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壓力鍋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壓力鍋的壓力顯示結構。
背景技術:
壓力鍋為常見的炊具,在烹飪時通過使得壓力鍋內(nèi)的壓力升高從而將烹飪溫度提高至100℃以上,使得烹飪時間大大縮短。由于壓力鍋內(nèi)的壓力較高,因此在打開壓力鍋時需要等到鍋內(nèi)的壓力恢復至一個大氣壓時才可以,在壓力較大時打開具有一定危險。
目前市面上的壓力鍋普遍采用浮子閥來實現(xiàn)壓力的顯示,在鍋內(nèi)壓力大于大氣壓力時,浮子閥會上移提示使用者,在國內(nèi)壓力等于大氣壓力時,在重力的作用下浮子閥會下移。浮子閥雖然能提示使用者國內(nèi)壓力大于大氣壓力,但是無法準確顯示鍋內(nèi)壓力的大小,導致使用者無法知道壓力鍋內(nèi)的具體壓力,也就無法判斷還要多久才能打開壓力鍋,造成使用的不便。為了解決該問題,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壓力鍋壓力顯示裝置【授權公告號CN2439829Y】和壓力鍋壓力顯示裝置【授權公告號CN2513489Y】等,通過在浮子閥的基礎上設置彈簧,通過彈簧使得浮子閥的閥桿在不同壓力下使得其伸出閥體的長度不同,通過觀察伸出閥體的閥桿的長度可判斷壓力鍋內(nèi)的壓力大小。目前市場上顯示壓力鍋內(nèi)壓力大小的方式均是通過閥桿的上下移動方式來實現(xiàn)的,由于閥桿結構較小,很難看清位于閥桿上的標識線,導致觀察不便。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壓力鍋的壓力顯示結構,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的能提示壓力鍋內(nèi)的壓力大小的結構且能方便查看壓力大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一種壓力鍋的壓力顯示結構,壓力鍋包括鍋蓋,壓力顯示結構設置在鍋蓋上,包括彈性件、罩體和傳動桿,所述罩體固定在鍋蓋外端面,所述傳動桿穿設在鍋蓋上且傳動桿的外端位于罩體內(nèi),所述傳動桿能在其長度方向上相對鍋蓋滑動且傳動桿與鍋蓋保持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顯示結構還包括旋套,所述旋套鉸接在罩體內(nèi),傳動桿的外端能與旋套抵靠且在傳動桿滑動時能使得旋套沿其鉸接點轉動,所述彈性件設置在罩體內(nèi),所述彈性件的一端與罩體抵靠,彈性件的另一端與旋套抵靠并使得旋套始終與傳動桿抵靠,所述罩體上開有顯示孔,所述旋套遠離鉸接點的一端與顯示孔相對設置。
罩體上設有指示標識,該指示標識與顯示孔對應;在使用時,壓力鍋內(nèi)的壓力會作用在傳動桿上,傳動桿會上移,上移的傳動桿會使得旋套沿著鉸接點轉動,旋套旋轉需要克服彈性件的彈力,也就是在旋套旋轉達到平衡位置時,壓力鍋內(nèi)的壓力大小與克服的彈性件的彈力相同,此時旋套與顯示孔相對一端對應的指示標識的大小即為壓力鍋內(nèi)的壓力,觀察方便;通過將傳動桿的上下位移轉換為旋套的旋轉再顯示壓力大小,結構新穎,豐富了市場上大部分壓力鍋單一靠閥桿上下運動的顯示形式,給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提高產(chǎn)品競爭力。
在上述的壓力鍋的壓力顯示結構中,所述旋套包括側板、底板和具有標記的顯示板,所述側板的一端通過銷軸鉸接在罩體內(nèi),所述顯示板位于側板的另一端并與顯示孔相對設置,所述底板固定在側板一側,所述傳動桿的外端能與底板的下板面抵靠。顯示板能在轉動至顯示孔位置時能將相對的位置覆蓋,能使得使用者清楚的觀察到顯示板所對應的指示標識。
在上述的壓力鍋的壓力顯示結構中,所述底板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相對第二板部靠近顯示板,所述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之間具有夾角a,所述夾角a為160°~170°,所述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相接處向上凸起,所述傳動桿的外端與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相接處的下板面抵靠。在傳動桿帶動旋套轉動時使得旋套始終與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相接處抵靠。
在上述的壓力鍋的壓力顯示結構中,所述傳動桿的外端呈半球形。該結構使得傳動桿能順暢的推動旋套轉動。
在上述的壓力鍋的壓力顯示結構中,所述彈性件為扭簧,所述扭簧套在銷軸上,扭簧的一端與第二板部的上板面抵靠,所述扭簧的另一端與罩體抵靠。當然彈性件也可以為圓柱彈簧,圓柱彈簧的一端與底板抵靠,另一端與罩體抵靠。
在上述的壓力鍋的壓力顯示結構中,所述底板還包括截面呈圓弧形的第三板部,所述第三板部與第二板部相接,所述第三板部與銷軸相對設置。該結構能使得扭簧穩(wěn)定的套在銷軸上,能定位扭簧的位置。
在上述的壓力鍋的壓力顯示結構中,所述罩體上具有截面呈圓弧形的圓弧面,所述顯示孔開設在圓弧面上;所述顯示板的截面呈圓弧形,所述顯示板的圓心和圓弧面的圓心均與旋套的鉸接點重合。該結構在旋套轉動時使得顯示板與顯示孔的位置始終相對,使得顯示板準確的顯示壓力大小。
在上述的壓力鍋的壓力顯示結構中,所述鍋蓋上設有軸套和密封螺母,所述軸套的一端與鍋蓋的外端面抵靠并密封,所述軸套的另一端穿過鍋蓋,所述密封螺母與軸套穿過鍋蓋的一端固定并密封,所述傳動桿穿設在軸套內(nèi),所述傳動桿位于鍋蓋內(nèi)側的一端套有具有彈性的閥套,所述閥套具有一個端口,所述傳動桿的內(nèi)端穿設在閥套內(nèi),所述閥套的端口與密封螺母固定并密封。通過閥套使得軸套與密封螺母之間密封,通過密封螺母與軸套的結構使得傳動桿與鍋蓋之間密封。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壓力鍋的壓力顯示結構具有能方便觀察壓力大小的優(yōu)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壓力顯示結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壓力顯示結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旋套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鍋蓋;2、罩體;21、圓弧面;22、顯示孔;3、傳動桿;31、軸套;32、密封螺母;33、閥套;4、扭簧;5、旋套;51、側板;511、銷軸;52、底板;521、第一板部;522、第二板部;523、第三板部;53、顯示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和圖2所示,壓力鍋包括鍋蓋1,壓力顯示結構設置在鍋蓋1上,包括罩體2和傳動桿3,罩體2固定在鍋蓋1外端面,傳動桿3穿設在鍋蓋1上且傳動桿3的外端位于罩體2內(nèi),傳動桿3能在其長度方向上相對鍋蓋1滑動且傳動桿3與鍋蓋1保持密封。具體來說,鍋蓋1上設有軸套31和密封螺母32,軸套31的一端與鍋蓋1的外端面抵靠并密封,軸套31的另一端穿過鍋蓋1,密封螺母32與軸套31穿過鍋蓋1的一端固定并密封,傳動桿3穿設在軸套31內(nèi),傳動桿3位于鍋蓋1內(nèi)側的一端套有具有彈性的閥套33,閥套33具有一個端口,傳動桿3的內(nèi)端穿設在閥套33內(nèi),閥套33的端口與密封螺母32固定并密封。通過閥套33使得軸套31與密封螺母32之間密封,通過密封螺母32與軸套31的結構使得傳動桿3與鍋蓋1之間密封。
如圖1和圖2所示,壓力顯示結構還包括彈性件和旋套5,旋套5包括側板51、底板52和具有標記的顯示板53,側板51的一端通過銷軸511鉸接在罩體2內(nèi),底板52固定在側板51一側,傳動桿3的外端能與底板52的下板面抵靠。罩體2上具有截面呈圓弧形的圓弧面21,圓弧面21上開設有顯示孔22,罩體2上設有指示標識,該指示標識與顯示孔22對應;顯示板53位于側板51的另一端并與顯示孔22相對設置,顯示板53的截面呈圓弧形,顯示板53的圓心和圓弧面21的圓心均與旋套5的鉸接點重合。彈性件設置在罩體2內(nèi),本實施例中彈性件為扭簧4,扭簧4套在銷軸511上,扭簧4的一端與罩體2抵靠,扭簧4的另一端與底板52抵靠并使得底板52始終與傳動桿3抵靠;當然彈性件也可以為圓柱彈簧等。
如圖2和圖3所示,底板52包括第一板部521和第二板部522,第一板部521相對第二板部522靠近顯示板53,第一板部521和第二板部522之間具有夾角a,夾角a為160°~170°,第一板部521和第二板部522相接處向上凸起,傳動桿3的外端呈半球形,傳動桿3的外端與第一板部521和第二板部522相接處的下板面抵靠。底板52還包括截面呈圓弧形的第三板部523,第三板部523與第二板部522相接,第三板部523與銷軸511相對設置。
在使用時,壓力鍋內(nèi)的壓力會作用在傳動桿3上,傳動桿3會上移,上移的傳動桿3會使得旋套5沿著鉸接點轉動,旋套5旋轉需要克服彈性件的彈力,也就是在旋套5旋轉達到平衡位置時,壓力鍋內(nèi)的壓力大小與克服的彈性件的彈力相同,此時旋套5與顯示孔22相對一端對應的指示標識的大小即為壓力鍋內(nèi)的壓力,觀察方便;通過將傳動桿3的上下位移轉換為旋套5的旋轉再顯示壓力大小,結構新穎,豐富了市場上大部分壓力鍋單一靠閥桿上下運動的顯示形式,給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提高產(chǎn)品競爭力。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