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上墨軋印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從頂部施墨的自動上墨軋印模,它配有一個可套置在待軋印表面上的下部;一個回轉機構,用于一個安置在下部上的、在回轉的同時可在一個印臺和一個套框之間來回移動的軋印板支座;一個可克服彈簧力相對于下部移動的操作上部,該操作上部以它的側部通過軋印板支座的一個貫穿處于長孔中的下部的窄側壁的回轉軸而與下部相連。
這類自動上墨軋印模如在EP 0 459 969 A1中公開過。在這類軋印模上,操作上部基本上都是設計為頂罩狀的,其前后都有一個凹穴,該凹穴允許操作者接觸到印臺,印臺可以更換地推入到軋印模下部的一個水平槽口中。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一種新型的軋印模結構以簡化其裝配和搬動,以使最后的用戶能夠簡單地完成由他自己實現軋印模板的安裝,軋印模便可立即供使用。在文首述及的一種軋印模上,依本發(fā)明,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措施達到的操作上部經過側向的有彈性的咬合連接部而與下部相連,在其下端有側向的咬合容納部,這些容納部可以與同下部的導槽相嚙合的軋印板支座的回轉軸端相咬合。
上部和下部的咬合連接部最好在上部的側部上具有咬合凸緣,這些咬合凸緣卡入到下部的側部上的側凹中。
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項特征,在上部的側部上,在與咬合凸緣的連接處設計了用于軋印板支座的回轉軸端的咬合容納部。
下面將參照一個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更詳細的說明。
圖1表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軋印模,其一半是軸向斷面,另一半是前視圖;圖2表示圖1的一個局部細節(jié);圖3表示依圖1中3-3線的一個斷面圖。
圖1中所示的自動上墨軋印模具有一個軋印模下部1,該下部包含一個套框A和一個回轉機構W,并通過一個有彈力的或有彈性的咬合連接部而與一個可相對于該下部1移動的操作上部2相連,該連接部詳示在圖2中。
軋印模下部1容納著一個印臺4,該印臺被推入到軋印模下部的一個槽口中。
上部2在其上罩部2’中支承著一個可翻轉的測試窗5,在其內部支承著一個用于軋印模操作的錐形壓力彈簧6。
在上部2的可彈性變形的側部2”上,在靠近上部的下端設計成形了咬合凸緣7,當上部2經過一個斜部8’克服彈簧6的力被壓到下部1上時,這些咬合凸緣便可同下部1的側凹8相嚙合。鄰近咬合凸緣7,上部2在其側部2”上具有咬合凹穴9,以之用于軋印模板支座11的回轉軸端10的卡合,該軋印模板支座被嵌置在下部1的導槽12中。將上部2經過斜部9’壓到軋印板支座11上,便可實現咬合連接,如圖3所示。
權利要求
1.從頂部施墨的自動上墨軋印模,它配有一個可套置在待軋印表面上的下部;一個回轉機構,用于一個安置在下部上的、在回轉的同時可在一個印臺和一個套框之間來回移動的軋印板支座;一個可克服彈簧力相對于下部移動的操作上部,該操作上部以它的側部通過軋印板支座的一個貫穿處于長孔中的下部的窄側壁的回轉軸而與下部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上部(2)經過側向的有彈性的咬合連接部(7,8)與下部(1)相連,而且在其下端上具有側向的咬合容納部(9),這些容納部可以與嵌置到下部的導槽(12)中的軋印板支座(11)的回轉軸端(10)相嚙合。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上墨軋印模,其特征在于上部(2)和下部(1)的咬合連接部在上部(2)的側部(2”)上具有咬合凸緣(7),這些凸緣咬合到下部(1)的側部(1’)上的側凹(8)中。
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上墨軋印模,其特征在于在上部(2)的側部(2”)上在與咬合凸緣(7)的連接處,設置了咬合容納部(9)用于軋印板支座(11)的回轉軸端(10)。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從頂部施墨的自動上墨軋印模,它配有一個可套置在待軋印表面上的下部(1);一個回轉機構(W),用于一個安置在下部上的、在回轉的同時可在一個印臺(4)和一個套框(A)之間來回移動的軋印板支座;和一個可克服彈簧力相對于下部移動的操作上部(2),該操作上部以它的側部(2”)通過軋印板支座的一個貫穿處于長孔(12)中的下部的窄側壁的回轉軸而與下部相連,其中,操作上部經過側向的有彈性的咬合連接部(7,8)而與下部相連,而且在其下端上具有側向的咬合容納部(9),這些咬合容納部可與嵌置在下部的導槽中的軋印板支座的回轉軸端相嚙合。
文檔編號B41K1/00GK1427776SQ01808930
公開日2003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01年4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00年5月4日
發(fā)明者彼得·青德爾 申請人:喬迪特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