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防臭馬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衛(wèi)浴潔具領域,具體地說是指一種防臭馬桶。
背景技術:
現有馬桶通常包括坐盆、坐圈、上蓋、水箱,在人們方便完畢后通過水箱沖水沖走 坐盆中的排泄物。當使用者坐在坐便器上時,其中的臭氣和濕氣會讓人的臀部有一種不適 的感覺,當人們方便完畢而站起來時,坐盆中的臭氣會突然散發(fā)出來,遍布整個衛(wèi)生間,讓 人感到非常不舒服。雖然可通過改善衛(wèi)生間的排氣換氣裝置來排除臭味,但換氣的過程總 是需要一定時間,是一個逐步的過程,并不能完全、徹底地解決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臭馬桶,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馬桶使用中會散發(fā)臭氣 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防臭馬桶,包括坐盆和樞接于坐盆后部的坐圈 和上蓋,坐圈、上蓋依次設于坐盆上部,所述坐盆的側壁設有排氣管道,該排氣管道的內端 開口與坐盆的腔體內部連通,外端開口與外部連通;所述內端開口低于外端開口,所述內端 開口設有遮擋裝置,該遮擋裝置設有由內下方向外上方傾斜的排氣孔。前述一防臭馬桶,其排氣管道中設有將氣體從內端開口向外端開口導引的排氣 扇。前述一防臭馬桶,其坐盆的外側設有凸臺,所述排氣管道設于該凸臺中。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結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yōu) 點人們使用本馬桶方便時,馬桶可通過所述排氣管道對坐盆內進行自動同步排氣排濕,使 人們方便時不會有不適的感覺,方便完畢之后也不會讓衛(wèi)生間內充滿臭氣。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右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附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遮擋裝置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一防臭馬桶,參照圖1,包括坐盆1和樞接于坐盆1后部的坐圈2和上蓋3,坐圈2、 上蓋3依次設于坐盆1上部,坐盆1的后方還設有水箱4。上述坐盆1的側壁外側設有凸臺5,該凸臺可用于放置手機、錢包、香煙、打火機、 報紙等物品。該凸臺5中設有排氣管道51,該排氣管道51的內端開口 511與坐盆1的腔體 內部連通,外端開口 512與外部連通,該內端開口 511低于外端開口 512,所述內端開口 511設有遮擋裝置6,該遮擋裝置6設有由內下方向外上方傾斜的排氣孔61,此結構既然可達到排氣目的,又可防止馬桶內的水從該排氣管道51流出。另外,上述排氣管道51中還可設有將氣體從內端開口 511向外端開口 512導引的 排氣扇,以進一步提高馬桶的排臭性能。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 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行 為。
權利要求一防臭馬桶,包括坐盆和樞接于坐盆后部的坐圈和上蓋,坐圈、上蓋依次設于坐盆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盆的側壁設有排氣管道,該排氣管道的內端開口與坐盆的腔體內部連通,外端開口與外部連通;所述內端開口低于外端開口,所述內端開口設有遮擋裝置,該遮擋裝置設有由內下方向外上方傾斜的排氣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防臭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管道中設有將氣體從內端 開口向外端開口導引的排氣扇。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防臭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坐盆的外側設有凸臺,所述排氣 管道設于該凸臺中。
專利摘要一防臭馬桶,包括坐盆和樞接于坐盆后部的坐圈和上蓋,坐圈、上蓋依次設于坐盆上部,所述坐盆的側壁設有排氣管道,該排氣管道的內端開口與坐盆的腔體內部連通,外端開口與外部連通;所述內端開口低于外端開口,所述內端開口設有遮擋裝置,該遮擋裝置設有由內下方向外上方傾斜的排氣孔。人們使用本馬桶方便時,馬桶可通過所述排氣管道對坐盆內進行自動同步排氣排濕,使人們方便時不會有不適的感覺,方便完畢之后也不會讓衛(wèi)生間內充滿臭氣。
文檔編號E03D9/052GK201574467SQ20092018195
公開日2010年9月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2月21日
發(fā)明者郭江陽 申請人:郭江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