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印刷機中供給油墨的方法,其中,油墨機構(gòu)具有墨斗和輥子,該墨斗和輥子一起對存儲腔限界,所述存儲腔具有沿豎直方向變化的橫截面,其中,基于特性曲線將油墨再注到存儲腔中。本發(fā)明還涉及一種用于執(zhí)行所述方法的印刷機。
背景技術:
在膠版印刷機中使用傳統(tǒng)的油墨機構(gòu)和網(wǎng)紋輥油墨機構(gòu)。傳統(tǒng)的油墨機構(gòu)具有配備計量裝置的墨斗,計量裝置劃分墨區(qū)。網(wǎng)紋輥油墨機構(gòu)具有共同工作的網(wǎng)紋輥和刮刀式墨斗。上述兩種油墨機構(gòu)類型可以手動或自動地再注油墨。為了手動地再注油墨,操作人員可以使用刮刀,他利用該刮刀將油墨從墨盒鏟到墨斗中。為了自動地再注油墨,在墨斗上方可以布置有盒筒,所述盒筒根據(jù)液位傳感器的測量信號受控地輸出油墨。
例如,在DE 100 09 664 A1中說明了一種傳統(tǒng)的油墨機構(gòu)。這種油墨機構(gòu)測定油墨消耗并且設有計算機,計算機借助于這些數(shù)據(jù)來計算出每單位產(chǎn)品的油墨需求。
DE 10 2013 003 923 A1說明了一種用于網(wǎng)紋輥油墨機構(gòu)中供給油墨的方法。在這里,承印材料、印刷速度和溫度等參數(shù)可以通過相應的特性曲來考慮。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任務在于,提出一種用于供給油墨的另一方法并且提出一種適用于執(zhí)行所述方法的印刷機。
這個任務通過一種具有權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方法和通過一種具有權利要求10所述特征的印刷機來解決。
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用于印刷機中供給油墨的方法中,油墨機構(gòu)具有墨斗和輥子,該墨斗和輥子一起對存儲腔限界,所述存儲腔具有沿豎直方向變 化的橫截面。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方法中,依據(jù)如下特性曲線將油墨再注到存儲腔中:該特性曲線描繪出存儲腔中的油墨儲備的體積作為該油墨儲備的液位高度的函數(shù),并且該特性曲線考慮到存儲腔的橫截面的上述變化。
在這個方法中,油墨能夠手動地或自動地再注。在手動地再注油墨的情況中,基于特性曲線來控制讀數(shù)。所述方法適用于傳統(tǒng)的油墨機構(gòu),尤其適用于網(wǎng)紋輥油墨機構(gòu)。
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方法的一個改進方案中,根據(jù)所述特性曲線,液位高度與油墨體積之間形成非線性關系。
在一個改進方案中,通過一版次的確定的頁張數(shù)來形成一測量子版次,基于該測量子版次,在計算機中程序控制地計算出每頁張的油墨消耗。
在一個改進方案中,基于所計算的每頁張的油墨消耗,在計算機中程序控制地計算出至少一個再注參數(shù),用于將油墨再注到存儲腔中。
在一個改進方案中,所述至少一個再注參數(shù)給操作員在顯示器上顯示讀數(shù)。
在另一改進方案中,所述至少一個再注參數(shù)是所述版次的以下頁張的頁張?zhí)枺鹤钔碓谠擁搹執(zhí)柕捻搹埻ㄟ^機器時必須進行再注;或者,所述至少一個再注參數(shù)是以下頁張的數(shù)量:在不再注油墨的情況下仍能夠利用墨斗中存儲的油墨體積來印刷該數(shù)量的頁張。
在一個改進方案中,所述至少一個再注參數(shù)是剩余時間,在該剩余時間期間,在不再注油墨的情況下仍能夠以確定的印刷速度進行印刷。
在一個改進方案中,所述至少一個再注參數(shù)是在下次再注時必須再注到墨斗中所需要的油墨量。
在一個改進方案中,所述油墨機構(gòu)是網(wǎng)紋輥油墨機構(gòu),所述墨斗是刮刀式墨斗,并且所述輥子是網(wǎng)紋輥。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印刷機包括墨斗和計算機,所述計算機包括用于執(zhí)行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方法的程序。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印刷機可以是膠版印刷機、優(yōu)選是用于印刷頁張的膠版印刷機。
附圖說明
由實施例的下述說明和所屬附圖得出本發(fā)明的改進方案。
在附圖中示出:
圖1具有起始液位的墨斗;
圖2墨斗的液位特性曲線;
圖3具有實際液位的墨斗;以及
圖4求取到的液位特性曲線。
具體實施方式
圖1以局部圖示出印刷機1。在這個局部圖中示出了墨斗3和輥子4,它們是印刷機1的油墨機構(gòu)2的組成部分。所述油墨機構(gòu)2是網(wǎng)紋輥油墨機構(gòu),并且,所述輥子4是網(wǎng)紋輥。墨斗3是具有刮刀9和背壁10的刮刀式墨斗。在墨斗3中存儲有油墨儲備7,該油墨儲備7位于存儲腔5中,該存儲腔5由墨斗3和輥子7限界。背壁10圍繞旋轉(zhuǎn)接頭11朝向輥子4可調(diào)整地支承,以便能夠通過調(diào)整使油墨儲備7利用排擠來提升到刮刀9的刀刃以上的水平,這在印刷開始之前實現(xiàn)。在墨斗3上方布置有液位傳感器12,該液位傳感器12對準油墨儲備7,以便測量墨斗3中通過油墨儲備7所形成的液位。液位傳感器12測量該液位傳感器12與油墨表面(油墨液位)之間的間距,并且該液位傳感器12是無接觸式工作的傳感器,例如超聲波傳感器。液位傳感器12和顯示器13連接在電子控制裝置14上,該電子控制裝置14包括計算機或者微處理器,在該計算機或者微處理器中運行有程序??刂蒲b置14接收所述液位傳感器12的測量信號并且控制所述顯示器13,該顯示器13是觸摸屏或者其它屏幕。
存儲腔5的橫截面6垂直于圖1的圖平面延伸。橫截面6的大小沿著豎直方向變化,因為背壁10和輥子4的周面彼此不平行地沿著豎直方向延伸。橫截面6在背壁10與所述周面之間的窄縮部位的區(qū)域中最小并且(從這個窄縮部位開始)向上變大,因為背壁10從周表面發(fā)散。
用附圖標記“M1”表示液位傳感器12的測量長度,該測量長度與油墨儲備7的許可的最大液位高度F1(參見圖2)相關聯(lián)。用附圖標記“Mmax”表示這樣的測量長度,該測量長度與許可的最小液位高度“Fmin”(參見圖2)相關聯(lián)。許可的最小液位高度Fmin如此選擇,使得油墨儲備7的液位在印刷運行中總是位于刮刀9的刀刃以上。隨著印刷工作中因油墨消耗所導致液位高度降低而使測量長度增大,也就是說,液位傳感器12與油墨儲備7 的油墨液位之間的測得的間距增大。由該測得的間距M1、Mmax在控制裝置14的計算機8中計算出液位高度F1、Fmax。當然,也測量處于M1與Mmax之間的測量長度,并且由此計算出處于F1與Fmax之間的液位高度。最大液位高度F1是所謂的起始液位。
圖2示出了橫坐標為液位高度并且縱坐標為油墨儲備7的油墨體積的曲線圖。曲線圖中的特性曲線15通過系列實驗來求取,其中,每個測得的液位高度(即,測得的測量長度并且由此計算出的液位高度)與另外得出的油墨體積V1、V2相對應。需要進行系列實驗以便考慮橫截面6的變化。特性曲線15例如作為值表存儲在計算機8中并且是計算機8中所運行的程序的組成部分。通過特性曲線15描繪出液位高度的變化與油墨體積變化△V之間的相互關系。
圖3示出了來自圖1但具有與圖1相對地變化的液位高度F2(參見圖2)的布置方案。增大的測量長度M2與降低的液位高度F2相關聯(lián)。圖3中測量長度M1、M2之間的差△M與圖2中油墨體積的變化△V等價。
在圖4中以相關實例的形式示出了特性曲線15,該特性曲線15在圖2中僅僅示意性地示出。特性曲線15通過存儲腔5逐漸填充限定的油墨量和所屬液位高度的讀數(shù)來求取。沿著特性曲線15示出其求取到的曲線支點,這些曲線支點能夠以值對的形式存儲在計算機8中。
通過將關于可支配的油墨儲備的支持特性曲線的信息與準確的液位高度測量相結(jié)合,計算機8能夠計算出對可靠的生產(chǎn)流程而言重要的數(shù)據(jù)和預測:
1、每頁張的油墨消耗和可支配的油墨儲備;
2、可支配的油墨儲備的有效范圍;
3、下一再注時間點的預測(頁張數(shù)和剩余時間);
4、到下一再注時間點所需要的再注量的預測。
計算機8計算出每印刷頁張的油墨消耗,該油墨消耗是油墨體積變化量除以用油墨體積差量所印刷的頁張數(shù)后得到的商。所述印刷的頁張數(shù)被稱作測量子版次(Messungs-Teilauflage)并且被確定。例如,所述測量子版次在覆蓋面較小的情況下用1000頁張來確定,并且在覆蓋面較大的情況下用300頁張來確定。為了改善預測結(jié)果,在所述測量子版次的印刷之后 的正式印刷過程中,進一步測量正在下降的油墨液位并且更新每頁張的油墨消耗的計算值。依據(jù)在所述測量子版次的印刷之后所測量到的液位高度M2和特性曲線15,通過計算機8計算出還可支配的油墨儲備,并且在顯示器13(例如操作臺)上顯示。該顯示可以作為絕對值(以立方厘米為單位)或者作為百分數(shù)實現(xiàn),并且該顯示可以作為柱形圖示出。在任務結(jié)束時,給機器操作員對這個數(shù)據(jù)進行判斷:為了隨后的印刷任務是否仍必須將油墨再注到墨斗中。
對可支配的油墨儲備進行計算有效范圍如下起作用:機器操作員在操作臺上選出該印刷任務的期望版次印數(shù)。在達到這個版次印數(shù)時,印刷機1自動停止。在經(jīng)過所述測量子版次之后,得到針對每頁張的油墨消耗的值以及針對仍可支配的油墨儲備的值。通過計算機8中所運行的程序的預測算法來求?。嚎芍涞挠湍珒涫欠襁€足以在達到許可的最小液位高度Fmin之前仍能夠完成該印刷任務。有效范圍作為可印刷的頁張數(shù)給出,并且作為可支配的油墨儲備除以每頁張的油墨消耗的商來計算。在顯示器13上例如可顯示出:有效范圍仍是4371頁張。
計算機8如下預測下一再注時間點:預測算法依據(jù)印刷任務的預先選定的版次印數(shù)來檢驗:在不再注油墨的情況下是否能夠用現(xiàn)存的油墨儲備來完成所述印刷版次。由預先選定的版次印數(shù)的頁張數(shù)減去所述測量子版次的頁張數(shù)所形成的頁張數(shù)差值必須小于計算出的有效范圍的頁張數(shù)。如果可支配的油墨儲備小于印刷任務的版次的需求,則發(fā)出警告并且給出結(jié)論:在總版次的哪個頁張數(shù)的情況下必須進行再注,由此不會低于許可的最小液位高度Fmin。例如,在預先選定6000頁張的版次印數(shù)、1000頁張的測量子版次和4371頁張的求取到的有效范圍的情況下得出以下檢驗結(jié)果:6000頁張-1000頁張=5000頁張>4371頁張。也就是說,需要在此期間再注油墨。預測算法求取到最遲的再注時間點,由此不會低于許可的最小液位高度Fmin。再注時間點可以通過印刷機的版次計數(shù)器中的頁張?zhí)柣蛘咄ㄟ^持續(xù)的時間來給出。通過將已印刷的測量子版次的頁張數(shù)與計算出的有效范圍的頁張數(shù)相加來算出頁張?zhí)?。相應地,在顯示器13上向機器操作員給出:最遲在哪個頁張?zhí)枙r必須進行再注。在給出實例中,所謂的再注頁張具有頁張?zhí)?371(測量子版次的1000頁張加上計算出的有效范圍的4371 頁張)。代替于通過給出再注頁張(頁張?zhí)枺鹤钸t在該頁張?zhí)枙r必須進行再注),再注時間點還可以通過給出時間來預先給定,由此使機器操作員的負擔如此減輕:使他的活動相互協(xié)調(diào)。通過計算出的有效范圍除以印刷速度來計算出時間數(shù)據(jù)。在顯示器13上例如可以顯示出如下信息:“印刷機構(gòu)2需要再注!頁張?zhí)?371——剩余時間21分鐘51秒?!痹陲@示器13上可以顯示出再注的時間點或者說通過倒計數(shù)形式給出剩余時間。符合目的是,由于印刷技術的原因,明顯要在達到許可的最小液位高度Fmin之前進行再注。由于這個原因可以設定的是,由機器操作員可以選定這樣的液位高度:直至該液位高度計算出有效范圍。
在計算機8中以如下方式計算出到再注時間點所需要的再注量的預測:根據(jù)預先選定的版次印數(shù)和油墨需求,針對再注需要不同大小的油墨量。如果剩余版次在第一次再注之后很小,則應僅再注盡可能少的、但仍足夠的油墨量,以使印刷任務結(jié)束后的清潔耗費保持很小。如果剩余版次在第一次再注之后仍非常大,則應盡可能多地再注油墨,以便能夠印刷完成整個印刷任務。計算機8中的程序所含的預測算法如下計算出再注量:再注量是由每頁張的油墨消耗與頁張差值的乘積,所述頁張差值由預先選定的版次印數(shù)減去再注頁張?zhí)杹碛嬎?。在給定實例中,版次印數(shù)是6000頁張、再注頁張?zhí)柺?371頁張、并且每頁張消耗油墨0.1185立方厘米,則根據(jù)上述公式得出再注量是74.5立方厘米油墨。這個需要的再注量也顯示在顯示器13上。
綜合上述內(nèi)容得出,在利用幾乎完全填滿的存儲腔5所進行的示例性印刷任務中,機器操作者在經(jīng)過所述測量子版次后得到在顯示器13上顯示的如下數(shù)值:
所述預測算法也可以在具有自動再注的印刷運行中使用。在通過盒筒自動地再注時,液位傳感器12連同控制裝置14監(jiān)測液位高度并且使該液位高度保持恒定。當液位高度持續(xù)降低時,即使所述盒筒已獲得用于再計量的指令,控制裝置14或者說控制裝置14中所包含的計算機8由此推斷出:該盒筒是空的。在顯示器13上輸出警告消息:“盒筒是空的”。警告消息“盒筒是空的”激活了預測算法并且計算出預測:利用仍可支配的油墨儲備是否能夠完成正在運行的印刷任務。因此能夠避免不必的油墨更換。
附圖標記列表
1 印刷機
2 油墨機構(gòu)
3 墨斗
4 輥子
5 存儲腔
6 橫截面
7 油墨儲備
8 計算機
9 刮刀
10 背壁
11 旋轉(zhuǎn)接頭
12 液位傳感器
13 顯示器
14 控制裝置
15 特性曲線
F1 最大液位高度
F2 液位高度
Fmin 最小液位高度
M1 測量長度
M2 測量長度
Mmax 測量長度
△M 測量長度差
V1 油墨體積
V2 油墨體積
△V 油墨體積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