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桿6之間,設置有彈性件7,彈性件7的一端與底壁相接觸,另一端與繞線桿6相接觸。并且,在繞線桿6收回到容納腔4內時,彈性件7處于收縮狀態(tài)。在需要使繞線桿6伸出到容納腔4外以將柔性線纜2纏繞在繞線桿6上時,彈性件7頂動繞線桿6,使其背離容納腔4的底壁而運動并伸出到容納腔4之外。
[0034]通過上述結構,能使彈性件7方便地伸出到容納腔4之外,而不需使用者拉動繞線桿6,方便了對電熨斗100的使用。
[0035]另外,彈性件7優(yōu)選為一端與容納腔4的底壁固定相連,而另一端與繞線桿6固定相連。由此防止了繞線桿6與主體I完全分離,保證了電熨斗100的結構完整性。
[0036]彈性件7還可優(yōu)選為螺旋彈簧。在使用者轉動繞線桿6時,與繞線桿6固定相連的螺旋彈簧將會具有一定的扭轉變形。從而在使用者放開繞線桿6或者螺旋彈簧后,螺旋彈簧能帶動與其固定相連的繞線桿6反向轉動至回復到原來的周向方位上。
[0037]如圖3或4所示,繞線桿6構造有安裝槽63,安裝槽63的開口朝向容納腔4的底壁。彈性件7能延伸至安裝槽63內,并在安裝槽63內與繞線桿6相接觸甚至固定。通過這種結構,能對彈性件7的形態(tài)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從而防止彈性件7發(fā)生非預期的彎曲變形,進而保證了電熨斗100的結構穩(wěn)定性。
[0038]另外,如圖3、圖4和圖5所示,主體I在容納槽的側壁上構造有朝向繞線桿6凸出的第一凸出部12,并且在繞線桿6上構造有相應的第二凸出部62。第一凸出部12與第二凸出部62能至少部分相互重疊,以使得在繞線桿6縮回到容納腔4內時,第二凸出部62背向容納腔4的底壁的表面能與第一凸出部12的朝向容納腔4的底壁的表面相對,并優(yōu)選為相接觸。
[0039]如圖4所示,在不需要將柔性線纜2纏繞在繞線桿6上時,雖然彈性件7推動繞線桿6使繞線桿6具有伸出到容納腔4之外的趨勢,但是第一凸出部12與第二凸出部62的這種配合能使得在繞線桿6背向容納腔4的側壁運動時,第一凸出部12能防止繞線桿6被非預期的頂動到容納腔4之外。由此,在不需要將柔性線纜2纏繞在繞線桿6上時,繞線桿6能如圖2所示的那樣保持縮回到容納腔4內,由此方便了使用者使用電熨斗100。
[0040]如圖5所示,繞線桿6還構造有與第一凸出部12相適應的避讓開口 64,避讓開口64與第二凸出部62相鄰。在需要使繞線桿6伸出到容納腔4之外時,轉動繞線桿6,使第一凸出部12與第二凸出部62相偏尚,并使第一凸出部12與避讓開口 64相對。此時,繞線桿6可在彈性件7的推動作用下伸出到容納腔4之外。
[0041]在使用者松開繞線桿6后,繞線桿6能在螺旋彈簧的作用下自動轉回到原來的周向方位上,即恢復到令第一凸出部12與第二凸出部62相對,并且第一凸出部12與避讓開口 64相偏離的位置上。與繞線桿6縮回到容納腔4內的情況不同的是,此時,如圖3所示,第一凸出部12的背向容納腔4的底壁的表面與第二凸出部62的朝向容納腔4的底壁的表面相對,并優(yōu)選為相接觸。這樣能保證在將柔性線纜2纏繞在繞線桿6上時,繞線桿6無法非預期地縮回到容納腔4內。
[0042]繞線桿6優(yōu)選為中空的。主體I設置有朝向繞線桿6延伸至繞線桿6的中空區(qū)域內的引導軸8。繞線桿6沿引導軸8活動,能防止繞線桿6沿其徑向運動,由此保證了電熨斗100的結構穩(wěn)定性。
[0043]另外,還可在引導軸8的背向容納腔4的底壁的端部上設置限位片81,而在繞線桿6的朝向容納腔4的底壁的端部處構造有朝向中空區(qū)域徑向延伸的限位擋件61。限位擋件61處于限位片81與容納腔4的底壁之間,限位片81能隨引導軸8 一起在繞線桿6的中空區(qū)域內相對于繞線桿6運動。
[0044]如圖3所示,在繞線桿6伸出到容納腔4之外時,限位片81與限位擋件61相接觸以防止繞線桿6進一步背離主體I運動,由此起到了對繞線桿6的限位作用,使繞線桿6能伸出預期的長度。此時,可令第二凸出部62的朝向容納腔4的底壁的表面與第一凸出部12的背向容納腔4的底壁的表面相接觸,以防止繞線桿6朝向主體I運動,并同時防止繞線桿6背離主體I運動。由此保證了在纏繞柔性線纜2時的繞線桿6的穩(wěn)定性,由此保證了整個電熨斗100的結構穩(wěn)定性。
[0045]另外,這里應理解地是,擋板3能隨繞線桿6的伸縮而伸縮。因此,在繞線桿6縮回到容納腔4內時,擋板3將會貼近主體1,優(yōu)選為擋板3將與主體I相接觸,由此消除了容納柔性線纜2的空間,減小了電熨斗100所占的空間,
[0046]如圖1所示,優(yōu)選地,還可在繞線桿6背向主體I的一端上固定連接有旋鈕,旋鈕在其背向繞線桿6的表面上構造有手持部,手持部凸出于旋鈕在手持部周圍的表面。這樣能更加方便使用者旋轉繞線桿6,以提高電熨斗100的使用方便性。
[0047]即是說,通過上述電熨斗100,使用者僅需要旋轉繞線桿6,例如逆時針旋轉60°,即可使繞線桿6自動從容納腔4內彈出。并且在使用者松開繞線桿6后,繞線桿6能自動順時針回轉以使得繞線桿6穩(wěn)定地保持在容納腔4之外。此時,可向繞線桿6上纏繞柔性線纜2。
[0048]而在不需要將柔性線纜2纏繞在繞線桿6上時,可將繞線桿6旋轉一定角度,并推動繞線桿6使其收回到容納腔4內。此時可回轉繞線桿6使其穩(wěn)定地容納在容納腔4內,或直接放開繞線桿6,使其自動回轉并穩(wěn)定地容納在容納腔4內。
[0049]通過上述電熨斗100,能方便而有效地對柔性線纜2進行收納,從而使得整個電熨斗100的收納更加方便。
[0050]雖然已經(jīng)參考優(yōu)選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描述,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的情況下,可以對其進行各種改進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換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結構沖突,各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項技術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組合起來。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開的特定實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權利要求的范圍內的所有技術方案。
【主權項】
1.一種電熨斗,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體,與所述主體相連并背向所述主體延伸的繞線桿,以及與所述主體相連并能纏繞在所述繞線桿的外周側處的柔性線纜。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構造有與所述繞線桿相匹配的容納腔,所述繞線桿構造為能伸出到所述容納腔之外并能收回到所述容納腔內。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繞線桿在周向上不固定,在所述容納腔的側壁處構造有朝向所述繞線桿凸出的第一凸出部,所述繞線桿構造有朝向所述容納腔的側壁凸出的第二凸出部, 所述第一凸出部的朝向所述容納腔的底壁的表面能與所述第二凸出部的背向所述容納腔的底壁的表面相對,和/或 所述第一凸出部的背向所述容納腔的底壁的表面能與所述第二凸出部的朝向所述容納腔的底壁的表面相對, 所述繞線桿還構造有與所述第二凸出部相鄰并與所述第一凸出部相匹配的避讓開口。4.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電熨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納腔的底壁與所述繞線桿之間構造有能將所述繞線桿頂出到容納腔之外的彈性件。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的一端與所述容納腔的底壁固定相連,所述彈性件的另一端與所述繞線桿固定相連, 所述彈性件為螺旋彈簧。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繞線桿構造有開口朝向所述容納腔的底壁的安裝槽,所述彈性件延伸至所述安裝槽內。7.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繞線桿為中空的,所述主體構造有延伸至所述繞線桿的中空區(qū)域內的引導軸。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熨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導軸的朝向繞線桿的頂部處構造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容納于所述繞線桿的中空區(qū)域內, 在所述繞線桿朝向容納腔的一端處朝向其中空區(qū)域延伸有與所述限位片相匹配的限位擋件。9.根據(jù)權利要求1到3中任一項所述的電熨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繞線桿背向所述主體的一端處還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沿所述繞線桿的徑向延伸至在所述繞線桿的徑向上凸出于所述繞線桿。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構造有與所述繞線桿相匹配的容納腔,所述繞線桿構造為能伸出到所述容納腔之外并能收回到所述容納腔內, 所述擋板構造為在所述繞線桿收回到所述容納腔內時與所述主體的表面相接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熨斗,其包括:主體,與主體相連并背向主體延伸的繞線桿,以及與主體相連并能纏繞在繞線桿的外周側處的柔性線纜。使用者能更加方便地對這種電熨斗進行收納。
【IPC分類】D06F75/28
【公開號】CN204939945
【申請?zhí)枴緾N201520524266
【發(fā)明人】郭建剛, 張富華, 歐陽和民
【申請人】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6日
【申請日】2015年7月20日