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周轉臨時圍擋。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安全文明施工要求的提升,建筑施工現(xiàn)場與外界的隔離及施工場區(qū)內施工區(qū)域的劃分均采用臨時圍擋進行維護。而目前普遍使用的砌體維護結構或者鋼、鐵制品焊制而成的維護結構均存在施工周期長、不可移動、資源浪費等特點。眾所周知,砌體結構臨時圍擋純粹為一次性投入,拆除后成為建筑垃圾無可再利用價值,屬于資源浪費;而鋼、鐵制品焊制而成臨時圍擋雖然拆卸后材料進行整理可進行周轉使用,但材料損耗率太大,并且施工的周期也很長。以上兩種臨時圍擋存在缺點的主要原因在于臨時圍擋的構件未統(tǒng)一標準化、圍擋安裝工藝未統(tǒng)一機械化。
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及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綠色施工的理念已深入建筑砼人的心中,臨時設施的資源節(jié)約與可周轉化亦成為建筑領域的主題旋律,故解決上述臨時圍擋的缺點已經迫在眉睫。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可周轉臨時圍擋,用于施工區(qū)域的劃分和圍護。
實現(xiàn)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可周轉臨時圍擋,包括:
圍擋框架;
圍擋板,可拆卸地安裝于所述圍擋框架上;以及
圍擋配重,通過第一連接結構可拆卸地安裝于所述圍擋框架底部;所述第一連接結構包括安裝于所述圍擋配重上并夾持所述圍擋框架的第一夾持件,所述第一夾持件上進一步設有用于固定所述圍擋框架的第一固定件。
本實用新型可周轉臨時圍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圍擋框架通過第一連接結構與圍擋配重拆卸式相連,使得本實用新型工具化、可周轉性高,大幅降低投入成本;臨時圍擋安裝速度快、效率高,普通工種即可按圖紙進行安裝;臨時圍擋堅固穩(wěn)定,能夠滿足封閉和分隔施工區(qū)域的目的;臨時圍擋符合綠色施工理念并且美觀大方。
本實用新型可周轉臨時圍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一夾持件為對立設置于所述圍擋配重上的兩個第一L型板體;兩個所述第一L型板體的第一側側板固定于所述圍擋配重,兩個所述第一L型板體的第二側側板壓抵于所述圍擋框架的兩側以夾持所述圍擋框架。
本實用新型可周轉臨時圍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兩個所述第一L型板體的第二側側板上設有對應的第一固定孔,所述圍擋框架上設有對應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第一穿孔,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設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一穿孔。
本實用新型可周轉臨時圍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圍擋框架包括立桿和橫桿,所述橫桿通過第二連接結構可拆卸地連接于所述立桿;所述第二連接結構包括安裝于所述橫桿上并夾持所述立桿的第二夾持件,所述第二夾持件上進一步設有用于固定所述立桿的第二固定件。
本實用新型可周轉臨時圍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二夾持件為對立設置于所述橫桿上的兩個第二L型板體;兩個所述第二L型板體的第一側側板固定于所述橫桿,兩個所述第二L型板體的第二側側板壓抵于所述立桿的兩側以夾持所述立桿。
本實用新型可周轉臨時圍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兩個所述第二L型板體的第二側側板上設有對應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立桿上設有對應于所述第二固定孔的第二穿孔,所述第二固定件穿設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第二穿孔。
本實用新型可周轉臨時圍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圍擋框架與所述圍擋配重之間設有圍擋斜撐。
本實用新型可周轉臨時圍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圍擋斜撐一端鉸接于所述圍擋框架,另一端通過第三連接結構可拆卸地連接于所述圍擋配重;所述第三連接結構包括安裝于所述圍擋配重上并夾持所述圍擋斜撐的第三夾持件,所述第三夾持件上進一步設有用于固定所述圍擋斜撐的第三固定件。
本實用新型可周轉臨時圍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三夾持件為對立設置于所述圍擋配重上的兩個第三L型板體;兩個所述第三L型板體的第一側側板固定于所述圍擋配重,兩個所述第三L型板體的第二側側板壓抵于所述圍擋斜撐的兩側以夾持所述圍擋斜撐。
本實用新型可周轉臨時圍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兩個所述第三L型板體的第二側側板上設有對應的第三固定孔,所述圍擋斜撐上設有對應于所述第三固定孔的第三穿孔,所述第三固定件穿設并固定于所述第三固定孔和所述第三穿孔。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可周轉臨時圍擋立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可周轉臨時圍擋側視圖。
圖3為圖1A處放大圖。
圖4為圖1B處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請參閱圖1、圖2和圖3,圖1顯示了本實用新型可周轉臨時圍擋立面圖;圖2顯示了本實用新型可周轉臨時圍擋側視圖;圖3顯示了圖1A處放大圖。
本實用新型旨在于提供一種可周轉臨時圍擋,在建筑施工時,用于對建筑施工區(qū)域的圍護和劃分,其包括:圍擋框架、可拆卸地安裝與圍擋框架上的圍擋板4以及通過第一連接結構可拆卸地安裝于圍擋框架底部的圍擋配重1。該圍擋框架可拆卸地安裝于圍擋配重上,以達到臨時周轉使用的目的。
以下通過較佳實施例對上述組件進行詳細說明:
為了方便圍擋配重1的搬運,在圍擋配重1上設置吊耳11。圍擋配重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基礎構件,一方面需要具備相應的重量來降低重心,保證本實用新型的穩(wěn)定性;另一方面在選材方面要綠色環(huán)保。較佳的,圍擋配重1為預制混凝土塊,吊耳11為一端預埋在預制混凝土塊中的圓鋼吊運吊耳11。
圍擋框架包括立桿2和橫桿3。優(yōu)選的,立柱2和橫桿3采用60*40*1.5的鍍鋅方鋼管。一般的圍擋結構都包括圍擋框架和圍擋板,在本實施例中圍擋板4設于圍擋框架的背側,通過自攻釘釘于圍擋框架的立桿2和橫桿3上。優(yōu)選地,圍擋板4為多塊并排設置于圍擋框架背側的鋼板,或者整塊設置于圍擋框架背側的鋼板。
如圖3所示,圍擋配重1設置完成后,需要在圍擋配重1上可拆卸連接圍欄框架,圍擋框架通過第一連接結構安裝于圍擋配重1上,第一連接結構包括安裝于圍擋配重1上并夾持圍擋框架的第一夾持件6,第一夾持件6上進一步設有用于固定圍擋框架的第一固定件7。
具體的,第一夾持件6為對立設置于圍擋配重1上的兩個第一L型板體;兩個第一L型板體的第一側側板61固定于圍擋配重1,兩個第一L型板體的第二側側板62壓抵于圍擋框架的兩側以夾持圍擋框架。優(yōu)選地,第一L型板體為角鋼。
該第一L型板體的第一側側板上開設有穿孔,該第一L型板體通過自攻釘8穿設該穿孔并插設于圍擋配重1。
兩個第一L型板體的第二側側板62上設有對應的第一固定孔,圍擋框架上設有對應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第一穿孔,第一固定件7穿設并固定于第一固定孔和第一穿孔。針對如圖1所示的,圍擋配重1設于圍擋框架的立桿2底部時,該第一穿孔設于立桿2上。優(yōu)選的,第一固定件為7對穿螺栓。
請參閱圖4,圖4顯示了圖1B處放大圖。橫桿3通過第二連接結構可拆卸地連接于立桿2;第二連接結構包括安裝于橫桿3上并夾持立桿2的第二夾持件9,第二夾持件9上進一步設有用于固定立桿2的第二固定件10。
第二連接結構的結構、功能參照于第一連接結構。具體的,第二夾持件9對立設置于橫桿上的兩個第二L型板體;兩個第二L型板體的第一側側板91固定于橫桿3,兩個第二L型板體的第二側側板92壓抵于立桿2的兩側以夾持立桿2。優(yōu)選地,第二L型板體選用角鋼。
同理,兩個第二L型板體的第二側側板92上設有對應的第二固定孔,立桿2上設有對應于第二固定孔的第二穿孔,第二固定件10穿設并固定于第二固定孔和第二穿孔。優(yōu)選的,第二固定件10為對穿螺栓。
較佳的,角鋼通過自攻釘11固定在橫桿上,或者,在橫桿3和角鋼對應處打孔,利用螺栓進行固定。
如圖2所示,為了加強圍擋框架與圍擋配重1之間的支撐強度,在圍擋框架與圍擋配重1之間設有圍擋斜撐5。該圍擋斜撐5的一端鉸接于圍擋框架,另一端通過第三連接結構可拆卸地連接于圍擋配重1;第三連接結構包括安裝于圍擋配重1上并夾持圍擋斜撐的第三夾持件,第三夾持件上進一步設有用于固定圍擋斜撐5的第三固定件。
其功能原理參照于第一連接結構和第二連接結構(故沒有予以詳細圖示,本領域人員已經能夠根據以上所述得到第三連接結構的功能、結構等)。
第三夾持件為對立設置于圍擋配重1上的兩個第三L型板體;兩個第三L型板體的第一側側板固定于圍擋配重1,兩個第三L型板體的第二側側板壓抵于圍擋斜撐的兩側以夾持所述圍擋斜撐5。
兩個第三L型板體的第二側側板上設有對應的第三固定孔,圍擋斜撐上設有對應于第三固定孔的第三穿孔,第三固定件穿設并固定于第三固定孔和第三穿孔。
本實用新型可周轉臨時圍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的圍擋框架通過第一連接結構與圍擋配重拆卸式相連,使得本實用新型工具化、可周轉性高,大幅降低投入成本;臨時圍擋安裝速度快、效率高,普通工種即可按圖紙進行安裝;臨時圍擋堅固穩(wěn)定,能夠滿足封閉和分隔施工區(qū)域的目的;臨時圍擋符合綠色施工理念并且美觀大方。
以上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可根據上述說明對本實用新型做出種種變化例。因而,實施例中的某些細節(jié)不應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將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界定的范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