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立式吸塵器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文檔序號:12910382閱讀:346來源:國知局
立式吸塵器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fā)明涉及清潔機械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立式吸塵器。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的吸塵器包括兩個電機以分別驅動滾刷和風扇,其中驅動風扇的電機一般為臥式布置,即電機的電機軸平行于電機的安裝平臺,這樣會造成電機的電機外罩體積偏大,增加了電機的占地面積,同時,臥式布置的電機會對吸塵器的其它部件的布置帶來很大的局限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fā)明在于提出一種立式吸塵器,所述立式吸塵器的結構簡單、緊湊,占用空間小,操作方便,運行穩(wěn)定、可靠。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包括:滾刷;電機組件,所述電機組件包括電機外罩和設在所述電機外罩內的電機,所述電機的旋轉軸線與所述滾刷的旋轉軸線非平行設置,所述電機通過傳動帶驅動所述滾刷滾動且在張緊所述傳動帶的第一直立位置和放松所述傳動帶的第一傾斜位置之間可轉動;機體組件,所述機體組件包括機體和安裝在所述機體上的橋接件和塵杯,所述橋接件與所述電機外罩可旋轉地相連以使所述機體在第二直立位置和第二傾斜位置之間可轉動;其中,當所述機體從所述第二直立位置運動至所述第二傾斜位置時,所述橋接件驅動所述電機從所述第一傾斜位置運動至所述第一直立位置。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將電機的旋轉軸線與滾刷的旋轉軸線非平行設置,可以減小電機的體積,從而減小該立式吸塵器的占用空間,并且,該立式吸塵器通過一個電機同時控制滾刷的轉動和吸塵氣流的產生,部件數量少,占用空間小,可以實現掃塵與吸塵的同步控制,再者,該立式吸塵器的電機直立布置,可以減小該立式吸塵器的占用空間,易于實現該立式吸塵器的各部件布局的多樣性。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離合裝置,所述離合裝置設在所述橋接件和所述電機之間,當所述機體從所述第二直立位置運動至所述第二傾斜位置時,所述橋接件通過所述離合裝置驅動所述電機從所述第一傾斜位置運動至所述第一直立位置。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離合裝置包括:第一撥塊,所述第一撥塊固定在所述電機上;第二撥塊,所述第二撥塊設在所述橋接件上;杠桿凸輪件,所述杠桿凸輪件可旋轉地設在所述電機外罩上且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撥塊和所述第二撥塊配合。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杠桿凸輪件包括:旋轉連接部,所述旋轉連接部可旋轉地連接在所述電機外罩上;第一撥部和第二撥部,所述第一撥部和所述第二撥部分別固定在所述旋轉連接部同一軸截面上的兩側且朝向彼此遠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撥部與所述電機配合,所述第二撥部與所述橋接件配合。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二撥部與所述旋轉連接部的中心之間的最大距離小于所述第一撥部與所述旋轉連接部的中心之間的最大距離,且沿著遠離所述旋轉連接部的方向所述第一撥部的寬度和所述第二撥部的寬度均逐漸減小。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杠桿凸輪件上形成有卡位槽,當所述電機運動至所述第一直立位置時,所述第一撥塊配合在所述卡位槽內。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離合裝置包括:滑軌,所述滑軌設在所述橋接件上;撥舌,所述撥舌固定在所述電機上且相對于所述電機罩可旋轉;和杠桿件,所述杠桿件的一端可滑動地配合至所述滑軌且另一端與所述撥舌的一端配合。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滑軌的下端設有擋位塊以防止所述杠桿件的所述一端從所述滑軌的所述下端滑脫。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杠桿件的所述另一端形成為掛鉤,所述撥舌的所述一端卡合在所述掛鉤內。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撥舌包括:轉部,所述轉部和所述電機外罩中的其中一個上設有轉動軸,所述轉部和所述電機外罩中的另一個上設有與所述轉動軸旋轉配合的轉動軸孔;和舌部,所述舌部的一端與所述轉部相連且另一端朝向遠離所述轉部的方向沿曲線延伸,所述舌部的所述另一端與所述杠桿件的所述另一端配合。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滑軌沿以所述橋接件的旋轉軸線為中心軸的弧線延伸。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離合裝置包括:滑道,所述滑道形成在所述橋接件上;觸動件,所述觸動件可旋轉地支撐在所述電機外罩上,所述觸動件的一端具有可滑動地配合至所述滑道內的滑動柱且另一端具有適于撥動所述電機移動的撥桿,其中,所述橋接件帶動所述滑道移動時所述滑動柱沿所述滑道滑動以使所述觸動件旋轉,所述觸動件旋轉時所述撥桿撥動所述電機相對于所述電機外罩旋轉。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觸動件包括:第一觸動部,所述滑動柱形成在所述第一觸動部上;第二觸動部,所述撥桿形成在所述第二觸動部上;樞軸段,所述樞軸段連接在所述第一觸動部和第二觸動部之間,所述樞軸段可旋轉地穿過所述電機外罩。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樞軸段豎直設置,所述第一觸動部與所述樞軸段垂直設置,沿著從所述第一觸動部上鄰近所述滑動柱的一端到鄰近所述樞軸段的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觸動部的豎直高度逐漸減小且所述第一觸動部的上表面形成為與所述橋接件的形狀對應的弧面。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電機外罩上形成有用于容納所述第一觸動部且供所述第一觸動部轉動的容納空間。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樞軸段豎直設置,所述第一觸動部和所述撥桿均與所述樞軸段垂直設置,其中,所述撥桿的長度延伸方向與所述第一觸動部的長度延伸方向之間的夾角范圍為0°-90°。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撥桿的端部具有適于推動所述電機殼的傾斜面。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滑道為直線形滑道且相對于前后方向傾斜延伸。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傳動帶纏繞在所述滾刷軸線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上。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滾刷殼,所述滾刷殼內具有滾刷吸氣流道和用于安裝所述傳動帶的傳動帶安裝腔,所述滾刷吸氣流道包括位于所述傳動帶安裝腔兩側的第一吸氣流道和第二吸氣流道。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吸氣流道和所述第二吸氣流道關于所述傳動帶對稱設置。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電機外罩上具有排風孔、臟空氣出口和凈空氣入口,所述電機外罩內限定出電機吸氣流道和電機排氣流道,所述電機吸氣流道連通在所述滾刷吸氣流道和所述臟空氣出口之間,所述電機排氣流道連通在所述凈空氣入口和所述排風孔之間。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電機吸氣流道包括連通至所述第一吸氣流道的第一分支流道和連通至所述第二吸氣流道的第二分支流道。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分支流道和所述第二分支流道由所述電機的電機殼和所述電機外罩限定出,且所述第一分支流道和所述第二分支流道共同構成橫截面為大體環(huán)形的立體空間。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臟空氣出口通過進風管組件連接至所述塵杯的進氣口,所述進風管組件包括:進風管,所述進風管設在所述電機外罩上且一端連接至所述臟空氣出口;和軟管,所述軟管連接在所述進風管的另一端和所述塵杯的所述進氣口之間。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臟空氣出口通過換向閥連接至所述塵杯的進氣口,所述換向閥具有第一通氣孔、第二通氣孔和第三通氣孔,所述第一通氣孔連通至所述滾刷吸氣流道,所述第二通氣孔連接至所述塵杯的所述進氣口,所述第三通氣孔連通至外界大氣,所述換向閥被構造成在所述第一通氣孔與所述第二通氣孔連通的第一狀態(tài)和所述第三通氣孔與所述第二通氣孔連通的第二狀態(tài)之間切換。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換向閥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包括相互連通的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所述第一通氣孔由所述第一管段的自由端限定出,所述第二通氣孔由所述第二管段的自由端限定出;和二通管,所述二通管包括相互連通的第四管段和第五管段,所述第三通氣孔由所述第四管段的自由端限定出,所述第五管段上限定出第四通氣孔,所述第五管段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三管段內且在使所述第一通氣孔與所述第二通氣孔連通的第一位置和使所述第四通氣孔與所述第二通氣孔連通的第二位置之間可移動。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機體內限定出機體排氣流道,所述機體排氣流道的一端連接至所述塵杯的出氣口,所述機體排氣流道的另一端與所述凈空氣入口連通。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兩個滾輪,所述兩個滾輪分別設在所述電機外罩的兩側且與所述電機外罩可旋轉地相連,所述橋接件包括頂板和連接在所述頂板兩側的兩個側板,所述兩個側板分別夾設在所述電機外罩的兩側壁和對應的所述滾輪之間且與所述電機外罩可旋轉地相連。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橋接件的所述頂板上設有第一連接管,所述第一連接管內設有定位卡柱,所述機體的下端設有第二連接管,所述擋板上設有定位卡筒,所述第二連接管插設在所述第一連接管內后,所述定位卡筒套設在所述定位卡柱上。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滾輪的旋轉軸線與所述滾刷的旋轉軸線平行。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張緊輪,所述張緊輪與所述傳動帶的鄰近所述滾刷的部分相對以用于張緊所述傳動帶。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電機從所述第一傾斜位置運動至所述第一直立位置轉過的角度范圍為1°-10°。本發(fā)明的附加方面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fā)明的實踐了解到。附圖說明圖1是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的示意圖;圖2是圖1中所示的立式吸塵器在電機處于第一傾斜位置時的側視圖;圖3是圖1中所示的立式吸塵器在電機處于第一直立位置時的側視圖;圖4是圖1中所示的立式吸塵器在一個方向的示意圖;圖5是根據本發(fā)明又一個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的示意圖;圖6是圖5中所示的立式吸塵器的側視圖;圖7是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的滾刷組件與電機組件的裝配圖;圖8是根據本發(fā)明又一個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的滾刷組件與電機組件的裝配圖;圖9是圖8中所示的結構的俯視圖;圖10是圖7中所示的結構的側視圖;圖11是圖7中所示的結構的仰視圖;圖12是圖11中所示的結構的內部流道示意圖;圖13是圖8中所示的結構的內部流道后視圖;圖14是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另一個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圖15是圖14中立式吸塵器的部裝圖;圖16是圖14中立式吸塵器在一個工作狀態(tài)下的部裝圖;圖17是圖14中立式吸塵器在另一一個工作狀態(tài)下的部裝圖;圖18是圖16中所示的結構的側視圖;圖19是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的橋接件與觸動件的裝配圖;圖20是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的觸動件的結構示意圖;圖21是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在機體處于第二直立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2是圖21中B1部的放大圖;圖23是圖21中所示的立式吸塵器在機體處于第二傾斜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4是圖23中B2部的放大圖;圖25是圖21中所示的立式吸塵器的橋接件與杠桿凸輪件的裝配圖;圖26是圖25中B3部的放大圖;圖27是圖21中所示的立式吸塵器的電機外罩與杠桿凸輪件的裝配圖;圖28是圖27中B4部的放大圖;圖29是根據本發(fā)明又一個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的部裝圖;圖30是圖29中所示的立式吸塵器的橋接件與杠桿凸輪件的裝配圖;圖31是圖30中C1部的放大圖;圖32是圖29中所示的立式吸塵器的電機外罩與杠桿凸輪件的裝配圖;圖33是圖32中C2部的放大圖;圖34是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的杠桿凸輪件的指示圖;圖35是圖34中所示的立式吸塵器的杠桿凸輪件的立體圖;圖36是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在機體處于第二直立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圖37是圖36中D1部的放大圖;圖38是圖36中所示的立式吸塵器的部裝圖;圖39是圖38中D2部的放大圖;圖40是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在機體處于第二傾斜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圖41是圖40中D3部的放大圖;圖42是圖40中所示的立式吸塵器的部裝圖;圖43是圖42中所示的D4部的放大圖;圖44是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的滾刷的結構示意圖;圖45是圖44中所示的立式吸塵器的滾刷的主視圖。圖46是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的換向閥的在一個工作狀態(tài)下的示意圖;圖47是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的換向閥的在另一個工作狀態(tài)下的示意圖。圖48是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的電機組件和滾刷組件的裝配圖;圖49是圖48中A部的放大圖;圖50是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的橋接件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立式吸塵器;100:滾刷組件;11:滾刷;111:第一滾刷段;1111:第一本體;1112:第一刷毛;112:第二滾刷段;1121:第二本體;1122:第二刷毛;113:連接軸段;114:第一檔板;115:第二檔板;12:滾刷殼;122:滾刷吸氣流道;1221:第一吸氣流道;1222:第二吸氣流道;123:傳動帶安裝腔;124:上殼;125:下殼;13:傳動帶;14:張緊輪;200:電機組件;21:電機外罩;211:臟空氣出口;212:凈空氣入口;213:排風孔;214:臟空氣輸出管;215:凈空氣輸入管;216:電機吸氣流道;2161:第一分支流道;2162:第二分支流道;22:電機;221:電機軸;222:電機殼;300:機體組件;31:機體;311:機體排氣流道;32:橋接件;321:頂板;3211:第一避讓槽;3212:第二避讓槽;322:側板;33:連接管組件;331:第一連接管;332:第二連接管;34:定位組件;341:第一定位件;342:第二定位件;35:限位柱;36:彈性件;37:塵杯;371:分離腔;372:進氣口;373:出氣口;38:滾輪;39:出風管;400:離合裝置;41a:滑道;42a:觸動件;421a:第一觸動部;4211a:滑動柱;422a:第二觸動部;4221a:撥桿;4222a:傾斜面;423a:樞軸段;41b(41c):杠桿凸輪件;411b(411c):旋轉連接部;412b(412c):第一撥部;413b(413c):第二撥部;414b(414c):卡位槽;42b(42c):第一撥塊;43b(43c):第二撥塊;44b(44c):旋轉軸;41d:滑軌;411d:擋位塊;42d:撥舌;421d:轉部;422d:舌部;43d:杠桿件;431d:掛鉤;44d:轉動軸;51:進風管;52:軟管;600:換向閥;61:三通管;611:第一管段;612:第二管段;613:第三管段;62:二通管;621:第四管段;622:第五管段;631:第一通氣孔;632:第二通氣孔;633:第三通氣孔;634:第四通氣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fā)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下文的公開提供了許多不同的實施例或例子用來實現本發(fā)明的不同結構。為了簡化本發(fā)明的公開,下文中對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設置進行描述。當然,它們僅僅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發(fā)明。此外,本發(fā)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復參考數字和/或字母。這種重復是為了簡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討論各種實施例和/或設置之間的關系。此外,本發(fā)明提供了的各種特定的工藝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意識到其他工藝的可應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下面參考圖1至圖50描述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包括滾刷、電機組件和機體組件。參照圖1,滾刷11沿水平方向(如圖1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電機組件200設在滾刷11的后方且電機組件200與滾刷11相連以驅動滾刷11繞其旋轉中心轉動,從而實現清掃地面的目的,經過滾刷11清掃的灰塵、雜物以及臟空氣從滾刷殼12的吸塵口進入滾刷吸氣流道122,然后在機體組件300內進行處理。進一步地,電機組件包括電機外罩和設在電機外罩內的電機,電機的旋轉軸線與滾刷的旋轉軸線非平行設置,電機通過傳動帶驅動滾刷滾動且在張緊傳動帶的第一直立位置和放松傳動帶的第一傾斜位置之間可轉動。具體地,如圖1所示,滾刷11的旋轉軸線沿水平方向(如圖1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電機22的旋轉軸線與滾刷11的旋轉軸線非平行設置,例如,電機22的旋轉軸線可以沿豎直方向(如圖2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也可以相對于豎直方向傾斜設置,電機22與滾刷11之間設有傳動帶13,并且傳動帶13分別與電機22和滾刷11相連,電機22通過傳動帶13實現對滾刷11的驅動。其中,機體組件包括機體和安裝在機體上的橋接件和塵杯,橋接件與電機外罩可旋轉地相連以使機體在第二直立位置和第二傾斜位置之間可轉動??蛇x地,塵杯37可拆卸地設在機體31上,塵杯37內限定有分離腔371,該分離腔371分別與電機外罩21上的臟空氣出口211和凈空氣入口212連通,具體地,臟空氣、灰塵等從滾刷殼12的吸塵口進入滾刷吸氣流道122,然后進入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吸氣流道216內,并通過電機外罩21上的臟空氣出口211排到塵杯37的分離腔371內,經過塵杯37的過濾、加工得到的干凈空氣通過電機外罩21的凈空氣入口212進入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排氣流道,最后從電機外罩21上的排風孔213排到外界環(huán)境。其中,當機體從第二直立位置運動至第二傾斜位置時,橋接件驅動電機從第一傾斜位置運動至第一直立位置。由此,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將電機22的旋轉軸線與滾刷11的旋轉軸線非平行設置,可以減小電機22的體積,從而減小該立式吸塵器1的占用空間,并且,該立式吸塵器1通過一個電機22同時控制滾刷11的轉動和吸塵氣流的產生,部件數量少,占用空間小,可以實現掃塵與吸塵的同步控制,再者,該立式吸塵器1的電機直立布置,可以減小該立式吸塵器1的占用空間,易于實現該立式吸塵器1的各部件布局的多樣性。其中,該立式吸塵器1進一步包括離合裝置400,離合裝置400設在橋接件32和電機22之間,當機體31從第二直立位置運動至第二傾斜位置時,橋接件32通過離合裝置400驅動電機22從第一傾斜位置運動至第一直立位置。具體地,當機體31位于第二直立位置時,電機22的電機軸221的軸線相對于電機外罩21的軸線向后傾斜設置,即電機22處于第一傾斜位置,此時,傳動帶13的兩端分別外套在滾刷11與電機軸221上,但傳動帶13處于放松狀態(tài);當機體31位于第二傾斜位置時,電機22的軸線沿豎直方向延伸,即電機22處于第一直立位置,此時,傳動帶13被拉緊。人手將機體31由第二直立位置向第二傾斜位置轉動時,電機外罩21上的橋接件32相對于電機外罩21發(fā)生轉動并通過離合裝置400驅動電機22由第一傾斜位置向第一直立位置轉動,在此過程中,電機軸221的下端逐漸向后移動,從而使電機軸221的下端與滾刷11之間的距離增大,進而實現傳動帶13的張緊,達到啟動掃塵、吸塵動作的目的。參照圖1至圖3,電機22設在吸塵器的電機外罩21內,并且電機22分別與風扇和滾刷11相連,其中,電機22可以驅動風扇轉動以產生氣流,從而為立式吸塵器1提供吸塵動力,而電機22還可以驅動滾刷11繞其自身軸線轉動,從而實現清潔地面的目的。進一步地,電機22的旋轉軸線與滾刷11的旋轉軸線非平行設置,電機22通過傳動帶13驅動滾刷11滾動。具體地,如圖1所示,滾刷11的旋轉軸線沿水平方向(如圖1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電機22的旋轉軸線與滾刷11的旋轉軸線非平行設置,例如,電機22的旋轉軸線可以沿豎直方向(如圖2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也可以相對于豎直方向傾斜設置,電機22與滾刷11之間設有傳動帶13,并且傳動帶13分別與電機22和滾刷11相連,電機22通過傳動帶13實現對滾刷11的驅動??蛇x地,電機22可以鄰近地面設置,即電機22的重心相對于相關技術中的吸塵器的電機22的重心偏下,這樣對于具有相同長度的機體31的吸塵器,用戶在操作本發(fā)明的立式吸塵器1時,更加省力,操作方便。人手通過控制立式吸塵器1的機體31上的開關實現立式吸塵器1的啟停,當立式吸塵器1啟動時,電機22同時驅動風扇以及滾刷11轉動,從而為吸塵提供動力,用戶只需一鍵完成,操作簡單、便利。由此,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1,將電機22的旋轉軸線與滾刷11的旋轉軸線非平行設置,可以減小電機22的體積,從而減小該立式吸塵器1的占用空間,易于實現該立式吸塵器1的各部件布局的多樣性,并且,該立式吸塵器1通過一個電機22同時控制滾刷11和風扇的轉動,部件數量少,占用空間小,可以實現掃塵與吸塵的同步控制,該立式吸塵器1的結構簡單、緊湊,占用空間小,操作方便。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傳動帶13纏繞在電機22的電機軸221和滾刷11上。其中,傳動帶13形成為環(huán)形,傳動帶13的一端纏繞在電機22的電機軸221,而傳動帶13的另一端纏繞在滾刷11上,鑒于電機22的旋轉軸線(即電機22的電機軸221的旋轉軸線)與滾刷11的旋轉軸線非平行設置,因此,傳動帶13的兩端之間發(fā)生扭轉。參照圖2和圖3,滾刷11與電機22沿前后方向間隔開布置且滾刷11位于電機22的前側,傳動帶13的一端外套在電機22的電機軸221上,傳動帶13的另一端外套在滾刷11上,當電機22的電機軸221轉動時,由于電機軸221與傳動帶13的帶面之間具有摩擦阻力,因此,電機軸221帶動傳動帶13轉動,同樣地,由于滾刷11與傳動帶13的帶面之間具有摩擦阻力,因此,傳動帶13帶動滾刷11繞其自身旋轉軸線轉動,由此,實現電機22驅動滾刷11轉動。通過在電機22與滾刷11之間設置傳動帶13,使電機22可以同時驅動風扇以及滾刷11轉動,與相關技術中的通過兩個電機22分別控制風扇和滾刷11轉動的吸塵器相比,該立式吸塵器1的結構簡單,部件數量少,占用空間小,裝拆方便,安裝效率高,可以實現掃塵與吸塵的同步控制。其中,傳動帶13與其纏繞的部件之間的接觸點為變向觸點,每相鄰的兩個變向觸點之間的傳動帶13的扭轉角度為30°-90°。具體地,環(huán)形的傳動帶13的一端外包在滾刷11的至少一部分側壁上,而環(huán)形的傳動帶13的另一端外包在電機22的電機軸221的至少一部分側壁上,其中,傳動帶13的與滾刷11相連帶面沿滾刷11的軸向延伸,而傳動帶13的與電機22的電機軸221相連的帶面沿電機軸221的軸向延伸,由于電機22的電機軸221的軸向與滾刷11的軸向非平行設置,因此,滾刷11與電機軸221之間的傳動帶13發(fā)生一次扭轉,扭轉角度為30°-90°。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傳動帶13為環(huán)形時,位于上方的半圈傳動帶13和位于下方的半圈傳動帶13分別在滾刷11與電機軸221之間發(fā)生一次扭轉,并且扭轉角度相等。在本發(fā)明的另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傳動帶13纏繞在電機22的電機軸221、滾刷11、以及至少一個導向輪上。其中,傳動帶13形成為環(huán)形,傳動帶13的帶面分別纏繞在電機22的電機軸221、滾刷11以及至少一個導向輪上。例如,導向輪包括一個,傳動帶13的一端纏繞在電機22的電機軸221上,傳動帶13的另一端纏繞在滾刷11上,而導向輪設在電機22與滾刷11之間并止抵在位于上方的傳動帶13的帶面上,從而可以使位于上方的半圈傳動帶13發(fā)生兩次扭轉。當然,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導向輪還可以包括多個,從而使傳動帶13發(fā)生多次扭轉。進一步地,在本實施例中,傳動帶13與電機22的電機軸221、滾刷11、導向輪之間的接觸點為變向觸點,每相鄰的兩個變向觸點之間的傳動帶13的扭轉角度為30°-90°。例如,電機軸221與滾刷11之間設有一個導向輪,其中,傳動帶13與電機22的電機軸221、導向輪的兩個變向觸點之間的傳動帶13的扭轉角度為30°,而傳動帶13的導向輪、滾刷11的兩個變向觸點之間的傳動帶13的扭轉角度為60°。由此,通過將傳動帶13扭轉設在電機軸221與滾刷11之間,可以實現變向運動,從而將電機軸221的轉動傳遞為滾刷11的轉動,易于實現運動和動力的傳遞;通過將傳動帶13纏繞在電機軸221、滾刷11以及至少一個導向輪上,可以使傳動帶13運行更穩(wěn)定、可靠,保證該立式吸塵器1的掃塵動作和吸塵動作可以同步進行。在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中,電機22的旋轉軸線與滾刷11的旋轉軸線垂直設置,且傳動帶13扭轉90°設置。參照圖1,滾刷11布置在水平面上,且滾刷11的旋轉軸線沿水平方向延伸;電機22立放在電機外罩21內且電機22的電機軸221位于與滾刷11的旋轉軸線垂直的豎直平面內,即電機22的電機軸221的旋轉軸線與滾刷11的旋轉軸線相互垂直設置,因此,位于上方的半圈傳動帶13和位于下方的半圈傳動帶13在滾刷11與電機軸221之間均發(fā)生一次扭轉,且每段傳動帶13的兩端的扭轉角度為90°??蛇x地,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電機22的電機軸221豎直設置。具體地,電機22主要由電機本體和電機殼222組成,電機本體設在電機殼222內,電機本體主要由機芯和電機軸221組成,電機22的電機軸221與電機22的機芯相連且電機22為立式布置,其中,立式吸塵器1在非工作狀態(tài)下,電機軸221的上端相對于豎直方向(如圖3所示的上下方向)向后傾斜設置;立式吸塵器1在吸塵過程時,電機軸221的中心軸線沿豎直方向延伸,即該立式吸塵器1的,電機軸221的一端可以沿豎直方向(如圖3所示的上下方向)相對于機芯向下延伸,傳動帶13的一端外套在電機軸221的下端,而傳動帶13的另一端外套在滾刷11上,由于滾刷11的旋轉軸線布置在水平面上,因此,傳動帶13在滾刷11與電機軸221之間發(fā)生至少一次扭轉,即傳動帶13和電機軸221的變向觸點與傳動帶13和滾刷11的變向觸點之間的傳動帶13的扭轉角度為90°。當機體31位于直立位置時,電機22的電機軸221的軸線相對于電機外罩21的軸線向后傾斜設置,此時,傳動帶13的兩端分別外套在滾刷11與電機軸221上,但傳動帶13處于放松狀態(tài);當機體31位于傾斜位置時,電機22的軸線沿豎直方向延伸,即電機22處于直立狀態(tài),此時,傳動帶13被拉緊。具體地,人手將機體31由豎直位置向傾斜位置操作時,電機軸221的下端逐漸向后移動,從而使電機軸221的下端與滾刷11之間的距離增大,進而實現傳動帶13的張緊。立式吸塵器1進一步包括止擋件,止擋件設在傳動帶13的下方且鄰近電機22設置以防止傳動帶13向下脫離電機軸221。例如,該止擋件可以為設在電機軸221上的卡簧,卡簧可以設在電機軸221的自由端上以使傳動帶13的與電機軸221相連的一端位于卡簧的上方,從而避免傳動帶13從電機軸221上滑脫;止擋件也可以由電機軸221的自由端的自身結構形。當然,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止擋件也可以設在位于傳動帶13的下方的其他部件上,從而避免傳動件從電機軸221上滑出。由此,通過在傳動帶13的下方設置止擋件,可以防止傳動帶13從電機軸221上滑脫,保證傳動帶13運行的可靠性,進一步保證該立式吸塵器1的正常工作。在本發(fā)明的一些示例中,傳動帶13的一端外套在滾刷11上且位于滾刷11的中部,傳動帶13兩側的滾刷11分別清掃灰塵,然后灰塵和臟空氣從吸塵口吸入滾刷殼12內,然后進入塵杯37內過濾,最終干凈的空氣從電機外罩21的排風孔213排出。這里需要說明的,中部為相對說法,可以理解為滾刷11的左右兩端之間的部分,并不局限于滾刷11的正中央,具體地,該中部可以為滾刷11的正中央部分與左端之間的部分,也可以為滾刷11的正中央部分與右端之間的部分。優(yōu)選地,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傳動帶13纏繞在滾刷11軸線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上。參照圖9至圖11,傳動帶13的一端外套在滾刷11軸線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即傳動帶13將滾刷11分成左右對稱的兩部分。其中,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立式吸塵器1進一步包括滾刷殼12,滾刷殼12內具有滾刷吸氣流道122和用于安裝傳動帶13的傳動帶安裝腔123。參照圖9,滾刷殼12形成為T字形,即滾刷殼12包括沿水平方向(如圖11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刷殼進而沿豎直方向方向(如圖11所示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帶殼,其中,滾刷殼12內限定有傳動帶安裝腔123和位于傳動帶安裝腔123兩側的滾刷吸氣流道122,滾刷11可轉動地設在滾刷吸氣流道122內且滾刷11的旋轉軸線沿刷殼的長度方向延伸,傳動帶13可轉動地設在傳動帶安裝腔123內。進一步地,滾刷吸氣流道122與傳動帶13隔離開。傳動帶13的一端外套在滾刷11上,另一端外套在電機軸221上,通過將傳動帶安裝腔123與滾刷吸氣流道122隔開設置,可以避免滾刷吸氣流道122內的灰塵以及雜物等纏繞傳動帶13、電機軸221等,保證傳動帶13和電機22的運行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從而保證該立式吸塵器1的正常工作。滾刷吸氣流道122包括位于傳動帶安裝腔123兩側的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參照圖11和圖12,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分別位于傳動帶13的左右兩側,從滾刷殼12吸入的臟空氣和灰塵分別通過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輸送到塵杯37內。其中,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可以間隔開設在傳動帶13的左右兩側,使得從滾刷殼12的吸塵口吸入的臟空氣、灰塵等分別進入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內,然后一起匯合、流入塵杯37內??蛇x地,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可以由設在滾刷殼12內的部件限定,也可以由滾刷殼12的內壁面限定;當然,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也可以為相互連通的,即滾刷殼12內除了傳動帶安裝腔123外的空間均為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從滾刷殼12的吸塵口吸入的臟空氣、灰塵等通過傳動帶安裝腔123輸送到塵杯37內。由此,通過在傳動帶13的兩側設置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可以實現傳動帶13兩側吸塵的效果,擴大吸塵范圍,提高該立式吸塵器1的工作效率。其中,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均包括橫向吸氣流道段和縱向吸氣流道段,橫向吸氣流道段沿滾刷11的軸向延伸,縱向吸氣流道段沿與滾刷11的軸向垂直的方向延伸且與對應的橫向吸氣流道段連通。參照圖14,滾刷11包括設有刷毛的第一滾刷段111和第二滾刷段112以及連接在第一滾刷段111和第二滾刷段112之間的連接軸段113,傳動帶13纏繞在電機22的電機軸221和連接軸段113上以使電機22驅動滾刷11滾動。第一吸氣流道1221主要由位于連接軸段113左側的橫向吸氣流道和位于傳動帶13左側的縱向吸氣流道組成,第二吸氣流道1222主要由位于連接軸段113右側的橫向吸氣流道和位于傳動帶13右側的縱向吸氣流道組成,并且每個橫向吸氣流道的中心線和對應位置的縱向吸氣流道的中心線相互垂直??蛇x地,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分別形成相背設置的L形,傳動帶安裝腔123位于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之間,當滾刷11安裝在滾刷殼12內時,電機22通過傳動帶13驅動滾刷11轉動,從而實現了清掃地面的目的,通過在傳動帶13的兩側設置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可以實現傳動帶13兩側吸塵的效果,擴大吸塵范圍,提高該立式吸塵器1的工作效率。參照圖1,滾刷殼12形成為T字形,即滾刷殼12包括沿水平方向(如圖1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刷殼進而沿豎直方向方向(如圖2和圖3所示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帶殼,其中,滾刷殼12內限定有傳動帶安裝腔123和位于傳動帶安裝腔123兩側的滾刷吸氣流道122,滾刷11可轉動地設在滾刷吸氣流道122內且滾刷11的旋轉軸線沿刷殼的長度方向延伸,傳動帶13可轉動地設在傳動帶安裝腔123內。其中,傳動帶13的一端外套在滾刷11上且位于滾刷11的中部,傳動帶13兩側的滾刷11分別清掃灰塵,然后灰塵和臟空氣從吸塵口吸入滾刷殼12內,然后進入塵杯37內過濾,最終干凈的空氣從電機外罩21的排風孔213排出。這里需要說明的,中部為相對說法,可以理解為滾刷11的左右兩端之間的部分,并不局限于滾刷11的正中央,具體地,該中部可以為滾刷11的正中央部分與左端之間的部分,也可以為滾刷11的正中央部分與右端之間的部分。進一步地,滾刷吸氣流道122包括位于傳動帶安裝腔123兩側的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參照圖11,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分別位于傳動帶13的左右兩側,從滾刷殼12的吸塵口吸入的臟空氣從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傳輸到塵杯37內。其中,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可以間隔開設在傳動帶13的左右兩側,使得從滾刷殼12內吸入的臟空氣、灰塵等分別進入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內,然后一起匯合、流入塵杯37內,具體地,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可以由設在滾刷殼12內的部件限定,也可以由滾刷殼12的內壁面限定;當然,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也可以為相互連通的,即傳動帶安裝腔123中除了傳動帶13的占用空間均為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從滾刷殼12吸入的臟空氣、灰塵等通過傳動帶安裝腔123傳輸到塵杯37內。由此,通過在電機22與滾刷11之間設置傳動帶13,可以使電機22可以同時控制滾刷11和風扇的轉動,部件數量少,占用空間小,可以實現掃塵與吸塵的同步控制,另外,在傳動帶13的兩側設置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即將傳動帶13設在滾刷11的中部,可以實現傳動帶13兩側吸塵的效果,擴大吸塵范圍,提高該立式吸塵器1的工作效率,該立式吸塵器1的結構簡單、緊湊,占用空間小,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具體地,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分別位于傳動帶安裝腔123的兩側且與傳動帶安裝腔123隔離開。也就是說,滾刷吸氣流道122與傳動帶13隔離開,其中,傳動帶13的一端外套在滾刷11上,另一端外套在電機軸221上,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分別間隔開設在傳動帶13的左右兩側,使得從滾刷殼12的吸塵口吸入的臟空氣、灰塵等分別進入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內,然后一起匯合、流入塵杯37內。通過將傳動帶安裝腔123與滾刷吸氣流道122隔開設置,可以避免滾刷吸氣流道122內的灰塵以及雜物等纏繞傳動帶13、電機軸221等,保證傳動帶13和電機22的運行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從而保證該立式吸塵器1的正常工作。優(yōu)選地,傳動帶安裝腔123的一端與滾刷11的軸線方向上的中央部分正對。參照圖12,傳動帶13的一端外套在滾刷11的正中央,使得滾刷11兩端受力平衡,保證電機22可以驅動滾刷11運行穩(wěn)定。其中,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均包括橫向吸氣流道段和縱向吸氣流道段,橫向吸氣流道段沿滾刷11的軸向延伸,縱向吸氣流道段沿與滾刷11的軸向垂直的方向延伸且與對應的橫向吸氣流道段連通??蛇x地,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分別形成相背設置的L形,傳動帶安裝腔123的軸線連接至滾刷殼12的正中心,即傳動帶13的一端與滾刷11的正中心相連。傳動帶安裝腔123位于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之間,當滾刷11安裝在滾刷殼12內時,電機22通過傳動帶13驅動滾刷11轉動,從而實現了清掃地面的目的。優(yōu)選地,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對稱布置在傳動帶13的兩側。也就是說,位于傳動帶13兩側的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的流道長度、流道截面面積相等,即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的吸氣容量相等,這樣,從吸塵口進入的臟空氣和灰塵分別等量地通過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進入電機外罩21的塵杯37內,保證傳動帶13兩側的吸塵均勻性。其中,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立式吸塵器1進一步包括用于容納電機22的電機外罩21,電機外罩21內具有與第一吸氣流道1221連通的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與第二吸氣流道1222連通的第二分支流道2162。換言之,該立式吸塵器1主要由滾刷11、電機22、滾刷殼12、塵杯37和電機外罩21組成,電機外罩21內限定有用于安裝電機22的容納腔,電機22可活動地設在電機外罩21的容納腔內。參照圖12,電機外罩21形成中空的柱狀,電機外罩21內限定有間隔開布置的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電機22位于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之間,其中,第一分支流道2161的第一端與第一吸氣流道1221連通,第二分支流道2162的第一端與第二吸氣流道1222連通,而第一分支流道2161的第二端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的第二端分別與塵杯37連通??蛇x地,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相對設置,且位于傳動帶13的左右兩側,即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一分支流道2161連通且設在傳動帶13的左側,而第二吸氣流道1222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連通且設在傳動帶13的右側,這樣從吸塵口進入滾刷殼12內的一部分臟空氣、灰塵等依次通過第一吸氣流道1221、第一分支流道2161進入塵杯37內,而另一部分臟空氣、灰塵等依次通過第二吸氣流道1222、第二分支流道2162進入塵杯37內。由此,通過在電機22的兩側設置對稱布置的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既可以有效地利用電機外罩21與電機殼222之間的空間,使內部結構緊湊,提高空間利用率,又可以減少管路的數量,降低成本,提高裝拆效率,還可以避免吸塵過程中受到外接管路的影響,提高該立式吸塵器1的外形美觀性。其中,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由電機22的電機殼222和電機外罩21限定出。也就是說,電機22主要由電機殼222、機芯以及電機軸221組成,其中,機芯設在電機殼222內,電機軸221的一端與機芯相連,電機軸221的另一端伸出電機殼222,電機22可活動地設在電機外罩21內,并且電機22的電機殼222的外壁面與電機外罩21的內壁面之間間隔開布置以在二者之間限定出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即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分別由電機22的電機殼222與電機外罩21之間限定出。當然,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還可以由內設在電機外罩21內的其它部件(例如管路)限定,當然也可以由電機外罩21的自身結構限定。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可以為電機外罩21內中除了電機22所占部分的空間,即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環(huán)繞在電機22的周向且相互導通;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也可以分別為與電機外罩21的容納腔不導通的單個通道,當然,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中的一個可以形成與電機外罩21的容納腔不導通的單個通道,而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中的另一個可以形成容納腔中除了電機22以及另一個單個通道的空間。優(yōu)選地,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共同構成橫截面為大體環(huán)形的立體空間。參照圖12,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分別形成相對設置的半環(huán)形以在電機外罩21之間限定出用于安裝電機22的圓柱狀的立體空間,即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環(huán)繞在電機22的兩側。由此,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間,提高空間利用率。其中,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電機外罩21上具有與塵杯37連通的臟空氣出口211和凈空氣入口212,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匯流后連通至臟空氣出口211。參照圖7至圖9,塵杯37設在電機外罩21的上方,其中,電機外罩21上具有間隔開布置的臟空氣出口211和凈空氣入口212,臟空氣出口211與滾刷殼12的吸塵口、第一吸氣流道1221、第二吸氣流道1222、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導通,并且該臟空氣出口211可以通過軟管52與塵杯37連通,從吸塵口吸入的臟空氣和灰塵分別從傳動帶13兩側的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進入電機外罩21內,然后再分別通過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輸送至臟空氣出口211,一起輸送至塵杯37內進行過濾??蛇x地,臟空氣出口211通過進風管組件連接至塵杯37以與分離腔371連通。具體地,如圖6所示,進風管組件的兩端分別與塵杯37的分離腔371和電機外罩21上的臟空氣出口211連通,臟空氣、灰塵等從滾刷殼12的吸塵口進入滾刷吸氣流道122,然后進入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吸氣流道216內,然后從電機外罩21上的臟空氣出口211排出,并通過電機外罩21上的臟空氣出口211排到塵杯37的分離腔371內進行過濾,得到的干凈空氣依次經過進風管組件、電機外罩21的凈空氣入口212進入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排氣流道,最后從電機外罩21上的排風孔213排到外界環(huán)境。由此,通過在塵杯37與臟空氣出口211之間設置進風管組件,可以起到傳輸臟空氣、灰塵的作用,保證氣流通道的連通性??蛇x地,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進風管組件包括進風管51和軟管52。具體而言,進風管51設在電機外罩21上且一端連接至臟空氣出口211,軟管52連接在進風管51的另一端和塵杯37的進氣口372之間。參照圖5,進風管組件主要由進風管51和軟管52組成,其中,進風管51固設在電機外罩21上且進風管51的第一端與電機外罩21上的臟空氣出口211連通,軟管52的一端與進風管51的第二端連通,軟管52的另一端與塵杯37的分離腔371連通。有利地,軟管52的長度可以大于機體31的長度以延長臟空氣的傳輸時間和過濾時間,增加吸塵容量,從而提高該立式吸塵器1的工作效率。進一步地,軟管52的中部可以掛設在機體31上,使得結構緊湊。可選地,軟管52可以為塑料軟管52,也可以為橡膠軟管52,從而方便軟管52的盤放,節(jié)省空間,提高空間利用率。在本發(fā)明的另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軟管52可拆卸地連接在進風管51的另一端和塵杯37的進氣口372之間。也就是說,軟管52的一端可以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從進風管51的第二端上拆卸下來,即在本實施例中,立式吸塵器1可以不使用滾刷11、直接通過軟管52進行吸塵。由此,該立式吸塵器1的結構簡單、緊湊,裝拆方便,可以通過根據實際工況選擇適當的吸塵方式,操作簡單。其中,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機體31內限定出機體排氣流道311,機體排氣流道311的一端連接至塵杯37的出氣口373且連通至分離腔371,機體排氣流道311的另一端與凈空氣入口212連通。參照圖6,塵杯37具有與分離腔371連通的出氣口373,機體31內限定有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機體排氣流道311,其中,機體排氣流道311的上端與塵杯37的出氣口373連通,而機體排氣流道311的下端與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排氣流道導通,經過塵杯37過濾、加工得到的干凈空氣從塵杯37的出氣口373排出,并依次通過機體排氣流道311、電機外罩21的凈空氣入口212輸送至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排氣流道,最后從電機外罩21的排風孔213排到外界環(huán)境。由此,通過在機體31內設置分別與塵杯37的出氣口373和凈空氣入口212連通的機體排氣流道311,可以省去多余的管路的設置,既可以減少了立式吸塵器1的部件數量,節(jié)省成本,提高該立式吸塵器1的裝拆效率,又可以使該立式吸塵器1的結構簡單、緊湊,避免受外設管路的影響,外型美觀。進一步地,機體排氣流道311的另一端(如圖6所示的下端)與凈空氣入口212通過出風管39連通。具體地,電機22設在機體31的下方,機體31與電機外罩21之間設有出風管39,出風管39的兩端分別與機體31的機體排氣流道311和電機外罩21的凈空氣入口212連通,經過塵杯37過濾得到的干凈空氣依次通過機體排氣流道311、出風管39、凈空氣入口212進入到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排氣流道,最后通過電機外罩21的排風孔213排到外界環(huán)境??蛇x地,出風管39可以形成從機體排氣流道311的出口延伸至凈空氣入口212的直管,也可以形成為彎管。優(yōu)選地,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臟空氣出口211和凈空氣入口212關于電機外罩21的中心線軸對稱布置。參照圖7,臟空氣出口211和凈空氣入口212分別間隔開設在電機外罩21的中心線的左右兩側,這樣可以合理利用電機外罩21的外壁,方便與外接管路的連接,布局合理、緊湊。其中,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臟空氣出口211通過進風管組件連接至塵杯37以與分離腔371連通。具體地,如圖6所示,進風管組件的兩端分別與塵杯37的分離腔371和電機外罩21上的臟空氣出口211連通,臟空氣、灰塵等從滾刷殼12的吸塵口進入滾刷吸氣流道122,然后進入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吸氣流道216內,然后從電機外罩21上的臟空氣出口211排出,并通過電機外罩21上的臟空氣出口211排到塵杯37的分離腔371內進行過濾,得到的干凈空氣依次經過進風管組件、電機外罩21的凈空氣入口212進入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排氣流道,最后從電機外罩21上的排風孔213排到外界環(huán)境。由此,通過在塵杯37與臟空氣出口211之間設置進風管組件,既可以起到傳輸臟空氣、灰塵的作用,保證氣流通道的連通性,又可以延長灰塵的分離時間,提高該立式吸塵器1的吸塵效果??蛇x地,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進風管組件包括進風管51和軟管52。具體而言,進風管51設在電機外罩21上且一端連接至臟空氣出口211,軟管52連接在進風管51的另一端和塵杯37的進氣口372之間。參照圖5,進風管組件主要由進風管51和軟管52組成,其中,進風管51固設在電機外罩21上且進風管51的第一端與電機外罩21上的臟空氣出口211連通,軟管52的一端與進風管51的第二端連通,軟管52的另一端與塵杯37的分離腔371連通。有利地,軟管52的長度可以大于機體31的長度以延長灰塵、臟空氣的分離時間和過濾時間,增加吸塵容量,從而提高該立式吸塵器1的工作效率。進一步地,軟管52的中部可以掛設在機體31上,使得結構緊湊??蛇x地,軟管52可以為塑料軟管52,也可以為橡膠軟管52,從而方便軟管52的盤放,節(jié)省空間,提高空間利用率。在本發(fā)明的另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軟管52可拆卸地連接在進風管51的另一端和塵杯37的進氣口372之間。也就是說,軟管52的一端可以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從進風管51的第二端上拆卸下來,即立式吸塵器1可以不使用滾刷11、直接通過軟管52進行吸塵。由此,該立式吸塵器1的結構簡單、緊湊,裝拆方便,用戶可以通過根據實際工況選擇合適的吸塵方式,操作簡單,用戶體驗好,工作效率高。其中,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機體31內限定出機體排氣流道311,機體排氣流道311的一端連接至塵杯37的出氣口373且連通至分離腔371,機體排氣流道311的另一端與凈空氣入口212連通。參照圖6,塵杯37具有與分離腔371連通的出氣口373,機體31內限定有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機體排氣流道311,其中,機體排氣流道311的上端與塵杯37的出氣口373連通,而機體排氣流道311的下端與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排氣流道導通,經過塵杯37過濾、加工得到的干凈空氣從塵杯37的出氣口373排出,并依次通過機體排氣流道311、電機外罩21的凈空氣入口212輸送至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排氣流道,最后從電機外罩21的排風孔213排到外界環(huán)境。由此,通過在機體31內設置分別與塵杯37的出氣口373和凈空氣入口212連通的機體排氣流道311,可以省去多余的管路的設置,既可以減少了立式吸塵器1的部件數量,節(jié)省成本,提高該立式吸塵器1的裝拆效率,又可以使該立式吸塵器1的結構簡單、緊湊,避免受外設管路的影響,外型美觀。進一步地,機體排氣流道311的另一端(如圖6所示的下端)與凈空氣入口212通過出風管39連通。具體地,電機22設在機體31的下方,機體31與電機外罩21之間設有出風管39,出風管39的兩端分別與機體31的機體排氣流道311和電機外罩21的凈空氣入口212連通,經過塵杯37過濾得到的干凈空氣依次通過機體排氣流道311、出風管39、凈空氣入口212進入到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排氣流道,最后通過電機外罩21的排風孔213排到外界環(huán)境??蛇x地,出風管39可以形成從機體排氣流道311的出口延伸至凈空氣入口212的直管,也可以形成為彎管??蛇x地,電機22通過傳動帶13驅動滾刷11滾動,滾刷吸氣流道122包括設在傳動帶13兩側的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參照圖11,滾刷殼12內限定有滾刷吸氣流道122和用于安裝傳動帶13的傳動帶安裝腔123,滾刷吸氣流道122主要由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組成,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分別位于傳動帶13的左右兩側,從滾刷殼12吸入的臟空氣從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傳輸到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吸氣流道216,然后通過進風管組件輸送至塵杯37內進行過濾。其中,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可以間隔開設在傳動帶安裝腔123的左右兩側,使得從滾刷殼12的吸塵口吸入的臟空氣、灰塵等分別進入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內,然后一起匯合、流入塵杯37內??蛇x地,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可以由設在滾刷殼12內的部件限定,也可以由滾刷殼12的內壁面限定;當然,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也可以為相互連通的,即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環(huán)繞在傳動帶13的周圍,滾刷殼12內除了傳動帶安裝腔123的占用空間外均為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從滾刷殼12吸入的臟空氣、灰塵等通過傳動帶安裝腔123傳輸到塵杯37內。由此,通過在傳動帶13的兩側設置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可以實現傳動帶13兩側吸塵的效果,擴大吸塵范圍,提高該立式吸塵器1的工作效率。優(yōu)選地,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關于傳動帶13對稱布置。也就是說,位于傳動帶13兩側的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的流道長度、流道截面面積相等,即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的吸氣容量相等,這樣,從吸塵口進入的臟空氣和灰塵分別等量地通過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進入電機外罩21的塵杯37內,保證傳動帶13兩側的吸塵均勻性。其中,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電機吸氣流道216包括連通至第一吸氣流道1221的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連通至第二吸氣流道1222的第二分支流道2162。參照圖12,電機外罩21形成中空的柱狀,電機外罩21內限定有間隔開布置的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電機22位于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之間,其中,第一分支流道2161的第一端與第一吸氣流道1221連通,第二分支流道2162的第一端與第二吸氣流道1222連通,而第一分支流道2161的第二端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的第二端分別與塵杯37連通。可選地,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相對設置,且位于傳動帶13的左右兩側,即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一分支流道2161連通且設在傳動帶13的左側,而第二吸氣流道1222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連通且設在傳動帶13的右側,這樣從吸塵口進入滾刷11安裝腔內的一部分臟空氣、灰塵等依次通過第一吸氣流道1221、第一分支流道2161進入塵杯37內,而另一部分臟空氣、灰塵等依次通過第二吸氣流道1222、第二分支流道2162進入塵杯37內。由此,通過在電機22的兩側設置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既可以有效地利用電機外罩21與電機殼222之間的空間,使內部結構緊湊,提高空間利用率,又可以減少管路的數量,降低成本,提高裝拆效率,還可以避免吸塵過程中受到外接管路的影響,提高該立式吸塵器1的外形美觀性。其中,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由電機22的電機殼222和電機外罩21限定出,且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共同構成橫截面為大體環(huán)形的立體空間。也就是說,電機22主要由電機殼222、電機22本體以及電機軸221組成,其中,電機22本體設在電機殼222內,電機軸221的一端與電機22本體相連,電機軸221的另一端伸出電機殼222,電機22可活動地設在電機外罩21內,并且電機22的電機殼222的外壁面與電機外罩21的內壁面之間間隔開布置以在二者之間限定出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即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分別由電機22的電機殼222與電機外罩21之間限定出。當然,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還可以由內設在電機外罩21內的其它部件(例如管路)限定,當然也可以由電機外罩21的自身結構限定。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可以為電機外罩21內中除了電機22和電機排氣流道所占部分的空間,即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環(huán)繞在電機22的周向且相互導通;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也可以分別為與電機外罩21的容納腔不導通的單個通道,當然,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中的一個可以形成與電機外罩21的容納腔不導通的單個通道,而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中的另一個可以形成容納腔中除了電機22以及另一個單個通道的空間。優(yōu)選地,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分別形成相對設置的半環(huán)形以在電機外罩21之間限定出用于安裝電機22的圓柱狀的立體空間,即第一分支流道2161和第二分支流道2162環(huán)繞在電機22的兩側。其中,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電機22從第一傾斜位置運動至第一直立位置轉過的角度范圍為1°-10°。參照圖2,當機體31位于第二直立位置時,電機22的電機軸221的軸線相對于電機外罩21的軸線向后傾斜設置,即電機22處于第一傾斜位置,傾斜角度為1°-10°,例如,該傾斜角度可以為1°、6°或者10°。此時,傳動帶13的兩端分別外套在滾刷11與電機軸221上,但傳動帶13處于放松狀態(tài);參照圖3,當機體31位于第二傾斜位置時,電機22的軸線沿豎直方向延伸,即電機22處于第一直立狀態(tài),此時,傳動帶13被拉緊。機體31從第二直立位置向預定角度的第二傾斜位置操作時,電機22可以與機體31同步轉動,當機體31轉至預定角度時,電機22由第一傾斜位置轉至第一直立位置,傳動帶13處于張緊狀態(tài),此后,人手可以自由操作機體31,傳動帶13始終處于張緊狀態(tài),保證該立式吸塵器1的掃塵與吸塵的正常工作。當人手將機體31從第二傾斜位置轉至第二直立位置,傳動帶13被放松,該立式吸塵器1停止掃塵和吸塵。可選地,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電機22從第一傾斜位置運動至第一直立位置轉過的角度范圍為3°-8°。例如,立式吸塵器1在初始狀態(tài)(即機體31處于第二直立位置)時,電機22的中心軸線相對于豎直方向(如圖2所示的上下方向)向后傾斜3°-8°,人手向后扳動機體31時,在起始角度范圍(3°-8°)內,電機22與機體31同步轉動,當電機22轉至第一直立位置后,機體31可以在一定角度范圍內自由擺動以調整立式吸塵器1的運動方向,此時,該立式吸塵器1開始吸塵;當人手向前扳動機體31時,從相對于豎直方向向預定角度的第二傾斜位置向第二直立位置轉動,電機22由第一直立位置向預定角度的第一傾斜位置轉動,傳動帶13由張緊狀態(tài)轉變至松弛狀態(tài),吸塵器停止吸塵。優(yōu)選地,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電機22從第一傾斜位置運動至第一直立位置轉過的角度為5°。由此,傳動帶13張緊程度適宜,既可以保證系統(tǒng)運行的可靠性、穩(wěn)定性,又可以避免傳動帶13因張緊過渡而加速失效,延長傳動帶13的使用壽命。立式吸塵器1進一步包括用于調節(jié)傳動帶13張緊程度的張緊輪14或彈性件。參照圖2,立式吸塵器1的滾刷殼12的頂壁設有張緊輪14,該張緊輪14位于傳動帶13的上方且鄰近滾刷11設置以調節(jié)傳動帶13的張緊程度。進一步地,滾刷殼12的內頂壁還設有彈性件,該彈性件的兩端分別與滾刷殼12和張緊輪14相連,從而使該彈性件和張緊輪14可以根據實際工況對傳動帶13進行張緊,保證系統(tǒng)運行的可靠性。由此,通過在滾刷殼12內設置張緊輪14或彈性件,不僅可以調節(jié)傳動帶13的松緊度,使傳動系統(tǒng)可靠的運行,并且還可以使傳動帶13運行更加穩(wěn)定,防止傳動帶13打滑,保證該立式吸塵器1的正常工作。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橋接件32與機體31為分別單獨加工成型件且裝配相連。參照圖1,橋接件32的中部設有套筒,橋接件32通過該套筒套設在機體31上,由此,用戶在操作機體31時,可以使立式吸塵器1變向容易,操作簡單。在本發(fā)明的另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橋接件32與機體31為一體加工成型件。由此,一體形成的結構不僅可以保證立式吸塵器1的結構、性能穩(wěn)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簡單,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裝配件以及連接工序,大大提高了立式吸塵器1的裝配效率,保證橋接件32與機體31的連接可靠性,再者,一體形成的結構的整體強度和穩(wěn)定性較高,組裝更方便,壽命更長。其中,滾刷11進一步包括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具體而言,第一擋板設在在連接軸段113與第一滾刷段111之間以將連接軸段113與第一滾刷段111分隔開,第二擋板設在連接軸段113與第二滾刷段112之間以將連接軸段113與第二滾刷段112分隔開。參照圖44和圖45,滾刷11主要由第一滾刷段111、第二滾刷段112、連接軸段113、第一檔板114和第二檔板115組成,第一檔板114和第二檔板115分別設在連接軸段113的左右兩端,具體地,第一檔板114設在第一滾刷段111和連接軸段113之間且第一檔板114的左右兩側分別與第一滾刷段111的右端和連接軸段113的左端相連,第二檔板115設在連接軸段113與第二滾刷段112之間且第二檔板115的左右兩端分別與連接軸段113的右端和第二滾刷段112的左端相連。由此,通過在連接軸段113的兩端設置第一檔板114和第二檔板115,既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又可以防止傳動帶13與連接軸段113脫離,即避免因傳動帶13滑至第一滾刷段111或第二滾刷段112上而影響傳動帶13的運行。進一步地,立式吸塵器1還包括滾刷殼12,參照圖9,滾刷殼12形成為T字形,其中,滾刷殼12內限定有沿左右方向間隔開布置的第一吸氣流道1221、第二吸氣流道1222和傳動帶安裝腔123,第一滾刷段111可轉動地設在第一吸氣流道1221內,第二滾刷段112可轉動地設在第二吸氣流道1222內,傳動帶13可活動地設在傳動帶安裝腔123內。其中,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分別間隔開設在傳動帶13的左右兩側,使得從滾刷殼12的吸塵口吸入的臟空氣、灰塵等分別進入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內,然后一起匯合、流入塵杯37內,具體地,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可以由設在滾刷殼12內的部件限定,也可以由滾刷殼12的內壁面限定;當然,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也可以為相互連通的,即滾刷殼12內除了傳動帶安裝腔123的占用空間均為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從滾刷殼12的吸塵口吸入的臟空氣、灰塵等通過傳動帶安裝腔123輸送到塵杯37內。由此,通過在連接軸段113的兩端設置第一檔板114和第二檔板115,方便在滾刷殼12內設置隔板,從而使?jié)L刷殼12限定出間隔開布置的第一吸氣流道1221、第二吸氣流道1222和傳動帶安裝腔123,避免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內的灰塵、雜物等纏繞傳動帶13以及電機軸221,保證傳動帶13和電機軸221運行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從而保證該立式吸塵器1的正常工作;再者,第一檔板114和第二檔板115還可以保證傳動帶安裝腔123的密封性,避免灰塵進入傳動帶安裝腔123內而影響傳動帶13的工作。具體地,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一滾刷段111包括第一本體1111和設在第一本體1111上的第一刷毛1112,第二滾刷段112包括第二本體1121和設在第二本體1121上的第二刷毛1122。參照圖44,第一本體1111和第二本體1121分別形成沿水平方向(如圖44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柱狀,并且,第一本體1111和第二本體1121同軸設置且分別與連接軸段113的左右兩端相連,第一本體1111的側壁設有第一刷毛1112,第二本體1121的側壁設有第二刷毛1122,傳動帶13的兩端分別纏繞在電機22的電機軸221和滾刷11的連接軸段113上,電機22通過傳動帶13驅動滾刷11繞起旋轉軸線轉動,第一本體1111上的第一刷毛1112和第二本體1121上的第二刷毛1122隨著滾刷11的轉動對地面進行清掃。優(yōu)選地,第一本體1111和第二本體1121分別形成為圓柱狀,并且,第一本體1111的徑向尺寸與第二本體1121的徑向尺寸相等,第一刷毛1112和第二刷毛1122分別沿第一本體1111和第二本體1121的徑向向外延伸。可選地,第一刷毛1112為多條且每條第一刷毛1112均按照同一方向螺旋盤繞在第一本體1111上,第二刷毛1122為多條且每條第二刷毛1122均按照同一方向螺旋盤繞在第二本體1121上。參照圖44,第一本體1111的側壁設有多條間隔開布置的第一刷毛1112,每條第一刷毛1112沿第一本體1111的軸向螺旋盤繞在第一本體1111的側周壁上,有利地,多條第一刷毛1112沿第一本體1111的軸向按照同一方向螺旋盤繞在第一本體1111上;第二本體1121的側壁設有多條間隔開布置的第二刷毛1122,每條第二刷毛1122沿第二本體1121的軸向螺旋盤繞在第二本體1121的側周壁上,有利地,多條第二刷毛1122沿第二本體1121的軸向按照同一方向螺旋盤繞在第二本體1121上,其中,第一刷毛1112和第二刷毛1122的盤繞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由此,通過在第一本體1111上設置第一刷毛1112,在第二本體1121上設置第二刷毛1122,可以實現傳動帶13兩側同時清掃灰塵的目的,擴大了立式吸塵器1的掃塵面積,另外,將每條第一刷毛1112均按照同一方向螺旋盤繞在第一本體1111上,和將每條第二刷毛1122均按照同一方向螺旋盤繞在第二本體1121上,既可以提高滾刷11的掃塵效果,又可以保證滾刷11的外型美觀。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第一刷毛1112和第二刷毛1122的螺旋盤繞方向相反。參照圖44,第一本體1111上的每條第一刷毛1112從左向右、沿第一本體1111的軸向逆時針螺旋盤繞在第一本體1111的側周壁上,第二本體1121上的每條第二刷毛1122從左向右、沿第二本體1121的軸向順時針盤繞在第二本體1121的側周壁上,左右兩側的刷毛由外向內清掃地面,提高掃塵效果。優(yōu)選地,電機22通過傳動帶13驅動滾刷11沿其旋轉軸線正轉(即順時針旋轉),符合人手的使用習慣,操作方便。在本發(fā)明的一些示例中,傳動帶13的一端外套在滾刷11上且位于滾刷11的中部,傳動帶13兩側的滾刷11分別清掃灰塵,然后灰塵和臟空氣從吸塵口吸入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內,然后進入塵杯37內過濾,最終干凈的空氣從電機外罩21的排風孔213排出。這里需要說明的,中部為相對說法,可以理解為滾刷11的左右兩端之間的部分,并不局限于滾刷11的正中央,具體地,該中部可以為滾刷11的正中央部分與左端之間的部分,也可以為滾刷11的正中央部分與右端之間的部分。優(yōu)選地,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一滾刷11和第二滾刷11關于傳動帶13對稱設置。也就是說,第一滾刷段111在軸向上的長度等于第二滾刷段112在軸向上的長度,第一滾刷段111和第二滾刷段112關于連接軸段113的中央部分對稱設置,傳動帶13的一端纏繞在連接軸段113上,另一端纏繞在電機22的電機軸221上,即傳動帶13將滾刷11分成左右對稱的第一滾刷段111和第二滾刷段112。由此,既可以使第一滾刷段111和第二滾刷段112受到的阻力均衡,保證滾刷11轉動的穩(wěn)定性,而且可以使傳動帶13兩側的清掃范圍相同。其中,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一滾刷段111、第二滾刷段112和連接軸段113的中心軸線位于同一直線上。也就是說,第一滾刷段111、第二滾刷段112和連接軸段113同軸設置,電機22通過傳動帶13驅動第一滾刷段111、第二滾刷段112和連接軸段113同時轉動,由此,該立式吸塵器1的電機22可以同時驅動風扇以及第一滾刷段111、第二滾刷段112和連接軸段113轉動,從而實現傳動帶13兩側掃塵、兩側吸塵的工作模式,與相關技術中的通過兩個電機22分別控制風扇和滾刷11轉動的吸塵器相比,該立式吸塵器1的結構簡單,部件數量少,占用空間小,裝拆方便,安裝效率高,可以實現掃塵與吸塵的同步控制??蛇x地,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傳動帶13為平皮帶、梯形皮帶或圓柱皮帶。若傳動帶13為平皮帶,平皮帶纏繞在連接軸段113的側壁上以使電機22驅動滾刷11轉動;若傳動帶13為梯形皮帶,連接軸段113的側壁上可以設有與梯形皮帶配合的梯形槽,既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使傳動帶13運行更加穩(wěn)定,又可以增加傳動帶13與連接軸段113的接觸面積,增大二者之間的摩擦力,防止傳動帶13發(fā)生打滑;若傳動帶13為圓柱皮帶,連接軸段113的側壁上可以設有與圓柱皮帶配合的圓弧槽,從而起到定位的作用,使傳動帶13運行更加穩(wěn)定、可靠。當然,本發(fā)明的傳動帶13的類型并不限于此,只要可以實現傳遞運動和動力的目的即可。其中,電機22的旋轉軸線與滾刷11的旋轉軸線非平行設置,具體地,如圖10所示,滾刷11的旋轉軸線沿水平方向(如圖10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電機22的旋轉軸線與滾刷11的旋轉軸線非平行設置,例如,電機22的旋轉軸線可以沿豎直方向(如圖9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也可以相對于豎直方向傾斜設置,電機22與滾刷11之間設有傳動帶13,并且傳動帶13分別與電機22和滾刷11相連,電機22通過傳動帶13實現對滾刷11的驅動??蛇x地,傳動帶13形成為環(huán)形,傳動帶13的一端纏繞在電機22的電機軸221,而傳動帶13的另一端纏繞在滾刷11上,鑒于電機22的旋轉軸線(即電機22的電機軸221的旋轉軸線)與滾刷11的旋轉軸線非平行設置,因此,傳動帶13的兩端之間發(fā)生扭轉。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傳動帶13為環(huán)形時,位于上方的半圈傳動帶13和位于下方的半圈傳動帶13分別在滾刷11與電機軸221之間發(fā)生一次扭轉,并且扭轉角度相等。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滾刷11的旋轉軸線水平設置,電機22的旋轉軸線豎直設置以使傳動帶13扭轉90度布置。參照圖12,環(huán)形的傳動帶13的一端外包在滾刷11的連接軸段113的至少一部分側壁上,而環(huán)形的傳動帶13的另一端外包在電機22的電機軸221的至少一部分側壁上,其中,傳動帶13的與滾刷11相連帶面沿滾刷11的軸向延伸,而傳動帶13的與電機22的電機軸221相連的帶面沿電機軸221的軸向延伸,滾刷11布置在水平面上,且滾刷11的旋轉軸線沿水平方向延伸;電機22立放在電機外罩21內且電機22的電機軸221位于與滾刷11的旋轉軸線垂直的豎直平面內,即電機22的電機軸221的旋轉軸線與滾刷11的旋轉軸線相互垂直設置,因此,位于上方的半圈傳動帶13和位于下方的半圈傳動帶13在滾刷11與電機軸221之間均發(fā)生一次扭轉,且每段傳動帶13的兩端的扭轉角度為90°。兩個滾輪38(未示出)分別設在電機外罩21的兩側且與電機外罩21可旋轉地相連。由此,用戶在推動機體31上的手柄時,兩個滾輪38一起轉動,并帶動機體組件300、滾刷組件100等向前運動,吸塵過程中操作省力??蛇x地,滾輪38的旋轉軸線與滾刷11的旋轉軸線平行,例如,在本實施例中,兩個滾輪38的旋轉軸線與滾刷11的旋轉軸線均沿水平方向延伸,兩個滾輪38向前滾動的同時,滾刷11清掃地面。由此,可以保證運行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并且外型美觀,符合人的視覺美感。進一步地,機體組件300包括機體31和橋接件32,橋接件32安裝在機體31上,橋接件32包括頂板321和連接在頂板321兩側的兩個側板322,兩個側板322分別夾設在電機外罩21的兩側壁和對應的滾輪38之間且與電機外罩21可旋轉地相連。參照圖5,機體組件300主要由機體31、橋接件32和塵杯37組成,其中,塵杯37可拆卸地設在機體31上,塵杯37內限定有分離腔371,該分離腔371分別與電機外罩21上的臟空氣出口211和凈空氣入口212連通,具體地,臟空氣、灰塵等從滾刷殼12的吸塵口進入滾刷吸氣流道122,然后進入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吸氣流道216內,并通過電機外罩21上的臟空氣出口211排到塵杯37的分離腔371內,經過塵杯37的過濾、加工得到的干凈空氣通過電機外罩21的凈空氣入口212進入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排氣流道,最后從電機外罩21上的排風孔213排到外界環(huán)境。橋接件32主要由頂板321和兩個側板322組成,其中兩個側板322分別沿豎直方向向下延伸,兩個側板322的上端分別與頂板321的左右兩端固定相連,當電機外罩21、橋接件32以及兩個滾輪38裝配完成后,橋接件32與電機外罩21可轉動地相連,并且橋接件32的兩個側板322分別位于對應位置上的滾輪38與電機外罩21的側壁之間,橋接件32相對于電機外罩21和滾輪38可轉動。由此,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1,通過在電機外罩21內設置電機吸氣流道216和電機排氣流道,方便臟空氣與干凈空氣的傳輸,既可以有效地利用電機外罩21內的空間,提高空間利用率,又可以減少管路的數量,節(jié)省成本,提高該立式吸塵器1的裝拆效率,保證該立式吸塵器1的結構緊湊性,使得該立式吸塵器1的外型美觀。再者,該立式吸塵器1的電機直立布置,可以減小該立式吸塵器1的占用空間,易于實現該立式吸塵器1的各部件布局的多樣性,結構簡單、緊湊,裝拆方便,工作效率高。其中,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機體31和橋接件32通過連接管組件33連接。參照圖48和圖49,電機22設在機體31的下方且電機外罩21與機體31的下端相連,橋接件32與電機外罩21可轉動地相連且橋接件32的頂板321通過連接管組件33與機體31的下端相連??蛇x地,連接管組件33包括第一連接管331和第二連接管332。具體而言,第一連接管331設在橋接件32的頂板321上,第二連接管332設在機體31的下端,其中第一連接管331套設在第二連接管332外。也就是說,該連接管組件33主要由第一連接管331和第二連接管332段組成,其中第一連接管331與橋接件32的頂板321相連,第二連接管332與機體31的下端相連,第二連接管332插入第一連接管331內且與第一連接管331可拆卸地相連。進一步地,機體31和橋接件32通過定位組件34定位配合。由此,可以實現定位作用,保證第一連接管331和第二連接管332的準確安裝。可選地,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定位組件34包括第一定位件341和第二定位件342。具體而言,第一定位件341設在橋接件32的頂板321上,第二定位件342設在機體31的下端,第一定位件341和第二定位件342中的其中一個為定位卡柱,第一定位件341和第二定位件342中的另一個為定位卡筒。換言之,該定位組件34主要由第一定位件341和第二定位件342組成,參照圖48,第一定位件341設在第一連接管331內,第一定位件341形成沿第一連接管331的軸向延伸的定位卡柱;第二定位件342設在機體31的下端,第二定位件342形成與定位卡柱配合的定位卡筒,第一連接管331與第二連接管332裝配完成后,定位卡柱插入定位卡筒內。由此,可以實現第一連接管331與第二連接管332的準確安裝。立式吸塵器1進一步包括限位柱35,限位柱35可上下移動地設在電機外罩21上,當機體31位于直立狀態(tài)時,限位柱35伸入橋接件32內以與橋接件32限位配合,當機體31由直立狀態(tài)運動至傾斜狀態(tài)時,限位柱35與橋接件32脫離限位。參照圖49,限位柱35設在電機外罩21的頂部且可沿上下方向活動,當該立式吸塵器1處于工作狀態(tài)時,即機體31處于第二傾斜位置,該限位柱35位于連接管組件33的外側,并且與連接管組件33的外壁止抵相連,保證機體31在工作時處于傾斜狀態(tài),使電機22可以帶動滾刷11轉動,提高該立式吸塵器1工作的可靠性和連續(xù)性;當該立式吸塵器1處于非工作狀態(tài)時,即機體31處于第二直立位置,限位柱35插入連接管組件33的內部,保證機體31在閑置時,機體31始終處于直立狀態(tài)。由此,通過在電機外罩21上設置限位柱35,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結構簡單、穩(wěn)定、可靠,占用空間小。進一步包括彈性件36,彈性件36連接在限位柱35與電機外罩21之間以使限位柱35可上下移動。由此,通過在限位柱35上設置彈性件36,可以起到緩沖作用,避免機體31轉動過程中發(fā)生碰撞,保證機體31擺動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如圖48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橋接件32的頂板321上設有第一連接管331,第一連接管331內設有定位卡柱,機體31的下端設有第二連接管332,第二連接管332內設有定位卡筒,第二連接管332插設在第一連接管331內后,定位卡筒套設在定位卡柱上。具體地,第一連接管331與橋接件32的頂板321相連,第一連接管331內設有第一定位件341,第一定位件341形成沿第一連接管331的軸向延伸的定位卡柱;第二連接管332與機體31的下端相連,第二連接管332內設有第二定位件342,第二定位件342形成與定位卡柱配合的定位卡筒,第一連接管331與第二連接管332裝配完成后,定位卡柱插入定位卡筒內。由此,可以實現橋接件32與機體31的準確安裝,保證二者連接的可靠性。進一步地,電機外罩21上設有可上下移動的限位柱35,當機體31位于直立狀態(tài)時,限位柱35穿過支架套筒的底壁且伸入支架套筒內以與支架套筒限位配合,當機體31由直立狀態(tài)運動至傾斜狀態(tài)時,限位柱35與支架套筒脫離限位。由此,可以方便橋接件32與電機外罩21的安裝,進一步提高二者連接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其中,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電機外罩21上設有排風孔213、臟空氣輸出管214和凈空氣輸入管215,電機外罩21內具有電機吸氣流道216和電機排氣流道,電機吸氣流道216連通在吸塵口與臟空氣輸出管214之間,電機排氣流道連通在凈空氣輸入管215與排風孔213之間,參照圖7至圖9,電機外罩21的頂部設有分別與臟空氣出口211連通的臟空氣輸出管214和與凈空氣入口212連通的凈空氣輸入管215,也就是說,臟空氣輸出管214與電機吸氣流道216導通,凈空氣輸入管215與電機排氣流道導通,電機外罩21的前側設有與電機排氣流道導通的排風孔213,具體地,臟空氣、灰塵等從滾刷殼12的吸塵口進入滾刷吸氣流道122,然后進入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吸氣流道216內,并通過電機外罩21上的臟空氣輸出管214排到機體組件300內,經過機體組件300過濾得到的干凈空氣通過電機外罩21的凈空氣輸入管215進入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排氣流道,最后從電機外罩21上的排風孔213排到外界環(huán)境。進一步地,橋接件32上具有用于避讓臟空氣輸出管214的第一避讓槽3211和用于避讓凈空氣輸入管215的第二避讓槽3212。參照圖50,橋接件32的頂板321設有兩個沿左右方向間隔開布置的第一避讓槽3211和第二避讓槽3212,當機體31處于直立狀態(tài)時,電機外罩21上的臟空氣輸出管214卡接在橋接件32的第一避讓槽3211內,電機外罩21上的凈空氣輸入管215卡接在橋接件32的第二避讓槽3212,當機體31由直立狀態(tài)向傾斜狀態(tài)轉化時,由于橋接件32相對于電機外罩21轉動,因此,電機外罩21的臟空氣輸出管214和凈空氣輸入管215與橋接件32脫離。優(yōu)選地,第一避讓槽3211和第二避讓槽3212均形成為半圓形槽。由此,第一避讓槽3211和第二避讓槽3212分別與臟空氣輸出管214和凈空氣輸入管215的側壁配合,保證結構的緊湊性和外形的美觀性。可選地,第一避讓槽3211和第二避讓槽3212關于橋接件32的縱向中心線軸對稱設置。也就是說,臟空氣輸出管214和凈空氣輸入管215分別間隔開設在電機外罩21的中心線的左右兩側,并且相對于電機外罩21的中心線對稱設置,外型美觀,符合人的視覺美感,布局合理,易于實現該立式吸塵器1的各部件布局的多樣性。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臟空氣出口211通過換向閥600連接至塵杯37的進氣口372,其中,換向閥600具有第一通氣孔631、第二通氣孔632和第三通氣孔633,第一通氣孔631連通至滾刷吸氣流道122,第二通氣孔632連接至塵杯37的進氣口372,第三通氣孔633連通至外界大氣,換向閥600被構造成在第一通氣孔631與第二通氣孔632連通的第一狀態(tài)和第二通氣孔632與第三通氣孔633連通的第二狀態(tài)之間切換??蛇x地,換向閥600與塵杯37和電機外罩21可拆卸地相連,其中,換向閥600內限定有氣流通道,換向閥600具有分別與氣流通道導通的第一通氣孔631、第二通氣孔632和第三通氣孔633,其中,換向閥600的第一通氣孔631通過電機外罩21與滾刷吸氣流道122連通,換向閥600的第二通氣孔632與塵杯37連通,換向閥600的第三通氣孔633與外界環(huán)境連通。參照圖46和圖47,換向閥600可以在兩種工作狀態(tài)下進行切換,當換向閥600處于第一狀態(tài)時,換向閥600的第一通氣孔631與第二通氣孔632連通,即滾刷吸氣流道122與塵杯37連通,這樣從滾刷殼12的吸塵口吸入的臟空氣和灰塵依次通過滾刷吸氣流道122第一通氣孔631、、換向閥600的氣流通道和第二通氣孔632,然后進入塵杯37內進行過濾,最后將得到的干凈空氣排出外界環(huán)境;當換向閥600處于第二狀態(tài)時,換向閥600的第二通氣孔632與第三通氣孔633連通,即塵杯37與外界環(huán)境流通,進一步地,換向閥600的第三通氣孔633可以連通至外接管路,然后通過外接管路直接吸塵(不使用滾刷11),從外接管路進入的臟空氣和灰塵依次通過換向閥600的第三通氣孔633、換向閥600的氣流通道、第二通氣孔632,然后進入塵杯37內進行過濾,最后將得到的干凈空氣排出外界環(huán)境。由此,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1,通過在立式吸塵器1上設置換向閥600,可以實現不同吸塵方式的相互切換,用戶可以根據不同的工況選擇合適的吸塵方式,從而提高立式吸塵器1的工作效率,操作方便,用戶體驗好。再者,該立式吸塵器1的電機直立布置,可以減小該立式吸塵器1的占用空間,易于實現該立式吸塵器1的各部件布局的多樣性,結構簡單、緊湊,裝拆方便,工作效率高??蛇x地,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換向閥600包括三通管61和二通管62。具體而言,三通管61包括相互連通的第一管段611、第二管段612和第三管段613,第一通氣孔631由第一管段611的自由端限定出,第二通氣孔632由第二管段612的自由端限定出,二通管62包括相互連通的第四管段621和第五管段622,第三通氣孔633由第四管段621的自由端限定出,第五管段622上限定出第四通氣孔634,第五管段622的至少部分伸入第三管段613內且在使第一通氣孔631與第二通氣孔632連通的第一位置和使第四通氣孔634與第二通氣孔632連通的第二位置之間可移動。也就是說,該換向閥600主要由三通管61和二通管62組成,其中,三通管61主要由第一管段611、第二管段612和第三管段613組成,第一管段611的一端、第二管段612的一端和第三管段613的一端兩兩連通,第一管段611的另一端設有第一通氣孔631,第二管段612的另一端設有第二通氣孔632;二通管62主要由第四管段621和第五管段622組成,其中,第四管段621的一端與第五管段622的一端相連,第四管段621的另一端設有第三通氣孔633,第五管段622的另一端設有第四通氣孔634。進一步地,第五管段622的另一端可活動地設在三通管61的第三管段613內,當二通管62處于第一位置(如圖46所示的位置)時,三通管61的第一通氣孔631只與第二通氣孔632導通,這樣從滾刷殼12的吸塵口吸入的臟空氣和灰塵依次通過滾刷吸氣流道122、三通管61的第一通氣孔631和第二通氣孔632進入塵杯37內進行過濾,最后將得到的干凈空氣排出外界環(huán)境。當二通管62處于第二位置(如圖47所示的位置)時,二通管62的第四通氣孔634與三通管61的第二通氣孔632連通,從而使二通管62的第三通氣孔633與三通管61的第二通氣孔632導通,進一步地,第四管段621的第三通氣孔633可以連通至外接管路,然后通過外接管路直接吸塵(不使用滾刷11),從外接管路進入的臟空氣和灰塵依次通過二通管62的第三通氣孔633、三通管61的第二通氣孔632進入塵杯37內進行過濾,最后將得到的干凈空氣排出外環(huán)境。由此,通過在塵杯37與電機外罩21之間設置可拆卸的二通管62和三通管61,并使二通管62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切換,從而實現換向閥600的兩種工作狀態(tài)的切換,進而實現該立式吸塵器1的兩種不同的吸塵方式,結構簡單,裝拆方便,使用便利。其中,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五管段622的一端與第四管段621相連,第五管段622的另一端的端壁面封閉,第四通氣孔634形成在第五管段622的另一端的側壁上。參照圖46,第四管段621形成兩端導通的直管段,第五管段622也可以形成直管段,其中,第五管段622的第一端的端口與第四管段621連通,第五管段622的第二端的端部封閉,而第五管段622的第二端的側壁設有與其第一端的端口連通的第四通氣孔634。當第五管段622插接在三通管61的第三管段613內時,第五管段622可以沿第三管段613的長度方向往復活動,若二通管62處于第一位置,第五管段622的第二端的端部將第三管段613的端口封堵,而第三管段613的側壁將第五管段622的第四通氣孔634封堵,從而使得第一通氣孔631只與第二通氣孔632導通,即實現換向閥600的第一狀態(tài);若二通管62處于第二位置時,第五管段622的第二端的端部將第一管段611的第一通氣孔631封堵,而第二管段612的第二通氣孔632與第五管段622的第四通氣孔634導通,從而使得第四管段621的第三通氣孔633與第二管段612的第二通氣孔632導通,即實現換向閥600的第二狀態(tài)。由此,通過將第五管段622形成一端導通、另一端封閉的結構,并在另一端的側壁上設置第四通氣孔634,實現了換向閥600的兩種導通狀態(tài)的切換,從而實現該立式吸塵器1的兩種不同的吸塵方式,結構簡單,裝拆方便,使用便利。進一步地,當二通管62運動至第二位置時,第四管段621與第五管段622相連的一端止抵在第三管段613的自由端上。參照圖47,第四管段621的外徑尺寸大于第五管段622的外徑尺寸以在第四管段621和第五管段622之間形成凸臺,當二通管62處于第二位置時,第四管段621與第五管段622之間的凸臺與第三管段613的端部止抵相連。由此,通過在第四管段621與第五管段622之間形成凸臺,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保證第五管段622的第四通氣孔634與第二管段612的第二通氣孔632導通,從而實現第二通氣孔632與第三通氣孔633的導通,結構簡單,制造、加工容易,定位準確。進一步地,第一通氣孔631連接至臟空氣出口211,塵杯37的出氣口373連通至凈空氣入口212。也就是說,當二通管62處于第一位置(如圖46所示的位置)時,三通管61的第一通氣孔631只與第二通氣孔632導通,這樣從滾刷殼12的吸塵口吸入的臟空氣和灰塵依次通過滾刷吸氣流道122、電機外罩21的電機吸氣流道216、電機外罩21的臟空氣出口211、三通管61的第一通氣孔631、第二通氣孔632進入塵杯37內,經過過濾得到的干凈空氣從塵杯37的出氣口373排到電機外罩21的電機排氣流道,最后從電機外罩21的排風孔213排出。由此,通過在電機外罩21內設置電機吸氣流道216和電機排氣流道,方便臟空氣與干凈空氣的傳輸,既可以有效地利用電機外罩21內的空間,提高空間利用率,又可以減少管路的數量,保證該立式吸塵器1的結構緊湊性,使得該立式吸塵器1的外型美觀。下面將參考圖14至圖43描述根據本發(fā)明多個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1。實施例一如圖14至圖20所示,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1的離合裝置400,離合裝置400設在立式吸塵器1的電機組件200和機體組件300之間,電機組件200包括電機外罩21和設在電機外罩21內且的電機22。參照圖14和圖15,電機組件200主要由電機22和電機外罩21組成,其中,電機外罩21內限定有用于安裝電機22的容納腔,電機22可活動地設在容納腔內且相對于電機外罩21可樞轉,電機22可以驅動風扇轉動以產生吸塵氣流,從而為立式吸塵器1提供吸塵動力,電機22還可以驅動滾刷11繞其自身軸線轉動,從而實現清潔地面的目的。具體地,電機22與滾刷11之間設有傳動帶13,并且傳動帶13分別與電機22和滾刷11相連,電機22通過傳動帶13實現對滾刷11的驅動。其中,電機組件200包括機體31和安裝在機體31上的橋接件32,橋接件32與電機外罩21可旋轉地相連。參照圖14,機體組件300主要由機體31和橋接件32組成,其中,機體31沿豎直方向布置,橋接件32設在機體31的下方且與機體31的下端相連,橋接件32安裝在電機外罩21上且相對于電機外罩21可樞轉,當人手操作機體31的手柄,例如,將機體31由第二直立位置向第二傾斜位置操作時,橋接件32相對于電機外罩21發(fā)生轉動以推動電機22從第一傾斜位置向第一直立位置轉動。進一步地,離合裝置400包括滑道41a、觸動件42a,滑道41a形成在橋接件32上,觸動件42a可旋轉地支撐在電機外罩21上,觸動件42a的一端具有可滑動地配合至滑道41a內的滑動柱4211a且另一端具有適于撥動電機22移動的撥桿4221a,其中,橋接件32帶動滑道41a移動時滑動柱4211a沿滑道41a滑動以使觸動件42a旋轉,觸動件42a旋轉時撥桿4221a撥動電機22相對于電機外罩21旋轉。參照圖16至圖19,離合裝置400主要由滑道41a和觸動件42a組成,其中,滑道41a設在橋接件32的與電機外罩21相對的一側,觸動件42a可轉動地設在電機外罩21上,觸動件42a的第一端與橋接件32的滑道41a配合,觸動件42a的第二端穿過電機外罩21并與電機22的電機殼222配合。具體地,觸動件42a的第一端上設有滑動柱4211a,觸動件42a通過滑動柱4211a與橋接件32的滑道41a配合,觸動件42a的第二端上設有撥桿4221a,觸動件42a通過撥桿4221a與電機殼222配合。具體地,人手將機體31由第二直立位置向第二傾斜位置轉動時,電機外罩21上的橋接件32相對于電機外罩21發(fā)生轉動,橋接件32驅動觸動件42a相對于電機外罩21轉動,而觸動件42a的第二端上的撥桿4221a驅動電機22由第一傾斜位置向第一直立位置轉動,在此過程中,電機軸221的下端逐漸向后移動,從而使電機軸221的下端與滾刷11之間的距離增大,進而實現傳動帶13的張緊,達到啟動掃塵、吸塵動作的目的。由此,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的離合裝置400,結構簡單,制造、加工容易,通過將離合裝置400的觸動件42a可轉動地設在電機外罩21上,并將觸動件42a的兩端分別與橋接件32和電機22配合,可以實現驅動電機22轉動的目的,從而實現調節(jié)傳動帶13的張緊度,保證掃塵、吸塵的正常工作裝拆方便,運行穩(wěn)定、可靠,工作效率高。其中,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觸動件42a包括第一觸動部421a、第二觸動部422a和樞軸段423a。具體而言,滑動柱4211a形成在第一觸動部421a上,撥桿4221a形成在第二觸動部422a上,樞軸段423a連接在第一觸動部421a和第二觸動部422a之間,樞軸段423a可旋轉地穿過電機外罩21。也就是說,觸動件42a主要由第一觸動部421a、第二觸動部422a和樞軸段423a組成,其中,樞軸段423a的兩端分別與第一觸動部421a、第二觸動部422a相連,第一觸動部421a的自由端設有與橋接件32配合的滑動柱4211a,第二觸動件42a的自由端設有與電機殼222配合撥桿4221a。參照圖18,觸動件42a可轉動地設在電機外罩21的頂壁上,具體地,樞軸段423a穿過電機外罩21的頂壁,第一觸動部421a與樞軸段423a的上端相連且位于電機外罩21的頂壁的上方,而第二觸動部422a與樞軸段423a的下端相連且位于電機外罩21的頂壁的下方。人手將機體31由第二直立位置向第二傾斜位置轉動時,電機外罩21上的橋接件32相對于電機外罩21順時針轉動,橋接件32驅動觸動件42a的滑動柱4211a在滑道41a內滑動,從而使觸動件42a繞其旋轉軸線轉動,然后觸動件42a的撥桿4221a撥動電機22電機22由第一傾斜位置向第一直立位置轉動,在此過程中,電機軸221的下端逐漸向后移動,從而使電機軸221的下端與滾刷11之間的距離增大,進而實現傳動帶13的張緊,達到啟動掃塵、吸塵動作的目的。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樞軸段423a豎直設置,第一觸動部421a與樞軸段423a垂直設置,沿著從第一觸動部421a上鄰近滑動柱4211a的一端到鄰近樞軸段423a的另一端的方向上,第一觸動部421a的豎直高度逐漸減小。具體地,樞軸段423a形成沿豎直方向(如圖18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柱狀,第一觸動部421a的一端與樞軸段423a的上端相連且另一端沿垂直于樞軸段423a的軸線方向延伸,第二觸動部422a的一端與樞軸段423a的下端相連且另一端沿垂直于樞軸段423a的軸線方向延伸,第一觸動部421a和第二觸動部422a可以繞樞軸段423a的中心軸線轉動,即第一觸動部421a和第二觸動部422a分別在水平面內可轉動。進一步地,滑動柱4211a設在第一觸動部421a的自由端上且沿豎直方向向上延伸,在從樞軸段423a的中心軸線向滑動柱4211a的中心軸線方向上,第一觸動部421a的豎直高度逐漸增大。如圖20所示,第一觸動部421a的上表面形成為與橋接件32的形狀對應的弧面。由此,通過將第一觸動部421a的上表面設置為弧形面,可以避讓橋接件32的頂壁面,既可以保證結構的緊湊性,又可以避免第一觸動部421a的上表面與橋接件32的頂壁產生摩擦,保證動力和運動傳遞的連續(xù)性和可靠性。其中,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電機外罩21上形成有用于容納第一觸動部421a且供第一觸動部421a轉動的容納空間。參照圖14,電機外罩21的頂壁設有用于安裝第一觸動部421a的容納空間,觸動件42a的樞軸段423a與容納空間的底壁可轉動地相連,觸動件42a的第一觸動部421a可以在容納空間內轉動。由此,通過在電機外罩21上設置用于容納第一觸動部421a的容納空間,利于觸動件42a的工作。另外,第一觸動部421a與樞軸段423a可拆卸地相連。在離合裝置400與機體組件300、電機組件200等的裝配過程中,可以先將觸動件42a的第二觸動部422a與樞軸段423a從電機外罩21內裝入,并將第二觸動部422a與電機22的電機殼222配合,然后將第一觸動部421a從電機外罩21的外側與樞軸段423a相連,實現觸動件42a與電機外罩21的裝配。由此,通過將第一觸動部421a與樞軸段423a可拆卸地相連,方便觸動件42a與電機外罩21的裝拆,結構簡單,制造、加工容易??蛇x地,樞軸段423a豎直設置,第一觸動部421a和撥桿4221a均與樞軸段423a垂直設置,其中,撥桿4221a的長度延伸方向與第一觸動部421a的長度延伸方向之間的夾角范圍為0°-90°。由此,可以實現橋接件32驅動觸動件42a轉動、觸動件42a驅動電機22轉動的目的,保證動力和運動傳遞的連續(xù)性和可靠性。進一步地,撥桿4221a的端部具有適于推動電機殼222的傾斜面4222a,利于撥桿4221a推動電機22。可選地,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滑道41a為直線形滑道41a且相對于前后方向傾斜延伸。參照圖19,橋接件32的頂板321的內表面設有相對于橋接件32的對稱軸線傾斜設置的直線滑道41a,橋接件32在轉動時,橋接件32的直線滑道41a與觸動件42a的滑動柱4211a配合,使得橋接件32驅動觸動件42a繞其旋轉軸線轉動,從而通過撥桿4221a撥動電機22由第一傾斜位置轉至第一直立位置。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觸動件42a可旋轉地支撐在電機外罩21的縱向中心線上,保證觸動件42a可以有足夠的轉動空間,從而提高足夠的撥動電機22的驅動力。實施例二如圖21至圖28所示,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1包括滾刷11、電機組件200、機體組件300和杠桿凸輪件41b。具體而言,電機組件200包括電機外罩21和設在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22,電機22通過傳動帶13驅動滾刷11滾動且在張緊傳動帶13的第一直立位置和放松傳動帶13的第一傾斜位置之間可轉動。換言之,該立式吸塵器1主要由滾刷11、電機組件200、機體組件300和杠桿凸輪件41b組成,其中,電機組件200分別與滾刷11、機體組件300和杠桿凸輪件41b相連。參照圖21,電機組件200主要由電機22和電機外罩21組成,其中,電機外罩21內限定有用于安裝電機22的容納腔,電機22可活動地設在容納腔內且相對于電機外罩21可樞轉,電機22可以驅動風扇轉動以產生吸塵氣流,從而為立式吸塵器1提供吸塵動力,電機22還可以驅動滾刷11繞其自身軸線轉動,從而實現清潔地面的目的。具體地,電機22與滾刷11之間設有傳動帶13,并且傳動帶13分別與電機22和滾刷11相連,電機22通過傳動帶13實現對滾刷11的驅動。其中,機體組件300包括機體31和安裝在機體31上橋接件32,橋接件32與電機外罩21可旋轉地相連以使機體31在第二直立位置和第二傾斜位置之間可轉動。參照圖21,機體組件300主要由機體31和橋接件32組成,其中,機體31沿豎直方向布置,橋接件32設在機體31的下方且與機體31的下端相連,橋接件32安裝在電機外罩21上且相對于電機外罩21可樞轉,當人手操作機體31的手柄,例如,將機體31由第二直立位置向第二傾斜位置操作時,橋接件32相對于電機外罩21發(fā)生轉動以推動電機22從第一傾斜位置向第一直立位置轉動。進一步地,杠桿凸輪件41b可旋轉地設在電機外罩21上且兩端分別與橋接件32和電機22配合,當機體31從第二直立位置運動至第二傾斜位置時,橋接件32通過杠桿凸輪件41b驅動電機22從第一傾斜位置運動至第一直立位置。參照圖21和圖23,杠桿凸輪件41b分別與橋接件32和電機22的電機殼222相連,當機體31位于第二直立位置時,電機22的電機軸221的軸線相對于電機外罩21的軸線向后傾斜設置,即電機22處于第一傾斜位置,此時,傳動帶13的兩端分別外套在滾刷11與電機軸221上,但傳動帶13處于放松狀態(tài);當機體31位于第二傾斜位置時,電機22的軸線沿豎直方向延伸,即電機22處于第一直立位置,此時,傳動帶13被拉緊。具體地,人手將機體31由第二直立位置向第二傾斜位置轉動時,電機外罩21上的橋接件32相對于電機外罩21發(fā)生轉動,并通過杠桿凸輪件41b驅動電機22由第一傾斜位置向第一直立位置轉動,在此過程中,電機軸221的下端逐漸向后移動,從而使電機軸221的下端與滾刷11之間的距離增大,進而實現傳動帶13的張緊,達到啟動掃塵、吸塵動作的目的。在本實施例中,機體31從第二直立位置向預定角度的第二傾斜位置操作時,電機22可以與機體31同步轉動,當電機22轉至預定角度時,人手可以自由操作機體31而不影響傳動帶13的張緊狀態(tài),即當電機22從第一傾斜位置轉至第一直立位置時,人手可以自由操作機體31而不影響立式吸塵器1的掃塵和吸塵。當然,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機體31的轉動角度也可以與電機22的轉動角度直接關聯(lián),即人手可以通過調整機體31的傾斜角度,實現調整電機22的位置狀態(tài),從而實現調整傳動帶13的張緊程度的目的。由此,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1,通過在電機外罩21上設置杠桿凸輪件41b,并將杠桿凸輪件41b的兩端分別與橋接件32和電機22配合,可以實現驅動電機22轉動的目的,從而實現調節(jié)傳動帶13的張緊度,保證掃塵、吸塵的正常工作裝拆方便,運行穩(wěn)定、可靠,工作效率高,再者,該立式吸塵器1的電機直立布置,可以減小該立式吸塵器1的占用空間,易于實現該立式吸塵器1的各部件布局的多樣性,操作方便,占用空間小。杠桿凸輪件41b為兩個且對稱地設在電機外罩21的兩側側壁上。參照圖25和圖27,兩個杠桿凸輪件41b分別沿左右方向間隔開設在電機外罩21的相對內側壁,每個杠桿凸輪件41b在對應的豎直平面內可轉動,并且兩個杠桿凸輪件41b的旋轉軸線為同一條軸線。其中,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杠桿凸輪件41b包括旋轉連接部411b、第一撥部412b和第二撥部413b。具體而言,旋轉連接部411b可旋轉地連接在電機外罩21上,第一撥部412b和第二撥部413b分別固定在旋轉連接部411b同一軸截面上的兩側且朝向彼此遠離的方向延伸,第一撥部412b與電機22配合,第二撥部413b與橋接件32配合。換言之,杠桿凸輪件41b主要由旋轉連接部411b、第一撥部412b和第二撥部413b組成。其中,第一撥部412b和第二撥部413b分別設在旋轉連接部411b的兩側且第一撥部412b和第二撥部413b分別與旋轉連接部411b的相對側壁相連,杠桿凸輪件41b的旋轉連接部411b可轉動地設在電機外罩21上,杠桿凸輪件41b的第一撥部412b與電機22的電機殼222配合,杠桿件43d的第二撥部413b橋接件32的內壁配合。人手將機體31由第二直立位置向第二傾斜位置轉動時,電機外罩21上的橋接件32相對于電機外罩21發(fā)生轉動,橋接件32通過驅動第二撥部413b以使杠桿凸輪件41b繞其旋轉軸線轉動,然后杠桿凸輪件41b的第一撥部412b推動電機22由第一傾斜位置向第一直立位置轉動,在此過程中,電機軸221的下端逐漸向后移動,從而使電機軸221的下端與滾刷11之間的距離增大,進而實現傳動帶13的張緊,達到啟動掃塵、吸塵動作的目的。可選地,第二撥部413b與旋轉連接部411b的中心之間的最大距離小于第一撥部412b與旋轉連接部411b的中心之間的最大距離。也就是說,第二撥部413b的自由端與杠桿凸輪件41b的旋轉中心的距離大雨第一撥部412b的自由端與杠桿凸輪件41b的旋轉中心的距離,當橋接件32轉動時,第二撥部413b的自由端與橋接件32止抵相連,從而驅動杠桿凸輪件41b繞旋轉連接部411b的中心轉動,由此,實現第一撥部412b驅動電機22轉動,從而使電機22由第一傾斜位置轉動第一直立位置,進而實現傳動帶13的張緊。其中,沿著遠離旋轉連接部411b的方向,第一撥部412b的寬度和第二撥部413b的寬度均逐漸減小,并且第一撥部412b和第二撥部413b的自由端端部的輪廓線形成圓弧形。由此,可以方便第一撥部412b和第二撥部413b分別與電機22和橋接件32配合,保證運動的平穩(wěn)性和可靠性。進一步地,電機外罩21和旋轉連接部411b中的其中一個上設有旋轉軸,電機外罩21和旋轉連接部411b中的另一個上設有與旋轉軸旋轉配合的旋轉軸孔。參照圖27,電機外罩21的相對內側壁分別固設有旋轉軸,而杠桿凸輪件41b的旋轉連接部411b具有與旋轉軸配合的旋轉軸孔。由此,可以實現杠桿凸輪件41b與電機外罩21的可轉動相連,該連接方式結構簡單、成本低,裝拆方便,易于實現。其中,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電機22上設有與第一撥部412b配合的第一撥塊42b??蛇x地,第一撥塊42b形成布置在豎直平面內的矩形塊,第一撥塊42b包括兩個,兩個第一撥塊42b分別設在電機22的電機殼222的左右側壁上,兩個杠桿凸輪件41b的第一撥部412b分別與對應位置的第一撥塊42b止抵相連。有利地,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杠桿凸輪件41b上形成有卡位槽414b,當電機22處于第一傾斜位置時,第一撥塊42b配合在卡位槽414b內。參照圖22和圖24,杠桿凸輪件41b的第一撥部412b的朝向第一撥塊42b的一側設有卡位槽414b,第一撥塊42b的一端與卡位槽414b配合。由此,通過在杠桿凸輪件41b上設置卡位槽414b,有利于杠桿凸輪件41b的第一撥部412b驅動第一撥塊42b,保證了該杠桿凸輪件41b與電機22的連接可靠性,進一步提高該立式吸塵器1的使用可靠性。其中,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橋接件32上設有與第二撥部413b配合的第二撥塊43b。參照圖25,第二撥塊43b固設在橋接件32的相對兩個內側壁上,并且兩個杠桿凸輪件41b的第二撥部413b始終與橋接件32的對應位置上的第二撥塊43b止抵相連,實現橋接件32推動杠桿凸輪件41b轉動的目的,從而使電機22由第一傾斜位置轉動第一直立位置,進而實現傳動帶13的張緊??蛇x地,第二撥塊43b形成弧形擋塊,并且第二撥塊43b沿旋轉連接部411b的周向延伸,保證橋接件32與第二撥部413b的連接可靠性。實施例三如圖29至圖33所示,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1包括滾刷11、電機組件200、機體組件300和杠桿凸輪件41c。具體而言,電機組件200包括電機外罩21和設在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22,電機22通過傳動帶13驅動滾刷11滾動且在張緊傳動帶13的第一直立位置和放松傳動帶13的第一傾斜位置之間可轉動。換言之,該立式吸塵器1主要由滾刷11、電機組件200、機體組件300和杠桿凸輪件41c組成,其中,電機組件200分別與滾刷11、機體組件300和杠桿凸輪件41c相連。參照圖29,電機組件200主要由電機22和電機外罩21組成,其中,電機外罩21內限定有用于安裝電機22的容納腔,電機22可活動地設在容納腔內且相對于電機外罩21可樞轉,電機22可以驅動風扇轉動以產生吸塵氣流,從而為立式吸塵器1提供吸塵動力,電機22還可以驅動滾刷11繞其自身軸線轉動,從而實現清潔地面的目的。具體地,電機22與滾刷11之間設有傳動帶13,并且傳動帶13分別與電機22和滾刷11相連,電機22通過傳動帶13實現對滾刷11的驅動。其中,機體組件300包括機體31和安裝在機體31上橋接件32,橋接件32與電機外罩21可旋轉地相連以使機體31在第二直立位置和第二傾斜位置之間可轉動。參照圖29,機體組件300主要由機體31和橋接件32組成,其中,機體31沿豎直方向布置,橋接件32設在機體31的下方且與機體31的下端相連,橋接件32安裝在電機外罩21上且相對于電機外罩21可樞轉,當人手操作機體31的手柄,例如,將機體31由第二直立位置向第二傾斜位置操作時,橋接件32相對于電機外罩21發(fā)生轉動以推動電機22從第一傾斜位置向第一直立位置轉動。進一步地,杠桿凸輪件41c可旋轉地設在電機外罩21上且兩端分別與橋接件32和電機22配合,當機體31從第二直立位置運動至第二傾斜位置時,橋接件32通過杠桿凸輪件41c驅動電機22從第一傾斜位置運動至第一直立位置。參照圖29,杠桿凸輪件41c分別與橋接件32和電機22的電機殼222相連,當機體31位于第二直立位置時,電機22的電機軸221的軸線相對于電機外罩21的軸線向后傾斜設置,即電機22處于第一傾斜位置,此時,傳動帶13的兩端分別外套在滾刷11與電機軸221上,但傳動帶13處于放松狀態(tài);當機體31位于第二傾斜位置時,電機22的軸線沿豎直方向延伸,即電機22處于第一直立位置,此時,傳動帶13被拉緊。具體地,人手將機體31由第二直立位置向第二傾斜位置轉動時,電機外罩21上的橋接件32相對于電機外罩21發(fā)生轉動,并通過杠桿凸輪件41c驅動電機22由第一傾斜位置向第一直立位置轉動,在此過程中,電機軸221的下端逐漸向后移動,從而使電機軸221的下端與滾刷11之間的距離增大,進而實現傳動帶13的張緊,達到啟動掃塵、吸塵動作的目的。在本實施例中,機體31從第二直立位置向預定角度的第二傾斜位置操作時,電機22可以與機體31同步轉動,當電機22轉至預定角度時,人手可以自由操作機體31而不影響傳動帶13的張緊狀態(tài),即當電機22從第一傾斜位置轉至第一直立位置時,人手可以自由操作機體31而不影響立式吸塵器1的掃塵和吸塵。當然,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機體31的轉動角度也可以與電機22的轉動角度直接關聯(lián),即人手可以通過調整機體31的傾斜角度,實現調整電機22的位置狀態(tài),從而實現調整傳動帶13的張緊程度的目的。由此,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1,通過在電機外罩21上設置杠桿凸輪件41c,并將杠桿凸輪件41c的兩端分別與橋接件32和電機22配合,可以實現驅動電機22轉動的目的,從而實現調節(jié)傳動帶13的張緊度,保證掃塵、吸塵的正常工作裝拆方便,運行穩(wěn)定、可靠,工作效率高,再者,該立式吸塵器1的電機直立布置,可以減小該立式吸塵器1的占用空間,易于實現該立式吸塵器1的各部件布局的多樣性,操作方便,占用空間小。杠桿凸輪件41c包括兩個且間隔開設在電機外罩21的頂壁上。參照圖30和圖32,第一撥塊42c固設在電機22的電機殼222的頂壁上,第二撥塊43c固設在橋接件32的與電機外罩21相對的一側,杠桿凸輪件41c可轉動地設在電機外罩21的頂壁上且位于第一撥塊42c和第二撥塊43c之間,其中,杠桿凸輪件41c的第一撥部412c與第一撥塊42c配合,杠桿凸輪件41c的第二撥部413c與第二撥塊43c配合,人手將機體31由第二豎直位置向第一傾斜位置轉動時,電機外罩21上的橋接件32相對于電機外罩21發(fā)生順時針轉動,橋接件32上的第二撥塊43c相對于杠桿凸輪件41c向后移動以推動杠桿凸輪件41c的第二撥部413c,從而驅動杠桿凸輪件41c在水平面上逆時針旋轉,與此同時,杠桿凸輪件41c的第一撥部412c向前推動第一撥塊42c,使電機22由第一傾斜位置向第一直立位置轉動,在此過程中,電機軸221的下端逐漸向后移動,從而使電機軸221的下端與滾刷11之間的距離增大,進而實現傳動帶13的張緊??蛇x地,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杠桿凸輪件41c可旋轉地連接在電機外罩21的內頂壁上且杠桿凸輪件41c的第二撥部413c穿過電機外罩21的側壁。參照圖32和圖33,杠桿凸輪件41c可轉動地設在電機外罩21的頂壁的內表面上且鄰近電機外罩21的側壁設置,電機22位于杠桿凸輪件41c的下方,并且電機22的電機殼222上的第一撥塊42c與杠桿凸輪件41c的第一撥部412c相對設置以使第一擋塊卡設在杠桿凸輪件41c的卡位槽414c內,而杠桿凸輪件41c的第二撥部413c穿過電機外罩21的側壁并與橋接件32上的第二撥塊43c配合。由此,通過在電機外罩21的頂壁設置兩個杠桿凸輪件41c,可以為系統(tǒng)提供足夠的驅動電機22的驅動力,保證電機22在轉動時、受力均衡,保證結構的穩(wěn)定性,從而提高該立式吸塵器1的使用可靠性。當然,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杠桿凸輪件41c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杠桿凸輪件41c布置位置也不限于電機外罩21的頂壁和側壁,而第一撥塊42c和第二撥塊43c還可以形成分別與杠桿凸輪件41c的兩端配合的其他結構。實施例四如圖36至圖43所示,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1的離合裝置400,離合裝置400設在立式吸塵器1的電機組件200和機體組件300之間,電機組件200包括電機外罩21和設在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22。參照圖36和圖40,電機組件200主要由電機22和電機外罩21組成,其中,電機外罩21內限定有用于安裝電機22的容納腔,電機22可活動地設在容納腔內且相對于電機外罩21可樞轉,電機22可以驅動風扇轉動以產生吸塵氣流,從而為立式吸塵器1提供吸塵動力,電機22還可以驅動滾刷11繞其自身軸線轉動,從而實現清潔地面的目的。具體地,電機22與滾刷11之間設有傳動帶13,并且傳動帶13分別與電機22和滾刷11相連,電機22通過傳動帶13實現對滾刷11的驅動。機體組件300包括機體31和安裝在機體31上橋接件32,橋接件32與電機外罩21可旋轉地相連以使機體31在直立位置和傾斜位置之間可轉動。進一步地,離合裝置400包括滑軌41d、撥舌42d和杠桿件43d。具體而言,滑軌41d由機體組件300帶動移動,撥舌42d固定在電機22上且相對于電機外罩21可旋轉,杠桿件43d的一端可滑動地配合至滑軌41d且另一端與撥舌42d的一端配合。參照圖38和圖39,離合裝置400設在電機組件200與機體組件300之間且分別與電機組件200、機體組件300可活動地相連,離合裝置400的杠桿件43d可轉動地設在電機外罩21上,而離合裝置400的滑軌41d設在機體組件300上,撥舌42d固設在電機22的電機殼222上,并且杠桿件43d的第一端與撥舌42d配合,杠桿件43d的第二端與滑軌41d配合。其中,機體組件300帶動滑軌41d移動時滑軌41d驅動杠桿件43d轉動,杠桿件43d轉動時撥動撥舌42d以使電機22相對于電機外罩21旋轉。具體地,人手將機體31由直立位置向傾斜位置(如圖40所示向后傾斜)操作時,電機外罩21上的橋接件32相對于電機外罩21發(fā)生順時針轉動,因此,橋接件32上的滑軌41d相對于杠桿件43d發(fā)生順時針轉動,由于滑軌41d始終與杠桿件43d的第二端配合,因此,在此過程中,杠桿件43d繞其旋轉中心順時針旋轉,這樣即可實現杠桿件43d驅動撥舌42d繞樞轉軸逆時針旋轉,從而驅動電機22由傾斜狀態(tài)向直立狀態(tài)轉動,在此過程中,電機軸221的下端逐漸向后移動,從而使電機軸221的下端與滾刷11之間的距離增大,進而實現傳動帶13的張緊。由此,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1的離合裝置400,結構簡單,制造、加工容易,成本低,通過將離合裝置400的杠桿件43d可轉動地設在電機外罩21上,并將杠桿件43d的兩端分別與機體組件300和電機22配合,可以實現驅動電機22轉動的目的,從而實現調節(jié)傳動帶13的張緊度,保證掃塵、吸塵的正常工作裝拆方便,運行穩(wěn)定、可靠,工作效率高。有利地,滑軌41d的下端設有擋位塊411d以防止杠桿件43d的一端從滑軌41d的下端滑脫。參照圖37和圖41,杠桿件43d的第二端可滑動地設在滑軌41d內,滑軌41d的下端設有沿滑軌41d的徑向向內延伸的擋位塊411d,當杠桿件43d的第二端滑動至滑槽的端部時,杠桿件43d與該擋位塊411d止抵相連。由此,通過在滑軌41d的下端設置擋位塊411d,可以防止杠桿件43d的第二端從滑軌41d內滑脫,保證了該觸動組件的連接可靠性,進一步提高該立式吸塵器1的使用可靠性。優(yōu)選地,滑軌41d的兩端均可以設置擋位塊411d以防止杠桿件43d的第二端從滑軌41d的兩端滑脫。其中,滑軌41d沿曲線延伸。換言之,滑軌41d為曲線滑軌41d,杠桿件43d的第二端沿滑軌41d的弧長來回滑動,從而實現橋接件32驅動杠桿件43d轉動、杠桿件43d驅動電機22轉動的目的。優(yōu)選地,滑軌41d沿以機體組件300的旋轉軸線為中心軸的弧線延伸。參照圖39,滑軌41d的輪廓線形成沿杠桿件43d的旋轉中心的周向延伸的弧形,當機體組件300的橋接件32繞其旋轉中心轉動時,由于杠桿件43d的第二端始終在滑軌41d內,因此,橋接件32通過其上的滑軌41d帶動杠桿件43d繞其旋轉中心轉動,從而使杠桿件43d的第一端驅動撥舌42d轉動,實現驅動電機22轉動的目的??蛇x地,杠桿件43d的另一端形成為掛鉤431d,撥舌42d的一端卡合在掛鉤431d內。參照圖42和圖43,杠桿件43d的第一端形成開口朝向撥舌42d的掛鉤431d,人手將機體31由第二直立位置向第二傾斜位置(如圖42所示向后傾斜)操作時,橋接件32上的滑軌41d相對于杠桿件43d發(fā)生順時針轉動,由于滑軌41d始終與杠桿件43d的第二端配合,因此,在此過程中,杠桿件43d繞其旋轉中心順時針旋轉,杠桿件43d上的掛鉤431d與撥舌42d卡合以驅動撥舌42d繞樞轉軸逆時針旋轉,從而驅動電機22由第一傾斜位置向第一直立直立轉動,進而實現傳動帶13的張緊。具體地,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撥舌42d包括轉部421d和舌部422d。其中,轉部421d和電機外罩21中的其中一個上設有轉動軸44d,轉部421d和電機外罩21中的另一個上設有與轉動軸44d旋轉配合的轉動軸44d孔,舌部422d的一端與轉部421d相連且另一端朝向遠離轉部421d的方向沿曲線延伸,舌部422d的另一端與杠桿件43d的另一端配合。參照圖43,撥舌42d主要由轉部421d和舌部422d組成,舌部422d的一端與轉部421d的側壁相連,舌部422d的另一端向遠離轉部421d的中心的方向延伸,撥舌42d固設在電機22的電機殼222上,進一步地,電機外罩21與電機殼222相對的內壁設有轉動軸44d,轉部421d具有與轉動軸44d配合的轉動軸44d孔,當電機組件200、機體組件300和杠桿件43d裝配完成后,舌部422d的自由端卡合在杠桿件43d的掛鉤431d內。由此,杠桿件43d的掛鉤431d與撥舌42d的舌部422d配合,可以提高杠桿件43d與撥舌42d的連接可靠性,保證傳遞運動和動力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從而保證該離合裝置400的正常工作。優(yōu)選地,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撥舌42d與電機22的電機殼222一體成型。由此,一體形成的結構不僅可以保證立式吸塵器1的結構、性能穩(wěn)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簡單,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裝配件以及連接工序,大大提高了立式吸塵器1的裝配效率,保證撥舌42d與電機殼222的連接可靠性,再者,一體形成的結構的整體強度和穩(wěn)定性較高,組裝更方便,壽命更長??蛇x地,杠桿件43d可旋轉地連接在電機外罩21的側壁上。參照圖14至圖21,電機外罩21的側壁沿豎直方向(如圖14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杠桿件43d設在電機外罩21的側壁上且在電機外罩21的豎直側壁面上可轉動,即該杠桿件43d的旋轉軸線垂直于杠桿件43d所在的豎直面。具體地,如圖36所示,撥舌42d固設在電機22的電機殼222上,例如,電機22的電機殼222上設有沿豎直方向延伸的托座,撥舌42d固設在托座上,電機外罩21與電機22的電機殼222相對的一側設有用于安裝撥舌42d的轉動軸44d,電機22的電機殼222上的撥舌42d套設在電機外罩21上的轉動軸44d,并且撥舌42d相對于電機外罩21可轉動,即電機22通過撥舌42d與轉動軸44d的配合實現與電機外罩21的可轉動連接?;?1d固設在橋接件32的側壁上,杠桿件43d的第一端與撥舌42d配合,杠桿件43d的第二端與滑軌41d配合。人手將機體31由第二直立位置向第二傾斜位置(如圖40所示向后傾斜)操作時,電機外罩21上的橋接件32相對于電機外罩21發(fā)生順時針轉動,因此,橋接件32上的滑軌41d相對于杠桿件43d發(fā)生順時針轉動,由于滑軌41d始終與杠桿件43d的第二端配合,因此,在此過程中,杠桿件43d繞其旋轉中心順時針旋轉,這樣即可實現杠桿件43d驅動撥舌42d繞樞轉軸逆時針旋轉,從而驅動電機22由第一傾斜位置向第一直立位置轉動,在此過程中,電機軸221的下端逐漸向后移動,從而使電機軸221的下端與滾刷11之間的距離增大,進而實現傳動帶13的張緊。有利地,杠桿件43d為兩個且對稱地設在電機外罩21的兩側。也就是說,電機外罩21的相對內側壁上分別設有兩個對稱設置的杠桿件43d,每個杠桿件43d在豎直面內可樞轉。電機22的電機殼222上分別設有與兩個對稱設置的撥舌42d,而橋接件32上分別設有兩個對稱設置的滑軌41d,每個杠桿件43d分別與對應位置上的撥舌42d和滑軌41d配合,一起驅動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22轉動。當然,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兩個杠桿件43d也可以可旋轉地連接在電機外罩21的頂壁上且在水平面內可樞轉,兩個撥舌42d和兩個滑軌41d始終與對應位置上的杠桿件43d止抵相連,從而實現運動和力的傳遞。由此,通過在電機組件200的中心線兩側設置成軸對稱布置的離合裝置400,既可以為系統(tǒng)提供足夠的驅動電機22的驅動力,減小單個杠桿件43d的受力,提高杠桿件43d的使用可靠性,又可以保證電機22在轉動時、受力均衡,保證結構的穩(wěn)定性,從而提高該立式吸塵器1的使用可靠性。下面結合附圖具體描述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1的結構和工作過程。如圖1至圖50所示,該立式吸塵器主要由滾刷組件100、電機組件200、機體組件300、離合裝置400和滾輪38組成。其中,滾刷組件100主要由滾刷11和滾刷殼12組成,滾刷殼12主要由上殼124和下殼125組成,滾刷殼12內限定有傳動帶安裝腔123和位于傳動帶安裝腔123的左右兩側的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滾刷11可轉動地設在滾刷殼12內,傳動帶13可活動地設在傳動帶安裝腔123內且傳動帶13的一端纏繞在滾刷11的中央部分。參照圖44和圖45,滾刷11主要由同軸設置的第一滾刷段111、第二滾刷段112和連接軸段113組成,其中,第一滾刷段111和第二滾刷段112分別與連接軸段113的兩端相連,第一滾刷段111主要由第一本體1111和設在第一本體1111上的第一刷毛1112組成,第二滾刷段112主要由第二本體1121和設在第二本體1121上的第二刷毛1122組成,傳動帶13的一端纏繞在滾刷11的連接軸段113上,進一步地,滾刷殼12上還設有張緊輪14以對傳動帶13進行張緊。電機組件200主要由電機外罩21、電機22和風機(未示出)組成,其中,電機外罩21內限定有間隔開布置的電機吸氣流道216和電機排氣流道,電機外罩21具有與電機吸氣流道216導通的臟空氣出口211和與電機排氣流道導通的凈空氣入口212。電機22直立在電機外罩21內且相對于電機外罩21可轉動,即該立式吸塵器1的電機軸221沿豎直方向布置,電機22設在滾刷11的后側且電機22的電機軸221與滾刷11通過傳動帶13相連。具體地,傳動帶13的一端外套在電機22的電機軸221上,傳動帶13的另一端外套在滾刷11上,當電機22的電機軸221轉動時,電機軸221帶動傳動帶13轉動,傳動帶13帶動滾刷11繞其自身旋轉軸線轉動,由此,實現電機22驅動滾刷11轉動。參照圖10,由于電機22的電機軸221的軸向與滾刷11的軸向非平行設置,因此,滾刷11與電機軸221之間的傳動帶13發(fā)生一次扭轉,扭轉角度為30°-90°。進一步地,電機22可以驅動風扇轉動以產生吸塵氣流,從而為立式吸塵器1提供吸塵動力,電機22還可以驅動滾刷11繞其自身軸線轉動,從而實現清潔地面的目的。機體組件300主要由機體31、橋接件32和塵杯37組成,其中,塵杯37和橋接件32分別設在機體31上,并且橋接件32與機體31的下端相連,橋接件32的兩個側板322分別設在電機外罩21的側壁的外側且與電機外罩21可轉動地相連,而橋接件32的兩個側板322的外側設有可轉動的滾輪38,方便用戶推動該立式吸塵器1工作。塵杯37內限定有分離腔371,塵杯37具有與分離腔371連通的進氣口372和出氣口373,機體31內限定有機體排氣流道311,從滾刷殼12的吸塵口吸入的灰塵和雜物分別通過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進入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吸氣流道216,然后進入塵杯37的分離腔371內進行過濾處理,得到的干凈空氣從塵杯37的出氣口373排到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排氣流道,最后從電機外罩21的排風孔213排到外界環(huán)境。離合裝置400的觸動件可轉動地設在電機外罩上且分別與橋接件32和電機的電機殼222配合,從而實現橋接件32驅動離合裝置400轉動、離合裝置400驅動電機22轉動的目的。參照圖1,該立式吸塵器1在非工作狀態(tài)下,可以立放于地面上,即立式吸塵器1的機體31位于第二直立位置,占用空間小。當用戶需要使用該立式吸塵器1時,人手可以手握機體31的手柄以推動該立式吸塵器1工作。首先,人手可以將立式吸塵器1的開關啟動,此時,傳動帶13處于放松狀態(tài),電機22無法驅動滾刷11轉動,即該立式吸塵器1處于待機狀態(tài),滾刷11不掃塵;然后人手將機體31從第二直立位置向第二傾斜位置轉動,在此過程中,電機外罩21上的橋接件32隨著機體31相對于電機外罩21順時針旋轉,然后,橋接件32通過驅動電機外罩21上的離合裝置,實現驅動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22轉動,即電機22由第一傾斜位置向第一直立位置轉動,在此過程中,電機軸221的下端逐漸向后移動,從而使電機軸221的下端與滾刷11之間的距離增大,進而實現傳動帶13的張緊,電機22可以通過傳動帶13驅動滾刷11轉動,達到啟動掃塵、吸塵動作的目的。當然,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用戶也可以直接將機體31從第二直立位置向第二傾斜位置轉動,在此過程中,傳動帶13逐漸被張緊,然后再啟動該立式吸塵器1的開關,達到掃塵、吸塵動作同時驅動目的。也就是說,用戶只需一鍵啟動,然后通過操作機體31的手柄的方向,實現掃塵的啟停,無需操作控制鍵面,操作簡單。可選地,開關可以設在機體31的手柄上,方便人手操作,也可以設在位于機體31下方的滾刷殼12或電機外罩21上,方便用戶用腳啟動開關;電機22可以鄰近地面設置,即電機22的重心相對于相關技術中的吸塵器的電機22的重心偏下,這樣對于具有相同長度的機體31的吸塵器,用戶在操作本發(fā)明的立式吸塵器1時,更加省力,操作方便。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機體31從第二直立位置向預定角度的第二傾斜位置操作時,電機22可以與機體31同步轉動,當電機22轉至預定角度時,人手可以自由操作機體31而不影響傳動帶13的張緊狀態(tài),即當電機22從第一傾斜位置轉至第一直立位置時,人手可以自由操作機體31而不影響立式吸塵器1的掃塵和吸塵。當然,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機體31的轉動角度也可以與電機22的轉動角度直接關聯(lián),即人手可以通過調整機體31的傾斜角度,實現調整電機22的位置狀態(tài),從而實現調整傳動帶13的張緊程度的目的。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式吸塵器1的其他構成以及操作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都是已知的,這里不再詳細描述。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在本發(fā)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還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中的具體含義。在本發(fā)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過中間媒介間接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fā)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征進行結合和組合。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新建县| 囊谦县| 新安县| 内丘县| 司法| 耒阳市| 太仓市| 获嘉县| 恩施市| 山东| 阿尔山市| 奉新县| 邵阳市| 汕头市| 会宁县| 三台县| 仁怀市| 原阳县| 曲阳县| 清原| 双柏县| 广东省| 澎湖县| 遂溪县| 大姚县| 清原| 迁安市| 来宾市| 秦安县| 彰化市| 南通市| 平潭县| 五华县| 漳州市| 阿城市| 娱乐| 铜山县| 西林县| 张家港市| 黎平县| 乌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