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襯墊及車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構成簡單且輕量,就座感良好的座椅襯墊及車用座椅。本發(fā)明的座椅襯墊(S2)包括就座框架(F)、載置于就座框架(F)上的緩沖墊(2a)、以及覆蓋就座框架(F)及緩沖墊(2a)的表皮材料(2b)。就座框架(F)具備向前后方向伸展的一對側部框架(11、11)、架設于一對側部框架(11、11)的同時抵接于緩沖墊(2a)的前方彈性部件(14)、以及與前方彈性部件(14)間隔一定距離設置并抵接于緩沖墊(2a)的后方彈性部件(15),前方彈性部件(14)的襯墊抵接面(14a),相對水平面(X)后傾地設置,后方彈性部件(15)的襯墊抵接面(15a)相對水平面(X)前傾,或平行地設置。
【專利說明】座椅襯墊及車用座椅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座椅襯墊及車用座椅,特別是涉及一種容易追隨乘客的身體,振動特性良好,就座感舒適的座椅襯墊及車用座椅。
【背景技術】
[0002]一般,在車用座椅中,支撐乘客的臀部及大腿部的就座部(座椅襯墊)通過在就座框架上載置緩沖墊,覆蓋表皮材料(裝飾罩)而形成。而且,這樣的座椅襯墊中,為了使乘客的就座感變得良好,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提案。
[0003]作為影響就座感的因子,座椅襯墊對乘客的追隨性(適合感),以及車輛行駛時的振動特性等被例舉。特別是振動特性,容易對長時間連續(xù)就座的乘客產生影響。
[0004]汽車及電車等車輛在其行駛時,在底盤上產生振動。此時的振動被傳遞至車用座椅的話,座椅襯墊以低周波(3?4Hz左右)振動。結果,由于就座于座椅襯墊的乘客的身體共振,會損害就座感。
[0005]對此,作為車輛行駛時,在座椅襯墊發(fā)生的低周波數范圍內減輕振動,使座椅襯墊的就座感變得良好的技術,設置座椅懸掛裝置的技術被提出,但存在其構成復雜,大型化的問題點。
[0006]作為使座椅襯墊的就座感變得良好的技術,例如,使從車體傳遞來的振動減弱,緩和共振的技術被公知。這種技術中,具體為,具備盤式框架,在所述盤式框架中,在相當于乘客臀部的位置架設若干的S彈簧的構成的座椅襯墊被例舉。所述座椅襯墊通過成為上述構成,起因于S彈簧及緩沖墊的彈性變形,可以獲得良好的緩沖性。結果,伴隨車輛的行駛,可以緩和從車體傳遞來的振動。
[0007]關于這種將S彈簧架設于盤式框架的構成的座椅襯墊,專利文獻I中,進一步公開了緩和振動效果較好的座椅襯墊。專利文獻I中公開的座椅襯墊在相當于乘客的臀部的位置,凹狀的臀部收納部(空氣室)形成于盤式框架的座椅襯墊被公開。所述座椅襯墊中,空氣室是形成于盤式框架,以及盤式框架上載置的緩沖墊(專利文獻I中記載為“座椅墊”)之間的空間,連通于空氣室的孔形成于盤式框架的壁面。
[0008]根據上述構成,專利文獻I公開的座椅襯墊伴隨緩沖墊的壓縮變形,良好地進行來自空氣室的空氣的流出,可以使座椅襯墊自身減弱振動。
[0009]進一步地,作為涉及就座感良好的座椅襯墊的技術,謀求對就座感施加影響的特定部位的坐壓的減輕化的技術在專利文獻2中被公開。
[0010]專利文獻2中公開的座椅襯墊(專利文獻2中記載為“坐壓減輕座椅”),為了降低坐骨結節(jié)部正下方的壓力(坐壓最高部分的壓力),在盤式框架中,在乘客的坐骨結節(jié)部正下方形成孔或凹部。
[0011]專利文獻1:特開平9 - 117346號公報
[0012]專利文獻2:特開2004 - 255208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0013]專利文獻I公開的座椅襯墊是在相當于乘客的臀部的位置,S彈簧被架設于盤式框架的構成,因此,緩沖墊容易追隨乘客的身體。而且,由于是將S彈簧架設于空氣室的上方的構成,不必另外設置懸掛裝置等,可以使振動減弱。
[0014]但是,專利文獻I的座椅襯墊,作為就座框架的盤式框架涉及就座框架的全部而被設置,不僅乘客的大腿部,連相當于臀部的部分也要設置,因此,存在重量較大的不足。因此,期待一種座椅襯墊的自身構成為簡單且輕量的構成的同時具備對乘客較高的追隨性,進一步改良就座感的座椅襯墊。
[0015]還有,在專利文獻2中,是在設置有孔或凹部的盤式框架上載置緩沖墊(專利文獻2中記載為“襯墊部件”)的構成,因此,雖然可以謀求坐壓(坐骨壓力)的減輕化,但緩沖墊由于乘客的負荷而彎曲時,向上方的施加力不會起作用,因此,存在對乘客的身體的追隨性不好的問題點。
[0016]因此,期待一種可以提供對乘客的身體的追隨性較高(S卩,適合感良好),且,就座時的坐骨壓力較低,就座感良好的座椅襯墊的技術。
[0017]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通過簡單且輕量的構成,并對乘客具備較高追隨性,而提供一種就座感良好的座椅襯墊及車用座椅。還有,本發(fā)明的其他目的在于具備對乘客身體的高追隨性的同時,通過減輕就座時的坐骨壓力,而提供一種就座感良好的座椅襯墊及車用座椅。進一步地,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通過具備良好的振動特性,而提供一種就座感良好的座椅襯墊及車用座椅。
[0018]所述課題通過下述方式解決。根據本發(fā)明的座椅襯墊,是包括就座框架、載置于所述就座框架上的緩沖墊、以及覆蓋所述就座框架及所述緩沖墊的表皮材料的座椅襯墊,所述就座框架具備向前后方向伸展的一對側部框架、架設于所述一對側部框架的同時抵接于所述緩沖墊的前方彈性部件、以及與所述前方彈性部件間隔一定距離設置并抵接于所述緩沖墊的后方彈性部件,所述前方彈性部件的襯墊抵接面,相對水平面后傾地設置,所述后方彈性部件的襯墊抵接面相對所述水平面前傾,或平行地設置。
[0019]如此,本發(fā)明的座椅襯墊在兩個部位具備橫架于側部框架的彈性部件。而且,所述兩個部位所具備的彈性部件(前方彈性部件及后方彈性部件)支撐載置于就座框架的緩沖墊。此時,前方彈性部件的襯墊抵接面(即,前方彈性部件的上面)相對水平面后傾地(襯墊抵接面的后方側向下方傾斜)設置。還有,后方彈性部件的襯墊抵接面(即,后方彈性部件的上面)相對水平面前傾(襯墊抵接面的前方側向下方傾斜),或水平地設置。
[0020]一方面,乘客的臀部彎曲,且向下方膨脹突出,因此,就座時,一邊使緩沖墊向下方彎曲一邊往下壓。此時,乘客的臀部與緩沖墊抵接的面,臀部的前方側及后方側向上方傾斜。
[0021]因此,本發(fā)明的座椅襯墊在乘客就座時,通過后傾的前方彈性部件及前傾的后方彈性部件,向上方的施加力對緩沖墊起作用,緩沖墊容易追隨于乘客的臀部,因此,可以獲得良好的就座感。
[0022]進一步的,由于前方彈性部件及后方彈性部件間隔設置,可以使乘客的坐骨結節(jié)位于前方彈性部件與后方彈性部件之間。結果,本發(fā)明的座椅襯墊可以減輕坐骨壓力,給予乘客良好的就座感。[0023]進一步地,由于不使用大型的盤式框架,作為使緩沖墊追隨乘客臀部的構成使用輕量的彈性部件,座椅襯墊的重量不會變大。
[0024]此時,優(yōu)選由前方彈性部件的襯墊抵接面與所述水平面形成的銳角大小為Θ 17由所述后方彈性部件的襯墊抵接面與所述水平面形成的銳角大小為θ2時,Q1 > θ2。
[0025]如此,通過前方彈性部件的后傾角度θ ι比后方彈性部件的前傾角度Θ 2大,緩沖墊更容易追隨乘客的臀部。
[0026]還有,此時,優(yōu)選所述Θ 2相對所述Θ丨的比為θ 2 / Θ丨時,O蘭Θ 2 / Θ丨蘭0.18。
[0027]如此,通過Θ 2相對θ ι的比為上述值的范圍,緩沖墊的彎曲程度被考慮,相對乘客的臀部,緩沖墊可以更容易地追隨。
[0028]進一步還有,優(yōu)選所述Θ i為17~21°范圍,所述Θ 2為O~3°范圍。
[0029]如此,通過%及θ2的值在上述范圍內,不僅可以使緩沖墊容易追隨于乘客的臀部,乘客不會感覺到由于彈性部件而產生的階梯狀的高低不平,或感覺到觸底感。還有,通過θ2為上述的值,與比上述值更大的情況相比,緩沖墊的厚度不會變得過薄,可以確保緩沖墊的厚度,因此,可以給予乘客更好的就座感。
[0030]此時,優(yōu)選所述就座框架進一步具有架設于所述一對側部框架的板狀框架,所述板狀框架設置于所述前方彈性部件的前方。
[0031]如此,通過就座框架上進一步具有板狀框架,板狀框架設置于前方彈性部件的前方,可以支撐乘客的大腿部。因此,上述構成的座椅襯墊中,可以確實地支撐乘客抵接的部分(臀部及大腿部)的同時,可以具備良好的就座感。還有,板狀框架僅設置于相當于大腿部的部分,因此,座椅襯墊的重量不會大幅地增加。
[0032]還有,優(yōu)選所述板狀框架的后端部如下設置,從所述后端部到根據SAE J-826的3維人體模型的胯點的高度為α,從所述后端部到所述胯點的前后方向的距離為β,所述α相對所述β的比為α / β時,0.73 ^ α / β蘭1.09。
[0033]如此,本發(fā)明的座椅襯墊,由于板狀框架的后端部設置于上述位置,本發(fā)明的座椅襯墊與在就座框架的全部使用盤式框架,從乘客的大腿部到臀部為止的位置為盤式框架的座椅襯墊相比,可以變得極其輕量。
[0034]但是,僅使盤式框架的面積減小,雖然可以使就座框架輕量化,但盤式框架支撐乘客的范圍不足,存在振動特性惡化的擔心。
[0035]對此,本發(fā)明的座椅襯墊通過盤式框架的后端部設置于上述位置,可以提供一種具備良好的振動特性,并且輕量的座椅襯墊。
[0036]更詳細敘述的話,本發(fā)明的座椅襯墊通過盤式框架的后端位置成為上述構成,在盤式框架為上述以外的構成的座椅襯墊中,相對從車里傳遞來的振動,共振倍率比現有的座椅降低,且進一步地,共振周波數變高。結果,座椅襯墊的共振周波數從乘客身體的共振域移位,因此,來自車輛的振動變得難以傳遞至乘客。因此,本發(fā)明的座椅襯墊不僅可以輕量化,還可以提高振動特性,給予乘客良好的就座感。
[0037]此時,優(yōu)選所述α為85~105 mm范圍,所述β為96~116 mm范圍。
[0038]如此,通過板狀框架的后端部設置于上述范圍,振動特性進一步提高。
[0039]所述課題通過根據本發(fā)明的車用座椅,具備上述任意一項的座椅襯墊、以及座椅靠背而被解決。[0040]如此,本發(fā)明的車用座椅具備通過如上所述輕量且簡單的構成,就座感良好的座椅襯墊。因此,可以成為作為整體輕量,且就座感良好的車用座椅。
[0041]根據本發(fā)明,輕量的彈性部件保持一定角度將緩沖墊向上方施力,因此,可以提供一種通過簡單且輕量的構成,緩沖墊容易追隨乘客的臀部,可以獲得良好就座感的座椅襯墊。還有,前方彈性部件與后方彈性部件在前后方向間隔設置,因此,可以使坐骨壓力減輕,可以成為良好就座感的座椅襯墊。
[0042]根據本發(fā)明,彈性部件以容易沿著乘客臀部形狀的狀態(tài)被設置,相對乘客的臀部,緩沖墊更容易追隨。因此,可以成為良好就座感的座椅襯墊。
[0043]根據本發(fā)明,彈性部件的設置狀態(tài)考慮緩沖墊的彎曲而被決定,因此,使緩沖墊相對乘客的臀部變得更容易追隨,可以使就座感提高。
[0044]根據本發(fā)明,彈性部件設置狀態(tài)為不會由于彈性部件而使乘客感覺到階梯狀的高低不平或觸底感的安裝狀態(tài),因此,可以成為就座感良好的座椅襯墊。進一步地,即使在座椅襯墊的后方側,緩沖墊也不會變薄,可以給予乘客良好的就座感。
[0045]根據本發(fā)明,乘客就座時,可以連大腿部也確實地支撐,因此,就座感進一步提高。還有,由于是僅在相當于大腿部的位置設置板狀框架的構成,可以成為就座感良好,且輕量的座椅襯墊。
[0046]根據本發(fā)明,座椅襯墊為輕量且簡單的構成,進一步具備良好的就座感,因此,可以成為輕量且具備良好就座感的車用座椅。
[0047]根據本發(fā)明,乘客就座時,相對來自車體的振動,乘客的身體難以共振,因此,可以提供一種振動特性良好,可以獲得舒適的就座感的座椅襯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8]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涉及的車用座椅的簡要立體圖。
[0049]圖2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涉及的就座框架的簡要立體圖。
[0050]圖3是乘客就座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涉及的座椅襯墊上的狀態(tài)的說明圖。
[0051]圖4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涉及的彈性部件的構成的說明圖。
[0052]圖5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涉及的板狀框架的構成的說明圖。
[0053]圖6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及比較例涉及的座椅襯墊中就座形狀的圖表。
[0054]圖7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及比較例涉及的座椅襯墊中坐骨壓力大小的圖表。
[0055]圖8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及比較例涉及的座椅襯墊的共振倍率的圖表。
[0056]圖9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及比較例涉及的座椅襯墊的負荷特性的圖表。
【具體實施方式】
[0057]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進行說明。此外,下面說明的部件、配置等并不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制,可以根據本發(fā)明的宗旨進行各種改變。還有,在本說明書中,車輛是指汽車、火車等具有車輪的地面行駛用乘坐物,和在地面之外移動的飛機或船舶等可以安裝座椅的移動用乘坐物。還有一般的就座負荷包含就座時產生的就座沖擊、由于乘坐物的突然起動產生的加速時的負荷等。
[0058]進一步地,關于表示本說明書中的方向的用語,如圖1所示地定義各方向。S卩,左右方向是指車用座椅的寬度方向,由就座的乘客看到的左側為左方向,由就座的乘客看到的右側為右方向。還有,前方向是指由就座的乘客看到的前方,后方向是指由就座的乘客看到的后方。
[0059]還有,本說明書中的“胯點”、“H點”是指連結根據美國SAE標準J-826 (伊藤精機株式會社制SAE-3DM型)的三維人體模型的軀干部及大腿部的旋轉中心點。進一步地,“坐骨結節(jié)”是指位于乘客骨盤的最下方的部分。
[0060]圖1至圖5涉及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圖1是車用座椅的簡要立體圖,圖2是就座框架的簡要立體圖,圖3是乘客就座于座椅襯墊上的狀態(tài)的說明圖,圖4是表示彈性部件的構成的說明圖,圖5是表示板狀框架的構成的說明圖,圖6至圖9涉及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和比較例涉及的座椅襯墊,圖6是表示就座形狀的圖表,圖7是表示坐骨壓力大小的圖表,圖8是表示共振倍率的圖表,圖9是表示負荷特性的圖表。[0061 ] 參照圖1至圖5,對實施例涉及的車用座椅S進行說明。
[0062]如圖1所示,車用座椅S由座椅靠背SI (背部)、座椅襯墊S2、頭枕S3構成,座椅靠背SI及座椅襯墊S2在座椅框架上載置有緩沖墊la、2a,且被表皮材料lb、2b覆蓋。此外,頭枕S3在頭部的芯材料(未圖示)中配置有襯墊材料3a,且被表皮材料3b覆蓋形成。還有符號20是支撐頭枕S3的頭枕支柱。
[0063]車用座椅S的座椅框架由構成座椅靠背SI的座椅靠背框架(未圖7]^)、以及構成座椅襯墊S2的就座框架F構成。
[0064]座椅靠背SI在座椅靠背框架載置有如上所述的緩沖墊Ia,被表皮材料Ib從緩沖墊Ia的上面開始覆蓋,且成為從后方支撐乘客C的后背的構成。
[0065]座椅襯墊S2在就座框架F載置有如上所述的緩沖墊2a,被表皮材料2b從緩沖墊2a的上面開始覆蓋,且成為從下部支撐乘客C的構成。就座框架F被腳部(未圖示)支撐,所述腳部安裝有內部導軌,在與設置于車體地板的外部導軌之間,被組裝為可以前后調整位置的滑動式。
[0066]還有,就座框架F的后端部通過傾斜機構(未圖示)與座椅靠背框架(未圖示)連結。
[0067]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就座框架F由大致矩形狀的框體構成,包括,在左右方向間隔的側部框架11、11、作為架設于側部框架11、11的前方側(前端)的板狀部件的盤式框架12、作為設置于側部框架11、11的后方側的連結部件的構件管13、作為架設于側部框架
11、11的前方彈性部件的前方彈簧14、以及作為后方彈性部件的后方彈簧15。
[0068]此外,盤式框架12及構件管13中任意一個都是架設于側部框架11、11的部件,且連結側部框架11、11。
[0069]2根(一對)側部框架11構成就座框架F的寬度,因此,間隔設置于左右方向,且向前后方向伸展地設置。而且,構件管13安裝于一對側部框架11、11的后方側,一對側部框架11、11被構件管13連結。
[0070]還有,盤式框架12被固定接合于一對側部框架11、11的前方側,一對側部框架11、11也被盤式框架12連結。更詳細為,盤式框架12的左右方向的端部分別固定于凸緣lib、11b,所述凸緣分別設置于側部框架11、11。
[0071]盤式框架12為了主要支撐乘客C的大腿部,其上面是幾乎平坦的大致矩形狀地形成的金屬制框架。此外,如圖2所示,在盤式框架12的上面,也可以設置用于限制后面碰撞時的下潛現象,或就座時的錯位的凸部12d。
[0072]而且,如圖3所示,盤式框架12具有前方端部向下方彎曲的前方彎曲部12a、以及后方端部向下方彎曲的后方彎曲部12b。還有,在前方彎曲部12a與后方彎曲部12b之間,設置有上面幾乎平坦,朝向后方略向下方傾斜的支持面12c。此外,所述支持面12c的左右方向的端部分別固定于側部框架11、11的凸緣IlbUlb (參照圖2)。
[0073]表皮材料2b的端部卡止于盤式框架12的前方彎曲部12a的端部(下方端部)。此外,表皮材料2b與前方彎曲部12a的卡止裝置使用調整索等公知的方法。
[0074]前方彈簧14及后方彈簧15設置于盤式框架12的后方彎曲部12b的更后方。前方彈簧14及后方彈簧15橫架于側部框架11、11間,前方彈簧14及后方彈簧15的兩端部分別卡止于側部框架11、11上設置的卡止部11c、11c??ㄖ共縄lc設置于側部框架11,間隔于前后方向形成兩個孔,被所述孔夾住的部分向側部框架11的內側膨脹突出而被構成。而且,從一方的孔插入前方彈簧14或后方彈簧15的端部,使彈簧的一部分沿著膨脹突出的部分后,使端部插通另一方的孔。
[0075]如此,前方彈簧14及后方彈簧15的端部被卡止部Ilc支撐,所述卡止部Ilc具有沿著前后方向抵接的膨脹突出面。
[0076]從正上方看就座框架F時(即,平面視),前方彈簧14及后方彈簧15相互間隔一定距離(從前方彈簧14的后端到后方彈簧15的前端,約50~70 mm左右),伸展方向大致平行地設置。
[0077]還有,在前方彈簧14與后方彈簧15之間(間隔一定距離的空間),相當于乘客C的坐骨結節(jié)P的位置被支撐地構成。即,前方彈簧14及后方彈簧15在至少不設置于坐骨結節(jié)P的位置的下方的程度,相互間隔設置。
[0078]前方彈簧14及后方彈簧15是由波狀(Z字形形狀)等形成的線狀部件,主要支撐乘客C的臀部。而且,前方彈簧14及后方彈簧15的端部分別被軸支于側部框架11、11,緩沖墊2a被載置于前方彈簧14及后方彈簧15的上方。
[0079]包含前方彈簧14及后方彈簧15的波形形狀的平面(由波形形狀構成的平面)分別相對水平方向,略傾斜地設置。以下,對其傾斜角度進行詳細說明。
[0080](前方彈簧14及后方彈簧15的傾斜角度)
[0081]圖4中,表示了前后方向切斷狀態(tài)的座椅襯墊S2的剖面圖的一部分擴大圖,以及其說明。此外,圖4中,左側為座椅襯墊S2的前方側,右側為座椅襯墊S2的后方側。
[0082]如圖4所示,前方彈簧14及后方彈簧15為,各自的由波形形狀構成的面相對水平方向(水平面X)傾斜地設置。而且,前方彈簧14是后方側向下方傾斜地(后傾)設置,后方彈簧15是前方側向下方傾斜地(前傾)地設置,或水平地設置。
[0083]換言之,前方彈簧14抵接于緩沖墊2a,支撐該墊的面(與緩沖墊2a的襯墊抵接面14a)相對水平面X后傾地設置,后方彈簧15抵接于緩沖墊2a,支撐該墊的面(與緩沖墊2a的襯墊抵接面15a)相對水平面X前傾,或與水平面X平行地設置。
[0084]此時,如圖4所示,由前方彈簧14的波形形狀構成的面(與緩沖墊2a的襯墊抵接面14a)相對水平面X形成的角度中,較小一方的角度(銳角)的大小為Q1,由后方彈簧15的波形形狀構成的面(與緩沖墊2a的襯墊抵接面15a)相對水平面X形成的角度中,較小一方的角度(銳角)的大小為9 2,的話,角度^與G2設定為相互不同的角度。[0085]優(yōu)選所述角度Θ i及Θ 2,依存于一般體格的乘客C的臀部形狀(更詳細為,相對坐面傾斜的角度Θ/及θ2': Θ/是連通乘客C的坐骨結節(jié)P與從坐骨結節(jié)P向前方距離80 mm的位置的乘客C的臀部的線與水平面X形成的角度,θ 2,是連通乘客C的坐骨結節(jié)P與從坐骨結節(jié)P向后方距離80 mm的位置的乘客C的臀部的線與水平面X形成的角度)而被設定,本發(fā)明中,Θ丨> θ2。更詳細為,優(yōu)選Ι=θ2 / θ丨時,O蘭I蘭0.18 (更詳細為,襯墊抵接面15a為水平時,1=0,除此以外的情況O < I蘭0.18)。
[0086]通過具備如此構成的前方彈簧14及后方彈簧15,座椅襯墊S2更容易追隨乘客C臀部的形狀,因此,乘客C可以獲得良好的適合感。還有,前方彈簧14及后方彈簧15間隔一定距離,因此,在前方彈簧14與后方彈簧15之間(間隔一定距離的部分),可以支撐乘客C的坐骨結節(jié)P。結果,可以減輕坐骨壓力,成為就座感更良好的座椅襯墊S2。
[0087]進一步具體說明的話,優(yōu)選θ1=17?21°,θ2=0?3°。如此Θ i的值考慮緩沖墊2a的彎曲,進一步地,設置于前方的盤式框架12與前方彈簧14的前端的高度不較大不同地被設定。Θ i的值比上述值大,或小時,乘客C會在盤式框架12與前方彈簧14之間的邊界部分感到階梯狀的高低不平,就座感下降,但通過Θ ,的值為上述值,可以成為就座感良好的座椅襯墊S2。此外,Θ i的值考慮前方彈簧14自身的彎曲,為19°時最合適。
[0088]進一步地,θ2的值是比上述值更大的值時,緩沖墊2a必須變薄,因此,乘客C的臀部容易抵接于后方彈簧15,就座感下降,但通過Θ 2的值為上述值,可以確保緩沖墊2a的厚度,乘客C不會感覺到觸底感,因此優(yōu)選。此外,θ2的值,為了確保緩沖墊2a的厚度,為0°時最合適。
[0089]進一步地,通過具備上述構成的前方彈簧14及后方彈簧15,可以通過彈簧的擴展吸收緩沖墊2a的彎曲程度,就座感進一步提高。
[0090]此外,對作為前方彈性部件及后方彈性部件,分別由S彈簧構成的構成進行了說明,但例如,使用形成為具有一定寬度的帶狀的橡膠等的彈性部件作為前方彈性部件及后方彈性部件也可以。使用帶狀的彈性部件時,其上面相對水平方向傾斜地設置。即,設置于前方的彈性部件的上面與水平面X形成的角度中,較小一方的角度(銳角)為Θ i,設置于后方的彈性部件的上面與水平面X形成的角度中,較小一方的角度(銳角)為θ2,使得
Θ2滿足上述值地設置彈性部件。
[0091](前方彈簧14及后方彈簧15的效果)
[0092]如上所述,是前方彈簧14相對水平面X后傾,后方彈簧15相對水平面X前傾(或水平地設置)的構成,因此,本發(fā)明的座椅襯墊S2對乘客C的追隨性高,呈現良好的適合感。
[0093]還有,通過前方彈簧14及后方彈簧15成為上述構成,本發(fā)明的座椅襯墊S2不必另外設置其他的緩沖部件,可以具備良好的緩沖性,使振動減弱。
[0094]進一步地,本發(fā)明的座椅襯墊S2中,相互間隔一定距離地設置前方彈簧14與后方彈簧15,因此,可以減輕就座時坐壓最高的坐骨結節(jié)部正下方的壓力(坐骨壓力)。
[0095]因此,如上所述,本發(fā)明的座椅襯墊S2可以呈現良好的適合感,使振動減弱,還可以進一步減輕坐骨壓力,因此,可以給予乘客C極其良好的就座感。還有,本發(fā)明的座椅襯墊S2不必增加配件件數,是簡單且輕量的構成,因此,對車輛組裝座椅襯墊S2(車用座椅S)時,操作效率良好,因而優(yōu)選。
[0096](盤式框架12的構造)[0097]圖5中,表示了前后方向切開座椅襯墊S2的狀態(tài)的剖面圖,以及其說明。此外,圖5中,左側為座椅襯墊S2的前方側,右側為座椅襯墊S2的后方側。
[0098]如圖5所示,盤式框架12的支持面12c的后端部12e(即,支持面12c與后方彎曲部12b的邊界部)以3維人體模型的胯點H的位置為基準來決定其位置。
[0099]如圖5所示,盤式框架12的后端部12e將從后端部12e到胯點H的高度(鉛垂方向的距離)作為a,將后端部12e與胯點H的前后方向的距離(此時,胯點H位于后端部12e的后方)作為P時,優(yōu)選a對P的比,即a / P滿足0.73 ≤ a / β≤ 1.09的關系而被設置。
[0100]盤式框架12的后端部12e設置于如上所述的位置的話,車輛行駛時的振動特性提高,進一步感覺不到就座時的異物感,可以獲得良好的就座感。此外,此時,“振動特性提高”表示的是共振倍率降低,以及共振周波數變大。關于振動特性將在下面詳述。
[0101]關于上述a的值,更詳細為,優(yōu)選a =85~105 mm,P =96~116 IM左右。a、^分別成為所述范圍時,將盤式框架12安裝于側部框架11、11的話,振動特性提高。[0102]a超過105毫米,或P超過116毫米時,不能使振動特性提高,還有,a小于85mm,或0小于96毫米時,就座時臀部容易感覺到觸底感或異物感,因此,就座感下降。
[0103]如上所述,通過相對3維人體模型的胯點H將盤式框架12的后端部12e的位置設置在上述范圍內,與將原來重量較大的盤式框架架設到全部的構成相比,可以使盤式框架面積減小。結果,不僅可以輕量化就座框架F,還可以使車輛行駛時的振動特性及乘客C感覺到的就座感提聞。
[0104]進一步地,通過將盤式框架12的后端部12e設置于上述范圍內,進一步將前方彈簧14及后方彈簧15如上述構成地設置,本發(fā)明的座椅襯墊S2不僅可以提高振動特性,緩沖墊2a還容易追隨乘客C的身體(臀部),并減輕坐骨壓力,因此,可以給予乘客C極其良好的就座感。還有,作為使緩沖墊2a的追隨性提高的構成并不具備復雜的裝置,因此,不會增
加重量。
[0105](實施例及比較例)
[0106]以下,參照圖6及圖9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及比較例進行說明。
[0107]此外,圖6至圖9中,“實施例”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座椅襯墊S2,上述e工為19°、02為0。。還有,a=95mm,0 =106 mm。
[0108]“比較例”是4根S彈簧代替本發(fā)明的前方彈簧14及后方彈簧15而架設于前后方向的部件。還有,“比較例”是,盤式框架與實施例相比較的話,在前后方向較小(即,@大于116 mm),還有,從盤式框架的后端部到胯點H的高度較大(即,a大于105 mm)的部件。具體為,a =115 mm, P =153 腿。
[0109]圖6是表示乘客C (被試者)就座時的座椅襯墊S2的就座形狀(高度方向的變位量)的圖表。以橫軸為座椅襯墊S2的前后方向,縱軸為座椅襯墊S2的上面(乘客抵接的面)的高度方向上的變位量,來表示對乘客C的身體(臀部)的追隨性(適合感)。此外,圖6中的符號P表示乘客C的坐骨結節(jié)P的位置。
[0110]本測定是通過將不銹鋼帶(厚度=0.4 mm,寬度=40 mm)向座椅襯墊S2的前后方向拉伸架設,被試者就座于座椅襯墊S2上的狀態(tài)下,使用應變式負荷測量器(美蓓亞株式會社制)進行測定,進行就座形狀比較。此外,此時的被試者是最接近40人體型(臀部形狀)的平均值的乘客。
[0111]結果,在坐骨結節(jié)P的位置,實施例與比較例為相同變位量,另一方面,在座椅襯墊S2的前端及后端,顯示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變位更小地支撐乘客C。因此,可以確認本發(fā)明的座椅襯墊S2對乘客C具有高追隨性,即適合感。
[0112]因此,顯示了比起將支持緩沖墊2a的彈性部件架設于前后方向的構成的座椅襯墊,通過將前方彈簧14及后方彈簧15架設于左右方向,且進一步使前方彈簧14后傾,后方彈簧15前傾,緩沖墊2a更容易追隨乘客C。
[0113]顯示了通過前方彈簧14的襯墊抵接面14a及后方彈簧15的襯墊抵接面15a與水平面X形成的角度Q1Slf、θ2為0°,在坐骨結節(jié)P的前后,可以良好地支撐乘客臀部。
[0114]圖7是表示乘客C就座時的座椅襯墊S2上坐骨壓力的圖表。本測定通過在緩沖墊2a (表皮材料2b)上(更詳細為,相當于坐骨結節(jié)P的部分)安裝傳感器,使用服裝壓測定裝置(株式會社AMI TECHNO制)測量被試者就座狀態(tài)的壓力而進行。
[0115]結果顯示,實施例的坐骨壓力比比較例的坐骨壓力顯著地減小。因此,確認可以通過前方彈簧14及后方彈簧15架設于左右方向,相互間隔地設置,減輕對就座感產生重大影響的坐骨壓力。
[0116]—方面,彈性部件架設于前后方向的比較例中,不能避開坐骨結節(jié)的部分設置彈性部件,因此,難以減輕坐骨壓力。因此,本發(fā)明的座椅襯墊S2是,前方彈簧14及后方彈簧15間隔一定距離設置,可以使坐骨結節(jié)P位于其間隔的部分,因此就座感提高。
[0117]圖8是表示座椅襯墊S2的強制加振試驗(振動特性試驗)的結果的圖表。橫軸表示周波數,縱軸表示共振倍率(傳遞率)。
[0118]本測定基于JASO B407-87 “6.4振動試驗” 一項進行。
[0119]結果確認了,實施例的座椅襯墊S2的共振倍率下降的同時,周波數移位至高周波數側,進一步地,共振點從乘客C的身體的共振域較大地移位。
[0120]一方面,盤式框架在前后方向相對較小地形成的(S卩,盤式框架的后端部設置于距離胯點H較遠的位置)比較例中,共振倍率較高,進一步地,共振點難以從乘客C的身體的共振域移位。
[0121]因此,本發(fā)明的座椅襯墊S2通過盤式框架12的后端部12e的位置成為上述構成,振動特性提高。即,本發(fā)明的座椅襯墊S2可以使座椅的共振點從乘客C的身體的共振域移位,可以進一步降低共振倍率。結果,本發(fā)明的座椅襯墊S2緩和車輛行駛時的共振的效果較高,可以具備良好的就座感。
[0122]還有,比較例的座椅襯墊中,就座框架上設置的彈性部件架設于左右方向,進一步地,其根數為4跟,但本發(fā)明的座椅襯墊S2減少了彈性部件的數量,其架設方向為前后方向,因此,可以預想進一步提高振動特性。
[0123]圖9是表示座椅襯墊S2的負荷彎曲試驗(負荷特性試驗)的結果的圖表。橫軸表示座椅襯墊S2的變位量,縱軸表示對座椅襯墊S2施加的負荷。
[0124]本測定基于JASO B407-87 “6.1負荷試驗”一項進行。
[0125]結果顯示,實施例的座椅襯墊S2在靜止就座(一般就座)領域的負荷范圍中,維持與比較例的座椅襯墊同等程度的硬度,在振動就座領域的負荷范圍中,比比較例的座椅襯墊更硬。[0126]因此,本發(fā)明的座椅襯墊S2通過盤式框架12的后端部12e的位置成為上述構成,對高負荷的硬度較高。結果,本發(fā)明的座椅襯墊S2的振動特性提高,可以具備良好的就座感。
[0127](其他實施例)
[0128]此外,上述各實施例中,作為具體例,對汽車的前排座椅的就座框架F進行了說明,但并不僅限于此,毋庸置疑關于后部座椅的就座框架也可以適用同樣的結構。
[0129]符號說明
[0130]C乘客(3維人體模型)
[0131]H 胯點(H 點)
[0132]P坐骨結節(jié)
[0133]S車用座椅
[0134]SI座椅靠背
[0135]S2座椅襯墊
[0136]S3 頭枕
[0137]F就座框架
[0138]X水平面
[0139]la、2a、3a緩沖墊(襯墊材料)
[0140]lb、2b、3b 表皮材料
[0141]11側部框架
[0142]Ilb 凸緣
[0143]Ilc卡止部
[0144]12盤式框架(板狀框架)
[0145]12a前方彎曲部
[0146]12b后方彎曲部
[0147]12c支持面
[0148]12d 凸部
[0149]12e后立而部
[0150]13構件管(連結部件)
[0151]14前方彈簧(前方彈性部件)
[0152]14a襯墊抵接面
[0153]15后方彈簧(后方彈性部件)
[0154]15a襯墊抵接面
[0155]20頭枕支柱
【權利要求】
1.一種座椅襯墊,包括就座框架、載置于所述就座框架上的緩沖墊、以及覆蓋所述就座框架及所述緩沖墊的表皮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就座框架具備向前后方向伸展的一對側部框架、架設于所述一對側部框架的同時抵接于所述緩沖墊的前方彈性部件、以及與所述前方彈性部件間隔一定距離設置并抵接于所述緩沖墊的后方彈性部件; 所述前方彈性部件的襯墊抵接面,相對水平面后傾地設置; 所述后方彈性部件的襯墊抵接面相對所述水平面前傾,或平行地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記載的座椅襯墊,其特征在于: 由前方彈性部件的襯墊抵接面與所述水平面形成的銳角大小為e由所述后方彈性部件的襯墊抵接面與所述水平面形成的銳角大小為e2時,Q1 > 02。
3.根據權利要求2記載的座椅襯墊,其特征在于: 所述e 2相對所述0!的比為0 2 / e丨時,O蘭0 2 / 0丨蘭0.18。
4.根據權利要求3記載的座椅襯墊,其特征在于: 所述Q1S 17~21°范圍; 所述92為0~3°范圍。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項記載的座椅襯墊,其特征在于: 所述就座框架進一步具有架設于所述一對側部框架的板狀框架; 所述板狀框架設置于所述前方彈性部件的前方。
6.根據權利要求5記載的座椅襯墊,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狀框架的后端部如下設置,從所述后端部到根據SAE J-826的3維人體模型的胯點的高度為a,從所述后端部到所述胯點的前后方向的距離為0,所述a相對所述3的比為a / 3時,0.73芻a /旦芻1.09。
7.根據權利要求6記載的座椅襯墊,其特征在于: 所述a為85~105 mm范圍; 所述P為96~116 mm范圍。
8.—種車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項記載的座椅襯墊、以及座椅靠背。
【文檔編號】A47C7/02GK103517828SQ201280021622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3月31日
【發(fā)明者】杉山慎二 申請人:提愛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