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灰泥外墻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基于灰泥制備的攪拌機。
背景技術:
在某些民族特色保留較為完全的地區(qū),其建筑也是別具風格。在羌族等少數(shù)民族居住地,其民居的外墻會采用灰泥進行施工,打造出極具特色的民房。
灰泥外墻施工為在民居的外墻上附著灰泥。灰泥的成分主要包括水泥、砂、稻草屑和著色劑,采用不同顏色的著色劑所制備的灰泥最終的顏色會有所不同。
在灰泥外墻施工過程中,灰泥的制備尤為重要?;夷嗍菍⒍喾N原料混合制成,因此,制備灰泥需要攪拌裝置進行混勻處理。
現(xiàn)有的攪拌裝置的攪拌效率低,不易混勻,且耗費能源較多。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灰泥制備的攪拌機,解決現(xiàn)有攪拌機攪拌效率低的問題,提高灰泥混合的均勻性,降低攪拌時的動能損失的問題。
本發(fā)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xiàn):
基于灰泥制備的攪拌機,包括機架,機架上設置有攪拌筒,攪拌筒上設置有進料口、出料口,攪拌筒內設置有轉軸,轉軸與電機連接,轉軸上至少設置有1個攪拌機構,攪拌機構包括多個與轉軸連接的連桿,連桿上設置有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葉片為弧形塊,攪拌葉片上設置有凹槽,凹槽內設置有載油塊,載油塊吸收有潤滑油。
由于灰泥側成分中包括了水泥、稻草屑和顏料,且灰泥是用于外墻施工,灰泥中的水分不能太多,灰泥需要具備一定的粘稠度,這樣導致灰泥的粘度較大,在攪拌過程中,不僅具有較大的阻力,而且在攪拌過程中,灰泥易附著在攪拌葉片上,影響攪拌葉片的攪拌速度,降低攪拌速率,而且耗費的電能也較多,造成動能的損失,也不易將灰泥攪拌均勻,因此,現(xiàn)有的攪拌裝置不適用于灰泥的攪拌。
本發(fā)明所述攪拌筒為臥式的筒狀結構,所述進料口設置在攪拌筒的上端,所述出料口設置在攪拌筒的下端,所述連桿可通過焊接方式固定在轉軸上,每一個連桿上可設置有多個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葉片為弧形塊,弧形塊的弧度方向指向轉軸,所述弧形塊具體是指攪拌葉片的外表面向內凹陷形成的凹槽,可是穿過弧形塊徑向的通槽,也可以是不穿過弧形塊徑向的槽體結構,所述攪拌葉片的外表面具體是指遠離轉軸的一面;所述載油塊具體是指一種采用吸油材料制成的結構,不僅能吸收潤滑油將潤滑油儲存,而且質軟,能夠在被擠壓的條件下壓縮在凹槽內。
優(yōu)選的,攪拌葉片、轉軸和連桿為光滑結構。
本發(fā)明通過將攪拌葉片設置為弧形塊,弧形塊的圓心指向轉軸,弧形塊在轉動過程與灰泥接觸時,由于弧形塊的外表面為曲面,會沿著曲面的切線方向長生一個切應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小攪拌葉片在灰泥中的運動阻力,而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灰泥附著在攪拌葉片。
本發(fā)明通過在攪拌葉片上設置凹槽,凹槽內設置吸收了潤滑油的載油塊,在攪拌過程中,當灰泥接觸到攪拌葉片并擠壓攪拌葉片時,對凹槽內的載油塊施加壓力,在壓力的作用下載油塊的潤滑油被擠出且溢出凹槽,流到攪拌葉片的外表面上,增加攪拌葉片外表面的光光滑度,有效的減弱灰泥在攪拌葉片上的阻力,進而避免灰泥附著在攪拌葉片上。
本發(fā)明通過將攪拌葉片設置為弧形塊,并且在攪拌葉片上設置凹槽,凹槽內設置吸收了潤滑油的載油塊,不僅能夠減弱攪拌葉片在攪拌過程中的阻力,而且能夠提高攪拌葉片表面的光滑度,避免灰泥附著在攪拌葉片上,如此,本發(fā)明解決了現(xiàn)有攪拌機攪拌效率低的問題,提高灰泥混合的均勻性,降低攪拌時的動能損失。
進一步地,所述凹槽為縮口結構。
所述縮口結構具體是指一種中間大,兩頭小的結構,即凹槽的內部尺寸較大,外部出口的尺寸較小。
所述凹槽優(yōu)選為橢球結構,或梯形結構。
縮口結構的凹槽有利于將載油塊牢牢的固定在凹槽內,避免在攪拌過程中載油塊脫落與凹槽。
所述凹槽優(yōu)選與攪拌葉片的徑向非平行設置。
如此結構進一步地增加了載油塊在凹槽內的固定的牢固性。
進一步地,載油塊為海綿或吸油棉。
海綿和吸油棉均為現(xiàn)有技術材料,具有較好的吸油、儲油效果。
進一步地,多個連桿繞轉軸圓周設置。
連桿至少設置有2個,圓周的連桿使得攪拌葉片繞轉軸圓周設置,圓周設置的多個攪拌葉片在攪拌過程中形成環(huán)形結構,與轉軸的轉動相配合,更有利于攪拌葉片的轉動,進一步提高了攪拌葉片的轉動效率。
進一步地,攪拌葉片的一個側壁設置有刀片。
所述攪拌葉片的一個側壁具體是指攪拌過程中運動的前端,刀片的設置能夠將灰泥中稻草屑進行進一步的切割,有利于將灰泥混合的更加均勻。
進一步地,攪拌葉片的內側設置有填充塊,所述填充塊剛好填充滿攪拌葉片的內腔。
所述攪拌葉片的內腔具體是指攪拌葉片在徑向上的2個端部連線與攪拌葉片本體之間形成空間。
弧形塊在攪拌過程中,在離心力的作用下,一部分灰泥會附著在攪拌葉片的內腔,填充塊的設置能夠避免攪拌葉片的內腔附著灰泥,進一步避免了影響攪拌葉片的攪拌速度,提高了攪拌效率和灰泥混合的均勻性。
進一步地,填充塊上設置有凹槽Ⅰ,凹槽Ⅰ為縮口結構,凹槽Ⅰ內設置有載油塊。
能夠避免灰泥附著在填充塊上影響攪拌葉片的攪拌速度。
進一步地,攪拌機構包括固定環(huán),所述連桿圓周設置在固定環(huán)外壁;所述固定環(huán)與轉軸連接。
固定環(huán)的設置一方面能夠增加連桿與轉軸之間的連接穩(wěn)定性,提高結構穩(wěn)定性,另一方面,便于攪拌機構的固定。
進一步地,攪拌筒的外壁設置有齒帶,所述機架上設置有與齒帶配合的齒輪。
在外力的驅動下,齒帶與齒輪的配合能夠實現(xiàn)攪拌筒繞自身軸向轉動,在放料時,有利于將攪拌筒側壁附著的灰泥導入到出料口。便于對攪拌筒內壁的清理。
進一步地,攪拌筒遠離電機的一端設置為開端,配合設置有端蓋。
可以通過從攪拌筒開端人工對攪拌筒內壁殘留的灰泥進行清理。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通過將攪拌葉片設置為弧形塊,并且在攪拌葉片上設置凹槽,凹槽內設置吸收了潤滑油的載油塊,不僅能夠減弱攪拌葉片在攪拌過程中的阻力,而且能夠提高攪拌葉片表面的光滑度,避免灰泥附著在攪拌葉片上。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攪拌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攪拌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及對應的零部件名稱:
1-機架,2-電機,3-攪拌筒,4-轉軸,5-攪拌機構,6-端蓋,7-齒輪,8-載油塊,31-出料口,32-齒帶,33-進料口,51-固定環(huán),52-連桿,53-攪拌葉片,54-凹槽,55-刀片,56-填充塊。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作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定。
實施例1:
如圖1、圖2所示,基于灰泥制備的攪拌機,包括機架1,機架1上設置有攪拌筒3,攪拌筒3上設置有進料口33、出料口31,攪拌筒3內設置有轉軸4,轉軸4與電機2連接,轉軸4上設置有4個攪拌機構5,攪拌機構5包括多個與轉軸4連接的連桿52,連桿52上設置有攪拌葉片53,所述攪拌葉片53為弧形塊,攪拌葉片53上設置有凹槽54,凹槽54內設置有載油塊8,載油塊8吸收有潤滑油;所述載油塊8為海綿,也可以是吸油棉。
在本實施例中,能夠有效避免灰泥附著在攪拌葉片53上,進而提高攪拌效率。
實施例2:
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基于實施例1,所述凹槽54為縮口結構。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將凹槽54設置為縮口結構,能夠有效避免載油塊8脫落于凹槽54。
實施例3:
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基于實施例1,所述多個連桿52繞轉軸4圓周設置。
實施例4:
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基于實施例1,所述攪拌葉片53的一個側壁設置有刀片55。
在本實施例中,刀片55的設置能夠實現(xiàn)在攪拌的同時對灰泥中的稻草屑進行切割,提高灰泥攪拌的均勻性。
實施例5:
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基于實施例1,所述攪拌葉片53的內側設置有填充塊56,所述填充塊56剛好填充滿攪拌葉片53的內腔;所述填充塊56上設置有凹槽Ⅰ,凹槽Ⅰ為縮口結構,凹槽Ⅰ內設置有載油塊8。
實施例6:
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基于實施例1,所述攪拌機構5包括固定環(huán)51,所述連桿52圓周設置在固定環(huán)51外壁;所述固定環(huán)51與轉軸4連接。
實施例7:
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基于實施例1,所述攪拌筒3的外壁設置有齒帶32,所述機架1上設置有與齒帶32配合的齒輪7;所述攪拌筒3遠離電機2的一端設置為開端,配合設置有端蓋6。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