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深井的救撈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救撈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深井、豎井、水井的救撈裝置。
背景技術:
經常在中央電視臺及各省、市電視臺看到有關兒童掉入口徑很小的深井中的救援報道。也看到各地救援人員采用了很多救撈器具及救撈方法。例如1、用鉤子鉤或用繩子系成環(huán)套住受困者,此類方案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存在二次事故的潛在隱患。2、施救者采用人體倒掛式深入井下進行救援,由于井下黑暗,缺氧,不僅對施救者的個人素質要求較高,同時對施救者的生命安全構成了很大威協(xié)。3、在井口旁再挖一口救援井,此方法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受場地條件限制較大。
發(fā)明內容為達到及時有效的對受困者實施救援的目的,本發(fā)明所述氣囊具有如下特征包括兩個獨立的可充氣式氣囊分別為主氣囊和輔助氣囊,所述主氣囊和輔助氣囊充氣后均為圓柱形。在主氣囊的頂面邊緣連有充氣管和備救繩索I,所述的備救繩索I有三根以上, 且在主氣囊的頂面邊緣平均分布,在主氣囊的底面中心連有一個配重錘。所述輔助氣囊的底面直徑大于主氣囊的底面直徑,輔助氣囊的側面高大于主氣囊的側面高,在輔助氣囊的頂面邊緣連有充氣管和備救繩索II,所述的備救繩索有三根以上,且在輔助氣囊的頂面邊緣平均分布,在輔助氣囊的底面中心連有一個配重錘。所述主氣囊的側面高至少是底面直徑的1. 2倍。所述輔助氣囊的側面高至少是底面直徑的1. 2倍。為避免主氣囊和輔助氣囊在井中受力不均而造成傾翻,故將兩個氣囊都設計成圓柱形,并且圓柱側面高度大于井口直徑,來保證氣囊在井中的穩(wěn)定性。氣囊使用前未充氣,可卷成筒狀,減少體積,方便儲存和攜帶,在對受困者實施救援時,氣囊卷成筒狀也便于向受困者下方投放。使用后可將氣囊內氣體排空后卷起,方便儲存。在對受困者實施救援時,可根據井口的大小不同,選擇合適規(guī)格的氣囊。本發(fā)明提供的救撈裝置,采用一大一小共兩個圓柱形充氣式氣囊作為救援工具配合使用主氣囊直徑較井口小,使用時在輔助氣囊上方,起救撈作用;輔助氣囊直徑比井口大,使用時在主氣囊下方,起輔助救援、避免墜井者二次傷害的作用。本救撈裝置能夠彌補目前常用的一些救撈器具的不足,無論是人還是動物,受困者年齡大小、是否有傷都可在短時間內得到救助。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救撈裝置具有結構簡單、易生產制造,方便儲存和攜帶,使用方便快捷,救撈的成功率高,安全系數高等優(yōu)點。
圖Ι-a為主氣囊卷成直筒的狀態(tài)圖;[0011]圖l-b為輔助氣囊卷成直筒的狀態(tài)圖;圖2_a為主氣囊充氣后的側視圖;圖2_b為輔助氣囊充氣后的側視圖;圖3_a為主氣囊充氣后的俯視圖;圖3_b為輔助氣囊充氣后的俯視圖;圖4為實施例1的救援的過程示意圖;圖5為實施例2的救援的過程示意圖;圖中1為主氣囊,2為輔助氣囊,3為主氣囊的充氣管,4為主氣囊的備救繩索1,5 為主氣囊的配重錘,6為輔助氣囊的充氣管,7為輔助氣囊的備救繩索II,8為輔助氣囊的配重錘。
具體實施方式
下述非限制性實施例僅用于理解本發(fā)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fā)明。一種深井救撈裝置,圖Ι-a為主氣囊卷成直筒的狀態(tài)圖,圖中所示主氣囊1的頂面邊緣連有充氣管3 和備救繩索14,主氣囊1的底面連有一個配重錘5。圖l-b為輔助氣囊卷成直筒的狀態(tài)圖,圖中所示輔助氣囊2的頂面邊緣連有充氣管6和備救繩索117,輔助氣囊2的底面連有一個配重錘8。圖2-a為主氣囊充氣后的側視圖,圖中所示主氣囊1的頂面邊緣連有充氣管3和備救繩索14,主氣囊1的底面連有一個配重錘5,主氣囊1的側面高至少是底面直徑的1. 2倍。圖2_b為輔助氣囊充氣后的側視圖,圖中所示輔助氣囊2的頂面邊緣連有充氣管 6和備救繩索117,輔助氣囊2的底面連有一個配重錘8,輔助氣囊2的側面高至少是底面直徑的1.2倍。圖3-a為主氣囊充氣后的俯視圖,圖中所示主氣囊1的頂面邊緣連有充氣管3和備救繩索14。圖3_b為輔助氣囊充氣后的俯視圖,圖中所示輔助氣囊2的頂面邊緣連有充氣管 6和備救繩索117。圖4為實施例1的救援的過程示意圖,圖中所示為利用主氣囊1和輔助氣囊2實施救援的過程。圖5為實施例2的救援的過程示意圖,圖中所示為利用主氣囊1和輔助氣囊2實施救援的過程。表1列舉所述主氣囊和輔助氣囊的常用規(guī)格表 1
型號直徑(mm)高(mm)Φ 250250400
權利要求1.一種深井救撈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兩個獨立的可充氣式氣囊,主氣囊(1)和輔助氣囊O),所述主氣囊(1)和輔助氣囊( 充氣后均為圓柱形,在所述主氣囊(1)的頂面邊緣連有充氣管C3)和備救繩索K4),所述的備救繩索1(4)有三根以上,且在主氣囊(1)的頂面邊緣平均分布,在主氣囊(1)的底面中心連有一個配重錘(5),所述輔助氣囊O)的底面直徑大于主氣囊(1)的底面直徑,輔助氣囊O)的側面高大于主氣囊(1)的側面高,在所述輔助氣囊( 的頂面邊緣連有充氣管(6)和備救繩索II (7),所述的備救繩索II (7)有三根以上,且在輔助氣囊( 的頂面邊緣平均分布,在輔助氣囊( 的底面中心連有一個配重錘 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深井救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氣囊(1)的側面高至少是底面直徑的1.2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深井救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氣囊O)的側面高至少是底面直徑的1.2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用于深井、水井的救撈裝置,為達到安全有效的給受困者實施救援的目的,本實用新型包括兩個可充氣式氣囊主氣囊和輔助氣囊,二者外形相同,大小不同,充氣后均呈圓柱形,在主氣囊的頂面邊緣連有充氣管和備救繩索I,所述的備救繩索I為三根以上,且在主氣囊的頂面邊緣平均分布,在主氣囊的底面中心連有一個配重錘。輔助氣囊的底面直徑和側面高均大于主氣囊的底面直徑和側面高,在所述輔助氣囊的頂面邊緣連有充氣管和備救繩索II,所述的備救繩索II為三根以上,且在輔助氣囊的頂面邊緣平均分布,在輔助氣囊的底面中心連有一個配重錘。所述主氣囊側面高至少是底面直徑的1.2倍。所述輔助氣囊側面高至少是底面直徑的1.2倍。
文檔編號A62B99/00GK202096625SQ201120146758
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5月10日
發(fā)明者楊永欽 申請人:楊永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