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公路橋梁用護欄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公路橋梁用護欄。該公路橋梁用護欄,包括一水平設置的儲水箱底座,在儲水箱底座頂部的左右兩側各設有一豎直設置的內部與儲水箱底座相連通的輸水管,在輸水管的頂部設有一水平設置的雨水收集盤,在雨水收集盤的上方設有一水平設置的冷卻箱,在兩輸水管之間豎直設置有若干根底部與儲水箱底座相連通的太陽能集熱管,在右側的輸水管上設有一密封箱,在密封箱內從右向左依次設有充電電池、充電模塊和光電轉換模塊。該公路橋梁用護欄,解決了客貨車在長途運輸過程中無處加水的難題,能夠有效避免車輛距離護欄過近而發(fā)生刮擦事故,護欄發(fā)生損毀后,控制系統(tǒng)控制無線發(fā)射裝置在第一時間向維修人員發(fā)射信號。
【專利說明】
一種公路橋梁用護欄(一)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公路橋梁用護欄。(二)【背景技術】
[0002]護欄是設置在公路橋梁兩側,用來防止行駛車輛滑至道路外側的裝置?,F有的護欄多是金屬框架護欄,結構簡單,功能單一。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一是不具備收集雨水的功能,大型客貨車長途運輸過程中需要加水,如果護欄能夠將收集的雨水凈化后用來給客貨車加水,不僅能夠實現水資源的合理利用,避免雨水浪費,而且還能夠解決大型客貨車長途無處加水的難題,一舉兩得。二是不具備安全提醒功能,車輛行駛在公路橋梁時, 經常因距離護欄過近而發(fā)生刮擦事故,從而影響道路通暢。三是不具有自動報警功能,在發(fā)生交通事故后,護欄由于車輛的碰撞而損毀,損毀后的護欄不能第一時間將信息反饋給維修人員,給護欄維修帶來極大不便。(三)
【發(fā)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合理、方便實用、能夠收集雨水、凈化雨水解決客貨車在公路橋梁上無處加水問題、具有安全提醒功能、預防發(fā)生刮擦事故、可以在損毀后第一時間將信息發(fā)送給維修人員、保證及時維修的公路橋梁用護欄,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種公路橋梁用護欄,包括一水平設置的儲水箱底座,在儲水箱底座右側設有一自帶控制閥的排污口,在儲水箱底座頂部的左右兩側各設有一豎直設置的內部與儲水箱底座相連通的輸水管,在輸水管的頂部設有一水平設置的雨水收集盤,輸水管與雨水收集盤的內部相連通,在雨水收集盤的上方設有一水平設置的冷卻箱,在兩輸水管之間豎直設置有若干根底部與儲水箱底座相連通的太陽能集熱管,太陽能集熱管的頂部穿過雨水收集盤與設置在冷卻箱內部的蒸發(fā)器相連通,在蒸發(fā)器的頂端設有若干個底部與蒸發(fā)器內部相連通的蒸汽出口,在冷卻箱的右上方設有一排氣口,在冷卻箱的左下方設有一自帶控制閥的排水管;在右側的輸水管上設有一密封箱,在密封箱內從右向左依次設有充電電池、充電模塊和光電轉換模塊,在冷卻箱的頂端設有一沿冷卻箱長度方向設置的太陽能接收板,太陽能接收板通過導線與光電轉換模塊相連,在冷卻箱的外表面上設有一水平設置的閃光燈, 閃光燈通過導線與充電電池相連,在閃光燈的左側設有一接近開關,接近開關通過導線與充電電池相連;在左側的輸水管上設有一控制系統(tǒng),一金屬絲從左側的輸水管出發(fā),經過雨水收集盤和右側的輸水管,從儲水箱底座繞回,并與控制系統(tǒng)和充電電池串聯(lián)形成回路,金屬絲通過絕緣層包裹,在雨水收集盤的左側設有一無線發(fā)射裝置,所述無線發(fā)射裝置通過導線與控制系統(tǒng)相連。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公路橋梁用護欄,結構合理,方便實用,雨水收集盤收集的雨水通過太陽能集熱管蒸發(fā)后進入冷卻箱內冷卻保存,這樣就可以給行駛在公路橋梁上的客戶車加水,解決了客貨車在長途運輸過程中無處加水的難題。太陽能接收板接收太陽能后,光電轉換模塊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儲存在蓄電池中,然后通過接近開關和閃光燈的配合,能夠有效避免車輛距離護欄過近而發(fā)生刮擦事故,保證行車安全。護欄發(fā)生損毀后,控制系統(tǒng)控制無線發(fā)射裝置在第一時間向維修人員發(fā)射信號,維修人員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維修,給公路橋梁護欄養(yǎng)護帶來極大便利,適于廣泛推廣應用。(四)【附圖說明】
[000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00〇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09]圖2為圖1的左視圖。
[0010]圖中,1儲水箱底座,2排污口,3輸水管,4雨水收集盤,5冷卻箱,6太陽能集熱管,7 蒸發(fā)器,8蒸汽出口,9排氣口,10排水管,11密封箱,12充電電池,13充電模塊,14光電轉換模塊,15太陽能接收板,16閃光燈,17接近開關,18控制系統(tǒng),19金屬絲,20無線發(fā)射裝置。(五)【具體實施方式】
[0011]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0012]如圖1-圖2中所示,該實施例包括一水平設置的儲水箱底座1,在儲水箱底座1右側設有一自帶控制閥的排污口 2,在儲水箱底座1頂部的左右兩側各設有一豎直設置的內部與儲水箱底座1相連通的輸水管3,在輸水管3的頂部設有一水平設置的雨水收集盤4,輸水管3 與雨水收集盤4的內部相連通,在雨水收集盤4的上方設有一水平設置的冷卻箱5,在兩輸水管3之間豎直設置有若干根底部與儲水箱底座1相連通的太陽能集熱管6,太陽能集熱管6的頂部穿過雨水收集盤4與設置在冷卻箱5內部的蒸發(fā)器7相連通,在蒸發(fā)器7的頂端設有若干個底部與蒸發(fā)器7內部相連通的蒸汽出口 8,在冷卻箱5的右上方設有一排氣口 9,在冷卻箱5 的左下方設有一自帶控制閥的排水管10;在右側的輸水管3上設有一密封箱11,在密封箱11 內從右向左依次設有充電電池12、充電模塊13和光電轉換模塊14,在冷卻箱5的頂端設有一沿冷卻箱5長度方向設置的太陽能接收板15,太陽能接收板15通過導線與光電轉換模塊14 相連,在冷卻箱5的外表面上設有一水平設置的閃光燈16,閃光燈16通過導線與充電電池12 相連,在閃光燈16的左側設有一接近開關17,接近開關17通過導線與充電電池12相連;在左側的輸水管3上設有一控制系統(tǒng)18, 一金屬絲19從左側的輸水管3出發(fā),經過雨水收集盤4和右側的輸水管3,從儲水箱底座1繞回,并與控制系統(tǒng)18和充電電池12串聯(lián)形成回路,金屬絲 19通過絕緣層包裹,在雨水收集盤4的左側設有一無線發(fā)射裝置20,所述無線發(fā)射裝置20通過導線與控制系統(tǒng)18相連。
[0013]雨季來臨時,雨水收集盤4收集雨水,雨水通過輸水管3進入到儲水箱底座1中,根據連通器原理,儲水箱底座1中的雨水再進入到太陽能集熱管6中,太陽能集熱管6吸收太陽能后對雨水進行加熱蒸發(fā)。水蒸汽上升到蒸發(fā)器7中,從蒸發(fā)器7頂端的蒸汽出口8進入到冷卻箱5內冷卻成水,行駛在公路橋梁上的客貨車需要加水時,可以直接從排水管10接水給客貨車加水。當行駛的汽車距離護欄過近時,接近開關17接收到信號,接近開關17工作使得閃光燈16的電路連通,閃光燈16閃爍,起到安全警示作用,提醒司機注意保持安全距離,安全駕駛,防止刮擦事故的發(fā)生。在正常狀態(tài)下,金屬絲19、控制系統(tǒng)18和充電電池12形成的回路連通,無線發(fā)射裝置20不報警,當車輛撞到護欄,護欄發(fā)生損毀后,此時金屬絲19斷裂,無法形成回路,控制系統(tǒng)18控制無線發(fā)射裝置20向維修人員發(fā)射信號,維修人員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維修,給公路橋梁護欄養(yǎng)護帶來極大便利。
[0014]本實用新型未詳述之處,均為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技術。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主權項】
1.一種公路橋梁用護欄,其特征是:包括一水平設置的儲水箱底座,在儲水箱底座右側 設有一自帶控制閥的排污口,在儲水箱底座頂部的左右兩側各設有一豎直設置的內部與儲 水箱底座相連通的輸水管,在輸水管的頂部設有一水平設置的雨水收集盤,輸水管與雨水 收集盤的內部相連通,在雨水收集盤的上方設有一水平設置的冷卻箱,在兩輸水管之間豎 直設置有若干根底部與儲水箱底座相連通的太陽能集熱管,太陽能集熱管的頂部穿過雨水 收集盤與設置在冷卻箱內部的蒸發(fā)器相連通,在蒸發(fā)器的頂端設有若干個底部與蒸發(fā)器內 部相連通的蒸汽出口,在冷卻箱的右上方設有一排氣口,在冷卻箱的左下方設有一自帶控 制閥的排水管;在右側的輸水管上設有一密封箱,在密封箱內從右向左依次設有充電電池、 充電模塊和光電轉換模塊,在冷卻箱的頂端設有一沿冷卻箱長度方向設置的太陽能接收 板,太陽能接收板通過導線與光電轉換模塊相連,在冷卻箱的外表面上設有一水平設置的 閃光燈,閃光燈通過導線與充電電池相連,在閃光燈的左側設有一接近開關,接近開關通過 導線與充電電池相連;在左側的輸水管上設有一控制系統(tǒng),一金屬絲從左側的輸水管出發(fā), 經過雨水收集盤和右側的輸水管,從儲水箱底座繞回,并與控制系統(tǒng)和充電電池串聯(lián)形成 回路,金屬絲通過絕緣層包裹,在雨水收集盤的左側設有一無線發(fā)射裝置,所述無線發(fā)射裝 置通過導線與控制系統(tǒng)相連。
【文檔編號】E03B3/02GK205591113SQ201620280401
【公開日】2016年9月2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6日
【發(fā)明人】田鋒, 陳云松, 張慶建
【申請人】田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