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文本加密系統(tǒng)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關于一種加密系統(tǒng)及方法,尤指一種文本加密系統(tǒng)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數(shù)位化時代的來臨,資訊數(shù)位化已成為必然的趨勢,然而由于數(shù)位信息(如文字,圖片,影像…)的傳播性和易拷貝性,以及蓬勃發(fā)展的網絡,使得人們可以很容易從網絡獲得資訊,因此對于數(shù)位信息的保護不再如同傳統(tǒng)著作版權的容易,從而數(shù)位信息版權的保護及相關的智慧財產權問題已備受關注,成為一刻不容緩急需解決的問題。
目前最廣為被使用的即是“浮水印編碼技術”。所謂的“浮水印編碼技術”,即是在欲傳送的原始數(shù)位信息中嵌入某些與原始數(shù)位信息無關的浮水印資訊,使得未經授權的第三者無法私自任意使用未經授權的原始數(shù)位信息,其具透明性,以使加入浮水印的數(shù)位信息與原始數(shù)位信息間不具有明顯的改變,即隱性的,不讓人察覺數(shù)位信息中有浮水印的存在。所以目前大多數(shù)的數(shù)位信息都會采取這樣的方式來降低有心人士對傳送原始數(shù)位信息的可以破壞竊取的意圖。但是以目前習知的“浮水印編碼技術”來看,這些所謂能達到具有相當程度的強韌浮水印技術,只有當有意者采取數(shù)位處理形式獲取數(shù)位信息時,其才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而當有意者采取照相、打印等形式獲取紙本檔形式的信息時,其無法對該紙本檔形式的信息再通過還原作業(yè)進行確認,即失去了版權保護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種文本加密系統(tǒng)及方法,其可以對文本進行顯性加密,使其在以紙本檔形式顯示過程中能顯性的指示出加密信息,辨認出版權所有者,從而防止非法者通過拍照、列印等形式進行盜版,最終實現(xiàn)版權保護。
發(fā)明內容基于上述內容,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文本加密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包括一存儲單元,一文本獲取模塊,一加密位置確定模塊,一判定模塊,一加密模塊及一保存模塊。其中該存儲單元,用于存儲文本信息,該文本信息包括文本的點矩陣文件;該文本獲取模塊,用于從存儲單元中獲取要加密的文本的點矩陣文件,其中該點矩陣文件中每一點矩陣對應一符號,該符號對應一符號類型(例如,文字符號與非文字符號);該加密位置確定模塊,用于根據(jù)預先設定的位置參數(shù)確定加密位置,即確定所要加密的點矩陣;該判定模塊,用于判定加密位置上點矩陣的符號類型;該加密模塊,用于調整加密位置上文字符號類型點矩陣的間距;該保存模塊,用于將加密后的文本信息保存于存儲單元中。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文本加密方法,其包括有如下步驟(a)獲取所要加密的文本信息,該文本信息包括文本的點矩陣文件,其中該點矩陣文件中每一點矩陣對應一符號,該符號對應一符號類型,其中符號類型包括文字符號與非文字符號類型;(b)根據(jù)預先設定的位置參數(shù),通過一函數(shù)確定點矩陣文件中一點矩陣;(c)判斷該點矩陣是否為文字符號類型點矩陣,如果該點矩陣為非文字符號類型點矩陣,返回執(zhí)行步驟(b);(d)如果該點矩陣為文字符號類型點矩陣,按一調整值調整該文字符號類型點矩陣內所有像素點相對其點矩陣的間距,該調整形式可為橫向移動點矩陣內所有像素點或縱向移動點矩陣內所有像素點;及(e)保存加密后的文本信息。
利用本發(fā)明對文本進行顯性加密,使其在以紙本檔形式顯示過程中能顯性的指示出加密信息,辨認出版權所有者,從而防止非法者通過拍照、列印等形式進行盜版,最終實現(xiàn)版權保護。
圖1是本發(fā)明文本點矩陣文件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文本點矩陣文件中一點矩陣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文本加密系統(tǒng)的模塊架構圖。
圖4是本發(fā)明文本加密方法的流程圖。
圖5是本發(fā)明文本加密方法流程圖中步驟S401子流程圖。
圖6是利用本發(fā)明實現(xiàn)對文本加密的實施例。
圖7是利用本發(fā)明實現(xiàn)對文本加密后,其中一加密的點矩陣的效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是本發(fā)明文本點矩陣文件示意圖。圖中每一矩陣對應一符號,該符號包括文字符號與非文字符號(例如,標點符號),其通過矩陣內像素點進行表示。
如圖2所示,是本發(fā)明文本點矩陣文件中一點矩陣示意圖。圖中每一矩陣對應一像素點,該像素點對應一顯示屬性。其中黑色填充的矩陣表示該像素點顯示屬性為顯示,空白的矩陣表示該像素點顯示屬性為非顯示。
如圖3所示,是本發(fā)明文本加密系統(tǒng)的模塊架構圖。系統(tǒng)包括一存儲單元30,一文本獲取模塊31,一加密位置確定模塊32,一判定模塊33,一加密模塊34及一保存模塊35。其中存儲單元30,用于存儲文本信息,該文本信息包括文本的點矩陣文件。文本獲取模塊31,用于從存儲單元中獲取要加密的文本的點矩陣文件,其中該點矩陣文件中每一點矩陣對應一符號,該符號對應一符號類型。該符號類型可用一二進制位表示,例如以x表示符號類型當x為1時表示文字符號,0則表示非文字符號;或則當x為0時表示文字符號,1則表示非文字符號。加密位置確定模塊32,用于根據(jù)預先設定的位置參數(shù),通過一函數(shù)(例如,標示為f1( ))確定點矩陣文件中一點矩陣,從而確定了所要加密的位置。上述函數(shù)是習知的算法函數(shù),其所確定的位置是不重復的。判定模塊33,用于判定加密位置上點矩陣的符號類型。加密模塊34,用于按一調整值,調整加密位置上點矩陣內所有像素點相對其點矩陣邊框的間距。該調整可包括按調整值橫向移動點矩陣內所有像素點與縱向移動點矩陣內所有像素點,該調整值可為一個像素點大小間隔。其中橫向移動包括橫向往左移動與橫向往右移動,縱向移動包括縱向往上移動與縱向往下移動。保存模塊35,用于將加密后的文本信息保存到存儲單元30中。
如圖4所示,是本發(fā)明文本加密方法的流程圖。首先,文本獲取模塊31從存儲單元30中獲取要加密的文本信息,該文本信息包括文本的點矩陣文件,該點矩陣文件中每一點矩陣對應一符號,該符號對應一符號類型,其中符號類型包括文字符號與非文字符號(步驟S400)。加密位置確定模塊32根據(jù)預先設定的位置參數(shù)確定點矩陣文件中的加密位置,即確定文字符號類型點矩陣(步驟S401)。加密模塊34按一調整值調整該加密位置上文字符號類型點矩陣內所有像素點相對其點矩陣邊框的間距。該調整可包括按調整值橫向移動點矩陣內所有像素點與縱向移動點矩陣內所有像素點,該調整值可為一個像素點大小間隔。其中橫向移動包括橫向往左移動與橫向往右移動,縱向移動包括縱向往上移動與縱向往下移動。其中加密位置上的點矩陣被調整間距可對應一二進制加密信息位(例如,1),加密位置上的點矩陣未被調整間距可對應相應二進制加密信息位(例如,0),從而實現(xiàn)文本的顯性加密(步驟S402)。保存模塊35將加密后的文本信息保存于存儲單元30中(步驟S403)。
上述流程可以是作為對一頁文本信息的加密過程,因此,對于一部完整的電子書進行加密可通過重復上述加密過程對每一頁文本信息進行加密實現(xiàn)。
如圖5所示,是本發(fā)明文本加密方法流程中步驟S401子流程圖。加密位置確定模塊32根據(jù)預先設定的位置參數(shù),通過一函數(shù)(例如,標示為f1())確定點矩陣文件中一點矩陣(步驟S500)。判定模塊33根據(jù)符號類型判斷該點矩陣是否為文字符號類型點矩陣。如果該點矩陣為非文字符號類型點矩陣,返回步驟S500;如果該點矩陣為文字符號類型點矩陣,執(zhí)行步驟S402(步驟S501)。
如圖6所示,是利用本發(fā)明實現(xiàn)對文本加密的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通過一串二進制位表示加密信息,其中該加密信息用于證實該文本的版權所有者。加密位置上的點矩陣被調整間距可對應一加密信息二進制位(例如,1),相反,加密位置上的點矩陣未被調整間距可對應另一加密信息二進制位(例如,0)。通過點矩陣內所有像素點相對其點矩陣間距的調整,實現(xiàn)文本的顯性加密。
文本獲取模塊31獲取來自存儲單元30中要加密的文本的點矩陣文件以及來自使用者的加密信息(步驟S600)。判定模塊33判斷該加密信息長度是否為0(步驟S601)。如果該加密信息長度不為0,加密位置確定模塊32根據(jù)一預先設定的位置參數(shù),通過一函數(shù)確定點矩陣文件中一點矩陣(步驟S602)。判定模塊33根據(jù)符號類型判斷該點矩陣是否為文字符號類型點矩陣,如果該點矩陣為非文字符號類型點矩陣,返回執(zhí)行步驟S602(步驟S603)。如果該點矩陣為文字符號類型點矩陣,判定模塊33判斷加密信息二進制位值,如果加密信息二進制位值為0,執(zhí)行步驟S606(步驟S604)。
如果加密信息二進制位值為1,加密模塊34按一調整值調整該加密位置上文字符號類型點矩陣內所有像素點相對其點矩陣的間距,該調整值可為一個像素點大小間隔,調整方式可為橫向移動文字符號類型點矩陣內所有像素點或縱向移動文字符號點矩陣內所有像素點。其中橫向移動還可包括橫向往左移動或橫向往右移動,縱向移動還可包括縱向往上移動或縱向往下移動(步驟S605)。保存模塊35標記并保存該加密結果,同時加密信息長度減一,返回執(zhí)行步驟S601。其中加密結果包括加密位置以及相應的加密信息二進制位值(步驟S606)。
如果上述加密信息長度為0,保存模塊35保存加密后的點矩陣文件,流程結束(步驟S607)。
如圖7所示,是利用本發(fā)明實現(xiàn)對文本加密后,其中一加密的點矩陣的效果示意圖。圖7A是未進行間距調整的點矩陣;圖7B是采用橫向往右移動一個像素點間隔方式,調整點矩陣內所有像素點相對其點矩陣間距的效果示意圖;圖7C是采用橫向往左移動一個像素點間隔方式,調整點矩陣內所有像素點相對其點矩陣間距的效果示意圖;圖7D是采用縱向往上移動一個像素點間隔方式,調整點矩陣內所有像素點相對其點矩陣間距的效果示意圖;圖7E是采用縱向往下移動一個像素點間隔方式,調整點矩陣內所有像素點相對其點矩陣間距的效果示意圖。
權利要求
1.一種文本加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系統(tǒng)包括一存儲單元,用于存儲文本信息,該文本信息包括待加密點矩陣文件;一文本獲取模塊,用于從存儲單元中獲取待加密點矩陣文件,其中該點矩陣文件中每一點矩陣對應一符號,該符號對應一符號類型;一加密位置確定模塊,用于根據(jù)預先設定的位置參數(shù)確定加密位置;一判定模塊,用于判定加密位置上點矩陣的符號類型;一加密模塊,用于調整加密位置上點矩陣的間距;及一保存模塊,用于將加密后文本信息保存到存儲單元。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文本加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其中當判定模塊判斷該加密位置上對應點矩陣的符號類型為非文字符號類型時,加密位置確定模塊可重新確定一加密位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文本加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其中當判定模塊判定該加密位置上對應點矩陣的符號類型為文字符號類型時,調整該加密位置上對應點矩陣的間距。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文本加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調整包括按一調整值橫向移動該點矩陣內所有像素點與縱向移動該點矩陣內所有像素點,該調整值可為一像素點大小間隔。
5.一種文本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獲取所要加密的文本信息,該文本信息包括待加密點矩陣文件;根據(jù)預先設定的位置參數(shù)確定加密位置;調整該加密位置上點矩陣的間距;及保存該加密后文本信息。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文本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確定加密位置步驟包括如下步驟根據(jù)一函數(shù)獲取一點矩陣;及判斷該點矩陣的符號類型是否為文字符號類型,如果該點矩陣的判斷該點矩陣的符號類型是否為文字符號類型,如果該點矩陣的符號類型為非文字符號類型,返回執(zhí)行步驟獲取一點矩陣;或如果該點矩陣的符號類型為文字符號類型,執(zhí)行步驟調整該點矩陣的間距。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文本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該調整包括按一調整值橫向移動該點矩陣內所有像素點與縱向移動該點矩陣內所有像素點,該調整值可為一像素點大小間隔。
8.一種文本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獲取所要加密的文本信息及加密信息,該文本信息包括文本的點矩陣文件,其中該點矩陣文件中每一點矩陣對應一符號,該符號類型包括文字符號類型與非文字符號類型,該加密信息為一串二進制位;判斷加密信息長度是否為0,如果為0,保存加密后的文本信息;如果不為0,根據(jù)一函數(shù)獲取一點矩陣;判斷該點矩陣是否為文字符號類型點矩陣,如果是非文字符號類型點矩陣,返回執(zhí)行步驟獲取一點矩陣;如果是文字符號類型點矩陣,根據(jù)加密信息二進制位值調整該文字符號類型點矩陣間距;及標記加密結果,加密信息長度減一,返回執(zhí)行步驟判斷加密信息長度是否為0。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文本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驟根據(jù)加密信息二進制位值調整該文字符號類型點矩陣間距包括步驟如果二進制位值為一第一值,調整該文字符號類型點矩陣間距;及如果二進制位值為一第二值,返回執(zhí)行步驟標記加密結果,加密信息長度減一。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文本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該調整包括按一調整值橫向移動該點矩陣內所有像素點與縱向移動該點矩陣內所有像素點,該調整值可為一像素點大小間隔。
11.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文本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加密結果包括加密的點矩陣的位置及相應二進制加密信息位值。
全文摘要
一種文本加密系統(tǒng)及方法。該系統(tǒng)包括一存儲單元用于存儲文本信息;一文本獲取模塊用于從存儲單元中獲取要加密的文本的點矩陣文件,該點陣文件中每一點矩陣對應一符號類型(文字符號與非文字符號);一加密位置確定模塊用于根據(jù)預先設定的位置參數(shù)確定加密位置;一判定模塊用于判定加密位置上符號點矩陣的符號類型;一加密模塊用于按一調整值調整加密位置上符號點矩陣內所有像素點相對其點矩陣的間距;及一保存模塊用于將加密后的文本信息保存到存儲單元。利用本系統(tǒng)對文本中文字所對應的點矩陣內像素點間距進行調整,實現(xiàn)對文本顯性加密,使文本在以紙本檔形式顯示過程中能顯性的指示出加密信息,辨認出版權所有者,實現(xiàn)版權保護。
文檔編號G09C1/00GK1881384SQ20051003541
公開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6月17日
發(fā)明者謝冠宏, 陳小芳, 潘在安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yè)(深圳)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