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咬邊連接金屬面夾芯屋面板。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各種各樣的現代化建筑物展現在人民們面前,如玻璃墻體、金屬體包裝等。目前又有許多新型建筑物采用金屬板做屋頂面,即用金屬薄板代替?zhèn)鹘y(tǒng)的屋面材料,尤其是近些年,隨著建筑金屬材料及其加工和涂裝技術的發(fā)展,金屬屋面已經成為非居住建筑物的主流形式。
金屬屋面板之間一般采用卷邊連接,即屋面板兩端均設置有卷邊,兩塊金屬屋面板之間通過卷邊疊搭進行連接;但是這種卷邊疊搭連接不緊固容易造成扣合處脫口;同時金屬板面的連接處絕熱效果不好。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金屬板面連接緊固、防水絕熱的一種咬邊連接金屬面夾芯屋面板。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一種咬邊連接金屬面夾芯屋面板,包括上基板、底板和填充在所述上基板與所述底板之間的絕熱層;所述絕熱層與所述上基板和所述底板粘接;
所述上基板包括分別設置在兩端的母邊和公邊;
所述母邊包括第一立肋、第一傾斜段和第一彎鉤段;所述第一立肋傾斜向上且底部與所述上基板一端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傾斜段傾斜向上且底部與所述第一立肋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彎鉤段其中一端部與所述第一傾斜段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彎鉤段截面為開口向下且向所述上基板外側彎曲的門形彎曲狀;所述第一彎鉤段另一端部連接有彎曲向門形開口的折鉤段;
所述公邊包括第二立肋、第二傾斜段和第二彎鉤段;所述第二立肋傾斜向上且底部與所述上基板另一端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傾斜段傾斜向上且底部與所述第二立肋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彎鉤段一端部與所述第二傾斜段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彎鉤段截面為開口向下且向所述上基板內側彎曲的門形彎曲狀;所述公邊與所述母邊適配;
所述絕熱層包括設置在端面上的兩個用于安裝隔熱插件的預留槽;
所述底板包括分別與兩端部一體鑄造的向上突起的突起段和與底板共面的延伸段;所述突起段的突起高度大于所述延伸段的厚度;所述突起段與所述延伸段適配。
較佳的,所述上基板為冷軋薄鋼板;所述上基板還包括熱鍍或涂覆在所述上基板外表面的防銹層。
較佳的,所述上基板的所述公邊與所述母邊之間間隔設置有通過上基板彎折的若干凸肋;所述凸肋上端與所述上基板的板面高度差為2~4mm;所述底板與所述上基板的凸肋相對應位置上也設置有通過所述底板彎折的若干凸肋。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金屬屋面板設置了公邊和母邊,兩個金屬屋面板都采用咬邊連接,連接緊固不易脫離;在絕熱層還設置有預留槽放置隔熱插件保證金屬屋面板的保暖;同時將金屬屋面板與檁條通過咬邊固定連接保證了金屬屋面板的穩(wěn)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一種咬邊連接金屬面夾芯屋面板,包括上基板1、底板2和填充在所述上基板1與所述底板2之間的絕熱層3;所述絕熱層3與所述上基板1和所述底板2粘接;
所述上基板1包括分別設置在兩端的母邊4和公邊5;
所述母邊4包括第一立肋8、第一傾斜段和第一彎鉤段7;所述第一立肋8傾斜向上且底部與所述上基板1一端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傾斜段傾斜向上且底部與所述第一立肋8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彎鉤段7其中一端部與所述第一傾斜段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彎鉤段7截面為開口向下且向所述上基板1外側彎曲的門形彎曲狀;所述第一彎鉤段7另一端部連接有彎曲向門形開口的折鉤段;
所述公邊5包括第二立肋10、第二傾斜段和第二彎鉤段9;所述第二立肋10傾斜向上且底部與所述上基板1另一端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傾斜段傾斜向上且底部與所述第二立肋10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彎鉤段9一端部與所述第二傾斜段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彎鉤段9截面為開口向下且向所述上基板1內側彎曲的門形彎曲狀;所述公邊5與所述母邊4適配;或者,
所述公邊5和所述母邊4由所述上基板一體彎折而成且所述公邊5與所述母邊4適配。
所述絕熱層3包括設置在端面上的兩個用于安裝隔熱插件的預留槽6;
所述底板2包括分別與兩端部一體鑄造的向上突起的突起段11和與底板2共面的延伸段12;所述突起段11的突起高度大于所述延伸段12的厚度;所述突起段11長度小于所述延伸段12的長度;所述突起段11與所述延伸段12適配;
本實施例設計合理,不僅提高了金屬屋面板的穩(wěn)定性以及金屬屋面板之間的連接緊固性,金屬屋面板不易散落和分離;咬邊連接金屬面夾芯屋面板通過上基板的公邊5與母邊4適配咬邊連接,咬邊連接金屬面夾芯屋面板連接更加緊固,同時在咬邊連接金屬面夾芯屋面板的絕熱層3端面上還設置有預留槽6,將隔熱插件放置在所述預留槽內,提高咬邊連接金屬面夾芯屋面板連接處的絕熱性。
實施例2
基于上述實施例,本實施例較佳的,所述上基板1為冷軋薄鋼板;所述上基板1還包括熱鍍或涂覆在所述上基板1外表面的防銹層。
所述上基板1的所述公邊與所述母邊之間間隔設置有通過上基板1彎折的若干凸肋;所述凸肋上端與所述上基板1的板面高度差為2~4mm;所述底板2與所述上基板1的凸肋相對應位置上也設置有通過所述底板2彎折的若干凸肋。
本實施例所述凸肋用于提高剛度,保證所述上基板1和底板2的整體剛度;防止重物將咬邊連接金屬面夾芯屋面板擠壓變形。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所界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