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梯子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公開涉及梯子,具體涉及多配置梯子。
背景技術(shù):
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存在包括多配置梯子在內(nèi)的梯子。然而,一直需要在使用中提供良好 穩(wěn)定性的梯子。為此,本公開涉及梯子,具體涉及多配置梯子,這種多配置梯子能夠由用戶 在多個使用模式下進(jìn)行布置。更具體地,本公開涉及多折疊梯子中所包括的梯子腳。
實用新型內(nèi)容根據(jù)本公開,梯子包括第一對和第二對梯子腿。每個梯子腿包括梯框和連接于梯 框底端的腳,以將梯子支撐于腳下方的地面上。在說明性實施方式中,通過一對可鎖定的鉸接件使第一對梯子腿與第二對梯子腿 相互連接??涉i定的鉸接件被設(shè)置為提供將梯子設(shè)置為處于A-框架模式、伸展模式和腳手 架模式中一個模式的裝置。在說明性實施方式中,腳包括腳趾部和腳底部。腳底部包括前段部分和尾段部分, 前段部分被定位處于尾段部分與腳趾部之間。當(dāng)梯子被設(shè)置為處于A-框架模式時,腳底部 的尾段部分被設(shè)置為與地面成面對的關(guān)系,使得與地面的接合最大化。當(dāng)將梯子被設(shè)置為 處于伸展模式時,腳底部的前段部分被設(shè)置為與地面成面對關(guān)系,使得與地面的接合最大 化。當(dāng)梯子處于腳手架模式時,腳的腳趾部被設(shè)置為與地面成面對的關(guān)系,使得與地面的接 合最大化。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方面,梯子包括內(nèi)部基本單元,包括第一框架;以及第一外部輔助單元,連接于所述內(nèi)部基礎(chǔ)單元的第一框架,以相對于所述第一框 架來回移動,從而使所述第一外部輔助單元能夠在用戶需要時與所述第一框架分離,所述 第一外部輔助單元包括第一外部腿;第二外部腿,被定位為與所述第一外部腿成間隔開的關(guān)系;以及一組橫桿,在所述第一外部腿與所述第二外部腿之間延伸并使所述第一外部腿和所述第二外部腿相互連接,其中,每個外部腿包括梯框和第一腳,所述梯框具有頂端和被定位為與所述頂端 成間隔開關(guān)系的相反的底端,所述第一腳連接于所述梯框的底端,并且所述第一腳包括腳 趾部和腳底部,所述腳底部包括前段部分和尾段部分,所述尾段部分被定位為使所述前段 部分位于所述尾段部分與所述腳趾部之間,所述腳趾部和所述前段部分協(xié)作以在所述腳趾 部與所述前段部分之間限定第一腳角,所述前段部分和所述尾段部分協(xié)作以在所述前段部 分與所述尾段部分之間限定相對較大的第二腳角。所述梯子還包括第二外部輔助單元,所述第二外部輔助單元包括第三外部腿、第四外部腿和一組橫桿,所述第四外部腿被定位為與所述第三外部腿成間隔開的關(guān)系,所述一組橫桿在所述第三外部腿與所述第四外部腿之間延伸并使所述第三外部腿和所述第四 外部腿相互連接,所述第三外部腿和第四外部腿中的每個外部腿包括梯框和第二腳,所述 梯框具有頂端和被定位為與所述頂端成間隔開關(guān)系的相反的底端,所述第二腳連接于所述 梯框的底端,并且所述第二腳被配置為提供用于響應(yīng)于被配置為處于A-框架模式、伸展模 式和腳手架模式中一個模式的所述梯子而提高所述梯子穩(wěn)定性的裝置,在所述A-框架模 式,所述第一外部輔助單元和所述第二外部輔助單元疊置于所關(guān)聯(lián)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 上,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被設(shè)置為處于所述收縮使用位置,以使所述梯框和地面 在所述梯框與地面之間限定約68度的第一夾角,在所述伸展模式,所述第一外部輔助單元 疊置于所述內(nèi)部基礎(chǔ)單元的所述第一框架上,所述第二外部輔助單元疊置于所述內(nèi)部基礎(chǔ) 單元的所述第二框架上,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被設(shè)置為處于所述展開使用位置, 以使所述梯框和地面在所述梯框與地面之間限定約75度的第二夾角,在所述腳手架模 式,所述第一外部輔助單元被定位為與所述第一框架成間隔開的關(guān)系,所述第二外部輔助 單元被定位為與所述第二框架成間隔開的關(guān)系,外部輔助單元連接在一起以使所述第二外 部輔助單元的所述梯框和地面限定約66度的第三夾角。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梯子 包括內(nèi)部基本單元,包括第一框架、被定位為與第一框架成間隔開關(guān)系的第二框架、和 被設(shè)置為使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相互連接的框架連接件,從而使第二框架繞著樞軸軸線相 對于第一框架在折疊收藏位置、收縮使用位置和展開使用位置之間移動,在折疊收藏位置, 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被設(shè)置為在第一框架與第二框架之間限定約0度的第一內(nèi)角,在收縮 使用位置,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被設(shè)置為在第一框架與第二框架之間限定約44度的第二 內(nèi)角,在展開使用位置,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被設(shè)置為在第一框架與第二框架之間限定約 180度的第三內(nèi)角;第一外部輔助單元,連接于內(nèi)部基礎(chǔ)單元的第一框架,以與第一框架一起繞著樞 軸軸線移動并相對于第一框架來回移動,從而使第一外部輔助單元能夠在用戶需要時與第 一框架分離;以及第二外部輔助單元,其中,第一外部輔助單元包括第一外部腿、第二外部腿和一組橫桿,第二外部腿被 定位為與第一外部腿成間隔開的關(guān)系,所述一組橫桿在第一外部腿與第二外部腿之間延伸 并使第一外部腿和第二外部腿相互連接,每個外部腿包括梯框和第一腳,梯框具有頂端和 被定位為與頂端成間隔開關(guān)系的相反的底端,第一腳連接于梯框的底端,并且腳被配置為 提供用于響應(yīng)于被配置為處于A-框架模式、伸展模式和腳手架模式中一個模式的梯子而 提高梯子穩(wěn)定性的裝置,在A-框架模式,第一外部輔助單元和第二外部輔助單元疊置于所 關(guān)聯(lián)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上,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被設(shè)置為處于收縮使用位置,以使梯 框和地面在梯框與地面之間限定約68度的第一夾角,在伸展模式,第一外部輔助單元疊置 于內(nèi)部基礎(chǔ)單元的第一框架上,第二外部輔助單元疊置于內(nèi)部基礎(chǔ)單元的第二框架上,第 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被設(shè)置為處于展開使用位置,以使梯框和地面在梯框與地面之間限定 約75度的第二夾角,在腳手架模式,第一外部輔助單元被定位為與第一框架成間隔開的關(guān) 系,第二外部輔助單元被定位為與第二框架成間隔開的關(guān)系,外部輔助單元連接在一起以使第二外部輔助單元的梯框和地面限定約66度的第三夾角,從而當(dāng)梯子處于A-框架模式、 伸展模式和腳手架模式中一個模式時,腳與地面的接合最大化,并且梯子的穩(wěn)定性最大化。 所述第二外部輔助單元包括第三外部腿、第四外部腿和一組橫桿,所述第四外部 腿被定位為與所述第三外部腿成間隔開的關(guān)系,所述一組橫梁在所述第三外部腿與所述第 四外部腿之間延伸并使所述第三外部腿和所述第四外部腿相互連接,每個外部腿包括梯框 和第二腳,所述梯框具有頂端和被定位為與所述頂端成間隔開關(guān)系的相反的底端,所述第 二腳連接于所述梯框的底端,并且所述第二腳包括腳趾部和腳底部,所述腳底部具有前段 部分和尾段部分,所述尾段部分被定位為使所述前段部分位于所述尾段部分與所述前段部 分之間,當(dāng)所述梯子處于所述腳手架模式時,所述梯子的第二外部輔助單元中所包括的所 述第二腳的腳趾部被設(shè)置為與地面成面對關(guān)系,以在地面與所述第二腳的腳趾部之間限定 約0度的第四腳趾部角,所述第二腳的腳底部的前段部分和地面在所述第二腳的腳底部的 前段部分與地面之間限定約39. 1度的第四前段部分角,所述第二腳的腳底部的尾段部分 和地面在所述第二腳的腳底部的尾段部分與地面之間限定約46度的第四尾段部分角??墒垢鶕?jù)本公開的梯子處于A-框架模式、伸展模式和腳手架模式,并且通過使根 據(jù)本公開的梯子中所包括的梯子腳與地面的接合最大化,使梯子的穩(wěn)定性最大化。鑒于例示目前所認(rèn)識到的實施本公開的最佳實施方式的說明性實施方式,本公開 的其它特征對本領(lǐng)域的技術(shù)人員而言將變得顯而易見。
詳細(xì)的描述具體地參考附圖,在附圖中圖1是多配置梯子的分解立體圖,其中示出了該多配置梯子包括內(nèi)部基本單元、 位于基本單元左下側(cè)的第一外部輔助單元和位于基本單元右下側(cè)的第二外部輔助單元,并 顯示了外部輔助單元可疊置于內(nèi)部基本單元中所包括的關(guān)聯(lián)的第一內(nèi)部框架和第二內(nèi)部 框架上,從而建立如圖2所示的A-框架模式和圖4所示的伸展模式中的一個模式,還顯示 了外部輔助單元可與內(nèi)部基本單元分離,以建立用于如圖8所示的腳手架模式的輔助基本 單元;圖2是多配置梯子的立體圖,其中示出了已被布置為處于A-框架模式的多配置梯 子,在A-框架模式,外部輔助單元已安裝于內(nèi)部框架上,內(nèi)部框架已經(jīng)彼此分開以建立收 縮使用位置,在收縮使用位置,如圖3所示,外部輔助單元的外部腿中所包括的每組梯框與 腳被設(shè)置為使與地面的接合最大化;圖3是第一外部輔助單元的第一外部腿的部分側(cè)視圖,其中示出了第一外部腿包 括梯框和連接于梯框的底端的腳,并顯示了當(dāng)?shù)谝煌獠客缺辉O(shè)置為處于如圖2所示的收縮 使用位置時,梯框在梯框與地面之間建立約68度的第一夾角,以使腳中所包括的腳底部的 尾段部分與地面接合,從而使穩(wěn)定性最大化;圖4是圖2的多配置梯子的立體圖,其中示出了多配置梯子已被重新配置以處于 伸展模式,在伸展模式,第一內(nèi)部框架和第二內(nèi)部框架已彼此分開約180度,以使第一外部 輔助單元被設(shè)置為處于伸展使用位置,在伸展使用位置,如圖5所示,第一外部輔助單元的 第一外部腿和第二外部腿中所包括的腳被設(shè)置為使與地面的接合最大化;圖5是第一外部輔助單元的第一外部腿的部分側(cè)視圖,其中顯示了當(dāng)?shù)谝煌獠客缺辉O(shè)置于如圖4所示的伸展使用位置時,梯框在梯框與地面之間建立約75度的第二夾角, 以使腳中所包括的腳底部的前段部分與地面接合,從而使穩(wěn)定性最大化;圖6是圖1、2和4的多配置梯子的分解立體組裝圖,其中示出了被重新配置以用 于如圖8所示的腳手架 模式的多配置梯子,并顯示了通過以下步驟對多配置梯子進(jìn)行重新 配置以建立如圖7和8所示的輔助基本單元首先使第一外部輔助單元和第二外部輔助單 元與內(nèi)部基本單元分離,然后使第二外部輔助單元繞著其豎直軸線翻轉(zhuǎn)(以虛線示出), 最后使第一外部輔助單元連接于第二外部輔助單元;圖7是因如圖6所示對第一輔助單元和第二輔助單元進(jìn)行重新配置而建立的輔助 基本單元的立體圖;圖8是圖1、2、4和6的多配置梯子的側(cè)視圖,其中示出了多配置梯子已被重新配 置以處于腳手架模式,在腳手架模式,內(nèi)部基本單元布置已被設(shè)置為處于收縮使用位置,夕卜 部輔助單元已被設(shè)置為處于輔助基本位置,在輔助基本位置,第一外部輔助單元的第一外 部腿和第二外部腿中所包括的梯框如圖9所示地設(shè)置,第二外部輔助單元的第一外部腿和 第二外部腿中所包括的扶手如圖10所示地設(shè)置;圖9是第一外部輔助單元的第一外部腿的部分側(cè)視圖,其中顯示了當(dāng)?shù)谝煌獠客?被設(shè)置為處于如圖8所示的輔助基本位置時,梯框在梯框與地面之間建立約66度的第三夾 角以使腳底部的尾段部分與地面接合,從而使穩(wěn)定性最大化;圖10是第二外部輔助單元中所包括的第二外部腿的部分側(cè)視圖,其中顯示了在 第二外部輔助單元已繞著其豎直軸線翻轉(zhuǎn)并與第一外部輔助單元相配以建立如圖8所示 的輔助基本位置之后,梯框在梯框與地面之間建立約66度的第四夾角以使腳中所包括的 腳趾部與地面接合,從而使穩(wěn)定性最大化;以及圖11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方面的梯子的分解立體圖,其中示出了梯子包括僅 具有第一內(nèi)部框架的內(nèi)部基本單元、和位于第一內(nèi)部框架下方的第一外部輔助單元,并顯 示了第一外部輔助單元可疊置于第一內(nèi)部框架上,還顯示了第一外部輔助單元可與第一內(nèi) 部框架分離。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jù)本公開的多配置梯子10可被配置為處于各種操作模式,包括如圖2所示的 A-框架模式、如圖4所示的伸展模式、和如圖8所示的腳手架模式。如圖1所示,梯子10包 括內(nèi)部基本單元12、第一外部輔助單元14和第二外部輔助單元16。內(nèi)部基本單元12包括 第一框架18、第二框架20、和被設(shè)置為使第一框架18和第二框架20互相連接的框架連接 件22。如圖1、2和4所示,第一外部輔助單元14連接于第一框架18,可以相對于第一框架 18來回移動,第二外部輔助單元16連接于第二框架20,可以相對于第二框架20來回移動。 如圖7和圖8所示,外部輔助單元14、16可與內(nèi)部基本單元12分離并被設(shè)置為形成輔助基 本單元24,輔助基本單元24與內(nèi)部基本單元12協(xié)作基本以建立如圖8所示的梯子10的腳 手架模式。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方面,如圖11所示,梯子10還可包括僅具有第一框架18的 內(nèi)部基本單元13、和可以相對于第一框架18來回移動的第一外部輔助單元14。梯子10的第一外部輔助單元14說明性地包括第一外部腿261、第二外部腿262和一組263橫桿263A、263B、263C和263D。如圖1和圖2所示,第二外部腿262被定位為與第 一外部腿261成間隔開的關(guān)系。橫桿263A、263B、263C和263D的組263在第一外部腿261 與第二外部腿262之間延伸并且使第一外部腿261和第二外部腿262相互連接。第一外部 腿261包括梯框2611和腳2612,腳2612被配置為通過使與地面100的接合最大化而在如 圖3、5、9和10所示的各種操作模式下對梯子10進(jìn)行支撐。第二外部腿262包括梯框2621 和腳2622,并且第二外部腿262與第一外部腿261實質(zhì)上類似,從而僅進(jìn)一步詳細(xì)地討論第 一外部腿261。如圖3、5、9和10所示,第一外部腿261的腳2612包括腳趾部38和腳底部40。腳 底部40包括前段部分40L和尾段部分40T,尾段部分40T被定位為使得前段部分40L位于 尾段部分40T與腳趾部38之間。如圖3所示,腳底部40的尾段部分40T被配置為提供這 樣的裝置,該裝置用于當(dāng)梯子10被配置為處于如圖2中所示的A-框架模式時與地面100 接合以使梯子10的穩(wěn)定性最大化。如圖5所示,腳底部40的前段部分40L被配置為提供 這樣的裝置,該裝置用于當(dāng)梯子10被配置為處于如圖4所示的伸展模式時與地面100接合 以使梯子10的穩(wěn)定性最大化。如圖6、7和8所示,通過使第一和第二外部輔助單元14、16與內(nèi)部基本單元12分 離并接著設(shè)置外部輔助單元14、16以建立輔助基本單元24,從而建立梯子10的腳手架模 式。與第一外部輔助單元14類似,第二外部輔助單元16包括第一外部腿321、第二外部腿 322、和一組323橫梁323A、323B和323C和323D。如圖7和圖8所示,第二外部腿322被定 位為與第一外部腿321成間隔開的關(guān)系。橫桿323A、323B、323C和323D的組323在第一外 部腿321與第二外部腿322之間延伸并使第一外部腿321和第二外部腿322相互連接。第 二外部輔助單元16的第一外部腿321包括梯框3211和腳3212。第二外部腿322包括梯框 3221和腳3222。第二外部腿322的腳3222包括腳趾部46和腳底部50,腳底部50具有類 似于腳2612的前段部分50L和的尾段部分50T。在使第二外部輔助單元16與內(nèi)部基本單元12分離并使第二外部輔助單元16繞 著豎直軸線66翻轉(zhuǎn)之后,第一外部輔助單元14和第二外部輔助單元16協(xié)作以形成輔助基 本單元24。接著,如圖7和8所示,可通過活動鉸接件(未示出)將第一外部輔助單元14 和第二外部輔助單元16可分離地連接在一起。因而,第一外部輔助單元14的第一外部腿 261中所包括的腳2612的尾段部分40T被配置為提供這樣的裝置,該裝置用于當(dāng)梯子10被 配置為處于如圖8中所示的腳手架模式時與地面100接合以使輔助基本單元24的穩(wěn)定性 最大化。第二外部輔助單元16的第二外部腿322中所包括的腳3222的腳趾部46被配置 為提供這樣的裝置,該裝置用于當(dāng)梯子10被配置為處于如圖8所示的腳手架模式時與地面 100接合以使輔助基本單元24的穩(wěn)定性最大化。如圖2所示,將第一外部輔助單元14連接于內(nèi)部基本單元12的第一框架18。夕卜 部腿261,262和橫梁263A、263B、263C和263D的組263協(xié)作以建立外部框架26。例如,如 圖1所示,第一外部輔助單元14還包括第一鎖定件28和第二鎖定件30。第一鎖定件28和 第二鎖定件30協(xié)作以將外部框架26相對于內(nèi)部基本單元12的第一框架18保持在用戶指 定的位置。
如圖1和7所示,第一外部輔助單元14的外部框架26中所包括的第一外部腿261 包括梯框2611和腳2612。如圖3所示,腳2612包括腳趾部38和腳底部40。腳底部40包括前段部分40L和尾段部分40T。如圖3所示,腳趾部38和腳底部40的前段部分40L協(xié) 作以在腳趾部38與前段部分40L之間限定約140. 9度的第一腳角56。前段部分40L和尾 段部分40T協(xié)作以在二者之間限定約173. 1度的第二腳角58。如圖3所示,腳趾部38和腳 底部40的表面上設(shè)置有橫截面呈鋸齒形的多個相互平行的溝槽,以增強腳趾部38和腳底 部40的表面與地面的接合。顯然,在腳趾部38和腳底部40的表面上也可以設(shè)置增強該表 面與地面接合的任何其它裝置。與第一外部腿261類似,第二外部腿262包括梯框2621和 腳2622。腳2622與腳2612實質(zhì)上相同,因此,將只詳細(xì)討論腳2612。如圖2所示,將第二外部輔助單元16連接于內(nèi)部基本單元12的第二框架20。外 部腿321、322和橫桿323A、323B、323C和323D的組323協(xié)作以建立外部框架32。如圖1所 示,第二外部輔助單元16還包括第一鎖定件34和第二鎖定件36。第一鎖定件34和第二鎖 定件36協(xié)作以將外部框架32相對于內(nèi)部基本單元12的第二框架20保持在用戶指定的位 置。如圖1和7所示,第二外部輔助單元16的外部框架32中所包括的第一外部腿321 包括梯框3211和連接于梯框3211的腳3212。與第一外部腿321類似,第二外部腿322包 括梯框3221和腳3222,因此,僅詳細(xì)討論腳3222。如圖10所示,第二外部腿322的腳3222 包括腳趾部46和腳底部50。腳底部50包括前段部分50L和尾段部分50T。前段部分50L 被設(shè)置為位于尾段部分50T與腳趾部46之間。類似地,如圖10所示,腳趾部46和腳底部 50的表面上設(shè)置有橫截面呈鋸齒形的多個相互平行的溝槽,以增強腳趾部46和腳底部50 的表面與地面的接合。顯然,在腳趾部46和腳底部50的表面上也可以設(shè)置增強該表面與 地面接合的任何其它裝置。如圖10所示,腳趾部46與前段部分50L之間限定約140. 9度 的第一腳角56。前段部分50L和尾段部分50T協(xié)作以在二者之間限定約173. 1度的第二腳 角58。如圖2所示,梯子10被配置位于處于A-框架模式,在A-框架模式,第二框架20已 經(jīng)繞著由框架連接件22所限定的樞軸軸線76移動遠(yuǎn)離第一框架18。說明性地,第一框架 18和第二框架20被設(shè)置為在二者之間限定約44度的第一內(nèi)角44。因而,如圖3所示,第 一外部框架26中所包括的第一外部腿261的梯框2611與地面100協(xié)作以在梯框2611與 地面100之間限定約68度的第一夾角51。腳底部40的后段部分40T被設(shè)置為與地面100 成面對關(guān)系(在后段部分40T與地面100之間限定約0度的第一尾段部分角61),以支撐梯 子10。如圖3說明性地所示,腳底部40的前段部分40L與地面100在二者之間限定約6. 9 度的第一前段部分角71。如圖2所示,腳2612的腳趾部38與地面100在二者之間限定約 46度的第一腳趾部角81。如圖4所示,梯子100被配置為處于伸展模式,其中,內(nèi)部基本單元12的第一框 架18和第二框架20被設(shè)置為在第一框架18與第二框架20之間限定約180度的第二內(nèi)角 180。因而,第一外部框架26中所包括的第一外部腿261的梯框2611與地面100協(xié)作以在 梯框2611與地面100之間限定約75度的第二夾角52。腳底部40的前段部分40L被設(shè)置 為與地面100成面對關(guān)系(在前段部分40L與地面100之間限定約0度的第二前段部分角 72),以使尾段部分40T和地面100在二者之間限定約6. 9度的第二尾段部分角62。如圖5 所示,腳趾部38和地面100協(xié)作以在兩者之間限定約39. 1度的第二腳趾部角82。如圖8所示,梯子10被設(shè)置為處于腳手架模式,通過如圖6所示的一系列步驟重新配置梯子10而建立腳手架模式。在第一步驟中,如圖6所示,將第一外部輔助單元14和 第二外部輔助 單元16與內(nèi)部基本單元12如向下箭頭60所指示地分離。在第二步驟中,使 第二外部輔助單元16繞著豎直軸線66翻轉(zhuǎn),使得第二外部輔助單元16可以與第一外部輔 助單元14相配合以建立如圖7和8所示的輔助基本單元24。第二外部輔助單元16通過第 二外部輔助單元16中所包括的第一鎖定件34和第二鎖定件36說明性地連接于第一輔助 單元14。在第三步驟中,將內(nèi)部基本單元12設(shè)置為處于收縮使用位置,并將內(nèi)部基本單元 12定位為與輔助基本單元24成間隔開的關(guān)系。在完成第三步驟之后,通過輔助基本單元24的配對橫桿263A、263B、263C、263D、 323A、323B、323C、323D和內(nèi)部基本單元12中所包括的配對橫桿183A、183B、183C、183D、 203A、203B、203C和203D將平臺68支撐于地面100上方的用戶所希望的高度。如圖8所 示,平臺68說明性地通過內(nèi)部基本單元12的橫桿183B、203B和輔助基本單元24的橫桿 263B、323B 支撐。當(dāng)梯子10處于如圖8所示的腳手架模式時,第一外部輔助單元14和第二外部輔 助單元16協(xié)作以建立輔助基本單元24。如圖7和8所示,外部輔助單元14、16被設(shè)置為在 兩者之間限定約48度的第三內(nèi)角48。因此,輔助基本單元24被設(shè)置為使第一外部腿261 的梯框2611如圖9所示地在地面100與梯框2611之間限定約66度的第三夾角53,并使第 二外部腿322的梯框3221如圖10所示地在地面100與扶手3221之間限定約66度的第四 夾角54。如圖9所示,腳2612中所包括的腳底部40的尾段部分40T被設(shè)置為與地面100 成面對關(guān)系(在尾段部分40T與地面100之間限定約0度的第三尾段部分角63),從而使腳 底部40的前段部分40L和地面100在前段部分40L與地面100之間限定約6. 9度的第三 前段部分角73。如圖9所示,腳趾部38和地面100協(xié)作以在二者之間限定約46度的第三 腳趾部角83。如圖10所示,第二外部輔助單元16中所包括的腳3222的腳趾部46被設(shè)置為與 地面100成面對關(guān)系(在腳趾部46與地面100之間限定約0度的第四腳趾部角84),從而 使腳底部50的前段部分50L和地面100在前段部分50L與地面100之間限定約39. 1度的 第四前段部分角74。如圖10所示,腳底部50的尾段部分50T和地面100協(xié)作以在尾段部 分50T與地面100之間限定約46度的第四尾段部分角64。如圖1所示,第一框架18包括第一內(nèi)部腿181、第二內(nèi)部腿182和一組183橫桿 183A、183B、183C和183D。第二框架20包括第一內(nèi)部腿201、第二內(nèi)部腿202和一組203橫 桿203A、203B、203C和203D??蚣苓B接件22包括第一可鎖定鉸接件221和第二可鎖定鉸接 件222。如圖1所示,第一可鎖定鉸接件221說明性地使第一框架18的第一內(nèi)部腿181和 第二框架20的第一內(nèi)部腿201相互連接。第二可鎖定鉸接件222說明性地使第一框架18 的第二內(nèi)部腿182和第二框架20的第二內(nèi)部腿202相互連接。
權(quán)利要求一種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子包括內(nèi)部基本單元,包括第一框架;以及第一外部輔助單元,連接于所述內(nèi)部基礎(chǔ)單元的第一框架,以相對于所述第一框架來回移動,從而使所述第一外部輔助單元能夠在用戶需要時與所述第一框架分離,所述第一外部輔助單元包括第一外部腿;第二外部腿,被定位為與所述第一外部腿成間隔開的關(guān)系;以及一組橫桿,在所述第一外部腿與所述第二外部腿之間延伸并使所述第一外部腿和所述第二外部腿相互連接,其中,每個外部腿包括梯框和第一腳,所述梯框具有頂端和被定位為與所述頂端成間隔開關(guān)系的相反的底端,所述第一腳連接于所述梯框的底端,并且所述第一腳包括腳趾部和腳底部,所述腳底部包括前段部分和尾段部分,所述尾段部分被定位為使所述前段部分位于所述尾段部分與所述腳趾部之間,所述腳趾部和所述前段部分協(xié)作以在所述腳趾部與所述前段部分之間限定第一腳角,所述前段部分和所述尾段部分協(xié)作以在所述前段部分與所述尾段部分之間限定相對較大的第二腳角。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腳角約為140.9度。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腳角約為173.1度。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腳的腳趾部和腳底部的表面設(shè)置 有溝槽。
5.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溝槽為橫截面呈鋸齒形的多個彼此平 行的溝槽。
6.如權(quán)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內(nèi)部基本單元還包括被定位 為與所述第一框架成間隔開關(guān)系的第二框架、和被設(shè)置為使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 相互連接的框架連接件,從而使所述第二框架繞著樞軸軸線相對于所述第一框架在折疊收 藏位置、收縮使用位置和展開使用位置之間移動,在所述折疊收藏位置,所述第一框架和所 述第二框架被設(shè)置為在所述第一框架與所述第二框架之間限定約0度的第一內(nèi)角,在所述 收縮使用位置,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被設(shè)置為在所述第一框架與所述第二框架之 間限定約44度的第二內(nèi)角,在所述展開使用位置,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被設(shè)置為 在所述第一框架與所述第二框架之間限定約180度的第三內(nèi)角。
7.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子還包括第二外部輔助單元,所述第 二外部輔助單元包括第三外部腿、第四外部腿和一組橫桿,所述第四外部腿被定位為與所 述第三外部腿成間隔開的關(guān)系,所述一組橫桿在所述第三外部腿與所述第四外部腿之間延 伸并使所述第三外部腿和所述第四外部腿相互連接,所述第三外部腿和第四外部腿中的每 個外部腿包括梯框和第二腳,所述梯框具有頂端和被定位為與所述頂端成間隔開關(guān)系的相 反的底端,所述第二腳連接于所述梯框的底端,并且所述第二腳被配置為提供用于響應(yīng)于 被配置為處于A-框架模式、伸展模式和腳手架模式中一個模式的所述梯子而提高所述梯 子穩(wěn)定性的裝置,在所述A-框架模式,所述第一外部輔助單元和所述第二外部輔助單元疊 置于所關(guān)聯(lián)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上,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被設(shè)置為處于所述收縮使用位置,以使所述梯框和地面在所述梯框與地面之間限定約68度的第一夾角,在所述 伸展模式,所述第一外部輔助單元疊置于所述內(nèi)部基礎(chǔ)單元的所述第一框架上,所述第二 外部輔助單元疊置于所述內(nèi)部基礎(chǔ)單元的所述第二框架上,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 架被設(shè)置為處于所述展開使用位置,以使所述梯框和地面在所述梯框與地面之間限定約75 度的第二夾角,在所述腳手架模式,所述第一外部輔助單元被定位為與所述第一框架成間 隔開的關(guān)系,所述第二外部輔助單元被定位為與所述第二框架成間隔開的關(guān)系,外部輔助 單元連接在一起以使所述第二外部輔助單元的所述梯框和地面限定約66度的第三夾角。
8.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當(dāng)所述梯子處于所述A-框架模式時,所述第 一腳的腳底部的尾段部分被設(shè)置為與地面成面對關(guān)系以在地面與所述第一腳的腳底部的 尾段部分之間限定約0度的第一尾段部分角,所述第一腳的腳底部的前段部分和地面在所 述第一腳的前段部分與地面之間限定約6. 9度的第一前段部分角,所述第一腳的腳趾部和 地面在所述第一腳的腳趾部與地面之間限定約46度的第一腳趾部角。
9.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當(dāng)所述梯子處于所述伸展模式時,所述第一 腳的腳底部的前段部分被設(shè)置為與地面成面對關(guān)系以在地面與所述第一腳的腳底部的前 段部分之間限定約0度的第二前段部分角,所述第一腳的腳底部的尾段部分和地面在所述 第一腳的腳底部的尾段部分與地面之間限定約6. 9度的第二尾段部分角,所述第一腳的腳 趾部和地面在所述第一腳的腳趾部與地面之間限定約39. 1度的第二腳趾部角。
10.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當(dāng)所述梯子處于所述腳手架模式時,所述 第一腳的腳底部的尾段部分被設(shè)置為與地面成面對關(guān)系以在地面與所述第一腳的腳底部 的尾段部分之間限定約0度的第三尾段部分角,所述第一腳的腳底部的前段部分和地面在 所述第一腳的腳底部的前段部分與地面之間限定約6. 9度的第三前段部分角,所述第一腳 的腳趾部和地面在所述第一腳的腳趾部與地面之間限定約46度的第三腳趾部角。
11.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當(dāng)所述梯子處于所述腳手架模式時,所述 梯子的第二外部輔助單元中所包括的所述第二腳的腳趾部被設(shè)置為與地面成面對關(guān)系,以 在地面與所述第二腳的腳趾部之間限定約0度的第四腳趾部角,所述第二腳的腳底部的前 段部分和地面在所述第二腳的腳底部的前段部分與地面之間限定約6. 9度的第四前段部 分角,所述第二腳的腳底部的尾段部分和地面在所述第二腳的腳底部的尾段部分與地面之 間限定約46度的第四尾段部分角。
12.—種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子包括內(nèi)部基本單元,包括第一框架、被定位為與所述第一框架成間隔開關(guān)系的第二框架、 和被設(shè)置為使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相互連接的框架連接件,從而使所述第二框架 繞著樞軸軸線相對于所述第一框架在折疊收藏位置、收縮使用位置和展開使用位置之間移 動,在所述折疊收藏位置,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被設(shè)置為在所述第一框架與所述 第二框架之間限定約0度的第一內(nèi)角,在所述收縮使用位置,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 架被設(shè)置為在所述第一框架與所述第二框架之間限定約44度的第二內(nèi)角,在所述展開使 用位置,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被設(shè)置為在所述第一框架與所述第二框架之間限定 約180度的第三內(nèi)角;第一外部輔助單元,連接于所述內(nèi)部基礎(chǔ)單元的所述第一框架,以與所述第一框架一 起繞著所述樞軸軸線移動并相對于所述第一框架來回移動,從而使所述第一外部輔助單元能夠在用戶需要時與所述第一框架分離;以及第二外部輔助單元,其中,所述第一外部輔助單元包括第一外部腿、第二外部腿和一組橫桿,所述第二外部 腿被定位為與所述第一外部腿成間隔開的關(guān)系,所述一組橫桿在所述第一外部腿與所述第 二外部腿之間延伸并使所述第一外部腿和所述第二外部腿相互連接,每個外部腿包括梯框 和第一腳,所述梯框具有頂端和被定位為與所述頂端成間隔開關(guān)系的相反的底端,所述第 一腳連接于所述梯框的底端,并且所述腳被配置為提供用于響應(yīng)于被配置為處于A-框架 模式、伸展模式和腳手架模式中一個模式的所述梯子而提高所述梯子穩(wěn)定性的裝置,在所 述A-框架模式,所述第一外部輔助單元和所述第二外部輔助單元疊置于所關(guān)聯(lián)的第一框 架和第二框架上,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被設(shè)置為處于所述收縮使用位置,以使所 述梯框和地面在所述梯框與地面之間限定約68度的第一夾角,在所述伸展模式,所述第一 外部輔助單元疊置于所述內(nèi)部基礎(chǔ)單元的所述第一框架上,所述第二外部輔助單元疊置于 所述內(nèi)部基礎(chǔ)單元的所述第二框架上,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被設(shè)置為處于所述展 開使用位置,以使所述梯框和地面在所述梯框與地面之間限定約75度的第二夾角,在所述 腳手架模式,所述第一外部輔助單元被定位為與所述第一框架成間隔開的關(guān)系,所述第二 外部輔助單元被定位為與所述第二框架成間隔開的關(guān)系,外部輔助單元連接在一起以使所 述第二外部輔助單元的所述梯框和地面限定約66度的第三夾角,從而當(dāng)所述梯子處于所 述A-框架模式、所述伸展模式和所述腳手架模式中一個模式時,所述腳與地面的接合最大 化,并且所述梯子的穩(wěn)定性最大化。
13.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腳包括腳趾部和腳底部,所述腳 底部包括前段部分和尾段部分,所述尾段部分被定位為使所述前段部分位于所述腳趾部與 所述尾段部分之間。
14.如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當(dāng)所述梯子處于所述A-框架模式時,所述 腳底部的尾段部分被設(shè)置為與地面成面對關(guān)系以在地面與所述尾段部分之間限定約0度 的第一尾段部分角,所述腳底部的前段部分和地面在所述前段部分與地面之間限定約6. 9 度的第一前段部分角,所述腳的所述腳趾部和地面在所述腳趾部與地面之間限定約46度 的第一腳趾部角。
15.如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當(dāng)所述梯子處于所述伸展模式時,所述 腳底部的前段部分被設(shè)置為與地面成面對關(guān)系以在地面與所述前段部分之間限定約0度 的第二前段部分角,所述腳底部的尾段部分和地面在所述尾段部分與地面之間限定約6. 9 度的第二尾段部分角,所述腳趾部和地面在所述腳趾部與地面之間限定約39. 1度的第二 腳趾部角。
16.如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當(dāng)所述梯子處于所述腳手架模式時,所述 腳底部的尾段部分被設(shè)置為與地面成面對關(guān)系以在地面與所述尾段部分之間限定約0度 的第三尾段部分角,所述腳底部的前段部分和地面在所述前段部分與地面之間限定約6. 9 度的第三前段部分角,所述腳的所述腳趾部和地面在所述腳趾部與地面之間限定約46度 的第三腳趾部角。
17.如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部輔助單元包括第三外部腿、 第四外部腿和一組橫桿,所述第四外部腿被定位為與所述第三外部腿成間隔開的關(guān)系,所述一組橫梁在所述第三外部腿與所述第四外部腿之間延伸并使所述第三外部腿和所述第 四外部腿相互連接,每個外部腿包括梯框和第二腳,所述梯框具有頂端和被定位為與所述 頂端成間隔開關(guān)系的相反的底端,所述第二腳連接于所述梯框的底端,并且所述第二腳包 括腳趾部和腳底部,所述腳底部具有前段部分和尾段部分,所述尾段部分被定位為使所述 前段部分位于所述尾段部分與所述前段部分之間,當(dāng)所述梯子處于所述腳手架模式時,所 述梯子的第二外部輔助單元中所包括的所述第二腳的腳趾部被設(shè)置為與地面成面對關(guān)系, 以在地面與所述第二腳的腳趾部之間限定約0度的第四腳趾部角,所述第二腳的腳底部的 前段部分和地面在所述第二腳的腳底部的前段部分與地面之間限定約39. 1度的第四前段 部分角,所述第二腳的腳底部的尾段部分和地面在所述第二腳的腳底部的尾段部分與地面 之間限定約46度的第四尾段部分角。
18.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腳包括腳趾部和腳底部,所述腳底 部包括前段部分和尾段部分,所述尾段部分被定位為使所述前段部分位于所述尾段部分與 所述腳趾部之間,所述腳趾部和所述前段部分協(xié)作以在所述腳趾部與所述前段部分之間限 定第一腳角,所述前段部分和所述尾段部分協(xié)作以在所述前段部分與所述尾段部分之間限 定相對較大的第二腳角。
專利摘要根據(jù)本公開的梯子包括具有第一框架的內(nèi)部基本單元和第一外部輔助單元。第一外部輔助單元連接于第一框架以相對于所述第一框架來回移動,從而使第一外部輔助單元能夠在用戶需要時與所述第一框架分離。第一外部輔助單元包括第一外部腿、第二外部腿和一組橫桿。每個外部腿包括梯框和第一腳,第一腳包括腳趾部和腳底部,腳底部包括前段部分和尾段部分,在腳趾部與前段部之間限定第一腳角,在前段部分與尾段部分之間限定相對較大的第二腳角。可使根據(jù)本公開的梯子處于A-框架模式、伸展模式和腳手架模式,并且通過使根據(jù)本公開的梯子中所包括的梯子腳與地面的接合最大化,使得梯子的穩(wěn)定性最大化。
文檔編號E06C7/16GK201771414SQ20102011496
公開日2011年3月23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0年2月9日
發(fā)明者莊載偉, 林志宏, 約書亞·A·特里布勒 申請人:克斯克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