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晶顯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有關于一種液晶顯示器,且特別是有關于可共用厚薄不同的偏光片的液 晶顯不器。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產業(yè)日益發(fā)達,平面顯示器已逐漸取代陰極射線管顯示器。在眾多種類 的平面顯示器中,又以液晶顯示器的技術最為純熟且普及化。 圖1A為已知一種液晶顯示器的示意圖。請參考圖1A,液晶顯示器100包括前框 110、背框120、配置于前框110及背框120之間的液晶顯示面板130以及位于液晶顯示面板 130上、下兩側的上、下偏光片140。其中,前框110及背框120之間所形成的容置空間用以 容置并固定液晶顯示面板130以及位于液晶顯示面板130上、下兩側的上、下偏光片140。
液晶顯示器100不斷地開發(fā)新機種。針對不同機種的液晶顯示器100所強調的功 能不盡相同,所以會使用厚薄不同的偏光片140。 圖1B為將圖1A的偏光片更換成厚度較厚的偏光片后,偏光片與液晶顯示器之前 框及背框干涉的示意圖。請參考圖1B,由于目前各機種的液晶顯示器100之前框110及背 框120組裝起來后的容置空間都只能對應單一特定厚度的偏光片140,所以在不變更前框 110、背框120以及液晶顯示面板130的尺寸的情況下,使用厚度較厚的偏光片140',造成偏 光片140'會與前框110及背框120干涉,影響組裝良率。換言之,前框110及背框120組 裝起來后的容置空間并無法讓不同厚薄的偏光片140、 140'共用。 所以,針對使用厚薄不同的偏光片140、140',液晶顯示器100之前框110以及背框 120的尺寸也需要重新設計及變更,無法有效節(jié)省成本。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液晶顯示器,其可容置不同尺寸的偏光片,具有共用性。 本發(fā)明提出 一種液晶顯示器,包括一前框、 一背框、 一液晶顯示面板以及一第一偏
光片組。前框具有一本體以及延伸自本體的一彎折部。背框配置于前框下,且背框具有一
承靠表面,其中前框的彎折部與背框的承靠表面的距離大于前框的本體至背框的承靠表面
的距離。液晶顯示面板配置于前框與背框之間。第一偏光片設置于前框以及液晶顯示面板
之間,其中第一偏光片承靠于本體與彎折部兩者之一上。 在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的一實施例中,其中當?shù)谝黄馄锌坑趶澱鄄繒r,第一 偏光片具有一第一厚度;當?shù)谝黄馄锌坑诒倔w時,第一偏光片具有一第二厚度,且第一 厚度大于第二厚度。 在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的一實施例中,液晶顯示器更具有一可視區(qū),其中前框的 彎折部延伸至液晶顯示面板的可視區(qū)外。 在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的一實施例中,還包括設置于液晶顯示面板以及背框之間 的一第二偏光片。
在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背框更具有多個第一限位結構,每 一第一限位結構具有至少一第一限位部以及至少一第二限位部,而第二偏光片具有多個第 二限位結構。其中,第二限位結構具有多個凸部與多個凹部,且凸部對應位于第一限位部 內,而第二限位部對應位于凹部內。上述的第一限位部為凹部,而第二限位部為凸部。
在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的一實施例中,還包括配置于第二偏光片下并位于背框內 的一導光板。 在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的一實施例中,還包括配置于第二偏光片下并位于背框內 的一反射片。 在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的一實施例中,還包括配置于第二偏光片下并位于背框內 的一光學膜片,其中光學膜片為棱鏡片、增光片或漫射片。 本發(fā)明另提出一種液晶顯示器,其包括一前框、一背框、一液晶顯示面板以及一第 一偏光片。前框具有一承靠底面,背框配置于前框下,其中背框具有一第一限位結構,且第 一限位結構具有至少一第一限位部與至少一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與第二限位部分別具 有一第一承靠表面以及一第二承靠表面,其中承靠底面至第一承靠表面的距離大于承靠底 面至第二承靠表面的距離。液晶顯示面板配置于前框與背框之間。第一偏光片設置于液 晶顯示面板以及背框之間,其中第一偏光片承靠于第一承靠表面與第二承靠表面兩者之一 上,且第一偏光片具有一第二限位結構,第二限位結構與第一限位結構的第一限位部及第 二限位部兩者之一對應結合。 在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的一實施例中,當?shù)谝黄馄牡诙尬唤Y構與第一限位 結構的第一限位部對應結合時,第一偏光片具有一第一厚度;當?shù)谝黄馄牡诙尬唤Y 構與第一限位結構的第二限位部對應結合時,第一偏光片具有一第二厚度,其中第一厚度 大于第二厚度。 在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限位結構具有多個凸部以及多 個凹部,且第一限位部對應位于該些凸部內,該些凹部對應位于該些第一限位部內。
在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限位部為凹部,而第二限位部 為凸部。 在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前框具有一本體以及延伸自本體的 一彎折部,且彎折部較本體相對遠離背框。 在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的一實施例中,更具有一可視區(qū),其中彎折部延伸至液晶 顯示面板的可視區(qū)外。 在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的一實施例中,還包括一第二偏光片,第二偏光片設置于 前框以及液晶顯示面板之間,且第二偏光片承靠于本體與彎折部兩者之一上。在本發(fā)明的 液晶顯示器的一實施例中,當?shù)诙馄锌坑趶澱鄄繒r,第二偏光片具有一第一厚度;當 第二偏光片承靠于本體時,第二偏光片具有一第二厚度,其中第一厚度大于第二厚度。
在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的一實施例中,還包括一導光板,且導光板配置于第一偏 光片下,并位于背框內。 在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的一實施例中,還包括一反射片,此反射片配置于第一偏 光片,并位于背框內。 在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的一實施例中,還包括一光學膜片,此光學膜片配置于第一偏光片下,并位于背框內。其中,光學膜片為棱鏡片、增光片或漫射片。 于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中,利用前框的彎折部或是背框的限位結構,因此增加前
框及背框之間的組裝空間,讓液晶顯示器可共用厚薄不同的偏光片。此外,利用前框的彎折
部或是在背框及偏光片設置相對應的限位結構,可以使偏光片穩(wěn)固地配置于前框及背框之間。 為讓本發(fā)明的上述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優(yōu)選實施例,并配合所附 圖示,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A為已知一種液晶顯示器的示意圖。 圖IB為將圖1A的偏光片更換成厚度較厚的偏光片后,偏光片與液晶顯示器之前 框及背框干涉的示意圖。圖2A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液晶顯示器的示意圖。圖2B為本實施例的液晶顯示器內容置第二偏光片組的示意圖。圖3A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液晶顯示器的示意圖。圖3B為圖3A的背框的立體示意圖。圖4A為圖3A的液晶顯示器內容置厚度較厚的第二偏光片組的剖面示意圖。圖4B為圖4A的下偏光片及背框的立體示意圖。圖5為第二實施例另一種背框的示意圖。圖6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液晶顯示器的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00、200、300、400 :液晶顯示器110、210、310 :前框120、220、320、320':背框130、230 :液晶顯示面板140、 140':偏光片212 :本體212a、214a、312 :底面214 :彎折部222 :承靠表面242、242, 、344、344, 、344":第一偏光片244、244'、342、342':第二偏光片250 :導光板260 :反射片270 :光學膜片312 :承靠底面322、322':第一限位結構322a、322a':第二限位部322b、322b':第一限位部
322c,第一段差 323a、323b :表面 345、345':第二限位結構 345a、345a,凸部 345b、345b,凹部 AA :可視區(qū) dl :彎折部的底面至背框的承載表面的距離 d2 :本體的底面至承載表面的距離 d3、d4、d5:高度差
具體實施例方式[第一實施例] 圖2A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液晶顯示器的示意圖。請參考圖2A,液晶顯示器200 具有前框210、背框220、液晶顯示面板230以及第一偏光片242。前框210具有本體212以 及延伸自本體212的彎折部214。背框220配置于前框210下,且背框220具有一承靠表 面222,其中彎折部214與背框220的承靠表面222的距離dl大于前框210的本體212至 背框220的承靠表面222的距離d2。液晶顯示面板230配置于前框210與背框220之間。 第一偏光片242配置于前框210以及液晶顯示面板230之間,且第一偏光片242承靠本體 212或彎折部214兩者其中之一上。 背框220的材料為塑膠,且液晶顯示器200可還包括一第二偏光片244,且此第二 偏光片244配置在液晶顯示面板230以及背框220之間。詳細而言,第二偏光片244承靠 于背框220的承靠表面222上,且液晶顯示面板230位于第二偏光片244上。第一偏光片 242位于液晶顯示面板230與前框210之間,且第一偏光片242承靠于前框210的本體212 的一底面212a,其中第一偏光片242與彎折部214之間會有一間距。此外,前框210的材料 為金屬,例如是鋼材或鋁,且前框210的彎折部214可更延伸至液晶顯示面板230的可視區(qū) AA外圍,亦即彎折部214的設置不可影響可視區(qū)AA的畫面顯示。附帶一提,本實施例的第 一偏光片242的厚度與第二偏光片244的厚度相同,但在其他未繪示的實施例中,第一偏光 片242的厚度也可與第二偏光片244的厚度不同,依照實際需求決定。
液晶顯示器200還包括一光源(未繪示),此光源配置于液晶顯示面板230下,并 位于背框220內,其中光源用以提供液晶顯示面板230足夠的亮度,液晶顯示器200得以顯 示圖像。本實施例的光源可以是發(fā)光二極管(LightEmitting Diode, LED)、冷陰極熒光燈 (Cold Cathode fluorescence lamp, CCFL)或是其他適當?shù)陌l(fā)光體。 液晶顯示器200可還包括一導光板250,且導光板250配置于第二偏光片244下, 并位于背框220內的光源旁,此導光板250用以將光源射出的光線導引至朝液晶顯示面板 230外出射。再者,液晶顯示器200還包括一反射片260,此反射片260配置于第二偏光片 244下,并位于背框220內,此反射片260用以反射光線,以提高光源利用率。另外,液晶顯 示器200還包括一光學膜片270,此光學膜片270配置于第二偏光片244下,并位于背框220 內。更進一步而言,導光板250位于反射片260以及第二偏光片244之間,而光學膜片270 配置于第二偏光片244以及導光板250之間,且此光學膜片270可為用以提升光線出光輝
7度的棱鏡片、提高亮度的增光片、使光線均勻散射的漫射片或其他光學膜片。 特別的是,當因應設計需求而需使用較厚的偏光片時,可不更改本實施例的液晶
顯示器200之前框210以及背框220的尺寸,便可利用前框210的彎折部214以及背框220
之間的容置空間來容納另一組厚度較厚的第一偏光片242'以及第二偏光片244'。圖2B為
本實施例的液晶顯示器內容置第二偏光片組的示意圖。為了讓讀者容易了解本發(fā)明及說明
方便,所以圖2A及圖2B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標號代表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請同時參考圖2A及圖2B,圖2B中的第一偏光片242'以及第二偏光片244'的厚
度大于圖2A中的第一偏光片242以及第二偏光片244的厚度。與圖2A相同的是,第二偏光
片244'承靠于背框220的承靠表面222,而液晶顯示面板230配置在第二偏光片244'上,
且第一偏光片242'配置于液晶顯示面板230上。 特別的是,彎折部214的設置,使彎折部214的一底面214a至背框220的承載表 面222的距離dl大于本體212的底面212a至承載表面222的距離d2,所以便可以將第一 偏光片242'、液晶顯示面板230以及第二偏光片244'良好地容置在前框210以及背框220 之間,且不需要對前框210及背框220的尺寸或組裝位置加以改變,也不用改變液晶顯示面 板230或光源、導光板250、反射片260、光學膜片270等其他元件的尺寸。詳細而言,第一 偏光片242'承靠于彎折部214的一底面214a,且前框210的彎折部214的底面214a至背 框220的承載表面222的距離dl可使第一偏光片242'、液晶顯示面板230以及第二偏光片 244'良好地容置于其中。 由上述可知,當使用較薄的第一偏光片242時,第一偏光片242承靠于前框210的 本體212的底面212a,而第二偏光片244承靠于背框220的承載表面222上。當使用較厚 的第一偏光片242'及第二偏光片244'時,第一偏光片242'及第二偏光片244'與液晶顯示 面板230的厚度總和較厚,所以第二偏光片244'同樣承靠于背框220的承載表面222上, 但第一偏光片242'則是承靠于前框210的彎折部214的底面214a。所以,利用彎折部214 的設置,液晶顯示器200便能依照需求選用厚度不同的第一偏光片242、242'及第二偏光片 244、244',液晶顯示器200具有共用性。
[第二實施例] 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且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標號代表相同或相似的元 件。 圖3A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液晶顯示器的示意圖、圖3B為圖3A的背框的立體示 意圖,而圖4A為圖3A的液晶顯示器內容置厚度較厚的偏光片組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考 圖3A、圖3B及圖4A,本實施例的液晶顯示器300包括一前框310、一背框320、一液晶顯示面 板230以及一第一偏光片344。前框310具有承靠底面312,背框320配置于前框310下, 其中背框320具有一第一限位結構322,且第一限位結構322具有至少一第一限位部322b 與至少一第二限位部322a,第一限位部322b與第二限位部322a分別具有一第一承靠表面 323b以及一第二承靠表面323a,其中承靠底面312至第一承靠表面323b的距離大于承靠 底面312至第二承靠表面323a的距離。液晶顯示面板230配置于前框310以及背框320 之間,而第一偏光片344配置在液晶顯示面板330以及背框320之間,其中第一偏光片344 承靠于第一承靠表面323b與該第二承靠表面323a兩者之一上,且第一偏光片344具有一 第二限位結構345,第二限位結構345與第一限位結構322的第一限位部322b及第二限位部322a兩者之一對應結合。 與第一實施例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之前框310并未具有如第一實施例的彎折部 214(繪示于圖2A、2B),且背框320具有第一限位結構322,此第一限位結構322的第一限 位部322b以及第二限位部322a交錯排列,其中一個第一限位部322b以及一個第二限位部 322a的剖面形狀如一階的階梯。 圖4B為圖4A的下偏光片及背框的立體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4A及圖4B,詳細地 來說,第一偏光片344'的厚度大于第一偏光片344,而第二限位結構345具有多個凸部345a 以及多個凹部345b,且凸部345a以及凹部345b交錯排列。當?shù)谝黄馄?44'配置于背框 320上時,背框320的第一限位結構322的第二限位部322a會對應位于第一偏光片344'的 第二限位結構345的凹部345b中。換言之,第二限位部322a是位于兩相鄰的凸部345a之 間。第二限位結構345的凸部345a會對應承靠第一限位結構322的第一限位部322b。
由上述可知,通過第一限位結構322的第一限位部322b的表面323b以及第二限 位部322a的表面323a之間的高度差d3,可使前框310的一底面312與背框320的第二限 位部322a的表面323a及第一限位部322b的表面323b之間形成多重容置空間,所以可進 而容納厚薄不同的偏光片。 圖5為本實施例另一種背框的示意圖。請參考圖5,我們還可以將背框320'的第 一限位結構322'設計成具有第二限位部322a'、第一限位部322b'以及高度介于第二限位 部322a'、第一限位部322b'之間的第一段差322c'。相對應地,將第一偏光片344"的第二 限位結構345'的凸部345a'設計為對應于第一限位部322b',而凹部345b'可同時對應于 第一段差322c'以及第二限位部322a',所以背框320'以及前框310之間具有多重容置空 間,可用以容置多種厚薄不一的偏光片組,液晶顯示器300具通用性。圖5的背框320'的 第一限位結構322'的第二限位部322a'、第一限位部322b'以及第一段差322c'的排列方 式僅為舉例之用,可依照需求改變。此外,第二限位部322a'與第一段差322c'之間的高度 差d4、第一限位部322b'與第一段差322c'之間的高度差d5也可以依照需求而相同或不 同。 上述的第一偏光片344"的第二限位結構345'的凸部345a'設計為對應于第一限 位部322b',以及凹部345b'可同時對應于第一段差322c'以及第二限位部322a'僅是舉例 之用。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者,可應需求將第一限位結構322及第二限位結構345'加以 變化。 另外,利用第一限位結構322以及第二限位結構345,還可以將第一偏光片344'與 背框320多次定位,防止第一偏光片344'偏移,進而增加組裝良率。 同樣地,液晶顯示器300也還可包括光源(未繪示)、導光板250、反射片260以及 光學膜片270等其他元件,依照需求來設置。
[第三實施例] 本實施例與第一、第二實施例大致相同,其間差異之處詳述于下,本實施例中與第
一、第二實施例相同的元件便沿用與第一、第二實施例相同的元件標號。 圖6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液晶顯示器的示意圖。請參考圖6,前框210具有本體
212以及延伸自本體212的彎折部214。背框320配置于前框210下,而液晶顯示面板230
配置在前框210以及背框320之間,其中彎折部214較本體212相對遠離背框320。值得
9留意的是,背框320具有第一限位結構322,且本實施例的第一偏光片344的第二限位結構 (圖中未繪示)與第一限位結構322對應結合。液晶顯示面板230配置在第一偏光片344 上,而第二偏光片342配置在液晶顯示面板230以及前框210之間。 由圖6可知,我們也可以整合上述第一、第二實施例,同時使前框210具有彎折部 214以及背框320具有第一限位結構322,以增加前框210與背框320之間的容置空間,進 而讓多種厚薄不同的偏光片可容置于前框210與背框320之間。 綜上所述,于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中,利用前框的彎折部以及背框的限位結構,使 彎折部的底面至背框的承載面具有多重距離以容置多種厚度不同的偏光片。所以,液晶顯 示器具有通用性。另外,通過下偏光片以及背框的限位結構,還可以達到使下偏光片及背框 多次定位的效果,增加組裝良率。 此外,也可以是在背框設置如階梯狀的第一限位結構,相對應地在下偏光片的邊 緣上設置第二限位結構,且使第一限位結構及第二限位結構結合,以使具有厚薄不同的偏 光片的偏光片組可容置于背框及前框之間。此外,通過第一限位結構以及第二限位結構的 結合,還可以使下偏光片與背框達到良好的定位效果。 雖然本發(fā)明已以優(yōu)選實施例披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所屬技術 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 發(fā)明的保護范圍當視后附的權利要求所界定者為準。
權利要求
一種液晶顯示器,包括一前框,具有一本體以及延伸自該本體的一彎折部;一背框,配置于該前框下,該背框具有一承靠表面,其中該前框的該彎折部與該背框的該承靠表面的距離大于該前框的該本體至該背框的該承靠表面的距離;一液晶顯示面板,配置于該前框與該背框之間;以及一第一偏光片,設置于該前框以及該液晶顯示面板之間,其中該第一偏光片承靠于該本體與該彎折部兩者之一上。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器,其中當該第一偏光片承靠于該彎折部時,該第一 偏光片具有一第一厚度;當該第一偏光片承靠于該本體時,該第一偏光片具有一第二厚度, 其中該第一厚度大于該第二厚度。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器,更具有一可視區(qū),其中該前框的該彎折部延伸至 該液晶顯示面板的該可視區(qū)外。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器,還包括一第二偏光片,該第二偏光片設置于該液 晶顯示面板以及該背框之間。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顯示器,該背框更具有多個第一限位結構,且每一第一限 位結構具有至少一第一限位部以及至少一第二限位部,而第二偏光片具有多個第二限位結 構,且每一第二限位結構具有多個凸部與多個凹部,而該些凸部對應位于該些第一限位部 內,且該些第二限位部對應位于該些凹部內。
6. —種液晶顯示器,包括 一前框,具有一承靠底面;一背框,配置于該前框下,其中該背框具有一第一限位結構,該第一限位結構具有至少 一第一限位部與至少一第二限位部,該第一限位部與該第二限位部分別具有一第一承靠表 面以及一第二承靠表面,其中該承靠底面至該第一承靠表面的距離大于該承靠底面至該第 二承靠表面的距離;一液晶顯示面板,配置于該前框與該背框之間;一第一偏光片,設置于該液晶顯示面板以及該背框之間,其中該第一偏光片承靠于該 第一承靠表面與該第二承靠表面兩者之一上,且該第一偏光片具有一第二限位結構,該第 二限位結構與該第一限位結構的該第一限位部及該第二限位部兩者之一對應結合。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顯示器,其中當該第一偏光片的該第二限位結構與該第一 限位結構的該第一限位部對應結合時,該第一偏光片具有一第一厚度;當該第一偏光片的 該第二限位結構與該第一限位結構的該第二限位部對應結合時,該第一偏光片具有一第二 厚度,其中該第一厚度大于該第二厚度。
8.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第二限位結構具有多個凸部以及多個凹 部,且該些凸部對應位于該些第一限位部內,該些第二限位部對應位于該些凹部內。
9.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顯示器,其中該前框具有一本體以及延伸自該本體的一彎 折部,且該彎折部較該本體相對遠離該背框。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顯示器,更具有一可視區(qū),其中該彎折部延伸至該液晶顯 示面板的該可視區(qū)外。
11.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顯示器,還包括一第二偏光片,該第二偏光片設置于該前框以及該液晶顯示面板之間且該第二偏光片承靠于該本體與該彎折部兩者之一上。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顯示器,其中當該第二偏光片承靠于該彎折部時,該第 二偏光片具有一第一厚度;當該第二偏光片承靠于該本體時,該第二偏光片具有一第二厚 度,其中該第一厚度大于該第二厚度。
全文摘要
一種液晶顯示器,包括前框、背框、液晶顯示面板以及第一偏光片。前框具有本體以及延伸自該本體的彎折部。背框配置于前框下,且背框具有一承靠表面,其中彎折部與背框的承靠表面的距離大于前框的本體至背框的承靠表面的距離。液晶顯示面板配置于前框與背框之間。第一偏光片設置于前框以及液晶顯示面板之間,其中第一偏光片承靠于本體與彎折部兩者之一上。
文檔編號G02F1/1335GK101726912SQ20081017461
公開日2010年6月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0月28日
發(fā)明者盧基業(yè), 吳國文 申請人:奇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