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沖水座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沖水座便器。
背景技術:
在沖水座便器中一次所使用的清洗水量隨著節(jié)水化的推進正在逐年減少。但是, 一次所使用的清洗水量變少時,清洗性能會變差。
因此,作為用于以較少的清洗水量干凈地沖掉便池面的污垢的對策,在日本專利公開2008-138419號公報(以下稱為專利文獻I)(參照圖12)等中提出如下方法,即,使清洗水在便池內部回旋而進行清洗的方法。
專利文獻I中所示的沖水座便器的清洗通過以下過程進行(I)前通水(便池面的未被水沒過的部分的清洗)、⑵排出(排出臟物)、⑶后通水(在便池內存積水)。
并且,在該(1Γ(3)的過程中,從構成水供給部10的射水口供給清洗水并使其在便池面2內回旋的同時進行流動沖洗,之后,將水存積在便池I內,上述水供給部10設置在便池I后部的左右方向的一側。
但是,在臟物之后流出的清洗水量越多則臟物在下水管內由清洗水所運送的距離 (臟物運送距離)越長,在臟物之后流出的清洗水量越少則該距離越短。因此,當排出臟物時在臟物之后流動的清洗水量越少,則臟物由清洗水在下水管中運送的臟物運送距離就越短,這成為臟物堵塞在下水管內部的原因。
這里,當以上述清洗過程(I)的前通水使清洗水回旋時,臟物30以回旋流在便池I 內流動,如圖13所示,可能會發(fā)生如下情況排水口部4內的臟物30從排水口部4被頂到底部3,或者移動到底部3的遠離排水口部4的位置(圖13的右側)。這樣,當排水口部4 內的臟物 30從排水口部4被頂到底部3,或者移動到底部3的遠離排水口部4的位置上時, 臟物30的背后存在的清洗水(用圖13的X表示)的水量變少。這樣,當由圖13的X表示的臟物30的背后的清洗水量變少時,在清洗過程(2)中,排出臟物30時從臟物30的后面流動的清洗水量變少。
因此,臟物由清洗水在下水管中運送的臟物運送距離變短,這成為臟物堵塞在下水管內部的原因,成為問題。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鑒于上述情況而得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以較少的清洗水量就能夠延長臟物運送距離、且臟物的排出性能優(yōu)良的沖水座便器。
本發(fā)明的沖水座便器通過清洗水的回旋流清洗便池的便池面,從設置于便池的底部的排水口部排出清洗水,其特征在于,在封水面以下的上述便池面的底部,使上述排水口部的人近前的部分的左右方向的一側比另一側高地形成高底部,在比上述排水口部靠近人近前的部分的左右方向的上述另一側形成與上述高底部連接且比上述高底部低的凹陷部, 該凹陷部的后端部與上述排水口部連接。
并且,優(yōu)選在上述便池的上部具有水供給部,該水供給部構成為沿著上述便池的 周向噴出上述清洗水,在上述清洗水的流動方向上,上述高底部形成在上述排水口部的前方。
并且,優(yōu)選在上述便池的左右方向的上述一側的上部,設置向上述便池面供給上 述清洗水的水供給部。
并且,優(yōu)選在上述封水面以下的上述便池面上具有導引機構,該導引機構構成為 與上述回旋流沖撞而使沖撞后的上述回旋流的流動朝向上述排水口部。
并且,優(yōu)選上述導引機構由形成在上述便池面上的突出部構成。
并且,優(yōu)選上述突出部的上述排水口部側的側面與上述排水口部的內側面以平滑 面連接。
并且,優(yōu)選上述導引機構位于上述便池的左右方向的上述另一側的上述便池面 上,在上述便池的左右方向的上述一側的上部,設置向上述便池面供給上述清洗水的水供給部。
并且,優(yōu)選上述突出部形成在上述封水面以下的上述便池面上。
并且,優(yōu)選上述排水口部與能夠向上下方向轉動的回水彎管連接。
本發(fā)明如上所述構成,能夠在臟物排出前抑制臟物因回旋流而移動,能夠用較少 的清洗水量延伸臟物運送距離。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立體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便池的俯視圖。
圖3是圖2的A-A線的截面圖。
圖4是圖2的B-B線的截面圖。
圖5是圖2的C-C線的截面圖。
圖6是圖2的E-E線的截面圖。
圖7是圖2的D-D線的截面圖。
圖8是圖7的F-F線的截面圖。
圖9是圖7的G-G線的截面圖。
圖10是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便池的局部剖開立體圖。
圖11是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表示回水彎管(trap)筒的轉動的說明圖。
圖12是表示現有例的回旋流的流動的俯視圖。
圖13是表示現有例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圖所示的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沖水座便器5具有便池I。便池I具有便池面2。在便池I的底部3 的后部設置排水口部4。
如圖6、圖7所示,排水口部4具有從便池I的底部3的后部向下方延伸的筒狀的 縱筒部13、和從縱筒部13的下端向后方延伸的筒狀的橫筒部14。即,排水口部4為在縱筒部13的下部一體連接了橫筒部14的大致L狀的筒形狀,縱筒部13的上端開口在便池I的底部3朝向上方開口,橫筒部14的后端朝向后方開口。
如圖11所示,排水口部4的橫筒部14的后端部連接回水彎管的一個端部。在本實施方式中,清洗方式為翻轉(turn)回水彎管方式,回水彎管構成為具有柔性的回水彎管筒15。
回水彎管筒15通過馬達(未圖示)從圖11的實線所示的姿勢(第I姿勢)轉動到圖11的單點劃線所示的姿勢(第2姿勢)。并且,通過使馬達反向旋轉,從圖11的單點劃線所示的姿勢轉動到圖11的實線所示的姿勢。即,排水口部4上連接有能夠向上下方向轉動的回水彎管。
如圖11的實線所示,回水彎管筒15的前端開口 15A朝向上方的姿勢(第I姿勢) 是構成回水彎管構造的姿勢。如圖11的單點劃線所示,回水彎管筒15的前端開口 15A朝向下方的姿勢(第2姿勢)是回水彎管構造解除而排出清洗水的姿勢。
這里,如圖11的實線所示,在是回水彎管筒15的前端開口 15A朝向上方的回水彎管構造的姿勢(第I姿勢)的情況下,便池I內留存清洗水。該情況下,大致由回水彎管筒 15的前端開口 15A的下端位置決定清洗水的水位,便池I內的該水位位置成為封水面11。
如圖2 圖5、圖10所示,便池I的上部設置對便池面2供給回旋流的水供給部10。 水供給部10構成為沿著便池I的周向噴出清洗水。本實施方式中,便池I的左右方向的某一方向一側的上部設置對便池面2供給回旋流的水供給部10。具體來說,如圖2、圖10所示,在便池I的左右方向的某一方向一方(圖10中為左側)的上部后端部設置水供給部 10。該水供給部10上嵌入連接有供給清洗水的管路前端的噴嘴(未圖示),·從該噴嘴供給清洗水。S卩,在本實施方式中,在便池I的上端后部的左右方向的一側(圖10的左側;第I 側),設置構成為朝向前方噴出清洗水的水供給部10。
雖然未圖示,但在便池I的上端一體地固定有凸緣部,由便池I的上端緣部和凸緣部形成周槽部20。凸緣部遍及便池I的上端的全周而形成。凸緣部從便池I的上端向內方突出。因此,周槽部20成為向側方凹陷的槽形狀。換言之,在便池I的上端,遍及全周地形成有向側方凹陷的槽形狀的周槽部20。圖中省略了凸緣部的圖示,所以在便池I的上端部僅表示出了所構成的周槽部20的下半部分。
并且,在便池I的水供給部10的前方,如圖2、圖10所示,形成有壁體21,以便從便池面2分割出水供給部10的前方的空間。并且,由該壁體21從便池面2分割出來的部分構成引導水路部22。該引導水路部22的出口部分成為周槽部20的起始端部。
從水供給部10供給的清洗水由引導水路部22朝向前方引導,從而從周槽部20的起始端部水勢良好地流出,沿著周槽部20成為回旋流而流動。
沿著周槽部20成為回旋流而流動清洗水從周槽部20的周向的各部一點點地在便池面2上成為回旋流而流動,將便池面2在周向上沒有遺漏地清洗。
本實施方式的沖水座便器5中,封水面11以下的便池面2的底部3中,在排水口部4的人近前的部分的左右方向的單側(圖10的左側;第1側)形成有高底部16,并且,在另一單側(圖10的右側;第2側)形成有比高底部16低的凹陷部17。高底部16的便池面2的底部3的左右方向的一側(圖10的左側;第I側)形成為比左右方向的另一側(圖 10的右側;第2側)高(向上方面狀地突出)。
本實施方式中,如圖2、圖4、圖10所示,高底部16在左右方向上位于設置有水供給部10的一側。并且,如圖2、圖4、圖10所示,凹陷部17在左右方向上位于與設置有水供給部10的一側相反的一側。凹陷部17在底部3的左右方向上,相對于排水口部4位于與水供給部10相反的一側。
高底部16具有頂面16A、壁面24、和側面26。
高底部16的頂面16A從底部3的左右方向的一側(圖10的左側;第I側)向中央側,平緩地下降傾斜(參照圖3、圖4參照)。頂面16A在底部3的左右方向上擴展到中央部附近。這樣,頂面16A朝向凹陷部17下降傾斜,所以頂面16A上的臟物由于自重朝向凹陷部17移動。另外,本實施方式中,頂面16A在前后方向上不傾斜。但是,也可以朝向后方平緩地下降傾斜。
如圖5所示,與高底部16的排水口部4的上側開口鄰接的側面(壁面24)成為大致立起姿勢的陡峭的側面,排水口部4的內面25直接向上方延長而與該側面連接,由此形成上述壁面24。即,壁面24成為大致向垂直方向立起的陡峭的斜面。壁面24從高底部16 的側方形成到后側。壁面24與排水口部4的內面25連接。
并且,與高底部16的凹陷部17鄰接的側面26如圖4所示,成為平緩地傾斜的曲面并與凹陷部17連接。側面26朝向凹陷部17以比頂面16A更陡的角度下降傾斜。
本實施方式中,高底部16僅形成在底部3的左右方向上的某一方。本實施方式中, 高底部16僅形成在左右方向上的與水供給部10相同的一側(圖10的左側;第I側)。
凹陷部17以越接近排水口部4的上側開口(縱筒部13的上端開口 )就越向下的方式(即,以比后側 靠下的方式)下降傾斜。凹陷部17在便池I的前后方向上,以比頂面 16A陡的角度,向排水口部4下降傾斜。這樣,由于凹陷部17朝向排水口部4下降傾斜,所以凹陷部17內的臟物由于自重向排水口部4內移動。并且,凹陷部17與排水口部4連接地形成。凹陷部17形成為U字槽狀。
在封水面11以下的上述便池面2具有用于與清洗水的回旋流沖撞而使流動朝向排水口部4的導引機構6。換言之,在封水面11以下的上述便池面2上具有導引機構6。并且,導引機構6構成為使沖撞的清洗水的回旋流的流動朝向排水口部4。
本實施方式中,如圖f圖4、圖Γ圖10所示,用于與回旋流沖突而使流動朝向排水口部4的突出部7形成在便池面2上。本實施方式中,該突出部7構成導引機構6。
如圖2、圖10所示,突出部7在便池I的左右方向的某一方向一方且在與設置有水供給部10的一側相反的一側的便池面2上突出形成。
S卩,如圖f圖4、圖6、圖8 圖10所示,突出部7在便池I的左右方向上,形成在與形成有高底部16的一方相反的一側。凹陷部17形成在高底部16與突出部7之間。SP, 在便池面2的左右方向上的上述另一方側(與水供給部10相反的一側;第2側)上,形成突出部7(導引機構6)。
并且,該突出部7從排水口部4的上側開口的上述另一方側(圖10的右側)形成到上側開口的人近前。突出部7從便池面2的另一側(圖10的右側)的側面朝向便池I 的內方突出形成(參照圖3、圖4)。
突出部7的比排水口部4更靠近人近前的部分的前表面成為回旋流沖撞面23。即, 突出部7的前側的面成為回旋流沖撞面23?;匦鳑_撞面23與便池面2之間的拐角部分成為鈍角。詳細來說,如圖9所示,該回旋流沖撞面23的、俯視時便池面2的突出部7與不突出的部位所成的拐角部分成為鈍角,并且,以越是離開該拐角部分越與排水口部4側接近的方式傾斜(在附圖中表示了以曲面狀傾斜的例子)。
突出部7的排水口部4側的側面8與排水口部4的內側面9平滑地連接。S卩,突出部7的排水口部4側的側面8以平滑的面與排水口部4的內側面9連接。
上述結構的沖水座便器5如圖11的實線所示,在回水彎管筒15的前端開口 15A 朝向上方的姿勢(第I姿勢)下,清洗水被留存在便池I內。使用者在該狀態(tài)下進行大便及小便等的方便。
進行方便之后的清洗以下述(1) (3)的過程來進行。
首先,(I)從水供給部10供給清洗水并以回旋流的方式流動,由此進行前通水(未被便池面的水沒過的部分的清洗)。(2)繼續(xù)供給接下來的清洗水并以回旋流進行流動,同時,以使前端開口 15Α朝向下方的方式轉動回水彎管筒15,排出臟物及便池I內留存的清洗水。(3)然后,在繼續(xù)供給清洗水的同時,以使前端開口 15Α朝向上方的方式使回水彎管筒 15反向轉動,在便池I內留存清洗水。
這里,當清洗水以上述清洗過程(I)的前通水回旋時,臟物通過回旋流在便池I內流動,可能會發(fā)生如下情況排水口部4內的臟物從排水口部4被頂到底部3,或者移動到底部3的遠離排水口部4的位置。
這樣,當排水口部4內的臟物從排水口部4被頂到底部3,或者移動到底部3的遠離排水口部4的位置上時,如圖13的現有例所示,在清洗過程(2)排出贓物時,在臟物30 之后流動的清洗水的水量變少。
而且,臟物在下水管內由清洗水運送的距離(臟物運送距離)受到在臟物之后流動的清洗水的水量的影響,當臟物之 后流動的清洗水的水量變少時,臟物由清洗水在下水管中運送的臟物運送距離變短。
但是,本實施方式中,便池面2的底部3在排水口部4的人近前的部分的左右方向的單側形成有高底部16,在另一單側形成有凹陷部17。該高底部16在左右方向上位于與設置有水供給部10的一側相同的一側(高底部16使便池面2的底部3的左右方向的一側變高而形成,水供給部10形成在便池面2的左右方向的上述一側的上部)。即,高底部16 在清洗水的流動方向上,形成在排水口部4的前方。因此,從水供給部10供給的清洗水在沿周向(圖10的逆時針方向)在便池面2上回旋之后,與高底部16的壁面24(圖9參照) 沖撞,其水勢變弱。并且,臟物也沖撞該壁面24,凹陷部17變得容易留存臟物。因此,本實施方式通過形成高底部16與凹陷部17,即使清洗水以上述清洗過程(I)的前通水回旋,也能夠抑制臟物由于回旋流而在便池I內流動并移動。
S卩,抑制排水口部4內的臟物從排水口部4被頂到底部3,或者,被移動到底部3的遠離排水口部4的位置上。
這樣,在清洗過程⑵中,當以前端開口 15Α朝向下方的方式使回水彎管筒15轉動時,首先留存在排水口部4內的臟物與排水口部4內的水一起向回水彎管筒15側流動而從回水彎管筒15的前端開口 15Α向下水管排出。后續(xù)留存在便池I內的水從臟物的后方按照排水口部4、回水彎管筒15的順序流經該排水口部4、回水彎管筒15,并從回水彎管筒 15的前端開口 15Α向下水管排出。
因此,在下水管中運送臟物時,在臟物的后方一側的清洗水量能夠變多,臟物運送 距離能夠變長。
并且,由于清洗水聚集到凹陷部17并向排出口部4流入,因此以較少的清洗水量 就能夠提高清洗效果。并且,清洗水一下子聚集到凹陷部17并向排出口部4流動,因此與 未形成凹陷部17的情況相比,橫筒部14的流速變快,在這一點上也能夠延伸臟物30的臟 物運送距離。
并且,在臟物排出后流動的不含有臟物的清洗水量變多,所以提高了臟物排出后 的排水口部4、回水彎管筒15的清洗效果。
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高底部16形成在便池面2的底部3的左右方向的一側(圖 10的左側)。進一步,在便池面2的底部3的左右方向的另一側(圖10的右側)形成有凹 陷部17。由此,與高底部16形成在左右方向的兩側的情況及沒有凹陷部17的情況相比,在 清洗過程(3)中能夠使便池I內留存的水量變多。因此,能夠在下一次的清洗過程(2)中 使排出的水量變多,臟物運送距離變長。
另外,本實施方式中,在上述清洗過程中,如上所述,從水供給部10供給清洗水而 成為回旋流,在便池面2上流動并進行清洗。該情況下,在清洗過程(2)中,清洗水一邊在 便池面2上從上到下沿周向回旋一邊流動,當接近底部3時,如圖8的箭頭P所示,在高底 部16上及與高底部16連接的便池面2的側面下部,一邊從后向前地回旋一邊流動。然后, 如圖8、圖9的箭頭Q所示,與突出部7的回旋流沖撞面23沖撞,并以使流動朝向排水口部 4的方式予以導弓丨,通過凹陷部17而流入排水口部4內。即,通過突出部7(導引機構6), 使沿著便池面2的周向的流動(箭頭P)變換為朝向排水口部4的流動(箭頭Q)。
并且,與回旋流沖撞面23的上部沖撞的清洗水的一部分被導引為沿著突出部7的 側面向斜下方地朝向排水口部4側,由于突出部7的排水口部4側的側面8與排水口部4 的內側面9平滑地連接,所以該清洗水順暢地流入排出口部4。
根據這些理由,本實施方式中,在清洗水保持回旋流的方式流向排水口部4的情 況下,能夠抑制在排水口部4附近產生的紊流,能夠使清洗水順暢地流向排水口部4。
即,本實施方式中,由于在封水面11以下的便池面2上,具有構成為與回旋流沖撞 并使沖撞后的回旋流的流動朝向排水口部4的導引機構6(突出部7),所以能夠使回旋流順 暢地流向排水口部4,抑制在排水口部4附近由回旋流引起的紊流。
因此,例如,在排出痢疾狀的糞便的情況下,當如以往那樣不是將回旋流的朝向向 排水口部4側導引地進行排水時,痢疾狀的糞便可能會乘著回旋流漂浮在便池I內,而本實 施方式中,即使是痢疾狀的糞便也能夠順暢地排出。因此,能夠以由回旋流產生的較少的清 洗水量提高臟物的排出性能。
另外,附圖所示的實施方式中,例示了在便池面2上設置用于與清洗水的回旋流 沖撞而使流動朝向排水口部4的導引機構6,但也可以在便池面2上不設置導引機構6。
并且,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例示了在便池面2上形成突出部7而構成導引機構6 的結構,作為導引機構6,只要是構成為與回旋流沖撞而使回旋流的流動朝向排水口部4的 部件即可,不限定于突出部7。例如,也可以在便池面2上形成導引槽,在該導引槽上設置用 于與回旋流沖撞而使流動朝向排水口部4的沖撞面。當然,作為導引機構6也可以是其他 方式。
并且,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通過將突出部7(導引機構6)形成在封水面以下的便池 面上,以便在上述清洗過程(I)中清洗水回旋時不妨礙回旋,但也可以從封水面向上突出 地設置。
并且,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例示了在便池面2的底部3的左右方向的一側(圖10 的左側)形成高底部16,在與形成有高底部16的一側相同的一側設置水供給部10,但本發(fā) 明不限定于該結構。例如,也可以在便池面2的底部3的左右方向的一側(圖10的左側) 形成高底部16,在便池I的左右方向的另一側(圖10的右側)的上部,朝向側方地(圖10 中朝向左側)設置噴出清洗水的水供給部10。即,也可以在便池I的上部,設置以沿著便池 I的周向噴出清洗水的方式構成的水供給部10,并將高底部16在清洗水的流動方向上形成 在排水口部4的前方。
權利要求
1.一種沖水座便器,通過清洗水的回旋流清洗便池的便池面,從設置于便池的底部的排水口部排出清洗水,其特征在于,在封水面以下的上述便池面的底部中,使上述排水口部的人近前的部分的左右方向的一側比另一側高地形成高底部,在比上述排水口部靠近人近前的部分的左右方向的上述另一側形成與上述高底部連接且比上述高底部低的凹陷部,該凹陷部的后端部與上述排水口部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水座便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便池的上部具有水供給部,該水供給部構成為沿著上述便池的周向噴出上述清洗水,在上述清洗水的流動方向上,上述高底部形成在上述排水口部的前方。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水座便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便池的左右方向的上述一側的上部,設置向上述便池面供給上述清洗水的水供給部。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沖水座便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封水面以下的上述便池面上具有導引機構,該導引機構構成為與上述回旋流沖撞而使沖撞后的上述回旋流的流動朝向上述排水口部。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沖水座便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導引機構由形成在上述便池面上的突出部構成。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沖水座便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突出部的上述排水口部側的側面與上述排水口部的內側面以平滑面連接。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沖水座便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導引機構位于上述便池的左右方向的上述另一側的上述便池面上,在上述便池的左右方向的上述一側的上部,設置向上述便池面供給上述清洗水的水供給部。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水座便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排水口部與能夠向上下方向轉動的回水彎管連接。
全文摘要
一種沖水座便器,使用回旋流清洗便池的便池面,從設置于便池的底部的排水口部排出清洗水。在封水面以下的上述便池面的底部中,使上述排水口部的人近前的部分的左右方向的一側比另一側高地形成高底部,在比上述排水口部靠近人近前的部分的左右方向的上述另一側形成與上述高底部連接且比上述高底部低的凹陷部,該凹陷部的后端部與上述排水口部連接。
文檔編號E03D11/06GK103015515SQ20121030435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9月21日
發(fā)明者嵐謙次郎, 平田正行 申請人:松下電器產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