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衛(wèi)生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節(jié)能型衛(wèi)生間集水器。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在沖廁時,習慣不將馬桶蓋蓋上,而馬桶沖水時,水在沖力下會產生旋渦,并形成氣溶膠,使得大腸桿菌等病菌通過這種方式懸浮在空氣中,從而衛(wèi)生較差,人在衛(wèi)生間洗手池中洗手的水直接排出,沒有進行二次利用,造成了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節(jié)能型衛(wèi)生間集水器,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節(jié)能型衛(wèi)生間集水器,包括馬桶主體和儲水箱上沖水沖水按鈕,馬桶主體上安裝上蓋,上蓋后端與馬桶主體鉸接連接,馬桶主體的儲水箱的上方設有電機,電機的水平輸出軸上安裝第一線輪和第二線輪,第一線輪與第二線輪同軸運轉,上蓋的前端頂部安裝掛鉤,掛鉤與第二線輪通過線繩連接,馬桶主體頂部沖水按鈕處設有罩體,罩體包裹沖水按鈕,罩體頂部與第一線輪通過線繩連接,馬桶主體的一側設有洗手池,洗手池的出水口設有水管,水管的另一端安裝在儲水箱中,儲水箱內的頂部設有溢水管,溢水管的另一端安裝在馬桶內。
如上所述的節(jié)能型衛(wèi)生間集水器,所述的馬桶主體的上方和電機的下方之間設有導向輪,線繩與導向輪配合。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本實用新型中人上廁所時,需要手動啟動電機,電機運轉,同時第二線輪拉緊線繩將上蓋打開,結束后,放松線繩,上蓋與馬桶主體完全閉合后,罩體開始提起,此時才能夠按下沖水按鈕,對馬桶內沖刷;上蓋完全閉合后,罩體才開始提起,沖廁時可以保證馬桶主體與上蓋處于閉合狀態(tài),從而馬桶沖水時,水在沖力下會產生旋渦,使得大腸桿菌等病菌隨水沖走,沖廁時更加衛(wèi)生。洗手池中的水通過第一水管流入到儲水箱內,進行存放,從而可以進行二次利用,第二水管可以將儲水箱中多余的水排放到馬桶中,可以防止儲水箱內的水過多而溢出。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的向視圖的放大圖。
附圖標記:1馬桶主體,2上蓋,3罩體,4第一線輪,5第二線輪,6電機,7導向輪,8沖水按鈕,9線繩,10掛鉤,11儲水箱,12洗手池,13水管,14出水口,15溢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節(jié)能型衛(wèi)生間集水器,包括馬桶主體1和儲水箱11上沖水沖水按鈕8,馬桶主體1上安裝上蓋2,上蓋2后端與馬桶主體1鉸接連接,馬桶主體1的儲水箱11的上方設有電機6,電機6的水平輸出軸上安裝第一線輪4和第二線輪5,第一線輪4與第二線輪5同軸運轉,上蓋2的前端頂部安裝掛鉤10,掛鉤10與第二線輪5通過線繩9連接,馬桶主體1頂部沖水按鈕8處設有罩體3,罩體3包裹沖水按鈕8,罩體3頂部與第一線輪4通過線繩9連接,馬桶主體1的一側設有洗手池12,洗手池12的出水口14設有水管13,水管13的另一端安裝在儲水箱11中,儲水箱11內的頂部設有溢水管15,溢水管15的另一端安裝在馬桶內。本實用新型中人上廁所時,需要手動啟動電機6,電機6運轉,同時第二線輪5拉緊線繩9將上蓋2打開,結束后,放松線繩9,上蓋2與馬桶主體1完全閉合后,罩體3開始提起,此時才能夠按下沖水按鈕8,對馬桶內沖刷;上蓋2完全閉合后,罩體3才開始提起,沖廁時可以保證馬桶主體1與上蓋2處于閉合狀態(tài),從而馬桶沖水時,水在沖力下會產生旋渦,使得大腸桿菌等病菌隨水沖走,沖廁時更加衛(wèi)生。洗手池12中的水通過第一水管13流入到儲水箱11內,進行存放,從而可以進行二次利用,第二水管15可以將儲水箱11中多余的水排放到馬桶中,可以防止儲水箱11內的水過多而溢出。
具體而言,本實施例所述的馬桶主體1的上方和電機6的下方之間設有導向輪7,線繩9與導向輪7配合。通過導向輪7可以使在提起罩體3時,線繩9在導向輪7的固定下,罩體3的晃動幅度變小,可以在落下時包裹到沖水按鈕8。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