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建筑幕墻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幕墻玻璃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隱框幕墻玻璃附框主要為外置式玻璃附框、及卡件式內置玻璃附框這2種做法;外置式玻璃附框通過雙面貼、結構膠粘接到玻璃的外表面上,這種外置式玻璃附框在室內一側是可見的,影響幕墻的整體視覺效果;卡件式內置玻璃附框需要在中空玻璃的兩個單玻之間的結構膠注入后,立即手工推入內置附框,內置附框上事先手工壓入附框卡件,方可定位,此種結構附框加工比較麻煩,且內置附框壓入中空玻璃過程中會把中空玻璃之間的結構膠大量擠出,造成浪費并容易對玻璃產生污染,影響外觀,另外附框卡件與玻璃之間為點接觸,玻璃受力時容易產生應力集中,從而導致玻璃破損。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申請?zhí)峁┮环N幕墻玻璃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視覺效果差、玻璃易破損的問題,同時兼具安裝方便、連接可靠的特點。
具體地,本申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幕墻玻璃結構,由玻璃板面及安裝在玻璃板面上的玻璃附框組成。
進一步地,所述玻璃附框為端部與玻璃板面端部對齊的槽狀結構,并設有與玻璃板面配合的膠帶粘接區(qū)。
進一步地,所述膠帶粘接區(qū)設置在玻璃附框的一側端部。
進一步地,所述玻璃板面由室內玻璃板面、室外玻璃板面以及連接室內玻璃板面和室外玻璃板面的封堵塞組成。
進一步地,所述室內玻璃板面具有外側面,外側面邊沿四周設有與玻璃附框配合的第一定位膠帶,外側面遠離邊緣的四周設有與封堵塞配合的第二定位膠帶。
進一步地,所述室外玻璃板面具有內側面,內側面上設有與第二定位膠帶位置相對的第三定位膠帶,第三定位膠帶與封堵塞的側面配合。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膠帶的邊緣與室內玻璃板面的邊緣對齊;所述第二定位膠帶和第三定位膠帶的邊緣與封堵件的側面邊緣對齊。
進一步地,所述玻璃板面中設有注膠槽,所述注膠槽為玻璃板面與玻璃附框配合形成的空腔。
相對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幕墻玻璃結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玻璃板面與玻璃附框和封堵塞之間直接采用定位膠帶連接,且定位膠帶與玻璃附框的規(guī)格匹配,保證安裝方便;
2.定位膠帶采用柔性材料,為通長粘接,避免了玻璃板面在連接中產生應力集中,發(fā)生破損;
3.通過定位膠帶完成玻璃板面與玻璃附框和封堵塞的連接后,在注膠槽內注滿結構膠,保證了連接的可靠性;
4.通過以上結構將玻璃附框設置在玻璃板面內,室內室外都是不可見的,美化了幕墻玻璃結構的外觀。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幕墻玻璃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幕墻玻璃結構的裝配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的理解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圖時,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圖中的相同數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并不代表與本申請相一致的所有實施方式。
在本申請使用的術語是僅僅出于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請。在本申請和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使用的單數形式的“一種”、“所述”和“該”也旨在包括多數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義。還應當理解,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和/或”是指并包含一個或多個相關聯的列出項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組合。
應當理解,盡管在本申請可能采用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來描述各種結構,但這些結構不應限于這些術語。這些術語僅用來將同一類型的結構彼此區(qū)分開。例如,在不脫離本申請范圍的情況下,第一結構也可以被稱為第二結構,類似地,第二結構也可以被稱為第一結構。取決于語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詞語“如果”可以被解釋成為“在……時”或“當……時”。
如圖1所示,一種幕墻玻璃結構,由玻璃板面10及安裝在玻璃板面10上的玻璃附框20組成。
如圖1、圖2所示,所述玻璃板面10由室內玻璃板面11、室外玻璃板面12以及連接室內玻璃板面11和室外玻璃板面12的封堵塞13組成。所述室內玻璃板面11具有外側面111,外側面111邊沿四周設有與玻璃附框20配合的第一定位膠帶112,所述第一定位膠帶112的邊緣與室內玻璃板面11的邊緣對齊,采用定位膠帶連接的粘接過程方便;外側面111遠離邊緣的四周設有與封堵塞13配合的第二定位膠帶113,所述室外玻璃板面12具有內側面121,內側面121上設有與第二定位膠帶113位置相對的第三定位膠帶122,第三定位膠帶122與封堵塞13的側面131配合,所述第二定位膠帶113和第三定位膠帶122的邊緣與封堵件側面131邊緣對齊,采用定位膠帶連接的粘接過程方便。另外,所述定位膠帶都為柔性材料,并為通長粘接,這減小了玻璃板面10在連接中由于應力集中而造成的破損。
所述玻璃附框20為端部與玻璃板面10端部對齊的槽狀結構,并設有與玻璃板面10配合的膠帶粘接區(qū)21;所述槽狀結構用于放置壓緊塊30,所述壓緊塊30通過自攻螺釘40安裝在幕墻50上;所述膠帶粘接區(qū)21設置在玻璃附框20的一側端部,第一定位膠帶112與玻璃附框20規(guī)格一致,安裝方便的同時又確保了定位準確。
所述室內玻璃板面11與室外玻璃板面12之間設有注膠槽14,所述注膠槽14為玻璃板面10與玻璃附框20配合形成的空腔;所述玻璃板面10與玻璃附框20、玻璃板面10與封堵塞13之間先通過定位膠帶112、113、122暫時定位粘接,最后在所述的注膠槽14內注入結構膠,使連接更加可靠性。
所述玻璃附框20設置在室內玻璃板面11與室外玻璃板面12之間,室內室外都是不可見的,美化了幕墻玻璃結構的外觀。
本實用新型的安裝方法如下,玻璃板面10切割完畢后,在室內玻璃板面外側面111上粘接第一定位膠帶112和第二定位膠帶113,再將玻璃附框20粘接到第一定位膠帶112上,將封堵塞13粘接到第二定位膠帶113上,隨即在室外玻璃內側面121上粘接與封堵塞配合的第三定位膠帶122,把粘有第三定位膠帶122的室外玻璃板面12粘接到封堵塞13上,最后在玻璃板面10與玻璃附框20形成的注膠槽14內注入結構膠,完成幕墻玻璃結構的安裝。
相對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幕墻玻璃結構的玻璃板面10與玻璃附框20、玻璃板面10與封堵塞13之間采用直接粘接的方式,且所用定位膠帶112、113、122與玻璃附框20的規(guī)格匹配,保證定位準確且安裝方便;定位膠帶112、113、122采用柔性材料,為通長粘接,避免了玻璃板面10在連接中產生應力集中,發(fā)生破損完成玻璃板面10與玻璃附框20、玻璃板面10與封堵塞13的粘接后,在注膠槽14內注滿結構膠,保證了連接的可靠性;通過以上結構將玻璃附框20設置在玻璃板面10內,室內室外都是不可見的,美化了幕墻玻璃結構的外觀。
以上所述僅為本申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請,凡在本申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申請保護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