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門。
背景技術:
在一些公共場所(譬如肯德基餐廳)以及公用衛(wèi)生間等地方的門把手,因為使用人很多,或者衛(wèi)生條件比較差,從而門把手成了各種傳染病菌的傳播媒介,因此很多人不愿意用手開門。另外,當人們雙手都拿著東西時,用手開門就顯得特別不方便。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門,該門的門把手設置在門的下端,開門時,用腳勾住門把手,即可將門打開,也即無需用手去拉門把手,從而解決人們不愿意在一些公共場所以及公用衛(wèi)生間等地方用手開門的弊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一種門,包括門本體,以及設置在門本體上的門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門把手設置在門本體的下端。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門把手設置在遠離門本體旋轉(zhuǎn)軸的一側(c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門把手包括拉片,所述拉片與門本體具有間隙,該間隙的開口朝下。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門把手還設置有座體,所述拉片固接于座體上,所述座體固定在門本體上。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門把手上還設置有蓋板,該蓋板與座體分別設置在門本體的兩側(c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蓋板與座體通過螺栓連接在一起。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螺栓設置有4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由于將門把手設置在門的下端,開門時,用腳勾住門把手,即可將門打開,也即無需用手去拉門把手,從而解決人們不愿意在一些公共場所以及公用衛(wèi)生間等地方用手開門的弊端。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見圖1,一種門, 包括門本體1,所述門本體1的下端設置有門把手3,并且所述門把手3設置在遠離門本體 1旋轉(zhuǎn)軸的一側(cè)。所述的門本體1旋轉(zhuǎn)軸是指開門或關門時,門本體1繞著該旋轉(zhuǎn)軸轉(zhuǎn)動。 該結構使得在一些公共場所以及公用衛(wèi)生間等地方開門時,可以用腳開門。這樣就不會因為用腳開門會被人認為不禮貌。另外將把手設置在遠離門本體1旋轉(zhuǎn)軸的一側(cè)在用腳開關門時,操作力度較小,可以較容易地將門打開。所述門把手3還設置有座體30,所述門把手3上還設置有蓋板32,該蓋板32與座體30分別設置在門本體1的兩側(cè)。并且所述座體30和蓋板32通過4個螺栓5連接在門本體1上。所述座體30上還設置有拉片31,所述拉片31與座體30上具有間隙,該間隙的開口朝下。開門時,用腳勾住拉片,然后輕輕拉動拉片,即可實行開門?;蛘哂媚_踢在蓋板上即可。這樣就無需用手去拉門把手,從而解決人們不愿意在一些公共場所以及公用衛(wèi)生間等地方用手開門的弊端。
權利要求1.一種門,包括門本體(1),以及設置在門本體(1)上的門把手(3),其特征在于,所述門把手(3 )設置在門本體(1)的下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門把手(3)設置在遠離門本體(1)旋轉(zhuǎn)軸的一側(cè)。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門把手(3)包括拉片(31),所述拉片 (31)與門本體(1)具有間隙,該間隙的開口朝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門把手(3)還設置有座體(30),所述拉片(31)固接于座體(30)上,所述座體(30)固定在門本體(1)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門把手(3)上還設置有蓋板(32),該蓋板(32)與座體(30)分別設置在門本體(1)的兩側(cè)。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門,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32)與座體(30)通過螺栓(5)連接在一起。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5)設置有4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門,包括門本體,以及設置在門本體上的門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門把手設置在門本體的下端。所述門把手設置在遠離門本體旋轉(zhuǎn)軸的一側(cè)。所述門把手包括拉片,所述拉片與門本體具有間隙,該間隙的開口朝下。本實用新型可以方便地用腳開門,從而解決人們不愿意在一些公共場所以及公用衛(wèi)生間等地方用手開門的弊端。
文檔編號E05B1/00GK202055621SQ20112011771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4月20日
發(fā)明者黃劍安 申請人:黃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