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裁切裝置,具體涉及一種覆膜機用裁切裝置。
背景技術:
塑料板材為了美觀,一般會在表面覆上一層膜,成型后的板材覆膜的側邊會存在多余的膜,需進行修剪,即將露出側邊的多余膜減除,現在通過人工手動剪除,費時費工。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覆膜機用裁切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覆膜機用裁切裝置,所述覆膜機用裁切裝置設置在覆膜機的輸出端,包括工作臺,工作臺靠近覆膜機輸出端的端部設置有壓輥,壓輥與工作臺頂面之間留有與覆膜板材匹配的空隙,工作臺的另一端設置有收卷輥,工作臺頂面與收卷輥滾動面相切,工作臺頂面兩側均設置有切刀,切刀包括平直段和弧形段,平直段的底部為刀刃,平直段的底部與工作臺頂面之間留有與覆膜板材匹配的空隙,平直段的一端側面通過連接板與工作臺頂面連接,平直段的另一端與弧形段的一端連接,弧形段的凸弧面朝外,弧形段的凹弧面為刀刃,弧形段的另一端與工作臺頂面貼靠,并且該端側面通過連接板與工作臺頂面連接。
連接板上開有橫向的通槽,通槽內嵌有螺桿,工作臺頂面上設置有螺孔,螺桿的前端擰入螺孔,螺桿的后端固定有壓板。
壓板為圓形壓板。
壓板的側邊設置有防滑紋。
切刀為不銹鋼切刀。
切刀平直段和弧形段之間為可拆卸式連接。
本發(fā)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覆膜機輸出覆膜板材,覆膜板材在工作臺頂面移動,兩側多余的膜被兩側切刀切除,最后自動收卷,該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側視圖;
圖2為工作臺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如圖1和2所示,一種覆膜機用裁切裝置,覆膜機用裁切裝置設置在覆膜機的輸出端,包括工作臺1,工作臺1靠近覆膜機輸出端的端部設置有壓輥2,壓輥2順時針轉動,壓輥2與工作臺1頂面之間留有與覆膜板材匹配的空隙,工作臺1的另一端設置有收卷輥3,工作臺1頂面與收卷輥3滾動面相切,工作臺1頂面兩側均設置有切刀4,切刀4為不銹鋼切刀4,切刀4包括平直段5和弧形段6,平直段5的底部為刀刃,平直段5的底部與工作臺1頂面之間留有與覆膜板材匹配的空隙,平直段5的一端側面通過連接板7與工作臺1頂面連接,平直段5的另一端與弧形段6的一端可拆卸式連接,弧形段6的凸弧面朝外,弧形段6的凹弧面為刀刃,弧形段6的另一端與工作臺1頂面貼靠,并且該端側面通過連接板7與工作臺1頂面連接。
連接板7上開有橫向的通槽9,通槽9內嵌有螺桿8,工作臺1頂面上設置有螺孔,螺桿8的前端擰入螺孔,螺桿8的后端固定有壓板,壓板為圓形壓板,壓板的側邊設置有防滑紋。
在使用時,覆膜板材穿過壓輥2與工作臺1頂面之間的空隙,覆膜板材在工作臺1頂面移動,兩側多余的膜被兩側切刀4切除,最后自動收卷;當覆膜板材較寬或較窄時,可擰動螺桿8,移動兩側切刀4之間的間距。該覆膜機用裁切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