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拍攝鏡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為涉及一種配備CCD等攝像元件的適用于手機、個人數(shù)字助理(PD )、便攜式個人電腦等的移動相機、數(shù)碼靜相攝像機、攝像機等的拍攝鏡頭。
背景技術:
作為適用于CCD等攝像元件的拍攝鏡頭,較為常見的是諸如監(jiān)視攝像機等適用于動態(tài)圖像拍攝的鏡頭。這一監(jiān)視攝像機主要使用于動態(tài)圖像的拍攝,其攝像元件的像素數(shù)也較少,因此鏡頭本身并不需要較高的光學性能。
應用于已有的監(jiān)視攝像機、攝像機等中的攝像元件,雖然與銀鹽膠卷式相機相比,拍攝圖像的畫質(zhì)較差,但隨著近年來攝像元件日新月異的技術進步,已經(jīng)可以獲得與銀鹽膠卷式相機拍攝的圖像不相上下的畫質(zhì)。同時還可制備小巧而又高密度的攝像元件,作為適用于數(shù)碼靜相攝相機等的拍攝鏡頭,除了高性能之外,越來越要求其具備小巧、輕薄和價格低廉的特性。
另一方面,應用于手機、個人數(shù)字助理(PDA)等中的拍攝鏡頭,雖然其鏡頭的構成數(shù)僅有1~2枚左右,極其小巧輕薄,但只支持10萬像素~35萬像素左右的較低密度的攝像元件,獲得的圖像并不十分理想。
另外,關于CCD等攝像元件,過去,人們?yōu)榱擞行Ю霉饩€而在攝像元件的表面設計了微鏡頭。因此,如果射入攝像元件的光線角度過大,就會產(chǎn)生漸暈現(xiàn)象,光線無法進入攝像元件。因此,作為適用于CCD等攝像元件的拍攝鏡頭,一般情況下采用出射光瞳充分遠離像面,并縮小光線射入攝像元件的角度,即通過縮小出射角提高遠心性的鏡頭(例如,請參見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2、專利文獻3、專利文獻4、專利文獻5、專利文獻6、專利文獻7)。
專利文獻1特開2000-171697號公報專利文獻2特開2001-133684號公報
專利文獻3特開平2002-98888號公報專利文獻4特開2002-162561號公報專利文獻5特開平05-40220號公報專利文獻6特開平05-157962號公報專利文獻7特開平05-188284號公報發(fā)明內(nèi)容隨著近年來攝像元件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對拍攝鏡頭提出了更小巧、更輕薄、清晰度更高、價格更低的要求。但在已有的拍攝鏡頭中,由于提高了遠心性,鏡頭總長相對變長,難以實現(xiàn)人們對輕薄化的要求。
另一方面,在已有的攝像元件中,由于光線的出射角的極限而受到制約,因此拍攝鏡頭無法相應變薄(將鏡頭系統(tǒng)總度相應縮短),但是通過對微鏡頭下一番功夫,即使光線出射角達到20度左右的攝像元件也能夠得以使用。因此,需要一種適合于配備這種微鏡頭的攝像元件的、更為輕薄的拍攝鏡頭。
本發(fā)明是為解決上述問題而設計的拍攝鏡頭,其目的在于,在消除漸暈現(xiàn)象的同時,以極其簡單的鏡頭結構達到小巧、輕薄、成本低等目的,并通過適當?shù)剡x定設置非球面的位置,提供能夠支持配備于手機、個人數(shù)字助理等的移動相機、數(shù)碼靜相攝像機、數(shù)碼攝像機等中的100萬像素以上的高密度攝像元件。
本發(fā)明的拍攝鏡頭的特征在于,從目標物側面向像面?zhèn)纫来蝹溆芯哂幸?guī)定口徑的孔徑光闌、使凸面朝著目標物側且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鏡頭、使凹面朝著目標物側且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鏡頭、使凸面朝著目標物側且具有負屈光力的第3鏡頭。
根據(jù)這一結構,將孔徑光闌配置于前端,形成由第1鏡頭與第2鏡頭具有正屈光力、第3鏡頭具有負屈光力的3組3枚的鏡頭結構,由此,可以確保適當?shù)暮蠼咕?,實現(xiàn)鏡頭總長較短的薄型拍攝鏡頭。
在上述結構中,第2鏡頭與第3鏡頭可以采用在目標物側及像面?zhèn)榷季哂蟹乔蛎娴慕Y構。
根據(jù)這一結構,隨著鏡頭系統(tǒng)總長縮短、體積縮小,可以有效改善各像差難以矯正、且出射角增大的問題,同時,可以獲得這樣的拍攝鏡頭它適合于高密度攝像元件,其光線的出射角在24度以下,各像差能夠得到良好矯正。
在上述結構中,第3鏡頭可以采用這樣的結構其以在像面?zhèn)染哂蟹乔蛎媲以谥型揪哂谢卣埸c的方式而形成。
根據(jù)這一結構,通過在非球面的有效范圍內(nèi),在面向徑向外側的中途位置設置由凹狀向凸狀變化的回折點,可以有效地矯正各像差(特別是像散、畸變),同時縮小出射角。
在上述結構中,第2鏡頭可以采用這樣的結構其以在目標物側具有非球面且隨著向周邊部分接近屈光力逐漸縮小的方式而形成。
根據(jù)這一結構,易于進行各像差(特別是像散、彗差)的矯正,且可以得到良好的矯正。
在上述結構中,第2鏡頭及第3鏡頭可以采用由樹脂材料制成的結構。
根據(jù)這一結構,由于采用樹脂材料,可以降低生產(chǎn)成本,也能夠減輕重量。此外,由于在使用樹脂材料制成鏡頭時通過注射成形制作,因此易于形成具有回折點的彎曲面等復雜形狀。
在上述結構中,假定整個鏡頭系統(tǒng)的焦距為f,自孔徑光闌的目標物側前面至拍攝對象成像的像面之鏡頭系統(tǒng)總長為TL,則可以采用滿足下列式子的結構(1)TL/f<1.6。
根據(jù)這一結構,通過將整個鏡頭系統(tǒng)的焦距與鏡頭系統(tǒng)的總長之間的關系按(1)式設定,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制備小巧而又輕薄的拍攝鏡頭。
在上述結構中,假定第1鏡頭的阿貝數(shù)為V1,則可以采用滿足下列式子的結構(2)V1>45。
根據(jù)這一結構,通過將第1鏡頭的阿貝數(shù)按(2)式設定,尤其能夠?qū)S向色差、放大色差進行良好的矯正。
在上述結構中,假定第2鏡頭的目標物側面的曲率半徑為R4,第2鏡頭的像面?zhèn)让娴那拾霃綖镽5,第3鏡頭的目標物側面的曲率半徑為R6,第3鏡頭的像面?zhèn)让娴那拾霃綖镽7,則可以采用滿足下列式子的結構(3)0.7<|R4|/|R5|<2,(4)1<R6/R7<4。
根據(jù)這一結構,通過使第2鏡頭的曲率半徑滿足(3)式,使第3鏡頭的曲率半徑滿足(4)式,即可在確保適當?shù)暮蠼咕嗟耐瑫r,對各像差(特別是像散、畸變)進行良好的矯正,并可獲得理想的光學特性。
在上述結構中,假定第2鏡頭和所述第3鏡頭間的光軸方向上的間隔為D5,整個鏡頭系統(tǒng)的焦距為f,則可以采用滿足下列式子的結構(5)D5/f<0.15。
根據(jù)這一結構,通過使第2鏡頭和第3鏡頭間的間隔滿足(5)式,即可對各像差(特別是像散、畸變)進行良好的矯正。
在上述結構中,假定第2鏡頭的光軸方向上的厚度為D4,第3鏡頭的光軸方向上的厚度為D6,則可以采用滿足下列式子的結構(6)0.8<D4/D6<1.3。
根據(jù)這一結構,通過使第2鏡頭及第3鏡頭的厚度滿足(6)式,即可在確保適當?shù)暮蠼咕嗟耐瑫r,對各像差(特別是像散)進行良好的矯正,并可獲得理想的光學特性。
圖1為表示與本發(fā)明相關的拍攝鏡頭的一實施方式的結構圖。
圖2表示與實施例1相關的拍攝鏡頭的球差、像散、畸變、放大色差的各像差圖。
圖3為表示與本發(fā)明相關的拍攝鏡頭的其它實施方式的結構圖。
圖4表示與實施例2相關的拍攝鏡頭的球差、像散、畸變、放大色差的各像差圖。
圖5為表示與本發(fā)明相關的拍攝鏡頭的其它實施方式的結構圖。
圖6表示與實施實3相關的拍攝鏡頭的球差、像散、畸變、放大色差的各像差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就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參照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圖1為表示與本發(fā)明相關的拍攝鏡頭的一實施方式的基本結構圖。與這一實施方式相關的拍攝鏡頭如圖1所示,從目標物側面向像面?zhèn)纫来闻帕兄哂幸?guī)定口徑的孔徑光闌1、第1鏡頭組(I)、第2鏡頭組(II)與第3鏡頭組(III)。
第1鏡頭組(I)由在目標物側面朝著凸面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鏡頭2而形成。第2鏡頭組(II)由使凹面朝著目標物側且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鏡頭3而形成。第3鏡頭組(III)由使凸面朝著目標物側且具有負屈光力的第3鏡頭4而形成。
在這一排列結構中,在與第3鏡頭4相比靠近像面?zhèn)鹊奈恢?,配置了由作為紅外線切割濾波器、低通濾波器等的平行板構成的玻璃濾光器5,在其后方還配置了CCD等的像面S。
如圖1所示,在由孔徑光闌1、第1鏡頭2、第2鏡頭3、第3鏡頭4、玻璃濾光器5構成的排列結構中,孔徑光闌1、鏡頭2~4、玻璃濾光器5的每個面以Si(i=1~9)表示,每個面的Si的曲率半徑以Ri(i=1~9)表示,相對于d線的第1鏡頭2~第3鏡頭4的折射率以Ni(i=1~3)表示,阿貝數(shù)以Vi(i=1~3)表示,相對于玻璃濾光器5的d線的折射率N 4及阿貝數(shù)以V4表示。另外,將把從孔徑光闌1到玻璃濾光器5的各個光軸方向L上的間隔(厚度、空氣間隔)以Di(i=1~8)表示,將后焦距以BF表示。
這里,假定整個鏡頭系統(tǒng)的焦距為f,由孔徑光闌1的目標物側前面S1到拍攝對象成像的像面S(后焦距為空氣換算距離)之距離為TL,則以滿足下列條件式(1)的方式構成(1)TL/f<1.6。
條件式(1)規(guī)定了整個鏡頭系統(tǒng)的光軸方向尺寸與整個鏡頭系統(tǒng)的焦距間的適當比率,是有關鏡頭薄型化的條件。通過以使TL/f的值低于1.6的方式而形成,就能夠輕而易舉地制備小巧而又輕薄的鏡頭。
第1鏡頭2由玻璃材料制成,其阿貝數(shù)V1,以滿足下列條件式(2)的方式構成(2)V1>45。
條件式(2)規(guī)定了第1鏡頭2的適當?shù)陌⒇悢?shù),如果這一條件式得不到滿足,特別是軸向色差和放大色差將會增大。因此,通過使這一條件式得到滿足,就可以對軸向色差和放大色差進行良好的矯正。
第2鏡頭3是一種使凹面朝著目標物側、使凸面朝著像面?zhèn)鹊溺R頭,由樹脂材料制成。另外,第2鏡頭3,其目標物側及像面?zhèn)鹊膬擅婕碨4和S5,呈非球面狀形成。再者,形成于第2鏡頭3的目標物側面S4中的非球面,以這樣的方式形成隨著向周邊部接近,回折力逐漸縮小。
隨著鏡頭總長縮短、體積縮小,各像差的矯正變得非常困難,而且出射角也變得非常大,但通過使第2鏡頭3的兩面即S4、S5呈非球面,即可在確保適當?shù)暮蠼咕嗟耐瑫r,良好地矯正各像差。特別是通過縮小周邊部的回折力,可以輕而易舉地矯正像散、彗差。
第3鏡頭4是一種使凸面朝著目標物側、使凹面朝著像面?zhèn)鹊溺R頭,由樹脂材料制成。另外,第3鏡頭4,其目標物側及像面?zhèn)鹊膬擅婕碨6、S7,呈非球面狀形成。再者,形成于第3鏡頭4的像面?zhèn)鹊姆乔蛎?,以這樣的方式形成在從中心面向徑向外側的中途,具有由凹狀向凸狀變化的回折點。
這一情形也與前述情形相同,隨著鏡頭總長縮短、體積縮小,各像差的矯正變得非常困難,出射角也變得非常大,但通過使第3鏡頭4的兩面即S6、S7呈非球面,即可在確保適當?shù)暮蠼咕嗟耐瑫r,良好地矯正各像差。
特別是,通過采用設置回折點的形狀,即可在良好地矯正像散、畸變的同時,縮小出射角,輕而易舉地使中心與周邊的像面保持一致。
這里,表示形成于第2鏡頭3及第3鏡頭4的非球面的條件式由下列式子界定Z=Cy2/[1+(1-εC2y2)1/2]+Dy4+Ey6+Fy8+Gy10+Hy12,其中,Z為從非球面的頂點上的切面到自光軸L的高度至y的非球面上的點之間的距離,y為自光軸L的高度,C為非球面頂點上的曲率(1/R),ε為圓錐常數(shù),D、E、F、G、H為非球面系數(shù)。
此外,在上述構成中,第2鏡頭3與第3鏡頭4,其第2鏡頭3的曲率半徑R4、R5,第3鏡頭4的曲率半徑R6、R7,以滿足下列條件式(3)、(4)的方式構成(3)0.7<|R4|/|R5|<2,(4)1<R6/R7<4。
條件式(3)、(4)為了在第2鏡頭3及第3鏡頭4中實現(xiàn)良好的光學特性而規(guī)定了鏡頭的適當曲率半徑的比率。如果這些條件式得不到滿足,就難以確保適當?shù)暮蠼咕?,而且,各像?特別是像散、畸變)的矯正也難以進行。因此,通過使上述條件式得到滿足,即可在確保適當?shù)暮蠼咕嗟耐瑫r,對各像差進行良好的矯正,并可得到充分的光學特性。
此外,第2鏡頭3與第3鏡頭4,其在光軸方向上的間隔D5、整個鏡頭系統(tǒng)的焦距f,以滿足下述條件式(5)的方式構成(5)D5/f<0.15。
條件式(5)規(guī)定了第2鏡頭3與第3鏡頭4間的光軸方向上的適當?shù)溺R頭間隔。如果這一條件式得不到滿足,到達出射光瞳的距離將會變長,射入攝像元件的光線角度將會減小,雖說十分有利,但在鏡頭系統(tǒng)總長變長的同時,第3鏡頭4的外徑也將增大,其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且,尤其是難以進行像散、畸變的矯正。因此,通過使這一條件式得到滿足,即可在制備輕薄而又小巧的鏡頭的同時,還可對各像差(特別是像散、畸變)進行良好的矯正。
再者,第2鏡頭3與第3鏡頭4,其第2鏡頭3的厚度D4及第3鏡頭4的厚度D6,以滿足下述條件式(6)的方式構成(6)0.8<D4/D6<1.3。
條件式(6)規(guī)定了第2鏡頭3與第3鏡頭4間的光軸方向上的適當?shù)暮穸缺嚷?。如果這一條件式得不到滿足,就難以確保適當?shù)暮蠼咕?,而且,難以對各像差(特別是像散)進行矯正。因此,通過使這一條件式得到滿足,即可在確保適當?shù)暮蠼咕嗟耐瑫r,對各像差(特別是像散)進行良好的矯正,并可得到良好的光學特性。
實施例1列舉了基于由上述結構形成的實施方式的具體數(shù)值。實施例1中的主要規(guī)格尺寸、各種數(shù)值數(shù)據(jù)(設定值)、有關非球面的數(shù)值數(shù)據(jù),分別列在表1、表2和表3中。此外,有關這一實施例1中的球差、像散、畸變(distortion)、放大色差的像差線圖,其結果如圖2所示。圖2中,H表示入射高度,Y′表示像高度,d表示基于d線的像差,F(xiàn)表示基于F線的像差,c表示基于c線的像差,SC表示正弦條件的未滿足值,DS表示在徑向平面上的像差,DT表示在子午面上的像差。
表1
表2
*非球面
表3
其中,條件式(1)~(6)的值為(1)TL/f=1.31(<1.6),(2)V1=81.6(>45),(3)|R4|/|R5|=0.92(0.7<0.92<2),(4)R6/R7=1.67(1<1.67<4),(5)D5/f=0.02(<0.15),(6)D4/D6=1.04(0.8<1.04<1.3),上述條件式均得到滿足。
在上述實施例1中,在不包括后焦距在內(nèi)的狀態(tài)下,鏡頭總長為4.14mm,后焦距(空氣換算)為1.58mm,最外角光線的出射角為|-18.9°|,F(xiàn)值為3.95,視圖角為60.4°,為薄型(光軸方向的尺寸短),可以良好地矯正各像差,并可得到適合于高密度像素攝像元件的高光學性能拍攝鏡頭。
圖3為表示與本發(fā)明相關的拍攝鏡頭的其它實施方式的基本結構圖。在這一拍攝鏡頭中,除了變更了各個鏡頭的規(guī)格之外,其它結構與前述實施方式相同。
實施例2列舉了基于這一實施方式的具體數(shù)值。實施例2中的主要規(guī)格尺寸、各種數(shù)值數(shù)據(jù)(設定值)、有關非球面的數(shù)值數(shù)據(jù),分別列在表4、表5、表6中。此外,有關這一實施例2中的球差、像散、畸變(distortion)、放大色差的像差線圖,其結構如圖4所示。圖4中,H表示入射高度,Y′表示像高度,d表示基于d線的像差,F(xiàn)表示基于F線的像差,c表示基于c線的像差,SC表示正弦條件的未滿足值,DS表示在徑向平面上的像差,DT表示在子午面上的像差。
表4
表5
*非球面
表6
其中,條件式(1)~(6)的值為(1)TL/f=1.43(<1.6),(2)V1=53.9(>45),(3)|R4|/|R5|=1.15(0.7<1.15<2),(4)R6/R7=1.50(1<1.50<4),(5)D5/f=0.05(<0.15),(6)D4/D6=1.1(0.8<1.1<1.3),上述條件式均得到滿足。
在上述實施例2中,在不包括后焦距在內(nèi)的狀態(tài)下,鏡頭總長為4.40mm,后焦距(空氣換算)為1.79mm,最外角光線的出射角為|-17.8°|,F(xiàn)值為4.00,視圖角為60.6°,為薄型(光軸方向的尺寸短),可以良好地矯正各像差,并可得到適合于高密度像素攝像元件的高光學性能拍攝鏡頭。
圖5為表示與本發(fā)明相關的拍攝鏡頭的其它實施方式的基本結構圖。在這一拍攝鏡頭中,除了變更了各個鏡頭的規(guī)格之外,其結構與前述實施方式相同。
作為實施例3,下面列出一實施例,它基于這一實施方式的具體數(shù)值。實施例3中的主要規(guī)格尺寸、各種數(shù)值數(shù)據(jù)(設定值)、有關非球面的數(shù)值數(shù)據(jù),分別列在表7、表8、表9中。此外,有關這一實施例3中的球差、像散、畸變(distortion)、放大色差的像差線圖,其結果如圖6所示。圖6中,H表示入射高度,Y′表示像高度,d表示基于d線的像差,F(xiàn)表示基于F線的像差,c表示基于c線的像差,SC表示正弦條件的未滿足值,DS表示在徑向平面上的像差,DT表示在子午面上的像差。
表7
表8
*非球面
表9
其中,條件式(1)~(6)的值為(1)TL/f=1.31(<1.6),(2)V1=81.6(>45),
(3)|R4|/|R5|=1.14(0.7<1.14<2),(4)R6/R7=3.08(1<3.08<4),(5)D5/f=0.02(<0.15),(6)D4/D6=1.097(0.8<1.097<1.3),上述條件式均得到滿足。
在上述實施例3中,在不包括后焦距在內(nèi)的狀態(tài)下,鏡頭總長為4.15mm,后焦距(空氣換算)為1.56mm,最外角光線的出射角為|-18.9°|,F(xiàn)值為3.96,視圖角為60.8°,為薄型(光軸方向的尺寸短),可以良好地矯正各像差,并可得到適合于高密度像素攝像元件的高光學性能拍攝鏡頭。
如上所述,通過本發(fā)明的拍攝鏡頭,能夠在消除攝像元件的漸暈現(xiàn)象,并在實現(xiàn)小巧、輕便、成本低的同時,以3組3枚的簡單結構,可以獲得良好地矯正各像差的薄型拍攝鏡頭。
特別是,光線的出射角在20度以下,鏡頭總長(在不包括后焦距在內(nèi)的狀態(tài)下)縮短到4.5mm以下,而且可以確保適當?shù)暮蠼咕?,良好地矯正各像差,并可以獲得適合于100萬像素以上的高密度攝像元件的小巧而又輕薄的拍攝鏡頭。
權利要求
1.一種拍攝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攝鏡頭從目標物側面向像面?zhèn)纫来蝹溆芯哂幸?guī)定口徑的孔徑光闌;使凸面朝著目標物側且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鏡頭;使凹面朝著目標物側且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鏡頭;使凸面朝著目標物側且具有負屈光力的第3鏡頭。
2.根據(jù)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拍攝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鏡頭和第3鏡頭在目標物側和像面?zhèn)染哂蟹乔蛎妗?br>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中任一項所述的拍攝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鏡頭以在像面?zhèn)染哂蟹乔蛎媲以谥型揪哂谢卣埸c的方式而形成。
4.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拍攝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鏡頭以在目標物側具有非球面且隨著向周邊部分接近屈光力逐漸縮小的方式而形成。
5.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拍攝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鏡頭和第3鏡頭由樹脂材料形成。
6.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拍攝鏡頭,其特征在于,假定整個鏡頭系統(tǒng)的焦距為f,自孔徑光闌的目標物側前面至拍攝對象成像的像面之鏡頭系統(tǒng)總長為TL,下列式子成立(1)TL/f<1.6。
7.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拍攝鏡頭,其特征在于,假定所述第1鏡頭的阿貝數(shù)為V1,下列式子成立。(2)V1>45。
8.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拍攝鏡頭,其特征在于,假定所述第2鏡頭的目標物側面的曲率半徑為R4,所述第2鏡頭的像面?zhèn)让娴那拾霃綖镽5,所述第3鏡頭的目標物側面的曲率半徑為R6,所述第3鏡頭的像面?zhèn)让娴那拾霃綖镽7,下列式子成立(3)0.7<|R4|/|R5|<2。(4)1<R6/R7<4。
9.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拍攝鏡頭,其特征在于,假定所述第2鏡頭和所述第3鏡頭之間的光軸方向上的間隔為D5,整個鏡頭系統(tǒng)的焦距為f,則下列式子成立(5)D5/f<0.15。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拍攝鏡頭,其特征在于,假定所述第2鏡頭的光軸方向上的厚度為D4,所述第3鏡頭的光軸方向上的厚度為D6,下列式子成立(6)0.8<D4/D6<1.3。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拍攝鏡頭,其從目標物側面向像面?zhèn)纫来蝹溆芯哂幸?guī)定口徑的孔徑光闌1、使凸面S2朝著目標物側且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鏡頭2、使凹面朝著目標物側且具有正屈光力且兩面即S4、S5形成非球面的第2鏡頭3、以及使凸面S6朝著目標物側,具有負屈光力且兩面即S6、S7形成非球面的第3鏡頭4。通過由此而形成的3組3枚的鏡頭結構,可以確保適當?shù)暮蠼咕?,良好地矯正各像差,并可獲得鏡頭總長較短的、適合于100萬像素以上的高密度攝像元件的薄型拍攝鏡頭。
文檔編號G02B13/00GK1512197SQ20031012397
公開日2004年7月14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12月27日
發(fā)明者竹內(nèi)穗高, 石川洋一, 阿部泰彥, 一, 彥 申請人:日本電產(chǎn)科寶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