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連接構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槽式預埋件。
背景技術:
預埋件是預先安裝(埋藏)在隱蔽工程內的構件,就是在結構澆筑時安置的構配件,用于砌筑上部結構時的搭接,以利于外部工程設備基礎的安裝固定。
隨著建筑業(yè)的蓬勃發(fā)展,預埋件的應用環(huán)境越來越復雜多樣。傳統(tǒng)的預埋件埋進混凝土后,其承載力以及抗彎能力均較弱,無法滿足高層建筑的使用要求。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承載力及抗彎能力較強的槽式預埋件。
一種槽式預埋件,包括:
槽體,包括底板及側板,所述側板設有兩個,分別設于所述底板的兩側,兩個所述側板與所述底板連接形成第一凹槽;
錨板,設于所述槽體與所述底板相對的一側,所述錨板的表面開設有通孔,所述通孔與所述第一凹槽連通;以及
錨筋,與所述底板和/或所述側板連接,且所述錨筋與所述槽體設于所述錨板的同一側。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錨筋與所述槽體連接的一端的端面寬度小于等于所述錨筋相對的另一端的端面寬度。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錨筋與所述槽體連接的一端的端面寬度大于等于所述底板的寬度。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錨筋與所述底板連接,所述錨筋與所述槽體連接的一端的端面寬度小于所述錨筋相對的另一端的端面寬度,所述錨筋與所述槽體連接的一端的端面寬度等于所述底板的寬度。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錨筋與所述槽體連接的一端的端面寬度小于所述錨筋相對的另一端的端面寬度,所述錨筋的一端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與所述底板連接,所述第二凹槽的側壁與所述側板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錨筋與所述槽體連接的一端的端面寬度等于所述錨筋相對的另一端的端面寬度,所述錨筋的一端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與所述底板連接,所述第二凹槽的側壁與所述側板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槽體還包括與所述底板相對設置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設有兩個,一個所述延伸板對應連接一個所述側板,兩個所述延伸板、兩個所述側板與所述底板連接形成C型槽。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延伸板的截面形狀為直角梯形,所述直角梯形的直角腰與所述錨板連接,所述直角梯形的上底與所述側板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通孔的寬度與兩個所述延伸板間的距離相等。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錨筋設有多個,沿所述槽體的延伸方向間隔排布。
上述的槽式預埋件,在槽體的一側設有錨板,錨板能夠加強預埋件整體的抗彎能力。槽式預埋件還設有錨筋,錨筋能夠加強預埋件整體的承載能力。而且,該槽式預埋件結構簡單,制造難度低。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實施方式的槽式預埋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槽式預埋件的俯視圖;
圖3為圖1的槽式預埋件的第一實施例的沿A-A線的剖視圖;
圖4為圖1的槽式預埋件的第二實施例的沿A-A線的剖視圖;
圖5為圖1的槽式預埋件的第三實施例的沿A-A線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槽式預埋件做進一步說明。
請參考圖1至圖3,一實施方式的槽式預埋件10包括槽體100、錨板200及錨筋300,槽體100與錨板200均為長條狀。
具體的,槽體100包括底板110及側板120。側板120設有兩個,分別設于底板110的兩側,兩個側板120與底板110連接形成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呈U字型。用于連接槽式預埋件10與外部構件的T型螺栓能沿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滑動。
錨板200設于槽體100與底板110相對的一側,錨板200的表面開設有通孔210,通孔210與第一凹槽連通。
錨筋300與底板110和/或側板120連接,且錨筋300與槽體100設于錨板200的同一側。即,錨筋300可以僅與底板110連接,也可以僅與側板120連接,也可以與底板110及側板120均連接。
本實施方式的槽式預埋件10,在槽體100的一側設有錨板200,錨板200能夠加強預埋件整體的抗彎能力。槽式預埋件10還設有錨筋300,錨筋300能夠加強預埋件整體的承載能力。而且,該槽式預埋件10結構簡單,制造難度低。
為進一步加強槽式預埋件10的抗彎能力和承載力,錨筋300設有多個,沿槽體100的延伸方向間隔排布。在本實施方式中,錨筋300的數(shù)目為3個。
同時結合圖3至圖5,錨筋300與槽體100連接的一端的端面寬度小于等于錨筋300相對的另一端的端面寬度。當錨筋300與槽體100連接的一端的端面寬度小于錨筋300相對的另一端的端面寬度時,錨筋300為上窄下寬結構,不僅能夠增強槽式預埋件10的承載能力,還能夠加強槽式預埋件10在混凝土中的抗拉拔力。
另外,錨筋300與槽體100連接的一端的端面寬度大于等于底板110的寬度。這樣能夠盡可能的增大底板110與錨筋300的接觸面積,使承載力均勻分布在錨筋300上,防止錨筋過早斷裂。
以下為錨筋300的幾個具體實施例: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錨筋300與底板110連接,錨筋300與槽體100連接的一端的端面寬度小于錨筋300相對的另一端的端面寬度,錨筋300與槽體100連接的一端的端面寬度等于底板110的寬度。圖3所示的錨筋300的截面形狀為直角梯形與長方形的組合圖形。在其他實施例中,錨筋300的截面形狀還可以僅為梯形(普通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都可以)。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錨筋300的一端設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底壁與底板110連接,第二凹槽的側壁與側板120連接。錨筋300與槽體100連接的一端的端面寬度小于錨筋300相對的另一端的端面寬度。同樣的,圖4所示的錨筋300的截面形狀為直角梯形與長方形的組合圖形。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錨筋300的一端設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底壁與底板110連接,第二凹槽的側壁與側板120連接。錨筋300與槽體100連接的一端的端面寬度等于錨筋300相對的另一端的端面寬度。此時,錨筋300的截面形狀為長方形。
在圖4與圖5所示的實施例中,錨筋300與底板110及兩個側板120均連接??梢岳斫猓谄渌麑嵤├?,錨筋300還可以僅與底板110連接,與兩個側板120貼合?;蛘?,錨筋300僅與兩個側板120連接,與底板110抵接。
進一步,錨板200與槽體100的連接方式為焊接或鉚接,錨筋300與槽體100的連接方式為焊接或鉚接。在本實施方式中,錨板200與錨筋300均與槽體100以焊接的方式連接,使得槽式預埋件10的結構更為牢固。
如圖3所示,槽體100還包括與底板110相對設置的延伸板130。延伸板130設有兩個,一個延伸板130對應連接一個側板120,兩個延伸板130、兩個側板120與底板110連接形成C型槽140。延伸板130能夠與T型螺栓的T型端部抵接,以限制T型螺栓在垂直于槽體100延伸方向上的移動。
在本實施方式中,延伸板130的截面形狀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直角腰與錨板200連接,直角梯形的上底與側板120連接。延伸板130靠近C型槽140的一側呈鉤狀,這樣能夠使得T型螺栓與槽體100卡合的更為緊密。
另,在本實施方式中,通孔210的寬度與兩個延伸板130間的距離相等。通孔210的寬度只需大于T型螺栓的螺桿的直徑即可。當槽體100內的凹槽呈U字型時,即省略兩個延伸板130時,通孔210的寬度大于T型螺栓的螺桿的直徑且小于T型端部的寬度。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