率是較大的 800W,使得上游區(qū)域Dl的溫度在從時間till到時間tll2的短時間內(nèi)達到上限設定溫度。 在這種情況下,帶部件23在短時間內(nèi)變熱,從而帶部件23的表面溫度不均勻性不明顯。為此,帶部件23的表面溫度不均勻被傳遞給在外部熱接觸部N2與帶部件23接觸的定影輥21 的表面,使得表面溫度不均勻也出現(xiàn)在定影輥21的表面上。因此,為了減小定影輥21在穩(wěn)態(tài)下的表面溫度不均勻,發(fā)現(xiàn)需要減小加熱裝置36的額定功率或者鹵素加熱器37的額定功率。<比較實施例3>接著,作為比較實施例3,描述的結構是使上游加熱器36的發(fā)熱量比下游加熱器 37的發(fā)熱量大。也就是說,將描述的情況是上游加熱器36的額定功率為1000W以及下游加熱器37的額定功率為600W。順便提一句,在該比較實施例3中,溫度變化與比較實施例 2中的相似。也就是說,如上所述和如圖10所示,在待機過程中被調(diào)節(jié)到溫度Tl的定影輥 21的溫度在開始打印且記錄材料到達定影壓合部m時降低,并在打印數(shù)量為ClOl時達到最低溫度T2。此外,和比較實施例1相似,從通紙開始到打印數(shù)量C101,所有鹵素加熱器 27aJ8b、36和37都被打開。然后,當打印數(shù)量超過C102時,定影輥21的溫度從最低溫度 T2升高并在打印數(shù)量C103達到溫度Tl,使得定影輥21處于穩(wěn)態(tài)(平衡狀態(tài))。此外,在比較實施例3中,設定Tl = 200°C, T2 = 180°C。也就是說,鹵素加熱器 36和37的總功率(在外部加熱部的功率值之和)與比較實施例2中的一樣都是1600W,因此最低溫度為T2。此外,在定影輥21的穩(wěn)態(tài)(其中,定影輥21的溫度為Tl)下,由熱敏電阻^b、38 和39檢測到的溫度與比較實施例1和2中的相似。也就是說,檢測到的溫度是加壓輥22 的表面溫度是130°C,上游區(qū)域Dl的溫度是220°C,以及下游區(qū)域D2的溫度是220°C。此外,接觸區(qū)域Dl和D2的溫度被溫控在目標溫度220°C。圖12是示出了在比較實施例3中在穩(wěn)態(tài)下對上游加熱器36進行的通電開/關和在該狀態(tài)下上游區(qū)域Dl的溫度變化的曲線。在時間tl21,上游區(qū)域Dl的表面溫度降低到下限設定溫度,并且開啟給上游加熱器36的通電。向上游加熱器36供給的功率為1000W(與比較實施例2相比更大),使得上游區(qū)域Dl的溫度在從時間tl21到時間tl22的更短的時間內(nèi)達到上限設定溫度。在這種情況下,帶部件23在與比較實施例2相比更短的時間內(nèi)變熱,使得帶部件23的表面溫度不均勻加重。為此,和比較實施例2相比,在外部熱接觸部N2 與帶部件23接觸的定影輥21的表面,出現(xiàn)進一步加重的溫度不均勻。這是因為,帶部件23 的表面溫度不均勻被傳遞,因此表面溫度不均勻也出現(xiàn)在定影輥21的表面上。從上述各比較實施例可以發(fā)現(xiàn),在外部熱接觸部N2前面在上游區(qū)域Dl出現(xiàn)的帶部件23的表面溫度不均勻被在外部熱接觸部N2傳遞給定影輥21,從而出現(xiàn)定影輥21的表面溫度不均勻。因此,為了減小在穩(wěn)態(tài)下定影輥21的表面溫度不均勻,發(fā)現(xiàn)需要減小用于加熱處于外部熱接觸部N2前面的上游區(qū)域Dl的上游加熱器36的額定功率?!磳嵤├?>接著,描述滿足第一實施例的特征的實施例1的結構。在該實施例中,在該實施例中,上游加熱器36的額定功率為600W,下游加熱器37的額定功率為1000W。順便提一句,在該實施例中,溫度變化與比較實施例2和3中的相似。也就是說,如上所述和如圖10所示,在待機過程中被調(diào)節(jié)到溫度Tl的定影輥21的溫度在開始打印且記錄材料到達定影壓合部附時降低,并在打印數(shù)量為ClOl時達到最低溫度T2。此外,和比較實施例1 一樣,從通紙開始到打印數(shù)量C101,所有加熱器27aJ8b、36和37都被打開。然后,當打印數(shù)量超過 C102時,定影輥21的溫度從最低溫度T2升高并在打印數(shù)量C103時達到溫度Tl,使得定影輥21處于穩(wěn)態(tài)(平衡狀態(tài))。此外,在該實施例中,設定Tl = 200°C,T2 = 180°C。也就是說,鹵素加熱器36和 37的總功率(在外部加熱部的功率值之和)與比較實施例2和3中的一樣都是1600W,因此最低溫度為T2。此外,在定影輥21的穩(wěn)態(tài)(其中,定影輥21的溫度為Tl)下由熱敏電阻^b、38和 39檢測到的溫度和比較實施例1至3中的相似。也就是說,檢測到的溫度是,加壓輥22的表面溫度是130°C,上游區(qū)域Dl的溫度是220°C,以及下游區(qū)域D2的溫度是220°C。此外, 接觸區(qū)域Dl和D2的溫度被溫控在目標溫度220°C。此外,在該實施例中在穩(wěn)態(tài)下對上游加熱器36進行的通電開/關和在該狀態(tài)下上游區(qū)域Dl的溫度變化與比較實施例1中的相似。也就是說,如上所述和如圖9所示,在時間 t91,上游區(qū)域Dl的表面溫度降低到下限設定溫度,并且開啟給上游加熱器36的通電。向上游加熱器36供給的功率與比較實施例1相似為600W,使得上游區(qū)域Dl的溫度在從時間 t91到時間t92的長時間內(nèi)緩和地達到上限設定溫度。在這種情況下,帶部件23在長時間內(nèi)變熱,使得帶部件23的表面溫度不均勻性不明顯(被抑制)。為此,在外部熱接觸部N2 與帶部件23接觸的定影輥21的表面溫度不均勻也不明顯。此外,向用于加熱下游區(qū)域D2的下游加熱器37供給的功率為1000W,因此在下游區(qū)域D2中出現(xiàn)的表面溫度不均勻較為明顯,但是發(fā)現(xiàn)在上游區(qū)域Dl通過紙時該表面溫度不均勻性提高。也就是說,發(fā)現(xiàn)引起該表面溫度不均勻的主要原因是在緊鄰外部熱接觸部 N2之前的上游區(qū)域Dl中出現(xiàn)的帶部件23的表面溫度不均勻被傳遞。此外,發(fā)現(xiàn)在下游區(qū)域D2出現(xiàn)的帶部件23的表面溫度不均勻的部分到達外部熱接觸部N2之前,表面溫度不均勻被減小,因此不被傳遞給定影輥21。如上所述地,在該實施例中,相對定影輥21的旋轉(zhuǎn)方向處于定影輥21 (帶部件23) 下游的下游加熱器37的額定功率增大,并且相對定影輥21的旋轉(zhuǎn)方向處于定影輥21上游的上游加熱器36的額定功率減小。結果,能夠提供可維持定影性能(最低溫度)并減小 (緩和)溫度不均勻的定影裝置?!吹诙嵤├祬⒖紙D13-16描述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該實施例涉及一種結構,用于有效地減少在通過小尺寸紙時出現(xiàn)的非通紙部的溫度升高和防止定影部件(圖像加熱部件)的最低溫度降低。順便提一句,在該實施例中,向每個鹵素加熱器供給的功率等于每個鹵素加熱器的額定功率。在小尺寸的紙通過定影裝置的情況下,定影裝置在相對寬度方向從通紙部偏離小尺寸(預定尺寸)的外部區(qū)域(非通紙部)中發(fā)生溫度升高,該通紙部是預定尺寸的記錄材料在定影壓合部中通過定影裝置的通紙區(qū)域(通紙部)。這是因為,定影部件或加壓部件的熱在通紙部被記錄材料帶走,因此為了確保定影性能而供給熱給定影部件或加壓部件,從而使定影部件或加壓部件保持在預定的溫度。另一方面,在非通紙部,定影部件或加壓部件的熱不被帶走,并且向定影部件或加壓部件連續(xù)供給熱,使得定影裝置各部件例如定影輥(定影部件)、加壓輥(加壓部件)、熱敏電阻的溫度升高。在定影裝置的各部件的溫度超過耐熱溫度的情況下,出現(xiàn)的問題是例如彈性層、分離層、熱敏電阻等由于熱劣化而損壞。作為防止這種非通紙部溫度升高的應對措施,采用的結構是為定影裝置的這些部件設置相對縱向方向的發(fā)熱分布不同的多個加熱源。在該結構中,根據(jù)記錄材料的尺寸或者根據(jù)布置在各個定影裝置部件的非通紙部處的溫度檢測裝置檢測到的溫度,減小在非通紙部的加熱源的發(fā)熱。這樣,抑制了定影裝置各部件在非通紙部的溫度升高,同時保持定影裝置各部件在通紙部的的溫度。現(xiàn)在描述該實施例中的定影裝置20A,其中,采用了防止非通紙部溫度升高的措施。但是,與如上所述的第一實施例中定影裝置20的部件具有相同結構和功能的部件用相同的參考數(shù)字或符號表示,并省略對其的描述。順便提一句,在該實施例的成像設備中,采用了基于中心(線)的通紙而不管記錄材料的尺寸如何,在相對輥寬度方向上的記錄材料中央部與定影輥21、加壓輥22以及帶部件23相對各自寬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大體上對齊的狀態(tài)下執(zhí)行對記錄材料的定影操作。為此,在該實施例中,定影輥21、加壓輥22以及帶部件23的寬度大體上彼此相等,這些部件21、22和23在寬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也大體上彼此對齊。在該實施例中定影裝置20A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中定影裝置20幾乎相同的結構, 但是不同之處在于,布置了兩個鹵素加熱器作為加熱裝置來加熱每個輥。如圖13所示,在定影輥21內(nèi),每個鹵素加熱器27aA和27aB通過通電產(chǎn)生熱,額定功率例如為600W,并布置在定影輥21的大體上整個寬度方向上。這樣,鹵素加熱器27aA和27aB的總額定功率為 1200W。然而,鹵素加熱器27aA和27aB在寬度方向的發(fā)熱分布彼此不同。此外,鹵素加熱器27aA在用于加熱通紙部的部分具有的發(fā)熱量比從通紙區(qū)域(通紙部)偏離預定尺寸的外部區(qū)域(非通紙部)的發(fā)熱量更大,其中,在通紙區(qū)域(通紙部), 預定尺寸的記錄材料通過定影壓合部W。在該實施例中,小尺寸記錄材料所通過的輥寬度方向的中央部分是通紙部,從小尺寸記錄材料通過部偏離(外部)的輥寬度方向的端部是非通紙部。因此,如圖14所示,鹵素加熱器27aA調(diào)節(jié)成使得輸入額定功率時用于加熱輥寬度方向端部的部分的發(fā)熱量例如是用于加熱輥寬度方向中央部的部分的發(fā)熱量的30%。也就是說,在向鹵素加熱器27aA輸入額定功率時,端部的發(fā)熱量比中央部的發(fā)熱量小。具體地, 構成鹵素加熱器27aA的加熱絲的螺距在中央部減小,但在端部增大,以使得相對輥寬度方向的發(fā)熱量得以調(diào)節(jié)。在下文,鹵素加熱器27aA被稱為主加熱器27aA。另一方面,鹵素加熱器27aB在用于加熱從通紙部偏離預定尺寸的外部區(qū)域(非通紙部)的部分具有的發(fā)熱量比用于加熱預定尺寸的記錄材料所通過的通紙區(qū)域(通紙部) 的部分的發(fā)熱量更大。因此,如圖15所示,鹵素加熱器27aB調(diào)節(jié)成使得輸入額定功率時輥寬度方向中央部的發(fā)熱量例如是輥寬度方向端部的發(fā)熱量的30%。也就是說,在向鹵素加熱器27aB輸入額定功率時,中央部的發(fā)熱量比在端部的發(fā)熱量小。具體地,構成鹵素加熱器27aB的加熱絲的螺距在端部減小,但在中央部增大,使得相對輥寬度方向的發(fā)熱量得以調(diào)節(jié)。在下文,鹵素加熱器27aB被稱為副加熱器27aB。此外,定影輥21的表面溫度由與定影輥21的通紙部相接觸的作為溫度檢測裝置的熱敏電阻^aA檢測。然后,根據(jù)該檢測到的溫度,作為溫控(調(diào)節(jié))裝置的CPU(顯影裝置控制器)29A打開和關閉主加熱器27aA和副加熱器27aB,以把定影輥21的表面溫度控制在預定的目標溫度,例如200°C。該控制也像第一實施例那樣執(zhí)行,使得上限設定溫度設定成比目標溫度高1°C的值,而下限設定溫度設定成比目標溫度低1°C的值。此外,利用與定影輥21的非通紙部接觸的作為溫度檢測裝置的熱敏電阻^aB,監(jiān)控定影輥21在非通紙部的表面溫度。因此,熱敏電阻^aA是用于控制主加熱器27aA和副加熱器27aB的溫控熱敏電阻,以便控制定影輥21在通紙部的表面溫度,下文中將其稱為主熱敏電阻28aA。此外,熱敏電阻^aB是用于監(jiān)控定影輥21在非通紙部的表面溫度的熱敏電阻,下文中將其稱為副熱敏電阻^aB。此外,如圖13所示,在加壓輥22內(nèi),每個鹵素加熱器27bA和27bB通過通電產(chǎn)生熱,額定功率例如為150W,并布置在加壓輥22的大體上整個寬度方向上。這樣,鹵素加熱器27bA和27bB的總額定功率為300W。然而,使鹵素加熱器27bA和27bB在寬度方向的發(fā)熱分布彼此不同。也就是說,鹵素加熱器27bA具有如圖14所示的發(fā)熱分布,而鹵素加熱器 27bB具有如圖15所示的發(fā)熱分布。下文中,鹵素加熱器27bA被稱為主加熱器27bA,鹵素加熱器27bB被稱為副加熱器27bB。此外,加壓輥22的表面溫度由與定影輥21的通紙部接觸的作為溫度檢測裝置的熱敏電阻^bA檢測。然后,CPU29A打開和關閉主加熱器27bA和副加熱器27bB,以把加壓輥22的表面溫度控制在預定的目標溫度,例如130°C。該控制也像第一實施例那樣執(zhí)行,使得上限設定溫度設定成比目標溫度高TC的值,而下限設定溫度設定成比目標溫度低TC 的值。此外,利用與加壓輥22的非通紙部接觸的作為溫度檢測裝置的熱敏電阻28bB,監(jiān)控加壓輥22在非通紙部的表面溫度。因此,熱敏電阻^bA是用于控制主加熱器27bA和副加熱器27bB的溫控熱敏電阻,以便控制加壓輥22在通紙部的表面溫度,下文中將其稱為主熱敏電阻^bA。此外,熱敏電阻^bB是用于監(jiān)控定影輥21在非通紙部的表面溫度的熱敏電阻,下文中將其稱為副熱敏電阻^bB。此外,在外部加熱輥31和32內(nèi),鹵素加熱器36A和36B通過通電產(chǎn)生熱,額定功率例如為300W,并布置在外部加熱輥31的大體上整個寬度方向上,鹵素加熱器37A和37B通過通電產(chǎn)生熱,額定功率例如為500W,并布置在外部加熱輥32的大體上整個寬度方向上。 也就是說,在外部加熱輥(上游輥)31內(nèi),設置有額定功率均為300W的鹵素加熱器(上游加熱器)36A和36B。此外,在外部加熱輥(下游輥)32內(nèi),設置有額定功率均為500W的鹵素加熱器(下游加熱器)37A和37B。這樣,上游加熱器36A和36B的總額定功率為600W, 下游加熱器37A和37B的總額定功率為1000W。然而,與鹵素加熱器27aA和27aB的情況相同,鹵素加熱器36A、36B、37A和37B在寬度方向的發(fā)熱分布彼此不同。也就是說,鹵素加熱器36A和37A具有如圖14所示的發(fā)熱分布,而鹵素加熱器36B和37B具有如圖15所示的發(fā)熱分布。下文中,鹵素加熱器36A被稱為上游主加熱器36A,鹵素加熱器37A被稱為下游主加熱器37A,鹵素加熱器36B被稱為上游副加熱器36B,鹵素加熱器37B被稱為下游副加熱器37B。在該實施例中,使上游主加熱器36A和上游副加熱器36B的總發(fā)熱量比下游主加熱器37A和下游副加熱器37B的總發(fā)熱量小。順便提一句,在帶部件23的外周表面上,對應于通紙部的部分是通紙部對應部,對應于非通紙部的部分是非通紙部對應部。此外,帶部件23的表面溫度由分別在上游區(qū)域Dl和下游區(qū)域D2與帶部件23的通紙部對應部接觸的作為溫度檢測裝置的熱敏電阻38A和39A檢測。通過由CPU29A打開和關閉主加熱器36A、37A和副加熱器36B、37B,將帶部件23的表面溫度控制在預定的目標溫度,例如220°C。該控制也像第一實施例那樣執(zhí)行,使得上限設定溫度設定成比目標溫度高1°C的值,而下限設定溫度設定成比目標溫度低1°C的值。此外,利用在上游區(qū)域Dl和下游區(qū)域D2與帶部件23的非通紙部對應部接觸的作為溫度檢測裝置的熱敏電阻38B和39B,監(jiān)控帶部件23的表面溫度。因此,熱敏電阻38A和 39A是用于控制主加熱器36A、37A和副加熱器36B、37B的溫控熱敏電阻,以便控制帶部件 23在上游區(qū)域Dl和下游區(qū)域D2中的通紙部對應部的表面溫度。下文中將熱敏電阻38A和 39A稱為主熱敏電阻38A和39A。此外,熱敏電阻38B和39B是分別用于監(jiān)控帶部件23在上游區(qū)域Dl和下游區(qū)域D2中的非通紙部對應部的表面溫度的溫控熱敏電阻,下文中將其稱為副熱敏電阻38B和39B。此外,在該實施例中,在各個主加熱器27aA、27bA、36A和37A以及各個副加熱器 27aB、27bB、36B和37B在相關聯(lián)的一個輥中成對(兩個加熱器)同時打開的情況下,相對輥寬度方向產(chǎn)生的發(fā)熱量設計成大體上均勻。此外,在該實施例中,根據(jù)從副熱敏電阻^aB、 28bB,38B和39B中選擇的至少一個副熱敏電阻檢測到的溫度,利用作為控制裝置的CPU29 控制副加熱器相對主加熱器的操作比例。順便提一句,在圖16示出的方框圖中總結了如上所述各熱敏電阻對各加熱器的控制。接著,描述在該實施例中與防止非通紙部溫度升高的措施相關的控制。在該實施例中,在小尺寸的記錄材料通過定影裝置20A時,通過降低在各個輥和帶中的副加熱器 27aB、27bB、36B、37B的打開比例,防止了輥在非通紙部的溫度升高以及帶在非通紙部對應部的溫度升高。副加熱器的打開比例表示在加熱器打開的過程中副加熱器打開相對主加熱器打開的比例。也就是說,打開比例表示副加熱器的通電時間相對主加熱器的通電時間的比例(運行比例)。此外,根據(jù)記錄材料的信息、輥和帶中每個副熱敏電阻^aB、28bB、38B 和39B檢測到的溫度或者根據(jù)記錄材料的信息和每個副熱敏電阻檢測到的溫度的組合,改變這些打開比例。順便提一句,記錄材料信息的實例包括基重(g/m2)、紙類型(普通紙、涂布紙、OHP片材、花紋紙等)、紙尺寸(A3、A5等)等。此外,在鹵素加熱器的情況下,通過例如使用分時控制來改變打開比例。該分時控制例如根據(jù)打開比例和分時控制參數(shù)之間的關系確定,如表1所示。表權利要求
1.一種圖像加熱裝置,包括可旋轉(zhuǎn)的圖像加熱部件,用于加熱記錄材料上的圖像;加壓部件,用于向所述圖像加熱部件施壓以形成壓合部,記錄材料將在該壓合部中被夾持輸送;帶部件,用于與所述圖像加熱部件相接觸地加熱所述圖像加熱部件;第一帶加熱部件,用于在把所述帶部件壓靠在所述圖像加熱部件上的同時加熱所述帶部件;第二帶加熱部件,該第二帶加熱部件相對所述圖像加熱部件的旋轉(zhuǎn)方向設置在所述第一帶加熱部件的下游,用于在把所述帶部件壓靠在所述圖像加熱部件上的同時加熱所述帶部件;第一加熱裝置,用于通過通電來加熱所述第一帶加熱部件;和第二加熱裝置,用于通過通電來加熱所述第二帶加熱部件,其中,向所述第一加熱裝置和所述第二加熱裝置二者提供功率,使得提供給所述第一加熱裝置的最大功率比提供給所述第二加熱裝置的最大功率小。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加熱裝置,還包括第一溫度檢測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帶加熱部件接觸所述帶部件的區(qū)域檢測所述帶部件的溫度;第二溫度檢測部件,用于在所述第二帶加熱部件接觸所述帶部件的區(qū)域檢測所述帶部件的溫度;和控制裝置,該控制裝置用于控制給所述第一加熱裝置的通電以使得所述第一溫度檢測部件檢測到的溫度為第一目標溫度,以及用于控制給所述第二加熱裝置的通電以使得所述第二溫度檢測部件檢測到的溫度為第二目標溫度。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加熱裝置,還包括第三加熱裝置,設置在所述圖像加熱部件中,用于加熱所述圖像加熱部件;和第三溫度檢測部件,用于檢測所述圖像加熱部件的溫度,其中,所述控制裝置控制給所述第三加熱裝置的通電,以使得所述第三溫度檢測部件檢測到的溫度為第三目標溫度。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加熱裝置,其中,第一目標溫度和第二目標溫度為相同溫度,且比第三目標溫度高。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加熱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加熱裝置和所述第二加熱裝置每一個都包括主加熱器和副加熱器,其中,所述主加熱器在相應于通過區(qū)域的位置的發(fā)熱量比在相應于在寬度方向上偏離該通過區(qū)域的外側區(qū)域的位置的發(fā)熱量更大,在所述通過區(qū)域中,具有預定尺寸的記錄材料在壓合部中通過,其中,所述副加熱器在相應于所述通過區(qū)域的位置的發(fā)熱量比在相應于所述外側區(qū)域的位置的發(fā)熱量小,以及其中,所述第一加熱裝置的主加熱器和副加熱器的總發(fā)熱量比所述第二加熱裝置的主加熱器和副加熱器的總發(fā)熱量小。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圖像加熱裝置,其中,給所述第一加熱裝置的副加熱器的通電時間相對于給所述第一加熱裝置的主加熱器的通電時間的比例比給所述第二加熱裝置的副加熱器的通電時間相對于給所述第二加熱裝置的主加熱器的通電時間的比例小。
7. 一種成像設備,包括 用于在記錄材料上形成圖像的成像部;和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加熱裝置。
全文摘要
一種圖像加熱裝置,包括可旋轉(zhuǎn)的圖像加熱部件,用于加熱記錄材料上的圖像;加壓部件,用于向圖像加熱部件施壓以形成壓合部,記錄材料將在該壓合部中被夾持輸送;帶部件,用于與圖像加熱部件相接觸地加熱圖像加熱部件;第一帶加熱部件,用于在把帶部件壓靠在圖像加熱部件上的同時加熱帶部件;第二帶加熱部件,它相對圖像加熱部件旋轉(zhuǎn)方向設置在第一帶加熱部件下游,用于在把帶部件壓靠在圖像加熱部件上的同時加熱帶部件;第一加熱裝置,用于通過通電加熱第一帶加熱部件;和第二加熱裝置,用于通過通電加熱第二帶加熱部件。向第一和第二加熱裝置提供功率,使得提供給第一加熱裝置的最大功率比提供給第二加熱裝置的最大功率小。還提供了一種成像設備。
文檔編號G03G15/20GK102289179SQ201110160220
公開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6月15日
發(fā)明者小野和朗, 田中正信 申請人:佳能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双城市| 京山县| 岳阳县| 于田县| 夏河县| 读书| 崇阳县| 锡林浩特市| 湾仔区| 虹口区| 浙江省| 东光县| 九龙城区| 桂东县| 沛县| 大城县| 绥滨县| 调兵山市| 依安县| 陆良县| 盐城市| 新宁县| 嘉义县| 江阴市| 迁安市| 务川| 靖远县| 大城县| 太保市| 建水县| 商洛市| 巨鹿县| 石泉县| 宣武区| 沙坪坝区| 新沂市| 邢台市| 清涧县| 得荣县| 蒲城县| 资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