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在印章裝置內(nèi)的印章盒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在模板型印章裝置內(nèi)的印章盒。
具有蓋印面的各種印章通常是用橡膠制成的,它用于蓋印公司名稱、地址或其它印在紙張上的字母組合。由于這些印章通常都是單個定制的,所以較為昂貴,并且從定貨到交貨需較長時間。
另一方面,一般是采用紅外輻射或熱能頭來貫穿熱敏蠟紙,以便在熱敏紙上刻上所需的圖案。通過使墨透過穿孔的陣列可印像字符串、圖形或標(biāo)記等各種不同的圖案。
美國專利US5,285,725描述了一種刻花模板或印章盒,它包括一張熱敏蠟紙和一個吸墨的吸墨體。這種印章盒適合放置具有由橡膠制成的蓋印表面的傳統(tǒng)印章。
該印章盒按下述方法裝配。將一個吸了墨的吸墨體插入一個框架內(nèi),使該框架包圍吸墨體的周邊。將合成樹脂膜粘在吸墨體和框架的一面上。將熱敏蠟紙粘在另一面上??蓪⒖裳b拆的膜分離器設(shè)置在吸墨體與刻花模板之間。
將印章盒通過一種緩沖材料連接在有一個手柄的印章部件的下表面。利用紅外輻射或熱能頭在熱敏蠟紙上按所需的字符串或其它圖案穿孔。這種印章總成包括一個印章部件和一個印章盒,它能多次在紙上蓋印上述所需的字符串或其它圖案,就像一個普通的橡皮圖章。美國專利US5,463,947中描述了一種與在美國專利US5,285,725中的印章盒類似的印章盒。
還有一種已有的印章盒60顯示在
圖1中,該印章盒60包括一個吸墨體(圖中未示出);一個上側(cè)敞開的矩形平行六面體框架61;以及一張熱敏蠟紙62。裝配印章盒60時,將吸墨體設(shè)置在框架61底壁的下表面上,并將熱敏蠟紙62固定在框架61上,以便從吸墨體的下表面起,向上覆蓋住框架61的外周表面。
將粘合劑涂在熱敏蠟紙62上。為了將熱敏蠟紙62粘在框架61周壁的外表面上,將熱敏蠟紙62適當(dāng)折疊以形成折角63。另外,將熱敏蠟紙62的上邊緣與框架61的上邊緣對齊并用粘合劑粘在框架61的外周壁上。
如果按上述方式將熱敏蠟紙62粘在框架61上,則在使用印章時或在存放印章時就會有如下危險毛細作用將浸漬在吸墨體中的墨從熱敏蠟紙62的內(nèi)表面與框架61周壁的外表面之間朝上吸,這種向上滲漏的墨就會從熱敏蠟紙62的上邊緣與框架61的周壁的上邊緣之間漏到印章盒60的外部。這樣,墨水就會沾污熱敏蠟紙62的外表面,從而會沾污印章蓋印的字符或圖案,或沾污使用者握住印章盒60的手指。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問題并提供一種印章盒,其中印章可長期地用于蓋印清晰的字符或圖案,并且不會沾污蓋印的字符或圖案,在更換印章盒時也不會沾污使用者的手指。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印章盒包括一個具有一塊平板和一個周壁的框架,該平板和周壁共同將一個第一凹部限定于該平板的第一側(cè)面并將一個第二凹部限定于該平板的第二側(cè)面;一個放在第二凹部內(nèi)的吸墨體,使該吸墨體的表面由周壁支撐;以及覆蓋吸墨體的被框住的表面和周壁的外周的熱敏蠟紙,該熱敏蠟紙的一部分折疊成第一凹部。
按照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內(nèi)容,將一個帽部件裝在第一凹部內(nèi),以使熱敏蠟紙折疊成第一凹部的部分壓靠在周壁的內(nèi)表面上。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內(nèi)容,將粘合劑層涂在熱敏蠟紙的一個預(yù)定部位。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四方面內(nèi)容,在熱敏蠟紙上靠近預(yù)定部位的某位置處開一通孔。另外,將熱敏蠟紙折疊,以使在與熱敏蠟紙對應(yīng)部分上的粘合劑層暴露于通孔。該暴露的粘合劑層將熱敏蠟紙的對應(yīng)部分粘在熱敏蠟紙與周壁相接觸的部分上。
在閱讀了下面參照附圖對優(yōu)選實施例的描述后,人們將能對本發(fā)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有更清楚的了解。
圖1是傳統(tǒng)印章盒的透視圖;圖2是使用了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印章盒的印章裝置透視圖;圖3是印章裝置的分解透視圖;圖4是印章盒的分解透視圖;圖5是用在印章盒內(nèi)的熱敏蠟紙的放大剖視圖;圖6是沿圖4的X-X線取的透視剖面圖,它示出了組裝印章盒的諸步驟中的一部分;圖7是沿圖4的X-X線取的透視剖面圖,它表示裝配印章盒諸步驟的另一部分;
圖8(a)是表示本實施例的印章盒與外周保持部件之間連接的分解透視剖面圖;以及圖8(b)是表示另一實施例的印章盒與外周保持部件之間連接的分解透視剖面圖。
下面將參照附圖描述本發(fā)明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的印章裝置的印章盒,其中為了避免重復(fù)描述,相同的零件或部件用相同的標(biāo)號表示,例如這里使用像“上”、“下”、“右”、“左”等表達方式是為了在印章盒和印章裝置在設(shè)定使用方位上限定它們的不同部分。
本實施例描述了圖2和3所示的用在印章裝置1中的本發(fā)明的印章盒。印章裝置1包括一個用手握的握柄部件2、一個連接在該握柄部件2上的蓋印部件3、一個覆蓋蓋印部件3外周的裙座部件6和一個裝配在蓋印部件3上的可自由分離的保護蓋7。
下面將參照圖3更詳細地描述該裝置配置的上述部件。握柄件2由金屬或合成樹脂材料制成,其形狀為下端敞開的中空矩形平行六面體。一對向下突起的右和左支腳部分14設(shè)在握柄部件2的下端部。在支腳部分14上開有接合口14a。在握柄部件2的內(nèi)部,上壁的下表面的中央部分形成一個彈簧支承部分20。
蓋印部件3包括一個印章盒4和一個外周保持部件5。如圖4所示,印章盒4包括一個合成樹脂框架26,它是一個在其上側(cè)和下側(cè)上具有凹部25a和25b的矩形平行六面體;一個吸入油墨并插在框架26的凹部25b內(nèi)的吸墨體27;以及一個按下述方式覆蓋吸墨體27下表面和框架26下表面的熱敏蠟紙28(如圖4所示)。吸墨體27可利用粘合劑或類似物粘接在框架26的下表面凹部25b上。熱敏蠟紙28在吸墨體27的下表面處的部分用作蓋印面部分33。如上所述,熱敏蠟紙28覆蓋框架26的外周表面。利用這種結(jié)構(gòu),使蓋印面部分33差不多覆蓋住印章部件3的整個下表面。這樣便使蓋印時的定位簡化。
再回來看圖3,外周保持部件5包括一個矩形周壁部分34,印章盒4插在該部分34內(nèi),并且在上壁部分35上的與握柄部件2的支腳部分14上的四個接合口14a相對應(yīng)的位置處設(shè)有接合爪36。在各個接合爪36的外側(cè)上形成一些三角形的突起。每個三角形的接合爪36都有一個下傾表面。通過將接合爪36插入裙座部件6并與握柄部件2的四個接合口14a相接合使這些接合爪固定就位。
裙座部件6包括一個矩形外周壁部分40,外周保持部件5的外周壁部分34插在該外周壁40內(nèi),以使它可沿垂直方向自由滑動;一個上壁部分41,它形成于外周壁部分40的上邊緣并位于上壁部分35的上方;一個門形部分43,它從上壁部分41的中央部分向上延伸至預(yù)定高度并插入握柄部件2內(nèi);以及一個彈簧支承部分45,它從門形部分43上端的中央部分伸出。在裙座部件6的上壁部分41上開有一對右和左矩形孔42,并使門形部分43夾在兩孔之間。每個矩形孔42的側(cè)面部分的前后分別設(shè)有三角形突起46。握柄部件2的支腳部分14從上方插入矩形孔42中,以便在垂直方向上能自由滑動并使突起46能裝配在支腳部分14的接合口14a內(nèi)。一個向上推壓握柄部件2的壓力彈簧21安裝在裙座部件6的彈簧支承部分45和握柄部件2的彈簧支承部分20之間。將裙座部件6的外周壁40的所有四邊上的下邊緣中央部分切開,以便有助于保護蓋7的固定和分離,也有助于在印章蓋印時的定位。
保護蓋7可自由卸下和蓋上,因而它可保護印章盒4的下表面,即保護蓋印表面部分33。保護蓋7的外周壁部分48與外周保持部件5的外周壁34為同樣大小的矩形。當(dāng)保護蓋7插在裙座部件6的外周壁部分40內(nèi)從而由該部分支承時,保護蓋7的上邊緣靠近外周壁34的下邊緣,同時在保護蓋7與蓋印表面部分33之間形成一個小間隙。保護蓋7靠外周壁48的外表面與裙座部件6的外周壁40的內(nèi)表面之間的摩擦力支承。因此,即使在安裝保護蓋的同時向下壓握柄部件2,由于保護蓋7的上邊緣鄰接外周壁34的下邊緣仍能維持上述間隙,所以墨不會粘在保護蓋7上。
為了用上述印章裝置1在紙上蓋印出理想的字符或圖案,利用一個印字機(圖中未示出)的熱能頭在熱敏蠟紙28的用作蓋印表面部分33的那部分上貫穿出所需的字符或圖案。然后,將保護蓋7取下,并將裙座部件6放在蓋印紙張表面的所需位置上。移動印章裝置1同時觀察蓋印位置,并使蓋印表面部分33的邊緣穿過裙座部件6的下邊緣的切開部分,以此將蓋印表面部分33準確地定位在所需的蓋印位置上。在以這種方法使蓋印表面部分33定位于蓋印位置之后,從上向下壓握柄部件2。該壓力將支腳部分14向下推到外周保持部件5的上壁部分35上,并壓縮彈簧21,從而將印章部件3壓靠蓋印部分并使裙座部件6抬高。這就是說,在利用裙座部件6使蓋印表面部分33定位于紙張表面上的所需位置之后,握住握柄部件2并向下推,將蓋印表面部分33推到紙的表面上。這時,吸墨體27在框架26和紙之間被擠壓,吸墨體27中的墨滲過多個孔眼,使穿孔圖案印在紙面上。在蓋印之后,當(dāng)施加給握柄部件2的壓力停止時,壓力彈簧21將握柄部件2連同蓋印部件3一起向上方推,使它們升高并回到原來的位置。這種回位過程加快了蓋印表面部分33與紙的分離,因而即使在薄紙上也能蓋出清晰的印跡。
采用具有本實施例所述措施的印章裝置1內(nèi)的印章盒4可防止浸漬在吸墨體27中的墨從印章盒4中漏出,同時可連續(xù)使用印章蓋印字符或圖案,或?qū)⒖筛鼡Q的印章盒4貯存起來。下面將參照圖4至圖8詳細描述為防止墨的滲漏而采用的特殊結(jié)構(gòu)。如上所述,印章盒4具有框架26、吸墨體27和熱敏蠟紙28。
框架26處于與吸墨體27的油基于墨相接觸的位置,所以它用具有優(yōu)良的防油性能的合成樹脂材料(如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縮醛或聚乙烯對苯二酸酯)或金屬材料制成??蚣?6包括橫板25和一個外周壁26a。該外周壁26a包括寬邊26b、長邊26c和上邊緣26d。橫板25的一側(cè)為上表面凹部25a,另一側(cè)為下表面?zhèn)劝疾?5b。上表面凹部25a處于橫板25的一側(cè),下表面?zhèn)劝疾?5b處于橫板25的相對一側(cè),框架26的上表面凹部25a由橫板25的上表面和處于橫板25的上表面和周壁26a的上邊緣26d之間的周壁26a內(nèi)表面所限定。類似地,下表面?zhèn)劝疾?5b由橫板25的下表面和周壁26a的對應(yīng)內(nèi)表面所限定。凹部25b可防止吸墨體27位于凹部25b內(nèi)的時偏移出原位。
吸墨體27由彈性泡沫體或無紡纖維制成。彈性泡沫體可由合成樹脂材料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對苯二酸酯、聚亞胺脂及丁腈橡膠等制成。吸墨體27將油基墨吸到飽和狀態(tài),以便在擠壓吸墨體27時,可使墨滲出。吸墨體27位于凹部25b內(nèi),這樣,吸墨體27與蓋印表面部分33對應(yīng)的表面由周壁支撐。
如圖5所示,熱敏蠟紙28具有一層熱塑膜30、一個多孔載體31和一個粘合劑層32,利用該粘合劑層使熱塑膜30與多孔載體31互相粘接在一起。熱塑膜30由熱塑合成樹脂膜(例如聚乙烯對苯二酸酯、聚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共聚物)制成。熱塑膜30的厚度為1-4μm,最好為2μm因為膜的厚度小于1μm時,其物理強度較差并且制造成本較高,不適于投產(chǎn),但膜的厚度為4μm或更大時,則厚度過大,以致用額定功率約為50mj/mm2的普通熱能頭無法將它穿透。多孔載體31由一張薄多孔紙構(gòu)成,該多孔紙主要由像馬尼拉麻、紙構(gòu)纖維(Broussonetiakazinoki)或結(jié)香(mitsumata)(Edgeworthia papyrifera)等天然纖維;像聚乙烯對苯二酸酯、聚乙烯醇,或聚丙烯腈,或像人造纖維這樣的半合成纖維制成。
如圖4所示,粘合劑被預(yù)先涂在熱敏蠟紙28的預(yù)定部位50內(nèi)。在預(yù)定部位50內(nèi)的區(qū)域52上不涂覆粘合劑。熱敏蠟紙28的區(qū)域52將不與吸墨體27接觸,它將用作蓋印表面部分33。為了區(qū)別于已涂覆粘合劑的區(qū)域,在圖4,6和7中,用陰影線表示出預(yù)定區(qū)域50。將粘合劑預(yù)涂在預(yù)定部位50,以便使熱敏蠟紙28固定在框架26的周壁側(cè)表面、周壁上邊緣表面和周壁內(nèi)側(cè)表面上。這種粘合劑形成緊密的密封,使吸墨體27中的墨不會從框架26與熱敏蠟紙28之間漏出。粘合劑也預(yù)涂在熱敏蠟紙28的內(nèi)表面處,以便使熱敏蠟紙28與其本身相互粘合,從而構(gòu)成圖6中所示的折翼A。
另外,如圖4所示,在熱敏蠟紙28的四個角附近預(yù)先開若干通孔51,以使在熱敏蠟紙28折疊成折翼A時,通孔51面對著框架26的長度方向(如圖6所示)。并使在預(yù)定部位50某些部分的粘合劑從通孔51處露出。
本發(fā)明的裝配印章盒4的方法即用熱敏蠟紙28包住框架26周圍并將熱敏蠟紙28固定在該框架26上的若干步驟將在下面參照圖6和7進行描述。
首先,在步驟(下文稱“S”)1中,將框架26放在熱敏蠟紙28上面,以使插入框架26的下表面?zhèn)劝疾糠?5b內(nèi)的吸墨體27可定位于區(qū)域52內(nèi)。
在S2中,將熱敏蠟紙28沿框架26的下表面,即吸墨體27的朝下的表面與框架26的長邊26c之間的交界線折疊。然后使熱敏蠟紙28緊貼著長邊26c并利用在預(yù)定部位50上的粘合劑將其牢固地粘在長邊26c上。
在S3中,將熱敏蠟紙28沿框架26的下表面與寬邊26b之間的交界線折疊。然后使熱敏蠟紙28緊貼著寬邊26b并利用在預(yù)定部位50上的粘合劑將其牢固地粘在寬邊26b上。
將熱敏蠟紙28頂著寬邊26b折疊,這樣便形成由熱敏蠟紙28的兩個三角形重疊層構(gòu)成的折翼A。利用預(yù)定部位50內(nèi)的粘合劑將該重疊的內(nèi)表面粘在一起,從而可防止吸墨體27的墨從折翼A的各層之間流出。每個折翼A都與框架26的垂直邊緣即與一個長邊26c和一個寬邊26b之間的交界邊緣相接觸。粘合劑在與預(yù)定部位50對應(yīng)的部分從通孔51處露出。
觀在參見圖7,在S4中,將折翼A沿框架26的垂直邊緣折疊。然后用從通孔51處暴露的粘合劑將折翼A粘到長邊26c上。利用這種方法可臨時將折翼A固定到長邊26c上,而不用再施加粘合劑,這樣可有助于將熱敏蠟紙28固定到框架26上,并可簡化該工序。正如下面對S6和S7中所述那樣,熱敏蠟紙28可以很容易和很可靠地被折疊起來并將折翼A固定到凹部25a的內(nèi)表面上。此外,由于墨不再滲入具有將熱敏蠟紙28粘到周壁26a上的粘合劑的部分內(nèi),因此,無論哪種情況,都可防止墨漏到印章盒4的外部。
在S5中,將熱敏蠟紙28沿上邊緣26d與寬邊26b之間的交界線折疊起來,然后利用預(yù)定部位50上的粘合劑將其粘接并固定到框架26的寬邊上緣上。
在S6中,將熱敏蠟紙28(包括折翼A在內(nèi))沿上邊緣26b與長邊26c之間的交界線折疊起來,然后利用預(yù)定部位50上的粘合劑將其粘接并固定到上邊緣26d上。
在S5和S6中,將熱敏蠟紙28固定在上邊緣26d上,這樣使熱敏蠟紙28在上邊緣26d和周壁26a之間即框架26的長邊26c與寬邊26b之間的交界線處被沿直角折疊起來。
在S7中,將熱敏蠟紙28(包括折翼A在內(nèi))在上邊緣26d上折疊起來并折入凹部25a內(nèi)。然后使熱敏蠟紙28與凹部25a的內(nèi)表面接觸。這樣就完成了用熱敏蠟紙28覆蓋框架26并將熱敏蠟紙28固定在框架26上的工序。
這樣,熱敏蠟紙28繞過框架26的周壁26a的上邊緣26d并折入周壁26a的內(nèi)側(cè)。因此,如果墨要漏出印章盒4就必須從吸墨體27向上進入熱敏蠟紙28與框架26的周壁26a之間,然后向下流入周壁26a的內(nèi)側(cè)。由于利用了熱敏蠟紙28折入周壁26a內(nèi)側(cè)的一段長度,使墨流過的行程加長了,因此可有效地防止墨漏出印章盒4的外部。蓋印表面部分33不會被漏出的墨所沾污。另外,可長期清晰地蓋印字符或圖案,同時不會沾污字符和圖案。而且,在更換印章盒4時不會沾污使用者的手指。
另外,用粘合劑將熱敏蠟紙28粘在周壁26a上,使墨不會浸入周壁26a和熱敏蠟紙28之間。這樣就可進一步避免墨從印章盒中漏出。
下面將參照圖8(a)和8(b)描述外周保持部件5,該部件5可在將印章盒4插入其內(nèi)時防止墨漏出。
如圖8(a)如示,在外周保持部件5上開有兩道槽5b,從而形成槽5b之間的蓋部件5a和圍繞該蓋部件5a的凸緣5c。在將蓋部件5a裝配到凹部25a時。使框架26的周壁26a插入這些槽5b內(nèi)。按這種方法,使凸緣5c和蓋部件5a與周壁26a接合。用蓋部件5a使折入凹部25a內(nèi)部的熱敏蠟紙28固定就位。凸緣5c將熱敏蠟紙28的折疊部分夾在蓋部件5a和框架26之間,使熱敏蠟紙28與框架26之間不會有能使墨流通的間隙。因此,從吸墨體27中滲出的墨被熱敏蠟紙28的折疊部分所阻擋,這樣就完全消除了墨從折疊部分向印章盒4外部滲漏的情況。
圖8(b)示出了印章部件3的另一個實例,蓋部件53是用吸墨材料如毛氈制成的,將該材料裝入框架26的上表面凹部25a。蓋部件53還將熱敏蠟紙28壓在凹部25a的內(nèi)部,以防止墨漏出。另外,即使由于某種原因使墨意外地從熱敏蠟紙28的折疊部分漏出,則漏出的墨將被毛氈吸入蓋部件53內(nèi)。因此,不管什么情況,這些措施都能確保墨不會漏到印章盒的外部。應(yīng)注意到,有了蓋部件53就不再需要在外周保持部件5上開槽5b。此外,圖8(a)所示的外周保持部件5也可設(shè)置用于吸收從吸墨體27中滲出的墨的吸墨材料。
盡管上文參照特定的實施例詳細地描述了本發(fā)明,顯然,對本領(lǐng)域的技術(shù)人員來說,在不超出本發(fā)明的構(gòu)思和由權(quán)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的情況下,可進行各種變換和修改。
例如,在上述實施例中,折翼A可粘到框架26的長邊26c上,然后使它與框架26的上表面?zhèn)劝疾?5a的內(nèi)表面接觸。當(dāng)然,利用具有預(yù)定部位50和設(shè)在熱敏蠟紙28上的通孔51的印章盒4,并使折翼A固定在框架26的寬邊26b上,然后使之與凹部25a的內(nèi)表面接觸,也可獲得與上述實施例相同的結(jié)果,這也是顯而易見的。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印章盒,它包括一個具有一塊平板和一個外周壁的框架,該平板和外周壁共同將一個第一凹部限定于該平板的第一側(cè)面并將一個第二凹部限定于該平板的第二側(cè)面;一個放置在第二凹部內(nèi)的吸墨體,使該吸墨體的表面由外周壁支撐;以及覆蓋吸墨體的由框架支撐的表面和外周壁外周的熱敏蠟紙,將該熱敏蠟紙的一部分折入第一凹部。
2.按照權(quán)利要求1的印章盒,其特征是還包括一個蓋部件,它裝在第一凹部內(nèi),以使所述熱敏蠟紙折入第一凹部的部分壓靠在周壁的內(nèi)表面上。
3.按照權(quán)利要求2的印章盒,其特征是蓋部件具有吸墨材料。
4.按照權(quán)利要求3的印章盒,其特征是吸墨材料包括毛氈。
5.按照權(quán)利要求2的印章盒,其特征是蓋部件的形狀與第一凹部的形狀大致相同。
6.按照權(quán)利要求5的印章盒,其特征是還包括一個與所述蓋部件連接的凸緣,所述凸緣和所述蓋與周壁相接合。
7.按照權(quán)利要求1的印章盒,其特征是還包括一個涂在所述熱敏蠟紙的預(yù)定部位上的粘合劑層。
8.按照權(quán)利要求7的印章盒,其特征是預(yù)定部位包括所述熱敏蠟紙與周壁接觸的至少一個表面,并且不包括所述熱敏蠟紙與所述吸墨體的支撐表面接觸的表面。
9.按照權(quán)利要求7的印章盒,其特征是在所述熱敏蠟紙上靠近預(yù)定部位的某位置處開一個通孔,將所述熱敏蠟紙折疊,以使在與所述熱敏蠟紙對應(yīng)部分上的粘合劑層暴露于通孔,該暴露的粘合劑層將所述熱敏蠟紙的對應(yīng)部分粘在所述熱敏蠟紙與周壁相接觸的部分上。
10.按照權(quán)利要求9的印章盒,其特征是還包括一個裝在第一凹部內(nèi)的蓋部件,以便將所述熱敏蠟紙折入第一凹部的部分壓靠在周壁的內(nèi)表面上。
11.一種裝配印章盒的方法,該印章盒包括一個具有一塊平板和一個周壁的框架,該平板和周壁共同將一個第一凹部限定于該平板的第一側(cè)面并將一個第二凹部限定于該平板的第二側(cè)面,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吸墨體插入框架的第二凹部,使吸墨體的一個表面由周壁支撐;用熱敏蠟紙覆蓋吸墨體的支撐表面和周壁的外周;以及將熱敏蠟紙折入第一凹部。
12.按照權(quán)利要求11的裝配印章盒的方法,其特征是還包括一個在熱敏蠟紙的預(yù)定部位上涂粘合劑層的步驟,該預(yù)定部位包括熱敏蠟紙與周壁接觸的至少一個表面,并且不包括熱敏蠟紙與所述吸墨體的支撐表面接觸的表面。
13.按照權(quán)利要求12的裝配印章盒的方法,其特征是還包括如下步驟在熱敏蠟紙靠近預(yù)定部位附近的某位置處開一個通孔;折疊熱敏蠟紙,使粘合劑層與熱敏蠟紙對應(yīng)的部分從通孔處露出;以及用暴露的粘合劑層將所述熱敏蠟紙的對應(yīng)部分粘接到所述熱敏蠟紙與周壁相接觸的部分上。
14.按照權(quán)利要求13的裝配印章盒的方法,其特征是還包括將蓋部件裝入第一凹部,以便將所述熱敏蠟紙折入第一凹部的部分壓靠在周壁的內(nèi)表面上的步驟。
全文摘要
一種印章盒,它包括一個框架、一個吸墨體和一張熱敏蠟紙??蚣芫哂幸粔K平板和一個周壁,該平板和周壁共同將一個第一凹部限定于該平板的第一側(cè)面并將一個第二凹部限定于該平板的第二側(cè)面。吸墨體放在第二凹部內(nèi),使周壁支撐該吸墨體的表面。熱敏蠟紙覆蓋吸墨體的支撐表面和周壁的外周。熱敏蠟紙的一部分折入第一凹部內(nèi),也可將一個蓋部件裝在第一凹部內(nèi),它將熱敏蠟紙的折入第一凹部的部分緊壓在周壁的內(nèi)表面上。
文檔編號B41K1/00GK1130131SQ9511948
公開日1996年9月4日 申請日期1995年12月28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1994年12月28日
發(fā)明者今牧照雄 申請人:兄弟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