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土木建筑工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空間斜向交叉布置的剪力墻結構。
背景技術:
我國高層建筑房屋采用的傳統(tǒng)剪力墻結構是目前最常用的高層建筑結構體系之一,其常為多肢剪力墻或小開口剪力墻,沿豎向上下對齊、連續(xù)布置;盡管它具有整體性好、抗側剛度較大的特點,然而,它有不可克服的固有缺點:一是使用(開間和進深)空間小,使用空間受限,平面布置不靈活,不能滿足建筑大空間使用要求;二是結構混凝土用量大、自重較大,地震力增大,底部地震剪力系數大、使結構基礎設計困難、造價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使用空間大、自重小、抗震能力強的空間斜向交叉布置的剪力墻結構。
本發(fā)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空間斜向交叉布置的剪力墻結構,該剪力墻結構用于高層建筑,所述剪力墻結構包括X軸向剪力墻以及與其垂直的Y軸向剪力墻,所述的X軸和Y軸均和垂直方向的Z軸垂直,高層建筑每一層空間被X軸軸向的軸線和Y軸軸向的軸線分割成若干正交分布的矩形空間,且沿Z軸方向上每一層的矩形空間重合,每一個矩形空間中相鄰的兩條側邊上分別設置X軸向剪力墻和Y軸向剪力墻,且奇數層和偶數層在同一矩形空間位置上的X軸向剪力墻和Y軸向剪力墻互補。
該剪力墻的構造布置形式在建筑上的獨特優(yōu)點是大大增大了剪力墻結構的使用空間:使原來傳統(tǒng)(多雙肢)剪力墻房間的使用空間增大至少4倍,也可以更大,有利于靈活分割使用空間,有效克服了目前傳統(tǒng)(多雙肢)剪力墻結構房間使用空間小的固有缺點。
奇數層中所述每一個矩形空間中X軸向剪力墻和Y軸向剪力墻呈L型布置,且兩個共頂角的矩形空間中X軸向剪力墻和Y軸向剪力墻布置方法相同;偶數層中處于同一矩形空間中X軸向剪力墻和Y軸向剪力墻與奇數層中的X軸向剪力墻和Y軸向剪力墻互補。即奇數層中的剪力墻呈多個斜向連續(xù)L型布置的剪力墻組;偶數層中的剪力墻呈跨一網格的反轉180度的斜向連續(xù)L型布置的剪力墻組。
每一層中所述X軸向剪力墻和Y軸向剪力墻在高度方向逐層斜向布置。
所述X軸向剪力墻和Y軸向剪力為L角鋼型斷面剪力墻。
上述設置在結構整體抗側剛度和抗震能力上,優(yōu)于傳統(tǒng)(多雙肢)剪力墻結構,由結構學原理可知,由于各個剪力墻板形成了空間共同工作的大X斜撐,且每個大X斜撐之間由垂直方向的大X斜撐在空間上相連接、互相支撐,充分發(fā)揮出了其空間作用效應,垂直方向的剪力墻又構成了其有效翼緣,其中各層樓板均作為結構整體水平傳力構件參與了抗側力工作并且增大了該結構的整體抗側剛度。同時,由于L角鋼型斷面的剪力墻比一字型斷面的剪力墻能提供更大的抗彎和抗剪剛度,所以整體抗側剛度強大的空間斜向交叉布置剪力墻結構,其在整體上,無論在主軸X方向上或在主軸Y方向上沿豎向它的抗側剛度是均勻的。使用同樣等級的鋼筋混凝土,該新型剪力墻結構的整體抗側剛度、抗震能力都比傳統(tǒng)(多雙肢)剪力墻結構大20-30%,在同樣水平地震作用下,結構的層間位移角和頂點位移比傳統(tǒng)(多雙肢)剪力墻結構減小25%左右,能夠節(jié)約混凝土20%左右、降低造價、有效減輕建筑的結構重量、減小了地震作用和底部地震剪力系數、降低了剪力墻結構基礎設計難度。
所述矩形空間的另外兩條相鄰側邊上設有邊柱、邊梁或者暗柱、暗梁。
所述X軸向剪力墻和Y軸向剪力墻的形式采用鋼筋混凝土剪力墻或鋼結構剪力墻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本發(fā)明充分利用了斜撐型剪力墻構件比單純豎向型剪力墻構件的抗側剛度更大、抵抗水平能力更強的機理,利用了各層樓板均作為結構整體水平傳力構件參與了抗側力工作并且增大了該結構的整體抗側剛度的貢獻,剪力墻結構的整體抗側剛度、抗震能力都比傳統(tǒng)(多雙肢)剪力墻結構大20-30%,在同樣水平地震作用下,結構的層間位移角和頂點位移比傳統(tǒng)(多雙肢)剪力墻結構減小25%左右,有效減輕建筑的結構重量、減小了地震作用和底部地震剪力系數、降低了剪力墻結構基礎設計難度,采用合適的抗震構造措施后,可滿足在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或8度地區(qū)的建筑抗震能力要求。
(2)大大增大了剪力墻結構的使用空間,由于剪力墻在結構主軸X和Y向沿高度逐層斜向布置,使該剪力墻能夠提供的使用空間比傳統(tǒng)剪力墻結構(多肢剪力墻或小開口剪力墻)至少大4-6倍,具有使用空間大、能夠節(jié)約混凝土或鋼材20%左右、降低造價等多方面的優(yōu)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奇數層剪力墻分布圖(俯視);
圖3為圖1中偶數層剪力墻分布圖(俯視)。
其中,1為X軸向剪力墻,2為Y軸向剪力墻,3為邊柱,4為Y軸向邊梁,5為X軸向邊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實施例1
一種空間斜向交叉布置的剪力墻結構,其結構如圖1所示,該建筑為高層建筑,圖中至顯示其中的6層,水平X軸向均分成7塊,水平Y向均分成5塊,及每一層共形成35個矩形空間。其中,該剪力墻結構在奇數層及偶數層的分布分別如圖2和圖3所示,在結構主軸X向第一層布置X軸向剪力墻1、在第二層向右面一跨設置X軸向剪力墻1、在第三層向右面一跨設置X軸向剪力墻1、依次布置下去,結構主軸X向每一榀剪力墻都這樣布置;在結構主軸Y向第一層布置Y軸向剪力墻2、在第二層向右面一跨設置Y軸向剪力墻2、在第三層向右面一跨設置Y軸向剪力墻2、依次布置下去。這樣,在結構平面剪力墻的布置上,在奇數層平面上布置成斜向連續(xù)L型布置的剪力墻,在偶數層平面上布置成錯一網格的斜向連續(xù)反向180度的L型布置的剪力墻。
同時,在結構抗震主軸X向軸線上的每榀剪力墻與結構抗震主軸Y向軸線上的每榀剪力墻在空間都是沿高度逐層斜向布置,X軸向剪力墻1通過X軸向的邊梁5、邊柱3連接起來;Y軸向剪力墻2通過Y軸向邊梁4、邊柱3連接起來;結構主軸X向各榀剪力墻與結構主軸Y向各榀剪力墻通過相交處的(邊)柱3和樓板連接起來;這樣,就構成了空間斜向交叉布置剪力墻結構,它具有房間使用空間大、使用分割靈活和抗震性能強的雙重優(yōu)點的新型剪力墻結構,剪力墻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范圍大大擴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