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隔熱式光伏建筑立面和光伏建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光伏建筑立面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反射隔熱式光伏建筑立面和光伏建筑。
【背景技術】
[0002]光伏建筑是近幾年發(fā)展起來的利用太陽能發(fā)電為建筑供電的多功能建筑形式。將光伏板與建筑特別是高層建筑結合起來,利用高層建筑的巨大立面面積吸收太陽能為建筑供電緩解城市特別是大中城市用電緊張的問題是當前的一個具有廣泛前景的發(fā)展方向。
[0003]例如中國專利CN 102587545 A公開了一種光伏建筑玻璃幕墻組件,包括太陽能電池、玻璃基板、玻璃背板、電池隔層,玻璃基板、電池隔層、太陽能電池、電池隔層、玻璃背板從下到上依次設置,太陽能電池通過電池隔層分別玻璃基板、玻璃背板連接。
[0004]然而,光伏板在吸收太陽光發(fā)電的同時也會發(fā)熱,而溫度升高會導致周圍建筑環(huán)境溫度的升高,所以光伏幕墻一般不建議像玻璃幕墻一樣直接作為建筑立面使用,而是將光伏幕墻和建筑已有立面(包括建筑外圍護墻和外承重墻)結合起來,作為雙層立面應用。當光伏幕墻吸收太陽光發(fā)電的時候,建筑立面仍然會因為光伏板背板發(fā)熱而溫度升高,結果會導致建筑室內(nèi)溫度升高,夏季空調(diào)負荷加大。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緩解因光伏板背板發(fā)熱而導致建筑室內(nèi)溫升的反射隔熱式光伏建筑立面,及配置該光伏建筑立面的光伏建筑。
[0006]本發(fā)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0007]—種反射隔熱式光伏建筑立面,包括建筑外墻以及設于建筑外墻外側的光伏板,所述建筑外墻外側表面設有熱反射層,且所述光伏板和建筑外墻之間存有用于空氣流通的空氣流道。
[0008]所述熱反射層設于建筑外墻上的光伏板投影面上,其中,所述光伏板投影面為光伏板在建筑外墻上的投影面。
[0009]所述建筑外墻中還設有用于阻隔熱量傳導的隔熱層。
[0010]—種光伏建筑,該光伏建筑的墻面至少有一面米用反射隔熱式光伏建筑立面。
[0011]所述光伏建筑的向陽面采用反射隔熱式光伏建筑立面。
[0012]所述光伏建筑上設有用于向所述空氣流道中送入空氣的送風裝置,所述送風裝置自空氣流道下方送入空氣。
[0013]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
[0014]1)熱反射層的存在可以反射光伏板背板發(fā)出的熱量,緩解因光伏板背板發(fā)熱而導致建筑室內(nèi)溫升,同時輔以空氣流道,可以使被反射的熱量通過空氣被帶離墻面。
[0015]2)熱反射層設于建筑外墻上的光伏幕墻投影面上,可以降低成本,在光伏幕墻沒有設置的位置,則無需設置熱反射層。
[0016]3)建筑外墻中還有用于阻隔熱量傳導的隔熱層,與熱反射層配合可以實現(xiàn)墻體對室內(nèi)的阻熱、隔熱、保溫。
[0017]4)熱反射層采用熱反射涂層,由于僅通過涂刷熱反射涂層即可達到阻斷室內(nèi)外熱交換的過程,比一般構造降溫、保溫、隔熱形式更簡單,更容易在實際工程中得到應用;同時當前的熱反射涂層除了對熱輻射的高反射外,還具備了抗高溫、抗裂、耐久性好等優(yōu)點,比一般構造隔熱具有更好的耐久性,與光伏板配合使用,可以減少維修次數(shù),大大減少了人工和非結構構件安裝、維修的附加成本;再者,建筑立面涂刷熱反射涂層構造簡單,不存在額外非結構構件,該項措施可以在遇到潛在災害過程中,減少非結構構件可能帶來的次生災害等。
[0018]5)送風裝置可以在氣流流通速度慢,天氣炎熱時輔以機械通風,達到最佳的散熱效果同時減緩熱反射層及光伏板的老化,延長其壽命。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發(fā)明反射隔熱式光伏建筑立面的正向透視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0021]其中:1、建筑外墻,2、光伏板,3、熱反射層,4、螺栓,5、鋁合金掛座橫型材,6、豎向鋁合金型材,7、空氣流道出口,8、空氣流道,9、熱反射示意,10、空氣流道入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本實施例以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為前提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0023]—種反射隔熱式光伏建筑立面,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建筑外墻1以及設于建筑外墻1外側的光伏板2,建筑外墻1外側表面設有熱反射層3,且光伏板2和建筑外墻1之間存有用于空氣流通的空氣流道8。具體的,光伏板2可以通過副框架安裝到建筑外立面。如圖1所示,采用鋁合金掛座橫型材5和豎向鋁合金型材6,并通過螺栓4加以連接。建筑外墻1為外維護墻或外承重墻。
[0024]日光照射時,光伏板2吸收太陽能發(fā)電,電能通過導線收集到蓄電池或電路控制設備后直接使用,由于光伏板2在吸收太陽能發(fā)電的同時,其背板會將光能轉(zhuǎn)化為熱能。背板溫度的升高會導致周圍環(huán)境溫度的同時升高,熱反射層3利用可以達到反射熱量輻射,阻止建筑室內(nèi)溫升的效果,從而降低夏季空調(diào)負荷的效果。
[0025]熱反射層3設于建筑外墻1上的光伏板(或光伏幕墻)投影面上,其中,光伏板(或光伏幕墻)投影面為光伏板(或光伏幕墻)在建筑外墻1上的投影面,該投影面為相對于建筑外墻1和光伏板2 (或光伏幕墻)的垂直投影面。
[0026]建筑外墻1中還設有用于阻隔熱量傳導的隔熱層,與熱反射層配合可以實現(xiàn)墻體對室內(nèi)的阻熱、隔熱、保溫。
[0027]熱反射層3為熱反射涂層,該熱反射涂層為由空心微珠和高折射率二氧化鈦(Ti02)為主要填料,如美國盾牌(Thermo-hield)節(jié)能涂料,新加坡高科(HIT)涂料,美國太陽能集團的L0/MIT-1型隔熱漆以及國產(chǎn)各種熱反射涂料等。并涂刷于建筑外墻1的外表面。具體的,涂層一般以空心微珠和高折射率Ti02為主要成分,熱反射比可達80%以上,可以反射大部分光伏板以及建筑外環(huán)境的熱福射。當光伏板吸收太陽能發(fā)熱的時候,向建筑外墻1輻射熱量,熱輻射在建筑外墻1熱反射涂層處反射出去,光伏板2與建筑外墻1的間隙間的空氣被加熱后上升,冷空氣從光伏板底部間隙補充上來,繼續(xù)帶走熱量,從而達到阻隔建筑室內(nèi)環(huán)境升溫的效果。建筑外墻1溫度升高的控制又可以減緩光伏板2背板的溫度繼續(xù)升高,也有助于保證光伏板2的發(fā)電效率。本申請的反射隔熱式光伏建筑立面廣泛適用于鄉(xiāng)村、城市、多層、高層建筑,節(jié)能保溫,綠色環(huán)保,對環(huán)境和資源的保護具有積極意義。
[0028]圖2中,建筑外墻1和光伏板2間有空氣流道8。建筑外墻1涂刷熱反射涂層。當光伏板2接收日光照射發(fā)熱的時候,建筑立面的熱反射涂層將熱量反射回去,空氣流道8內(nèi)被加熱的空氣上升,進而形成從空氣流道入口 10至空氣流道出口 7的氣流,
[0029]—種光伏建筑,該光伏建筑的墻面至少有一面米用反射隔熱式光伏建筑立面。具體為光伏建筑的向陽面米用反射隔熱式光伏建筑立面,優(yōu)選的,光伏建筑光伏建筑墻面的向陽面的頂部為反射隔熱式光伏建筑立面,向陽面采用反射隔熱式光伏建筑立面,可以降低成本,此外僅向陽面的頂部為反射隔熱式光伏建筑立面,則是性價比最高的做法。
[0030]光伏建筑上設有用于向空氣流道8中送入空氣的送風裝置,送風裝置自空氣流道8下方送入空氣,可以在氣流流通速度慢,天氣炎熱時輔以機械通風。
【主權項】
1.一種反射隔熱式光伏建筑立面,包括建筑外墻(1)以及設于建筑外墻(1)外側的光伏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外墻(1)外側表面設有熱反射層(3),且所述光伏板(2)和建筑外墻(1)之間存有用于空氣流通的空氣流道(8)。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反射隔熱式光伏建筑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熱反射層(3)設于建筑外墻(1)上的光伏板投影面上。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反射隔熱式光伏建筑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外墻(1)中還設有用于阻隔熱量傳導的隔熱層。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反射隔熱式光伏建筑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熱反射層(3)為熱反射涂層,該熱反射涂層的填料包括空心微珠和二氧化鈦中的一種或兩種。5.—種包含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光伏建筑立面的光伏建筑,其特征在于,該光伏建筑的墻面至少有一面為反射隔熱式光伏建筑立面。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建筑的向陽面為反射隔熱式光伏建筑立面。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建筑上設有用于向所述空氣流道(8)中送入空氣的送風裝置,所述送風裝置自空氣流道(8)下方送入空氣。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反射隔熱式光伏建筑立面和光伏建筑,反射隔熱式光伏建筑立面包括建筑外墻以及設于建筑外墻外側的光伏板,所述建筑外墻外側表面設有熱反射層,且所述光伏板和建筑外墻之間存有用于空氣流通的空氣流道;光伏建筑為至少有一面采用反射隔熱式光伏建筑立面的建筑。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熱反射層的存在可以反射光伏板背板發(fā)出的熱量,緩解因光伏板背板發(fā)熱而導致建筑室內(nèi)溫升,同時輔以空氣流道,可以使被反射的熱量通過空氣被帶離墻面。
【IPC分類】E04D13/18, E04B1/76, E04B2/88
【公開號】CN105275160
【申請?zhí)枴緾N201510749710
【發(fā)明人】章紅梅
【申請人】同濟大學
【公開日】2016年1月27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