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遮架構環(huán)防式手榴彈實彈投擲掩體,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基坑的底部沿水平方向鋪設有混凝土制成的地基層(1),地基層(1)上端面的前部與混凝土制成的前擋墻(5)的底部相連為一體,前擋墻(5)的墻面位于左右豎直方向,前擋墻(5)向上延伸至基坑上方,地基層(1)的左端側邊與混凝土制成的左擋墻(2)的底端相連為一體,左擋墻(2)的墻面位于前后豎直方向,左擋墻(2)向上延伸至基坑上方,地基層(1)的右端側邊與混凝土制成的右擋墻(3)的底端相連為一體,右擋墻(3)的墻面位于前后豎直方向,右擋墻(3)向上延伸至基坑上方,地基層(1)的后端側邊與混凝土制成的后擋墻(4)的底端相連為一體,后擋墻(4)的墻面位于豎直方向,后擋墻(4)向上延伸至基坑上方,后擋墻(4)的墻面為中部向后凸起的半圓弧形;
所述前擋墻(5)的左側邊與左擋墻(2)的前側邊相連為一體,前擋墻(5)的右側邊與右擋墻(3)的前側邊相連為一體,后擋墻(4)的左側邊與左擋墻(2)的后側邊相連為一體,后擋墻(4)的右側邊與右擋墻(3)的后側邊相連為一體;
所述基坑的頂部沿水平方向設有混凝土制成的投擲平臺(6),投擲平臺(6)的前端側邊與前擋墻(5)的中上部相連為一體,投擲平臺(6)的左側邊與左擋墻(2)之間設有左落彈溝(7),投擲平臺(6)的右側邊與右擋墻(3)之間設有右落彈溝(8),投擲平臺(6)朝后的側邊與后擋墻(4)之間設有后落彈溝(9),投擲平臺(6)下端面的中部與混凝土制成的支撐墻(10)的頂端相連為一體,支撐墻(10)的墻面位于豎直方向,支撐墻(10)的底端與地基層(1)相連為一體;
所述投擲平臺(6)朝向左落彈溝(7)、右落彈溝(8)和后落彈溝(9)的側面分別為一個里高外低的斜坡面。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遮架構環(huán)防式手榴彈實彈投擲掩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擋墻(2)朝向左落彈溝(7)的墻面為一個里低外高的斜坡墻面,右擋墻(3)朝向右落彈溝(8)的墻面為一個里低外高的斜坡墻面,后擋墻(4)朝向后落彈溝(9)的墻面為一個里低外高的斜坡墻面。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半遮架構環(huán)防式手榴彈實彈投擲掩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層(1)的上端面為一個中間低、外側高的下凹面。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半遮架構環(huán)防式手榴彈實彈投擲掩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擋墻(2)的前部或右擋墻(3)的前部設有人員出入口,人員出入口的寬度為800mm—1000mm。
5.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半遮架構環(huán)防式手榴彈實彈投擲掩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落彈溝(7)、右落彈溝(8)和后落彈溝(9)的寬度同為250mm—300mm,所述地基層(1)的厚度為750mm—1200mm,地基層(1)的頂端與地面之間的距離為2600mm—2900mm,前擋墻(5)在投擲平臺(6)上方的高度為1100mm—1200mm,前擋墻(5)的厚度為350mm—400mm,左擋墻(2)在投擲平臺(6)上方的高度為900mm—1000mm,左擋墻(2)的厚度為300mm—350mm,右擋墻(3)在投擲平臺(6)上方的高度為900mm—1000mm,右擋墻(3)的厚度為300mm—350mm,后擋墻(4)在投擲平臺(6)上方的高度為900mm—1000mm,后擋墻(4)的厚度為300mm—350mm,支撐墻(10)的厚度為500mm—650mm。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半遮架構環(huán)防式手榴彈實彈投擲掩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擋墻(5)、左擋墻(2)、右擋墻(3)、后擋墻(4)、投擲平臺(6)和支撐墻(10)內(nèi)設有鋼筋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