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用于構造擋墻的模塊化建筑元件及其構造方法

文檔序號:1836535閱讀:35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用于構造擋墻的模塊化建筑元件及其構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不采用灰漿或者加固元件而相互固定的模塊化建筑元件,以便于構造能夠相對于背部填充材料所施加的外力提供所需的阻擋力的擋墻。本發(fā)明能夠在建筑和構造景觀的技術領域之內進行評價。另外,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能夠以小型形式制成,并且由于它們的幾何結構特性,還可以用作結構玩具以及應用在模型構造領域。
現(xiàn)有技術在已知的技術中,存在許多構造擋墻的方式,例如采用灰漿堆疊的天然石料的使用,現(xiàn)場成型的混凝土防護墻,和預制模塊板的使用。采用天然石料構造擋墻相對于上部通常具有厚的底部,以便于增加墻的強度。通常對石頭進行人工的處理,直到它們達到適當?shù)男螤钜韵嗷ヅ浜显谝黄穑⑶医柚谒鼈冎g的灰漿,每個都放置在另一個之上。這種類型的墻的主要缺點之一在于使用灰漿的困難,因為這需要專業(yè)技能,并且灰漿或者石頭的不適當?shù)氖褂脮е卤∪醯膲?。顯然可以知道采用天然石料構造擋墻是勞動密集和耗時的。
混凝土防護墻需要現(xiàn)場成型。在準備模子之后,加固元件被投入該模子中。通常采用鐵桿作為加固元件,使得能夠達到混凝土的所需強度水平。鐵桿放置在模子的內部并且通過將混凝土澆鑄到模子之中,該建筑物完成。構造混凝土防護墻也是勞動密集的,昂貴的和耗時的?,F(xiàn)場澆注混凝土同樣需要采用專門的技術人員。除了這些缺點之外,運送所需的設備或者裝置以及材料到構造區(qū)不一定可行的或者過于昂貴。
構造擋墻的另外的方式是采用預制模塊的混凝土板,這些混凝土板通常在其相對表面設置有突出部分和凹槽,從而使得模塊板可以不采用灰漿而相互固定。在這種方法中,每塊板需要采用地錨固定到該墻后面的地面上。地錨固定到遠離該墻5-6米的地面之中。采用模塊的混凝土板似乎是構造擋墻最為經濟和迅速的方式。然而,由于其需要使用諸如錨的加固元件,必須采用專門的技術人員和專門的工藝。另外一點是混凝土模塊板通常具有大的表面積,會導致板的重量增加。由于該原因,在建筑期間使用重型裝置或者設備以用于傳送或者放置目的。
因此,構造擋墻的傳統(tǒng)的方式通常是勞動密集的,耗時的,需要專門的技術人員和技術以及專門的裝置或者設備。很顯然所有這些因素會導致墻建造成本的增加。而且,很難或者幾乎不可能來部分修理損壞的墻,除非進行重建,這樣會導致浪費時間和金錢的風險。
存在許多與本發(fā)明相類似的概念觀點的研究和先前的專利技術,例如FR2619138,F(xiàn)R2703716和WO0070154。在FR2619138中,發(fā)明者公開了H形混凝土塊,其適合于構造干砌的擋墻。發(fā)明者公開的混凝土板包括位于相對表面的肋狀物和凹槽,并且相互疊加以形成擋墻。凹槽的深度和如此補償?shù)睦郀钗锊灰欢偰艽_保背部填充材料施加的強作用力下墻的強度。由于這個原因,需要連續(xù)的堆積該混凝土板的第二層使得可從墻獲得更強的阻擋力。然而,這種構造擋墻的方式是既費時又費錢的。
在FR2703716中公開包括干砌的預制混凝土結構元件的墻結構的另一個例子。該發(fā)明者公開了T形混凝土元件,其包括形成具有可見正面的頭部的部分和形成具有平滑背面的底部的部分。這些元件在它們的底部區(qū)域相互連接,使得從墻結構的兩側看,正面是可見的。通過并排的放置這些元件可構造單排墻,并且每排堆疊在其它排的頂部以形成墻結構。盡管在單組排之中混凝土元件相互之間是互鎖的,在連續(xù)的排之間沒有互連機構。這會導致墻的總強度減弱。
在WO0070154中描述了用于構造干砌的擋墻的另一個類型的模塊板。發(fā)明者公開了在矩形塊的上表面處的三角形,矩形或者圓形突出部分,同時在底部表面還設計了三角形,矩形或者圓形的補償凹槽。模塊板并排放置并且相互疊加以形成擋墻。在WO0070154中公開的墻結構是重力式墻類型并且墻的強度取決于突出部分和凹槽產生所需低抗力的能力。突出部分和凹槽的厚度不一定總能確保墻的強度。同時突出部分和凹槽外形設計的復雜性可能會增加該模塊板的制造成本。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上述傳統(tǒng)方法的缺點,并且在建筑物的經濟性和構造周期兩者上實現(xiàn)相當大的改善。應該記住的是雖然獲得這些改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更加穩(wěn)定和耐久的建筑。利用本發(fā)明獲得的這些改善和優(yōu)點可如下進行概括●由于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具有互鎖和自動對準性能,不需要任何類型的用于涂抹或者表面加工目的的灰漿。當進行構造時,還不需要在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和在墻后面的地面之中采用任何類型的加固元件。在構造該墻時,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的所有這些性能消除了對專門技術人員或者技術的需求,導致建造時間和建造成本顯著降低。
●借助于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構造擋墻的主要的成本項目僅僅包括模塊化建筑元件本身的成本和將它們運送到建造工地的運輸費用。因此,不需要運送任何額外的裝置,設備或者材料到建造工地上。這是降低總的建造成本的重要因素。
●地下水可容易通過模塊化建筑元件。因此,不需要采用另外的方法來從墻中排出地下水。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的這些性能確保了墻的穩(wěn)定性,同時保持降低的建造成本。
●通過采用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構造的諸如擋墻等的任何建筑形成垂直結構,而沒有采用任何類型的加固技術或者錨定機構。不采用任何類型的加固工藝或者錨定機構而能夠構造垂直擋墻等建筑具有許多優(yōu)點。最重要的一個是能夠在不允許提供任何錨定機構區(qū)域的靠近建筑或者其它結構處構造擋墻。另一個優(yōu)點是構造垂直的擋墻將可以讓其上部土地面積的使用最優(yōu)化。而且,不采用任何錨定機構來構造垂直擋墻同樣消除或者減少所需土方量。因此,不采用任何加固工藝或者錨定機構能夠構造垂直擋墻是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獲得的主要改進之一。
●在由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所組成的擋墻產生任何損壞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僅僅更換損壞元件來修理該墻。因此,與構造擋墻的傳統(tǒng)方式相比,修理部分損壞的墻是相對容易和價格低廉的。
● 借助于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該墻的高度或者長度可以較容易的增加或者減少。
● 甚至于墻的位置可以在不造成大量材料或者金錢損失的情況下進行變化。
●通過采用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構造的擋墻提供了磚塊層疊墻的外觀。同時還可以增加紋理或者顏色到元件的正面。因此,通過使用本發(fā)明的模塊化的建筑元件可獲得更富裝飾性的和美觀的外形。


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和使用來構造擋墻的方法在附圖中示出。附圖的說明如下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用于構造擋墻的主體元件的透視圖;圖2包括從頂部(圖2a),前部(圖2b),側面(圖2c)和后部(圖2d)所見的主體元件的平面圖;圖3是底部元件的透視圖;圖4包括從頂部(圖4a),前部(圖4b),側面(圖4c)和后部(圖4d)所見的底部元件的平面圖;圖5是上側完工元件的透視圖;圖6包括從頂部(圖6a),前部(圖6b),側面(圖6c)和后部(圖6d)所見的上側完工元件的平面圖;圖7是邊緣完工元件的透視圖;圖8包括從頂部(圖8a),前部(圖8b),左側(圖8c),右側(圖8d)和后部(圖8e)所見的邊緣完工元件的平面圖;圖9是轉角完工元件的透視圖;圖10包括從視圖的頂部(圖10a),前部(圖10b),左側(圖10c),右側(圖10d)和后部(圖10e)所見的轉角完工元件的平面圖;圖11是準備采用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構造擋墻的示例地基的透視圖;圖12是在放置入地基之中后底部元件的透視圖;
圖13是底部元件放置入地基之后完成的地基的透視圖;圖14是通過采用放置在底部元件之上本發(fā)明的主體元件和邊緣完工元件所構造的部分擋墻的透視圖;圖15是示出了本發(fā)明的邊緣完工元件的放置位置的部分擋墻的透視圖;圖16是示出了本發(fā)明的上側完工元件和轉角完工元件放置位置的部分擋墻的透視圖;圖17是由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所組成的完整的擋墻的透視圖;圖18是不采用本發(fā)明的邊緣完工元件,轉角完工元件和上側完工元件構造的擋墻的透視圖;圖19是根據(jù)本發(fā)明構造的部分擋墻的后部透視圖;圖20是根據(jù)本發(fā)明構造的部分擋墻的正面透視圖;圖2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柱建筑元件的透視圖;圖22包括從頂部(圖22a),前部(圖22b),側面(圖22c)和后部(圖22d)所見的柱建筑元件的平面圖;圖23是由本發(fā)明的柱建筑元件所組成的柱結構的透視圖;圖2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轉角建筑元件的透視圖;圖25包括從頂部(圖25a),前部(圖25b),左側(圖25c),右側(圖25d)和后部(圖25e)所見的轉角建筑元件的平面圖;圖26是示出了本發(fā)明的轉角建筑元件的放置位置的部分擋墻的透視圖;圖27是包括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轉角結構的完整擋墻的透視圖;圖28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用來形成弧形或者環(huán)形墻的凹入弧形的主體元件的透視圖;圖29包括從頂部(圖29a),前部(圖29b),側面(圖29c)和后部(圖29d)所見的凹入弧形的主體元件的平面圖;圖30是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在圓形墻中的放置位置的凹入弧形的主體元件的俯視圖;圖3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采用凹入弧形主體元件構造的部分圓形擋墻的透視圖;圖32是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在環(huán)形墻中的放置位置的凸出弧形的主體元件的俯視圖;圖33是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在弧形墻中的放置位置的垂直的凸出弧形主體元件的側視圖;圖34是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在弧形墻中的放置位置的垂直的凹入弧形主體元件的側視圖;圖35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用于構造擋墻的雙側主體元件的透視圖;圖36包括從頂部(圖36a),前部(圖36b),側面(圖36c)和后部(圖36d)所見的雙側主體元件的平面圖;圖37是雙側底部元件的透視圖;圖38包括從頂部(圖38a),前部(圖38b),側面(圖38c)和后部(圖38d)所見的雙側底部元件的平面圖;圖39是雙側上側完工元件的透視圖;圖40包括從頂部(圖40a),前部(圖40b),側面(圖40c)和后部(圖40d)所見的雙側上側完工元件的平面圖;圖41是雙側邊緣完工元件的透視圖;圖42包括從頂部(圖42a),前部(圖42b),左側(圖42c),右側(圖42d)和后部(圖42e)所見的雙側邊緣完工元件的平面圖;圖43是雙側轉角完工元件的透視圖;圖44包括從頂部(圖44a),前部(圖44b),左側(圖44c),右側(圖44d)和后部(圖44e)所見的雙側轉角完工元件的平面圖;圖45是準備采用本發(fā)明的雙側的模塊化建筑元件構造擋墻的示例地基的透視圖;圖46是在放置入地基之中后雙側的底部元件的透視圖;圖47是示出了在雙側的底部元件之上的雙側的主體元件的放置位置的部分擋墻的透視圖;圖48是示出了雙側的邊緣完工元件的放置位置的部分擋墻的透視圖;圖49是示出了在包含雙側的主體元件和雙側的邊緣完工元件的排之上的雙側主體元件的放置位置的部分擋墻的透視圖;圖50是示出了在包含雙側的主體元件的排之上的雙側的主體元件和雙側邊緣完工元件的放置位置的部分擋墻的透視圖;圖51是示出了在包含雙側主體元件和雙側邊緣完工元件的排之上的雙側主體元件的放置位置的部分擋墻的透視圖;圖52是示出了在包含雙側主體元件的排之上的雙側上側完工元件和雙側轉角完工元件的放置位置的部分擋墻的透視圖;圖53是示出了雙側轉角完工元件的放置位置的部分擋墻的透視圖;圖54是由本發(fā)明的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所組成的完整擋墻的透視圖;圖55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雙側轉角返回第一元件的透視圖;圖56包括從頂部(圖56a),前部(圖56b),側面(圖56c)和后部(圖56d)所見的雙側轉角返回第一元件的平面圖;圖57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雙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的透視圖;圖58包括從頂部(圖58a),前部(圖58b),左側(圖58c),右側(圖58d)和后部(圖58e)所見的雙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的平面圖;圖59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雙側轉角底部元件的透視圖;圖60包括從頂部(圖60a),前部(圖60b),側面(圖60c)和后部(圖60d)所見的雙側轉角底部元件的平面圖;圖61是包括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和包括90度轉角點的擋墻的示例基座結構的透視圖,示出了到該基座中的雙側底部元件和雙側轉角底部元件的放置位置;圖62是包括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和包括90度轉角點的擋墻的示例基座結構的透視圖,示出了位于該基座內的雙側底部元件和雙側轉角底部元件;圖63是包括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和包括90度轉角點的示例擋墻的透視圖,示出了到該墻結構中的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的第二排或者第二層的放置位置;圖64是包括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和包括90度轉角點的示例擋墻的透視圖,示出了到墻結構中以形成第二排的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圖65是包括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和包括90度轉角點的示例擋墻的透視圖,示出了進入到該墻結構的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的第三排或者第三層的放置位置;
圖66是包括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和包括90度轉角點的示例擋墻的透視圖,示出了進入到該墻結構中以形成第三排的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圖67是包括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和包括90度轉角點的示例擋墻的透視圖,示出了進入到該墻結構的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的第四排或者第四層的放置位置;圖68是包括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和包括90度轉角點的示例擋墻的透視圖,示出了進入到該墻結構中以形成第四排雙側的模塊化建筑元件;圖69是包括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和包括90度轉角點的示例擋墻的透視圖,示出了進入到該墻結構中以形成第五排的雙側的模塊化建筑元件;圖70是從頂部和底部視角的雙側上部轉角完工元件的透視圖;圖70a是從頂部看去的雙側上部轉角完工元件的透視圖;圖70b是從底部看去的雙側上部轉角完工元件的透視圖;圖71包括從頂部(圖71a),前部(圖71b),側面(圖71c)和后部(圖71d)所見的雙側上部轉角完工元件的平面圖;圖72是示出了沒有進行平整的墻的最高排的90度轉角點的示例擋墻透視圖;圖73是包括90度轉角點的示例擋墻的透視圖,其示出了設置在墻最高排的雙側上側完工元件和雙側轉角完工元件以及雙側上部轉角完工元件相對對應排的放置位置;圖74是包括90度轉角點的示例擋墻的透視圖,其示出了設置在墻最高排的雙側上側完工元件,雙側轉角完工元件以及雙側上部轉角完工元件;圖75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用來形成弧形或者圓形的墻的弧形的雙側主體元件的透視圖;圖76包括從頂部(圖76a),前部(圖76b),側面(圖76c)和后部(圖76d)所見的弧形的雙側主體元件的平面圖;圖77是采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弧形的雙側主體元件構造的部分圓形擋墻的透視圖;圖78是從前和后看過去的可選擇的雙側主體元件的透視圖;
圖78a是從前部看過去的可選擇的雙側主體元件的透視圖;圖78b是從后部看過去的可選擇的雙側主體元件的透視圖;圖79是包括可選擇的雙側主體元件的部分擋墻的前視圖;圖80是示出了另外的墻部分的包括可選擇的雙側主體元件的部分擋墻的前視圖;圖81是包括可選擇的雙側主體元件的部分擋墻的后視圖;圖8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雙側的轉角返回第三元件的透視圖;圖83包括從上部,前部,左右側和后面看過去的雙側轉角返回第三元件的平面圖;圖8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的透視圖;圖85包括從上部,前部,側面和后面看過去的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的平面圖;圖86-97是包括采用雙側轉角返回第三元件和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的90度轉角點的擋墻的構造方法的略圖;圖98是根據(jù)本發(fā)明沒有加固桿的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的透視圖;圖99包括從上部,前部,左右側面和后面看過去的沒有加固桿的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的平面圖;圖100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雙側開窗底部元件的透視圖;圖101包括從上部,前部,側面和后面看過去的雙側開窗底部元件的平面圖;圖102-103是雙側傾斜元件的透視圖;圖104包括從上部,前部,左右側和后面看過去的雙側傾斜元件的平面圖;圖105-113是本發(fā)明的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的示例運用的略圖;圖114是由弧形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形成的示例弧形或者圓形結構的略圖。
為了識別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的各部分,每個部分在附圖中用數(shù)字表示并且標出,并且對這些數(shù)字的解釋分別提供在下面1.主體元件2.底部元件
3.上側完工元件4.邊緣完工元件5.轉角完工元件6.主矩形塊7.左柱8.右柱9.主矩形塊的正面10.底部元件的上部11.底部元件的底部12.底部元件加固桿13.地基14.土塊15.地基的填充材料16.正面地平面17.左柱左手側18.主矩形塊左手側19.右柱右手側20.主矩形塊右手側21.主體元件的正面腔22.底部元件的正面腔23.上側完工元件的正面腔24.邊緣完工元件的正面腔25.轉角完工元件的正面腔26.主體元件的左柱上表面27.主體元件的右柱上表面28.主體元件的左柱底面29.主體元件的右柱底面30.主矩形塊上表面31.主矩形塊底面32.柱建筑元件33.柱建筑元件的銷34.柱建筑元件的對應銷孔
35.柱建筑元件的柱正面36.柱建筑元件的柱背面37.柱建筑元件的主矩形塊正面38.柱建筑元件的主矩形塊背面39.柱結構40.轉角建筑元件41.轉角建筑元件的正面塊42.轉角建筑元件的左柱43.轉角建筑元件的右柱44.邊緣完工元件的右手側45.邊緣完工元件的背面46.邊緣完工元件的左手側47.凹入弧形主體元件48.凹入弧形主體元件背面49.凹入弧形主體元件的正面50.凹入弧形主體元件的左柱正面51.凹入弧形主體元件的右柱正面52.內圓弧53.外圓弧54.內圓半徑55.中間圓弧56.凸出弧形主體元件57.凸出弧形主體元件的背面58.邊緣完工元件的柱上表面59.邊緣完工元件的柱底面60.垂直的凸出弧形主體元件61.垂直的凹入弧形主體元件101.雙側主體元件102.雙側底部元件103.雙側上側完工元件104.雙側邊緣完工元件105.雙側轉角完工元件
106.正面主矩形塊110.雙側底部元件的上部111.雙側底部元件的底部112.雙側底部元件加固桿124.雙側邊緣完工元件內部腔125.雙側邊緣完工元件的柱底部126.雙側邊緣完成元件的柱上部127.雙側的邊緣完工元件側面140a.雙側的轉角返回第一元件140b.雙側的轉角返回第二元件141.雙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的柱頭部142.雙側的轉角返回第二元件的主腔147.弧形的雙側主體元件202.雙側的轉角底部元件210.雙側的轉角底部元件的上部211.雙側的轉角底部元件的底部212.雙側轉角底部加固桿243.雙側上部轉角完工元件301.可選擇的雙側主體元件305.相對薄弱區(qū)域310.雙側轉角返回第三元件311.雙側轉角返回第三元件的柱316.雙側轉角返回第三元件的正面塊320.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321.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的底部322.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的上部325.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的加固桿330.沒有加固桿的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340.雙側開窗底部元件341.雙側上側完工元件的內部腔350.雙側傾斜元件A-A截面在水平面處主體元件(1)的中心截面
B-B截面在垂直平面處主體元件(1)的中心截面C-C截面在垂直平面處的上側完工元件(3)的中心截面D-D截面在水平面處雙側主體元件(101)的中心截面E-E截面在垂直平面處雙側主體元件(101)的中心截面F-F截面在垂直平面處的雙側的上側完工元件(103)的中心截面G-G截面在水平面處雙側轉角返回第一元件(140a)的中心截面H-H截面在水平面處的雙側轉角返回第三元件(310)正面塊(316)的中心截面I-I截面橫穿過主矩形塊(106)底部右側轉角到上側中心點的雙側主體元件(101)的正面主矩形塊(106)的截面。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下面提供了用于構造諸如擋墻等的任意結構的本發(fā)明的每個模塊化建筑元件的詳細說明,并且一起提供了用來構造其這些結構的方法。
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由下面元件組成-為了使用在具有平坦的或者平面的擋墻或者類似結構中●主體元件(1),底部元件(2),上側完工元件(3),邊緣完工元件(4),轉角完工元件(5),轉角建筑元件(40)。
-為了使用在具有弧形或者環(huán)形形狀的擋墻或者類似結構中●凹入弧形主體元件(47)和與凹入弧形主體元件(47)兼容的凹入弧形底部元件,凹入弧形上側完工元件,凹入弧形邊緣完工元件,凹入弧形轉角完工元件。
●凸出弧形主體元件(56)和與凸出弧形主體元件(56)兼容的凸出弧形底部元件,凸出弧形上側完工元件,凸出弧形邊緣完工元件,凸出弧形轉角完工元件。
●垂直的凸出弧形主體元件(60)和與垂直的凸出弧形主體元件(60)相兼容的垂直的凸出弧形底部元件,垂直的凸出弧形上側完工元件,垂直的凸出弧形邊緣完工元件,垂直的凸出弧形轉角完工元件。
●垂直的凹入弧形主體元件(61)和與垂直的凹入弧形主體元件(61)相兼容的垂直的凹入弧形底部元件,垂直的凹入弧形上側完工元件,垂直的凹入弧形邊緣完工元件,垂直的凹入弧形轉角完工元件。
-為了使用在柱結構中,●柱建筑元件(32)參見圖1,其示出了主體元件(1)的透視圖,該主體元件(1)是形成擋墻等主要結構的必要組件。所有其它補充的模塊化建筑元件都來源于主體元件(1)的幾何結構。如圖1-2所示,主體元件(1)包括一個主矩形塊(6)和兩個矩形柱,也就是設置在主矩形塊正面(9)之上的左柱(7)和右柱(8),它們分開設置在主矩形塊(6)的兩個垂直側面。左柱(7)和右柱(8)與主矩形塊的正面(9)的水平側相垂直并且與主矩形塊的正面(9)的垂直側面緊密配合。左柱(7)和右柱(8)的總寬度近似等于主矩形塊的正面(9)的寬度,并且左柱(7)或者右柱(8)的高度比主矩形塊的正面(9)的高度要高,并且至多比主矩形塊的正面(9)高度長兩倍。當主體元件(1)堆疊在相互頂部以形成擋墻時,它們相互之間以這樣的方式提供了精確的匹配,即在主體元件(1)之間不存在任何間隙。因此,當背部填充材料產生的縱向和橫向力施加到墻上時,主體元件(1)被壓縮,從而產生所需的阻擋力。
為了主體元件(1)的優(yōu)選應用,詳細的幾何結構特性和比例尺寸描述如下。對于主體元件(1)的給定幾何結構,其意圖是產生進一步穩(wěn)定的結構。
●主矩形塊(6)的水平側的長度比主矩形塊(6)的垂直側的長度長兩倍,●左柱(7)和右柱(8)的總寬近似等于主矩形塊的正面(9)的寬度,●左柱(7)或者右柱(8)的高度近似等于主矩形塊(6)的水平側長度,●左柱的左手側(17)與主矩形塊的左手側(18)在同一平面,●右柱的右手側(19)與主矩形塊的右手側(20)在同一平面,●主體元件的左柱的上表面(26)與主體元件的右柱的上表面(27)在同一平面并且比主矩形塊的上表面(30)高,
●主體元件的左柱底面(28)與主體元件的右柱底面(29)在同一平面并且比主矩形塊底面(31)低。
仍然參見圖1-2,主矩形塊(6),左柱(7)和右柱(8)的深度,換句話說,主矩形塊左手側(18),主矩形塊右手側(20),左柱的左手側(17),右柱的右手側(19)的寬度可以根據(jù)場所或者土壤條件或者制造主體元件(1)的材料自動地增大或者減小。
參見圖3,示出了使用在由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構造的擋墻的基部或者底座處的底部元件(2)的透視圖。如圖3-4所示,底部元件(2)包括上部(10)和底部(11)。底部元件(10)的上部集成到底部元件(11)的底部上。上部(10)的幾何結構可以通過水平面上截主體元件(1)的中心截面從主體元件(1)中獲得,如圖2b的A-A截面所示。底部元件(11)的底部優(yōu)選包括矩形致密主體并且包括以突出部形式的底部加固桿(12),該加固桿(12)優(yōu)選設置在底部元件(11)的底部的前后表面處。底部元件加固桿用來固定底部元件(2)到地基(13)中,使得可以克服背部填充材料施加的橫向或者縱向力確保墻的穩(wěn)定性。底部元件加固桿(12)可設計為不同的形狀并且可以由不同的材料,諸如鐵桿或者焊接鋼絲制成。
參見圖5,示出了使用在該擋墻的最高排的上側完工元件(3)的透視圖。如圖5-6所示,上側完工元件(3)與底部元件(2)具有相同的結構特性和比例尺寸。對于上側完工元件(3)的優(yōu)選應用,其還可以按照與應用到底部元件(2)相類似的方式增加加固桿到上側完工元件(3)中,從而使得其可連接或者固定擋墻的上部或者包括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的任何結構到建筑物或者任何其它結構上。圖5-6示出了沒有應用加固桿結構的上側完工元件(3)。上側完工元件(3)的主要目的是在墻等的頂部獲得平滑的或者平整的完工部分。
參見圖7-8,示出了使用在墻的垂直邊緣處的邊緣完工元件(4)的透視圖,在垂直邊緣處在墻的兩個連續(xù)排之間形成腔。從圖18中可以看出,包括底部元件(2)和主體元件(1)的擋墻在墻結構終止的兩個垂直邊緣處包括腔。優(yōu)選邊緣完工元件(4)可用來填充這些腔。邊緣完工元件(4)的幾何結構可以通過在垂直面上截主體元件(1)的主矩塊(6)的中心截面從主體元件(1)中獲得,如圖2b的B-B截面所示。
參見圖9,示出了使用在墻的左上或者右上角處的轉角完工元件(5)的透視圖。如圖9-10所示,轉角完工元件(5)的幾何結構可以通過在垂直面上截上側完工元件(3)的中心截面從上側完工元件(3)中獲得,如圖6b的C-C截面所示。上側完工元件(3)的這種垂直分割分別產生了左部分和右部分,從而使得它們分別使用在左上角和右上角處。圖9是從左手側獲取的部分。
為了準備擋墻的基部,優(yōu)選為溝形式的地基(13)被挖掘到稍微低于正面的地平面(16)的水平,如此,土塊(14)和背部填充材料可堆在該溝的后面。圖11表示擋墻的示例地基(13)的透視圖,模塊化建筑元件位于該地基(13)上面以形成墻。
參見圖12,示出了并排設置入地基(13)的底部元件(2)的透視圖,從而使得擋墻的起始排形成。優(yōu)選底部元件(2)以這樣的方式設置入地基(13)中,即以底部元件加固桿(12)或者底部元件(11)的底部完全埋在正面的地平面(16)之下的方式另外一點需要考慮的是底部元件(2)的后表面(如圖4d所示)應該在通過其向墻施加負荷的土塊(14)或者背部填充材料這一側。換句話說,底部元件(2)的柱應該在墻的外部或者空側。
參見圖13,示出了在底部元件(2)設置入地基(13)中之后,地基(13)的透視圖。作為準備基部的最終步驟,諸如夯實粒狀灰漿或者混凝土的地基填充材料(15)被灌注入地基(13)之中,從而使得底部元件(2)固定到地基(13)上以形成該墻的起始排?;康耐暾问皆O置為使得地基的填充材料(15)的平面優(yōu)選與正面的地平面(16)相同。
參見圖14,示出了采用設置在底部元件(2)之上的主體元件(1)和邊緣完工元件(4)構造的部分擋墻的透視圖。包括主體元件(1)的該墻的第一排放置在底部元件(2)之上并且類似地放置主體元件(1)的隨后的排在上面。當主體元件(1)相互疊加時,需要注意的是主體元件(1)的后表面(如圖2d所示)應該在由土塊(14)或者背部填充材料施加負荷的一側。如圖14所示,邊緣完工元件(14)還用來填充形成在墻的兩個相反邊緣處的腔,并且此外當放置邊緣完工元件(4)到墻之中時,邊緣完工元件(4)的后表面(如圖8e所示)應該在負載施加的一側。
圖15表示邊緣完工元件(4)進入墻的相應排的放置位置。
參見圖16,示出了上側完工元件(3)和轉角完工元件(5)進入該墻中的放置位置的部分擋墻的透視圖。上側完工元件(3)使用在擋墻的最高排,以便于獲得平整完工部分。如上所述,轉角完工元件(5)使用在墻的最高排的左和右轉角處以同樣獲得平整完工部分。最后,上側完工元件(3)的后表面和轉角完工元件(5)的后表面(分別在圖6d和圖10e中示出)應該在負載施加的背部填充材料這一側。
圖17示出了由本發(fā)明的上述的模塊化建筑元件所構造的完整擋墻的透視圖。
參見圖18,示出了邊緣完工元件(4),轉角完工元件(5)和上側完工元件(3)從擋墻中移去時擋墻的透視圖。換句話說,如在圖18中所示的,還可能構造出僅僅包括主體元件(1)和底部元件(2)的擋墻。通過這種方式,擋墻可以展示不同的美學外觀,而不會損失其穩(wěn)定性和耐久性。因此,上述模塊化建筑元件的不同類型的構造可以根據(jù)所要抵抗的負載的類型和量進行應用。
包括主體元件(1)的部分擋墻的后部透視圖在圖19中示出,但是前視圖在圖20中示出。
如上所述和在圖11-20中示出的,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的主要結構特性通過下面的方式確保了所構造的結構穩(wěn)定性屬于單獨元件的每個柱的上部和底部穿過放置在該元件的上面或下面的模塊化建筑元件的正面腔;左右柱的底表面(28,29)和此外主矩形塊的底面(31)與剛好存在該元件下面的對應柱和主矩形塊的上表面相接觸。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的正面腔,也就是說,主體元件的正面腔(21),底部元件的正面腔(22),上側完工元件的正面腔(23),邊緣完工元件的正面腔(24)和轉角完工元件的正面腔(25)分別在圖2a-4a-6b-8a-10b中示出。
參見圖21,示出了用來構造干砌的柱結構(39)的柱建筑元件(32)的透視圖。柱結構的透視圖在圖23中示出。如圖21-22所示,柱建筑元件(32)與主體元件(1)具有相同的幾何結構特性和比例尺寸。主要的區(qū)別在于柱建筑元件(32)優(yōu)選具有至少一個銷元件(33)和對應的銷孔(34)。為了首先形成包括柱建筑元件(32)的柱結構(39),柱建筑元件(32)設置在地面或者基座之上,以柱建筑元件的前表面(35)平行與地平面的方式。所有隨后的柱建筑元件(32)相互疊加以在相同的位置形成柱結構(39)。通過順時針旋轉或者逆時針旋轉90度,柱建筑元件(32)設置在另一個的頂上,從而使得柱建筑元件(32)形成了柱結構(39),而沒有在柱建筑元件(32)之間留下任何空間或者間隙。此外,可以指出在柱結構(39)中,柱建筑元件的主矩形塊的正面(37)與位于其下面的柱建筑元件的主矩形塊背面(38)相接觸。類似的,柱建筑元件的柱正面(35)與位于其下方的柱建筑元件的柱背面(36)相接觸。為了防止柱結構(39)的橫向滑動并且獲得更穩(wěn)定的結構,柱建筑元件(32)優(yōu)選包括至少一個銷元件(33)和對應的銷孔(34)。屬于柱建筑元件(32)的銷元件嵌入隨后的柱建筑元件(32)的對應的銷孔中。在此的要點在于銷元件和對應的銷孔應該以當它們疊加時相互之間能夠精確匹配的方式設置在柱建筑元件(32)之中。因此考慮到該要點,可以發(fā)展銷元件的不同的可選擇用途。例如,銷元件可以單獨的制造并且在構造期間裝配到柱建筑元件(32)上。還可能應用不同的方式來抵抗應用到柱結構(39)的橫向力,從而使得柱建筑元件(32)的接觸面可以預先制造為包括不同形狀的突出部分和凹槽而不是采用銷元件。
很顯然的在沒有橫向力應用到柱結構(39)上的情況下,為了構造如圖23所示的柱結構(39),還可以使用主體元件(1)而不是采用柱建筑元件(32)。
參見圖24,示出了轉角建筑元件(40)的透視圖,對本發(fā)明的上述模塊化建筑元件構造的擋墻提供了90度的轉向。如圖24-25所示,轉角建筑元件(40)包括正面塊(41),左柱(42)和右柱(43)。轉角建筑元件(40)在墻的轉角區(qū)域與模塊化建筑元件相連,從而使得能夠避免由于任何軸向力產生的墻側面的任何可能的分離。還應該注意到的是通過采用轉角建筑元件(40),在轉角區(qū)域的平滑修飾可以獲得,也就是說,在模塊化建筑元件之間沒有任何間隙或者空間。
還參見圖24-25,轉角建筑元件(40)的幾何結構以如此方式從兩個邊緣完工元件(4)(如圖8所示)獲得第一邊緣完工元件(4)相對于第二邊緣完工元件(4)在水平面上旋轉180度;第一邊緣完工元件的背面(45)與第二邊緣完工元件的右手側表面(44)匹配,并且第二邊緣完工元件(45)的背面與第一邊緣完工元件的左手側面(46)在同一平面上。補充的,兩個邊緣完工元件的柱上表面(58)和兩個邊緣完工元件的柱底面(59)分別應該在同一平面上。
參見圖26,示出了進入到墻結構的轉角建筑元件(40)的放置位置的部分擋墻的透視圖。為了構造包括90度轉角的墻,第一底部元件(2)設置在包括90度轉角點的地基(13)內部,然后主體元件(1)與適當設置在墻的轉角點的轉角建筑元件(40)一起堆疊在底部元件(2)上。另外,如圖27所示,上側完工元件(3)和轉角完工元件(5)優(yōu)選使用在包括90度轉角的擋墻的最高排處,以獲得平整修飾。
參見圖28,示出了用來形成弧形或者環(huán)形擋墻的凹入弧形主體元件(47)的透視圖。如圖29所示,凹入弧形主體元件(47)的幾何結構特性的特征在于通過在與主矩形塊的正面(9)一致的平面上扭曲或者弧形主體元件(1),結果主體元件(1)的背面采取了凹形形狀,該形狀適合于圍繞垂直地面的豎軸形成弧形或者環(huán)形結構。在圖30中,示出了用來形成環(huán)形結構的凹入弧形主體元件(47)合適的放置位置的俯視圖。在圖30中,可以看到,凹入弧形主體元件的背面(48)與內圓弧(52)相一致,并且凹入弧形主體元件的左柱正面(50)和凹入弧形主體元件的右柱正面(51)與墻結構的外圓弧(53)相一致。類似地,凹入弧形主體元件的正面(49)與中間圓弧(55)相一致。構成內圓弧(52),外圓弧(53)和中間圓弧(55)的圓具有共同的中心。另外,在圖30示出的內圓半徑(54)與圖31示出的弧形擋墻結構的半徑相同。
在圖28-29中,凹入弧形主體元件的背面(48)以凹入弧形形狀示出,并且凹入弧形主體元件的背面(48)形成環(huán)形擋墻的內圓或者內表面,其中該環(huán)形擋墻包括在圖31中示出的凹入弧形主體元件(47)??蛇x擇的,凹入弧形主體元件的背面(48)還能夠以凸出弧形形狀進行設計和制造。參見圖32,示出了進入到環(huán)形墻結構中的凸出弧形主體元件(56)的放置位置的俯視圖。如圖32所示,凸出弧形主體元件(56)的幾何結構特性的特征在于通過在與主矩形塊的正面(9)一致的平面上扭曲或者弧形主體元件(1),主體元件(1)的背面采取了凸出弧形形形狀,該形狀適合于圍繞垂直地面的豎軸形成弧形或者環(huán)形結構。在那種情況下,凸出弧形主體元件背面(57)形成了包括凸出弧形主體元件(56)的環(huán)形擋墻的外圓弧(53)。
參見圖33,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進入到弧形墻中的垂直的凸出弧形主體元件(60)的側視圖。垂直的凸出弧形主體元件(60)是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的另外形式,其可用來構造弧形或者環(huán)形擋墻等。垂直的凸出弧形主體元件(60)的幾何結構特性的特征在于通過在與主矩形塊的正面(9)一致的平面上扭曲或者弧形主體元件(1),主體元件(1)的柱正面采取了凸出弧形形狀,該形狀適合于圍繞平行于地面的水平軸形成弧形或者環(huán)形結構。
在圖34中,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進入到弧形墻中的垂直的凹入弧形主體元件(61)的放置位置的側視圖。類似地,垂直的凹入弧形主體元件(61)是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的另外形式,其可用來構造弧形或者環(huán)形擋墻等。垂直的凹入弧形主體元件(61)的幾何結構特性的特征在于通過在與主矩形塊的正面(9)一致的平面上扭曲或者弧形主體元件(1),主體元件(1)的柱正面采取了凹入弧形形形狀,該形狀適合于圍繞平行于地面的水平軸形成弧形或者環(huán)形結構。
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的一些優(yōu)選的可選擇的應用和包括這些模塊化建筑元件的上面提到的結構的構造方法在下面進行概括。
根據(jù)場地條件,底部元件(2)能夠以該底部元件(2)相對于地面形成角度的方式設置到地基(13)中,從而使得傾斜的墻結構能夠獲得并且在該傾斜的基底結構上,諸如主體元件(1),上側完工元件(3),邊緣完工元件(4),轉角完工元件(5)和轉角建筑元件(40)的模塊化建筑元件可以互相疊加以完成傾斜的墻結構。
如在此所述的,凹入弧形主體元件(47)用來構造弧形或者環(huán)形擋墻。在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的優(yōu)選應用中,還可能制造與凹入弧形主體元件(47)相兼容的凹入弧形底部元件,凹入弧形上側完工元件,凹入弧形邊緣完工元件和凹入弧形轉角完工元件。類似地,還可能制造與凸出弧形主體元件(56)相兼容的凸出弧形底部元件,凸出弧形上側完工元件,凸出弧形邊緣完工元件,凸出弧形轉角完工元件,凸出弧形主體元件是構造弧形或者環(huán)形結構的模塊化建筑元件的另一種形式。
如先前所描述的,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的另一種形式是垂直的凸出弧形主體元件(60),其也適于構造弧形或者環(huán)形擋墻。在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的優(yōu)選應用中,還可能制造與垂直的凸出弧形主體元件(60)相兼容的垂直的凸出弧形底部元件,垂直的凸出弧形上側完工元件,垂直的凸出弧形邊緣完工元件,垂直的凸出弧形轉角完工元件。類似地,還可能制造與垂直的凹入弧形主體元件(61)相兼容的垂直的凹入弧形底部元件,垂直的凹入弧形上側完工元件,垂直的凹入弧形邊緣完工元件,垂直的凹入弧形轉角完工元件,垂直的凹入弧形主體元件是構造弧形或者環(huán)形結構的模塊化建筑元件的另一種形式。
可選擇的,在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的接觸面上可設計和應用不同幾何形狀的突出部分和凹槽或者任何類型銷結構(未示出)。因此當它們相互疊加時,這些突出部分和凹槽與銷結構一起提供了模塊化建筑元件相互之間的精確的固定或者互鎖,從而使得包括模塊化建筑元件的結構甚至可以抵抗從外部或者空側應用的力。
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還包括作為上述或者所述模塊化建筑元件的補充的下面的模塊化部分。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是對這些部分的總的名稱。這些部分被設計-為了使用在具有平面或者平坦表面的擋墻或者類似結構中,例如;雙側主體元件(101),雙側底部元件(102),雙側上側完工元件(103),雙側邊緣完工元件(104),雙側轉角完工元件(105),雙側轉角返回第一元件(140a),雙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140b),雙側轉角底部元件(202),雙側上部轉角完工元件(243),可選擇的雙側主體元件(301),雙側轉角返回第三元件(310),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320),沒有加固桿的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330),雙側開窗底部元件(340),雙側傾斜元件(350);
-為了使用在具有弧形或者環(huán)形的擋墻或者類似結構中,例如;弧形的雙側主體元件(147)和與弧形的雙側主體元件(147)兼容的弧形的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
如圖35-77所示,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設計用來構造能夠抵抗從墻的兩側所應用的作用力的墻結構。換句話說,諸如包括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的擋墻或者類似物的任何結構具有自支撐的性能。
如圖35-36所示,雙側主體元件(101)的幾何結構特性和比例尺寸的特征如下類似于主體元件(1)的主矩形塊(6)的第二矩形塊,也就是正面的主矩形塊(106)設置在主體元件(1)的左柱(7)和右柱(8)的正面上,并且正面的主矩形塊(106)與主體元件(1)形成整體結構。
參見圖37-38,示出了雙側的底部元件(102),其是使用在包括雙側主體元件(101)的墻結構的基底處的部分。雙側底部元件(102)包括上部(110)和底部(111)。雙側底部元件的上部(110)集成到雙側底部元件的底部(111)上。雙側底部元件的上部(110)的幾何結構通過在水平面上截雙側主體元件(101)的中心截面而從雙側主體元件(101)獲得,如圖36bD-D截面中所示。雙側底部元件的底部(111)優(yōu)選包括矩形形狀的致密主體并且包括以突出部分形式的雙側底部元件加固桿(112),該加固桿優(yōu)選設置在雙側底部元件的底部(111)的前后表面上。雙側底部元件加固桿(112)用來固定雙側底部元件(102)到地基上,從而使得可以相對于背部填充材料所施加的橫向或者縱向力確保墻的穩(wěn)定性。雙側底部元件加固桿(112)能夠設計為不同的形狀并且可以通過諸如鐵桿或者焊接鋼絲的不同材料進行制造。
如圖39-40所示,雙側上側完工元件(103)使用在擋墻的最高排處。還參見圖39-40,雙側上側完工元件(103)與雙側底部元件(102)具有相同的幾何結構特性和比例尺寸。對于雙側上側完工元件(103)的優(yōu)選的應用,可以以應用到雙側底部元件(102)相同的方式增加加固桿到雙側上側完工元件(103)上,從而使得可以連接或者固定擋墻的上部或者包含本發(fā)明的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的任何其它的結構到建筑物或者任何其它結構上。圖39-40描述了加固桿結構沒有應用的雙側上側完工元件(103)。雙側上側完工元件(103)的主要目的在于在擋墻等的頂部獲得平滑的或者平整的修飾。
參見圖41-42,示出了雙側邊緣完工元件(104)的透視圖,其用來填充形成在兩個連續(xù)排之間的墻的垂直邊緣處的腔。包含有雙側底部元件(102)和雙側主體元件(101)的擋墻在墻結構結束的兩個垂直邊緣處包括多個腔。優(yōu)選雙側邊緣完工元件(104) 可用于填充這些空腔。雙側邊緣完工元件(104)的幾何結構通過在垂直面上截雙側主體元件(101)的正面主矩形塊(106)的中心截面而從雙側主體元件(101)獲得,如圖36b的E-E截面中所示。
參見圖43,示出了雙側轉角完工元件(105)的透視圖,其使用在包括本發(fā)明的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的墻結構的左上或者右上角處。如圖43-44所示,雙側轉角完工元件(105)的幾何結構通過在垂直面處截雙側上側完工元件(103)的中心截面而從雙側上側完工元件(103)獲得,如圖40b的F-F截面中所示。雙側上側完工元件(103)的此垂直劃分產生了雙側轉角完工元件(105)的左右部分,該左右部分相互對稱并且分別使用在左上和右上角。
參見圖45-54,示出了通過使用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也就是雙側主體元件(101),雙側底部元件(102),雙側上側完工元件(103),雙側邊緣完工元件(104)和雙側轉角完工元件(105)構造示例擋墻結構的多個階段。這種在圖45-54中示出的示例墻結構可對從墻結構的兩側(前后)施加的力產生低抗。這樣意味著在墻的兩側可以有背部填充材料不會打亂該結構的總體穩(wěn)定性。
對兩個單獨的雙側轉角返回元件進行設計,從而使得能夠增加90度轉角點結構到包含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的擋墻上。這些元件是雙側轉角返回第一元件(140a)(如圖55-56所示)和雙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140b)(如圖57-58所示)。
而且,雙側轉角底部元件(202)使用在包括雙側底部元件(102)的基底結構的轉角處,其中雙側底部元件(102)包括90度轉角點。雙側轉角底部元件(202)在圖59-60示出。
如圖55-56所示,雙側轉角返回第一元件(140a)的幾何結構的特征在于當雙側邊緣完工元件的內部空腔(124)充滿時,可獲得致密的主體,在該致密的主體之上,雙側邊緣完工元件的柱底部(125)和雙側邊緣完工元件的柱上部(126)朝向此致密主體的中心滑動。
如圖57-58所示,雙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140b)的幾何外形與下面獲得的幾何結構相同,其中將通過在雙側轉角返回第一元件(140a)的柱頭部的位置處設置孔所獲得實體的側面(該孔具有與柱相同的橫截面并且一直沿著雙側轉角返回第一元件(140a)的主體)與屬于雙側邊緣完工元件(104)的雙側邊緣完工元件側面(127)(如圖42所示)相匹配;在相同的平面上結合或者匹配這兩個實體,可獲得雙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140b)。
參見圖59-60,示出了雙側轉角底部元件(202)的透視圖,其是使用在包括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的墻的基底結構轉角處的部分,從而使得90度轉角可增加到墻結構上。雙側轉角底部元件(202)包括上部(210)和底部(211)。雙側轉角底部元件的上部(210)集成到雙側轉角底部元件的底部(211)上。雙側轉角底部元件的上部(210)的幾何結構通過在水平面上截雙側轉角返回第一元件(140a)的中心截面而從雙側轉角返回第一元件(140a)獲得,如圖56b的G-G截面中所示。雙側轉角底部元件的底部(211)優(yōu)選包括矩形或者正方形形狀的致密主體并且包括突出部分形式的雙側轉角底部元件加固桿(212),該加固桿優(yōu)選設置在雙側轉角底部元件的底部(211)的前部和側面上。雙側轉角底部元件加固桿(212)用來固定雙側轉角底部元件(202)到地基上,從而使得可以確保墻的穩(wěn)定性或者強度。雙側轉角底部元件加固桿(212)能夠根據(jù)位置或者土壤條件設計為不同的形狀,并且可以由諸如鐵桿或者焊接鋼絲的不同材料進行制造。
參見圖61-69,示出了構造包括90度轉角點的示例擋墻結構的各個階段。如圖61-62所示,包括90度轉角點的墻結構的第一或者起始排包括在兩個方向始終并排設置的雙側底部元件(102)和設置在轉角處的雙側轉角底部元件(202)。在墻的第二排處,第一側面的結構從并排設置的雙側主體元件(101)開始直到墻的端部邊緣并且達到雙側邊緣完工元件(104)被使用的地方;并且對于另一側,從設置在轉角處的雙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140b)的結構開始,并且繼續(xù)進行雙側主體元件(101)的安裝。用來形成第二排的模塊化建筑元件在圖63-64中示出。90度轉角墻的第三排包括設置在轉角處的雙側轉角返回第一元件(140a)和朝向墻的兩個方向并排設置的雙側主體元件(101)。用來形成第三排的模塊化建筑元件在圖65-66中示出。在第四排,第一側的結構從設置在轉角處的雙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140b)開始,并且繼續(xù)雙側主體元件(101),直到達到末端邊緣;并且對于另一側,結構從雙側邊緣完工元件(104)開始,并且繼續(xù)進行雙側主體元件(101)的安裝。用來形成第四排的模塊化建筑元件在圖67-68中示出。最后,如圖69所示,90度的轉角墻的第五排以與第一或者第三排相同的方式進行安裝,該90度轉角墻的第五排包含設置在轉角處的雙側轉角返回第一元件(140a)和朝向墻的雙向并排設置的雙側主體元件(101)。再參見圖61-69,包括90度轉角的擋墻的高度能夠以上述方法進行增加。
參見圖70,示出了從頂部和底部看過去的雙側上部轉角完工元件(243)的透視圖。再參見圖71,示出了從頂部,前部,側面和后側看過去的雙側上部轉角完工元件(243)的平面圖。仍然參見圖70-71,雙側上部轉角完工元件(243)設置在90度轉角墻的最高轉角處并且用來在該地點提供平坦或者平滑的修飾。雙側上部轉角完工元件(243)的幾何外形與通過移去屬于雙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140b)(如圖58所示)的雙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的柱頭部(141)中的一個所獲得的元件相同,并且雙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主腔(142)在柱頭被移去的一側以如下方式被覆蓋,即雙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主腔(142)的深度至少等于本發(fā)明的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的柱頭部的高度。
參見圖72,示出了包括90度轉角點的示例擋墻的透視圖,示出了當平坦修飾沒有應用時的最高排的狀態(tài)。參見圖73,示出了相同墻結構的透視圖,其中雙側上側完工元件(103)和雙側轉角完工元件(105)設置在最高排并且雙側上部轉角完工元件(243)的放置位置被示出?,F(xiàn)在參見圖74,示出了包括90度轉角點的示例擋墻的透視圖,其中雙側上側完工元件(103),雙側轉角完工元件(105)和雙側上部轉角完元件(243)設置在最高排,從而獲得平坦的修飾。
參見圖75,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用來形成弧形或者環(huán)形擋墻的弧形雙側主體元件(147)的透視圖。如圖76所示,弧形雙側主體元件(147)的幾何結構特性的特征在于通過在與正面的主矩形塊(106)一致或者平行的平面上扭曲或者弧形雙側的主體元件(101),以便使得雙側主體元件(101)圍繞垂直地面的豎軸采取了弧形形狀。在圖77,示出了通過使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弧形主體元件(147)構造的部分環(huán)形擋墻的透視圖。
優(yōu)選地,為了形成環(huán)形或者弧形結構,還可能對于上述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的每個產生弧形的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其中弧形的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與弧形的雙側主體元件(147)相兼容。因此,通過使用這些弧形的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凹的或者凸出弧形結構能夠圍繞垂直于地面的豎軸進行構造,如圖77所示,以及可以圍繞平行于地面的水平軸進行構造。另外,還可能圍繞相對于地面形成任意角度的軸形成環(huán)形或者弧形墻結構。
與弧形的雙側主體元件(147)兼容的弧形的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的結構特性,也就是雙側底部元件(102),雙側上側完工元件(103),雙側邊緣完工元件(104),雙側轉角完工元件(105),雙側轉角返回第一元件(140a),雙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140b),雙側轉角底部元件(202)和雙側上部轉角完工元件(243)的特征在于通過在與這些元件的正面一致或者平行的平面上扭曲或者弧形上述的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并且圍繞垂直于地面的豎軸獲得弧形形狀的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對于所有的弧形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弧形形狀(凹的或者凸的)或者方向(縱向或者橫向)可以根據(jù)在施工現(xiàn)場的設計考慮或者需要進行改變。
可選擇的,正面的主矩形塊(106)和/或主矩形塊(6)能夠以不同的幾何形狀進行設計和制造。在圖78中,示出了可選擇的雙側主體元件(301),其通過設置菱形塊而不是正面主矩形塊(106)獲得。包括可選擇的雙側主體元件(301)的部分擋墻結構的正面透視圖在圖79-80中示出,并且后部透視圖可在圖81中示出。明顯地,在圖79-80所示的墻結構中,可以采用與可選擇的雙側主體元件(301)相兼容的可選擇的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像菱形一樣的大量類型的幾何形狀可以被應用于雙側主體元件(101)的正面主矩形塊(106)(或者主體元件(1)的主矩形塊(6))。而且,主矩形塊(6)或者正面的主矩形塊(106)能夠如此設計,使得它們包括有用于排出地下水目的開口或者用于美觀目的的突出部分和凹槽。
通過采用雙側轉角底部元件(202),雙側轉角返回第一元件(140a)和雙側邊緣完工元件(104)(構造方法在圖62-69中示出)構造的包括90度轉角點的擋墻結構可能包括在圖69中示出的相對薄弱的區(qū)域(305)。這些薄弱區(qū)域(305)可導致墻的強度在轉角點處減弱。因此,為了克服該問題,雙側轉角返回第三元件(310)(如圖82所示)和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320)(在圖84中所示)可用來代替使用上述元件(202,140a,104)。因此,相對薄弱區(qū)域(305)可以從擋墻結構的90度轉角點中除去。包括元件310和320的90度轉角點的可選擇構造方法在圖86-97中示出。
參見圖82,示出了雙側轉角返回第三元件(310)的透視圖,并且平面圖提供在圖83中。雙側轉角返回第三元件(310)的幾何結構特性的特征在于雙側的轉角返回第二元件的最外腔(142)被填充并且在該填充區(qū)域上柱頭部(311)設置在下側和上側,柱頭部(311)具有與雙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的柱頭部(141)相同的橫截面積。
現(xiàn)在參見圖84,示出了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320)的透視圖,并且平面圖提供在圖85中。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320)是使用在包括90度轉角點的墻結構的基底轉角處的元件,并且使用該元件的目的在于從墻結構中消除相對薄弱的區(qū)域(305)(如圖69所示)。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320)包括上部(322)和底部(321)。上部(322)集成到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的底部(321)上。上部(322)的幾何結構通過在水平面上截雙側轉角返回第三元件的正面塊(316)的中心截面而從雙側轉角返回第三元件(310)獲得,如圖83b的H-H截面中所示。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的底部(321)優(yōu)選包括矩形致密主體并且包括突出部分形式的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加固桿(325),該加固桿優(yōu)選設置在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320)的底部的前后表面處上。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加固桿(325)用來固定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320)到地基上,從而使得可以確保墻的穩(wěn)定性或者強度。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加固桿(325)能夠根據(jù)位置或者土壤條件設計為不同的形狀,并且可以由諸如鐵桿或者焊接鋼絲的不同材料進行制造。
包括雙側轉角返回第三元件(310)和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320)的90度轉角點的構造技術在圖86-97中示出。可以觀察到采用該技術可以消除掉該薄弱區(qū)域(305)。
還參見圖86和87,包括90度轉角點的擋墻的起始排通過并排的設置雙側底部元件(102)和設置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320)在轉角處進行構造。在該墻的第二排處,雙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140b)設置在轉角處和雙側主體元件(101)朝向墻的兩個方向并排設置,如圖88-89所示。當構造第三排時,第一雙側轉角返回第三元件(310)設置在轉角處并且雙側主體元件(101)以與第二排相同的方式并排的設置。第三排的構造如圖90-91所示。在圖92-97中,后續(xù)排的構造技術被示出??傊p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140b)和雙側轉角返回第三元件(310)順序地被使用并且雙側主體元件(101)朝向該墻的雙向設置在這些元件的旁邊。參見圖97,示出了墻的完整的形式。如先前所述的,為了在墻的完工側獲得平滑修整,雙側邊緣完工元件(104),雙側轉角完工元件(105),雙側上側完工元件(103)和雙側上部轉角完工元件(243)被使用。
現(xiàn)在參見圖98,示出了沒有加固桿的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330)的透視圖,并且平面圖提供在圖99中。沒有加固桿的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330)的幾何結構特性與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的上部(322)幾何結構特性相同。該元件(330)同樣使用在90度轉角墻的基底結構的轉角點處,其中加固是不可能的或者不需要的。
現(xiàn)在參見圖100,示出了雙側開窗底部元件(340)的透視圖,并且平面圖提供在圖101中。雙側開窗底部元件(340)使用在諸如窗或門的寬開口的底側,其可形成在包括本發(fā)明的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的墻結構中。雙側開窗底部元件(340)的幾何結構特性與雙側上側完工元件(103)相同,唯一區(qū)別在于雙側上側完工元件的內部腔(341)(見圖40a)是貫穿該元件的主體。
現(xiàn)在參見圖102-103,示出了雙側傾斜元件(350)的透視圖,并且平面圖提供在圖104中。雙側傾斜元件(350)可用來獲得對墻結構的傾斜完工,從而使得一些特殊的應用是可能的,例如獲得屋頂結構或者在門或者窗口開口的上側處的傾斜完工。優(yōu)選通過在垂直于正面主矩形塊(106)的傾斜平面上,如圖36b的I-I截面所示,獲取雙側主體元件(101)的正面主矩形塊(106)的底部右側轉角到主矩形塊(106)的中點處的橫截面來獲得雙側傾斜元件(350)的幾何結構。
參見圖105-113,示出了本發(fā)明的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的示例使用。圖105示出了包括雙側底部元件(102)和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320)的基底結構。在該基底結構上,諸如101,104,140b,310和340的另外的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的放置位置在圖106-107中示出。類似地,圖108-110示出了在窗口和門開口上的雙側傾斜元件(350)的放置位置。最后在圖111-113中,雙側傾斜元件(350)的放置位置還被示出以便于獲得屋頂結構。
現(xiàn)在參見圖114,示出了包括弧形雙側主體元件(147)的示例弧形結構的透視圖。明顯地,還可能將弧形形式給所有另外的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以便于構造類似圖114中給出的結構。
所有在此描述的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不僅僅可能用于擋墻等類似構造的結構中,還可能微型方式制造它們并且將它們作為結構玩具或者模型構造元件。
而且,在此描述的所有模塊化建筑元件還具有下面性能和特征●根據(jù)場所要求,底部元件(2,102)能夠以它們能夠相對地面形成角度的方式設置到地基(13)中,從而使得能夠獲得傾斜墻結構,并且在這些傾斜基底結構上,其它相應的模塊化建筑元件能夠相互進行疊加以完成傾斜墻結構。
●包括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的諸如擋墻等的任意結構可成功地用來固定包括土塊的大量種類的背部填充材料承擔屬于一結構的構造上的負載,或者甚至防止液體的滑動,塌落或者流動。對于流體需要固定的情況的應用,該墻的內表面優(yōu)選采用彈性覆蓋材料進行覆蓋,使得覆蓋材料位于墻表面和流體之間,從而使得任何泄漏可以被防止。
●根據(jù)需要低抗的作用力的特性,元件的制造材料或者其使用情況,模塊化建筑元件能夠以諸如中空體或者包括孔結構的不同形式進行制造。通過應用這種可選擇的方式到模塊化建筑元件中,明顯知道使用材料可以實現(xiàn)相當大的數(shù)量減少,從而使得這些元件的總重量和總體生產成本將降低。模塊化建筑元件還可以通過混凝土進行制造,其中諸如鐵桿或焊接鋼絲的加固材料可以使用。而且,還可能制造該模塊化建筑元件使其具有斜邊而不是尖邊,以便于在構造期間模塊化建筑元件的相互疊加處理。
●可選擇的,可在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的接觸面上設計和應用不同幾何形狀的突出部分和凹槽。換句話說,正面主矩形塊(106)或者主矩形塊(6)的上下表面能夠以這些表面包括線性或者弧形形式的突出部分和凹槽的形式進行設計。因此,當它們相互疊加時,這些以凸凹互連形式的突出部分和凹槽提供了模塊化建筑元件的相互之間的精確固定和互鎖,從而使得可產生更穩(wěn)定的結構。
●另外,通過應用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還可能產生用于裝飾目的的墻或者結構。不同的紋理或者顏色可應用到這些元件的正面上,從而使得可以獲得更富裝飾性的和美觀的外形。
因此,可以相信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的幾何和物理性能以及建議的構造方法可以從上述說明中變得明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優(yōu)選特征化的上述說明沒有必要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對本發(fā)明的模塊化建筑元件的幾何形狀或者形式以及元件制造材料,和諸如擋墻,柱結構等的上述結構的構造方法的任何變化和修改判定在本發(fā)明的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形成干砌的擋墻或者類似結構的主體元件(1),其中該擋墻或者類似結構固定存在于后面的土塊或者類似材料;所述墻允許地下水通過所述主體元件(1),確保了所述墻的穩(wěn)定性;所述墻包括所述主體元件(1),其可僅僅通過替換破裂或者損壞元件來進行修理;當需要時,包括所述主體元件(1)的墻的高度或者長度可增加或者減少;通過拆卸所述主體元件(1)來改變所述墻的位置;所述墻包括形成垂直結構的所述主體元件(1),而沒有在該墻和背部填充材料之間采取任何類型的錨定或者加固技術;所述主體元件(1)包括一個主矩形塊(6)和兩個矩形柱,也就是左柱(7)和右柱(8);所述柱(7,8)設置在主矩形塊(9)的正面上并且分開地設置在主矩形塊(6)的兩個垂直側處;所述左柱(7)和所述右柱(8)兩者都垂直于主矩形塊(9)的正面的水平側并且與主矩形塊(9)正面的垂直側相配合;所述左柱(7)和所述右柱(8)的總寬度近似等于主矩形塊(9)的正面的寬度,并且左柱(7)或者右柱(8)的高度高于主矩形塊(9)的正面的高度,并且至多比主矩形塊(9)的正面的高度高兩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體元件(1)的優(yōu)選詳細的結構特性和比例尺寸的特征在于●所述主矩形塊(6)的水平側的長度比所述主矩形塊(6)的垂直側長兩倍;●所述左柱(7)和所述右柱(8)的總寬度近似等于主矩形塊(9)的正面的寬度,●所述左柱(7)或者所述右柱(8)的高度近似等于所述主矩形塊(6)的水平側的長度,●左柱左手側(17)與主矩形塊左手側(18)在同一平面上,●右柱右手側(19)與主矩形塊右手側(20)在同一平面上,●主體元件的左柱上表面(26)與主體元件的右柱上表面(27)在同一平面上并且高于主矩形塊上表面(30),●主體元件的左柱底面(28)與主體元件的右柱底面(29)在同一平面上并且低于主矩形塊底面(31)。
3.一種底部元件(2),其包括●底部元件的上部(10),通過在水平面上截所述主體元件(1)的中心截面(A-A截面)而從權利要求1中定義的所述主體元件(1)中獲得;●底部元件的底部(11),優(yōu)選包括矩形致密主體;所述底部元件(2)的所述上部(10)和所述底部(11)整體結合到一起。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底部元件(2),其使用在所述的干砌的擋墻的基底處。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底部元件的底部(11),其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底部元件(2)到地基(13)上的底部元件加固桿(12),從而使得可以確保所述擋墻的穩(wěn)定性。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屬于底部元件(2)的底部元件加固桿(12),其以突出的形式設計并且優(yōu)選設置在所述底部元件的所述底部(11)的前后表面處;所述底部元件加固桿(12)由諸如鐵桿或者焊接鋼絲的工業(yè)材料制成。
7.一種上側完工元件(3),具有與權利要求3所所述的底部元件(2)相同的幾何結構特性和比例尺寸。
8.如權利要求7中所述的上側完工元件(3),其使用在所述干砌的擋墻的最高排處。
9.如權利要求7所所述的上側完工元件(3),其用于在所述擋墻結構的頂部獲得平滑的或者平整的修飾。
10.一種加固桿(12),可以與應用到底部元件(2)相同的方式應用到權利要求7所所述的上側完工元件(3)上,以便于連接或者固定所述擋墻的上部到建筑或者任意其它的結構上。
11.一種邊緣完工元件(4),通過在垂直平面上截主體元件(1)的所述主矩形塊(6)的中心截面(B-B截面)從權利要求1所定義的所述主體元件(1)中獲得。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邊緣完工元件(4),用于填充垂直邊緣腔,該腔形成在墻結構結束處的所述擋墻的連續(xù)排之間。
13.一種轉角完工元件(5),通過在垂直面上截上側完工元件(3)的中心截面(C-C截面)從權利要求7中的上側完工元件(3)中獲得;上側完工元件(3)的該垂直劃分分別地產生了左右部分,以便于分別使用在所述擋墻的左上角和右上角處。
14.如權利要求13所所述的轉角完工元件(5),其使用在所述干砌的擋墻的最高轉角處,以便于獲得平滑或者平整的修飾。
15.一種柱建筑元件(32),具有與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體元件(1)相同的幾何結構特性和比例尺寸;唯一的區(qū)別在于所述柱建筑元件(32)包含至少一個銷元件(33)和至少一個對應的銷孔(34)。
16.屬于權利要求15所述的柱建筑元件(32)的銷元件(33),是柱建筑元件(32)的集成部分。
17.屬于權利要求15所述的柱建筑元件(32)的銷元件(33),能夠作為一個單獨的部分被制造并且在構造期間裝配到柱建筑元件(32)上。
18.一種轉角建筑元件(40),以如下方式包括權利要求11所述的兩個邊緣完工元件(4)●第一邊緣完工元件(4)在水平面上轉180度;●第一邊緣完工元件的背面(45)與第二邊緣完工元件的右手側表面(44)配合;●第二邊緣完工元件的背面(45)與第一邊緣完工元件的左手側(46)處于相同的平面;●兩個邊緣完工元件的柱上表面(58)和兩個邊緣完工元件的柱底面(59)分別在同一平面上。
19.如權利要求18所所述的轉角建筑元件(40),使用在所述干砌的擋墻上,以便于獲得平滑的90度轉角點。
20.一種凹入弧形主體元件(47),通過在與主矩形塊的正面(9)一致的平面上扭曲或者弧形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主體元件(1)可獲得,并且因此主體元件(1)的背面產生圍繞垂直于地面的豎軸的凹形狀。
21.如權利要求20中所述的凹入弧形主體元件(47),特征在于●凹入弧形主體元件的背面(48)與凹入弧形墻結構的內圓弧(52)一致;●凹入弧形主體元件的左柱正面(50)和凹入弧形主體元件的右柱正面(51)與外圓弧(53)一致;●凹入弧形主體元件的正面(49)與中間圓弧(55)一致;●構成內圓弧(52),外圓弧(53)和中間圓弧(55)的圓具有共同的中心。
22.一種凸出弧形主體元件(56),通過在與主矩形塊的正面(9)一致的平面上扭曲或者弧形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主體元件(1)可獲得,并且因此主體元件(1)的背面產生圍繞垂直于地面的豎軸的凸形。
23.一種垂直的凸出弧形主體元件(60),通過在與主矩形塊的正面(9)一致的平面上扭曲或者弧形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主體元件(1)可獲得,并且因此主體元件(1)的柱正面產生圍繞平行于地面的水平軸的凸出弧形形狀。
24.一種垂直的凹入弧形主體元件(61),通過在與主矩形塊的正面(9)一致的平面上扭曲或者弧形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主體元件(1)可獲得,并且因此主體元件(1)的柱正面產生圍繞平行于地面的水平軸的凹入弧形形狀。
25.如權利要求20,22,23,24中所述的模塊化的建筑元件(47,56,60,61)分別使用在所述的干砌的擋墻上,以便于獲得環(huán)形或者弧形的墻結構。
26.一種雙側主體元件(101),通過設置第二矩形塊也就是正面主矩形塊(106)在主體元件(1)的左柱(7)和右柱(8)的正面上可以獲得,其中該正面主矩形塊(106)具有與如權利要求1和2所述主體元件(1)的主矩形塊(6)相類似的幾何結構特性;因此,正面主矩形塊(106)與主體元件(1)一起形成了整體結構。
27.一種雙側底部元件(102),其包括●雙側底部元件的上部(110),通過在水平面處截所述主體元件(101)的中心截面(A-A截面)而從權利要求26中定義的所述雙側主體元件(101)中獲得;●雙側底部元件的底部(111),優(yōu)選包括矩形致密主體;所述雙側底部元件(102)的所述上部(110)和所述底部(111)整體結合到一起。
28.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雙側底部元件(102),使用在所述的干砌的擋墻的基底處。
29.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雙側底部元件的底部(111),包括用于固定所述雙側底部元件(102)到地基(13)上的雙側底部元件加固桿(112),從而使得可以確保所述擋墻的穩(wěn)定性。
30.雙側底部元件加固桿(112),屬于權利要求27所述的雙側底部元件(102),其以突出的形式設計并且優(yōu)選設置在雙側底部元件的所述底部(111)的前后表面處;所述雙側底部元件加固桿(112)由諸如鐵桿或者焊接鋼絲的工業(yè)材料制成。
31.一種雙側上側完工元件(103),具有與權利要求27所述的雙側底部元件(102)相同的結構特定和比例尺寸。
32.如權利要求31中所述的雙側上側完工元件(103),使用在所述干砌的擋墻的最高排處。
33.如權利要求31中所述的雙側上側完工元件(103),被用于在所述擋墻結構的頂上獲得平滑或者平整修飾。
34.一種加固桿(112),以與可應用到雙側底部元件(102)相同的方式應用到權利要求31所述的雙側上側完工元件(103)上,以連接或固定所述擋墻的上部到建筑或者任意結構上。
35.一種雙側邊緣完工元件(104),通過在垂直面處截雙側主體元件(101)的所述正面主矩形塊(106)的中心截面(E-E截面)而從權利要求26中所述的雙側主體元件(101)獲得。
36.如權利要求35中所述的雙側邊緣完工元件(104),用于填充垂直邊緣腔,該腔形成在墻結構結束處的所述擋墻的連續(xù)排之間。
37.一種雙側轉角完工元件(105),通過在垂直面處截雙側上側完工元件(103)的中心截面(F-F截面),從權利要求31所述的雙側上側完工元件(103)獲得;雙側上側完工元件(103)的該垂直劃分分別地產生了左右部分,以便于分別使用在所述擋墻的左上角和右上角處。
38.如權利要求37所所述的雙側轉角完工元件(105),使用在所述干砌的擋墻的最高轉角處,以便于獲得平滑或者平整修飾。
39.一種雙側轉角返回第一元件(140a),通過填充雙側邊緣完工元件(104)的內部腔(124)從權利要求35中所述的雙側邊緣完工元件(104)的幾何結構獲得;當內部腔(124)充滿時可獲得致密的主體;在該致密主體上,雙側邊緣完工元件的柱底部(125)和雙側邊緣完工元件的柱上部(126)朝向該致密主體的中心滑動。
40.如權利要求39所所述的雙側轉角返回第一元件(140a),使用在所述干砌的擋墻上,以便于獲得平滑的90度轉角點。
41.一種雙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140b),通過將在權利要求39所述的雙側轉角返回第一元件(140a)的柱頭部的位置處設置一個孔所獲得實體的側面與屬于在權利要求35中所述的雙側邊緣完工元件(104)的雙側邊緣完工元件側面(127)相匹配而獲得;該孔具有與柱相同的橫截面并且貫穿雙側轉角返回第一元件(140a)的主體;在相同的平面上結合或者匹配這兩個實物,可獲得雙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140b)。
42.如權利要求41所所述的雙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140b),使用在所述干砌的擋墻上,以便于獲得平滑的90度轉角點。
43.一種雙側轉角底部元件(202),其包括●雙側轉角底部元件的上部(210),通過在水平面處截所述雙側轉角返回第一元件(140a)的中心截面(G-G截面)而從權利要求39中定義的所述雙側轉角返回第一元件(140a)獲得;●雙側轉角底部元件的底部(211),優(yōu)選包括矩形或者正方形致密主體;所述雙側轉角底部元件(202)的所述上部(210)和所述底部(211)相互結合到一起。
44.如權利要求43中所述的雙側轉角底部元件(202),使用在所述干砌的擋墻的基底的轉角處,以便于提供90度轉角點。
45.如權利要求43所述的雙側轉角底部元件的底部(211),包括用于固定所述雙側轉角底部元件(202)到地基(13)上的雙側轉角底部元件加固桿(202),從而使得可以確保所述擋墻的穩(wěn)定性。
46.一種雙側轉角底部元件加固桿(212),屬于權利要求43所述的雙側底部元件(202),其以突出的形式設計并且優(yōu)選設置在雙側轉角底部元件的所述底部(211)的前后表面處;所述雙側轉角底部元件加固桿(112)由諸如鐵桿或者焊接鋼絲的工業(yè)材料制成。
47.一種雙側上部轉角完工元件(243),其與通過移去屬于在權利要求41中所述的雙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140b)的雙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的柱頭部(141)中的一個所獲得的元件相同,并且雙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主腔(142)在柱頭部移去的一側被覆蓋,以雙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主腔(142)的深度至少等于本發(fā)明的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的柱頭部的高度的方式。
48.如權利要求47中所述的雙側上部轉角完工元件(243),使用在90度轉角墻的最高轉角處并且用來在該地點提供平坦或者平滑的修飾。
49.一種弧形雙側主體元件(147),通過在與正面主矩形塊(106)平行或者一致的平面上扭曲或者弧形在權利要求26中所述的雙側主體元件(101)可以獲得;并且因此雙側的主體元件(101)采取圍繞垂直于地面的豎軸的凹形形狀。
50.與權利要求49中所述的弧形的雙側主體元件(147)兼容的弧形的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可通過在與這些元件的正面一致或者平行的平面之上扭曲或者弧形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獲得,該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也就是雙側底部元件(102),雙側上側完工元件(103),雙側邊緣完工元件(104),雙側轉角完工元件(105),雙側轉角返回第一元件(140a),雙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140b),雙側轉角底部元件(202)和雙側上部轉角完工元件(243),并且獲得圍繞垂直于地面的豎軸的弧形形狀的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
51.與權利要求49-50所述的弧形的雙側主體元件(147)兼容的弧形的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使用在所述的干砌的擋墻上,以便于獲得環(huán)形或者弧形的墻結構。
52.一種雙側轉角返回第三元件(310),通過填充在權利要求41中所述的雙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140b)的最遠腔(142)獲得;并且在該填充區(qū)域,柱頭部(311)設置在上側和下側并且具有與雙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141)的柱頭部相同的橫截面。
53.一種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320),其包括●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的上部(322),通過在水平面上截所述雙側轉角返回第三元件(310)的中心截面(H-H截面)而從權利要求52中定義的所述雙側轉角返回第三元件(310)獲得;●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的底部(321)優(yōu)選包括矩形致密主體;所述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320)的所述上部(322)和所述底部(321)相互結合到一起。
54.如權利要求53中所述的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320),使用在包含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的所述干砌的擋墻基底的轉角點處,以便于在消除相對薄弱區(qū)域(305)的同時獲得90度的轉角點。
55.如權利要求53所述的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的底部(321),包括用于固定所述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320)到地基(13)上的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加固桿(325),從而使得可以確保所述擋墻的穩(wěn)定性。
56.一種雙側轉角第二元件的加固桿(325),屬于權利要求53所述的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320),該加固桿以突出部分形式設計并優(yōu)選設置在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的所述底部(321)的前后表面處;所述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加固桿(325)由諸如鐵桿或者焊接鋼絲的工業(yè)材料制成。
57.一種沒有加固桿的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330),具有與權利要求53中所述的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的上部(322)相同的幾何結構特性和比例尺寸。
58.如權利要求57中所述的沒有加固桿的上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330),同樣使用在90度轉角墻的基底結構的轉角點處,其中加固不可能或者不需要。
59.一種雙側開窗底部元件(340),具有與權利要求31所述的雙側上側完工元件(103)相同的幾何結構特性和比例尺寸。
60.一種雙側的開窗底部元件(340),優(yōu)選具有內部開口,該內部開口為雙側上側完工元件的內部腔加長穿過該元件主體的形式。
61.如權利要求59和60中所述的雙側開窗底部元件(340),使用在諸如窗口或者門的寬開口的底部或者上側,該寬開口可以在包括雙側模塊化建筑元件的墻結構中形成。
62.一種雙側傾斜元件(350),通過在垂直于正面主矩形塊(106)的傾斜平面上,優(yōu)選通過在權利要求26中所述的雙側主體元件(101)的正面主矩形塊(106)的底部右側轉角到主矩形塊(106)的上側中點處截橫截面(I-I截面)來獲得。
63.如權利要求62中所述的雙側傾斜元件(350),可用來獲得對墻結構的傾斜完工,從而使得一些專門的應用是可能的,例如獲得屋頂結構或者在門或者窗口開口的上側處的傾斜完工。
64.一種擋墻或者結構,包括如權利要求1-63中所述的模塊化建筑元件。
65.如在權利要求15中所述的柱建筑元件(32),其中柱建筑元件(32)的接觸或者面對表面可以預先制造為包括不同幾何形狀的突出部分和凹槽而不是采用銷元件(33)和對應的銷孔(34)。
66.一種擋墻或者結構,包括如權利要求1-63中所述的模塊化建筑元件,其中在模塊化建筑元件的接觸或者面對表面上設計和應用不同幾何形狀的突出部分和凹槽或者任何類型的銷機構;當模塊化建筑元件相互疊加時,提供它們相互之間的精確固定或者互鎖。
67.如權利要求1-63中所述的模塊化建筑元件,由不同類型的材料以及混凝土或者鋼筋混凝土制成。
68.如權利要求1-63中所述的模塊化建筑元件,被制造具有斜緣而不是尖邊,以便于在構造期間模塊化建筑元件的相互堆疊過程。
69.如權利要求1-63中所述的模塊化建筑元件,根據(jù)場所或者土壤條件和元件制成的材料,可選擇地以中空的主體或者包括孔結構的形式預先制造。
70.一種可選擇的雙側主體元件(301),可通過設置菱形塊替代屬于權利要求26所所述的雙側主體元件(101)的正面主矩形塊(106)獲得。
71.屬于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主體元件(1)的主矩形塊(6)的上下表面包括以直線或者弧形形式的突出部分或者凹槽;當它們相互疊加時,這些突出部分和凹槽形成精確匹配,并且它們能夠形成用于排出地下水的開口。
72.屬于權利要求26中所述的雙側主體元件(101)的正面主矩形塊(106)的上下表面包括直線或者弧形形式的突出部分或者凹槽;當它們相互疊加時,這些突出部分和凹槽形成精確匹配,并且它們能夠形成用于排出地下水的開口。
73.如權利要求1-63中所述的模塊化建筑元件,不僅使用在擋墻等類似結構的構造中,它們還可能以小型形式制造并且用作結構玩具或者模型構造元件。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用來構造干砌的擋墻或者類似構造的模塊化建筑元件。主體元件(1),底部元件(2),上側完工元件(3),邊緣完工元件(4),轉角完工元件(5),轉角建筑元件(40),柱建筑元件(32),凹入弧形主體元件(47),凸出弧形主體元件(56),雙側主體元件(101),雙側底部元件(102),雙側的上側完工元件(103),雙側邊緣完工元件(104),雙側轉角完工元件(105),雙側轉角返回第一元件(140a),雙側轉角返回第二元件(140b),雙側轉角底部元件(202),雙側上部轉角完工元件(243),雙側轉角返回第三元件(310),雙側轉角底部第二元件(320),雙側開窗底部元件(340),雙側傾斜元件(350)和弧形的雙側主體元件(147)屬于模塊化建筑元件的部分,它們用來構造干砌的擋墻或者類似結構。
文檔編號E04C1/00GK101027450SQ200580014952
公開日2007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05年5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5月10日
發(fā)明者E·F·烏爾古納 申請人:E·F·烏爾古納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水富县| 米脂县| 城市| 米林县| 团风县| 碌曲县| 新沂市| 长宁区| 建德市| 扶绥县| 长泰县| 湖口县| 慈溪市| 白山市| 江达县| 稷山县| 凭祥市| 玉环县| 平邑县| 苏尼特左旗| 锡林郭勒盟| 溆浦县| 织金县| 全南县| 德州市| 榆中县| 潞西市| 潞西市| 郑州市| 衡阳县| 广灵县| 杭锦后旗| 东山县| 乡城县| 象州县| 罗定市| 曲松县| 丹棱县| 沿河| 井冈山市| 霍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